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问答题及答案
一、基本概念解释题:(6*4共24分)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
2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4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6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7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8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动力价值的价值。
9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10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11,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12.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单论述
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①、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②、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6、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ⅰ.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ⅱ.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ⅲ.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ⅳ.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①、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③、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④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8、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9、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1、对立统一规律即是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又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规律;它揭示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等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2它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因为:①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②、它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③、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④、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10、简述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①、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规律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运行着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第二,普遍性;规律的普遍性是指,规律不是只在个别的,特殊的事物和现象是起作用,而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11、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①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③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感官获得的关于事物的现象的认识, 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它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的关于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的特点;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3、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1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2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①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②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④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4、简述社会改革的含义及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①、改革的含义: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实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②、作用:ⅰ.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ⅱ.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ⅲ.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15、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②、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1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①、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②、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的意义部分自由发挥;17、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①、两者含义:经济基础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该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各种制度、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对内部矛盾;在这对矛盾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决定作用;上层建筑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的地位;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ⅱ.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③、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时候,它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8、简述生产力的含义以及生产力系统的要素;①、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②、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ⅰ.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ⅱ.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ⅲ.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ⅳ.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19、为什么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①、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②、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30、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①、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②、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③、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④、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⑤、精神境界极大提高;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⑦、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二、论述题:32、试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答: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为意识所反映的一切客观实在;意识则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2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反作用于物质;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改革开发以来,我们恢复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践证明,是否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3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答: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联系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新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形而上学则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外力推动的结果,因而只看到矛盾的一个方面,看不到另一方面,坚持一点论;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事物,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可以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避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少犯错误,取得成功; 34、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答:1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客观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按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规律,盲目蛮干;“大跃进”的沉痛教训我们必须永远铭记,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35、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答:1从起源上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2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是社会的产物;3从作用上看,意识对物质的作用必须通过物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遵循运动的客观规律,具有必要的物质手段;36、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主要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无条件性;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37、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以及这一原理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答: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由于事物本质自身中的矛盾,本质有时以假象的形式表现出来,假象是事物本质的反面现象;2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A、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B、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3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A、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对立的,我们对事务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有必要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B、本质的现象是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正确途径;38、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为意识所反映的一切客观实在;意识则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按规律办事;我国最大的实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当前国际和国内的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样才能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39、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答:1内因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2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的经济;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40、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并指出唯心主义运动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主要错误;答:1运动是指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的方式;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于运动中;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3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割裂开来;前者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41、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又具有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要的药物,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如果遇到不负责任、医术不高的庸医,又缺少必备的医疗条件,病人就可能命丧黄泉;但如果病人已病入膏肓,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无论用什么灵丹妙药,病也不会有再生的可能;结合这种情况,说明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答: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生命垂危的病人之所以能起死回生,是因他的机体还有再生的根据;2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生命垂危的病人,遇到两种不同的医生和好坏不同的医疗条件,就会造成起死回生和命丧黄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病人病入膏肓,机体内部失去再生的根据,无论多么高明的医生和多么良好的医疗条件,都不能使病人再生;4既然内因和外因在事物的发展中都起作用,所以在观察事物时,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既要看到内因,又不忽视外因;42、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答