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合集下载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作品赏析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作品赏析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作品赏析摘要:一、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简介二、舞剧剧情及主题解析三、舞蹈编排与表现手法四、舞美设计与音乐亮点五、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六、总结与推荐正文:一、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简介《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由中国著名舞蹈家张艺谋执导的舞剧作品,创作于1997年。

该舞剧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20世纪初中国封建家庭中一个三妻四妾的家庭琐事。

舞剧以充满寓意的大红灯笼为象征,展现了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波折与悲剧。

二、舞剧剧情及主题解析舞剧围绕着封建家庭中的女主角颂莲展开,讲述了她嫁入豪门后遭受的种种苦难。

作品通过描述颂莲与其他妻妾的争风吃醋,展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摧残。

舞剧中,大红灯笼既是喜庆祥和的象征,又代表着女性们无尽的痛苦与渴望。

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呼唤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三、舞蹈编排与表现手法舞蹈编排独具匠心,充分利用了中国传统舞蹈的动作元素,融合了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

舞蹈动作夸张而富有张力,生动展现了封建家庭中女性们的矛盾心理。

同时,通过对角色性格的刻画,使观众对不同身份的女性产生共鸣。

表现手法上,舞剧巧妙运用了大红灯笼这一象征物,使之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线索。

四、舞美设计与音乐亮点舞美设计大气磅礴,以红色为基调,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舞台上,大红灯笼的布置既美观又寓意深刻。

音乐方面,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现代音乐元素,为舞剧增色添彩。

音乐的运用恰到好处,使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感受到强烈的情感共鸣。

五、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影响《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剧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成为当代舞坛的经典之作。

作品不仅凸显了女性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命运,还为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上演以来,舞剧收获了众多好评,对中国舞蹈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六、总结与推荐《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舞剧作品,通过生动的舞蹈表演、寓意深刻的主题以及精美的舞美音乐,展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苦难命运。

我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我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我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本学期选修了舞蹈鉴赏这门课程,在课上看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舞剧,深有感触,特地上网查了下资料。

这部芭蕾舞剧是张艺谋导演受邀加入中央芭蕾舞团进行的舞剧创作,曾经被媒体炒的沸沸扬扬,轰动一时,可是首映之后却另大多数人大失所望,原因在于它不像传统的舞剧,又有些不伦不类。

的确,在我看来整部芭蕾舞剧不像之前欣赏过的纯粹的由芭蕾舞构成的舞剧,它更像一部美仑美奂,充满诡异的象征意味的一部哑剧,张艺谋把电影艺术,象征手法用于其中,这是他惯用的多种艺术手段的处理,这就使得整部舞剧的舞蹈成分偏低,有人这么说:“张艺谋把这部舞剧当成在雅典奥运的一次预演,再一次把演员变成了符号,理念,惟独没把他们变成舞蹈的本身”我个人觉得张艺谋注重舞台的道具和布景的运用,远远超过了舞蹈本身,他把舞蹈当成了表达剧情理念的一种工具,在这部以芭蕾舞剧为卖点的舞剧中,显然,他没由把芭蕾舞本身当成阐释整个剧情的唯一承载工具。

艺术分很多种,我认为张艺谋将运用于电影艺术的象征,暗喻运用到芭蕾舞剧中是成功的,舞剧就像构成其主题的舞蹈一样,需要含蓄和暗喻来留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但过多的这些手法又有了喧宾夺主之感,忽略了其作为舞剧以舞蹈为主题的本身。

但仅仅大胆的舞台艺术的大手笔又让我们深深震撼了,也正是由于这部舞剧的出现,将芭蕾舞剧的发展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在《红色娘子军》,国内首部芭蕾舞剧出现之后,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说法,在美国表演完的《红色娘子军》受到了美国人的嘲笑,原因何在,西方人心中的芭蕾,充满了高雅的美感,就在我一个对舞蹈不曾了解的人看来,《红色娘子军》虽然结合了中国的革命元素,将芭蕾舞改编的富有中国特色,但它就是缺乏了东欧中古世纪的高雅雍容的气质。

而《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出现,恰恰发展了中国独特的高雅凄美的特色,在这一点上,张艺谋是成功的,他成功地将中国古典艺术的高雅之美运用其中,我觉得他是想采用《图兰朵》的演出模式,他独创的京剧加芭蕾的模式,借用男主角是个戏子一职,在剧中体现了出来,这样的中西合璧,不能不说是一种只属于他的创新。

鉴赏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鉴赏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鉴赏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学期学习了舞蹈鉴赏这门选修课,学过之后我对舞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觉得舞蹈是一种非常非常好的艺术形式,她能让人感受到美,她更能净化人们的心让人们的心绪跟着舞蹈特有的节奏起伏波动。

在黎老师的课上我看了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前看过电影版的很幸运地有机会看了舞剧版,我觉得舞剧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服装、灯光、舞蹈等都非常漂亮。

看这部舞剧版的真的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我想看这样的作品的确能陶冶观众的情操。

