六年级上册计算机课教案
义务教育版(2024)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第04课 输入输出与计算 教案

第4课输入输出与计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三个环节。
2.能结合控制系统案例描述输入和输出。
3.通过分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三个环节。
2.掌握控制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
教学难点1.对控制系统中计算环节的理解。
2.准确描述控制系统的输入和输出。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各种控制系统的图片、动画等。
2.简单的控制系统模型,如温度控制系统模型、灯光控制系统模型等。
3.一些生活中控制系统的实物例子,如遥控器、自动感应灯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设备和系统都能够自动地完成一些任务。
比如,我们家里的空调可以自动调节温度,自动感应灯可以在天黑的时候自动亮起来。
这些设备和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控制系统工作过程中的输入、输出与计算。
(二)新课讲解1.控制系统的概念师:同学们,什么是控制系统呢?控制系统就是能够对一个对象进行控制,使其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工作的系统。
控制系统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
比如,一个电灯的开关就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我们通过按下开关来控制电灯的亮灭。
而一个自动驾驶汽车就是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它需要通过各种传感器和计算机来控制汽车的行驶。
2.控制系统工作过程的三个环节师: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输入、计算和输出。
输入环节就是控制系统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
这些信息可以是各种物理量,比如温度、压力、光线强度等。
也可以是人的指令,比如按下按钮、转动旋钮等。
计算环节就是控制系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控制系统会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算法来进行计算,以确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输出环节就是控制系统将计算结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这个行动可以是控制一个设备的开关、调节一个设备的参数等。
3.输入环节(1)输入的类型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输入环节是控制系统从外界获取信息的过程。
六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

六年级上册计算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学习使用常用的计算机软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
(2)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规则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认识(1)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学习开关机操作。
(2)学习键盘操作(字母键、功能键、快捷键等)。
(3)学习鼠标操作(单击、双击、拖动等)。
3. 第三课时:常用的计算机软件(1)学习使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等)。
(2)学习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
(3)学习使用网络浏览器(如:Chrome、Firefox、Safari等)。
三、教学方法1. 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操作熟练度等。
2. 任务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速度等。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保证学生上课时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机会。
2.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知识。
3. 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视频、图片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4. 第四课时:网络的基本使用(1)学习连接网络和断开网络。
(2)学习浏览网页和收藏网页。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课时一: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
教学准备:计算机硬件模型图、计算机硬件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模型图引起学生思考,引入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
2. 授课: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和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硬件和软件。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实物,让学生实际观察计算机的各个部分。
4. 拓展: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实物的观察和讨论,拓展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理解。
5. 小结:总结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强调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课时二: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教学目标: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熟悉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计算机实物、计算机开机和关机操作演示视频。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2. 授课:详细介绍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包括电源启动、登录账户、操作系统界面等。
3. 演示:通过计算机实物和演示视频,展示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4. 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5. 总结:总结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强调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第二单元:信息安全和网络使用课时一:网络使用注意事项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掌握网络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网络使用注意事项宣传海报。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网络使用注意事项宣传海报引起学生思考,引入网络使用注意事项的话题。
2. 授课:详细介绍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包括保护个人隐私、防止网络诈骗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网络使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4. 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网络使用中的不良惯,提出改进意见。
5. 总结:总结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课时二:信息安全常识教学目标: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算法的多样性》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8课《算法的多样性》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解决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多种算法,不同算法的效率也有可能是不一样的。
在利用算法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问题求解的需求设计出合适的算法。
前面一个单元主要介绍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解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以猜数字算法设计为主题,尝试算法设计的应用,表格建模的应用,初步使用循环和分支结构来设计算法,使用python 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
