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著名的瑞士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影响了儿童教育和心理学领域。
皮亚杰提出了一套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和阶段划分标准,这一理论被广泛接受并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之中。
本文将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一、感应阶段(出生至2岁)皮亚杰的理论中,感应阶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起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官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的行为以反射性和本能性为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婴儿在这个阶段会通过吸吮、啃咬等方式来满足生理需求。
二、前运作阶段(2至7岁)在前运作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出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象征意识。
他们能够使用语言来描述事物,并开始展现出创造性的想象力。
他们还会逐渐建立起对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概念的认识。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以主观和片面的方式为主,他们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具体运作阶段(7至11岁)具体运作阶段是皮亚杰所划分的重要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展现出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能够进行具体的思维活动,掌握具体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然而,他们的思维仍然受限于具体情境,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四、形式运作阶段(11至15岁)在形式运作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显著发展,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加成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能力。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能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在这个阶段,儿童能够理解转换规则和假设,并进行逻辑思考和问题解决。
五、后形式运作阶段(15岁以上)后形式运作阶段是皮亚杰所划分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已经达到成人水平,他们能够进行更加深入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能够理解复杂的概念和逻辑关系。
他们能够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理性判断,具备较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对于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
段.
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
\\思维可逆具体守恒形象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可以进行逻辑运运算6.7-11.12
思维摆脱了具体抽象形式意志儿婴2——自主感羞耻感, 11.12-14.1内容的约束逻辑运算后期4 5
阶段思维——儿幼4主动感内疚感目标,能够提出假设期7
2 / 21
俗水的道德定向——勤奋感自卑感能力服从,以免惩罚童年7平期阶段12
相青少12—角色同角色对论者的开始比较行为和个混诚实快乐主义定人的关系;认为每年—18 一性乱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面地关心别人的需对成人或规则采取从服习前惩和罚3 / 21
求,从而为自己塑
MMPI造一个社会赞同的临床量表
形象Hs 疑病量表 D 抑郁量表
认为到每个社会成护维权威和Hy 癔病量表Pd 精神病量表
4 / 21
期趋势是象记忆与词语记各时期的记忆发展特点:忆后快先
5 / 21
6 / 21
(独自我评价童自我概念、各时期的自我意识及人格发展:立性、批判性、内容的年
7 / 21
8 / 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把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大阶段。
即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一岁半、两岁,相当于婴儿期;前运算阶段,从两岁到六、七岁,相当于前学龄期;具体运算阶段,从六、七岁到十一、十二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即小学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从十一、十二岁,到十四、十五岁,相当于学龄中期,即初中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是“感知-运动的智慧”,这是智慧的萌芽。
这阶段的主要行为特征是: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逐渐知道动作与效果间的关系。
初生婴儿不分主体和客体,把两者溶合在一起。
由于儿童用自己的动作接触外界事物,使客体发生了移动或变化,比如用手摇动发声的小铃,或是把一件东西推到桌边,使这东西掉到地上。
这样通过手的动作,眼与手的协调动作,使外界事物发生了变化,婴儿才知道手是他自已身体的一部分,才能开始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发现了动作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因果性的萌芽)。
此时儿童对消失的物体开始去寻找,大约四个半月的婴儿开始寻找在他视野内看得到的事物,将近一周岁时开始能寻找被幕布遮盖着的物体。
儿童知道物体在眼前消失或被其他物体掩盖时并非不存在,而是仍然存在着,他总是要找到这物体。
这时的儿童开始知道了客体的永久性(或称永久性客体)。
这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活动,并开始协调感觉、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有出现表象和思维,也还没有出现语言。
这阶段的智慧还没有“运算”的性质,因为儿童的动作尚未内化为表象的形式。
前运算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语言功能的出现,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
儿童将满二周岁时,开始用语言作为信号来描述外部世界,在广度和速度上大大地扩展了儿童智慧活动的能力。
信号性功能除了语言之外,还有延迟模仿、象征性游戏、初期的绘画、心理表象和记忆等。
儿童开始模仿先前发生的动作,这种内化的模仿标志着儿童具有表象能力,出现了“表象的思维”,也称“表象的智慧”。
儿童的表象世界比直接动作的世界要广阔得多。
不过,这时期的儿童依赖于表象的心理活动还是处于萌芽阶段。
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
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皮亚杰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 11.感觉运动阶段:0~2岁特点:婴儿只能先通过自己的动作和与动作相关联的感官来认识外界,但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外貌和语言。
