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8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8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
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
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
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
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保证单位职能部门工作正常运行、财务活动安全可靠
的重要保障,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对策,以引导行政事业单位健全内部控制。
一、问题:管理责任不落实,缺乏监督机制。
对策:建立健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各
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
计机构、监察机构等,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
二、问题: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科学,流程繁琐。
对策: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通过流程再造,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动态更新机制,及时跟进法规和政策变化,不断完善
制度。
三、问题:信息系统安全性不足。
对策: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控制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
备份与恢复、权限管理等。
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员工
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
四、问题: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违法违纪问题较多。
对策:加强内部控制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
建立健全内部
控制执行的制度和机制,对违法违纪行为严格追究责任。
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检查,及
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减少违法违纪的发生。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利用和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管理方式。
在实践中,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问题一: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事业单位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存在不完整、不适用等问题。
制度建设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础,如果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失效。
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问题二:人员管理不到位人员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要素,但有些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人员分工不清、岗位责任不明确、内部协作不畅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问题三: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方面,但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会计核算不准确、财务报表不及时、资金运作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报告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控和运作。
问题四:信息系统安全性不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不可避免地与信息系统相关。
一些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性不高,容易发生信息泄露、系统崩溃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
改进措施一:加强内部控制意识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提高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其将内部控制作为职责和义务来履行。
改进措施二:完善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及时修订和更新各项制度,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改进措施三:加强人员培训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内部控制的职责和义务。
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

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现存问题与应对策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保障单位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种种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和应对。
本文将就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内部控制建设水平,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
一、问题分析1.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制度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导致对风险的把控能力较弱。
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容易导致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者渎职行为,从而造成单位资产的损失。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的执行主体是例如会计人员、财务人员等,在一些单位中,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理解不透彻,甚至存在漠视制度的情况,给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隐患。
3.缺乏监督机制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监督机制,监督不力导致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容易导致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的从业人员出现失职渎职的情况。
4.制度执行效果难以量化内部控制的工作成效很难进行量化,这也是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旦内部控制的效果无法量化,就会给内部控制的推进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应对策略1.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针对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和操作流程,以规范和约束从业人员的行为,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
2.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针对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单位需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可以通过举办内部控制相关的培训班和讲座,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果。
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为了解决缺乏监督机制的问题,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估。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事业单位的不断增多,内控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
目前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下面就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内控意识淡薄相较于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对内控意识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导致内控意识淡薄。
员工对内控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够,很难维护内控目标的实现。
2. 制度不完善许多事业单位内部的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
一些重要的内部制度和流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也没有形成约束力。
3. 内控监督不力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与检查,导致一些内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
从而导致资产的滥用和浪费。
4. 技术应用不足很多事业单位的内控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导致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内控的认识和理解,让每位员工都能够认识到内控对于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举办内控知识培训班、发布内控宣传资料、推进内控理念,加强内控文化的建设。
2. 完善制度事业单位要加强内控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对内部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障制度的严密执行。