以前从未看过这么长的一部舞剧,第一次在课堂上看真的有点震撼原来自己错过了一门这么优雅、美妙的艺术——舞蹈。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主人公的人生是悲剧性的人生,很显然导演张艺谋在在这点上运用舞蹈的手法表现了出来,我看这部舞剧的时候感觉到了故事中的人物们的悲剧色彩也感觉到了生在当时那种社会的一种无奈。

也许人们说的对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你只有适应环境,我深刻地感到了一种挣扎地无奈。

舞蹈版《大红灯笼高高挂》特别强调故事性和情节性,同时也很注重装饰性。

在第三幕中还有大段的双人现代舞,但民族舞在其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其中: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四人舞等都非常有特色,并有着芭蕾舞剧的舞蹈结构。

我想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舞蹈只有粗略认识的观众还是能感觉到幕后工作人员们是用心了,他们应该是想给观众带来一部很好的舞剧。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以震撼视觉的大片红色和美轮美奂的舞台美术,令很多像我这样的观众大开眼界。

上了网才知道《大红灯笼高高挂》里有很多打破陈规的艺术设计如这部舞剧除了用芭蕾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在艺术家和观众中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有人批评导演不懂芭蕾,也有人称赞导演子是艺术天才。

但我想不管是赞是贬,《大红灯笼高高挂》确实好看是个不争的事实。

我想不管什么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的,虽然舞蹈版《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好看但是还是有些不足之处。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摘要】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中国化探索中展现出独特魅力。

本文从舞剧背景介绍和中国化重要性入手,深入探讨舞剧中的中国元素、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中国化可能性拓展、创新传承与舞剧创作启示等方面。

通过对中国化成功应用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揭示了中国化在舞剧中的重要价值和发展潜力。

在探索中发现,中国化不仅可以为舞剧增添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还能推动舞台艺术创新与传承。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为中国舞剧领域注入新动力,为未来舞台艺术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化,舞剧,中国元素,传统文化,现代舞台艺术,创新,传承,创作,启示,成功应用,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背景介绍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舞蹈家谭盾在1984年创作的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

该舞剧以中国民间故事为灵感,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爱情和传统的故事。

作为中国的第一部原创芭蕾舞剧,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服饰和舞蹈元素,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背景设定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村庄,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

舞剧中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琵琶等,配合舞蹈动作和服饰,展现了中国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整部舞剧充满了浓厚的中国风情,同时融入了现代芭蕾舞的技巧和表现形式,使舞剧更加生动多彩。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功演出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轰动,也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赞誉。

该舞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为中国舞蹈艺术在世界舞台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通过这部舞剧,谭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的完美结合,为中国化在舞剧中的探索开辟了新的道路。

1.2 中国化在舞剧中的重要性中国化在舞剧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上。

通过将中国元素融入到舞剧中,可以展现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价值,使其在国际舞台上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

舞蹈鉴赏

舞蹈鉴赏

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外语系12英本2班12431038 欧阳思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张艺谋导演根据作家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而成,主要叙述了一个女性遭受的婚姻悲剧的故事。

与“五·四”时期大多“新青年”相反,颂莲这个“新女性”却走进一个旧家庭,“几乎是自觉成为旧式婚姻的牺牲品,她的意练坚决成为她走向绝望之路的原动力。

该舞剧的主要情节为:1、序幕--幽深的大宅院中,老爷命人将红灯点亮。

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被强行塞进花轿做三姨太。

上轿前,她想起青梅竹马的恋人——戏班子里年轻的小生。

2、第一幕--迎亲的喜庆气氛中,大姨太与二姨太怀着复杂的心情接纳这位新人。

洞房花烛夜,新来的三姨太拼命抗争,但终于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3、第二幕--唱堂会,打麻将,老爷领着姨太们终日消磨时光。

新来的三姨太利用短暂的机会与昔日恋人相会,两个年轻人的恋情被居心叵测的二太太发现了;4、第三幕--年轻人继续偷偷相爱相会,二姨太告密。

老爷当场捉拿了这对大胆越轨的恋人。

二太太想趁机恢复失去的宠爱,但老爷并不领情。

二姨太冲动之下,不顾家法,私自抢夺了象征老爷权势的点灯棒,将红灯笼点亮。

愤怒的老爷命人将触动家法的二姨太处死;5、尾声--那对年轻的恋人与二姨太同时被带到行刑现场,在死亡面前,他们尽释前嫌,以宽容和爱彼此紧紧拥抱。

该剧为人们展开了一幅旧民俗风情的画面,看戏、打麻将尽在其中,中国特色非常鲜明。

编导在注重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做到了和谐统一、情节连贯、结构紧凑、亮点不断。

尤其是在舞美、音乐、舞蹈形式的表现以及对视觉语言的杰出把握上都让观众耳目一新。

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该舞剧有以下几种艺术特色:○1极具民族特色的芭蕾交响音乐;○2变换多彩的电影表现手段;○3丰富多样的舞蹈表现形式;○4完美的多种艺术手法的结合;○5精美的服饰设计和华丽的舞台美术设计。