本课主要从猜数字游戏的两种算法入手,介绍算法的多样性,认识顺序查找和二分查找。
【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同学们在第一单元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抽象建模、设计算法、验证算法,尝试设计了猜数字游戏的算法,并用流程图描述,用python 语言来验证猜数字游戏的算法设计,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定义,了解算法的多样性,能列举并解释几种常见的算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和理解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算法的定义,了解并能解释几种常见的算法。
难点:设计和分析简单的算法,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谜语或者小游戏引入“步骤”和“方法”的概念,然后引出“算法”的定义。
2. 讲解新知(20分钟)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就是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步骤或方法。
举例说明算法的多样性:如排序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搜索算法(二分查找)、计算问题(加减乘除)等,解释每种算法的工作原理。
3. 实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具体的例子(如排序一组数字),让学生尝试设计算法,然后讨论和分析不同的算法,理解算法的多样性。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与我1.1 课程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 学会安全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基本方法。
1.2 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计算机的作用和发展历史。
- 计算机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基本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 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概念、浏览器的使用和网络安全知识。
1.3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和示意图介绍计算机相关知识。
-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加深理解。
-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合作研究。
1.4 课程评估-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 作业完成度:完成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
-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知识考核。
第二单元:文字处理2.1 课程目标- 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 学会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创建、编辑和格式化文档。
- 提高文字处理能力和排版技巧。
2.2 课程大纲- 文字处理软件简介:常用的文字处理软件和其特点。
- 文档创建与编辑:创建新文档、添加文本、编辑文本内容。
- 文档格式化:字体设置、段落对齐、标题编号等基本格式化方法。
- 插入对象:插入图片、表格、图表等对象进行文档丰富化处理。
2.3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通过演示示范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
- 练操作:让学生实际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操作练。
-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文档作品。
2.4 课程评估-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展示。
- 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制作的文档作品。
- 考试成绩:定期进行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考核。
(以下省略)。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围绕第三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展开,详细内容涉及第三节“运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本输入、编辑、格式设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功能,能独立完成一篇简单文档的编辑。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Word中的格式设置,如字体、段落样式等。
2. 教学重点: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本输入、编辑、保存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白板。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安装有Word软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理论讲解(10分钟)(1)介绍Word的基本功能,如文本输入、编辑、保存等。
(2)讲解格式设置,包括字体、段落样式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设置等。
(2)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例题的编辑。
4. 随堂练习(2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一篇简短的作文编辑,要求运用Word的基本功能。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运用Word进行文档编辑2. 主要内容:(1)Word基本操作:文本输入、编辑、保存(2)格式设置:字体、段落样式(3)注意事项:保存文档、使用快捷键等七、作业设计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作文内容真实、生动,格式规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Word的其他功能,如插入图片、表格等,提高文档编辑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Word中的格式设置,如字体、段落样式等。
统编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最新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统编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最新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研究网络的基本知识和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4. 培养信息技术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3. 网络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安全。
4. 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实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2. 合作研究法: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数字化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供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结构1.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例子,引入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3.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计算机的启动和关机过程。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登录等。
2. 教授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文字处理软件、图片处理软件等。
3. 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练使用常用软件进行简单的文字编辑和图片处理。
第三课时:网络的基本知识和网络安全1. 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客户端等。
2. 强调网络使用的注意事项,如保护个人隐私、防止网络欺诈等。
