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b1d6ea680203d8ce2f24bc.png)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4分)
1.(4分)关于重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即与接触面垂直
B.有规则几何外形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若地球为规则球体,且质量分布均匀,那么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2.(4分)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会改变
B.当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可能逐渐增大
C.运动轨迹对任何观察者来说都是不变的
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3.(4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B.用手托住一个瓶子,瓶子对手的压力就是重力
C.静止的水平桌面放一本书,桌面对书的支持力与书的重力二力平衡
D.静止的水平桌面放一本书,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由于书发生了弹性形变引起的4.(4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3,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
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v a=8
3m/s
B.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
C.t=1s时,b车的速度为8m/s
第1 页共19 页。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74d6b70740be1e640e9a2e.png)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一位同学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如图所示,他从西四(图中A位置)出发,沿着西四南大街向南走到西单(图中B位置).然后沿西长安街向东到达天安门广场(图中C位置).他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km,B、C间的距离约为2.0km,A、C间的距离约为2.7km.由以上信息可知,他从西四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约为()A.2.7km B.3.9km C.4.7km D.6.6km2.某新型战机在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测得战机5s末的速度为40m/s、10s末飞离跑道时的速度为70m/s,在跑道上共运动了500m.则它在跑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35m/s B.40m/s C.50m/s D.70m/s3.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在该铁路上,动车组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110m/s.在某次试验中,动车组的速度从10m/s 增加到50m/s所用时间为80s.假设动车组在这8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动车组的加速度大小为()A.10m/s2 B.8m/s2C.2m/s2 D.0.5m/s24.轻重不同的两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关于两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石块先落地B.轻的石块先落地C.重的石块所受重力大,加速度大D.两石块不论轻重,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5.如图所示,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F1=8N,F2=2N的两个水平推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10N B.8N C.6N D.2N6.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受重力、支持力7.如图所示,将一个大小为F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已知力F与x轴的夹角为θ,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 x的大小为()A.FsinθB.FcosθC.FtanθD.Fcotθ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电梯在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下加速度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B.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C.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D.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9.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B.图乙可能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C.图丙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D.图丁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11.若某一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物体可能是()A.静止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C.各共点力的合力不为零D.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12.如图所示,物块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则地面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A.Q的重力B.P、Q的重力之和C.Q受到的支持力D.P对Q的压力与Q对地面的压力之和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3.(6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的打点计时器应接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0、1、2、3、4是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s.用刻度尺量得计数点0到计数点1、2、3、4各点的距离依次为0.30cm、0.80cm、1.50cm、2.40cm,那么从打计数点“1”到打计数点“4”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14.(4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橡皮条伸长为AO,如图所示,接下来,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作用在橡皮条上,使这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应当()A.沿F1、F2的角平分线方向拉伸橡皮条B.将橡皮条拉伸至O点C.大小等于D.大小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15.(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关系:(1)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在(选填“挂”或“不挂”)吊盘和砝码的情况下,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当小车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运动时,说明已平衡了小车受到的阻力.(2)某次实验打出一条纸带,如图2是其中的一部分,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T=0.10s,A、B间的距离x1=6.00cm,B、C间的距离x2=6.40cm,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三、论述、计算题.16.(8分)一石块从45m高的楼顶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多大(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多少.17.(8分)如图所示,用轻绳OA与轻绳OB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与竖直墙面之间,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OB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受到绳OA、OB的拉力大小.18.(8分)高速公路上,为防止汽车连续下坡或转弯时刹车失灵发生事故,道路旁常建有斜向上的“缓冲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货车冲上缓冲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为零.求货车的(1)初动能E k;(2)加速度大小a;(3)最大上行距离L.19.(12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一个水平推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当物体运动9m时,速度达到6m/s.求:(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多大?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一位同学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如图所示,他从西四(图中A位置)出发,沿着西四南大街向南走到西单(图中B位置).然后沿西长安街向东到达天安门广场(图中C位置).他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1.9km,B、C间的距离约为2.0km,A、C间的距离约为2.7km.由以上信息可知,他从西四到天安门广场的位移大小约为()A.2.7km B.3.9km C.4.7km D.6.6km【考点】位移与路程.【分析】位移为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而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已知初位置和末位置的间距,就是位移大小.【解答】解:从起点A到终点B的直线距离为AC,即2.7km,为位移大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位移,关键是与路程相区分,要明确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和末位置有关,基础题目.2.某新型战机在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测得战机5s末的速度为40m/s、10s末飞离跑道时的速度为70m/s,在跑道上共运动了500m.则它在跑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35m/s B.40m/s C.50m/s D.70m/s【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由题意可明确粒子的位移和时间,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飞机在总位移为500m,用时10s,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v===50m/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找出相应的位移和时间,本题应注意飞机的运动不是匀加速运动,故不能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求解.3.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它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在该铁路上,动车组运行的最高速度可达110m/s.