舞蹈欣赏-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舞蹈欣赏-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舞蹈欣赏-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创演出,采用民族韵律舞及篮子跳,融合
了电影动作镜头以及芭蕾舞等表演元素。

作品同时传递了对祖国发展的向往,正是因为这
种表达方式,《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舞蹈界中获得了不少褒奖,以及歌唱舞蹈历史上属于
独树一帜的荣耀。

从概要的面描述上可以看出,作品融合了电影动作镜头以及芭蕾舞等表演元素,融合
了民族舞蹈与芭蕾舞,使舞蹈戏剧具有独到的艺术视角。

舞台效果也比较出彩,将舞台灯光、排场、音乐和表演手法结合在一起,营造出非常把握的舞台气氛,让观众掉入到一种
愉快的情绪中去。

此外,舞蹈的演绎也别具意趣。

比方说电影动作技巧的运用,以及芭蕾
舞中优美的体式和精美的节拍处理,使得表演充满动感,令观众们会心一笑,进而增加观
赏乐趣。

作品从曲调上来说,采用的是民族韵律舞,快速连贯的节拍,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觉,更能够够让观众更容易融入,感受到作品中沉稳、浪漫、热情的气氛。

在曲调上作品更是
取得巧妙的结合,民族元素把作品带到了另一种更丰富的舞台,舞者们展开出的旋转、跳
跃等动作更是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情感交流,带给观众古老的气息和活力。

在表演中,舞者们都非常认真,双腿展开、臂展开,接着转动腰腹、上下翻腾,舞蹈
中运用细节处理来表现出童趣、任性、自然的气息,使人能够融入到作品的历史传统氛围
中去,从而更好的领略作品的力量与美感。

总而言之,《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件采用了多种表演元素的非凡舞蹈作品,既代表
了我们的民族文化,又具有十分的魅力和细节性,值得每个观众一起参与这个愉快的舞蹈
盛会。

中国本土的芭蕾舞经典_大红灯笼高高挂_程沫

中国本土的芭蕾舞经典_大红灯笼高高挂_程沫

・199・作为富含中国元素的本土芭蕾舞,《大红灯笼高高挂》完成了芭蕾舞这一艺术形式在我国标志性的转变,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认可。

舞剧中中华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方芭蕾舞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融合,使得该剧的戏剧效果更加明显与突出。

一、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元素与西方芭蕾的完美结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西方芭蕾舞这种具有独特艺术形式的舞蹈基础上,融入了我国传统文化与艺术,从而增加了绚丽的色彩以及无限的艺术感染力,得到了中外观众的广泛认可。

(一)中国传统京剧与西方芭蕾的完美结合中国的传统京剧与西方芭蕾的结合可谓是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一大亮点,该舞剧在表演过程中直接将戏台搬上了芭蕾舞台,第一次在芭蕾舞演出中采用了京剧演员表演堂会的戏,真正实现了戏中有戏、台上搭台的独特效果。

在三太太与武生幽会的演绎过程中更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唱戏的前台转变为后台,又将两个人幽会的后台转变成前台,用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实现了前场与后场的完美转换,使得京剧与芭蕾可以同时完整地表现在舞台上面,这是传统的芭蕾舞剧没有办法实现的。

而正是由于京剧与芭蕾的结合十分完美,才使得观者丝毫不会感觉到突兀或者不合情理,在西方芭蕾艺术的氛围之下被中国的传统艺术所感染。

(二)中国传统皮影戏与西方芭蕾的完美结合芭蕾舞剧的第一幕是以洞房花烛夜来表现三太太对命运的抗争,但由于恶势力比较强大最终还是没有摆脱悲惨的命运,为了表现三太太对命运的抗争过程,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将中国传统的皮影戏与西方芭蕾舞相结合,三太太与老爷作为两个影子的形式出现,他们二人不断的抗争采用的是舞台上只出现灰色幕布与黑色影子遥相辉映的场景,皮影人物在背光的映衬下显露出比较独特的美感与神韵,这就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

而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近些年的现状不容乐观,呈现出了逐步衰退的现象,该舞剧重新启用皮影这一形式,无疑于唤醒了沉睡的民族艺术,使得沉睡的艺术形式得到了解放与觉醒。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赏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赏析

浅析从艺术角度看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台剧的《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第一部用最短的时间被世界接受喜爱的中国芭蕾舞剧,在世界芭蕾舞剧界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动和争议。

作为中国原始芭蕾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为止唯一能够为中国芭蕾赢得国际声望的作品。

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台剧依旧由原创班底的张艺谋、陈其钢、王新鹏、王媛媛等完成,基本结构与故事情节不变,但舞蹈改动过半,尤其加进了大量的新编舞蹈,音乐变动也较大,增加了不少新成分。

在舞蹈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舞、现代舞和京剧手法。

改版后的“麻将舞”令舞台一跃成为勾心斗角的场所,响板下奇特的群舞表演,吧赌台上的惊心动魄、大宅门里的飞短流长和扭曲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极赋民族特色的芭蕾的交响音乐的同时也融入了变换多彩的电影表现手段。

