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蛋白质工程实验技术原理 II(1)
蛋白质工程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工程原理与技术蛋白质工程与原理技术1、什么是蛋白质工程?P1答: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是通过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关系的了解,借助于生物信息学的知识和手段,利用基因定点诱变和基因重组等技术特异性地改造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产生具有新的特性的蛋白质的技术。
2、什么是基因定点诱变?答:就是在DNA水平上,通过对蛋白质结构基因中某个或某些氨基酸编码顺序加以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结构的技术。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改造天然蛋自质,而且可以用于确定蛋白质中每一个氨基酸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作用,以收集有关氨基酸线形顺序与其空间构象和生物学活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工改造蛋白质提供理论依据。
3、什么是表达载体?P27答:表达载体:就是在克隆载体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增加表达元件(转录和翻译所必需的DNA序列,如启动子、终止子等),使外源DNA片段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表达蛋白质。
包括原核细胞表达载体和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两类。
4、什么是克隆载体?P27答:克隆载体:在载体上插入合适大小的外源DNA片段,并引入到宿主细胞中进行大量繁殖,使外源DNA片段得到大量扩增。
5、基因克隆的基本程序?P29答:(1)获得目的基因;(2)与克隆载体连接,形成新的重组DNA分子;(3)用重组DNA分子转化受体细胞,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和遗传;(4)对转化子筛选和鉴定;(5)对获得外源基因的细胞或生物体通过培养,获得所需的遗传性状或表达出所需要的产物。
6、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方式?(条件)P34答:基本条件:①大肠杆菌没有剪切内含子的功能,所以,真核细胞的目的基因必须来自于cDNA;②真核基因mRNA缺乏结合细菌核糖体的SD序列,因此cDNA的起始密码子(ATG)上游部分(5‘端非编码区)是无用的,必须除去。
对于一些分泌性蛋白,还应除去信号肽部分;③表达载体应是含有大肠杆菌RNA聚合酶所能识别的启动子和SD序列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 ④载体上只能用大肠杆菌启动子,将外源基因克隆在启动子下游,以便大肠杆菌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并带动真核基因在大肠杆菌细胞中转录。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

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步骤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化学技术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的方法。
蛋白质工程的目的是创造新的功能蛋白质或改进已有蛋白质的性能。
下面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原理和步骤。
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蛋白质工程是一种科学技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性能,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重组蛋白技术、合成蛋白技术和改造蛋白技术等。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对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从而实现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二、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蛋白质工程基于对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的深入了解,通过蛋白质的DNA重组、氨基酸序列改变、蛋白质结构预测和模拟等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设计和改造,并通过生物表达、纯化和鉴定等实验手段验证蛋白质性能的改进和新功能的创造。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子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结构域、结构基元、功能位点等。
2. DNA重组技术:通过DNA重组技术,将感兴趣的蛋白质基因与载体进行重组,构建蛋白质表达系统。
这样可以实现对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设计和改变。
3. 氨基酸序列的改变: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增加、删除或替换氨基酸,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可以通过点突变、基因片段的插入或删除、全基因组的设计等方式来进行改变。
4. 蛋白质结构预测和建模:通过软件工具和算法,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预测和模拟。
这能够帮助我们对蛋白质进行结构优化和预测性能变化。
5. 生物表达与鉴定:通过重组蛋白的表达、纯化和鉴定,验证蛋白质工程的效果。
通过比较重组蛋白与野生型蛋白的性能差异,评估蛋白质工程的成功与否。
三、蛋白质工程的步骤蛋白质工程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研究目标: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所要改进或创新的蛋白质性能。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重难点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和应用重难点一、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蛋白质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来设计和构建新的蛋白质的技术。