在某次试验中,动车组的速度从10m/s 增加到50m/s所用时间为80s.假设动车组在这8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动车组的加速度大小为()A.10m/s2B.8m/s2C.2m/s2D.0.5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直接求解【解答】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加速度定义式的直接应用,关键是注意公式是矢量式,一般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矢量为正,与初速度反向的矢量用负.4.轻重不同的两石块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关于两石块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石块先落地B.轻的石块先落地C.重的石块所受重力大,加速度大D.两石块不论轻重,都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速度与时间有关.【解答】解:AB、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两块石头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得,又因为两块石头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故运动的时间相等,所以两块石头同时落地,故AB错误;CD、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运动的情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它们的加速度相同,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一样快.与质量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等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类题目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直接解题,通常难度不大.5.如图所示,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F1=8N,F2=2N的两个水平推力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则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A.10N B.8N C.6N D.2N【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分析】先求出两外力的合力,再根据平衡条件即可求出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解答】解:两外力的合力F=8 N﹣2 N =6N,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6N,方向向左;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摩擦力的计算问题,要注意明确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为静摩擦力,故应根据平衡条件求解.6.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向下匀速滑行,不计空气阻力,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下滑力B.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D.受重力、支持力【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重力一定有,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使物体紧压斜面,同时使物体沿斜面下滑,故物体与斜面间相互挤压,斜面对其一定有支持力,物体匀速下滑,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解答】解: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重力一定有,同时物体与斜面间相互挤压,斜面对其一定有支持力,物体匀速下滑,一定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注意物体下滑时不受所谓的下滑力,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要求能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特点,是正确分析受力的基础和依据.要想熟练掌握,还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不断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反复体会方法,总结技巧才能达到要求.7.如图所示,将一个大小为F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已知力F与x轴的夹角为θ,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 x的大小为()A.FsinθB.FcosθC.FtanθD.Fcotθ【考点】力的分解.【分析】依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三角知识,即可求解.【解答】解:将一个大小为F的力沿相互垂直的x轴和y轴分解.力F与x轴的夹角θ,依据三角知识,则力F在x轴上的分力F x的大小为F x=Fcosθ,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考查力的分解,掌握正交分解的内容,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注意三角知识的运用.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电梯在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向下加速度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B.小球处于超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C.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D.小球处于失重状态,所受拉力大小等于【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分析】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对绳子的拉力小于重力,而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对绳子的拉力大于重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物体对绳子的拉力.【解答】解:电梯在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向下加速度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则物体一定处于失重状态;选取向下为正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的超重状态、失重状态与加速度的方向之间的关系,牢记物体处于超重、失重状态时物体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9.如图所示,一匹马拉着车前行.关于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马拉车的力总是大于车拉马的力B.马拉车的力总是等于车拉马的力C.加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D.减速运动时,马拉车的力小于车拉马的力【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与运动状态无关.【解答】解: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加速运动或者减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都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以时间t为横轴的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B.图乙可能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C.图丙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D.图丁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明确各种运动形式所遵循的规律,以及相关物理公式和数学知识即可求解.【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公式可知:x=v0t+a t2,故其位移一时间图象为抛物线,故A错误;B、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减小,图乙可能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故B正确.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变,速度均匀增大,图丙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故C正确.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为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比较全面的考查了运动学规律,要熟练掌握运动规律以及公式,明确各种运动形式中各个物理量与时间的关系.11.若某一物体受共点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则该物体可能是()A.静止的B.做匀速直线运动C.各共点力的合力不为零D.各共点力的合力为零【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明确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物体保持平衡的条件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解答】解:A、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B正确;C、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受到的合力为零,故D正确C错误.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体平衡状态的判断,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受平衡力,受到的合力为零.12.如图所示,物块P、Q叠放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则地面受到的弹力大小等于()A.Q的重力B.P、Q的重力之和C.Q受到的支持力D.P对Q的压力与Q对地面的压力之和【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明确支持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可求得PQ对地面的弹力大小与重力和支持力之间的关系.【解答】解:ABC、对PQ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整体受两物体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PQ对地面的压力等于PQ的重力之和;同时弹力还等于Q受到的支持力大小,故BC正确,A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Q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受到弹力大小,则P对Q的压力与Q对地面的压力之和一定大于了地面上的弹力,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以及共点力的平衡规律应用,要注意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同时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16分)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填“交流”或“直流”).如图所示,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0、1、2、3、4是选取的五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则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 s.