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亭意象审美分析

古代文学亭意象审美分析

古代文学亭意象审美分析
古代文学亭意象在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景致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更深刻地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亭”这一建筑形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首先,亭是古代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代表了一种人造景观。

亭子一般建在水边、绿地中,有的亭子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如狮子亭、兰亭等等。

亭子经常和花草树木一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创作诗词、赋文的灵感源泉。

例如苏轼的《兰亭集序》中所赞美的兰亭景色,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其次,亭是观看风景的最佳地点。

早在唐代,就有许多诗人选择在亭上赏景写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道中壁》,这首诗所讲的“高山流水觅知音,密林烟雨任平生”就是从亭子中所观看到的风景启发而来的。

可以说,亭子为文人们提供了一个观赏风景、思考人生的理想场所。

最后,亭子是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

亭子是一个温馨而舒适的地方,人们可以在那里谈天说地,漫步闲逛,共赏美景。

在古代,亭子是士人们交流情谊、谈论文化、发扬人情风度的重要地点。

因此,亭子更是古代文化的载体,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审美理念。

总之,古代文学亭意象是丰富、多元的。

它既是自然风光中的建筑之美,也是文化内涵的象征。

亭子在古代社会和文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种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的继承、传承和发
展,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于“亭”这一建筑形式的审美追求,更是对人类数千年来文化发展的沉淀与创造的珍贵遗产。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作者:唐洪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9期内容摘要:亭作为中国古诗中一种独特之意象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蕴藉。

不同类型的亭,诗人倾注了不同的情感和审美理想。

本文通过对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等古诗歌常见亭意象的分析,揭示出亭意象所积淀的诗人的闲情哲思,评点历史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的人生感叹与审美理想。

关键词:古诗亭闲情哲思优国伤时别愁思绪亭最早作为国防军用建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多设于边疆要塞,用以监察敌情、传递烽火。

到秦汉时为基层单位,众所周知,刘邦原为泗水亭长。

同时《说文解字》释“亭”为“亭民所安也”,《释名》言“亭停也,人所停集”,可见亭也是一种供人休息的建筑。

亭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审美功能,特别是受魏晋南北朝时玄学隐逸、登山临水之风气影响,亭的这种审美功能得到凸显。

意象是中国文论之特产。

古人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故“圣人立象以尽言”,在立好象后“言有尽而意无穷”之蕴藉(《二十四诗品》),由此可见意象中蕴含着创作者之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

亭作为古诗中常见之意象,经历代文人情感之倾注,凝结了他们的人生情感与审美意蕴,有着多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常见的山水园林之亭、古迹之亭、长亭短亭。

归纳出亭意象所积淀之闲情哲思、忧国伤时、别愁思绪等人文内涵与审美情思。

一.山水园林之亭——闲情哲思宋代陆游《秋雨初济徙门外有作》:“三十余年此结庐,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余。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兰渚山。

《越绝书》“勾践种兰渚山”,其名源于此。

在王羲之前,兰亭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传递公文、维系治安之用。

而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等名士游山玩水于此,并由王羲之写下了著名之《兰亭集序》。

由此之后兰亭名显于世,其审美功能逐渐凸显。

《兰亭集序》在对兰亭清丽山水的描绘中表达了文人的闲情哲思,抒发了对人生之生与死的感慨。

论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意象

论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意象

&学教育2。

1905论唐宋诗词中的亭台楼阁意象®夺蚵亦内容摘要:唐宋时期的亭台楼阁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密切,亭台楼阁类诗歌向我们传达了丰富的内涵,是我 们了解唐宋时期社会状况与世人生活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唐宋时期的亭台楼阁诗歌分为风景之美、离愁别绪、抒情怀古三种意蕴类别进行阐述。

从唐宋时期所处的大国背景下介绍了该类诗词大量出现的原因,以及建筑艺 术的发展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因。

唐宋时期的亭台楼阁诗歌的繁盛,推动了诗歌文学的发展, 丰富了诗歌文学意象类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唐宋诗词亭台楼阁意象研究一.意蕴分类(一) 风景之美唐朝,人们在对自然山水进 行描写时,逐渐融人了亭台楼阁 这一建筑意象。

亭台楼阁类建筑,修建时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人文 观念,修建时主张因地制宜,多位 于山水之旁、园林之中,建筑与风 景实现自然结合。

每每诗人们登 临其中,徘徊在亭台楼阁之间,欣 赏着自然美景,留下诸多留恋山 水、忘情自然的佳作。

如唐太宗的 《山阁晚秋》、唐明皇的《过大哥山 池题石壁》、卢照邻的《山庄休 沐》、杜审言的《都尉山亭》等。

都 是诗人们在登临亭台楼阁之后,在心灵与自然的碰撞中,所创作 出来的佳作。

到了宋代,亭台楼阁 建筑迎来新的高峰,开明的政策、经济的发达为文人漫游祖国山河 创造了练好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 诗人们,崇尚理想人格,士人们喜 爱游山玩水、崇尚隐居生活。

