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知识

合集下载

丝绸知识大全

丝绸知识大全

丝绸知识大全本文由中国丝绸网整理收集,转载请申明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

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

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

工艺特征,织物形态。

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

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

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

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

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

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

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

亦是采用五位数字。

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

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

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

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

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

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

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

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

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6.丝织物耐光性在各类织物中最差,故长期光照服用性差。

丝绸织物必备知识点总结

丝绸织物必备知识点总结

丝绸织物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丝绸的历史丝绸作为一种珍贵的纺织品,起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3000年,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桑树、养蚕、制丝。

而丝绸的制作方法则是中国古代的国家机密,直到公元6世纪才传入中东和欧洲。

丝绸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成为中西方贸易中非常重要的商品。

二、丝绸的种类1. 桑蚕丝绸:桑蚕丝绸是最为常见的丝绸种类,其主要原料为桑蚕丝。

桑蚕丝绸具有光泽柔软、手感舒适、透气性好、吸湿性强等特点,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2. 沙丁鱼丝绸:沙丁鱼丝绸是一种较为罕见的丝绸种类,主要原料为沙丁鱼丝。

由于沙丁鱼丝的纤维细长、坚韧耐磨,因此沙丁鱼丝绸具有非常好的强度和耐久性,适合制作高档服装。

3. 蜘蛛丝绸:蜘蛛丝绸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丝绸种类,主要原料为蜘蛛丝。

由于蜘蛛丝的纤维特别细致轻盈、强度高、弹性好,因此蜘蛛丝绸为纺织品中的珍品,价格昂贵,用途广泛,可以制作成高档服装、面料等。

三、丝绸的生产工艺1. 桑蚕的养殖:桑蚕的养殖是丝绸生产的第一步。

桑蚕是丝绸的原料之一,主要栖息在桑树上,因此要先种植桑树来提供充足的桑叶供桑蚕吃。

2. 蚕茧的采集:桑蚕吃饱叶子后,会开始吐丝结茧。

为了得到完整的蚕茧,要在蚕茧完成后的3-5天内将其采集下来,以保持蚕茧的完整和质量。

3. 蚕丝的提取:蚕茧收集后,蚕丝需要经过退桶、煮洗、粗拢、精拢、缫丝、并丝等一系列工序来提取纯净的蚕丝。

4. 丝绸织造:将提取出的蚕丝经过织布机织造成布匹,然后再经过染色、整理等工艺,最终制成成品的丝绸织物。

四、丝绸的特性和优势1. 光泽柔软:丝绸具有独特的柔软光泽,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柔和,所以非常适合做面料,穿着起来很舒适。

2. 保暖透气:丝绸织物的纤维结构疏松,有空气层,能保暖,同时又非常透气,所以很适合制作春秋季的服装。

3. 吸湿性好:丝绸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吸收人体分泌的汗液,使人感觉干燥舒适。

4. 抗菌性好:丝绸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能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

丝绸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

丝绸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

丝绸制作知识点总结大全近些年来,丝绸制品在市场上备受推崇,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钟爱。

无论是衣服、家居用品还是装饰品,丝绸都展现出了它的独特魅力。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丝绸制作的知识点,从蚕丝的生产到丝绸制品的加工,带你全面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

1. 蚕丝的生产蚕丝是丝绸的原料,它是由蚕茧中取出来的,而蚕茧则是蚕的一种自然保护机制。

蚕丝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蚕的饲养和蚕茧的收集。

蚕的饲养是一个繁琐的过程,需要精心护理蚕宝宝,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的吐丝结茧。

而蚕茧的收集则需要技术工人进行,需要小心翼翼地将蚕茧取出并分类。

2. 蚕丝的加工蚕丝的加工主要包括煮茧、除蜡、捻丝和织布等环节。

首先是煮茧,这是将蚕茧放入开水中煮熟,目的是软化蚕丝上的胶质。

接着是除蜡,这个过程是将蚕丝浸泡在含碱性的溶液中,以溶解蚕丝上的蜡质。

其次是捻丝,这是把蚕丝进行捻合,使其变得坚实,以便后续的加工。

最后是织布,这是将蚕丝进行编织成布料,形成最终的丝绸产品。

3. 丝绸制品的加工一般来说,丝绸制品的加工包括裁剪、缝制、印花和染色等环节。

首先是裁剪,这是根据设计图纸将丝绸布料进行裁剪,制作成对应的衣物、家居用品或装饰品。

接着是缝制,这是将裁剪好的布料进行缝制,形成最终的产品。

再者是印花,这是将特定的图案印在丝绸制品上,以增加艺术感和装饰效果。

最后是染色,这是将丝绸制品进行染色处理,使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彩。

4. 丝绸的养护丝绸制品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丝绸制品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一般来说,丝绸制品需要轻柔洗涤,最好使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不宜受阳光直射,避免损坏丝绸的纤维结构。

另外,丝绸制品可以使用专门的丝绸喷雾剂进行护理,以保持它的柔软度和光泽。

5. 丝绸的特点丝绸具有天然美丽、柔软光滑、透气性好、吸湿性强、抗菌防蛀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一种优秀的纺织原料。