用刻度尺量得计数点0到计数点1、2、3、4各点的距离依次为0.30cm、0.80cm、1.50cm、2.40cm,那么从打计数点“1”到打计数点“4”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07 m/s.【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根据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即可确定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解小车的平均速度.【解答】解: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计数点“0”到计数点“4”的间距为x04=2.40cm=0.024m,计数点“0”到计数点“1”的间距为x01=0.03cm=0.003m,根据平均速度公式=,从打计数点“1”到打计数点“4”的运动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则有:=m/s=0.07m/s;故答案为:交流,0.1,0.07.【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橡皮条伸长为AO,如图所示,接下来,撤去F1、F2,改用一个力作用在橡皮条上,使这一个力产生的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应当()A.沿F1、F2的角平分线方向拉伸橡皮条B.将橡皮条拉伸至O点C.大小等于D.大小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分析】为了使两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两次橡皮条伸长的长度相同,且拉到同一个结点,两个分力的大小不需要相同.【解答】解:A、两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与一根弹簧秤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不一定沿F1、F2的角平分线方向拉伸橡皮条,故A错误;B、当橡皮条拉到同一个结点,即在同一方向上伸长到同一长度,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C、由于两分力夹角不一定为90°,故大小不一定为,故C错误;D、力是矢量,要求使F的大小等于F1、F2的矢量和的大小,大小并不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对于实验问题应明确实验原理,同时注意只有通过具体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具体实验操作细节的意义,因此平时同学们应该加强实验实践,而不是空洞的记忆实验.15.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关系:(1)实验中,需要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在不挂(选填“挂”或“不挂”)吊盘和砝码的情况下,木板右端适当垫高,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当小车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已平衡了小车受到的阻力.(2)某次实验打出一条纸带,如图2是其中的一部分,A、B、C为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T=0.10s,A、B间的距离x1=6.00cm,B、C间的距离x2=6.40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0.4m/s2.【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1)明确平衡摩擦力的意义,知道如何判断是否已平衡摩擦力;(2)匀变速直线运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差为定值,即△x=aT2进行分析,即可求得加速度的数值.【解答】解:(1)只要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当不挂钩码的小车能拖动纸带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即说明小车受力平衡,此地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相互平衡;(2)A、B间的距离x1=6.00cm=0.060m,B、C间的距离x2=6.40cm=0.0640m;则由△x=aT2可得:a===0.40m/s2故答案为:(1)不挂匀速直线(2)0.4【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要注意明确实验原理,知道如何平衡摩擦力以及如何验证已正确平衡摩擦力,同时在求解加速度时要注意单位要统一用国际单位制.三、论述、计算题.16.一石块从45m高的楼顶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多大(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多少.【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位移公式可求出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可求落地速度,第2s内的位移为前两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解答】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公式,得:t===3s(2)落地速度为:v=gt=10×3=30m/s(3)第2s内的位移为前两2s内的位移减去第1s内的位移,即:=15m答:(1)石块下落所需的时间为3s;(2)落地时石块的速度为30m/s;(3)石块在第2秒内的位移是15m【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特殊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遵守匀变速运动的普遍规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7.如图所示,用轻绳OA与轻绳OB将质量为m的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与竖直墙面之间,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OB水平、重力加速度为g,求:小球受到绳OA、OB的拉力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由题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出AO绳和OB绳的拉力.【解答】解: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对小球受力分析,设AO绳的拉力为F1,OB绳的拉力为F2,由平衡条件有:F2=F1sinθ,解以上两式得:F2=mgtanθ答:小球受到绳OA、O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mgtanθ.【点评】本题悬绳固定的物体平衡问题,往往以结点为研究对象,正确分析受力,作出力图,即可由平衡条件求解18.高速公路上,为防止汽车连续下坡或转弯时刹车失灵发生事故,道路旁常建有斜向上的“缓冲坡”.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货车冲上缓冲坡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初速度为v0,经过时间t速度减为零.求货车的(1)初动能E k;(2)加速度大小a;(3)最大上行距离L.【考点】动能;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可得;(2)由速度公式求解;(3)由推论公式v t2﹣v02=2a L可求.【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初动能为:E k0=m v02;(2)由速度公式v t=v0﹣a t可得:a=;(3)由v t2﹣v02=2a L可知:L==.答:(1)初动能为m v02;(2)加速度大小;(3)最大上行距离为.【点评】汽车向上匀减速运动,正确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求解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也可用平均速度即:x=t,解题更方便.19.(12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在一个水平推力作用下,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当物体运动9m时,速度达到6m/s.求:(1)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物体受到的水平推力多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求加速度.(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水平推力.【解答】解:(1)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有:v2=2a s。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004dcd4a7302768f9939bd.png)
第 1 页 共 18 页
2019-2020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下列情况下,物体受到的重力发生变化的是( )
A .使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B .把物体从赤道运到北极
C .把物体放在真空中
D .把物体放在水中 2.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运动情况与选取的参考系无关
B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速度的方向也一定不会改变
C .当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可能逐渐增大
D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
3.图示为三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受到的重力
B .图甲中,静止在地面上的足球受到弹力的作用是因为足球发生了形变
C .图乙中,足球被踢起,脚与球接触时脚对球的力与球对脚的力大小相等
D .图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三个足球因为接触了,所以足球间可能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运动,两车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甲车的速度一直增大
B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甲、乙两车在图示运动过程中只相遇一次
D .在t 1~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5
.高跷运动是一项新型运动,图甲为弹簧高跷。
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拉伸弹簧后,人。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2dddfa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02.png)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期末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B .点电荷的电荷量一定是1.6×10-19CC .体积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做点电荷D .研究带电体的相互作用时,所有带电体都可以看作点电荷2.“达•芬奇塔”位于阿联酋的迪拜,计划于2020年竣工,该建筑每层楼都能独立旋转,因转速不快,大楼中的人并不会感觉到眩晕,图甲中所示为该建筑五种不同形态,图乙为某层楼的平面图,当图乙所在楼层正在匀速转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处于A 点和B 点的物体合力为0B .处于A 点和B 点的物体合力方向相同C .处于A 点和B 点的物体角速度相同D .处于A 点和B 点的物体线速度相同3.如图所示,A 、B 、C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三颗卫星的质量关系为=<A B C m m m ,轨道半径的关系为<=A B C r r r ,则三颗卫星( )A .线速度大小关系为ABC v v v <=B .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BC a a a >=C .向心力大小关系为A B C F F F =<D .周期关系为A B C T T T >=4.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人的一生有重要意义。