3.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上的经历和学到的安全知识。
第四课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实践1. 探讨信息技术在研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如在线研究平台、智能家居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一个信息技术应用或创新项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情况和研究态度。
2. 实际操作: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使用中的熟练程度。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研究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技巧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的介绍2.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步骤的演示和实操3. 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技巧的讲解和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计算机的各个组成部分,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发展: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 实操: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实践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4. 讲解:详细讲解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技巧。
5. 练:设计鼠标和键盘操作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复所学内容,强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对于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性。
巩固练1. 请你说一说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2. 你能演示一下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吗?3. 你能描述一下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技巧吗?第二课:操作系统的介绍和使用教学目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和操作方法-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文件管理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的讲解2. 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和操作方法的介绍和演示3. 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文件管理的实操和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发展:讲解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和操作方法。
3. 实操:教师演示并让学生实践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
4. 练:设计基于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复所学内容,强调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重要性。
巩固练1. 你认为操作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 你能列举一些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吗?3. 你会如何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继续编写其他课程内容...)。
2023新人教版6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新版】

2023新人教版6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全册)教案【新版】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第一课:认识计算机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及其用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定义及用途;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3. 计算机的启动及关机操作。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2. 计算机的启动及关机操作。
第二课: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掌握鼠标、键盘的使用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文件管理。
教学重点1. 鼠标的使用方法;2. 键盘的使用方法;3. 文件的创建和删除;4. 文件夹的创建和删除。
教学难点1. 鼠标的使用方法;2. 键盘的使用方法;3. 文件的创建和删除;4. 文件夹的创建和删除。
第二单元:文字处理软件第三课:认识Word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Word软件,掌握Word基本界面及操作方法,并能够创建、编辑文档。
教学重点1. Word软件的定义及用途;2. Word软件的基本界面;3. 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教学难点1. Word软件的基本界面;2. 文档的创建与编辑。
第四课: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Word文档的格式设置方法,掌握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及基本格式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1. 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方法;2. 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3. 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
教学难点1. 文本框、图片、表格等元素的添加方法;2. 文字格式的设置方法;3. 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
第三单元:多媒体软件第五课:认识PowerPoint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软件,掌握PowerPoint基本界面及操作方法,并能够创建、编辑幻灯片。
教学重点1. PowerPoint软件的定义及用途;2. 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界面;3. 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
教学难点1. 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界面;2. 幻灯片的创建与编辑。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第一节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应用;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网络连接设备;以及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认识到计算机网络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提高信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应用和网络通信原理。
难点:网络连接设备的理解和网络安全、道德规范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机网络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实例,引出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a)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应用。
b) 讲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c) 介绍网络连接设备。
d) 强调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
3.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网络安全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初步认识2. 内容:a) 计算机网络概念、功能、应用b) 网络通信基本原理c) 网络连接设备d)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功能和应用。