另外,丝绸还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抗静电性,适合作为衣物和家居用品。

中国丝绸文化知识

中国丝绸文化知识

中国丝绸文化知识中国丝绸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

丝绸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发明,不仅在经济和贸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艺术、服饰、建筑等方面。

以下是对中国丝绸文化的一些基本了解。

1. 丝绸的起源丝绸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7世纪的仰韶文化时期。

中国的丝绸生产技术在古代一直被世界称道。

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了蚕的养殖和丝绸的制作方法,从而开创了丝绸的历史。

2. 丝绸的制作工艺中国的丝绸制作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从养蚕、蚕茧的收集到丝绸的加工和染色,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细致的手工操作。

中国的丝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高质量而闻名于世。

3. 丝绸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丝绸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古代中国的贵族阶层常常以丝绸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丝绸也成为贡品和外交礼物。

丝绸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服饰、家居用品、艺术品等制作中,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丝绸文化在传承中不断融合创新。

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给丝绸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但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仍然得到重视。

一些传统技艺不仅得以保护传承,还通过现代设计与时尚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丝绸产品。

5. 丝绸的国际影响中国的丝绸文化不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将丝绸和其他中国商品传播到了亚欧各地。

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中国丝绸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丝绸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继续推动丝绸产业的发展,并为世界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机会。

参考资料:- 杜常青. 中国丝绸文化. 北京图书馆. 2008.- 李贤义. 中国丝绸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出版社. 2005.。

丝绸类面料知识

丝绸类面料知识

丝绸类面料知识(一)类别编丝绸作为旅游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许多人对丝绸的性能、特点还不大了解。

丝织物分类原则首先是以织物的组织结构为主要依据,其次以制造工艺如生织物、熟织物、加捻等为依据,另外是以织物实质上形状为依据,目前丝织物可分为十四个大类:1、纺类应用平纹组织构成平正、紧密而又比较轻薄的花、素、条格织物,径纬一般不加捻。

如电力纺、彩条纺。

2、绉类运用织物组织或运用各种工艺条件,使织物表面发生绉缩。

这种表面均匀绉缩的丝绸织物统称为绉类丝绸。

绉类丝绸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双绉、碧绉、留香绉、特论州等。

其特点是手感柔软,色泽鲜艳,柔美,有弹性。

绉类可以做各种衣服。

3、绸类织物的地纹可采用平纹或各种变化组织,或同时混用其它组织。

绸是丝织品中最重要的一类。

绸类织物品种很多,按所用原料分有真丝类,柞丝类,绢丝类,合纤绸等。

一般市场常见的丝绸有美力绸,斜纹绸,尼龙绸等。

美力绸多是纯人造丝产品,它的绸面,色泽鲜艳,斜纹道清晰,手感平滑挺劲。

主要用途是做高档衣服的里绸。

4、缎类织物地纹的全部或大部采用缎纹组织的花素织物。

缎类织物俗称缎子,品种很多;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为高级的大类品种。

我们常见的有花软缎,素软缎,织锦缎,古香缎等;花软缎,织锦缎,古香缎可以做旗袍、被面、棉袄等。

其特点:平滑光亮,质地柔软。

古香缎、织锦缎花型繁多,色彩丰富,纹路精细,雍华瑰丽,具有民族风格和故乡色彩。

5、绢类绢类织物平纹组织,质地轻薄,坚韧挺括平整。

一般常见的有天香绢,筛绢等。

天香绢可以做妇女服装,童装等。

它的缎花容易起毛,不宜多洗。

6、绫类绫类丝绸按原料分为:纯桑蚕丝织品,合纤织品和交织品。

绫类织物的地纹是各种经面斜纹组织或以经面斜纹组织为主,混用其他组织制成的花素织物,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陵、交织绫、尼棉绫等;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质地轻薄,用于裱画裱图。