在居家期间有些同学经常躺着看手机,出现了手机碰伤眼睛的情况。
若手机质量为120g ,从距离眼睛约20cm 的高度无初速掉落,碰到眼睛后手机未反弹,眼睛受到手机的冲击时间约为0.15s ,g=10m/s 2,则手机对眼睛的冲击力约为( )A .2.8NB .0.28NC .2.4ND .0.24N5.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q >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 、b 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33ef8d19e8b8f67d1cb919.png)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A.甲一定先由A达到C
B.甲、乙不可能同时由A达到C
C.乙一定先由A达到C
D.若a1>a3,则甲一定先由A达到C
12.在足够高的空中某点竖直上抛一物体,抛出后第3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m,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向上运动时间可能为2.8s
18.A车在直线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大雾天气能见度低,当司机发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B车时,两车的距离为84m,A车司机立即刹车(不计反应时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两车均为质点)。求: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位科学家开创了以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了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位科学家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M)g
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C.当F>μ2(m+M)g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1.如图所示,甲、乙两车同时由静止从A点出发,沿直线AC运动.甲先以加速度a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B点后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v.乙以加速度a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到达C点时的速度亦为v.若 ,则( )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bd0dccc10a6f524cdbf850a.png)
雅礼教育集团2020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物理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7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8~10 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题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5 分,没有选全得 3 分,不选或者错选不得分)1.如图所示,国产某品牌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当车速v≤10m/s 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自动刹车,加速度大小约为5m/s2,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
则“全力自动刹车”系统设置的安全距离约为A.50mB.20 m C.10m D.1m2.如图所示,很多地铁站安装了智能化的阶梯式自动扶梯。
为了节约能源,在没有乘客乘行时,即自动扶梯不载重时往往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运行,当有乘客乘行时自动扶梯经过先加速再匀速两个阶段运动。
一乘客乘阶梯式自动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扶梯加速时,扶梯对顾客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B.扶梯加速、匀速运转时,对顾客摩擦力方向都为水平方向C.扶梯对顾客的弹力大小始终等于重力D.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一件质量为M的衣服挂在等腰三角形的衣架上,衣架挂在A 一根横杆上。
衣架质量为m,衣架顶角θ=120°,此时衣架底边水平。
不计衣服与衣架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则衣架A 点受到横杆的支持力F T 和衣架左侧对衣服的作用力F 大小分别为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小物块放在静止的小车上,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m/s2.现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关于物块的加速度a m 和小车的加速度a M的大小,下列选项可能正确的是A.a m=1m/s2,a M=2m/s2 B.a m=2m/s2,a M=1m/s2C.a m=2m/s2,a M=3m/s2 D.a m=3 m/s2,a M=1m/s25.如图所示,A、B、C 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 之间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连在一起,B、C 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整个系统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且处于静止状态。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2fafbb7cd184254b3535eb.png)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2.(4分)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水平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4分)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4.(4分)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10t﹣t2,自行车x=5t,(x 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C.在t=2.5s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m5.(4分)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对小球再施加一个力,使绳与竖直方向成β角并绷紧,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力最小为()A.mgsinβB.mgcosβC.mgtanβD.mgcotβ6.(4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7.(4分)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的位移是()A.1 m B.2 m C.5 m D.3 m8.(4分)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指向A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则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原位置B.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A侧某点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B侧某点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9.(4分)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0.(4分)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球受到的风力F为m B gtan θ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A的支持力变大D.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错选、未选得0分)11.(6分)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弹力大小F和长度x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力的大小为2N时,弹簧伸长了2cm12.(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B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m/s2,则()A.物体A受到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 NB.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 NC.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10 N13.(6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14.(6分)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的速度比B更大B.在0﹣3s的时间内,物体B运动的位移为10mC.t=3s时,物体C追上物体DD.t=3s时,物体C与物体D之间有最大间距三、实验题(每空3分,共9分)15.(9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1所示.带滑轮的长木板一端伸出桌面,另一端适当垫高,使木块连上纸带后恰好匀速下滑,细绳通过两滑轮分别与弹簧秤挂钩和沙桶连接,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恰好与木板平行.按住木块,缓慢向沙桶中添加细沙,释放木块,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及并通过计算求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a,再改变沙桶质量…获取多组F,a的数据.(1)关于该实验的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应先闭合打点计时器开关,再释放木块B.添加细沙,比用钩码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C.每次添加细沙后,需测出沙及沙桶的质量D.实验过程要确保沙及沙桶的质量远小于木块的质量(2)某次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选取A、B、C、D、E,5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间还的4个点未画出),则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公式、运算过程和文字说明,共27分)16.(6分)如图所示,小球的重力为12N,绳子OA与水平方向的角度为37°,OB水平(sin37°=0.6,cos37°=0.8,tan37°=,cot37°=);试求(1)绳子OA受到的拉力.(2)绳子OB受到的拉力.17.(6分)一滑块以初速度v0=2m/s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4s末的速度为6m/s,求:(1)滑块下滑时的加速度;(2)第3s末的速度;(3)前3s内的位移.18.(7分)如图,用力F提拉有细绳连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上升,已知A、B的质量分别是1kg和2kg,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35N,取g=10m/s2则:(1)力F的大小是多少?(2)为使绳子不被拉断,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19.