3. 加强内控监督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控监督,建立监督体系,对内部控制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让制度的执行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4. 提高技术应用水平事业单位应当加大对内控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水平。
可以采取ERP系统、内部审计软件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度。
三、结语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员的共同努力和长期的持续推进。
通过加强内控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内控监督和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可以有效地改善现有的内控建设问题,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发展和进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问题和建议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内部控制也成为事业单位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因此,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然而,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管理科学、合规运营的基础。
但是,当前许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或流于形式,甚至存在着漏洞,给事业单位的经营和管理带来了重大风险。
二、员工管理不规范。
事业单位人员配置庞大,管理和保障难度大。
当前,有一些事业单位存在着职责不清、监督不到位、纪律不严等问题,对员工进行激励约束的机制不健全,个别员工在工作中触犯法规,甚至私自侵吞公款、私分公物。
三、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
部分事业单位虽然设置了规范的财经管理系统,但是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不符合经济规律,甚至存在财务违规行为,给事业单位造成严重损失。
四、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滞后。
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逐渐推进,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数据库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但是,在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存在使用不当、维护和管理不到位、保密和安全意识不足等问题。
建议: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严格、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制度系统,确保制度落地、检查、修改及时有效。
在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要注重实际细节,尤其是对每一点实施规范的用例。
通过制度建设加强能力,提高内控水平。
二、加强员工管理监督。
要建立健全各级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
加强组织纪律、执纪从严,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和统一员工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三、加强财务管理监督。
加强财务管理,规范各类财务会计账务,及时、准确核对财务报表,防范内部控制弱环节。
加强资产管理,实施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确保资金使用符合法规、及时合理、规范透明。
四、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
事业单位要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职责,加强知识普及和能力培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确保信息安全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摘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面对制度不健全、内部沟通不畅、员工意识薄弱、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内部沟通交流,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并加强内部监督。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有效落实,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组织运行的高效和稳定。
让内部控制成为事业单位发展的有力支撑,提升单位整体运行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沟通,员工意识,资源分配,监督,建设,问题,对策,培训,教育,内部监督,加强1. 引言1.1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社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影响了控制效果。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是制度不健全。
事业单位在制度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存在模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规范,确保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问题二是内部沟通不畅。
事业单位不同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协同不力等问题,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协调性。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促进内部沟通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沟通渠道,加强跨部门协作。
问题三是员工意识薄弱。
部分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自律意识,容易造成管理漏洞和失误。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教育,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问题四是资源分配不合理。
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未能充分考虑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导致控制成本过高或控制效果不佳。
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实际需求和风险状况调整资源投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其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当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管理分散化问题:由于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较为庞杂,职责分工复杂,各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内部控制管理不够集中,决策效率低下。
对策:建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协调机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明确各项业务的责任和权限,实行集中管理和决策。
2. 人员素质问题: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容易出现疏漏和失误。
对策: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专业素质,增加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视程度和遵守程度。
3. 信息化水平不高问题: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内部控制依赖于传统的手工操作和审核,存在信息流程不畅、风险无法及时预警等问题。
对策: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进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改造,实现财务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4. 利益冲突问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监督,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导致不当行为的发生,如财务人员的腐败行为等。
对策: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项规定和程序,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审计和监察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防止利益冲突的发生。
二、对策分析1. 加强内部控制协调机构的建设: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部门或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通过举办内部控制知识培训班、组织内部控制知识考试等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专业素质,培养他们的内部控制意识和责任意识。
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推行电子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数据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实现内部控制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事业单位逐渐面临着市场化竞争的压力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1. 内部控制意识不够强烈: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内控工作的重视和理解。
这会导致内部控制的推行难度增加,甚至无法形成内部控制的工作氛围。
对策:加强内控意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内控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定期组织内控培训,推动员工了解内控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内控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和流程。