(1)运用视角暗示的手法将剧中蕴含的内容清晰地展示给了观众。

开场的红灯笼不但与剧名相呼应,更重要的是红灯笼在中国代表着喜庆。

(2)电影蒙太奇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剧情得发展看起来更加自然生动。

电影版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所表现得象征手法,是张大导演引导他走向成功的原因之一。

通过区域民族特色民族仪式来感染观众、渲染氛围。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元素、民族意识、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对表达中国的民族性起了很大的作用,而提供了大量中国文化信息,并初步地探索了中国当代的社会与文化。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共同之处,其不管是舞台剧还是电影版都在讲述着红色预示着女人不幸的开始,一个命运将被封建主宰的征兆;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看见过宅主任的脸面,但他的身影却是无处不在。

就像是黑暗封建势力,虽然表面上无迹可寻却处处可见。

黑暗封建势力操控这一切,女人们无处躲藏。

在灰黑色罩着的封闭着的院落,在那诡秘的死人屋里,都是显得那么恐怖。

冬天,白雪皑皑,乔氏院落,女人们的勾心斗角越加强烈。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几点体会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几点体会

赏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几点体会作者:肖灿刘德欢来源:《艺术评鉴》2016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从故事、手法、音乐、舞蹈、舞美服装五个方面浅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它既从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也了解了当今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希望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对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和表演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舞剧分析欣赏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著名导演张艺谋同名电影改编的芭蕾舞剧,也是首次尝试将电影与芭蕾结合的舞剧,该剧编剧和导演是张艺谋,舞剧制作人与总监制由赵汝蘅担任,由王新鹏和王媛媛担任舞蹈创编,陈其纲担任舞剧的音乐创作,舞剧服装设计由热罗姆卡普兰担任。

它首演于2001年,是一部具有芭蕾创新意义的舞剧。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成就引得了世界芭蕾舞剧观众的热爱与追捧,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被全世界喜爱和认可的一部中国芭蕾舞剧。

外国媒体更是称之为“来自东方的凄沧、悲凉,震撼人心的音乐,在外国人眼中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像我们国内喜爱芭蕾舞剧的人眼中的《天鹅湖》一样,经典和具有代表性带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

作为中国芭蕾舞剧具有代表性的原创作品,它也是目前唯一能够为中国芭蕾赢得国际声望的作品,它已然成为了新时期中国芭蕾舞与世界接轨的标志,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的品牌之作。

舞剧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除了继承了传统芭蕾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更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舞剧的第二次改版综合考虑了首演以来的很多建议,还是采用原来创作班底的张艺谋、陈其钢、王新鹏、王媛媛等完成,舞剧的基本结构与舞剧故事情节都保持不变,但整个舞蹈改动较大,编导大胆的加进了大量新的舞蹈元素,在音乐上,也有较大的改变,增加了很多的新成分。

整个的故事情节、舞蹈、音乐、电影蒙太奇手法、灯光、舞美设计等的应用,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大的几大看点。

一、故事情节简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讲述的是一个封建女性婚姻悲剧的故事,因为舞剧自身的局限性,舞剧在故事情节上相对电影就简化明了了许多,但中心思想没有改变。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文本分析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文本分析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文本分析作者:王蓉来源:《艺术科技》2015年第06期摘要:本文对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从故事情节、舞剧细节、动作语言、舞剧结构及对电影镜头语言的挪用这五个部分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实践展开评述。

关键词:《大红灯笼高高挂》;张艺谋;中国芭蕾;戏剧结构;镜头语言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由中央芭蕾舞团于2001年首演,总导演张艺谋,编舞王新鹏、王媛媛。

这部舞剧改编自苏童小说《妻妾成群》,导演张艺谋在执导电影版后,进行跨界尝试,芭蕾舞剧版由此而生。

这部舞剧以颂莲为主线,描述了她在封建时代被强娶作姨太太后与旧爱偷情继而被杖毙而亡的悲惨命运,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张艺谋在剧情介绍中有详细描述:序幕20世纪30年代,幽深的大宅院,一个年轻的女孩被强行塞进花轿,她是老爷新娶的三太太。

上轿前,她想起青梅竹马的恋人——戏班子里年轻的小生。

第一幕迎亲的喜庆气氛中,大太太与二太太怀着复杂的心情接纳这位新人。

洞房花烛夜,新来的三太太拼命抗争,但终于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

第二幕唱堂会,打麻将,老爷领着太太们终日消磨时光。

新来的三太太利用短暂的机会与昔日恋人相会,两个年轻人的恋情被居心叵测的二太太发现了。

第三幕年轻人继续偷偷相爱相会,二太太告密。

老爷当场捉拿了这对大胆越轨的恋人。

二太太想趁机恢复失去的宠爱,心情败坏的老爷却赏了她一记重重的耳光。

失落的二太太将满院的红灯撕得粉碎。

尾声那对年轻的恋人与二太太同时被带到行刑现场,在死亡面前,他们尽释前嫌,以宽容和爱彼此紧紧拥抱。

封建制度扼杀了年轻的生命和美丽的爱情。

[1]从故事情节看,这部舞剧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的故事,与今相聚130余年。

