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发展史

合集下载

宠物疾病实验室诊断—内窥镜检查

宠物疾病实验室诊断—内窥镜检查

视频成像系统
内镜视频成像系统的基础是内镜视频摄像机。 摄像机连接在内镜的目镜上,包括一个可以成像的处理 器或摄像机控制单元(CCU)和一个视频监视器。
记录设备
视频打印机 录像机 计算机上安装视频捕捉卡和相关的软件,图像可以通过摄像 机输出线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
电子胃镜设备的检查
电子胃镜的检查
硬质内镜
直径5mm的硬质内径,0°视角,常用于腹腔镜和胸腔镜检 查;直径2.7mm,30°视角,常用于关节镜检查和小动物多种 检查,称为万能硬质内镜。
硬质内镜的通用视角
视角是指视野的中心领域
硬质内镜
小动物诊疗中,用得最多的硬质内镜有:耳镜、膀胱镜 、腹腔镜、胸腔镜、关节镜和鼻镜。
也用于支气管内镜检查、食管内镜检查、胃镜内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阴道镜检查、子宫镜授精以及其他不常用的 检查。
换。
二、装水瓶
水瓶内装蒸馏水2/3左右,拧紧盖子再安装到光源侧面的 挂钩上。
三、活检钳的准备和检查
选择适合内镜的活体组织采样钳,将活检钳弯曲成直径 20cm的环,轻轻操作手柄时,钳口小碗能够顺利开关。
四、电子内窥镜系统的检查
1.插入管检查 目视检查有无凹凸、破裂等表面缺陷,在整个插入管上往
复抚摸,检查有无任何凸出物、内部松弛,或其他缺陷。 2.弯曲部检查
胃的检查
➢ 正常胃黏膜呈暗红色,湿润、光滑,半透明状,皱壁呈索 状隆起。
➢ 食管与胃结合部通常是关闭的,胃体黏膜皱壁粗大而不规 则,呈深红色。
➢ 胃体与胃窦交界处有拱门形角切迹。 ➢ 胃窦无皱襞,黏膜平整。胃底皱襞呈脑回状,可见血管。
➢病理变化:胃炎、溃疡、出血
犬胃的方位
左侧卧时胃的方位
胃炎

胶囊胃镜知识点总结

胶囊胃镜知识点总结

胶囊胃镜知识点总结一、胶囊胃镜的发展历史胶囊内窥镜是由以色列扎克曼博士发明的,最初用于摄取肠道内的图像,对内视镜、X线钡餐透视等传统检查方法进行补充。

200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PillCam胶囊胃镜,成为全球首个批准上市的胶囊内窥镜产品。

此后,胶囊胃镜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检查效果也得到了更好的保证。

二、胶囊胃镜的检查过程患者需要在空腹情况下口服胶囊内窥镜,然后穿戴一个含有数据采集器的腰带,内窥镜的图像会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送到腰带上的数据采集器,最后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图像的分析和诊断。

整个检查过程大约需要8小时至10小时,患者在此期间可以正常活动,不受任何限制。

三、胶囊胃镜的适应症胶囊胃镜适用于慢性腹痛、腹泻、便血、不明原因贫血、吞咽困难等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进程中。

同时,该技术还用于早期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胃肠道出血等的病因诊断。

四、胶囊胃镜的优势与局限1. 优势:胶囊胃镜检查技术无痛、无创,患者舒适度较高,检查过程时间比较短,检查范围比较广泛,检查效果比较好。

2. 局限:由于胶囊内窥镜是被动通过肠道,所以在检查过程中无法进行活检、止血、取出息肉等治疗措施,同时对于下消化道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略逊于内窥镜检查。

五、胶囊胃镜检查需注意的事项1. 检查前,患者需要空腹,不能吃固态食物,只能饮水。

2. 患者在检查期间需要活动,但是不能进行剧烈运动。

3. 患者在检查期间不能接触磁性物品,以免影响腰带上的数据采集器传输。

4. 患者在检查期间需要避免靠近强磁场设备,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六、未来发展趋势胶囊内窥镜作为一项逐渐成熟的技术,未来有望在技术上做出进一步突破,如增加活检功能,提高图像分辨率和观察范围,使得胶囊内窥镜可以更好地满足临床的诊断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总而言之,胶囊内窥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了医学检查的便捷性和精确性,使得胃肠道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得到了保障。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腹腔镜的发展<b子宫镜的发展不断出版。

David于1908年特别介绍了接触性子宫镜30(图1.5)。

Clado 1898 描述几种子宫镜器械模型,特别介绍接触性子宫镜Ruben 1925 结合应用膀腔CO2充气Gauss 1928 用水膨胀子宫腔,水源须保持高于病人50cmSil 1962 用安装于内窥镜内的透明橡皮球使子宫腔充气Ed and Fern1970 介绍高分子右旋糖Linn 1970 用COHamou 1980 介绍微型阴道子宫镜Baggish 1987 发明聚焦全影照相子宫镜并附带四频道手术鞘尤其对Nd : YAG激光有用因为早期子宫镜的透镜系统是低级的,常常发生光线和成像传播不足现象。

现在大部分子宫镜的透镜系统都有玻璃纤维环绕其周围,可照明子宫腔。

1952年,Vulmiere曾用一单片硬矿物质玻璃为引导,处理得当不仅能照明,而且当与目的物接触时也能放大影像。

1963年开始用一个光学套管放在斜鞘内的方法,并于1973年Barbot在法国推荐其用于临床29而使之完善。

1979年Baggish报道首次在美国应有此器械29。

接触性子宫镜是将光学与现代全景照相子宫镜的原理相结合,成为一种简单的器械。

1980年Hamou曾介绍了这种微型阴道子宫镜36(Microcolpohysteroscope),正如新近Baggish在1987年推荐的附带四个频道手术鞘的一种聚焦全景照相子宫镜,对激光操作特别有用29。