这样 的生活情怀,使他们寄情于山水,即使人生受挫,在登临亭台楼阁 之后,也不忘倚栏而歌。

(二) 离愁别绪唐朝诗歌创作中,送别诗随 处可见,多是与亭台楼阁相关的 诗歌。

古代的亭台楼阁与现在的 亭台楼阁意义有所不同,在古代 还兼具驿馆功能。

多修建于山水 之旁,交通要塞之处,更容易让人 产生离愁之感。

亭台楼阁自然就 成为文人们抒发感情的主要意象,如:王昌龄的《少年行二首》、044王勃的《秋江送别二首》等。

众多诗作,诗人都将亭台楼阁作为自己诗歌创作、抒发感情的重要寄托物。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试析中国古诗的亭意象
学 教 育
试析 中国古诗 的亭意象
回 唐 - 共
内容摘要 : 亭作为 中国古诗 中一种独特之 意象积淀着深厚 的文 化蕴藉。不 同类型 的亭, 诗人倾注 了不 同的 情感 和审美理想。本文通过对 山水 园林之亭 , 古迹之亭, 长亭短亭等古诗歌常见亭意象的分析 , 揭示出亭意象所 积淀 的诗 人的闲情哲思, 评 点历史忧 国伤 时, 别愁思绪的人生感叹与审美理想 。 关键词 : 古诗 亭 闲情哲思 优 国伤 时 别愁 思绪
于“ 似 僧院 ” 的南 亭 , 四面 之景 呈 现与 眼 中 , 空 气 清新 , 山色 明丽 ,
李 白《 金陵新 亭》 : “ 金 陵风景
好, 豪 士 集 新 亭 。举 目 山 河 异 , 偏
之生与死 的感 慨 。而在后世 之古 典诗歌 中一出现兰 亭则多指 王羲 之笔下之 , 且情感颇为相似 。上文 陆游之诗 ,借 兰亭意 象表现 了作 者在经历 了人生之后 的一种 自然 闲适的态 度。而与《 兰亭集 序》 所 体现 的悲情 意识不 同的是 ,诗人
( 初 春记事二 首 ) 。读 者 可 以 看 出 陆 游 以兰 亭 给 人 们 呈 现 出一 种 不 为 世 事 所 拖 累 的 及 时行 乐 的人 生
杜牧 《 题 乌江亭 》 : “ 胜败兵 家
事不 期 , 包 羞 忍 耻 是 男 儿 。江 东 子
丞 相愀 然 变色 曰 : ‘ 当共 戮王 室 , 克服神 州 , 何至作楚 囚相对 一。此
于 此 体 现 的 是 一 种 乐 观 积 极 的 人 生 态 度 。陆 游 的 另一 首 诗 写 到 “ 新
闲读 “ 先贤传 ” , 兴来弹素琴 , 表现
出 诗人 对 一 种 超 然 的 生 活 之 追

作品中楼台亭阁的美学意象

作品中楼台亭阁的美学意象

楼” 、 柳三变《 八 声甘州》 中的“ 想佳人妆楼 颐望 。 误 几 回, 天际识 归舟 ” 、六一居士《 踏莎行》 中那句“ 寸寸柔 肠, 盈盈粉泪 , 楼高莫近 危栏倚 ” 、 张三影《 江南柳》 中 “ 城上楼 高重倚 望 , 愿 身能似月亭 亭 , 千里伴君 行” 等
伤别相思之句 , 无疑将离愁 别恨抒写得淋 漓尽 致 , 并 且都是 围绕着 “ 楼 台亭 阁” 这 些意 象逐级展 开 。 不 禁 使得其 中感情愈加蕴 藉婉 转 , 层深婉 曲。杜牧 《 题 齐
隐然可 以看到一 位歌 者悲伤 地伫 立于高楼 之上 。 反 复 弹奏着款 款哀歌 , 听者见 哭兴 悲 , 均 生一 种“ 但伤
0 9 1
总第4 3 4 期
知音稀 ” 的落落情缘。不论是 丈夫远 征也好 , 考取功 名也罢 , 每见到故 乡中那一份份昔 日容颜 , 谁 不一样 都是那般柔肠百转。“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 上高楼 , 望 尽天涯路。” 这样的离情别恨 , 也只有在那天涯之间 , 隔着一层又一层 的山山水水 , 依 旧绵绵不绝。 “ 凄凉
谓“ 十里一 长亭 , 三里 一短 亭 ” , 无论 是给劳累奔波 者 提 供歇息小憩之所 , 还是从情 感方面来说 , 这都体现 了“ 亭” 与人们情 感 间存在 着一种相 关联 系 。 当年 梁 山伯与祝 英 台在 长短 亭前 “ 十八 相送 ” , 其 中就蕴 涵 了这种意义。通过对 中国古代 的文学 的研究 , 我们可 以知道 “ 亭” 通 常都意 指一种 抒情 离别 的象征 。 但凡