b) 简述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
c) 列举至少三种网络连接设备。
d) 谈谈你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2. 答案:a) 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b) 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c) 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
d) 学生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材内容进行回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的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知识,提高信息素养。
北师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北师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操作第一节认识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发展历程;2.了解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建立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观念。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常用术语和发展历程;2.了解计算机的外部设备。
教学难点1.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外部设备的区分;2.对计算机发展历程的理解。
第二节计算机的简单操作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启动与关闭过程;2.了解鼠标的使用方法;3.了解桌面元素及简单操作。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启动与关闭过程;2.了解鼠标的使用方法;3.熟练使用开始菜单、任务栏、快捷方式等桌面元素。
教学难点1.理解计算机启动与关闭过程中各部分的作用;2.对快捷方式的认识及使用。
第二单元网络与信息安全第一节认识网络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类型和组成;2.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3.认识互联网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类型和组成;2.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3.认识互联网的组成和作用。
教学难点1.对互联网的组成和作用有清晰的认识;2.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及作用。
第二节信息论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量、信息传输模式等基本概念;2.了解信息传输模式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教学重点1.初步了解信息、信息量、信息传输模式等基本概念;2.认识信息传输模式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1.初步了解Shannon的信源熵和信道容量的概念;2.认识信息传输模式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第三单元 Scratch编程第一节认识Scratch编程教学目标1.了解Scratch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能够使用Scratch块完成初步的编程任务。
教学重点1.了解Scratch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使用Scratch块完成初步的编程任务。
教学难点1.理解基本的Scratch块的含义;2.完成初步的Scratch编程任务。
第二节 Scratch语言初步教学目标1.认识Scratch语言的基本结构;2.能够初步建立并运行Scratch程序。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算法的评价方法》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算法的评价方法》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让学生知道算法步骤的执行次数与问题的规模有关,能够估算循环执行的次数,并通过修改程序统计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同时观察并体验采用不同算法解决同一问题时在时间效率上的差别。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评价算法的基本标准,如:正确性、效率、可读性等。
3.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和评价算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基于给定的算法,能针对不同的输入数据规模,估算算法中循环执行的次数。
难点:修改程序统计循环语句的执行次数。
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对比用顺序查找、二分查找解决猜数字游戏时的循环执行次数,并通过修改程序进行统计。
学法:主动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内容:1. 算法的定义和理解2. 算法的评价标准介绍3. 实例分析,评价算法4. 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算法并评价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发展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
预测在本课的学习中,对于估算循环执行的次数,问题不大,但是在修改程序验证循环的执行次数时,学生会遇到困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编程知识,引出“算法”这一概念,让学生理解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或方法。
2.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判断一个算法是好的还是坏的?引入本课主题——算法的评价方法。
二、新知讲解(20分钟)1. 算法的定义:展示并解释算法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明确的步骤。
2. 算法的评价标准:正确性:算法是否能正确地解决设定的问题。
效率:在时间和空间资源消耗上,算法是否高效。
可读性:其他人是否能容易地理解并复现这个算法。
可维护性:当需要修改或扩展算法时,是否容易进行。
3. 通过实例(如:排序算法的比较)来具体解释这些评价标准。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1.1 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1.2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与联系1.3 研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第二章: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2.1 了解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应用2.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2.3 研究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3.1 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功能3.2 研究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格式设置3.3 创作和编辑简单的文字作品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4.1 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作用和功能4.2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技巧4.3 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表和数据分析第五章:多媒体软件5.1 了解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和应用5.2 研究多媒体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辑技巧5.3 制作简单的幻灯片和多媒体演示第六章:网络基础知识6.1 了解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网络分类6.2 研究网络的基本术语和常用网络应用6.3 掌握网络的安全使用和常见网络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七章:信息的检索和利用7.1 研究信息的来源和分类7.2 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巧7.3 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第八章:数字化技术与创新8.1 了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8.2 研究数字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8.3 进行简单的数字化创作和制作第九章:互联网应用与安全9.1 了解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和应用领域9.2 研究互联网的基本使用和常见应用软件9.3 注意互联网的安全使用和信息保护第十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0.1 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10.2 探索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0.3 思考并讨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上是最新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3课《算法设计》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前面两节课主要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以及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还着重认识了抽象建模。