由于观众并未亲涉其境,不能感同身受,但能在茶余饭后花时间去旁观封建制度的一段畸形的情感故事。

其实若从社会伦理角度来说,三太太嫁作人妇应遵守纲常伦理,偷情行为并不正确,但三太太的“嫁”本身是有违当今世道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赏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赏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赏析黄俊彬东语学院朝鲜语1102 20110602670在舞蹈鉴赏课上,老师给我们播《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时候,开始我是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得艺术表现形式,看下去才知道,那是通过芭蕾舞蹈述说故事的舞剧。

刚开始不是很感兴趣,但后来看着看着剧情,莫大的兴趣就这样产生了。

有些地方的剧情不太懂,.老师还在后面给我们讲解,才看懂。

在“大红灯笼搞搞挂”的镜头下,这舞剧融合了中国民族中国民族音乐,运用了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唢呐等乐具。

舞剧中有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

有家丁乱棍的效果声、有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还有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

看似杂乱,但却运用自如,从一种形式进入到另一种形式自然顺畅。

舞蹈设计突出情节性,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

其中民族舞蹈站了相当大的比重。

这部舞剧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里面演员所穿的服装,在这部舞剧里面中国旗袍与芭蕾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旗袍样式与色彩让人印象深刻,这更有助于增加戏剧的表达效果。

除了用声音表达之外,这部舞剧还运用了很多元素。

京剧、麻将、照壁、灯笼等事物的“镜头语言”表达剧情,将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呈现,渗透在芭蕾艺术的舞步与舞径之中,尽可能地把日常生活动态的舞台再现。

这部舞剧“既是芭蕾的又是民族的”。

这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体现。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所以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动中华文华走向世界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使更多的外国人加深对中国的了解,也是文化自身发展升华所需要的。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舞剧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恰当融合,这部舞剧也收到中外舞蹈爱好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它向西方国家,向国外传播了优秀的传统的中国文化。

舞蹈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唔到鉴赏选修课,我对舞蹈这门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红灯笼高高挂舞蹈观后感

大红灯笼高高挂舞蹈观后感

大红灯笼高高挂舞蹈观后感《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著名舞蹈作品之一,它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以红灯笼为主题,通过舞蹈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喜庆的心情。

我有幸观赏了这场舞蹈表演,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与美妙。

整个舞蹈开始时,舞台上一片昏暗,只有远处的红灯笼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这给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感觉,仿佛是一种等待和期盼。

当舞者们出现时,红灯笼在他们手中摇曳起舞,配合动作的优美变化,犹如燃烧的火焰般生动而活泼。

整个表演以舞者们的舞姿和节奏感为主线,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魅力。

通过舞蹈,我感受到了热情洋溢的节日气氛。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喜庆和欢欣,有如节日中人们的欢呼声和祈福语。

舞者们的表演不仅技巧纯熟,而且表情舒展,身姿舞动。

他们手持红灯笼,灯笼在舞动中点亮了整个舞台,散发着温暖和热闹的氛围。

而舞蹈的动感节奏则让观众产生了一种愉悦和沉浸在欢乐中的感觉。

这个舞蹈的视觉效果也令人难以忘怀。

整个舞台布景简洁却别具一格,将中国传统的元素与现代感融为一体。

红色的灯笼在黑暗的舞台上犹如星星点点,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而舞者们的演绎也是精彩绝伦,他们身穿亮丽的服装,舞姿优美,动作流畅。

整个表演令人眼前一亮,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此外,我也被舞蹈所传递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这是一种对新年的思念和祝福,也是对家庭团圆和幸福生活的祈愿。

舞者们的动作流畅而富有表现力,可以清晰地看到他们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而红灯笼更是富有象征意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

整个舞蹈给予观众一种幸福和喜悦的感觉,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个舞蹈作品,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这个舞蹈以红灯笼为载体,通过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展示了喜庆、祝福和思念等情感,给观众带来了欢乐的体验。

舞者们的表演技巧和精湛的演绎力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整个表演激发了观众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视,并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舞剧_大红灯笼高高挂_看中国元素在芭蕾舞剧中的体现_王珺

从舞剧_大红灯笼高高挂_看中国元素在芭蕾舞剧中的体现_王珺

大舞台大38摘要:当然《大红灯笼高高挂》完美地运用中国古典舞元素去结合西方芭蕾舞蹈的特性,而且又把纯粹的芭蕾舞剧民族化,把一部很优秀的作品很好地诠释给观众。

这部舞剧无论从灯光、舞美,或者是舞台设计,还是服装造型等,它特有的民族气息的道具布景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古典舞;《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芭蕾舞剧;中国民族元素一、纵看新时期舞剧的发展中国舞剧于这个世纪30年代初见端倪,当然也是受了很多西方文化的影响,渐渐传入我国。

中国舞剧这门新兴艺术的真正发展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演于1950年的《和平鸽》拉开了中国舞剧新兴期的序幕。

从此之后,中国不断地出现了一大批的优秀舞剧,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鱼美人》还有以中国大唐盛世为历史背景,以蔚为壮观的敦煌艺术为文化底蕴的《丝路花雨》等等。