这会导致内部控制缺失,增加组织发生错误、失误和违规行为的风险。
对策: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组织的责任和权责清单,制定具体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流程,确保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责任和控制措施。
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都能够理解和遵守内控制度。
对策:加强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建立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
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审计,对内控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建立内控风险管理机制,密切关注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4. 内控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事业单位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内控人员的培养和选拔不够给力,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这会影响内控工作的水平和质量,限制内控工作的效果。
对策:加强内控人员的培养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组织内部控制培训课程,加强内部控制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人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励内控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业绩。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和复杂的过程。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意识、落实内部控制执行和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事业单位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问题的日益凸显,内控建设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遇到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内控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
问题一:内控体系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在内控建设过程中存在内控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即便事业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的内控制度和规范,但由于内部流程不够完善,导致实际操作时出现了失误、疏漏和管理盲区。
这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对策一:加强内部流程优化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流程的优化和完善,及时调整和修订内部制度和规范,确保制度的实施与操作流程的配套。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优化和升级内控管理制度,保证内控体系的健康运行。
问题二:内部监督缺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内部监督缺位的问题。
由于内部监督不到位,导致一些不正当行为或违规操作得不到及时发现和纠正,进一步加大了事业单位的经营风险。
对策二: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针对内部监督缺位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内部监督的目标和范围,由专门的监督部门或监督人负责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内部行为合规并及时发现问题。
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提升其监督能力和水平。
问题三:员工敬业度不高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导致员工的敬业度不高,影响了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顺利进行。
对策三:建立激励机制和培训体系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内控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内控理念和业务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敬业度和内控意识。
问题四: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一些事业单位在信息技术应用上存在问题,导致信息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内控难以实时有效监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是保障其正常运转和提高业务效率的重要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内部控制建设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人员素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相关制度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脱离了实际情况,制定的制度不符合单位的业务特点,制度的总体框架不完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对策:应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操作规程、责任书等,制度应明确不同岗位职责和权限,并设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制度的检查和修订。
2. 人员对制度的认识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制度不得到全员的认同和理解,存在制度执行不到位、守则不遵守等问题。
对策:应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时加强对制度的解读和实施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 内控建设存在边缘化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将其当成附属工作,对内控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制度的实施、检查和修订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推进。
对策:要将内部控制建设置于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上,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工作,落实相应的财务预算,配备专门的内控建设人员,加强内控建设的宣传和对内控成果的评估与奖惩。
二、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内控人员素质不高: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内控人员,影响了内控建设工作的推进。
对策:要加强对内控人员的培训和选拔,确保他们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内控人员的素质水平。
可通过引进外部专家或咨询机构的方式,进行专业指导,提高内控建设的效果。
2. 人员分工不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对于各个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没有明确划分,导致工作中出现监管不到位、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和运作方式,其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作,也可能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控制目标不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控制目标不明确。
由于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健全,导致内部控制目标无法明确界定,流程缺乏规范,容易产生混乱和纰漏。
2.信息系统薄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建设并不完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由于信息系统薄弱,不仅存在着信息泄漏的风险,还会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决策带来困难。
3.人员素质不高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大多来自政府部门,缺乏市场竞争的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晋升机会。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管理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容易产生管理薄弱环节。
4.内部监督不足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结构复杂,内部监督不足成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尤其在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等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容易出现各种不规范行为和不当操作。
5.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中,由于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旦出现风险,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能力将无法及时有效地应对,导致严重后果。