流传 千古 的名篇佳作 , 这些文学作 品中所表达 的思想
内容非常广泛 , 究其原 因 , 主要是 因为楼 台亭阁沉淀 着我 国五千年 岁月的历史内涵 , 形成 了一幅幅连接千 载 的美学意象 , 激发 了历代文人的生命意识 。

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的意思

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的意思

七月初七淮水竹亭的意思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淮水
竹亭则是一种具有浓厚文学情怀的场景,通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

淮水指的是中国淮河,而竹亭则是指建在竹林中的凉亭。

七月初七
淮水竹亭可以被理解为在七夕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在淮河畔的竹
林凉亭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浪漫故事或者诗情画意的场景。

从文学角度来看,七月初七淮水竹亭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
用来描绘爱情的美好和浪漫。

诗人们会借助这一场景来抒发自己对
爱情的向往、美好的愿景以及对爱人的眷恋之情。

这样的意象往往
与七夕节这一浪漫的节日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爱情的美好和神秘。

此外,七月初七淮水竹亭也可以被视作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爱情、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它承载着人们
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爱情和美好
生活的理想化想象。

总的来说,七月初七淮水竹亭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爱情
和浪漫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文学意境和浪漫情怀。

它在中国古代诗
词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独特而美丽的意象。

茅草亭 意象

茅草亭 意象

茅草亭意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茅草亭,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

它是由茅草覆盖的亭子,通常用于供人们休憩,观景或举行文化活动。

茅草亭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意象,给人一种怀旧、优雅、宁静的感觉。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茅草亭常常被用作诗歌、绘画和文学作品的题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茅草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茅草亭通常是木结构建筑,屋顶覆盖着茅草,四周开放,没有实质性的墙壁。

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热爱,也符合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茅草亭的简洁、朴素、自然的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审美理念和建筑艺术水平。

茅草亭的意象通常与自然景观、诗情画意、文人雅士等形成紧密联系。

茅草亭常常建在优美的风景之中,如山水、湖泊、花园等,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给人一种清幽、宁静、悠然的感觉。

茅草亭也常常成为文人墨客、书画家、诗人作品的题材,通过描写茅草亭的美丽风光或隐逸意境,表达对自然、人文、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茅草亭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常常被赋予各种意义和象征,如修身养性、感怀人生、追求永恒等,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茅草亭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意象,以其简朴、自然的姿态,展示着中国人对自然、艺术、文化的热爱与追求。

茅草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是一种建筑形式,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为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留下了重要的历史遗产。

在当代社会,茅草亭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在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艺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建筑的重要符号之一。

【茅草亭意象】的独特魅力,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美好与思索。

第二篇示例:茅草亭,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建筑形式,它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茅草亭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被广泛应用于园林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等多个领域。

茅草亭的建筑形式简单而精致,其线条清秀,构造巧妙,能够体现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韵味和审美风格。

试论古代文人笔下亭意象

试论古代文人笔下亭意象

试论古代文人笔下的亭意象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文人把亭作为一种意象来表达他们不同的情感。

亭就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而具有了深层的意蕴。

亭的深层意蕴要紧通过它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表现出来,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亭意象。

关键词:亭亭意象功能及意义亭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样式,它有顶无墙、无门无窗、空间敞亮,外形小巧而精致。

亭的大体意义是“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

”还有一种意义是“建筑得比较简单的小屋子。

”这说明亭的大体功能是供人休憩的小场所,可是随着时期的变迁,亭的这种大体功能已经弱化了,人们加倍注重亭的审好心蕴和深层的意义,尤其是古代的文人。

在许多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提到了亭,文人也喜爱把亭作为一种意象来寄托某种情感。

在古代文人笔下的亭意象大多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和意义:一、依依送别之地不管是长亭仍是短亭,大多修筑在路边,或是在水边,或是在清幽寂静的地址,这就成为离别时最好的场所。

亭周围的环境清幽,给即将远行和送别之人增添了一种孤寂与不舍。

“亭”和“停”读音相同,这给送别之人一种暗示——送到此处就“停”下吧,离人老是要离去的。

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亭老是和杨柳岸、芳草萋萋等意象一起营造一种孤寂,忧伤之感。