产品知识-丝绸文化与真丝介绍

产品知识-丝绸文化与真丝介绍

一、丝绸的发展史1.丝绸的起源与发展①.新石器时代—发明养蚕、缫丝技术;出现原始腰机、出现平纹织物;②.商周时期-----出现桑、蚕、丝、帛文字;出现平纹提花、绞经织物;开始利用朱砂染色;2.丝绸的创新与成熟①.春秋战国---中原地区成为丝绸生产的中心区域;大量利用茜、蓝、栀等织物染料进行染色;通过草原丝绸之路将蚕桑业传至东亚地区;②.秦汉时期---已形成完备的技术体系,踏板斜纹机流行使用,提花织物经锦达到高峰;张骞出使西域,凿空陆上丝绸之路;③.魏晋南北朝—丝绸产区扩至西亚、西南地区;发明蚕卵冷藏技术,抑制蚕卵孵化;载桑养蚕业传至印度、越南及中亚地区;④.隋唐五带----丝织品种丰富,斜纹、纬显花盛行;通经断纬技术运用于丝织品(革丝);防染印花—染颉、夹颉、蜡颉盛行;蚕种、丝织技艺传入意大利、阿拉伯地区;3、融会与发展①.宋辽金元---丝绸中心南移长三角地区,出现桑苗嫁接技术,促进蚕桑业发展;海上丝路成为丝绸贸易的主要商道;②.明代---长三角出现丝绸生产贸易专业化市镇,(官服补子采用不同鸟兽纹样区别高低)为满足统治者的消费需求,民间织机开始承接官营制造任务,机户发展迅速,在江浙一带设立十余个织染局;郑和下西洋促进海上贸易发展;③.清代—在南京、苏州、杭州设立官营织造局(江南三织造),形成四大名绣;化学染料开始用于印染;4.国外设备技术发展17-18世纪英国发明提花装置、动力织机、滚筒印花机;19世纪初意大利发明蒸汽缫丝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发明飞梭织机、喷气织机;1928年日本发明自动换梭织机、自动缫丝机;1964年美国发明计算机控制自动提花机;1978年德国发明电脑纹版机;5.公司规模我们达利集团成立于1978年,并于1992年在香港联交所正式上市,拥有员工12000多人,总部设于香港,在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中国、中国台湾均设有分子公司,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占地超过60万平方米。

丝绸知识简介

丝绸知识简介

1、燃烧法
(1)蚕丝在燃烧时有烧羽毛味,离开火源难以 续燃,会自熄。灰烬易碎、脆、蓬松、黑色。 (2)人造丝(粘胶纤维)燃烧时有烧纸夹杂 化学味。续燃极快。灰烬除无光者外均无灰, 间 有少量灰黑色灰。 (3)棉纶、涤纶燃烧时有极弱的甜味,不直接 续燃或续燃慢,灰烬硬圆,成珠状。 (4)棉和麻都有烧纸的味,灰烬柔软,黑灰 色。 (5)羊毛燃烧时和蚕丝差不多。目测即可看出 二者不同。
丝绸知识简介
穿真丝的好处
天气炎热,人们很喜欢穿真丝面料的衣服,真丝衣服 不仅雍容华 贵,而且光滑宜人,呼湿透气,穿着舒适、 潇洒、飘逸。 真丝,大家都很熟悉,只知道是好,但却不知 是如何的好法,下面 便给大家介绍一下真丝的特性及对人 体的好处。
一、真丝的呼湿性和透气性 蚕丝是由蚕宝宝吐出的液体凝固而成的,是天然的蛋 白质分子化合物, 在一般情况下, 它不受外界温度、 湿 度的影响, 而且具有良好的呼湿性,还有良好的放湿透 气性。在潮湿的环境 中,干燥的蚕丝可以呼吸潮气,呼 吸人体排出的汗水和新陈代谢 物,带走人体的热量,保 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在人体皮肤下滋 生;而在干燥的 环境中,呼吸了汗水的蚕丝又能放湿、排汗,非 常的透 气,所以真丝的服装给人干燥滑爽、舒适凉快的感觉,而 且还有利于防止湿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的产生。
4、细察折痕。当手捏紧丝织品后再放开时, 因其弹性好无折痕。人造丝织品松手后有明显折 痕,且折痕难于恢复原状。锦纶丝绢则虽有折痕, 但也能缓缓地恢复原状,故切莫被其假象所迷惑。 5、试纤拉力。在织品边缘处抽出几根纤维, 用舌头将其润湿,若在润湿处容易拉断,说明是 人造丝,如果不在湿润处被拉断,则是真丝,如 纤维在干湿状态下强度都很好,不容易拉断则是 锦纶丝或涤纶丝。
四、真丝的抗紫外线作用 真丝不起静电而且能防止日光中紫外线的不良刺激, 保 护人的皮肤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蚕儿吐出的雪白 的蚕丝,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逐渐变黄,原因便是蚕丝呼 吸了阳光中的紫外线。医学常识告诉人们,太多的紫外线 的照 射对人体肌肤极为有害,因此应用真丝纤维对紫外 线的呼吸性而将其做成服饰穿着可达到防御紫外线的目的。 另外真丝还具有阻燃性,遇火不容易烫伤皮肤,它的 多孔性纤维空隙还可防御有害气 体对人体的侵袭,愈加 呵护您白白嫩嫩的肌肤!

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一、丝绸之路的定义。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二、陆上丝绸之路。

1. 开辟背景。

- 汉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尤其是丝织业发达。

- 汉武帝时期,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

2. 路线。

- 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

- 分南北两道,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

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

- 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高原)至大宛(今费尔干纳)。

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3. 交流内容。

- 商品交流。

- 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等。

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深受西方各国喜爱,在罗马帝国,丝绸甚至成为贵族身份的象征。

- 西方传入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芝麻)、胡豆(蚕豆)等。

例如,大宛的汗血宝马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军事和畜牧业发展有一定影响;葡萄等农作物的传入丰富了中国的农作物种类。

- 文化交流。

- 宗教方面,佛教传入中国。

佛教起源于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敦煌莫高窟等佛教石窟艺术就是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产物。