它是蛋白质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可以用于改善或增强蛋白质的性能,开发新的药物或生物材料。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蛋白质结构设计蛋白质的结构是其功能的基础,通过合理设计蛋白质的结构可以增强其稳定性和活性。
蛋白质结构设计会考虑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等方面,通过改变氨基酸序列、添加或删除结构域等手段来调节蛋白质的功能。
1.2 重组蛋白质技术重组蛋白质技术是蛋白质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其表达出目标蛋白质。
这样可以大量产生目标蛋白质,并帮助研究人员研究其功能。
1.3 蛋白质工程的模拟和计算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还包括模拟和计算。
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和计算方法,可以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为蛋白质工程的设计提供指导。
例如,可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来研究蛋白质的稳定性和折叠动力学。
二、蛋白质工程的应用重难点蛋白质工程的应用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药物研发、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会面临以下几个重难点:2.1 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在多种条件下都会发生失活或降解,而在许多应用中需要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如何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储存、传输和应用过程中发生降解,是一个重要的难题。
常见的解决方法包括选择稳定性较高的蛋白质模板、引入稳定性突变、改变环境条件等。
2.2 蛋白质的活性蛋白质的活性是衡量其功能的重要指标,但在蛋白质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如何增强或恢复蛋白质活性的问题。
这包括如何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来提高其催化效率、抑制剂结合性等。
解决蛋白质活性问题的方法包括结构设计、基因工程和蛋白质修饰等。
2.3 蛋白质的特异性蛋白质的特异性是指其与特定受体或底物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在某些应用中,需要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但在设计和构建蛋白质时往往会面临如何提高或调节蛋白质的特异性的问题。
蛋白质工程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工程原理与技术蛋白质工程是一门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它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特性,来满足人类对于蛋白质的不同需求。
在生物医药、工业生产和农业领域,蛋白质工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原理与技术,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性分子,它们承担着细胞结构、酶活性、信号传递等重要功能。
蛋白质工程旨在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获得具有特定功能或性质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基因重组技术、酶工程和蛋白质结构预测等。
基因重组技术是蛋白质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胞中,使宿主细胞表达外源蛋白质。
在基因重组技术中,首先需要将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表达载体导入到宿主细胞中。
宿主细胞在表达载体的指导下,合成目标蛋白质。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制备大量特定蛋白质,从而满足不同领域对蛋白质的需求。
酶工程是利用酶的特异性催化活性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和性质的一种方法。
酶工程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自然进化和定向进化。
自然进化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突变和选择机制,通过筛选和改造酶的基因,使其具有更好的催化性能。
定向进化是通过人为引入突变,然后通过筛选和改造,使酶的特异性和催化活性更加理想。
酶工程可以应用于制药、生物能源和污水处理等领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蛋白质结构预测是蛋白质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蛋白质的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准确预测蛋白质的结构对于理解其功能和设计新的蛋白质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结构预测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如同源建模、折叠动力学模拟和分子力学模拟等。
这些方法可以预测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从而为蛋白质工程提供重要参考。
蛋白质工程在生物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研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抗体的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活性,从而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蛋白质进行改造和设计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四个方面: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解、目标蛋白质的选择、基因工程技术、以及对改造蛋白质进行评价。
一、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理解1.1 蛋白质结构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长链状分子,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它具有四级结构,包括原始结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三级结构(立体构型)和四级结构(多个多肽链之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对于进行蛋白质工程至关重要。