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一旦物体脱离了儿童的视野,就完全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消失了。
到感觉运动阶段结束时,婴儿已经形成了心智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征,获得了对客体的永恒知识。
2.前运算阶段:2~6、7岁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
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
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
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
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特点:孩子的思维开始摆脱现象的束缚,获得逻辑性。
第一,儿童获得守恒概念;第二,儿童获得选择观点的能力;第三,儿童获得事物的类属关系和顺序关系的知识。
儿童思维的逻辑也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特点:相对于具体的操作思维,形式化的操作更加系统化。
它能让孩子解决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孩子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层次发展到另一个层次,本质上是由于量的积累(同化)而引起的心理结构的质变(适应)。
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
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将儿童从出生后到15岁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 11岁,他在当地一家名为《枞树枝》的自然科学 杂志发表观察报告; • 15-18岁,他独自撰写一系列有关软体动物的论文, 这些论文使得还是中学生的他成为当地一位小有 名气的软体动物学家; • 19岁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 • 22岁获得生物学、哲学双博士学位
• 1921年,皮亚杰担任日内瓦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 及心理实验室主任,并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主席、 创办《瑞士心理学》杂志。 • 1954年,皮亚杰当选为国际心理学会主席,并创 立“国际科学心理学联合会”,担任主席。来年, 皮亚杰在日内瓦创立了“国际发生认知论中心”, 学术界常常将他们称之为“日内瓦学派”,其宗 旨在于传播及发展发生认知论。
• 周岁后的儿童已不满足于把已有的格式联 系起来解决问题了,而是积极地尝试可能 的结果,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 如拉动床单拿到玩具。 • 这一通过尝试而发现解决问题新方法的智 力活动是思维出现之前最高级的智力活动 形式,是智力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6、通过心理组合而创造新的格 式(18个月-2岁)
5、非变换性 事物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发展的过 程中,要经过许多中间状态,若能理解事 物这一演变的过程,就说明思维具有了变 换性。皮亚杰认为,这一阶段的儿童还缺 乏这种变换性,即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只 注意到事物开始的状态和结束的状态,完 全忽视过渡状态。
前运算阶段为2~7岁,历时5年。这5年又 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准备期和完成期两个小 阶段。 2~4岁为准备期,此时儿童还具有感知运 动阶段的一些特点,但由于语言的发展, 认知和思维活动迅速进步,使得儿童的智 力活动迅速摆脱前阶段的特点。从5岁开始 进入完成期,各种心理能力进一步完善, 为进入具体运算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特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个阶段特点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及特点(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相当于婴儿期。
特点: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仅是依靠感觉和动作去适应外界环境的。
通过摸爬滚打的感觉和动作形式逐渐获得了低级的行为图式。
(2)前运算阶段(2-7岁)。
特点: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认知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关键阶段-前运算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首先具有的一个特点叫做万物有灵论即世间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特点:此阶段孩子的特点都是与上一个阶段相反的。
这个阶段的标志性特征是孩子具有了守恒性,在思维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
亦称命题运算阶段。
特点:在这个阶段孩子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并且思维具有了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因素。
成熟主要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儿童的某些行为模式的出现依赖于一定的躯体结构和神经系统的机能。
生理上的成熟为儿童的某些认知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但是,单靠成熟本身并不能使儿童获得认知方面的发展。
物理环境因素指个体在与物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获得的经验。
这种经验不同于社会经验。
皮亚杰把这种经验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理的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另一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是指个体作用于物体,旨在理解动作间相互协调的结果。
在皮亚杰看来,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起着组织或协调作用),而非来源于物体。
皮亚杰认为,物理环境是影响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必要因素,但它不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
它同样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皮亚杰认为,环境与教育只能促进或延缓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能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皮亚杰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
2、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特点。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进行群集运算、具体逻辑推理等特点。
4、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个体思维能力已经成熟,该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心理结构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质的变化(顺应)。
新的心理结构是在旧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结果思维和语言的活动,因此又把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