二、对策分析1.明确控制目标事业单位应当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入手,明确控制目标,规范流程和要求,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执行标准。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2.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完善信息系统管理规范和信息安全体系,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3.加强人员培训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作为保障其规范运作、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事业单位规模的扩大和管理层次的复杂化,其内控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问题分析1.内控意识不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对内控概念的模糊和理解不足的情况。
他们往往将内控建设视为一项繁琐的程序,缺乏对内控建设的重视和理解。
2.制度设计不健全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落后,内控机制不够完善,内部监管制度混乱,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
3.风险管控不足在日常运作中,事业单位未能对各方面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有效管控,导致风险集聚,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4.内部监督不力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人员对于监督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的分析和评估,导致管理混乱和腐败问题频发。
5.信息技术支持不足一些事业单位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内控建设中的作用,导致内控制度的不完善和执行效率的低下。
二、对策建议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审查和修订,健全内控机制,增强对内部管理职能的约束和监督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3.加强风险管理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加强风险的管控能力,防范风险的发生,保障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总结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系统工程,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加强内控意识,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提高信息技术支持,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取得良好的效果。
希望各级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能够高度重视内控建设,加大对内控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和机制,为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事业单位内部运营中,内控建设是保证其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策的制定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问题分析在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控意识不强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员工对内控理念认识不深,缺乏内控沉浸,容易对重要信息进行泄露,数据失密;不了解执行长期以来的规章制度,不够清楚自有职责,制定了错误的决策;在交往缺乏信任,存在各种内部人员之间的不合作,工作内容不是很明确,致使最小明确责任不明确。
2.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导致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重大失等管理制度缺失等,由此造成了一些差异化的内部管理问题;学习方法不规范导致了管理制度的粗放,缺乏对于执行长期以来的规章制度的深刻领会和熟悉;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公平合理性,导致不懂。
3.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部分事业单位在信息交流方面存在问题,由于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导致内部信息孤岛,信息沟通不畅,给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4.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导致内部审计监管工作不够到位,纪律性管理不严等问题。
5.内部人员素质不高一些事业单位内部人员素质不够高,缺乏职业道德,导致内控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良现象。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事业单位内控建设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措施,从而提高内控水平,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1.加强内控培训和教育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内控意识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使他们能够深入理解内控的重要性,并且将内控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2.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的工作流程等,确保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准确执行。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事业单位规模的不断扩大,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常见问题1.权责不清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权责不清,导致了管理混乱和责任不明确。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的权责划分不清晰,导致了一些管理职能的重叠和行政管理不畅。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责任不明确,一些管理人员可能会出现推诿责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行和管理。
2.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制度不健全。
一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滞后,无法及时跟上管理和发展的需要。
这样就会造成一些管理漏洞和制度不完善的现象,给事业单位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监督不到位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监督不到位的现象比较严重。
监督不到位导致了一些管理混乱和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有些工作人员利用监督不到位的机会,进行一些违规操作,导致了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4.人员素质不高在事业单位中,一些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管理能力和经验。
这就会导致一些管理困难和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5.信息系统不完善6.员工缺乏激励在事业单位中,一些员工可能会因为缺乏激励而表现得不积极。
这就会导致一些管理困难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二、对策建议针对权责不清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权责,划分清晰的管理职能。
通过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解决权责不清的问题。
针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及时跟上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管理漏洞的出现。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一、核心内控要素不完善的问题1.1 缺乏明确的内控目标和策略应该明确事业单位的内控目标和策略,明确内控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对于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内控目标和策略,确保内控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1.2 风险评估不全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全面识别和评估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类风险。
在评估中应重点关注可能对事业单位财务和业务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减少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1.3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还应制定明确的内部控制规范和制度,确保内部控制的落地实施。
应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二、内控措施执行不彻底的问题事业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定期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对于已识别的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应加强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和监察,及时纠正和改进不合理的控制措施。
2.2 内部审计不到位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和流程。
加强对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的审计,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建立内部审计报告的反馈机制,确保审计结果得到妥善处理和执行。
2.3 内控指标缺乏有效衡量应建立完善的内控指标体系,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量化评估和监督。
通过指标的衡量和对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不断完善。
三、内控文化不够浓厚的问题3.1 强化内控意识事业单位要加强员工对内控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和培训,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内控观念。