- 艺术方面,西域的乐舞传入中原,如胡旋舞等,丰富了中国的舞蹈艺术形式。

中原的绘画艺术也对西域有一定的影响。

- 科技方面,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对西方的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等知识也传入中国,如印度的天文历法知识在中国古代天文研究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丝绸之路知识点

丝绸之路知识点

丝绸之路知识点一、引言丝绸之路是古代最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之一,连接了东西方的文化、商品和思想。

它不仅是一系列陆地和海上的路线,而且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1. 时间起源:丝绸之路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当时的中国皇帝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中亚的贸易路线。

2. 路线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的路线不断扩展,包括了从中国出发,经过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陆上路线,以及通过海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中东及东非的海上丝绸之路。

3. 历史变迁: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兴衰,尤其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后来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和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三、丝绸之路的路线1. 陆地路线:- 北线:从中国的长安(今西安)出发,经过甘肃、新疆,穿越中亚,到达地中海东岸。

- 中线:从长安出发,经过甘肃、青海,进入南亚,再通过西亚到达地中海。

- 南线: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或西藏,进入印度,再通过西亚连接到地中海。

2. 海上路线:- 从中国的南方沿海出发,经过南海、印度洋,到达印度、阿拉伯半岛,最后抵达东非和地中海沿岸。

四、贸易与商品1. 主要商品:丝绸之路上交易的商品包括丝绸、茶叶、瓷器、香料、珠宝、金属制品等。

2. 贸易影响: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五、文化交流1. 宗教传播: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不同的地区。

2. 艺术交流: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在丝绸之路上得以交流和发展。

3. 科技传播: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中国四大发明,以及数学、天文学、医学等知识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

六、现代意义1. 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文明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2. 现代合作:丝绸之路的精神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项目的提出和实施。

丝绸基础知识

丝绸基础知识

丝绸基础知识丝织物丝绸光泽莹莹,风格翩翩,素有衣料女皇之称。

中国的丝绸享誉世界。

(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

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

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

工艺特征,织物形态。

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

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

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

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

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

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

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

亦是采用五位数字。

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

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

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

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

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

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

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

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

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丝绸工艺知识点总结

丝绸工艺知识点总结

丝绸工艺知识点总结一、丝绸的制作过程丝绸的制作过程包括饲养蚕、剥茧、纺丝、织布和染色等环节。

1. 饲养蚕饲养蚕是丝绸制作的第一步。

蚕是丝绸的原料,是一种可以吐丝并纺成茧的昆虫。

蚕的饲养一般在特定的季节进行,需要选择适合的环境和温度来培育蚕种。

蚕的饲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要做好蚕的日常管理和护理工作,以确保蚕能够顺利地吐丝,形成完整的蚕茧。

2. 剥茧剥茧是制作丝绸的关键步骤。

一般来说,剥茧是在蚕茧完成后将其取出,并将其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变软。

然后将蚕茧中的蚕丝拉出,并加以精细处理。

这一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操作,以确保蚕丝能够完整、均匀地拉出。

3. 纺丝纺丝是将蚕丝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可供织造的纤维。

这一过程需要使用专门的纺丝机进行加工,将蚕丝进行拉扯、捻合,形成成型的丝线。

纺丝是丝绸制作的重要环节,其纺出的丝线质量直接影响着最终丝绸的质量。

4. 织布织布是将纺好的丝线进行织造,形成丝绸布料的过程。

在织布环节,需要使用专业的织布机进行操作,并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织造。

在织布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纺丝的张力和密度,以确保成品的纹理和质地。

5. 染色染色是丝绸制作的最后一步。

在染色过程中,需要使用特定的染料和技术,将白色的丝绸布料进行染色处理,以获得丰富多彩的颜色。

不同的染色技术会影响丝绸的颜色和色彩深浅,也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配和处理。

以上便是丝绸的制作过程,在这一系列环节中,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来操作,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丝绸产品。

二、丝绸的工艺特点丝绸的制作工艺具有独特的特点,包括精细、复杂、精湛和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等。

1. 精细丝绸制作工艺要求细致入微,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操作。

从饲养蚕到剥茧,再到纺丝、织布和染色,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进行细致的处理。

特别是在拉丝和织布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丝绸产品。

2. 复杂丝绸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技术。

丝绸知识点总结

丝绸知识点总结

丝绸知识点总结一、丝绸的历史丝绸作为一种纺织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

据传说,公元前27世纪,中国的黄帝女娲发现了蚕丝,从而开启了丝绸的历史。

公元前2640年,中国的夏朝时期,已有记录说到有人养蚕、丝织布,丝绸开始进入生产和使用阶段。

而丝绸的输出和贸易,主要来源于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和周代(公元前1046-公元前256)。

丝绸的生产和使用,大约在周代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

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在古代被广泛用作贡品、外交礼品和国际贸易商品,在东西文明的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得以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中东地区、欧洲等地。

丝绸的传播不仅使得丝绸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商品,也使得丝绸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国的丝绸制作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