参考文献1. The Talmud.2. Jacobaeus HC. Uber die Moglichkeit, die Zystoskopie bei Untersuchung seroser Hohlungen anzuwenden. Munich Med Wochenschr. 1910;57:2090-2092.3. Gunning JE. History of laparoscopy. In: Phillips JM, ed. Laparoscopy. Baltimore: Williams & Wilkins; 1977:6-16.4. Nitze M. Uber eine neue Beleuchtungsmethode der Hoblen des menschlichen Korpers. Wien: Med. Presse; 1879:V20;851-858.5. Kelling G. Uber Oesophagoskopie, Gastroskopie und Colioskopie. Munich Med Wochenschr. 1902;49:21-24.6. Orndoff BH. The peritoneoscope in diagnosis of diseases of the abdomen. J Radiol. 1920;1:307-325.7. Zollikoffer R. Uber Laparoskopie. Schweiz Med Wochenschr. 1924;104:264-272.8. Kalk H. Erfahrungen mit der Laparoskopie (zumentes). Z Klin Med.192<;111:303-348.。

endoscopy 词根词缀

endoscopy 词根词缀

endoscopy1. 概念解释Endoscopy是一个由词根end-(内部)和-scopy(观察)组成的术语,它指的是一种通过医疗设备在人体内部进行内窥镜检查的医疗技术。

这种医疗技术在现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和症状。

内窥镜检查可以通过口腔、鼻腔、食道、胃部、肠道、胆道、膀胱等不同部位进行,因此有不同的专门名称,如胃镜、肠镜、膀胱镜等。

2. 发展历史Endoscopy作为一种医疗技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最早的内窥镜检查方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当时希波克拉底和他的学生使用了类似的技术。

然而,现代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光学技术和医疗器械制造技术的进步,内窥镜设备逐渐变得更加先进和精密。

3. 应用领域Endoscopy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检查和手术、妇科疾病的诊断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内窥镜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4. 个人观点Endoscopy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医学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内窥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人体内部的情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状况,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内窥镜技术也减少了许多传统手术所需的创伤和恢复时间,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种更加温和的治疗方式。

总结回顾Endoscopy作为一种医疗技术,通过内窥镜检查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现代内窥镜技术已经变得非常先进和精密。

在医学领域,内窥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和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个人认为,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对于现代医学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诊断和治疗手段,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时间。

内窥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为现代医疗带来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内窥镜手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手术切口,降低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而妇科内窥镜手术则是应用内窥镜技术对女性生殖系统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手术方式。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起源妇科内窥镜手术起源于20世纪初,最初是在欧洲国家推广开展的。

当时主要用于宫颈疾病的诊治,例如宫颈糜烂、宫颈肥大等。

使用的设备为专门的显微镜和宫颈镜,术中需要使用放大镜进行观察,手术效率低下,拓展难度大。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医生Palmer在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将外科手术应用到内镜手术当中,成功地进行了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从而开创了妇科内镜手术新时代。

从此,妇科内镜手术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妇科学领域内一种热门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妇科内窥镜手术也逐渐偏重于微创操作。

到了20世纪80年代,腹腔镜被引入到妇科手术中,为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器械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目前医院常用的妇科内窥镜主要包括:1.子宫腔镜:用来检查子宫内膜的情况,这种器械的检查范围主要局限于子宫内,常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不孕不育、异常阴道流血等情况的诊治。

2.宫腔三合一镜:可检查子宫腔、宫颈和阴道。

此类镜子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宫外孕、宫腔肌瘤等手术的治疗。

3.腹腔镜:通过腹壁进入腹腔,可对卵巢、输卵管等进行诊治。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优势妇科内窥镜手术具有以下优势:1.非侵入性:妇科内窥镜手术不需要穿刺或切开皮肤,只需要插入器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2.直观性:医生可以通过内窥镜清晰地看到手术部位,便于操作,准确性高。

3.缩短住院时间:由于手术创伤较小,手术后恢复时间也会相应较短,从而降低了患者痛苦以及治疗成本。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妇科内窥镜技术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妇科内窥镜技术的发展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器械的推出:科技的不断进步带来了新型器械的推出,这将大大提高了妇科内窥镜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手术质量。

内窥镜的发展

内窥镜的发展

内窥镜的发展一、引言内窥镜是一种医疗器械,用于检查和治疗人体内部器官的工具。

它通过将一根细长的柔性或刚性管道插入体腔或体腔的开口,可以观察和操作体内器官。

内窥镜的发展对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便捷、无创的诊断和治疗方式。

二、内窥镜的历史内窥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早的内窥镜是由德国医生菲利普·博尔曼于1868年发明的,用于检查膀胱。

随后,内窥镜逐渐发展,并应用于检查其他器官,如胃、肠道、鼻腔等。

20世纪初,内窥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刚性内窥镜,大大提高了观察和操作的准确性。

三、内窥镜的分类根据内窥镜的用途和结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内窥镜包括胃镜、肠镜、膀胱镜、鼻窥镜等。