:1认识的反复性是由以下原因决定的;首先,从客体方面来考察;其二,事物的矛盾有个展开和发展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一开始就显露在外面,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才逐渐暴露出来;其三,任何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是存在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人们对它的认识必须经历反复的过程;从认识主体来考察,人的认识受到主体的生理因素、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及其立场、观点、方法的限制;主体的这些特点,决定其必须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2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摆脱了这种观念,认识到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3、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答:1我们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人心向背决定一切,我们要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在一起;44、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答: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既是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透;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意义;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是绝对的真理,但是,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我们又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不能把它当成终极真理和教条主义;45、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原理,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答: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主要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2环境与人口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根据我国国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保护环境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合理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46、试述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答: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它不会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据性质;2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3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47、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答:1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而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我国的经济体制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简答+论述)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当时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影响尤为巨大,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②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4、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②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一,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大学生马原考试简答论述题
简答论述绪论(p1-p2)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规律观?5、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6、简述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第1章(p12-p14)1、什么是重点论?什么是两点论?二者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其方法论意义。
2、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请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4、试阐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5、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6、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7、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8、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根本分歧,说明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
9、试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并指出唯心主义运动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主要错误。
10、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11、简述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12简述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论的共同点和根本区别14、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
15、试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怎样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16、简述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
17、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指导意义?(77)18、试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19、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20、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 第六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文艺复兴运动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实现共产主义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二、多项选择题1.空想社会主义者()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C.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发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E.要求埋葬资本主义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消灭了剥削制度并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B.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C.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在政治上实行无产阶级专政E.实行改革开改的政策3.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夺取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C.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政府E.生产力高度发达4.人民民主专政实际上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原因是它们的()A.领导力量是相同的B.阶级基础是相同的C.内容是相同的D.形式是相同的E.指导思想是相同的5.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因为()A.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E.无产阶级革命是为所有人谋福利的运动6.空想社会主义萌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之际,并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19世纪达到了顶峰。
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简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是一种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
它的基本特征包括: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这意味着国家或集体拥有并控制着重要的经济要素,如土地、工厂、矿山等。
公有制的实施使生产资料能够为全体人民所用,实现了基本的公平和平等。
二、按劳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强调按劳分配原则,即根据个人在社会生产中的付出程度来确定其收入和福利待遇。
这种分配方式能够鼓励每个人尽可能多地贡献自己的劳动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但同时也要求分配的公平性,避免过度差距。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允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政府调控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调节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四、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既强调计划经济的组织和指导作用,也认识到市场调节的作用。
计划经济可以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整体协调,而市场调节则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行业和地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
两者的结合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五、民主集中制:社会主义强调民主集中制,既注重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作用,也强调党的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
这种体制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也能够保持社会运行的效率和稳定性。
六、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社会主义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建立一个公正和谐的社会。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既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建设。
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为人民提供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总之,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公有制经济、社会公平和人民民主等方面的特点,旨在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公正和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
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
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
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
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
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
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
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马克思简答题汇总
1、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P141答: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削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P143答: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3、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P144 145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实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实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4、劳动力成为商品应该具备的两个条件P153答: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P157答:其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其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6、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可分为哪两部分P157答: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位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P159答: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8、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P159答: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唯一源泉。
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9、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前提条件P165答: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
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也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达到了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第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
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四,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这些重大社会差别也将消失。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第六,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马克思主义-第六章
第六章一、1、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具备:科学的品格。