本节课从设计算法着手,帮助同学们借助表格和流程图进行算法设计,用流程图描述算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常用方法。
能够运用枚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掌握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算法问题。
理解和运用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了计算机中实现算法的一般步骤和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关系,也认识了抽象建模,但对设计算法的具体步骤有些陌生。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括算法概念的介绍、枚举法的演示等。
示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的相关材料。
流程图绘制工具或软件(如WPS的流程图绘制功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堆动物,共有35个头和94只脚,请问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3. 引出算法的概念,并介绍算法在解决这类问题中的作用。
(二)、新课讲授(20分钟)1. 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讲解算法的定义和分类。
强调算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核心地位。
2. 枚举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10分钟)讲解枚举法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演示如何使用枚举法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枚举法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3. 算法设计的基本步骤(5分钟)讲解算法设计的一般步骤:问题定义、数据分析、算法选择、算法实现和算法测试。
小学六年级计算机教案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上册)XX中心小学一、步入网络世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知道联网计算机和单机的区别。
知道局域网,认识网上邻居。
了解因特网的发展,知道因特网及其功能。
强调机房规章制度技能目标:会使用IE浏览器。
能力目标:增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多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知道什么是因特网并了解它的功能。
熟悉IE浏览器,掌握上网的基本术语(网址、域名)。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给大家提个问题,老师前面的机器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控制你的机器,老师坐在前面不动地方就能看到你在电脑上做什么,下面同学机器上作好的作品老师在前面就可以看到,并能让其它同学看,这些是为什么?(同学回答)这是因为我们机房里的电脑都连在了一个网络里,我们把它叫做计算机网络。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什么作用?今天我们就是认识它。
(板书步入网络世界)新授:1、因特网的含义。
2、拓展学习:因特网的发展。
3、认识上网的工具---IE浏览器。
4、学习互联网基本术语(网址、域名)5、强调上机要求。
课下作业:1、IE浏览器打开方法有哪些?2、IE浏览器窗口组成?3、举例说出你最熟悉的几个网站,并写出其域名。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调整学生上机位置。
学生动手操作(看书)IE浏览器的不同打开方法。
同桌交流,认识浏览器窗口的组成。
(师提问)打开师课前准备的教学素材学习。
教后记: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术语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较难,为了想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把后面的局域网知识引到前面来讲,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然后把事先在网上搜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存到教师机里,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刚学过的知识来查看电脑上的信息,这样既学习了本课的操作,也了解了许多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
二、网上看长城教学目标1、学习IE浏览器如何浏览信息,了解IE浏览器的窗口组成,熟悉浏览器的软件界面。
华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

华科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第1课时教学内容:研究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教学目标:学会正确的开机和关机方法教学难点:1、了解计算机外设的开机和关机顺序;2、正确学会开机和关机方法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面前看到的是什么?是电脑。
老师告诉你们,电脑现在正在睡觉,我们让小朋友把它喊醒,让它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好不好?二、教学新课一)教师示范讲解在让电脑醒来之前,老师先考考小朋友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早上醒来后第一件事是什么?虽然小朋友们说了很多,但正确答案是睁开眼睛。
电脑也是一样,它需要先“睁开眼睛”才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
所以第一步是让电脑“睁开眼睛”,怎么做呢?1、教师示范打开显示器,并提醒电源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但仅仅“睁开眼睛”还不够,我们想让它动起来,所以第二步是接通电源。
2、教师出示电源开关“POWER”标志,并逐台电脑巡视开机情况。
按下电源开关后,小朋友们应该会看到左边三个灯同时闪一下,同时第一个灯变绿了,其他两个灯熄灭了。
现在电脑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研究了,比如画画。
3、教师先展示几幅电脑作品,然后用“金山画王笔”给学生做示范。
但是电脑也需要休息,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关机。
4、教师一步一步示范,手把手教学生关机,并重复几次。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睁开眼睛,但上床后我们会闭上眼睛开始休息,电脑也一样。
最后,我们需要让电脑“闭上眼睛”,把显示器关掉。
记住,不要让电脑睁着眼睛睡觉。
5、教师示范关显示器。
二)学生练开机和关机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按步骤打开和关闭电脑。
教师巡视指导。
第2课时教学内容:多种信息发布方式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多种信息发布方式;2、提高学生高效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信息发布方式有哪些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教学新课一)教师讲解信息发布方式有很多,例如:微信、微博、博客、论坛、邮件等等。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

2023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
案(全册)
介绍
本文档是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册内容。