根据内窥镜的结构,又可以分为柔性内窥镜和刚性内窥镜。

柔性内窥镜由一根柔软的光纤束组成,可以弯曲和旋转,适用于检查曲折的腔道。

刚性内窥镜则由一根硬的管道组成,适用于直线腔道的检查。

四、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内窥镜的工作原理基于光学成像和图像传输技术。

内窥镜的前端装有光源和摄像头,通过光纤传输图像到显示器上。

医生可以通过显示器观察到器官的内部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操作。

现代内窥镜还可以与其他医疗设备和影像设备进行联动,提供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内窥镜的应用领域内窥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检查和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妇科、鼻腔等多个器官。

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发现疾病的早期病变,如肿瘤、溃疡、息肉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同时,内窥镜还可以用于取样、止血、拍摄照片和录像等操作。

六、内窥镜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内窥镜的发展正朝着更加先进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内窥镜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不断提高,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诊断。

另一方面,内窥镜的操作性能也在不断改进,使医生能够更精准地进行治疗。

此外,内窥镜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也为医学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

最新德国狼牌内窥镜产品操作手册

最新德国狼牌内窥镜产品操作手册

产品简介德国狼牌内窥镜WOLF公司是一家具近半个世纪历史的著名企业。

以硬性内窥镜和手术器械及纤维软镜为主导的产品系列,已超过三万种,覆盖世界一百多个国家。

其产品设计超前,工艺精湛,经久耐用等特点已经广为医院青眯。

WOLF公司生产的内窥镜保持一贯德国技术的特点,精确,安全,耐用,合乎BF标准且操作简单,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安全和满足临床的需要。

内窥镜发展史内窥镜起源于100年前,主要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以当时所用器械的主要特征为标志。

硬式内镜阶段(1806-1932):硬式内镜由德国人Philipp Bozzini 首创,由一花瓶状光源、蜡烛和一系列镜片组成,主要用于膀胱和尿道检查。

1895年Rosenhein研制的硬式内镜由3根管子呈同心圆状设置,中心管为光学结构,第二层管腔内装上铂丝圈制的灯泡和水冷结构,外层壁上刻有刻度反应进镜深度。

1911年Elsner对Rosenhein式胃窥镜作了改进,在前端加上橡皮头做引导之用,但透镜脏污后便无法观察成为主要缺陷,尽管如此,Elsner式胃镜1932年以前仍处于统帅地位。

半屈式内镜阶段(1932—1957):Schindler从1928年与优秀的器械制作师Georg Wolf 合作研制胃镜,最终在1932年获得成功,定名为Wolf-Schinder式胃镜。

之后,许多人对其进行了改造,使之功能更为齐全,更为实用。

光导纤维内镜阶段(1957年至今):1954年,英国的Hopkins和Kapany发明了光导纤维技术。

1957年,Hirschowitz及助手在美国胃镜学会上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导纤维内镜。

60年代初,日本Olympas厂在光导纤维胃镜基础上,加装了活检装置及照相机,有效地显示了胃照相术。

1966年Olympas厂首创前端弯角机构,1967年Machida厂采用外部冷光源,使光量度大增,可发现小病灶,视野进一步扩大,可以观察到十二指肠。

近10年随着附属装置的不断改进,如手术器械、摄像系统的发展,使纤维内镜不但可用于诊断,且可用于手术治疗。

内窥镜发展史

内窥镜发展史

但经过内 窥镜医师和一些专家们的努力, 在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和操作上已达到国际木平, 我国的医疗
器械制造工程师们亦同样 为我国内窥镜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关键词
A dvl ee ̄mell凼姗 na l
内窥镜 ; 历史 o e so y P n , F n L K nh n QJ h o . ̄i e-s f r cp L do ig L a g, U u z a g, Z a ’ ;h l - e Jo 哝} ,Wu a 30 2 h n 40 2
#试 ,T n iMa i l o ee Hu zog U iesyo Si c a d1 ogi C a C l g 。 ah n nzri { ce e n c l t n
A sat h 丑d ep et f c 。y b le t T e e vl m a 蜘d 。 k舯 r le o t o ¥p
t ed v lp n fe d  ̄o y cn b iie it te fl wig s ̄e :t t fr t tb y t , h e eo me t。 n c p a edvd d no h ol n t s h s  ̄e o l d— u ss ̄ o 2 e 2 g e

天 所用 的器械 十 分相似 。类 似的诊视 器还 发现 于庞 培 遗迹 (o e , P mpi 意太 利古 都 , i 公元 7 火 山爆 发 , 9年 全城淹 没 ) 这 些 诊 视 器 曾被 用 于 窥 视 阴 道 与 子 宫 , 颈 , 查 直肠 , 用 于 检视 耳 、 内。当 时进 行 这些 检 并 鼻 检查 时利 用的是 自然光 线 _ 。 1 J 内窥 镜 的真 正 发展 还 是 起 于近代 , 一般 可 将其 发展 阶段分 为 : 硬管 式 窥镜 、 可 屈 式 内窥镜 、 半 纤维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1. 引言脊柱内镜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和诊断脊柱相关疾病。

它通过使用一根细长的内窥镜和显微镜来进入患者的脊柱,从而实现精确的操作和观察。

本文将详细介绍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历程。

2. 早期的脊柱内镜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脊柱内镜技术开始出现在医学界。

最初,医生们使用传统的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操作,并通过一个小孔进入患者的脊柱。

这种方法虽然比传统开放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但仍然存在许多限制。

3. 脊柱内窥镜系统的出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脊柱内窥镜系统逐渐成为可能。

这种系统由一个细长的管道、光纤、摄像头和显微镜组成,可以通过一个小孔进入患者体内。

医生可以通过摄像头观察患者的脊柱,并通过操作杆进行手术。

4. 内镜技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在脊柱手术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椎间盘切除术、植骨术、脊柱融合术等多种手术。