唐李白诗:“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天下悲伤处,劳劳送客亭。

”天下最令人悲伤的地址莫过于送别之亭。

杜甫感叹:“不用凭栏苦回顾,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管是“长亭”仍是“短亭”,虽无固定的亭名,可是都和离愁别恨相联系,无不动人心弦。

柳永的《雨铃霖》中词一开篇便写道:“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其中“寒蝉”、“长亭”连用更是为送别的场景增添了无穷的忧伤与不舍。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离别成为重要的抒情主题,其中亭这一意象是抒发离愁别恨的重要意象。

在古代戏曲中,亭进入戏曲中为剧情的起伏和进展制造了特殊的艺术气氛。

《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一折是全剧情感的集中点,这折一开始就用“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老是离人泪”来衬托一种离愁之感。

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意境

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意境

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意境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明珍贵的历史遗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作者通过形象描写和符号运用,使用具象的物象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情感;而意境是作品所展现的情感氛围和思想感受。

学会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意境,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丰富我们的审美体验。

本文将从古代文学作品的意象构建、意象的解读方法和意境的感受与把握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意象构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作者通过语言的运用精心构建而成的。

意象所使用的具象物象往往富有象征性,能够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意义。

例如,在《红楼梦》中,宝黛之情可以通过宝玉和黛玉所使用的意象来展现。

黛玉酷似葬花的素女,象征着黛玉的忧伤和矛盾心理;而宝玉常以情诗表达对黛玉的思念,诗中的如花、如梦等意象,突出了宝玉对黛玉纯真爱意。

通过理解意象的构建,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意象的解读方法在欣赏和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解读方法。

首先,要对意象进行准确的认知,了解其具体含义和象征意义。

其次,要把握作品的整体语境,将意象与作品的主题、情节相结合。

例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是其意象之一,可以解读为对个体力量的无中生有和超凡脱俗的象征。

最后,要从历史和社会的角度进行分析,考察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观点。

通过这些解读方法,可以深入挖掘意象背后的更深层意义,丰富我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意境的感受与把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的构建和情感的表达所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

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感受来把握这种意境。

首先,要通过全面而细腻的阅读,捕捉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和情绪变化,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

其次,要通过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将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与个人的经历和情感相印证,产生共鸣与情感共振。

最后,要注重细节的品味和感悟,从词语的音韵、节奏和韵律中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色彩,进一步增添作品的意境。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亭”意象的审美意蕴探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亭”意象的审美意蕴探究

3神州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亭”意象的审美意蕴探究陈瑾瑜武警警官学院摘要:“桃”、“亭”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被经常运用,其各自的意象表达出丰富的审美意蕴。

本文通过对“桃”、“亭”意象分别进行深入剖析,对其审美意蕴作了较为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桃亭意象;审美意蕴“桃”、“亭”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概念,值得每一位文学专业人士或者文学爱好者对其进行深入剖析和探究。

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桃”意象的审美意蕴(一)表达季节物语,映射爱情婚姻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桃”的意象往往是春天的象征。

宋代诗人黄升在《重叠金·除日立春》一诗中写道:“一笑绕花身。

小桃先报春。

”宋代诗人陈亮在《采桑子》中亦云:“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

”前一首诗中,阳春三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小桃”报“春”,“桃”就是春天的使者和代表。

后一首诗中,“桃”的意象更进一步,从以“桃”示“春”到用“桃”颂“春”,“东风”本来象征就是春天到来,在诗中与桃花并提,起到歌咏蓬勃生机的春天到来的效果。

“桃”不仅表现在对于春天象征,在一些脍炙人口的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也表现为对于美好爱情和婚姻的情感映射。

例如《诗经·桃夭》中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通篇以“桃”起兴,既以“桃”的意象“桃花”来隐喻美好爱情的主人公——美貌的年轻女子,又以“桃花”引入桃树“果实”,并以此隐喻美好的婚姻和家庭。

(二)暗喻美貌女子,赋予道德人格以“桃”意象暗喻美貌女子的例子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胜枚举。

例如,不少文人骚客在诗词中经常以“桃腮、桃颊、桃花面”等来喻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将灿烂美艳的桃花与佳人的美貌进行关联,以此表达作者对于佳人容貌的赞美,并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其中最为典型者,当数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意象与意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意象与意境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意象与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而享誉。

该诗以北固亭作为背景,通过描绘古人境遇和唐宋交替的历史背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古之情。

在诗中,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思考人生的哲理。

首先,诗中的意象极富艺术感。

例如,诗中写道:“北固有一园,园中花七万,何日追前事,东篱折菊蘭。

”这里的“花七万”和“东篱折菊蘭”直接用数字和物品的描写,形象地展示了北固亭的繁花似锦,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美感。