2、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空想社会,是因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3、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无产主义革命主要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
5、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
由此得出了一个必然的结论是你: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6、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7、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咬破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8、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9、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
1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们当家作主。
11、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1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3、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14、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政治特征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
1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16、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表现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
1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18、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面临的一个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
20、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以为我们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进方向。
2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工人运动。
2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
八年级试卷社会【含答案】
八年级试卷社会【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A. 生产力的提高B. 阶级的出现C. 自然经济的消失D. 私有制的产生2.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关键是?A. 金属工具的使用B. 文字的发明C. 私有制的出现D. 城市的建立3. 下列哪种社会形态不存在阶级对立?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4.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科技进步B. 阶级斗争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5.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 公有制为主体B.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 按劳分配为主体D. 计划经济为主导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2.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
(√)3.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 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5.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社会、______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2.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______和______的矛盾。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______经济共同发展。
4. ______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5. ______社会的根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2. 简述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3. 简述封建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4. 简述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5. 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分析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原因。
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财富不断涌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达到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其成员需要的程度。
2、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彻底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本身既是劳动者,又是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者。
3、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社会成员将尽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劳动和工作,社会将根据每个成员的实际生活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
消除了社会主义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
4、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产生剥削阶级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都将消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也将消失。
5、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
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已经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学知识、广泛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体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共产主义新人。
6、国家消亡。
随着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彻底消灭,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将完全消亡。
那时,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的社会职能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
扩展资料:虞云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讲,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群体形式,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发生相互联系的生活共同体。
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结构性,也就是社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或社会体系中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对持久、稳定的联系模式。
所谓“社会和谐”,就是社会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
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社会稳定和协调的理想状态;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社会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一、判断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在题后括号中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字)1.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错)2.空想社会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起,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成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
(错)3.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矛盾。
(错)4.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
(错)5.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在经济关系方面的一系列新变化说明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经彻底解决了。
(错)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体系。
(对)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否定之否定规律。
(错)8.货币就是资本。
(错)9.剩余价值率就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对)10.寓言“自相矛盾”中的矛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中说的矛盾是一回事。
(错)11.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对)12.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不同。
(错)1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
(错)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对)1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对)16.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共处,但也存在斗争。
(对)17.人生观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
(错)18.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使用价值。
(错)19.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
(对)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对)二、简答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_真题-无答案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总分145,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 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_____。
2.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______和______的实践活动。
3. 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______。
4. 教育影响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______,也包括了______。
5.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______。
6. 原始教育的方法主要是______和实践中的模仿,封建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以严格的______为主,辅以个人自学和修行。
7.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______(国家名)。
8.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不久,思想家们就提出了“______,______”的方针,把教育作为实施德政仁治的一个重要战略。
9. 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______,时间是______年。
10. ______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反映,也是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11.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的标志是______。
12. 作为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学校教育由下列一些基本要素构成: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教育学史上,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有以下三种观点:______、______、______。
14. 教育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15. 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_____、科学性、未来性、国际性、______等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1. 在唐代的官学体系中,国子学只招收( )。
A.皇亲国戚的子弟B.三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C.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D.八品以下及庶人通其学者2. 下列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教育著作和文章是( )。
A.《本笃规程》、《师说》、《进学解》、《颜氏家训》B.《师说》、《进学解》、《颜氏家训》、《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C.《辞源》、《进学解》、《颜氏家训》、《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D.《本笃规程》、《辞源》、《颜氏家训》、《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3. 中国封建学校教育的启蒙读物有( )。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国家,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这些特征使其区别于传统的现代化国家,具有更加中国化、更加人民化的特点。
接下来,我们将逐步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引领。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不仅仅是模仿苏联模式,而是创新性地发展了一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依靠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经济基础和现实国情,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实现发展,不断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特征。
中国特别强调人的发展、人的福利、人的权利,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条件。
中国特别注重人的素质和文化教育,致力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三、具有全面发展的概念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三个特征。
全面发展的概念是指全面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目标,全面发展个人、社会、民族等多个主体的利益。