1.2 蛋白质功能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反应(酶)、传递信息(激素、受体)、结构支持(胶原蛋白)等。
通过理解蛋白质的功能,可以为蛋白质工程提供指导。
二、目标蛋白质的选择在进行蛋白质工程之前,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目标蛋白质。
选择目标蛋白质的准则包括其结构已知性、功能需求、可表达性和稳定性等。
还应考虑目标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活性和特异性。
三、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进行蛋白质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包括对目标蛋白质基因进行改造、转染到宿主细胞中以及表达和纯化等步骤。
3.1 基因改造通过基因改造,可以对目标蛋白质基因进行删减、插入或突变等操作。
删减可以去除无关或不必要的区域,插入可以引入新的功能模块,突变可以改变氨基酸序列从而影响结构和功能。
3.2 转染与表达将经过改造的目标蛋白质基因转染到宿主细胞中,使其在细胞内得到表达。
转染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化学转染、电穿孔和病毒介导等。
表达后的蛋白质可以通过细胞裂解和纯化步骤得到。
3.3 蛋白质纯化蛋白质纯化是将表达的蛋白质从其他细胞组分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亲和层析、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得到较纯的目标蛋白质。
四、蛋白质评价对改造后的蛋白质进行评价是蛋白质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及应用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蛋白质工程是一种基于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理解,利用基因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方法对蛋白质进行设计、改造和优化的技术手段。
通过蛋白质工程,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特性,使其具备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以满足其在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需求。
2. 蛋白质工程的原理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来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根据具体的目的,蛋白质工程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包括有限的点突变、全基因组随机突变、重组和拼接、蛋白质折叠和组装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蛋白质工程方法。
2.1. 有限的点突变有限的点突变是蛋白质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选择性的改变,可以有针对性地改变其结构和功能。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合成基因片段、利用已有的突变体或利用DNA重组技术来实现。
有限的点突变可以导致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抗原性等方面的变化,从而改善其性能。
2.2. 全基因组随机突变全基因组随机突变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工程方法。
通过将目标蛋白质的基因导入到宿主细菌或酵母等模式生物中,利用随机突变的方式来改变其氨基酸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突变体。
通过筛选或选择这些突变体,可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蛋白质。
全基因组随机突变的优势在于可以产生大量的突变样本,提高筛选的效率。
2.3. 重组和拼接重组和拼接是一种将不同的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通过选择性地将不同蛋白质的基因片段重组和拼接在一起,可以获得具有合并特性的蛋白质。
这种方法常用于合成多肽、融合蛋白和蛋白质亚单位等的制备。
2.4. 蛋白质折叠和组装蛋白质折叠和组装是利用蛋白质的自身折叠和组装机制来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的方法。
通过对蛋白质的折叠序列和结构域进行设计和改造,可以控制和优化蛋白质的折叠和组装过程,以获得具有特定性能的蛋白质。
3. 蛋白质工程的应用蛋白质工程在医药、农业、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高二生物蛋白质工程2

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蛋白质三 维结构
分子设计
预期蛋白 质功能
氨基酸序列 多肽链
DNA
合 成
基因 基因 DNA 工程 根据书本回答:1、测定蛋白质的结构有哪些方法? 2、改造基因有哪些技术? 课前预习4 合成相应 的蛋白质
基因定点诱变技术
课前预习5
阅读图1-16以及27页文字部分,思考以下 问题: 1、基因定点诱变技术的具体操作中,目前 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2、说出该技术的一般流程。 3、该技术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该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有何应用?
生物工程制药领域的应用
实例1:鼠源杂交瘤抗体的改造
据图1-18分析: 1、抗体可分为哪两部分? 2、嵌合抗体是怎样构成的? 3、嵌合抗体是在什么水平上的操作? 4、鼠源杂交瘤抗体有何副作用?改造后的嵌 合抗体有何优点?
生物工程制药领域的应用
实例2:对t-PA的改造
据书28页第2自然段回答: 1、t-PA的功能? 2、改造方法? 3、改造后的优点?
蛋白质工程
一、蛋白质工程的概念
1、蛋白质工程是 定向 改造天然 蛋白质 , 甚至创造自然界 不存在 的蛋白质的技术。 2、实施前提: 了解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 (基因/蛋白质) 3、直接操作对象是:
1、为什么对基因进行操作可以获得需要的蛋 白质产物? 2、若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能否遗传 给下一代?改造基因呢? 因此蛋白质工程一般是先创造出适合人类需 求的新基因,然后表达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 的蛋白质。 关键技术:基因工程 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二、为什么要开展蛋白质工程