通过内控意识的培养,使员工自觉遵守内控制度,增强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3.2 加强内外部沟通建立规范的内外部沟通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外部咨询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通过与外部专业人士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内部控制水平和能力。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事业单位的难题。
在日常运营中,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着管理混乱、信息不透明、风险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解决内部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管理混乱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是影响其内控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复杂,工作人员多,且涉及到的业务范围广泛,因此管理混乱成为常见问题。
管理混乱导致了工作流程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责任难以明确,从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管理质量。
对策:1.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减少管理混乱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履行工作职责。
问题二:信息不透明事业单位内部信息不透明是内控建设中常见的问题。
信息不透明会导致决策失误,风险隐患难以识别和评估,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对策:1.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的收集、存储和传递流程,保证信息的真实、完整、及时和准确。
2.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采取措施保护重要信息的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问题三:风险隐患事业单位内部风险隐患是影响内控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广泛,涉及到的风险也较多,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正确评估风险隐患,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对策:1.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估和处理,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2.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风险隐患的及时控制和处理。
问题四:内控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影响内控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
由于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管理、运营和决策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隐患和漏洞,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营和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委派管理和经营的非营利性单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职能不断增加,管理层面也越来越复杂。
在这个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完善和改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权限管理等现象。
这样的问题,将导致相关人员随意处理事务,从而可能导致资金监管和财务管理控制不力,甚至出现财产损失等事件。
2. 监控不到位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合理的流程流程,但监控的力度并不够,发现问题后反应慢,处理不及时。
导致在发生问题时往往已经无法防止。
3. 重复审批和复杂流程有些事业单位存在复杂的审批流程,由于涉及的环节多,导致审批的时间长、成本高,而且还存在重复的审批环节,这样会增加单位的运营成本和工作效率。
4. 信息化程度低一些事业单位、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可能在账务记录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财务风险。
二、改进建议事业单位应该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进行完善,建立相关的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整个过程有序进行。
必要时,可以将制度和流程进行全流程画图化、并分配责任人进行专职管理。
2. 完善审批制度事业单位应针对审批制度的复杂度,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办事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此外,应开设相关的账户密码保护措施,保护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3. 信息化升级针对信息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化升级,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数字化管理,提高单位的信息化程度,以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加强对财务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对系统漏洞进行逐步改进和优化。
4. 监控力度加强事业单位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
还应加强对员工的内部监管等,防止一些员工利用职务之便而牟取私利。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内控建设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在承担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内控建设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管理效率、防范风险、保障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当前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加以解决和改进。
一、问题分析1. 内控意识不强事业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的流程和信息交流可能存在不畅的情况,导致内部监督和管理程度不够,监管的空白地带,容易出现违规行为。
部分员工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内控意识,以致经常出现疏漏,给管理秩序带来一定的隐患。
2. 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在事业单位内部,由于历史原因或者管理体制的限制,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执行不到位,容易导致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
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管理规定和流程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存在着风险控制不足的问题,容易引发各种管理风险。
3. 内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部分事业单位内部,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内控建设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对内部管理的不力,容易使得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发生混乱。
由于内部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导致工作任务无法有效完成,监管不到位,极大地增加了管理风险。
4. 内控业务培训不足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对内控业务的重视不够,对内部员工的内控业务培训也不够充分,导致员工对内控业务的了解不够,容易出现失误和疏漏。
员工缺乏业务知识,往往会影响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导致管理风险的增加。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内控意识培训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内控意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内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通过举办内控培训班、开展内控知识宣讲等方式,让员工深入了解内控的作用和重要性,增强内控意识,确保内控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事业单位应当对内部控制机制进行全面的审查和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和科学。
可以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定和流程设计,增加风险控制点,减少管理漏洞,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
议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
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发布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
年]21号)并于月1月1日起全面正式实施。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基建、科研、后勤和物资采购等多项经济活动。
另外,事业单位附属单位较多,经常性、非经常性经济活动众多,大部分资金由国家财政投入,内部控制尤为重要。
其控制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正常运行、国有资产的管理,甚至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加强内控管理,可厉行勤俭节约,杜绝各种名义的铺张浪费,监督日常业务运行,促进内控工作的有效运行。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还是保护国有资产安