相比传统开放手术,脊柱内镜技术具有更小的创伤、更少的出血和更快的康复时间。

5. 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随着对脊柱内镜技术需求的增加,该技术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发展。

现代的脊柱内窥镜系统具有更高分辨率的摄像头、更精确的操作杆和更小尺寸的设备。

这些改进使得医生能够进行更精确、更复杂的手术。

6.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对患者的好处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它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感染和并发症的风险。

其次,脊柱内镜技术的康复时间更短,患者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生活。

此外,该技术还提供了更准确的手术结果。

7. 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脊柱内镜技术还将继续发展。

未来可能出现更小、更灵活的内窥镜系统,以及更精确的操作工具。

同时,随着医生和患者对该技术的认可度提高,脊柱内镜手术将成为常规治疗方法。

8. 结论脊柱内镜技术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微创手术技术,在治疗和诊断脊柱相关疾病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脊柱内镜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并为患者带来更多好处。

宫腔镜手术及配合

宫腔镜手术及配合

宫腔镜分类
刀、 输卵管导管等进行宫腔内操作和输卵管插管治疗
宫腔镜设备
1内镜的照明系统:包括泠光源 和光纤维。 2内镜的视频系统:光学转换器、 摄像机、彩色监视器、图像记 录系统。 3膨宫系统:全自动膨宫机,面 板上有预设宫腔内压力、流量 及流速。超过预设值即可报 警。 4动力系统:高频电刀
宫腔镜的发展史
宫腔镜诊断时代(1869一1978年) 1904年,迪维(David)发明了远端照明和密封放大 镜 1914年,美国的亨伯哥(Heineberg)首次介绍了 使用液体膨宫进行宫腔镜检查,不断流动的液体 可冲刷宫腔内的血液,使检查更加清晰 1928年,德国的歌思(Gauss)教授发现膨宫液需 达到一定压力(5.3Kpa)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其 压力若超过7.3Kpa,液体可通过输卵管开口进入 腹腔。 1970年,瑞士的迪卓(Edstrom)等开始使用高黏 度的右旋糖苷液作为膨宫液,使膨宫效果明显改 善。 由于光源、膨宫液及器械问题均已取得了突破性 的进展,使宫腔镜检查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从而 促进了宫腔镜手术的开展,使宫腔镜的临床应用 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
宫腔镜手术器械
2、作用电极:有环形电极、滚球电极、汽化电极。
3、辅助器械:窥阴器、宫颈钳、宫颈扩张器、导尿管、吸引 器等,另备膨宫管及3000ml袋装电切灌洗液。
宫腔镜手术适应证

异常子宫出血 妊娠胎物残留:碎骨、胎盘绒毛 宫内节育器移位或残留 宫内占位病变
怀疑子宫畸形
宫腔镜手术及配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第二手术室
宫腔镜的发展史
1840年,德国法兰克福外科医生菲利 蒲· 布里尼利用日光源做成最早的不同内 窥镜器械,不仅可以窥视宫腔,还可以进 行口腔、鼻腔、膀胱等器官的检查,故菲 利蒲· 布里尼医生被认为是“内窥镜之 父”。 1853年,法国医生安托尼· 迪思应用早期 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并报告为 首次成功的“宫腔检查”。 1869年,爱尔兰的潘德尼(Pantaleoni) 为 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 腔镜检查,并发现宫腔息肉样新生物。潘 德尼医生首先在英国杂志上提出了宫腔镜 (Hysteroscopy)的概念,又被称为子宫镜 (Metroscopy or uteroscopy),从而揭开了 人类探索应用宫腔镜的序幕。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据记载早在公元500年医生将一种铅制管子放在人体内, 用肉眼查看女性生殖器。

这种古老的技术通过扩张阴道年到子宫颈外口。

最近20年来腹腔镜手术和子宫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妇科专业的一种重要的突破, 现今在美国腹腔镜已成为妇科最常用的手术器械。

全世界对于永性绝育方法的需要是促进内窥镜外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应用电凝方法改善了腹腔内止血的能力, 使之有可能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操作。

腹腔镜的发展1910年斯堪地那维亚的Jacobaeus首先报道应用光学器械对人类腹腔进行观察2。

当然在这篇报道以前也有几篇关于此方面发展的文章。

早在1805年德国的Bozzani曾用烛光和一根简单的管子看到了尿道口。

这启发了Desormeaux, 他在1843年首先发明尿道镜和膀胱镜3, 光源是用煤油灯经过多面镜将光反射而来。

以后, 德国的Stein于1874年发明一种光内窥镜。

也是德国人Nitze在内窥镜中加入一组镜头, 将看到的区域进一步放大4。

美国的Thomas Edison发明的电灯泡对妇科内窥镜的进展有了进一步突破。

苏格兰的Newman发明了远端有一个小的白炽灯泡的膀胱镜(1883)。

德国的Kelling(1902)首先报道在狗身上应用腹腔内窥镜。

他先用针头造成气腹。

并用Nitze设计有膀胱镜观察5, 以后Jacobaeus(1910)应用一付套管针管将一些妇女造成气腹, 通过同一插管插入Nitze膀胱镜, 做了盆腔镜检查及腹腔镜检查2。

腹腔镜技术在应用于妇科外科之前曾经过几度革新。

美国的Orndoff发明的腹腔镜套管针上安上一锐利的角锥头以便于穿刺6, 然后再插入一个自动套管鞘瓣膜, 以防止漏气。

第一次气腹注入的是空气以后瑞士的Zollikoffer用了二氧化碳(CO2)7。

德国的Kalk介绍了应用一个前斜45?的透镜系统对上腹部检查, 并且做第二个穿刺也(1929)8。

德国的Fervers再次报道用腹腔镜器械取活组织检查及电灼腹腔内粘连(1933)9。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据记载早在公元500年医生将一种铅制管子放在人体内,用肉眼查看女性生殖器。