该教案旨在帮助小学六年级学生研究和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全册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单元:
单元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通过研究本单元,学生将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部分,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
单元二:网络与互联网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理解网络和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了解网络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单元三:多媒体技术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媒体制作和编辑能力。
学生将研究使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图片、音频和视频的编辑和制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单元四:信息安全与保护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和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将研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单元五:应用软件使用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学生将研究使用文档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和演示软件等,提高他们的办公自动化能力。
单元六:计算机编程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
学生将研究基本的编程概念和语法,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2023年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的全册内容。
通过学习本教案,学生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课程教案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
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
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时期。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
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教学目标: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
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建议: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
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
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够按照向导安装就够了。
安装好软件让学生在开始程序上找一找,并用一用安装好的软件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软件的删除:教师可以选择课文中两种方法的其中一种进行详细的解说,另一种可以介绍的简单一些。
在删除软件时,教师应强调,不能乱删计算机中软件,以免造成系统瘫痪。
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第4课《趣味编程1:猜数游戏》教案

第4课《趣味编程1:猜数游戏》教案(一)年级:六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闽教版(2020)【教材分析】《趣味编程1:猜数游戏》这一课旨在教授学生基础的编程概念,包括变量的创建和引用、人机交互以及基本的控制结构(如“如果…那么”指令)。
这些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构成了进一步学习编程的基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基本的编程逻辑,如循环、条件判断等。
学生能掌握Scratch编程环境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角色、编写代码等。
学生能编写简单的猜数游戏程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编程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体验到编程的乐趣,理解到编程是实现创意的一种工具。
【教学重难点】重点创建和引用变量。
“询问…并等待”指令的使用。
难点理解“如果…那么”指令的执行特点。
借助流程图理解和实现猜数游戏的编程思路。
【教学内容】1. Scratch编程环境的介绍。
2. 简单的编程概念:变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讲解。
3. 猜数游戏的编程实践:设置电脑随机生成一个1100的数字,让学生通过输入猜测并给出提示(大了、小了或猜对)。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5分钟)激发兴趣:可以通过讲述一些著名的程序员或者展示一些有趣的计算机程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编程产生兴趣。
提出问题:例如,“你们想让电脑玩游戏吗?比如,让电脑来玩‘猜数字’的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讲解基础知识(15分钟)定义编程:简单解释什么是编程,它是如何让计算机执行任务的。
介绍编程语言:展示一些基本的编程语句,如Python 的"print"函数,解释其作用。
说明猜数游戏规则:解释游戏的逻辑,例如,电脑随机生成一个数字,然后用户尝试猜测,电脑会提示用户猜的数字是太大还是太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走进网络新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的构成及分类。
2、初步认识因特网及应用。
教学难点:因特网的基本应用。
教学过程:大家好,早就听说我们班里的同学都很聪明,其中不妨有不少电脑高手,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电脑、玩电脑,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一、导入新课提问:老师有一个问题不明白,现在我们去商场买样东西,都可以不给现金,一刷卡就好了,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告诉我呢。
师:请同学再谈一谈你平时了解到的网络还有哪些应用(学生回答)师:刚才所说的这些网络都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我们称之为“计算机网络”今天我们来学习和认识计算机网络,并了解他的基本应用。
师:最初我们把用电缆连接起来的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称为计算机的网络。
当然我们现在连接计算机的设备也不局限于电缆了,还有很多方式,例如:光纤、红外、蓝牙等。
出示:世界互联图计算机的网络通常是按其覆盖的范围来划分的:局域网:小范围,如:我们的机房、学校校园网广域网:大范围,如:银行网、移动通讯网城域网:把若干个局域网联系起来,如:教育信息城域网,就是把很多校园网联系在一起。
师:现在计算机的网络络已经可以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同学们一定知道叫什么名字提问:我们上网以后都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一位同学说一下,你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1、网上上浏览与信息查询。
2、收发电子邮件。
3、网上与人交流。
4、网上医疗、教育、购物、娱乐等请学生演示以上的各种应用项目。
结束: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为我们每个组里谁的水平最高,在刚才问题中的表现最好,就推选一名做为我们组的组长,以后负责组织我们组里同学上课时合作与学习。
第二课通向世界的钥匙教学目标1、认识IE浏览器的窗口组成。
2、掌握上网的基本方法。
3、对超级链接的认识。
教学难点在地址栏输入正确的网络地址,对网络地址命名规则的初步认识。
任务安排1、在地址栏输入网址到达指定的网站。
2、点击网站首页上的超级链接进入对应的页面。
使用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中我们初步认识了什么是网络,也了解到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可以给我们带来便捷生活节奏和快捷的学习方式。
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去查看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享受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的呢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正确连接以后,还需要电脑中有一种叫“浏览器”的软件才能够查看到网上的信息,我们常用的浏览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IE浏览器。