无论在哪,舞剧艺术都是舞蹈发展到相当高度的产物,它所应具有的基本特性:戏剧性基因,题材内容广泛,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综合多种形式的复合化的呈现。

二、《大红灯笼高高挂》舞剧的整体编排与创新其舞剧的结构模式,一是强调“舞蹈戏剧”的视角,即舞剧是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戏剧形式;二是强调戏剧形式中的舞蹈演员要塑造的人物、刻画的性格、抒发情感以及由内而外的自然淳朴的表现。

其实该舞剧的导演张艺谋在戏剧中最重要的作用有两点:首先,他编排出了一个很适合用舞蹈来叙事的舞台剧故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故事里有京剧”;其次,他擅长在整体的视觉图像中营造强烈的情感氛围,舞台场景的象征性运用,有效地参与了整体动态形象的设计。

面对我国当代舞剧创作的丰富性,这部舞剧以创作手法鲜明,舞台形式感突出的独特优势,令人观看过之后,为之所叹服着。

再加上整个舞剧的舞台效果,都是要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风格,还要加上服装道具等具有独特的中国风元素在里面,如灯笼、旗袍、麻将、照壁等都是艳丽的色彩,使整个场面都显得绚丽美观,从而使整个舞剧让人以很新鲜的感受去体验。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浅析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姓名:印丹萍学号:088301114 班级:科文音乐表演班【摘要】近几年我国的舞剧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的艺术家和舞蹈团体积极开拓,做出了瞩目的成绩:舞剧题材广泛、语汇丰富、形式多样。

但是在音乐、舞美、舞蹈织体、服饰和一些外部因素的表现上,还较为欠缺。

被第二届“国家精品工程”评选为十大精品剧目之一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

它的成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我们对舞剧艺术形式要大胆创新与突破,从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放眼世界,了解当今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态势,兼收并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最强音的优秀舞剧作品。

【关键词】舞剧创新发展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央芭蕾舞团推出的一部大型原创芭蕾舞剧。

它是根据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的同名电影改编,赵汝蘅担任舞剧制作人、总监制,张艺谋担任舞剧的编剧和导演,舞蹈由王新鹏和王媛媛创编,舞剧的音乐创作者是陈其纲,曾力担任舞剧舞美设计,热罗姆·卡普兰担任舞剧服装设计。

它的首演时间是2001年。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第一部用最短的时间被世界接受喜爱的中国芭蕾舞剧。

在世界芭蕾舞界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动和争议。

外国人眼里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就像中国人眼里的《天鹅湖》一样经典和具有代表性。

作为中国原创芭蕾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为止惟一能够为中国芭蕾赢得国际声望的作品,它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芭蕾舞与世界接轨的标志,成为中央芭蕾舞团的品牌之作。

舞剧除了用“足尖上的艺术”展示凄婉的戏剧情节外,还采用京剧、民间建筑、旧款服饰、华丽灯光等表现手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芭蕾程式。

本次全新改版综合考虑了首演以来的各种意见,依旧由原创作班底的张艺谋、陈其钢、王新鹏、王媛媛等完成,基本结构与故事不变,但舞蹈改动过半,尤其加进了大量的新编舞蹈,音乐变动也较大,增加了不少新成分。

故事情节、舞蹈设计、舞美服装、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应用成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最大的四个看点:情节的曲折与张力来自于张艺谋描写故事的丰富想象力;在舞蹈中融入了大量的民族舞、现代舞和京剧手法;而舞美是最为人称道的地方,满堂华彩极尽绚丽之所能,张氏所酷爱的大红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黑白两色,加上深蓝、橙、黄、绿等色的点缀,眩目而不杂乱。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1. 引言1.1 探讨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由中国舞蹈家姚晨编创的芭蕾舞剧,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在传统的芭蕾舞剧中融入中国元素,提升其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成为了现代舞台艺术创作者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对《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一作品的中国化探索,不仅可以让传统芭蕾舞剧更好地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芭蕾舞剧在国际舞台上的发展和传播。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舞剧的中国化之路,从创作与演出、角色设定、音乐舞蹈、服装舞美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中融入的中国文化元素,以及中国化对于芭蕾舞剧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通过对该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芭蕾舞剧中国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国舞台艺术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1.2 背景介绍《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芭蕾舞剧,旨在通过舞蹈艺术形式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蕴。

该舞剧的中国化探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成为了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一大亮点。

2. 正文2.1 《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创作与演出《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和编舞家陈佩蓉共同创作的芭蕾舞剧。

该舞剧首次于1983年在中国北京首都剧场上演,至今已经在国内外多个舞台上演出过无数场,受到广泛好评。

在创作过程中,郭文景和陈佩蓉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元素巧妙融入到舞剧中。

他们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俗中汲取灵感,为舞剧注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氛围。

舞剧中的每一个舞蹈动作、音乐旋律,都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美感和韵味。

在演出方面,舞剧团队精心设计了舞台布景,运用红色灯笼、中国结等传统元素,营造出了浓厚的中国年味。

演员们的服装也充满了中国传统风格,展现出中国古典美的独特魅力。

舞蹈编排上,舞剧融合了中国传统舞蹈的舞步和动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审美享受。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