日常生活中,“视而不见”的现象,人们绝大多数都知道螃蟹有10只脚,但很少人知道虾有几只脚,因为关键在于生活中人们对复杂事物缺乏观察。
观察力提高的表现为观察类型特征的改善和优良品质的养成。
形象记忆又称表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 直观形象性工作记忆 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的同时将信息加以存储,即具有加工与存储双重功能。
具有三个组成部分: 中央执行系统,视空间画板和语音回路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属于有意识记忆,可以归纳为“知道什么”的记忆。
直观形象性。
又称表象记忆。
20短时记忆扩展为工作记忆。
1储双重功能。
20世纪80年代后,心理学家将长时记忆扩展为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和程序记忆,主要是根据3类记忆所存储的知识在性质上的不同划分的。
1、情景记忆是关于个人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2、语义记忆是关于世界各种知识的记忆前两者有意识的参与,可以归纳为“知道什么”的记忆。
3、程序记忆是通过熟练行为和认知程序来表达,是关于“怎样做”的记忆,与意识相分离。
(三)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简述)(A 见下)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是否明确,对识记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皮亚杰将儿童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2)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自我中心,幼儿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理解事物,认识事物;②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③相对具体性,儿童开始依靠表象进行思维,但是还不能进行运算思维;④泛灵论,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体现的较为明显,儿童认为万事万物皆有生命。
(3)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获得发展的标志是守恒概念的形成,幼儿思维具有可逆性,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
(4)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已经能够脱离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论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和典型现象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柏拉图首次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
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含义在于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由不同的发展阶段构成。
据皮亚杰理论,婴儿6-18月龄段是实践动作发展期,此期内婴儿开始建
立对事物的精神概念,熟练掌握语言,还能够发展质疑但不能产生概念的主观之间的联系;18月到3岁的儿童处于哲学动作期,建立重复玩耍的持久叙述,通过言
语表达自我的情感和认知;3岁到7岁期间是静态动作期,儿童能够换位思考,感
知觉功能有明显增强,并且能够更深入地表达和理解自己的思想和感受;7岁至12岁是思维时段,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达到最高发展程度,可以张口就来解决问题。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典型现象是,儿
童的认知发展不断按照时间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发展阶段。
比如,前文提到的实践动作期,婴儿开始认知事物的概念,也可以表现为,面对同样的物品,婴儿早期会咬,而后期会用手抓住,做出各种动作探索。
而对于比如在学校玩耍时,能将一群儿童按照不同类别聚在一起,这样的表现就反映出婴儿哲学动作期的发展。
另外,当儿童达到思维期,身边所有事物都能用概念进行反思和回答,以及形成自己初步的世界观时,就表现出思维期的特点。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Jean Piaget)是20世纪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之一,其理论对儿童认知的发展阶段影响深远。
皮亚杰提出了一套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芳龄的增长呈现出一系列的阶段性变化。
在他的研究中,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第一阶段:感知运动期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感知运动期是最早的阶段,通常发生在诞辰后的前两年。
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来认知世界,他们开始学会使用感官来认知事物,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等,并且通过运动来感知事物的存在和位置。
婴儿在这个阶段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通过摸索、感知和运动,逐渐形成对世界的基本认知模式。
第二阶段:前操作期前操作期一般发生在2岁到7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逐渐具备语言能力,思维逐渐向内部化发展,但他们的认知能力仍然受到自我的限制,不能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只能从自我出发。
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出现“偏向中心”的认知倾向,即只关注事物的某忽略了整体。
第三阶段:具体操作期具体操作期一般发生在7岁到11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他们开始学会进行分类、排列、组合等思维活动,能够逐渐理解抽象概念,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具体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孩子在这个时期开始能够理解逻辑概念,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抽象能力。
第四阶段:形式操作期形式操作期一般发生在11岁到成年之间。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进行更为抽象的思维活动,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
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更为复杂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开始具备了自我批判和自我反省的能力。
形式操作期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儿童进入思维成熟的标志。
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期、前操作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对我们深入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和规律,对于教育教学和家庭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
