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 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本文通过对“亭”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以及“亭”意象审美意蕴分析,阐释“亭”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关键词】亭、亭意象、功能及意义

“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同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学作品都是提及“亭”,“亭”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逐渐变成一种意象,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一、亭

亭是一种有顶无墙、无门无窗、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的建筑物。现在所发现最早的“亭”字, 是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自秦以来, 亭就具有很多功能。首先是驿馆功能。《说文解字》对亭的解释为“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 从高省, 丁声。”《经籍纂诂》对此进一步解释为“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驿馆,当时的亭建于道路之上, 便于官员停留办理公务以及休息用的。

行政功能。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秦朝修直道, 设郡县制度, 汉承秦制, 设县、乡、亭、里等各级地方机构, 县境的领土划分为乡, 乡划分为亭, 亭划分为里。西汉时全国有亭29635 个, 大约10 里一亭, 亭由负责维护法律法规的亭长管理。在汉代, 亭不仅具有实物含义, 也是作为一种行政单位的名称而出现的。

汉代以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观赏的亭。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 如南朝朱道超《和元帝登百花亭怀荆楚》“亭高登望极, 春心远近同。”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因王羲之的书法而名扬天下的兰亭。在这一时期, 亭已经成为文人聚会的场所, 是文学活动发生的背景空间。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亭的规模要比今天园林中玲珑小巧的亭子要大得多, 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亭中畅饮的情景。亭在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具有驿馆功能, 而且还增加了召集会议、宴请宾客等功能, 亭已经从功能性向观赏性发生了转变。

到了唐代, 从现存的文学作品可知这一时期的亭不仅具有驿馆、宴游等功能,而且具有私宅景观的功能。在唐代文学家的笔下, 亭不仅是用来展开文学创作的场所, 它也是文学家人格魅力的呈现。在文人的眼中, 裴虬的《怡亭铭》把文人对亭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势压西塞, 气涵东溟。风云自生, 日月所经。众木成幄, 群山作屏。顾余逃世, 于此忘形! ”一个“于此忘形”便充分表达出文人雅士渴望隐逸闲居的心境, 亭又是表达这种心境的载体。

宋朝时期的亭是古亭发展的里程碑,有顶无墙亭的出现和亭之意境美追求的开始以及亭类型的丰富理论著作的出现。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有亭意象的词。在“亭”的不断发展其功能与意义也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驿馆行政功能到召集会议、宴请宾客功能,因为其独特的造型与功能最终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二、亭意象

1、千古文章的送别与离愁意象

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界。但民间仍有在交通要道上筑亭的习俗,作为旅途歇息或迎送的场所。故长亭送别,两情依依,举手劳劳,折柳以赠,情意绵绵,亭作为千古送别的文学意象,成为人情伤感的所在。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作为依依惜别的象征,在日暮凄黯之景中,长亭更短亭,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诗人心中是怎样深绵的情怀,是何等幽远的境界!诗人还曾写下《洗脚亭》一诗:“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李白还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我乘索炯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昔闻牛洁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离别最是伤心事,历来文人最关情,可见离别是多么令人伤神的事。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惜别之句;清秋节令悲鸣的寒蝉,衬托着日暮凄切的秋

景。人将别、日己晚、雨乍停、蝉声切。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

在古典戏剧,也有以亭作为送别的意象。其中《西厢记》就有《长亭送别》这一折戏。戏中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限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媳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晖。……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一个“染”字,给一幅辽阔的萧瑟秋景涂上了哀伤,遥望见十里长亭,所有的离愁绪涌上心间,情浓化不开,大自然的景物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2、古亭怀古悼古伤今

当古人在畅游时,会有一种感慨天地浩大,将所游之处的景象与自身身世与国家命运两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登高眺望,怀古忆昔,悼古伤今,而“亭”在这时则具有悼古伤今之感。辛弃疾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以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因此在这里的“亭”正有悼古伤今之感。

3、幽亭里栖息心灵

亭坐落在群山环绕、清泉流筋旁,所以亭与中国山水之美是密不可分的。中国人与山水的关系是阪依、寄托、浑融,以天为主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夕。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诗人在自然中徜徉,在亭中看风景,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