(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放于倾角θ为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受到30N的水平拉力作用而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2s后将水平拉力撤去.(sin 37°=0.6,cos 37°=0.8).求:(1)求物体能向上运动多远?(2)水平拉力撤去后还要经过多少时间物体再次回到斜面底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4分)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等效替代法、科学假设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v=,当△t趋近于零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D.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分析】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是指用一种情况来等效替换另一种情况,效果要相同;当时间非常小时,我们认为此时的平均速度可看作某一时刻的速度即称之为瞬时速度,采用的是极限思维法.研究多个量之间的关系常用控制变量法.【解答】解: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运用了理想模型法,不是假设法;故A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v=,当△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正确;C、在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因为三量之间相互都有关系,故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的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因此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点评】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2.(4分)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并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D.水平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析】①平衡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缺一不可.②相互作用力的判断,两个力必须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A、木箱受到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正确;C、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C错误;D、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点评】相互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明确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3.(4分)如图甲、乙所示,乙图中斜面体固定不动,物体P、Q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P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同B.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受摩擦力,且方向均与F相反C.甲、乙两图中物体P均不受摩擦力D.甲图中物体P不受摩擦力,乙图中物体P受摩擦力,方向和F方向相同【分析】因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受力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解答】解:甲中P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甲中P物体不受外力,故甲中P没有相对于Q 的运动趋势,故甲中P不受摩擦力;乙中P也是平衡状态,但P的重力使P有一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Q对P有向上摩擦力,故P受与F方向相同的摩擦力.故选:D.【点评】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是摩擦力中的重点,一般是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必要时可以采用假设法.4.(4分)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汽车x=10t﹣t2,自行车x=5t,(x 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C.在t=2.5s时,自行车和汽车相距最远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它们距路标12.5m【分析】将两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与匀变速运动和匀速运动的位移公式进行对比,分析两车的运动性质.根据速度关系分析两车的位置关系.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由位移相等,求出时间,再求出与路标的距离.【解答】解:A、由汽车x=10t﹣t2,与x=v t+对比得到汽车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汽车做匀减速运动.自行车的位移x=5t,则知,自行车做匀速运动,速度为5m/s.故A 错误.B、在t=0时刻,汽车的速度较大,则经过路标后的较短时间内自行车在后,汽车在前.故B错误.C、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v0﹣a t=v,解得:t==.故C正确.D、当两者再次同时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等,则有:x=10t﹣t2=5t,解得,t=5s,则x=25m,即它们距路标25m.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追及问题,首先要根据两车的位移表达式求出速度和加速度,其次要抓住隐含的临界条件,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同.5.(4分)如图所示,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对小球再施加一个力,使绳与竖直方向成β角并绷紧,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力最小为()A.mgsinβB.mgcosβC.mgtanβD.mgcotβ【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绳的拉力T和力F,根据平衡条件的推论可知,绳的拉力T和力F的合力大小等于mg,方向竖直向上,保持不变,根据作图法,确定力F最小时F的方向,再根据平衡条件求出F的最小值.【解答】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绳的拉力T和力F,作出力图如图所示.作图可知,当F与绳子方向垂直时,F最小.根据平衡条件得F=mgsinβ.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点在于如何运用作图法确定F取得最小值的条件,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当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时,一个分力方向不变,当两个分力相互垂直时,另一个分力有最小值.6.(4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一定越来越小D.物体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一定越来越大【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无关,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解答】解: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不一定大,例如速度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物体速度变化快,加速度一定大,故B正确;C、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大,故C错误;D、物体加速度不断增大,如果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把握加速度的定义式a=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以及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的基础.7.(4分)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经4s后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的位移是()A.1 m B.2 m C.5 m D.3 m【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每一秒内的位移之比,从而通过第1s 内的位移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解答】解:采用逆向思维,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x=得,1s内、2s内、3s内、4s内的位移之比为1:4:9:16.则逆过来看,每一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则最后1s内的位移与第1s内的位移之比为1:7,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故B正确,A、C、D 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8.(4分)一物体在AB两点的中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设AB长度足够长),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设指向A的加速度为正方向,则从t=0时刻开始,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原位置B.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A侧某点C.先向A后向B,再向A、向B、4s末静止在偏B侧某点D.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0﹣1s内,物体向A做匀加速运动;1﹣2s内,物体向A做匀减速运动;2﹣3s内,物体向A做匀加速运动;3﹣4s内,物体向A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对称性确定4s末的速度.【解答】解:由图分析可知,物体在第1s内向A做匀加速运动;第2s内,物体继续向A做匀减速运动,2s末速度减为零;第3s内,物体向A做匀加速运动;第4s内,物体向A做匀减速运动;所以物体一直向A运动.4s末静止在偏向A侧的某点.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加速度图象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能力.注意1s末和3s末物体不回头向B运动,而是由于惯性继续向A运动.9.(4分)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重力加速度为g).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分析】物体原来静止,由此可以知道物体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相等,当弹簧又被继续压缩时,这时增加的弹力就是物体受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加速度的大小,再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因为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x,由此可以知道,mg=kx,当电梯运动时,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弹簧的弹力变大了,所以物体的合力应该是向上的,大小是mg,由牛顿第二定律F=m a可得,mg=m a,所以加速度大小为a=g,合力是向上的,当然加速度的方向也就是向上的,此时物体可能是向上的匀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下的匀减速运动,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物体所处的两种不同的情况,对物体受力分析,增加的弹力就是物体受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加速度.10.