浅谈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中国化”探索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舞台音乐家郭文景先生以鲁迅作品《祝福》为创作题材的一部受到广泛关注的芭蕾舞剧作品。

这部舞剧以鲁迅先生的激昂诗篇为蓝本,通过优美的舞蹈和动听的音乐,展现了一幅幅中国人民在革命年代的英勇奋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旨在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传达出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意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在这样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舞剧作品中,对于如何在保持芭蕾舞剧的技巧特色的进行中国化的探索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作品来说,在中国化的探索中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这其中既包括了古代的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也包括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作品中,可以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融入中国古典诗词、历史典故等,通过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能够使舞剧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也能够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化的探索需要在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上进行创新。

舞美和服装设计是舞剧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通过视觉形象的呈现,将舞剧中的故事、情感和氛围更加具体地表现出来。

在对《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舞剧进行中国化探索时,可以在舞美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景,呈现出中国风的韵味。

在服装设计上,可以将中国古代的服饰元素融入到舞剧中,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形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为舞剧增添独特的文化气息,也能够使观众更加容易地感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对于《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作品来说,在中国化的探索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通过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色,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舞美设计和服装设计的创新发挥,对舞蹈编排和舞蹈动作进行创新,以及在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上进行突破,才能使《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作品更加贴近中国观众,使之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

对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鉴赏

对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鉴赏

对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鉴赏在选修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舞剧我已经看过一遍,但是在上过舞蹈鉴赏这门课后,我对其有了新的看法。

首先,芭蕾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

即使不特别熟悉这一艺术样式的观众,也知道它是“足尖上的舞蹈”,知道它那挺拔、修长的“Arabesque",知道它那“天鹅般”静穆与典雅的舞风。

事实上,“形式感”很强的芭蕾,积淀的是包括基督精神、哥特式审美和绅士风度等在内的西方文化精神。

根据文化传播学的原理,某一文化形态在播迁异域后,反倒比其原生地的母体更固守形态的原发性和纯粹性。

尽管芭蕾的形式在中国大众的接受境遇中已与原有的文化精神相剥离,但要在这种抽象的几何形态中注入中国文化精神也并非易事。

更何况“大红灯笼”所面对的是《妻妾成群》这样的文化旧俗和社会陋习。

用业内的眼光来看,作为舞剧艺术的“芭蕾”,其“形式感”更在于不可缺少男、女首席舞者的“双人舞”,更在于组成“双人舞”的男、女首席舞者应是舞剧基本冲突中“善”的一方,更在于“善”在舞剧冲突中的毁灭不仅能引起对个体人性的悲悯,而且能引发对社会陋习的控诉。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舞剧是改编自张艺谋导演的同名电影的,而张艺谋的电影又是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由张艺谋把名字改成大红灯笼高高挂,可见他这部电影更注重体现出中国的文化内涵。

张艺谋只是将《妻妾成群》隐喻在大红灯笼下,镜头下的仍然是老爷的寻花问柳和妻妾们的争风吃醋。

但是作为舞剧,老爷已经不再是主角。

这是因为芭蕾舞剧有男首席一般具有体态语言的美学规范,而老爷却是歹毒和狠琐。

所以大红灯笼将男首席定位与三太太偷情的戏班武生,三太太也就成了女首席。

于是,芭蕾舞剧大红灯笼的叙事主线就成了三太太和其情人——戏班武生的四段双人舞。

在我看来,舞剧的叙述特性首先体现为按男、女首席舞者的命运来设定情节,尽管“大红灯笼”还不可能完全摆脱原著情节的构成框架,但原著的情节框架已拉开成背景,原著的主题也由于焦点人物的转换而得以升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赏析
《大红灯笼高高挂》分为电影和芭蕾舞剧,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一大力作,片中开头就是大学生张颂莲被母亲逼着嫁到陈家做四姨太,此后她就在阴沉大宅中被封建思想毒害同化、与其他姨太勾心斗角争宠,最后疯掉。

全片主要阐述一个退学的女大学生嫁入大宅后的悲惨命运,借此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进行了批判。

新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仍是张艺谋导演的大作,是张导根据电影改编的。

剧中的主人公被简化为只有陈老爷、大姨太、二姨太、三姨太、京剧武生。

舞剧的主要情节为:序幕--幽深的大宅院中,老爷命人将红灯点亮。

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被强行塞进花轿做三姨太。

上轿前,她想起青梅竹马的恋人——戏班子里年轻的小生。

第一幕--迎亲的喜庆气氛中,大姨太与二姨太怀着复杂的心情接纳这位新人。

洞房花烛夜,新来的三姨太拼命抗争,但终于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第二幕--唱堂会,打麻将,老爷领着姨太们终日消磨时光。