同时,通过菊花和兰花的引申,诗人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曲折,增加了诗歌意境的深度。

其次,诗中的意境极富哲理。

诗人通过描述古人的境遇和淡泊寡欲的人生态度,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浮华的虚妄。

例如,诗中写道:“肉骨生荣死,穷通无足虑。

楚舞堪伤老,萧条云独住。

”这里的“肉骨生荣死”和“穷通无足虑”展示了生死无常和物质贫富的无足轻重,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诗歌通过揭示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启示了读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此外,诗中的意境还具有唐宋交替的历史背景。

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勾勒出了唐宋两个朝代的变迁和延续。

例如,诗中写道:“朱云止渡西江,中有它堪看。

纤女著纱窗,翠屏愁绣幕。

”这里的“朱云止”指的是李白,暗示了唐代的兴盛和辉煌;而“翠屏愁绣幕”则指的是杜甫,表达了宋代的变迁和萧条。

通过古人的描写,诗人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变迁,营造出一种博大精深的意境。

综上所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艺术瑰宝。

通过诗中所展现的意象和意境,读者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氛围和人生思考的哲理。

无论是以北固亭的美景为载体,描绘古人的境遇,还是通过历史背景,勾勒唐宋的交替,该诗无不在艺术上引领着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浅析

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浅析

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浅析摘要:亭作为我国古典园林中最精美的小品建筑,历来深受文人的钟情与喜爱。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抒情传统中的离别意象之一,而且还是“物我交感”、“天人合一”的重要媒介。

本文试图从“离别追怀”、“天人合一”两个方面来对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亭”意象进行一个简要的剖析。

关键词:亭;离别;天人合一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精美的小品建筑。

它或依山傍水,或深藏庭院之中,在充分体现古代建筑韵味的过程中,更是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其特有的美学理念和象征追求。

回览文学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文人墨客仿佛从不吝啬自己对于“亭”这一意象的钟情和留念。

《释名-释宫室》云:“亭,停人,人之所也。

”这说明亭是供人休息之所。

在传统意义上,亭是一种军事建筑和行政划分单位。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亭就被用来监察敌情和传递信息等。

《汉书注》应邵曰:“ 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亭真正作为游览和观赏的对象,大致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至此,在古代文人眼中,“亭”逐步由具体物象一步步转化为情感意象,一种他们寄托感思、隐逸心灵的意象。

1 送别之所,见证离别,追怀往昔“作为诗歌构成的基本元件,意象是物与心、象与意、现实存在与心灵世界和谐交融的有机统一体,它的形成有赖于人对自我与外物间相互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审美性把握。

”[1]“亭,停也。

”古人出门远行,其亲朋好友多在郊外的长亭为其设宴践行。

此刻,“亭”不单单只是一处实实在在的场所,它更多地被倾注了一种惜别的深情。

见亭如见人,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追怀当日长亭话别的情景,不自觉地流露出对于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李白诗云:“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在这种长亭送别习俗的延续影响下,“亭”与“晓风残月”、“杨柳秋风”等艺术形象一道构成了离别这一抒情母题的象征。

作为送别之所、离别见证者,无论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是“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亭”浓缩的都是送别者之间的深情厚谊。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与象征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与象征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与象征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象与象征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其中,意象与象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一、自然意象中国古代文学中,自然意象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表达方式。

自然界的万物,如山水、花草、鸟兽等,常被用来代表人物的情感和命运。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中,月亮被赋予了孤独、思念的意象,通过描述月亮的明亮和清冷,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二、动物意象动物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动物往往被赋予象征性的意义,代表着人物的特质或者某种寓意。

比如,红楼梦中的螃蟹,被用来象征贾府的衰落和命运的转折。

而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则以猴子的形象,代表着聪明、机智和勇敢。

三、色彩意象色彩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不同的颜色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比如,红色常被用来象征喜庆和热情,黑色则代表着悲哀和凄凉。

在《红楼梦》中,红色与绿色的对比,表达了贾府的荣华与衰败。

四、物体意象中国古代文学中,物体意象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描写物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写了一只破船,象征着诗人兄弟之间的离别和生死之别。

而在《红楼梦》中,宝钗的金钗则代表着她高贵的身份和美丽的外表。

五、音乐意象音乐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描写音乐的声音、节奏和情感,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通过描写琵琶的声音和旋律,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六、建筑意象建筑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通过描写建筑的形态、结构和寓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比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描写了一座高楼,象征着人生的荣华和虚妄。

总之,意象与象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它们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于意义和用法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于意义和用法