这种古老的技术通过扩张阴道年到子宫颈外口。

最近20年来腹腔镜手术和子宫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妇科专业的一种重要的突破,现今在美国腹腔镜已成为妇科最常用的手术器械。

全世界对于永性绝育方法的需要是促进内窥镜外科发展的主要原因。

最重要的应用电凝方法改善了腹腔内止血的能力,使之有可能通过腹腔镜完成手术操作。

腹腔镜的发展1910年斯堪地那维亚的Jacobaeus首先报道应用光学器械对人类腹腔进行观察2。

当然在这篇报道以前也有几篇关于此方面发展的文章。

早在1805年德国的Bozzani曾用烛光和一根简单的管子看到了尿道口。

这启发了Desormeaux,他在1843年首先发明尿道镜和膀胱镜3,光源是用煤油灯经过多面镜将光反射而来。

以后,德国的Stein于1874年发明一种光内窥镜。

也是德国人Nitze在内窥镜中加入一组镜头,将看到的区域进一步放大4。

美国的Thomas Edison发明的电灯泡对妇科内窥镜的进展有了进一步突破。

苏格兰的Newman发明了远端有一个小的白炽灯泡的膀胱镜(1883)。

德国的Kelling(1902)首先报道在狗身上应用腹腔内窥镜。

他先用针头造成气腹。

并用Nitze设计有膀胱镜观察5,以后Jacobaeus(1910)应用一付套管针管将一些妇女造成气腹,通过同一插管插入Nitze膀胱镜,做了盆腔镜检查及腹腔镜检查2。

腹腔镜技术在应用于妇科外科之前曾经过几度革新。

美国的Orndoff发明的腹腔镜套管针上安上一锐利的角锥头以便于穿刺6,然后再插入一个自动套管鞘瓣膜,以防止漏气。

第一次气腹注入的是空气以后瑞士的Zollikoffer用了二氧化碳(CO2)7。

德国的Kalk介绍了应用一个前斜45?的透镜系统对上腹部检查,并且做第二个穿刺也(1929)8。

德国的Fervers再次报道用腹腔镜器械取活组织检查及电灼腹腔内粘连(1933)9。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

胶囊内镜1发展简史世界胶囊内镜的发展史人类窥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对外部环境的好奇,内窥镜的历史几乎和西方医学史一样长。

被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在古希腊时代就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

自从1806年德国人波兹尼制造了以蜡烛为光源的膀胱直肠镜以来,内窥镜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从硬管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到超声和电子内窥镜,医生利用这些设备已经能够越来越方便、越来越清晰地窥视到人体内部的器官。

近二十年来,随着当今科学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尤其内镜介入治疗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已成为消化系疾病诊治中不可缺少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某些消化系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1981年,以色列国防部的机械工程师伊丹听一位内科医生聊起内窥镜检查的过程,他联想起自己熟悉的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并由此产生了研制无线内窥镜的最初设想。

此后,在伊丹的率领下,以色列专家开始大力开展对无线内窥镜的研究工作,并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了该技术领域最早的专利。

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采用伊丹的专利技术,生产了名为M2A的世界上第一个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这一产品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胶囊式内镜的诞生开辟了内镜技术医学应用的新领域,且与胃镜和肠镜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是消化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此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研究人员纷纷开始了对消化道胶囊式微型诊疗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推动着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朝着无痛、无创的方向发展。

各类智能胶囊产品纷纷亮相,而且在功能上各有各的特长。

比如,有能在消化道内完成定点给药的“遥控释放胶囊”;还有能在消化道内进行采样的胶囊;美国Diagnostics公司开发的产品“聪明药丸”(Smart pill)则专门用于探测消化道内部的压力、PH值等指标,这些数据对于“胃食管反流症”等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很重要;韩国科技部组织研制的“胶囊式机器人”更是能在体外遥控下完成药物释放、图像采集、组织活检和治疗等多种功能,不过,这样的全能胶囊还处于样机研究阶段。

内镜发展史

内镜发展史

内镜发展史引言:内镜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内镜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演进。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内镜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一、早期内窥镜的诞生内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公元前280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使用一种称为“希波克拉底的管子”的装置来观察病人的身体内部。

这可以被视为内镜的起源。

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这种装置只能提供有限的视野,限制了内镜的应用范围。

二、内镜的发展与改进19世纪末,随着光学技术的进步,内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880年,德国医生胡夫纳研制出了第一支可用于检查胃部的内镜。

这个内镜由一根灵活的管子和一个光源组成,可以通过喉咙插入胃部,提供更清晰的内窥图像。

这一创新为内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后,内镜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20世纪初,德国医生库尔茨研发了一种用于检查肠道的内镜,进一步推动了内镜技术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美国医生费尔斯顿开发了一种用于检查胆囊和胰腺的内镜,使内镜技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内镜的数字化和自动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内镜在20世纪后期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改进。

1980年代初,日本医生吉村真一郎发明了一种用于检查胃肠道的电子内镜。

这种内镜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图像传感器将内窥图像转换为电子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一技术的引入使内镜的诊断准确度大大提高。

此后,内镜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数字内镜通过将图像传感器与数字处理单元相结合,可以实现实时图像传输和存储,方便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和病例分析。

自动内镜则通过引入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和分析内窥图像中的异常情况,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四、内镜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内镜技术还有许多发展的空间。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1.微型化:随着纳米技术的进步,内镜可能会变得更小巧、更精细。