(4分)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 A、m B,由于B球受到风力作用,环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球受到的风力F为m B gtan θ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C.风力增大时,杆对环A的支持力变大D.环A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分析】先对球B受力分析,受重力、风力和拉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对A、B两物体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风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再再次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各力的变化.【解答】解:AB、对球B受力分析,受重力、风力和拉力,如左图风力F=m B gtanθ,故A正确;绳对B球的拉力T=,当风力增大时,θ增大,则T增大.故B错误.CD、把环和球当作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m A+m B)g、支持力N、风力F 和向左的摩擦力f,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可得:杆对A环的支持力大小N=(m A+m B)g,f=F,则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故D错误;对整体分析,竖直方向上杆对环A的支持力N A=(m A+m B)g,风力增大时,杆对环A的支持力,故C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得3分,错选、未选得0分)11.(6分)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弹力大小F和长度x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C.弹簧的原长为6cmD.弹力的大小为2N时,弹簧伸长了2cm【分析】由弹簧弹力大小F和长度x的关系,读出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原长;由图读出弹力为F=2N,弹簧的长度为x=4cm,求出弹簧压缩的长度,由胡克定律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解答】解:C、由图读出,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的长度为L0=6cm,即弹簧的原长为6cm,故C正确;AB、由图读出弹力为F1=2N,弹簧的长度为L1=4cm,弹簧压缩的长度x1 = L0﹣L1=2cm=0.02m;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N/m =100N/m;故A错误,B正确;D、由图知,F=2N时,x=4cm或8cm,则弹簧压缩了6cm﹣4cm=2cm,或伸长了8cm ﹣6cm=2cm,故D错误.故选:BC.【点评】在胡克定律公式f=kx中,x是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不是弹簧的长度,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12.(6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4kg的半球形物体A放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B上静止不动.若用通过球心的水平推力F=10N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斜面仍相对地面静止.已知sin 37°=0.6,cos 37°=0.8,取g=10m/s2,则()A.物体A受到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8 NB.物体A对斜面B的作用力增加10 NC.地面对斜面B的弹力不变D.地面对斜面B的摩擦力增加10 N【分析】对没有施加力F时的半球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然后进行比较.【解答】解:A、没有施加力F时,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f=mgsinθ=4×10×0.6=24N施加力F后,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在斜面方向:f′+Fcosθ=mgsinθ代入数据解得:f′=16N故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减少:△f=24N﹣16N=8N,故A错误;B、没有施加力F时根据平衡条件A受斜面作用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大小为4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为40N反向向下,施加力F后物体A对斜面的作用力如图:F=N=10N,可以看出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不是增加10N,故B错误;C、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力F的是水平的,所以不影响竖直方向的受力,地面对斜面的弹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D、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增加了10N的力F,根据平衡条件得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增加10N.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共点力的平衡问题,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或者是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然后在坐标轴上建立平衡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13.(6分)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A.路程为65 m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向上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向上【分析】根据上升的位移大小和下降的位移大小求出路程的大小,从而得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的变化量,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A、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则下降的时间t2=2s,上升的位移大小,下降的位移大小,则路程s=x1+x2=45+20m=65m.故A正确.B、位移的大小x=x1﹣x2=45﹣20m=25m,方向向上,故B正确.C、速度的变化量△v=gt=10×5m/s=50m/s,故C错误.D、5s末的速度v=v0﹣gt=30﹣50m/s=﹣20m/s,则平均速度的大小,方向向上,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可以分段分析,也可以全过程分析求解,难度不大.14.(6分)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中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中乙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693ecf76c66137ef06195f.png)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32分)1.(4分)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笛卡尔D.牛顿2.(4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B.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号牛顿第二定律的C.物体受合力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物体受合力不为零,其速度也一定不为零D.物体受的合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零;物体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却可以最大3.(4分)研究表明,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它们是()A.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C.重力、弹力、强力、弱力D.重力、分子力、浮力、摩擦力4.(4分)歼﹣10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如图所示。
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考系,可以认为战斗机是运动的()A.歼﹣10战斗机B.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第1 页共19 页第 2 页 共 19 页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 .地面上的房屋5.(4分)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C .0~t 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0~t 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6.(4分)A 、B 两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A 球下落的时间为t ,B 球下落的时间为t 2,当B 球开始下落的瞬间,A 、B 两球的高度差为( ) A .gt 2 B .38gt 2 C .34gt 2 D .14gt 2 7.(4分)三个木块a 、b 、c 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500N/m 的相同轻弹簧p 、q 用轻绳连接如图,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a 、b 质量均为1kg ,c 的质量为2kg .开始时p 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
雅礼中学2020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期考答案
![雅礼中学2020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期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c19d036f1aff00bfd51ea9.png)
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答案 1.答案 C 解析 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则末速度v =0,a =-5m/s 2,根据v 2-v 20=2ax 得x =-v 202a=-102-2×5m =10 m ,选项C 正确。