• 基因工程一般只能生产自然界中已存在的 蛋白质,不一定满足人类的需要。 例如:干扰素是动物体内的蛋白质,可用 于治疗病毒的感染和癌症,但在体内不易 保存,如果将它的一个半胱氨酸转化为丝 氨酸,则可在一定条件下保存半年。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工程技术

生物学中的蛋白质工程技术在生物学中,蛋白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负责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的调节和催化,也是许多药物、酶工业和生物技术的基础原料。
而蛋白质工程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它可以对蛋白质进行改造和设计,以实现一些特定的功能或应用。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应用前景。
一、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蛋白质工程技术是一项通过改造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使其获得特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功能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蛋白质结构的了解和对遗传工程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蛋白质分子的改造和设计。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序列,以达到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目的。
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主要方法1、随机突变法随机突变法是蛋白质工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蛋白质分子的基因进行随机突变,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分子,进而筛选出具有特定性质的蛋白质分子。
2、有针对性的突变法有针对性的突变法是在随机突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它利用已知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信息,针对特定的氨基酸进行有针对性的突变,以实现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目的。
3、融合蛋白质法融合蛋白质法是利用已知的蛋白质分子和一些特定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蛋白质分子。
这种新的蛋白质分子通常具有比原有的蛋白质分子更强的结构稳定性和更高的活性。
4、基因重组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对DNA序列进行编辑的技术。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可以将两个或更多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分子结合起来,通过重组和修饰形成新的蛋白质分子。
这种技术通常包括PCR扩增、互补DNA靶向插入、基因拆分、取代、插入等多种技术方法。
三、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蛋白质工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和医疗用途蛋白质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或改造一些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如适体、抗体、酶、生长因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蛋白质工程实验技术原理II 授课教师:李旭授课时间:2014年10月17日蛋白质的表达蛋白质的表达•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芽孢杆菌表达系统•链霉菌基因表达系统•真核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丝状真菌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转基因动植物•无细胞表达系统蛋白质的表达•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分子水平上的遗传背景较为清晰•基因工程方法已趋于完善•比生长速率高•表达系统多样、有效•培养基廉价最佳条件下, E.coli 17分钟扩增一倍蛋白质的表达•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不利方面:•内毒素的产生•无翻译后修饰及没有有效的分泌系统•在葡萄糖代谢中常常产生代谢副产物(乙酸等)–这些副产物的形成直接影响菌体细胞的生长以及目标产物的产率,常常在高密度培养过程中遇见蛋白质的表达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策略–固定菌株,对不同载体及融合蛋白加以筛选Tag-tagN-terminal His6蛋白质的表达大肠杆菌系统表达策略–固定载体及融合条件,选择不同生理特点的菌株BL21 (DE3) CodonPlus-RIL AGG/AGA (arginine), AUA (isoleucine) and CUA (leucine) BL21 (DE3) CodonPlus-RP AGG/AGA (arginine) and CCC (proline)蛋白质的表达•首选载体系统pET蛋白质的表达•常用大肠杆菌菌株–BL21(DE3)•菌株内源的蛋白酶过多,可能会造成外源表达产物的不稳定,所以一些蛋白酶缺陷型菌株往往成为理想的起始表达菌株•堪称经典的BL21系列就是lon和ompT蛋白酶缺陷型,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表达菌株•BL21(DE3)融源菌则是添加T7聚合酶基因,为pET表达系统而设计蛋白质的表达•常用大肠杆菌菌株–Rosetta2•真核细胞偏爱的密码子和原核系统有不同,因此,在用原核系统表达真核基因的时候,真核基因中的一些密码子对于原核细胞来说可能是稀有密码子,从而导致表达效率和表达水平很低•Rosetta2系列是携带pRARE2质粒的BL21衍生菌,补充大肠杆菌缺乏的七种(AUA,AGG,AGA,CUA,CCC,GGA及CGG)稀有密码子对应的tRNA,提高外源基因、尤其是真核基因在原核系统中的表达水平蛋白质的表达•常用大肠杆菌菌株–Origami2•当要表达的蛋白质需要形成二硫键以形成正确的折叠时,可以选择K–12衍生菌Origami2系列,thioredoxin reductase(trxB)和glutathione reductase(gor)两条主要还原途径双突变菌株,显著提高细胞质中二硫键形成几率,促进蛋白可溶性及活性表达蛋白质的表达•常用大肠杆菌菌株–pLysS or pLysE蛋白质的表达•常用大肠杆菌菌株–C41(DE3)or C43(DE3)–Lucigen公司•OverExpress™C41(DE3)and