腹腔镜发展史

腹腔镜发展史

腹腔镜发展史引言腹腔镜作为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自问世以来,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它通过将腹腔内的器官放大显像,使医生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操作,减少了创伤和恢复时间。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腹腔镜发展的历程,了解它是如何逐步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的。

第一阶段:手术内窥镜的诞生腹腔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医生们开始尝试使用望远镜来观察人体内部。

1901年,德国医生Kelling首次将望远镜引入腹腔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手术。

随后,他将这一技术命名为“腹腔镜”,并在1902年首次公开演示了腹腔镜手术。

第二阶段: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腹腔镜手术经历了一系列的改进和发展。

1929年,法国医生Jacobaeus提出了腹腔镜下肺活检的方法,为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拓宽了范围。

随后,医学界开始逐渐认识到腹腔镜手术的潜力,并开始探索更多的应用领域。

第三阶段:腹腔镜手术的普及20世纪70年代,随着光纤技术的发展和显像设备的改进,腹腔镜手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到胆囊切除、阑尾切除、子宫切除等众多常见手术。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逐渐被人们认可,成为了主要的手术选择之一。

第四阶段:微创外科的崛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腹腔镜手术的操作越来越精确和高效。

在21世纪初,微创外科手术逐渐成为了主流。

腹腔镜手术不仅应用于常见的手术,还开始涉及到肝脏切除、胰腺切除等复杂手术。

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涌现,如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等。

第五阶段:腹腔镜手术的未来腹腔镜手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腹腔镜手术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可能使医生能够更好地感知手术场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结论腹腔镜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创手术技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它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引言内窥镜手术是指通过体内的自然孔道或者创伤口,将含有光源和摄像头的内窥镜引入体内,进行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一种微创手术技术。

妇科内窥镜手术是在妇科疾病治疗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内窥镜技术。

下面,我们将简要回顾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发展史。

初期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

当时的医生使用一种称为膀胱镜的仪器,用于探查女性的腹膜腔和盆腔。

这种仪器可以引入一支光管,使医生可以看到可视范围内的器官。

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进展20 世纪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妇科内窥镜手术进展迅速。

在 1925 年,Von Rittinger 在慕尼黑首次使用内窥镜术式成功地治疗了一例子宫内膜异位的病例。

此后,随着手术操作技术和妇科内窥镜的改进,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959 年,Wattiez 和 Teboul 首次成功地对子宫进行了由内到外的拆卸手术。

1966 年,Karl Storz 公司设计出了第一台妇科显微镜,可以实现高倍率观察和可见光谱成像。

1972 年,Gomel 和 Wamsteker 提出了腹腔镜下切除子宫肌瘤的方法。

这标志着妇科内窥镜手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创新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内窥镜技术理解的加深,妇科内窥镜手术又迎来了一次创新时期。

此时,医生们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内窥镜手术方案。

例如:•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影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切除术•宫腔镜阴道式子宫内膜刮宫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术这些新的内窥镜手术方案展示了妇科内窥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多样性,从而大大拓展了妇科内窥镜手术的应用范围。

现在现在,妇科内窥镜手术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治疗女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内窥镜手术,医生可以在不开刀的情况下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感染、妊娠与流产等疾病。

与传统手术相比,妇科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容易恢复等优点。

因此,相信妇科内窥镜手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胃镜发展史

胃镜发展史

胃镜发展史
胃镜是用于检查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内窥镜检查工具。

以下是胃镜
发展史的简要介绍:
1. 1865年,德国医生Adolf Kussmaul首次用喉镜观看人体内部器官,并对胃部进行了观察。

2. 1887年,德国医生Adolf Kussmaul和英国医生George Carl Huber分别独立发明了胃镜。

3. 1932年,日本医生Inoue Kiyokichi改良了胃镜,并将其引进到
亚洲。

4.1950年代,胃镜的设计得到了进一步改进,镜头被放置在单独的
探头中,并经过放大镜将所见放映到屏幕上。

5.196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电子显微镜和纤维光导技术改进胃镜。

同时,胃镜的使用也逐渐普及。

6.1980年代,无痛胃镜检查技术实现,使得胃镜检查变得更加舒适
和容易接受。

7.21世纪初,全数字化高清胃镜开始应用,大幅提高了胃镜检查的
分辨率和便利性。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胃镜将应用更多的高新技术。

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窥镜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手术、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

其中,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是一种新型的内窥镜,它采用高频电流来实现手术切割,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出血量。

本文将从发展历史和现状两个方面来探讨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发展历史。

高频电切术是一种经由电切手术仪器,通过高频交流电流在人体组织中产生高温烧灼,达到切割、凝固或止血的手术技术。

早在20世纪50年代,内窥镜手术已经开始应用于临床,包括胃镜、结肠镜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内窥镜手术逐渐进入高频电切手术阶段。

高频电切手术的关键在于掌握高频电流的发生电极和地极的位置,在电场的作用下使电极之间的组织发生割裂、焦凝和凝血等作用。

起初,高频电切手术采用的是较粗的电切电极,而现在的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则采用了更为精细的设计。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高频电切术的进一步发展,内窥镜逐渐成为高频电切手术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后,不断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入,使得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逐渐完善并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现状。

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已经成为内窥镜手术中的一种主要工具。

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高频电切术具备许多优势。

首先,它可以减少手术创伤,通过电切的方式进行手术,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切割,减少了组织的创伤。

其次,高频电切术具备凝血功能,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控制出血量,更加安全。

同时,高频电切术还可以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在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的应用方面,它广泛应用于胃肠道、鼻咽部、泌尿系统、呼吸道等多个领域。