中国生动诠释了全面发展的概念,通过建设“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的总体框架,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并且注重全面发展的协同和平衡。
四、坚决执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四个特征,中国发掘出的改革开放之路估计很少有人未曾聆听。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别突出的一项制度安排,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效地调节了社会资源配置,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前提条件。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五个特征是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01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题集及答案
2013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题集及答案1、怎样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
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这种模式的弊端,1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2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I生。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2、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在于: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3、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2经济义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
3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卷1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 各个国家的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这说明()A 意识决定物质B 意识创造物质C 意识离不开物质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7,世界是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 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 是否普遍联系C 是否运动发展D 是否有共同的规律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类鸟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变动性和稳定性D 绝对性和相对性10,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科学社会主义课后题答案
1试比较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三个概念的异同。
(1)社会主义:以社会为本位,以社会整体或者说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使普通劳动者也能过上幸福生活的社会理想、科学理论、现实运动、社会制度。
(2)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剩余价值为科学依据,论述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说。
即合乎科学的、符合实际的、遵循规律的、尊重实践的、切实可行的社会主义,是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应时使用,是不断要后人加以丰富发展、变化革新、与时俱进的。
(3)社会主义社会:是指以公有制为基本的经济基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原则的社会形态,它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初级阶段。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继承物、对立物、取代物和创新物,它是继承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积极成果,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和弊病而创建的高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
其基本特征是: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政治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当家作主,治理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 简述社会主之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可以划分为5个大的历史时期:(1)空想社会主义时期。
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40年代,在西欧流行,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原始形态的空想社会主义。
(2)科学社会主的创立和传播并成为欧美地区工人运动的重要指导思想的时期。
这一时期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主要代表人物。
、在半个多世纪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逐步走向成熟。
(3)科学社会主义从一种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现实的社会制度,并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等革命家捍卫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将这个学说变为社会现实。
建立了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并夺去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胜利的发展。
考试试卷1及答案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武汉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A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 划分一元论和二元论的标准D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基本内容 B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功能作用C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理论品质D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的实践基础3,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A 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B 各个国家的民族发展的具体过程C 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D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4,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这说明()A 意识决定物质 B 意识创造物质 C 意识离不开物质 D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有人认为,人脑产生意识,就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这种看法属于()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6,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7,世界是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 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 B 是否普遍联系C 是否运动发展D 是否有共同的规律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类鸟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 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 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 事物运动的规律性9,矛盾的基本属性是()A 普遍性和特殊性 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变动性和稳定性D 绝对性和相对性10,列宁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简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是指社会和谐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状态和氛围,其基本特征包括:
1. 和谐的社会结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结构的稳定和协调,包括家庭、社区、国家等社会各个层面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
2. 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一种平等、公正、友善的人际关系。
3. 和谐的生态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
4. 和谐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感受,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取向,人们追求社会公正、个人幸福、共同繁荣。
5. 和谐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共进,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包括加强社会管理、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注重个人和社会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升,以实现全社会的和谐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尽其能并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民提供了各尽其能的舞台,极大地激发着人们的创造活力。
在这方面,我们党从制度和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一是尊重劳动,即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三是尊重创造,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四是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即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尊重人民诉求的社会。
在各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各个阶层和群体也必然表达他们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
对于这些利益诉求,我们党充分尊重,并积极整合他们的合理要求,努力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
这有利于形成一种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社会。
尊重人民诉求必须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
而整合和凝聚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各得其所"。
其基本特征是,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
各得其所,指每一个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能公正地得其所应得。
公正是各得其所的本质,公正产生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根据有的同志的观点,各得其所主要包括一个社会能使社会成员各得其岗、各司其职、各守其则、各得其位和各享其成;各得其岗,就是人有其岗,而且使人的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得到合理配置;各司其职,就是社会成员要具有职业精神,能够认同并恰当地承担自己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其职尽其责,做好本职工作;各守其则,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要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角色规范和规章制度,以及合法的公共秩序;各得其位,就是社会成员应根据能力和贡献来获得相应的职位和社会位置;各享其成,就是社会成员既能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使其付出能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也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和谐相处的社会。
只有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才有可能使社会成员做到和谐相处,各得其所是和谐相处的前提条件,和谐相处是各得其所的结果。
"和谐相处",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要求。
其基本特征是以各种关系的和谐来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从外延来讲,和谐相处主要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人和人的和谐相处,人和组织的和谐相处,人自身内部各要素的和谐相处。
而人和人的和谐相处,又主要包括党和人民的和谐相处、干部和群众的和谐相处、党员干部之间的和谐相处、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代际之间的和谐相处等。
这里,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根本,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键,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基础。
从内涵来讲,和谐相处是指人人平等、和而不同、互惠互利。
人人平等,即人们之间在人格、权利、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而机会、规则和分配上的平等是核心。
和而不同即尊重个
人、包容个性差异,并通过协商共识,使多样性之间达到协调、合作、共赢。
互惠互利,即社会各阶层、群体和成员之间能保持一种互惠互利关系。
第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共生共进的社会。
从使社会成员各尽其能并使社会充满活力,到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再到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与和谐相处,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共生共进,即形成一种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
因而,"共生共进"应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落脚点。
其基本特征是形成合力,共促发展。
我们的发展是追求和谐的发展。
和谐,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对目前我们所面临的各种社会矛盾来讲,达到和谐是目的;对促进当代中国发展来讲,和谐又是手段。
和谐社会,是一个把各种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凝聚起来、进而形成合力的社会。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我们的一切努力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共同促进发展:既是为了使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人和组织、人自身内部的各要素达到共生共进,也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之间、干群之间、党员干部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各民族之间、代际之间,以及社会各要素之间达到共生共进,又是为了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达到共生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