C43(DE3)Competent Cells蛋白质的表达E.coli重组表达菌株选择策略现象可能原因建议菌株无蛋白表达E. coli 的密码子偏好性Rosetta 2Rosetta-gami 2Rosetta-gami B出现截短蛋白包涵体二硫键形成困难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酵母菌(Yeast )是一群以芽殖或裂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单细胞真核生物•共由56个属和500多个种组成•酵母细胞倍增时间约为2小时I.II.III.IV.Time对数期:2-5天,达107个/mL,很少超过2(5)×108稳定期:持续8天左右,动态平衡衰减期:持续几周,活细胞降至105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优点•培养条件普通,生长繁殖速度迅速•能够耐受较高的流体静压,可以大规模生产•具有一定的翻译后加工能力,收获的外源蛋白质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折叠加工和糖基化修饰•具有外分泌信号序列,能够将所表达的外源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缺点•产物蛋白质不均一•信号肽加工不完全•内部降解•多聚体形成•表达产物过度糖基化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乳酸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lactis)–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非洲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多态汉逊酵母(Hansenula polymorpha)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酿酒酵母•难于高密度培养•分泌效率低,几乎不分泌分子量大于30kD的外源蛋白质•不能使所表达的外源蛋白质正确糖基化,高度糖基化,糖链上可以带有40个以上的甘露糖残基•蛋白质的C端往往被截短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巴斯德毕赤酵母•由野生型石油酵母Y11430突变而来,常用的宿主菌是GS115、KM71和MC1o0‐3•以甲醇为唯一能源和碳源•有自我复制型游离载体和整合型载体,前者极不稳定,因此一般采用整合型载体蛋白质的表达•酵母表达系统–巴斯德毕赤酵母•整合型载体–采用已知的最强启动子3‘AOX1非编码区序列P,外源蛋白质的表达量可达到宿主菌总蛋白的5%~40%–某些整合型载体还含有外分泌信号肽–信号肽加工、蛋白质折叠、二硫键形成和糖基化位点与哺乳动物细胞相同,生成的糖链较短蛋白质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多拷贝分泌型质粒PIC9K蛋白质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多拷贝分泌型质粒PIC9K蛋白质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多拷贝分泌型质粒PIC9K蛋白质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常用表达菌株•GS115(Mut+,HIS‐)–快速、高产、分泌•KM71(Mut s,HIS‐)–慢速、胞内、分泌•SMD1168(Mut+,HIS‐,蛋白酶缺陷)–快速、高产、胞内蛋白质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体系–实验流程•密码子偏好性替换•载体选择•酶切位点及融合标签选择•转化•高拷贝数筛选•单克隆鉴定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昆虫细胞表达系统是以杆状病毒基因组为基础构建的,因此也称杆状病毒表达(BEVS)系统–杆状病毒对昆虫的感染具有特异性,对脊椎动物无致病性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目前用于昆虫细胞表达系统的主要是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优点•重组蛋白具有完整的生物学功能•能进行翻译后加工修饰(糖基化、磷酸化、酰基化)•表达水平高,可达总蛋白量的50%•可容纳大分子的插入片段(~200KD)•可在同一个感染昆虫细胞内同时表达多个外源基因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Insect Hostearly late replicationSf9 Cell AcNPVinfection Polyhedrin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5’3’Transfer vectorPolyhedrin genex xCloned geneAcMNPV DNA5’3’Cloned geneRecombinantAcMNPV DNA蛋白质的表达•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根癌农杆菌细胞中含有Ti质粒,这是一种染色体外自主复制的环形双链DNA分子,它控制根瘤的形成,可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在Ti质粒上有一段T‐DNA,即Transfer‐DNA,又称为T区(T region)–根癌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T‐DNA•T‐DNA可以将携带的任何基因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这些基因本身与T‐DNA的转移和整合无关,仅左右两端各25bp的同向重复序列(左边界和右边界)为其加工所必需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Leaf Disk Preparation Co-cultivation with Agrobacterium Selection for TransformationRegeneration of S Adaptation to growth in the Greenhouse蛋白质的表达•转基因植物蛋白质的表达•无细胞表达系统–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系统(The cell‐free protein synthesis system)是一种以外源mRNA或DNA为模板,在细胞抽提物的酶系中补充底物和能量来合成蛋白质的体外系统蛋白质的表达•无细胞表达系统–优点•表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蛋白质•表达含有非天然氨基酸(如D‐氨基酸)的特殊蛋白质•表达易降解蛋白•可表达大蛋白(>150KD)•能够直接以PCR产物作为模板同时平行合成多种蛋白质,适合于基因产物的快速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无细胞表达系统•含有T7、T3或者SP6启动子的环状质粒或PCR产物片段可直接加入体系,诱导后1~4小时完成蛋白表达蛋白质的表达•无细胞表达系统蛋白质的表达•无细胞表达系统菌种保藏李旭部分第四次作业请简述pET系统成为大肠杆菌中异源蛋白表达的首选载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