皮亚杰(Jean Piaget)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对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和特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主要包括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本文旨在通过对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进行简要阐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感知运动阶段皮亚杰认为,感知运动阶段是指出生到约2岁的婴幼儿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主要通过感觉和运动活动来认识世界,表现出以感觉和动作为中心的认知特征。
婴幼儿的行为主要是由周围环境的刺激所引发的,他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主要停留在感觉印象和运动活动的水平上。
婴幼儿的思维也是非逻辑的,缺乏反思和记忆的能力,对物体的关系和数量的概念都不够清晰明了。
二、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是指儿童的认知发展从2岁到7岁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一定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够使用符号和象征性思维来认识和处理周围的事物。
儿童可以通过模仿、记忆和语言的使用来解决问题,但他们的思维仍然是缺乏逻辑推理和反思的,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抽象和内在关系的思考。
儿童在这个阶段也容易受到成见和偏见的影响,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
三、具体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指儿童的认知发展从7岁到11岁左右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客观事实进行思考和判断,开始具备了对抽象和内在关系的认识能力。
儿童在这个阶段具有一定的逆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理解数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过程,能够理解分类和排序的原则。
但是这种逻辑思维能力仍然是片面和具体的,儿童的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对于复杂和抽象的问题还存在难以理解和处理的困难。
四、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是指儿童的认知发展从11岁左右到成年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抽象和符号性思维来进行思考和判断。
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获取信息,求取平衡。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因果性的最初观念。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但儿童的思维中直觉成分很大,很少使用推理和逻辑,具体特点有:
1.泛灵论
2.自我中心思维
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思维的不可逆性
5.缺乏守恒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在该阶段,智力活动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儿童掌握群体运算、空间关系、分类和序列等逻辑运算能力,较之前一阶段,智力活动的性质产生本质的改变。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至14、15岁)
❝该阶段的儿童已经不局限于现实的事物,而能设想各种可能性。
他们能从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概括出其中的原则并能提出假设来。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引言儿童心理发展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心理学家通过对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这些理论对理解儿童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经典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并对其特点和应用进行探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感知运动期:从出生到2岁左右,儿童通过感官和运动来认识世界。
他们主要依赖感觉和动作来理解事物,如触摸、咀嚼等。
在这个阶段,儿童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和内部表示能力。
•前运算期:2岁到7岁左右,儿童开始发展一些符号的能力,例如语言和绘画。
他们能够将事物用简单的符号代表,但仍缺乏逻辑推理能力。
•具体运算期:7岁到11岁左右,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进行一些具体的逻辑操作,如分类、序列和数量的理解。
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解决问题。
•形式运算期:11岁以后,儿童开始进入抽象思维的阶段。
他们能够进行更复杂的逻辑推理和假设检验,具有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儿童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育者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是美国心理学家,他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了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成长。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基本的心理社会冲突。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0-1岁),儿童需要建立与亲密关系的信任。
如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关注,他们可能会产生不信任感。
•自动性与怀疑:幼儿期(1-3岁),儿童开始探索自己的能力。
如果父母过于限制他们的行为,他们可能会产生自我怀疑。
•主动与罪恶感:学龄前期(3-6岁),儿童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发挥主动性。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左右)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儿童借助这种图式可以协调感知输入和动作反应,从而依靠动作去适应环境。
通过这一阶段,儿童从一个仅仅具有反射行为的个体逐渐发展成为对其日常生活环境有初步了解的问题解决者。
2、前运算阶段(2—6、7岁)
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一11、12岁)
在本阶段内,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
具体运算思维的特点:具有守恒性、脱自我中心性和可逆性。
皮亚杰认为,该时期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水平。
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标准
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标准文章标题: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里程碑:皮亚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的标准一、引言儿童心理发展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贡献。