比如,在胃肠道领域,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可以用于消化道肿瘤、息肉的切除,以及各种出血或溃疡的止血。

在鼻咽部领域,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可以用于鼻息肉、鼻骨赘生、扁桃体肿大等疾病的切除。

在泌尿系统领域,高频电切手术用窥镜可以用于尿路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探索自身体内奥秘的兴趣丝毫不亚于探索周围环境奥秘的兴趣,内窥镜就是人类窥视自身体内器官的重要工具。

古希腊名医,有着医药之父之称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0)曾描述过一种直肠诊视器,该诊视器与我们今天所用的器械十分相似。

类似的诊视器还发现于庞培遗迹(Pompeii,意大利古都,公元79年火山爆发,全城淹没),这些诊视器曾被用于窥视阴道与子宫颈,检查直肠,并用于检视耳、鼻内。

当时进行这些检查时利用的是自然光线。

内窥镜的真正发展还是起于近代,一般可将其发展阶段分为:硬管式窥镜、半可屈式内窥镜、纤维内窥镜、超声与电子内窥镜等阶段。

一、硬管式内窥镜硬管式内窥镜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开放式硬管内窥镜阶段与含有光学系统的硬管内窥镜阶段。

1.开放式硬管内窥镜1806年德国法兰克福的Bozzini制造了一种以蜡烛为光源的用于观察膀胱与直肠内部的器械,由一花瓶状光源、蜡烛和一系列镜片组成,他将其称为"LICHTLEITER",虽然“LICHTLEITER',从没用于人体,Bozzini 仍被誉为第一个内窥镜的发明人。

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理解这种检查方法,Bozzini也因他的“好奇心”受到维也纳医学院的处罚。

第一次将"LICHTLEITER”运用于人体的是法国外科医生Desormeaux,因此他被许多人誉为“内窥镜之父”,他的“LICHTLEITER"是以烧煤油和松节油的灯为光源,灯的上方带有烟囱,并用透镜将光线聚集以增加亮度,可想而知灼伤是进行这种检查时的主要并发症。

虽然这种内窥镜可以到达胃,但光线太暗,所以“LICHTLEITER”主要用于检查泌尿系方面的疾病。

1868年,Desormeaux和Segelar第一次在一篇文章中使用“内窥镜”一词。

也是在1868年,Bevan用食管镜取出食管异物。

次年Pantaleoni借助子宫镜在一老妇人子宫内发现一息肉并用化学试剂进行烧灼。

受演艺者吞剑的启发,Kussmaul于1870年将一直的金属管放入一演艺者的胃内来观察胃腔,这样第一台食管胃镜就问世了。

1867年,来自Breslau的牙医Bruck以电流使铂丝环过热发光并以之作为光源来观察患者的口腔,他可以称得上是使用内光源的第一人,Bruck后来又发展了一种水冷装置以避免过热的铂丝灼伤组织。

2.含有光学系统的硬管内窥镜1879年柏林泌尿外科医生Nitze制成了第一个含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即膀胱镜),其前端含一个棱镜,该内窥镜借用的是Bruck的照明方式,同"LICHTLEITER"一样,该内窥镜仅被用于泌尿系统。

Nitze在膀胱内循环冰水以避免热灼伤,由于该内窥镜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Nitze还利用它拍摄照片。

后来Nitze在他的膀胱镜中引入了操作管道,通过该管道可以插入输尿管探针进行操作。

1880年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三年后格拉斯哥的Newman用小型白炽灯替换了原膀胱镜中照明所用的电热丝,1887年Dittell将灯泡置于膀胱镜的最前端,这种照明系统成为那一时期内窥镜所采用的标准方式。

Boisseau du Rocher于1889年介绍了一种目镜可与外壳分开的内窥镜,通过外壳还可使用不同的透镜系统。

内窥镜在泌尿生殖系统的成功应用,促使人们将其应用于人体的其他部位。

1881年Mikulicz和Leiter采用Nitze的硬管光学系统成功地制成了第一个适用于临床的胃镜,Mikulicz在维也纳Billroth外科门诊部用该胃镜对许多病人进行了检查并获得诊断结果。

1895年Rosenhein研制的硬式胃窥镜由3根管子呈同心圆状设置,中心管为光学结构,第二层管腔内装上铂丝圈制的灯泡和水冷结构,外层壁上刻有刻度反映进镜深度。

1911年Elsner对Rosenhein式胃窥镜作了改进,在前端加上橡皮头做引导之用,但透镜脏污后便无法观察成为主要缺陷,尽管如此,Elsner式胃镜1932年以前仍处于主导地位。

1898年Killian制成并成功使用了第一个支气管镜。

1901年德国德累斯顿外科医生Kelling为了观察气腹对狗腹腔内器官的影响,他用Nitze发明的膀胱镜直接通过腹壁插入腹腔进行观察,并称其为“koelioskopie",即体腔镜检查,这就是现代腹腔镜的前身,但第一次在人身上使用这种方法的却是瑞典内科医生Jacobaeus ,1911年Jacobaeus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描述了对人体腹膜腔、胸腔及心包腔的检查,他还第一次提到“腹胸腔镜”这个词。

二、半可屈式内窥镜随着光学系统的引入,硬管式内窥镜虽然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但由于内脏器官多存在解剖上的生理弯曲,用硬管式内窥镜难以充分检查,半可屈式内窥镜应运而生。