在宋代(公元960-1279),绢纺织业蓬勃发展,丝绸服饰开始成为上层社会的主要服饰,并且在织物印染上进行了不少创新。

元代(公元1271-1368)时,出现了大量的出口型工业,在蒙古的统治下,经济的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强了东方和西方的丝绸联系。

明代(公元1368年到1644年),丝绸工业继续发展,福建霞浦等地成为丝绸出口基地之一,我国的三大丝绸生产中心,宁波的和绍兴一起成了明朝丝绸的主要产区和销售港,则周边的边的场地面对外国,日本,熟悉“丝绸之路”贸易规律。

清代,刺绣业在广东潮汕地区迅速发展,成为潮汕女子的重要生产和生活工具。

这是清代以后已致商业有序规模制绣花和编织作坊的燎牌。

.charCodeAt(10)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纺织行业的变革,丝绸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然而,丝绸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成为了现代时尚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丝绸的生产工艺丝绸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饲养蚕、缫丝、织布和印染等过程。

首先是饲养蚕,蚕丝的生产是丝绸制作的第一步。

蚕丝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蚕的养殖、蚕的吐丝和蚕茧的加工等环节。

在蚕的养殖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环境,帮助蚕成长并产出高质量的蚕丝。

丝绸之路知识问答

丝绸之路知识问答

丝绸之路知识问答一、丝绸之路的基本概念1. 啥是丝绸之路呢?简单来说呀,丝绸之路就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一条超级重要的贸易通道。

它可不像咱们现在的大马路那么简单,那时候可没有汽车啥的。

这条路从中国出发,一路经过好多国家和地区,就像一条长长的线,把东方和西方串起来了呢。

2. 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是咋来的呢?有人说啊,是因为中国古代的丝绸在这条路上大量地运往西方,西方那些国家的人可稀罕咱们的丝绸了,又滑又软还特别好看,就像仙女的衣服似的。

所以就叫丝绸之路啦。

二、丝绸之路的路线1. 陆上丝绸之路呢,有好几条路线呢。

其中一条主要的路线是从长安(就是现在的西安啦)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再到西域(西域就是现在新疆那一片啦)。

然后再往西走,经过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这一路可远啦,要经过好多不同的地形,有沙漠、有高山、有草原,那些商人可真是不容易。

2.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哦。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从中国的东南沿海出发,像广州、泉州这些地方。

然后沿着海岸线,经过南海,穿过马六甲海峡,再到印度洋,最后到达非洲、欧洲的沿海地区。

在海上航行那也是充满了危险,狂风巨浪啥的,但是也挡不住人们想要贸易交流的热情。

三、丝绸之路的贸易物品1. 从东方运往西方的东西可多了。

除了前面说的丝绸,还有茶叶呢。

西方那些人一开始可不知道茶叶是啥,喝了之后就爱上了。

瓷器也是很重要的贸易物品,中国的瓷器精美绝伦,外国人看到都惊掉下巴了,觉得这简直是神来之笔,怎么能做出这么好看又实用的东西呢。

2. 那西方运往东方的有啥呢?有很多香料呢,像胡椒、丁香啥的。

这些香料在东方可受欢迎了,能让食物变得更香。

还有一些宝石,像红宝石、蓝宝石之类的,那是又好看又珍贵。

四、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1. 在文化交流方面,那可太丰富了。

佛教就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那些和尚带着经书,一路跋涉来到中国,然后佛教就在中国慢慢传播开来,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哲学啥的都产生了超级大的影响。

丝绸之路高考必背知识点

丝绸之路高考必背知识点

丝绸之路高考必背知识点丝绸之路,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道,连接起东西方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作为一条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大通道,丝绸之路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重要的地位。

对于高考来说,掌握一些丝绸之路的必备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文化的脉络,还能够为我们的历史学科考试加分增色。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丝绸之路的必背知识点。

1. 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起源于汉代时期,当时汉朝西汉长安和中亚地区的中心城市大月气克之间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

这些来自中亚的商人和使者将丝绸、玻璃和其他奢侈品带到中国,而中国则出口丝绸、铜器和瓷器等商品。

交易逐渐形成了一条贸易路线,即后世所称的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的地理范围丝绸之路并不仅限于一条具体的道路,而是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

它的地理范围横跨了欧亚大陆的广阔地区,涵盖了中国、中亚、印度、波斯、阿拉伯、地中海沿岸和欧洲等地。

沿途的城市如长安、敦煌、萨马尔罕、巴格达、开罗等,都在丝绸之路的贸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各个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

它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流和贸易的发展,还促进了思想、宗教、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存在使得东方的黄金、银、丝绸和中国的科技成果得以传播到西方,而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也进入了东方。

这种文化溶合和贸易往来为古代世界的繁荣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上有很多重要的城市,它们承载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国的长安和敦煌,长安作为东方最早的国际贸易中心和政治中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敦煌则是一座重要的商业城市,担当着丝绸之路西部的门户和枢纽。

此外,中亚的萨马尔罕、巴格达和阿拉伯的开罗也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业城市,这些地方曾经是东西方贸易的交汇点。