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确保工作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措施。
本文总结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认为内部控制建设应围绕单位整体系统建设进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停留在文字层面,内控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相对企业而言,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较低。
虽
然很多事业单位建立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历史原因和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内部控制工作只停留在“纸上文章”和应付检查层面,未对执行和监管起到指导作用。
甚至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成本过高,造成单位办事手续繁琐不利于运行效率提高,因而对内控的执行缺乏积极性。
(二)缺乏高水准内控管理人员
从整体来看,事业单位内控人员的素质偏低,尤其在一些基层单位,内控知识缺乏,或缺少相应的内控经验,内控人员难以胜任工作,不能有效的实现内部控制所预测的效果,导致内控执行时缺乏必要的力度,使内控失效。
(三)内控制度残缺,内控机构缺乏独立性
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规范的范围过于狭窄,导致制度成为摆设或者残缺的现象。
此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构不具备独立性,我国事业单位所设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从目前来看,出于对经济活动的监督、控制的需要,事业
单位一般将这项工作交由会计部门或者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负责。
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要受到单位的限制,因此也不具备独立性。
(四)重大事项的集体决策和审批制度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一些重要事项范围和职责权限没有明确界定,决策方式和程序以及议事规则不规范不清晰,没有建立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
特别是在一些人员较少或较基层的事业单位,“家长制”作风严重,领导“一言堂”、“一支笔”审签。
(五)日常业务运行与财务管理脱节,资产管理环节存在缺陷,不能及时为内控部门提供资产、资金的使用数据等第一手资料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只起到“核算”和“付款”的作用,对本单位业务上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参与较少,对相关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不多,导致单位财务和业务办理脱节,从而无法对业务部门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和有效的内部监督;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应入未入、该销未销,导致账物脱节、存量不清。
例如,有的个别单位建造的楼房已使用多年,工程支出仍挂在“在建工程”和往来账户中。
(六)预算外资金监管不力,把预算外资金视同部门和单
位的自有资金
由于事业单位对预算外资金认识上存在偏差,缺乏一套完整、规范、统一的资金的管理制度,只实行简单的收支两条线方式,在资金管理方面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合力,管理效果不明显。
(七)缺乏完善的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未引起重视,很多单位依据规定建立了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内部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在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对控制失效现象严重的情况也未建立责任追究制。
(八)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远滞后于需求
分析目前的状况,无法量化投入产出比,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内控信息技术研发方面,从理论、方法、技术到产品都处于落后的状态。
但有别于发达国家的是,我国的内控信息化建设有着更为强劲的需求。
完善内控建设,打造科学有效的内控管理平台
(一)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内部控制意识
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强化单位领导的内部控制意识,让单位的领导真是认识到内控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单位领导对内控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控制环境的好坏。
同时,还要将这
一意识贯彻落实到全体员工的工作中,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定期对职工进行培训。
全体职工在管理层的引导下,应认真执行内部控制工作,同时对内控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以调动单位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承担内部控制责任的意识。
(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内控机构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众多规章制度息息相关。
事业单位在健全内控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与之相关的其他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内部控制的有效实现。
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还应强化内控制度的其权威性和独立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及运行的有效程度定期作出评价,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
(三)建立完善的集体决策和议事机制
事业单位的决策权应该受到相关机构的监督,比如,事业单位应对重大事项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经过必要的研究论证程序后,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最终决策应通过党组会、办公会或部门与科室联席会讨论决定。
事业单位米用集体决策制,可以有效的规避错误和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控和业务过程的协同,强化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应把业务过程和财务管控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财务控
制渗透到业务活动的每个环节,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业务过程中的舞弊。
事业单位还应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组织专门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
对盘盈、盘亏、报废、损毁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事业单位应依据清查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内控制度。
小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门的岗位,配备专、兼职的人员管理财产,大型事业单位要设立专用设备管理部门,并配备相应的管理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负责专用设备的验收和日常的设备维护以及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
(五)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监管,健全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在将预算外资金缴入财政账户的同时,也关心相关财政部门让它支多少、怎么支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机制要与支出机制的建立相联系。
事业单位在收入方面,要合理合法;在支出方面,应体现以收定支,核定支出基数,并借鉴预算内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建立一整套的开支标准、考核依据及管理制度。
健全监督机制,确保专款专用,对不合理的支出能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堵塞漏洞,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六)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工作,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应由事业单位全体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共同利
用系统化的方法来进行。
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首先,应设立全面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全面渗透到评价单位内部控制的全过程,涉及所有业务和全体人员;同时,
评价指标要以事实为基础,指标结构科学、清晰、合理,评价指标要具有独立性,保证评价各个环节独立。
对内部控制制度自我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特点制定改进措施。
(七)紧跟时代脚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内控建设
事业单位不能与现代化相脱节,要紧跟时代变化,大力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
结合现代化技
术,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八)选拔合格人才,强化内控人员业务能力
事业单位在设立健全的内控机构后,配备的人员不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同时还应具备良好职业道德。
事业单位应成立一支应变能力强且专业技能扎实的人才队伍,并对此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或者专业进修,加强他们对风险的分析、应对能力,以及面对全新业
务时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意识,成为“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