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标准为我们提供了对儿童认知和学习过程的独特视角。
本文将通过专业的心理学角度,深入探讨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标准,以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和实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二、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标准1. 运动期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头几年会经历“运动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知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探索周围的环境,从而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
2. 前运算阶段从大约2岁到7岁,儿童进入了“前运算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展现出特定的认知能力,例如分析和分类物体。
他们开始发展出语言能力,并且能够通过记忆和想象来解决问题。
3. 具体运算阶段接下来是“具体运算阶段”,大约是7岁到11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推理的能力,并且能够理解逻辑问题和数学概念。
他们开始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并且逐渐明白世界上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4.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进入了“形式运算阶段”,通常是11岁之后。
在这个阶段,他们具备了抽象逻辑推理的能力,并且可以进行抽象的数学运算。
他们开始能够处理未知的概念和问题,并且能够运用逻辑思维来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三、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标准对教育的启示从皮亚杰的划分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儿童在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认知和学习能力。
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了解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
在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时,教育者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和图像来进行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皮亚杰的划分也意味着教育者需要倾听儿童的声音,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和方式。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皮亚杰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
相当于婴儿期。
这是语言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一阶段还可再分为象征思维阶段(2-4岁)与直觉思维阶段(4-7岁)这样两个小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7、8-11、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
亦称命题运算阶段。
扩展资料:一、皮亚杰理论概述在心理学上、特别是发展心理学上,由于各种不同的观点,因而有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皮亚杰在他的《智力心理学》一书中,对此做了详细的论述。
他列举了五种重要的发展理论:1、只讲外因不讲发展的,如英国罗素的早期观点。
2、只讲内因不讲发展的,如卡尔·彪勒的早期观点。
3、只讲内外因相互作用而不讲发展的,如格式塔学派。
4、既讲外因又讲发展的,如联想心理学派。
5、既讲内因又讲发展的,如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说。
而皮亚杰则认为他和这五种发展理论不同,他自己是属于内外因相互作用发展观,即他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二、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发展观,突出地表现在他的阶段理论的要点上:1、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就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且有一定交叉。
4、每一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阶段的结构是构成后一阶段的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相比,有着质的差异。
5、在心理发展中,两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划分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6、心理发展的一个新水平是许多因素的新融合、新结构,各种发展因素由没有系统的联系逐步组成整体。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是由意大利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种心理发展理论,尤其是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儿童在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征,每个阶段都有固有的发展目标和目标,每隔三到六个月这些特征和目标都会发生变化。
该理论以儿童心理发展从欲望、依恋到价值观和社会正确性等关键阶段构建。
根据该理论,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整个阶段由出生至大约一岁时。
婴儿期婴儿的目标是发展抚摸人的能力,逐渐形成父母的基本依恋关系。
接下来的阶段是幼儿期,该阶段从一岁至四岁。
幼儿期的首要目标是逐渐增加他们的体力发展,在社会环境和情感上逐渐掌握自己并形成自我认知。
此外,幼儿期还可以在婴儿期的基础上发展出更多的认知能力,包括实现因果关系和进行概括分析。
紧接着的是学前儿童阶段,该阶段为4至6岁儿童。
与同龄人进行比较相互学习是学前儿童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此外,孩子还可以学习多个新的概念,并且开始更加重视价值观和反思他们自己的行为。
最后是学龄期,是从7岁到十二岁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是发展自控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尤其是关于情感管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
同时,儿童也会更加注重社会规范、责任感和开放性思维等。
综上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学前儿童期和学龄期,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和目标都有所不同,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潜在的发展需求,以期能在早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最大的助益。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简述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期(出生至2岁):婴儿在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感官来认知世界,例如触摸、视觉、听觉等。