新来的三姨太利用短暂的机会与昔日恋人相会,两个年轻人的恋情被居心叵测的二太太发现了;第三幕--年轻人继续偷偷相爱相会,二姨太告密。

老爷当场捉拿了这对大胆越轨的恋人。

二太太想趁机恢复失去的宠爱,但老爷并不领情。

二姨太冲动之下,不顾家法,私自抢夺了象征老爷权势的点灯棒,将红灯笼点亮。

愤怒的老爷命人将触动家法的二姨太处死;尾声--那对年轻的恋人与二姨太同时被带到行刑现场,在死亡面前,他们尽释前嫌,以宽容和爱彼此紧紧拥抱。

在此先拿《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和芭蕾舞剧做对比。

很明显,芭蕾舞剧不能像电影一样可以通过语言来明确表达主人公的性格、思想与心情。

舞剧对演员的要求十分高。

演员必须用肢体语言来诠释所演的人物与情节。

舞台上也没有活生生的风景背景,只能用背景画布上的图画来烘托故事的气氛。

人物的介绍也不可能想电影上那样明了,所有人物和角色只能由观众看出来。

简而言之,芭蕾舞剧就是让演员用肢体语言辅以音乐、灯光、背景来“讲述”整个故事。

相反,电影就有有意味深长的言语,林林总总的表达方法和令人惊叹的特技效果,让观众能更准确的接收导演在电影中想要表达的意图。

具体来说,如在开场表现的时候电影中女主角是为生活所迫,在母亲的要求下嫁入陈家的,而芭蕾舞剧中可以看得出来女主角是在四位陈家下人的逼迫下上了花轿的。

这是因为,在电影中,故事的起因是通过女主角与母亲的对话引起的。

而这样的对话用芭蕾舞剧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芭蕾舞剧中,导演用四位下人逼迫女主角上花轿来表明她是被强迫上花轿而不是自愿的,以此来为后面女主角喜欢上京剧武生做铺垫。

芭蕾舞剧中,女主角要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通过舞蹈来表现出来,用舞蹈来表现出她努力反抗却无济于事的无奈。

又如,讲老爷前两个姨太之间的争宠时,电影要有一系列的故事来表现争宠的险恶与勾心斗角的激烈,有一连串的不同而典型的故事穿插其中。

而芭蕾舞剧中,大姨太与二姨太的斗争只用舞蹈来表达,两人都带着一些丫鬟在舞台上对着跳舞、相碰,又在舞台上与老爷拉扯,以表现出她们争宠的激烈。

我觉得正是由于芭蕾舞剧与电影表达上的十分不同,导致张艺谋导演在根据电影改编芭蕾舞剧时将情节故事改变的如此之多,甚至人物、结局变动不少。

由原来电影主线写女主角被封建势力毒害变疯改为女主角与京剧武生偷情受刑。

但所要表达的最终思想都如出一辙,都为了表达出对传统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

在电影与芭蕾舞剧中,陈家老爷都是一个关键的人物,都是黑暗封建势力的典型代表。

不同的是,电影中老爷出场都只是闻声不见人,有的都只是其模糊的影子,以表现出其象征意为暗处的黑暗封建势力,看不见却又可怕的推动着整个社会走向腐朽。

而芭蕾舞剧中老爷则通过舞蹈来表现其专制野蛮,从而暗喻着封建社会的特征。

电影确实是比芭蕾剧更容易也更直观表现主题,不过芭蕾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有更强的对舞风的感受。

说完电影与芭蕾舞剧的不同,回到芭蕾舞剧的赏析方面。

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一般的芭蕾舞剧不同,有着非常多创新和鲜见的手法。

如在洞床花烛夜,女主角拼命反抗最终仍然无法脱离陈家老爷魔爪一段中。

在表现女主角反抗时,演员在幕布与灯光之间表演,运用背投灯光将演员的舞姿打到幕布上,让观众看到的是演员的影子。

此段舞剧中张导用近灯、强灯、大灯来体现老爷的强大与暴力,让女主角远离灯光,以此来体现三姨太的柔弱与无助,极具象征意义。

又如,在结局三人受刑时,用木棒鞭打背景幕布,制造出响亮的拍打声与清晰的棒痕,以此来形象地表现出三人受刑的痛苦,而不是让一群人拿着木棒上台拍打三位演员。

这样表现出来的效果更形象、更深刻。

另外,由于《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导编的面向外国人的芭蕾舞剧,在表现芭蕾舞剧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因此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舞蹈形式既是芭蕾的,又是民族的。

如在芭蕾舞剧中添加了京剧表演,在打麻将一幕让演员在麻将上跳舞,同时将麻将用木牌竖出来。

灯笼、京剧、麻将等都是极具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

最后,可以看出芭蕾舞剧对舞蹈演员动作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四肢的动作。

要求演员优雅而具有表现力。

演员的四肢动作要求一个“直”字,经常可以看出有很多场景是女演员踮着脚尖在走,而且演员跳高时又必须直着双腿,不能有一丝弯曲。

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场的时候,女主角出现的那一段中,可以看见她放下手中箱子时是左脚先直着向左迈出,然后直着身子放下箱子的,感觉与一般人曲腰弯腿放下箱子不同,由此可以看见芭蕾舞剧对“直”一字要求之严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