5. 丝绸之路的衰落随着欧洲海上航行技术的发展以及奥斯曼帝国日益崛起,丝绸之路的地位逐渐下降。

欧洲航海家发现了一个更为方便和快捷的贸易路线,即非洲航线和新大陆。

丝绸知识

丝绸知识

丝绸知识丝绸的品种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

其中除纱、罗、绒不论花部、地部组织外,各大类均按地部组织为根据。

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丝绸品种有: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

丝绸的鉴别一块衣料或一件服装,要判定是否是真丝、棉、麻、毛或人造纤维时,一般是由经验判定。

但现在合成纤维很多。

锦纶、涤纶、粘胶纤维的超细丝和异型丝,可制成仿真丝绸,足以假乱真,仅凭眼看手摸是很难判定其真伪的。

因此,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方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如:燃烧鉴别法、显微镜观察鉴别法、溶解鉴别法、化学药品着色鉴别法、熔点差异鉴别法和红外光谱鉴别法等等。

那么,消费者没有必要的检测条件,怎样来鉴别丝绸的真伪呢?以下来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一)、手感目测法:(1)、目测法,真丝绸有珍珠秀的光泽,光泽柔和。

而化学纤维的织物光泽不柔和,明亮刺眼。

(2)、蚕丝纤维纤细而长,棉纤维短,羊毛有卷曲。

化学纤维整齐度好。

(3)、手感法:蚕丝手感柔软,贴近皮肤滑爽舒适。

(二)、燃烧法:(1)、蚕丝在燃烧时有烧羽毛味,难以续燃,会自熄。

灰烬易碎、脆、蓬松、黑色。

(2)、人造丝(粘胶纤维)燃烧时有烧纸夹杂化学味。

续燃极快。

灰烬除无光者外均无灰,间有少量灰黑色灰。

(3)、棉纶、涤纶燃烧时有极弱的甜味,不直接续燃或续燃慢,灰烬硬圆,成珠状。

(4)、棉和麻都有烧纸的味,灰烬柔软,黑灰色。

(5)、羊毛燃烧时和蚕丝差不多。

目测即可看出二者不同。

丝绸与保健自古以来,真丝就有"丝绸皇后"的美誉。

到了现代,人们又赋予了它"健康纤维"、"保健纤维"的美称。

因此,真丝纤维的保健功能是任何纤维都无法相比的、无法替代的。

真丝纤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

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的美称。

丝绸之路知识点

丝绸之路知识点

丝绸之路知识点丝绸之路,又称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进行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的重要通道。

它起源于中国,连接着东亚、南亚、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区。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世界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影响以及现代的重要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汉朝时期。

当时,中国的丝绸制造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丝绸成为了中国的重要出口商品。

为了拓展贸易,汉朝开始派遣使节出使西域,并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这些交往逐渐形成了连接中国和西域的贸易路线,即丝绸之路的雏形。

二、丝绸之路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绸之路逐渐扩展和发展。

在汉朝时期,丝绸之路主要经过陇西、张掖、敦煌等地,到达西域地区。

随着汉朝的衰落,丝绸之路逐渐被废弃。

然而,随着唐朝的兴起,丝绸之路再次繁荣起来。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扩展到了中亚和西亚地区,甚至延伸至欧洲。

这一时期,丝绸之路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

三、丝绸之路的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东西方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繁荣。

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的黄金、珍宝和香料等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

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丝绸之路也促进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随着商品的传播,东西方的文化和科技也在丝绸之路上互相交融。

例如,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佛教的传入对于中国的宗教、哲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和指南针等发明也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对于西方的科技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丝绸之路的现代意义虽然丝绸之路在现代已经不存在,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

丝绸之路的历史使得东西方各国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关系,为今天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基础。

同时,丝绸之路也成为了文化交流和旅游的重要纽带。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沿着丝绸之路旅行,感受古代贸易路线的魅力,并且加深对于丝绸之路历史的了解。

丝绸的基础知识介绍(doc 12页)

丝绸的基础知识介绍(doc 12页)

丝绸介绍丝绸的十四大类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

其中除纱、罗、绒不论花部、地部组织外,其它大类均按地部组织为根据。

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按绸面的表现划分:双绉、乔其、碧绉、顺纡、塔夫、电力纺、薄纺、绢纺、绵绸、双宫、疙瘩、星纹、罗纹、花线、条、格、透凉、色织、双面、凹凸、山形、花、修花、有光、无光、闪光、亮光、生、特染、印经、拉绒、立绒、和服、大条绸缎按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分类,按原料和组织方式分为:真丝绸、人丝绸、合纤绸、交织绸按用途分类:服用绸、装饰类、工业绸、保健绸按加工方法分类:机织绸、针织绸、无缫织绸按绸面表现及染色等分类:提花绸、印花绸、染色绸、扎染绸按工艺分类:坯绸、练白绸、漂白绸、熟绸、闪色绸1. 真丝:桑蚕丝(桑)、柞蚕丝(柞)、桑绢丝(桑绢)、柞绢丝(柞绢)、桑轴丝(桑轴)、柞轴丝(相等轴)、蓖麻绢丝(蓖)的总称。