他们的行为主要反映内部刺激,例如饥饿或舒适。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运用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序列排列、类比和排序。
他们开始了解并探索他们身边的世界并开始制定相关规则。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通过发掘比喻、序列、数量等规则来解决问题,并能够通过LOGIC预测结果。
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发展分类,量化和空间方面的认知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8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具有更加抽象的思维能力,可以制定符号和符号系统以控制行为,以及对数学、科学、逻辑等领域的概念和理论系统有更深刻的理解。
问题解决能力更加灵活,更具前瞻性。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主题: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人物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8.9-1980.9.16),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备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备。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皮亚杰将本阶段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
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
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完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
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
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
名词解释: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图式(schema),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2、习惯动作时期(1~4.5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知运动阶感知运动客观永久性0-2段泛灵论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前运算阶段2-6.7 表象系统未掌握守恒符号功能具体运算阶形象思维守恒思维可逆可以进行逻辑运6.7-11.12算段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 , 形式运算阶抽象逻辑11.12-14.15思维能够提出假设 , 凭演绎推理解决抽段象问题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4—— 5 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4.5—— 8.9 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 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 2 信任感怀疑感希望婴儿后期2—— 4 自主感羞耻感意志幼儿期4—— 7 主动感内疚感目标童年期7—— 12 勤奋感自卑感能力青少年12—— 18 角色同一性角色混乱诚实成年早期18—— 25 亲密感孤独感爱成年中期25—— 50 繁衍感停滞感关心成年后期50 以后完善感失望或厌恶感智慧、贤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以免惩罚平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向阶段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习俗水平好孩子定向阶段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想法,考虑到对好孩子的期望,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开始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定认为到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向阶段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后习俗水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平变普遍道德原则定向阶段认为超越法律,除法律外还有更高的道德原则MMPI临床量表Hs 疑病量表 D 抑郁量表Hy 癔病量表Pd 精神病量表Mf 男、女子气量表Pa 妄想狂量表Pt 精神衰弱量表Sc精神分裂症量表Ma 轻躁狂量表Si 社会内向量表效度量表Q 不能回答或?L 说谎分数F 诈病量表K 校正分量表MMPI-Ⅱ基础内容量表附加量表Q量表焦虑紧张( ANX)焦虑( A)量表L 量表恐惧担心( FRS)抑制( R)量表F 量表强迫固执( OBS)自我力量( Es)量表K 量表抑郁空虚( DEP)麦氏酗酒( MAC-R)HS量表受制敌意( O-H)关注健康( HEA)D 量表支配性( Do)量表Hy 量表古怪思念( BIZ)社会责任( Re)量表Pd 量表愤怒失控( ANG)性别角色( GM及 GF)量表Mf 量表愤世嫉俗( CYN)创伤后应激失常( PK及PS)量表Pa 量表逆反社会( ASP)Pt 量表MMPI-2 新增效度量表Sc 量表A 型行为( TPA)后 F量表Ma量表自我低估( LSE)同向答题矛盾量表(TRIN)Si 量表反向答题矛盾量表(VRIN)社会不适( SOD)中文版低频量表(ICH)家庭问题( FAM)工作障碍( WRK反感治疗( TRT)各时期的记忆发展特点:时期记忆容量发展趋势策略婴儿期短时记忆容量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机械记视觉复述策略;复幼儿期的发展趋势是忆与意义记忆;形象记忆与词述策略。
先快后慢语记忆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意义复述;组织(归类、童年期接近成人水平记忆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系列化)忆的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超出成人短时自觉地通知意义记忆,同时有有效地运用各种青春期记忆容量效地运用机械记忆;多方面的记忆策略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青年期25 岁达到高峰中年期表现出了记忆侧重点或结构的改变老年期老年人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但记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也因记忆过程和个体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