标题: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于意义和用法1. 介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在我国文学中,泉水常被视为清澈明净、富有生命力的象征,而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则更是表现了一种凝重、静谧的意境。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意义与用法。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意义2.1 泉水的象征意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泉水往往被赋予清澈、洁净、涤荡的形象,代表着真善美、清正廉洁的品质,因此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意象。

2.2 有亭翼然的描绘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形象描述了一个高雅凝重的场景,这个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往往伴随着美好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用法3.1 描绘自然景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常被用来描绘山水风景,表现大自然的宏伟壮丽和静谧安详。

3.2 营造情感氛围在文学作品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也经常被用来营造一种情感氛围,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平和与沉静。

4. 个人观点和理解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这一意象,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景物描写,更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一形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和宁静,也折射了人们对心灵平和与谦卑的向往。

总结回顾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不仅是一种形象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凝结。

它融合了泉水的象征意义和对敬畏自然、向往宁静的情感表达,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中不可或缺的意象之一。

通过对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意义,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学对自然的崇敬和人性的情感表达。

以上是对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意义和用法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你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常常被用来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

这个意象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不仅展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对自然的崇敬,也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的意义与用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意义,也能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学对自然的崇敬和人性的情感表达。

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是文学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能够通过形象的描绘和隐晦的暗示,传达出作品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

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欣赏和解读文学作品,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

本文将以古诗词和古小说为例,探讨如何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

一、古诗词中的意象古代诗人常常通过意象来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

在古诗词中,意象常常以形象的描绘呈现,给读者以直观感受。

例如,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山和海的意象,传达了作者豪情壮志的抒发。

又如杜牧《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通过烛光和流萤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夜晚的感叹和思考。

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需要我们对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意象的象征意义有所了解。

例如,古代有“风花雪月”之说,它们在古诗词中常常作为意象出现。

风象征自由和变幻,花象征美丽和短暂,雪象征纯洁和沉寂,月象征温柔和寂静。

当我们遇到这些意象时,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二、古小说中的意象古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丰富的意象。

古小说中的意象往往以隐晦的方式呈现,需要读者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推理来理解。

例如,《红楼梦》中常常以花卉、宝玉形象等作为意象,通过它们的象征意义来揭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命运走向。

又如《西游记》中的各种妖魔鬼怪,它们虽然是虚构的形象,但常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人性的善恶、欲望和矛盾。

理解古小说中的意象,需要我们以全面的角度来思考。

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宗教等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同时,还需要注意作家可能使用的象征手法和修辞手法,例如借物抒情、拟人等,以揭示深层次的含义和主题。

三、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的重要性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全貌和内涵。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承载情感和思想的桥梁,它能够将作者的意图和读者之间建立起联系。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

浅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亭”意象的意义价值文/向双全摘要:“亭”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从它的文化渊源,实际功用,意象功能,审美意蕴等几个方面做出具体分析,阐释“亭”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起到的功能和其所承载的精神层面的内涵。

关键字:亭,长亭,亭意蕴,亭之审美其一,亭史渊源。

亭:最基本的释义是亭子。

【1】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

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作用是监视敌情、传递烽火,亭设有亭史。

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它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

《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

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

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

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

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逐步出现。

特别是作为现代意义上作为游览和观赏意义于一体的亭,大致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

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

又兴庆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

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宋代以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其二,实际功用。

(1)、军事作用。

亭最早作为国防军事建筑,皆设置于边疆要塞,起着监视敌情、传递烽火的作用。

如:“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2】(2)、行政制度。

随着亭的逐渐增多,亭逐渐演化为秦汉时的一种基本行政制度。

如:“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

十亭一乡。

”【3】(3)、休憩遮挡,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醉翁亭,《牡丹亭》中的牡丹亭。