2.答案 A解析 在扶梯加速运转时,顾客受重力、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以产生沿斜面向上的加速度,当扶梯匀速运转时,顾客受到的合力为零,摩擦力为零,所以选项A 正确.3.答案:B4.C[若物块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设加速度为a ,对系统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 +m )a ,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二者间的摩擦力F f 为静摩擦力,且F f ≤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ma ,联立可得:a m =a M =a ≤μg =2 m/s 2.若物块与小车间发生了相对运动,二者间的摩擦力F f 为滑动摩擦力,且a m <a M ,隔离小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μmg =ma m ,可得:a m =2 m/s 2,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5.答案 A解析 剪断细线前,由平衡条件可知,A 上端的细线的拉力为3mg ,A 、B 之间细绳的拉力为2mg ,轻弹簧的拉力为mg .在剪断细线的瞬间,轻弹簧中拉力不变,小球C 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C 的加速度为零;A 、B 小球被细绳拴在一起,整体受到二者重力和轻弹簧向下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 =2ma ,解得a =1.5g ,选项A 正确.6.答案 D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以及落在斜面上的特点可知,x =v 0t ,y =12gt 2,tan θ=y x,分别将37°、53°代入可得A 、B 两个小球平抛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t A ∶t B =tan 37°∶tan 53°=9∶16,选项D 正确,A 、B 、C 错误.7. 答案 D8. 8.AC [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头对缸的作用力与盘的重力等大反向,竖直向上,所以A 正确、B 错误;一起匀加速运动,当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a max =μg ,头对缸的作用力斜向上,水平分力等于μmg ,竖直分力等于mg ,则头对缸的作用力F max =mg 2+μmg 2,则F ≤1+μ2mg ,所以C 正确;静摩擦力大小F f ≤μmg ,所以D 错误.]9.答案 CD解析 A 和B 的加速度均等于重力加速度,即B 的加速度等于A 的加速度,故A 错误;两球都做斜抛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两球上升和下落的时间相等,而下落过程,根据t =2h g,知下落时间相等,则两球飞行的时间相等,故B 错误;两球的竖直高度相等,时间相等,A 的水平位移小于B 的水平位移,A 的水平速度小,最高点只有水平速度,故最高点A 的速度比B 的小,故D 错误;落地时根据v y =2gh ,知A 和B 的竖直分速度一样大,水平分速度B 大,根据v =v x 2+v y 2可知,B 落地时的速度比A 落地时的速度大,故C 正确.10.答案 AC解析 (1)开始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F 弹AP =mg OA,根据胡克定律得F 弹=k (l -AP ),根据几何知识得AP =OP 2-OA 2,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k =3.75 N/m.(2)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小球上移至P ′位置,绕OA 中点C 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轨道半径r =CP ′=OP ′2-OC 2,向心力mg tanθ=mrω2,tan θ=CP ′OC,OP ′=5 m ,OC =2 m ,代入数据解得ω= 5 rad/s. 11.答案 (1)(2分)自由落体 (2)(4分)AC解析 (1)题图甲装置用来研究平抛物体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观察实验发现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可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2)斜槽末端水平,才能保证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故A 正确;为保证小球多次运动是同一条轨迹,每次小球都应在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B 错误,C 正确;小球的运动轨迹是平滑曲线,故连线时不能用折线,故D 错误.12.答案 (1)(4分)BC (2)(3分)C (3)(3分)未进行阻力补偿或阻力补偿不够 解析 (1)本题拉力可以由力传感器测出,不需要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也就不需要使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故A 、D 错误;实验时需将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 正确;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需记录传感器的示数,故C 正确.(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 =Ma ,则a =2M F ,a -F 图象的斜率:k =2M,则小车的质量m ′=M -m 0=2k-m 0,故C 正确. (3)当F 不等于零时,加速度a 仍然为零,可知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13解析:'。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2120dd14284ac850ac024298.png)
2020-202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3N和8N,其合力最小值为A.1N B.3N C.13N D.0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有三个,这三个基本..单位是A.m、kg、sB.m、s、NC.m、kg、ND.kg、s、N5.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6.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A. 小球先加速后匀速B.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C. 小球在做减速运动D.小球先加速后减速7. 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α,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斜面上,如果斜面以加速度a 水平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间无相对运动,则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为A .αcos mgB .αcos /mgC .αsin /maD .22a g m +8.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在机械指针体重计上,突然下蹲直到蹲到底静止。
根据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分析方法,试分析判断整个下蹲过程体重计上指针示数的变化情况A.一直增大B.一直减小C.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9. 红军在长征时,遇到的环境十分恶劣。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入学考试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af15f855270722182ef79f.png)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入学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同学们在学习光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一些认识: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窗玻璃看到窗外的树,看到的是树的虚像;⑤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都正确B.②④⑤正确,①③错误C.①②④⑤正确,③错误D.②③⑤正确,①④错误2.白炽灯是生活中常用的照明工具,在白炽灯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白炽灯的玻璃泡和泡内的玻璃芯柱都是绝缘体B.白炽灯的灯丝往往制成螺旋状,其目的是散热C.白炽灯的灯丝用金属钨制成,是因为金属钨的熔点高D.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变黑,是由于钨丝升华后又在灯泡壁上凝华造成的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总功率变大D.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4.某同学在做电学实验时,连成的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他所用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开关S闭合后,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的最小功率为0,电阻R的最大功率为3.6W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5W,电阻R的最小功率为0.01WC.电流表的最小示数为0.1A,电压表的最小示数为1VD.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6A,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3V5.小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跌倒;过了一会儿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二者脚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B.二者上身的运动状态都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C.前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D.前者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后者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6.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A,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是省力的7.如图所示,挂有实心铁块的平底试管悬浮在水面,如果将铁块取下放入试管中,试管仍漂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B.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C.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减小D.试管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8.某物体放入水中,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把该物体放人某液体中,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则()A.物体的密度为0.80×103kg/m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kg/m3B.物体的密度为0.80×103kg/m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kg/m3C.物体的密度为0.90×103kg/m3,液体的密度为0.96×103kg/m3D.物体的密度为0.90×103kg/m3,液体的密度为0.90×103kg/m39.将同一金属块分别浸入形状不同,但容积和高度相同的盛满水的容器甲、乙中,且浸入深度相同,如图所示,若把金属块匀速提起到刚离开水面的过程中,甲、乙两种情况下拉力做的功相比较()A.甲多B.乙多C.一样多D.无法判断10.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随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直至与重力等大在整个下降过程中,运动员和降落伞的()A.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不变B.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机械能减少C.势能不断减小,动能先增加然后保持不变,机械能减少D.势能不断减小,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机械能不变二、填空题11.小刚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朗读课文的声音当和同学一起听时,小刚却认为这不是自己的声音,而同学却认为是小刚的声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途径不同,小刚平时在朗读课文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途径听到的,而和同学一起听录下的课文时主要是通过_________途径听到的。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12月物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12月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7c16cbca98271fe900ef9a5.png)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12月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国际单位制中,kg、m、N是三个基本单位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2. 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赛车表演时,看到赛车闪而过,感叹“真快啊!”;3. 朱军同学在现杨观看F1当到了终点时,赛车突然刹车停住,朱军同学又感叹“真快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B.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C.第一个“真快”是描述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D.第一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第二个“真快”是描述加速度大4. 一辆公共汽车出站后从静止开始加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1 m和3 m。