各时期的自我意识及人格发展:时期自我意识发展人格发展婴儿期主体我的发展( 5-15 个月)、客体我的发展( 15-24 个月幼儿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道德行为的发展童年期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独立性、批判性、内容的扩大和深化、稳定性)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重视自己的学青春期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青年期不断修正自我意识,开始交自己的注意力集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中年期对自我的看法表现出更加积极、满意的变化人格特质相对保持稳定不安全感、孤独感、适应老年期性差、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回忆往事各时期思维的发展变化特点:时期阶段基本点思维形式发展特点特特征感知运动阶直观性和行动性;段间接性和概括性;婴儿缺乏对行动结果的直觉行动思期预见性和计划性;维思维的狭隘性;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前运算阶段具体形象性;不清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幼儿晰和易变性;具有初步发展(提问类具体形象思型变化、概括能力期符号功能;有一定维发展)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具体运算阶以形象逻辑经历思维发展的质概括能力的发展、段思维为主,变过程;不能摆脱推理能力的发展、童年在发展中完形象必的逻辑思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从形象逻维; 10 岁左右是形成、逻辑推理规则期辑思维向抽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的掌握象逻辑思维思维过渡的转折的过渡期。
形式运用阶脱离具体的建立假设和检验假思维形式与思维内青春段物或情境用设的能力容分离期符号进行抽象思维知识运用辩证的、相个体思维中逻辑的分三个阶段:二元青年对的、实用绝对成分减少,辩论阶段;相对性阶期性的思维形证成分增多段;约定性阶段式中年期老年思维能力普遍下降,却比青年人表期现出更多的智慧各时期的社会性发展:时期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依恋(与主要抚养者婴儿期之间)3 岁起,偏爱同性别伙伴。
友谊多建立在地理幼儿期第一反抗期( 3-4 岁)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或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平行性、整全性集合父母与儿童交往的关系期)。
时间发生变化;父母3-5 岁,短期游戏伙伴关对友谊认识的发展:系; 6-9童年期在处理儿童日常问9-12 岁,双向帮助关系(顺利时岁,单向帮助关系;题的类型发生变化;的合作);12 岁以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父母对儿童的控制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力量也在变化。
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第二反抗期;不再以交友范围开始缩小,选择朋友的标准:志趣父母为榜样,能从人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
青春期的整体人格对父母对老师开始口头论足。
喜爱的老师:热情和的优缺点进行全面蔼、关心学生、知识渊博、讲课风趣评价女性的朋友数量多于男性;女性朋友间是相青年期仍能与父母交谈互聊天,男性的朋友间是一起做事;女性比男性对情感关系更有责任心。
父母需要他们的赡与同事和领导的关系是一种竞争与合作的关养与照顾;与子女的中年期系;朋友的数量少于青年期,但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相对减少夫妻关系多是一种老年期伙伴关系;与子女的朋友数量减少接触次数和其主观幸福感间无关各时期的心理卫生:时期心理卫生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婴儿期关系;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幼儿期培养其独立性童年期学会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培养良好的品行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尊重少年儿童的独青春期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青年期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中年期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生命不息,活动不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老年期系;坦然面对死亡分期年龄特点婴儿期0-3 岁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幼儿期3-6 岁心理发展仍属于快速发展阶段童年期7-12 岁从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青春期11、 12-15 、 16 岁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青年期17、 18-35 岁人生的黄金时代中年期35 或 40-60 或 65 岁是生理的成熟期,心理的稳定期老年期60 岁以后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人的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中枢,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简单反射延脑支配呼吸、心跳脑干桥脑中脑瞳孔反射、眼动脑干网状睡眠觉醒结构丘脑除嗅觉器官外中枢神经系统间脑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脑下丘脑内脏系统底丘脑肌张力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额叶躯体运动端脑顶叶躯体感觉枕叶视觉颞叶听觉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布洛卡言语运动表达性失语症顶、枕、颞叶交会处的颞上回威尔尼克言语听觉接受性失语症顶、枕叶交会处的角回视觉性言语中枢失读症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书写性言语中枢失写症心理测验包括: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评定量表常模团体的条件: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常模团休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样本、样本大小适当、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取样的方法:随机、非随机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组抽样、分层抽样常模类型:发展常模、百分位常模、标准分常模、智商最直观的发展常模式是发展顺序量表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是葛塞尔发展程序表,其中按月份显示儿童在运动水平、适应性、语言、社会性四个方面的大致发展水平。
5 岁理解质量守恒、6 岁理解重量守恒、7 岁理解容量守恒比内 -西蒙量表中首先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百分常模包括百分等级和百分点、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表示测验分数的方法。
一个测验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常模样本中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
百分等级 PR=100 —( 100R-50 )N百分点也称百分位数。
百分等级是计算低于某测验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而百分点是计算处于一个百分比例的人对应的测验分数是多少。
百分点的计算可根据直线内插法。
标准分常模(线性和非线性标准分)T 分数是50 为平均数, 10 为标准差;标准九分是 5 为平均数, 2 为标准差;标准十分是5 为平均数,1.5 为标准差;标准二十分是 10 为平均数, 3 为标准差比率智商 IQ=MA/CA× 100% MA 心理年龄; CA实足年龄离差智商 IQ=100+15z ’ =100+15(X— X)SD1960 年修订的斯—比测验中,就使用的是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6 的标准分数量表。
韦克期勒提出了离差智商的概念。
高尔顿提出相关概念。
皮尔逊提出积差相关概念。
心理测验概念卡特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