2. 粘胶人造丝(粘胶丝):由粘胶方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总称,是主要的人造丝,是人丝绸的主要原料。

制作工艺:是用木材、棉短绒等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纸粕,再浸于18-25℃浓(18%上下)氢氧化钠溶液中1-2h,再压榨到浆粕质量的2.6-2.8倍,生成碱纤维素。

再经粉碎、老化、加工硫化碳黄化生成纤维素黄酸酯,再溶解于衡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胶。

粘胶经熟成、脱泡、过滤后,在经纺丝机从喷丝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再生、拉伸成丝。

然后将卷绕成丝饼,经水洗、脱硫、澡白、上油、和干燥后成为粘胶人造丝。

3. 粘胶人造棉:(学名:粘胶纤维。

定名:粘纤)原料和生产方法同粘胶人造丝,只是在纺织机从喷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再生、拉伸形成丝,再集束拉伸后切成适当长度的短纤维,再经脱硫漂白、上油和干燥为人造棉。

七年级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丝绸之路知识点总结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

当时,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关系开始出现,而丝绸也被远销到西方地区。

在汉代时期,中国丝绸、瓷器和茶叶等产品开始成为东西方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丝绸之路应运而生。

二、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有两条主要的路线,一条是北线,贯穿了中国的甘肃、新疆等地区,然后穿越中亚地区,最终到达地中海地区的一些城市,如拜占庭、安条克和底比斯。

另一条则是南线,经由三峡、成都等地区,然后再通过印度次大陆到达西亚地区。

三、丝绸之路上的物品贸易丝绸之路上的物品贸易主要以丝绸为主,但也包括了瓷器、茶叶、铁器、铜器、玛瑙、玻璃、香料、果实、珍宝、贵金属等。

这些商品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易中,东方的商品向西方地区输送,而西方地区也通过丝绸之路向东方地区输出了一些特产和商品。

四、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它不仅仅是商品的贸易通道,还成为了各国之间文化、宗教、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

例如,佛教的传播、印度数学的传播、医学、动植物品种的传播等,都与丝绸之路的贸易联系密切。

五、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事件影响深远。

例如,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便经由丝绸之路到达了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17年的时光。

他的《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述了当时的中国,对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六、丝绸之路的衰落随着16世纪时欧洲的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海上贸易开始兴盛起来,丝绸之路的商业地位逐渐下降。

此外,东西方交流的直接通路也增多,使得丝绸之路的贸易额和商业繁荣逐渐减弱。

七、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作为贸易通道的地位,更在于它作为促进文化、宗教和科技交流的平台。

丝绸之路的建立,加速了中国、印度、西亚、地中海等地的文明交流和繁荣。

丝绸之路的存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蚕丝俗称真丝,桑蚕丝面料也是真丝面料,机械缫的又称厂丝,手工缫者称土丝。

缫丝厂出厂的桑蚕丝俗称生丝.生丝经脱胶后成为熟丝。

1.生丝的性能生丝光滑透明、柔软、并富有弹性,光泽柔和优雅,其织物相互摩擦后会产生特有的丝鸣。

生丝的横截面呈成对的近似三角形(或近似石榴籽形)。

生丝的密度为1.33~1.45g/cm3,经脱胶后熟丝的密度为1.25~1.30g /cm’。

生丝吸湿性强,透气性好。

标准回潮率为11%,在相对湿度100%的湿空气中,最大回潮率可达36%~39%,生丝吸水后长度增长1.3%~1.6%,横截面增大约19%。

生丝的强力和伸长率良好,拉伸断裂强度为3.0~3.5dN /t。

x,断裂伸长率为15%–25%。

生丝经精练脱胶后吸湿性、强度和伸长率均有所降低。

桑蚕丝的初始模量为45–90dN/tex。

桑蚕丝耐光性较差,日光照射后会泛黄、发硬、发脆、强力下降。

桑蚕丝干燥时不导电,是良好的绝缘体,在相对湿度65%气中,质量比电阻可达10加~2g/cm,故在生产过程中,因摩擦易产生静电,故必须控制车间温湿度或采用静电消除措施。

桑蚕丝的绝热性能良好,导热系数约为50~54roW/(m‘K),在天然纤维中为最小,故蚕丝织物冬夏均宜穿着。

生丝对弱酸作用稳定.但不耐强酸,会在强酸的溶液中水解,高温时尤甚。

生丝对碱的稳定性弱,在强碱溶液中显著水解,高温时更甚。

桑蚕丝的吸色性能优良(染色一般在精练后进行),酸性染料、活性染料、酸性媒染染料、还原染料和直接染料等均宜,可按要求选择之。

总之桑蚕丝各方面的性能均很优良,其优良性能一直被所有化学纤维作为仿制的目标。

2.生丝的规格如下表所列,常用的有22.2/24.4dtex(20/22旦)、30.0/32.2
dtex(27/29旦)、44.4/48.9dtex(40/44旦)。