来,同学们让我们打开IE浏览器,向网络世界进发吧!二、启动浏览器找同学介绍IE浏览器图标,双击找开按着以前启动其他软件的方法,举一翻三,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启动浏览器的方法。
三、认识IE的窗口和“我的电脑”有很多相似之处标题栏、菜单栏、地址栏、工具栏、状态栏。
着重介绍一下地址栏:显示当前网页的地址或用来输入要浏览的网页地址的区域。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网站或网页都有一个对应的地址,就象我们人一样,要找到一个人就必须输入对应的地址。
地址栏就是我们输入网址到达指定网站的地方。
任务一、在地址栏中分别输入以下网址,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访问一下这些网站。
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LINE-HEIGHT: 150%; TEXT-ALIGN: left; mso-pagination: widow-orphan" align=left>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宋体; mso-font-kerning: 0pt">小组派代表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短的时间访问完书上P6页上的所有网站。
四、超级链接我们在网页移动鼠标,观察鼠标的形状会不会发生改变是不是有时候会变成小手的形状。
如果鼠标指向的文字或图片时,鼠标指针变成了小手的形状,就说明它指向的文字或图片是个超级链接,点击超级链接,我们就可以跳转到对应的页面。
任务二、在网站中用超级链接在页面上查找指定的信息,浏览网页。
任务三、利用工具栏上的“前进”和“后退”按钮对我们曾经浏览过的网页进行快捷的浏览。
小技巧:按住上档键再点击超级链接观察一下,和不按的区别。
1、双击桌面图标2、开始菜单打开3、任务栏快速启动4、从我的电脑地址栏直接跳转可以找学生说一个可以找到他的地址。
在地址栏输入网址的时候,鼠标点击一下,这时候,地址栏原有地址就被覆盖成蓝色或灰色,再输入新网址就可以把以前的网址替换了。
会在新的窗口打开。
第三课轻松遨游网络世界学习目标:1、熟练使用IE浏览器,掌握一定的上网技巧。
2、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初步了解网络为学习、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熟练使用IE浏览器、掌握“停止”和“刷新”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快速登陆网站。
(计算机能暂时记录最近访问过的网址。
)二、在新窗口浏览网页在上网浏览时,我们可以同时打开几个窗口,分别浏览不同的网页。
第一步:移动鼠标指针到中国科普博览网页中“地球故事”超级链接上。
第二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在新窗口中打开链接”。
(学生观察任务栏。
)想一想:1、一个窗口浏览和多个窗口浏览这两种方式,你认为哪种方式更灵活2、浏览时,窗口是不是打开的越多越好三、“停止”按钮和“刷新”按钮生自学任务二。
师巡视指导。
四、设置IE浏览器的主页学生通过自学课本知识,设置“百度”为浏览器的主页。
师板书网址:五、文明上网因特网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世界。
比如在因特网中,有些网站的内容不适合我们青少年浏览。
对于不健康的网站,我们要学会自觉抵制,不去浏览,以免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为了更好地发挥因特网的作用,倡导网络文明,2001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单位联合提出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号召青少年文明上网。
练习园地:1、登陆“语文天地”网站“小学生”栏目,阅读成词故事。
2、通过“青少年与法”网站,学习自护常识。
第四课网址收藏夹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在前面三课学习因特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收藏网址及整理收藏夹的知识,通过整理收藏夹可以提高收藏夹的使用效率,方便自己更快地找到所需网站。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第1单元第4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建立收藏夹,将常用的网址或不太好记的网站,添加到收藏夹中,并养成整理收藏夹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心理认知水平: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探究欲强。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激趣导入,引出学生的探究欲。
为了避免乏味的机械操作,我运用了“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动手操作水平:对键盘和鼠标的操作熟练,能够运用IE浏览网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收藏网址的方法。
2、了解整理收藏夹的意义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1、掌握采用分类方法整理收藏夹。
2、摸索使用拖动项目的方法整理收藏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经常整理收藏夹的良好习惯,提高使用效率。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收藏网址的方法。
2、掌握采用分类搜索的方法整理收藏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经常整理收藏夹的良好习惯,提高收藏夹的使用效率教学方法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1)本课所用到的素材发送到学生机上(2)确保学生机能够正常浏览网页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1、复习:引导学生浏览“中国儿童资源网”(上节课已访问过),并找到其中的填色游戏让同学们玩,再引导其查看其他游戏,如拼图、穿衣游戏等。
2、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感兴趣的网站,但是要记住这个网站的网址,你们是怎样去做的学生交流回答方法。
3、师:其实,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网址保存起来。
4、揭题,板书课题:喜爱网址常收藏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学习网址收藏。
(1)教师:收藏夹是IE提供的一个文件夹,用于存放经常访问的网站的网址,再次访问这些网站时,可通过收藏夹快速将其打开。
(2)学生自学课本,尝试收藏感兴趣的网站。
(3)师:在工具栏中,单击“收藏夹”,再点击“收藏夹”栏中的“添加”按钮,也可将网站资料进行收藏。
2、学习整理收藏夹。
教师:当收藏夹里的内容过多时,查找网址就不是很方便了,这时需要将收藏夹中的网址分门别类进行整理,以便能够快速查找。
(1)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学习。
指导学生选择“收藏”“整理文件夹”命令,新建“儿童网站”文件夹,将选中的网址移至所建“儿童网站”文件夹,也可删除不需要的收藏资料。
(概括网站的主要内容,并以其作为文件的名称;将同类或相关的网址放在同一文件夹中。
)(2)学生练习,教师帮助指导。
3、学生练习操作(1)在IE浏览器的收藏夹中重新建立相关类别文件夹;(2)将收藏的网址分类移入其中。
(学生练习,同学之间可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演示交流。
三、归纲总结,形成能力通过引导,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老师进行补充,使学生深入理解收藏常用网址及科学整理收藏夹的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养成经常整理收藏夹的良好习惯,提高使用效率。
本课作业完成课本“做一做”。
板书设计 4网址收藏夹网址收藏整理收藏夹第五课保存网上信息教学目标:1.能够有选择地将因特网上的图文信息复制到Word中并保存,掌握利用Word初步整理下载信息的方法,了解在Word中将表格转换成文本的方法。
2.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工具存储信息。
3.体验获取信息、甄选信息的需求,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因特网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1.把图文复制到Word。
2.复制无格式文本。
教学难点:将网页上的信息复制到Word,学会有选择地保存信息。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三人一起讨论家人关于饮食与健康的观点,产生困惑,小丽提出合理膳食对健康有利,大强决定查查怎样吃才是合理的,能能也表示赞同。
如何保存来自网页中的适合的信息呢二、有选择地保存网页信息1.选择有价值的信息打开“家庭营养配餐知识”网页——浏览信息——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选择有价值的信息2.保存图文信息到Word师:网页上的信息有选择地保存到Word中能方便编辑、节约存储空间。
如何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信息保存到Word(复制——粘贴)合作探究:学生尝试操作,师巡视指导三、无格式文本巧粘贴示范、讲解:通过“编辑”——“选择性粘贴”完成文本粘贴,学生分组尝试,相互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