早在1881年Mikulicz就曾发展出前端三分之一处可成30度角的内窥镜,Kelling也曾设计了一种近端为硬质部分而远端为软质部分的用于动物试验的胃窥镜。

而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半可屈式胃窥镜是由Schindler 从1928年起与优秀的器械制作师Wolf合作开始研制的,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成功,定名为Wolf-Schindler 式胃镜,该胃镜直径为12mm,长为77cm,光学系统由48个透镜组成,其特点是前端可屈性,即在胃内有一定范围的弯曲,使术者能清晰地观察胃粘膜图像,该胃镜前端有一光滑金属球,插入较方便,灯泡光亮度较强,有空气通道用以注气,近端为硬管部,有接目镜调焦。

Wolf-Schindler式胃镜的创制,开辟了胃镜检查术的新纪元。

这之后,武井胜、Benedict及Schindler本人等对该式胃镜进行了改造,使之功能更为齐全,更为实用。

三、纤维内窥镜20世纪50年代以前,内窥镜照明采用的是内光源,照明效果较差,图像色彩扭曲,并有致组织灼伤的危险。

早在1899年Smith就曾描述应用玻璃棒将外光源导入观察腔,Thompson也有类似的描述,他采用的是石英棒。

1930年德国Lamm提出可以用细的玻璃纤维束在一起传导光源,并设想用玻璃纤维束制作柔软胃镜,曾与Schindler合作试制,因纤维间光绝缘没解决而未获成功。

荷兰Heel及美国Brien在纤维上加一被覆层,解决了纤维间的光绝缘问题。

1954年英国Hopkings及Kapany研究了纤维的精密排列,有效地解决了纤维束的图像传递,为纤维光学的实用奠定了基础。

内窥镜发展史上的历史性突破终于水到渠成,1957年Hirschowitz和他的研究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的光导纤维内镜原型并在美国胃镜学会上展示了自行研制的光导纤维内镜。

后来Hirschowitz 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胃、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检查、纤维食管镜发展、纤维镜照相术、上部胃肠道出血的纤维内窥镜检查术等文章,为纤维内窥镜的发展拉开了帷幕。

1960年10月美国膀胱镜制造者公司(ACMI)向Hirschowitz提供了第一个商业纤维内窥镜,紧接着日本Olympas厂在光导纤维胃镜基础上,加装了活检装置及照相机,有效地显示了胃照相术。

1966年Olympas 厂首创前端弯角机构,1967年Machida厂采用外部冷光源,使光亮度大增,可发现小病灶,视野进一步扩大,可以观察到十二指肠。

随着附属装置的不断改进,如手术器械、摄影系统的发展,使纤维内镜不但可用于诊断,且可用于手术治疗。

如:上消化道止血、在食管贲门肿瘤狭窄处放置内支架或通过激光治疗、胃及空肠造口以便行营养支持、逆行胆道显影、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在胆管系统恶性狭窄处放置内支架、结肠息肉摘除等。

1987年法国里昂医生Mouret在一位妇女身上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从而在世界范围掀起了一场腹腔镜外科的革命。

另外在美容整形外科,目前已开展了内窥镜除皱术。

四、超声与电子内窥镜为了克服超声波本身对骨性及气体界面不易通过的特性,弥补体表探测时出现盲区及内镜检查的某些局限性,进一步提高深部脏器如胰腺、总胆管下部及肝门部病变的诊断率,内镜、超声探测仪联合装置--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rtasonography ,EUS)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977年日本学者久永光道等人开创了在前端装有超声探头的内镜,经食管探测心脏,1980年在汉堡召开的第四届欧洲胃、十二指肠内窥镜大会上,西德Strohm等报告了应用超声内镜检查18例病人并获得胰腺及小胰癌超声图像的论文,他们采用的是将日本Aloka厂的超声探头紧密结合在Olympus厂的GF-B3型侧视内镜的头端所构成的超声内镜,这是一种放射状扇型超声内镜的原型,而来自美国的Dimago等介绍了一种线型超声内镜的原型。

随后Jsuyoshi等人及Olympus ,Aloka ,町田、东芝等厂家对超声内镜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从此超声内镜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1)诊断消化管粘膜下异常,如诊断粘膜下肿瘤及其浸润的深度等;(2)食管、胃、结直肠、胰腺及胆管癌的术前TNM分期诊断,(3)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胆管结石。

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研制并应用微型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代替了内镜的光导纤维导像术,宣告了电子内镜的诞生--内镜发展史上另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内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心(video information system center)和电视监视器(televisio 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另外还配备一些辅助装置,如录像机、照相机、吸引器以及用来输入各种信息的键盘和诊断治疗所用的各种处置器具等。

它的成像主要依赖于镜身前端装备的CCD,CCD就象一台微型摄像机将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器处理后,显示在电视监视器的屏幕上。

比普通光导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

世界上生产电子内镜比较著名的公司有美国的雅伦(Welch Allyn)和日本的奥林巴斯(Olympas)等。

由于电子内镜的问世,给百余年来内镜的诊断和治疗开创了历史新篇章,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发挥出它巨大的优势。

五、展望目前内窥镜已发展成一完整的体系,按其发展及成像构造分类,可大体分为3大类:硬管式内镜、光学纤维(软管式)内镜、超声与电子内镜。

按其功能分类:有分别用于消化道、呼吸系统、腹膜腔(即腹腔镜)、胆道、泌尿系、妇科、血管、关节腔的内窥镜。

近年随CCD技术的进步,电子内镜也不断改进,出现了高分辨电子内镜、放大电子内镜、红外线电子内镜等。

目前超声内镜探头频率为7.5-12MHz,可根据不同目标转换使用,镜身也已轻量化,并出现一种可通过活检管插入腔内进行局部扫描的微型超声探头(直径为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