3.生丝的等级按国家GBl797–86生丝分级规定,根据物理指标和外观质量的综合成绩,生丝分为6A、5A、4A、3A、2A、A、B、C、D、E、F级和级外品。

说了这么多学术的东西,其实最后一点生丝分类最重要,一般我们出口到日本的面料用6A以上的丝,欧美5A,东南亚4A,内销3A类,所以3A级以上的为真丝染色坯,3A级以下为真丝印花坯,所以原材料从一开始就注定面料的好坏。

真丝面料价格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呵呵
有很多刚接触真丝面料的朋友都问真丝和桑蚕丝的区别是什么,呵呵。

其实从就是问和蔬菜和青菜的区别了。

真丝就是蔬菜,桑蚕丝就是青菜。

真丝是一个大类,里面分桑蚕丝,娟丝,柞桑丝等等品种,现在市场上80%左右看到的真丝面料都是桑蚕丝面料,其它的非常少,具体可以看一下“真丝面料分类”。

价格也是桑蚕丝面料要高,具体可以看下真丝面料价格
一般真丝面料如果要做成成衣,都要经过预缩这个环节,因为业内人事都知道真丝面料的缩水是很严重的。

具体每种面料的缩率可以参考“真丝面料缩率表”。

基本上分二种情况。

1、成品面料拿回服装厂,工厂自己做真丝面料预缩。

1)用大烫蒸气去喷,让面料去缩。

2)用预缩机,蒸气开大,模拟大烫做真丝面料预缩。

2、面料供应商在真丝面料染色或者印花后,直接做真丝面料预缩后处理。

二种情况各有好坏,服装厂做预缩,无非是自己放心,还有就是操作灵活,缺点是门幅比较难控制,缩率比较难控制。

面料供应商做预缩可以做的非常到位,门幅也可以很整齐,但费用较大(因为缩率要加到真丝面料价格上去)。

一般我们推荐客户,如果是走出口或者高档,那就由供应商去后处理时做预缩一般都能缩到位。

如果是内销价格为主,那自己去缩了,可以降低成本。

(素皱缎)面料?
素皱缎)是什么?
素绉缎,这个产品在真丝中算比较常见的,很多人都问我:什么是素皱缎?
我一般都这样回答:那种有光泽的缎子,真丝做的就是叫素绉缎。

缎子?花样年华有没看过?做旗袍的,有亮光的,光滑的就是缎子了,无非用全真丝就是叫素绉缎。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对什么是素皱缎基本上就知道。

顺便说下,这个产品在真丝中缩率算比较小。

什么是真丝双绉?
双绉系绉类丝绸织物,经丝采用无拈单丝或弱拈丝,纬丝采用强拈丝。

经精炼整理后,织物表面起绉,有微凹凸和波曲状的鳞形绉纹。

光泽柔和,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抗皱性能良好。

主要用作男女衬衫、衣裙等服装
说了简单的点就是真丝乔其就是透明的,和纱一样的真丝面料。

但是这种真丝织物有比较好的绉感,下水后绉感会大的多,从而做成服装质感也很好的说。

真丝雪纺是真丝乔其纱也就是乔其的学名,所以真丝雪纺也是真丝乔其的学名,乔其纱的名称来自法国(georgette)。

CHIFFE中文为雪纺,也自法语CHIFFE 的音义,意为轻薄透明的织物。

姆米一般有8、10、12姆米。

总结下,
1)从学术上来说雪纺和乔其是一回事,但现实特别是这几年,两者有所区别。

2)刚才说了,乔其有绉感,因为从工业角度上是打捻织物,下水缩了比较厉害,超过10%,而雪纺不打捻,是平纹的,下水缩率只有5%左右了。

3)从学术上应该这样说,刚才说的雪纺和乔其都属于乔其类,但是乔其分打捻织物(真丝乔其)和不打捻的平纹织物(真丝雪纺)。

我们怎么知道你们的真丝绸面料质量是没有问题的?
Home→真丝知识→方大丝绸的行业态度→我们怎么知道你们的真丝绸面料质量是没有问题的?
答:所以在我们眼里质量分为真丝绸面料质量分白坯坯绸质量及染色质量,真丝面料是否有问题也是一个衡量标准的问题。

真丝绸面料质量一、白坯坯绸质量:我们根据自身的质量分为真丝染色坯(非真丝印花坯)1级(出口到日本),2级(欧洲,美国),3级(东南亚),4
级(内销)四个档次。

打个比方现货因为主要供应对象是国内服装厂或者面料批发商,所以在我司质量档次属于第4档,在这个当次的真丝素皱缎每50米(一匹面料),1寸以内的次点数控制在4个以内。

当然1级,可做成每 50米次点控制在1个以内。

真丝绸面料质量二、染色质量控制:我们根据客户的要求,染色分为三个级别。

1级SGS(根据客户要求通过SGS的常规检测),2及进口环保染料,3级国产环保染料。

现货均使用国产环保染料,可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所以我们从两方面控制我们真丝绸面料产品质量,根据客户的要求去选择丝绸面料各种方案,使客户利润最大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