曾巩诗中的“亭”意象初探

曾巩诗中的“亭”意象初探
一、赞颂风景之美 亭是一种没有四周墙壁、上有屋顶、下有基座、四 面立柱、内外通透的建筑,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开 放性的视觉审美特点。[2]在这种开放性的审美特性之 下,亭是一种欣赏景色的物理媒介,当人们身处亭中 时,可以全方位、无遮挡饱览周围的景色;当人们身处 亭外时,亭又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成为整体景色 的一部分,从而更好地点缀了景色。 曾巩对于矗立在水中的亭之景尤其喜爱,作有环 波亭、水香亭、照影亭等诗篇。仅环波亭,他先后为之 作了《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和《环波亭》等 5首诗, 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于亭的灵动俊秀的姿态和清新脱 俗的境界的赞美。 曾巩在《雨后环波亭次韵四首·次绾得风字韵》 中形容雨后的环波亭:“丹杏一番收美实,绿荷无数放 新花。西湖雨后清心目,坐到城头泊暝鸦。”从收获杏 子的仲夏时节,引出湖中荷花绽开的盛景,配合着雨 后清新的西湖,远观环波亭和在旁边停驻的乌鸦。目 光所及景色,将亭这一人造之景和湖中自然之景结合 起来。乌鸦在动,荷花在摇曳,而亭是静止的,动静结 合,衬托出一幅和谐、闲适的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美 好景色的无限赞美之情。 在《水香亭》中,他用“临池飞构郁?砏,棂槛无风 影自摇”两句,营造了亭子四周屋檐翘起、亭亭玉立的
[作者简介]向奕源(1994-),男,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6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 35卷
片富有生机的春日场景。这种外在的美好环境和作 者内心的 郁 闷 形 成 对 比,让 内 心 的 困 窘 更 加 深 刻 显 著。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极高。但后世对于曾巩研究重点集中在散文方面,所 以其诗为文 所 掩,没 有 得 到 足 够 的 重 视。 然 而,就 像 清代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对于曾巩诗的评论:“字 句极奇,与陶、谢、鲍、韩并有千古,其次者亦非宋以来 诗家所梦 及。”[1]曾 巩 的 诗 具 有 独 特 而 深 邃 的 内 涵。 在其一生所写的 449首诗中,其中 22首的题目中包 含“亭”字。这 些 有 关 “亭 ”的 意 象,究 竟 表 达 了 何 种 意蕴和思想内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亭”意象【摘要】“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样式, 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同时也是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本文通过对“亭”的历史起源与演变,以及“亭”意象审美意蕴分析,阐释“亭”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和意义。

【关键词】亭、亭意象、功能及意义“亭”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具有独特风格与功能的建筑形式, 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同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学作品都是提及“亭”,“亭”与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亭”逐渐变成一种意象,成为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一、亭亭是一种有顶无墙、无门无窗、空间开敞、内外通透、形制灵巧别致、形象鲜明飘逸的建筑物。

现在所发现最早的“亭”字, 是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

自秦以来, 亭就具有很多功能。

首先是驿馆功能。

《说文解字》对亭的解释为“民所安定也, 亭有楼, 从高省, 丁声。

”《经籍纂诂》对此进一步解释为“谓停留行旅宿食之馆”,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驿馆,当时的亭建于道路之上, 便于官员停留办理公务以及休息用的。

行政功能。

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朝修直道, 设郡县制度, 汉承秦制, 设县、乡、亭、里等各级地方机构, 县境的领土划分为乡, 乡划分为亭, 亭划分为里。

西汉时全国有亭29635 个, 大约10 里一亭, 亭由负责维护法律法规的亭长管理。

在汉代, 亭不仅具有实物含义, 也是作为一种行政单位的名称而出现的。

汉代以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亭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随着园林建筑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供人游览、观赏的亭。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以“亭”为歌咏对象的诗歌, 如南朝朱道超《和元帝登百花亭怀荆楚》“亭高登望极, 春心远近同。

”最为著名的还是要数因王羲之的书法而名扬天下的兰亭。

在这一时期, 亭已经成为文人聚会的场所, 是文学活动发生的背景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 此时亭的规模要比今天园林中玲珑小巧的亭子要大得多, 否则就不会出现十几个人可以同时在亭中畅饮的情景。

亭在演变的过程中不仅具有驿馆功能, 而且还增加了召集会议、宴请宾客等功能, 亭已经从功能性向观赏性发生了转变。

到了唐代, 从现存的文学作品可知这一时期的亭不仅具有驿馆、宴游等功能,而且具有私宅景观的功能。

在唐代文学家的笔下, 亭不仅是用来展开文学创作的场所, 它也是文学家人格魅力的呈现。

在文人的眼中, 裴虬的《怡亭铭》把文人对亭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势压西塞, 气涵东溟。

风云自生, 日月所经。

众木成幄, 群山作屏。

顾余逃世, 于此忘形! ”一个“于此忘形”便充分表达出文人雅士渴望隐逸闲居的心境, 亭又是表达这种心境的载体。

宋朝时期的亭是古亭发展的里程碑,有顶无墙亭的出现和亭之意境美追求的开始以及亭类型的丰富理论著作的出现。

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不少有亭意象的词。

在“亭”的不断发展其功能与意义也不断变化,从一开始的驿馆行政功能到召集会议、宴请宾客功能,因为其独特的造型与功能最终成为文学作品中最典型的意象之一。

二、亭意象1、千古文章的送别与离愁意象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界。

但民间仍有在交通要道上筑亭的习俗,作为旅途歇息或迎送的场所。

故长亭送别,两情依依,举手劳劳,折柳以赠,情意绵绵,亭作为千古送别的文学意象,成为人情伤感的所在。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亭作为依依惜别的象征,在日暮凄黯之景中,长亭更短亭,但见归程,不见归人,诗人心中是怎样深绵的情怀,是何等幽远的境界!诗人还曾写下《洗脚亭》一诗:“白道向姑熟,洪亭临道傍。

前有昔时井,下有五丈床。

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

西望白鹭洲,芦花似朝霜。

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李白还写过一首古体的《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傍。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索炯同康乐。

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洁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离别最是伤心事,历来文人最关情,可见离别是多么令人伤神的事。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的惜别之句;清秋节令悲鸣的寒蝉,衬托着日暮凄切的秋景。

人将别、日己晚、雨乍停、蝉声切。

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这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在古典戏剧,也有以亭作为送别的意象。

其中《西厢记》就有《长亭送别》这一折戏。

戏中写到:“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限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媳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晖。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一个“染”字,给一幅辽阔的萧瑟秋景涂上了哀伤,遥望见十里长亭,所有的离愁绪涌上心间,情浓化不开,大自然的景物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2、古亭怀古悼古伤今当古人在畅游时,会有一种感慨天地浩大,将所游之处的景象与自身身世与国家命运两系在一起,因此就有了登高眺望,怀古忆昔,悼古伤今,而“亭”在这时则具有悼古伤今之感。

辛弃疾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以辛弃疾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这首词用典精当,有怀古、忧世、抒志的多重主题。

江山千古,欲觅当年英雄而不得,起调不凡。

开篇借景抒情,由眼前所见而联想到两位著名历史人物——孙权和刘裕,对他们的英雄业绩表示向往。

接下来讽刺当朝用事者韩侂胄又像刘义隆一样草率,欲挥师北伐,令人忧虑。

老之将至而朝廷不会再用自己,不禁仰天叹息。

其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写北方已非宋朝国土的感慨,最为沉痛。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

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因此在这里的“亭”正有悼古伤今之感。

3、幽亭里栖息心灵亭坐落在群山环绕、清泉流筋旁,所以亭与中国山水之美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人与山水的关系是阪依、寄托、浑融,以天为主最后达到“天人合一’夕。

李白有诗云:“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诗人在自然中徜徉,在亭中看风景,自身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对山水对话、交流、悠然忘我,不知山川之为我,我之为山川。

在亭的涵虚空间中,领悟山水的秀美,自身的性情也得到陶冶,在桃源山水间游弋,在孤亭秀峰旁眺望。

寻找“畅神”和“怡身”,超然物外,忘却忧愁,了却短促的人生。

这就是人的自觉,在有限的空间里释放出来,从亭的小小空间里眺望出来,从纷繁的世事里逃逸出来,移情到自然万物,使心灵的栖息。

翼然飘逸之美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这样描绘:“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欧阳修以“翼然”来形容亭的外部特征给人的整体印象,不仅贴切而且传神,因为中国的亭檐角斜出,灵动而丝毫不显呆滞,这种造型上的特征使它在外观上呈现一种翚飞多姿的美感,许多文人把它概括为飘逸之美。

亭四面迎风,玲珑剔透,空间显得开放通敞,可以周览风景而无碍,相对于宫室馆阁将人封闭起来,亭将人的视野引向宇宙自然,使人在获得了安憩的同时,可以观照外部宏大宽广的世界。

亭由柱子支撑,虽然小巧,却显得俊雅挺拔,”亭的挺拔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其对墙壁的虚化处理,去除了臃肿的效果,在视觉上显得更为出挑。

另外,亭不是像楼阁靠自身建筑体的高度来达到雄伟高耸的效果,它是借助于山势或高台的顶托高出平地,显现出一种挺拔的姿态。

中国历代文人有寄情山水的钟情,所以在茂林修竹之间设空亭一所,中国的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钟灵神秀的山水之间,神与物游,仰首长啸,低吟赋诗,流筋曲水,遣怀人生。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苏舜钦有《沧浪亭》诗一首:“一迁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高轩面曲水,修竹慰愁颜。

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

吾甘老此景,无暇事机关。

”文人躲在此类“亭”中走进广阔的空间、走进山水、走进自由自在的心灵世界。

小结:“亭”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最典型的意象之一,诗词离不开意象。

意象是诗词的细胞,是构成诗的具体元件。

一首诗是由几个意象或意象群落组成的。

但不管一首诗有多少意象,这些意象都只能指向同一的情思或感觉,这是意象的根本宗旨,如果违背了同一性这个规则,或者游离于意象群落之外的物象,只能是物象而不是意象。

“亭”意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能够使文人更加含蓄、唯美,能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情感,使文学作品更具有深刻的内涵,更具有语言美、意境美,使中国的文学更加具有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