则在启动前5s内的位移是()A.16m B.24m C.25m D.27m5. 如图所示,一只蜗牛沿着葡萄枝缓慢爬行,若葡萄枝的倾角为,则葡萄枝对重为G的蜗牛的作用力为()A.B.C.D.大于6.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立定跳远脚蹬地起跳瞬间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A.B.D.C.7. 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是A.B.C.D.8. 如图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下端系一个重为G的物体,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θ=30°.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 B.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 C.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二、多选题9. 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用两条轻绳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图1);若只将A、B间的轻绳换成轻质弹簧(图2),其他不变。
雅礼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雅礼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c7960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2.png)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7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其中第1~6题为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为多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Science 刊登的一篇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在蚂蚁体内似乎存在一种“计步器”,将蚂蚁腿加长后,蚂蚁会“过家门而不入”,而“截肢”后的蚂蚁还没有到家就开始寻找巢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蚂蚁很小,一定可以看做质点B 。
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可以把蚂蚁看做质点C.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可以把蚂蚁看做质点D 。
小蚂蚁可以看作质点,大蚂蚁不能看作质点2。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说生活中的下落运动遵循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采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B 。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C 。
根据速度定义式v=x t ∆∆,当△t 非常非常小时,x 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限思维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3。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延期举行,关于奥运会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铅球成绩为12。
50m,指的是铅球被抛出后运动的位移B。
某场球比赛打了加时赛,共需10min,指的是时刻C。
运动员跑完800m比赛,800m指的是路程D。
百米比赛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4。
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其中A为直线,B为抛物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4s内B质点的平均速度等于20m/s B.0~8s内两物体均作单向直线运动C.t=4s时A、B两质点速度相同D。
2020-2021学年长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长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217d9d783e0912a3162a04.png)
2020-2021学年长沙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B.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2.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kg、m/s、N是导出单位B. kg、m、C是基本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小时D.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的原因是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相同B. 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 两个不共线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4.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物体做曲线运动B.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C. 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的过程中,二者的平均速度相同D. 当甲、乙两物体第二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相等5.如图所示,运动员以速度v在倾角为θ的倾斜赛道上做某段圆弧的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运动员及自行车的总质量为m,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为g,将运动员和自行车看作一个整体,下列对运动员和自行车这个整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向心力四个力的作用B. 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 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为m v 2RD. 受到的合外力为0 6. 如图所示,将一带电小球A 通过绝缘细线悬挂于O 点.现要使细线偏离竖直线30°角,可在O 点正下方的B 点放置带电量为q 1的点电荷,且BA 连线垂直于OA ;也可在O 点正下方C 点放置带电量为q 2的点电荷,且CA 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则q 1q 2为( ) A. 12B. 2√3C. √31D. √32 7. 如图为根据龟兔赛跑故事画出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的B. 乌龟和兔子赛跑是同时出发,但出发点是不同的C. 兔子在t 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所以最终先到达终点D. 乌龟中途落后,但最终比兔子先到终点8. 如图所示,物块以初速度v 0沿水平面运动,然后冲上固定的粗糙斜面,到达最高点后返回。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 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24d06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45.png)
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如图所示,在托盘测力计的托盘内固定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现将一个重4N 的物体放在斜面上,让它自由滑下,那么测力计因4N物体的存在,而增加的读数是()A.4N B. C.0 N D.3N参考答案:答案:D2. 如下图所示,在M、N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电荷量均为+Q,MN连线的中点为O.正方形ABCD以O点为中心,E、F、G、H分别是正方形四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电势低于B点电势B.O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C.质子沿直线从A到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D.电子沿路径A→D→C移动比沿路径A→B移动,电场力做的功多参考答案:BC3. (单选题)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地面上看,物体静止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参考答案:B4. 某一时刻a、b两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经过某一点,并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A.a、b两物体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a、b两物体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C.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D.a、b两物体位移之差与时间平方成正比参考答案:答案:AC5.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利用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场的概念参考答案:C【分析】明确质点和位移公式推导过程中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明确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道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解答】解: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B、利用v﹣t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微元法,故B错误;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C正确;D、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最先提出了场的概念,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探究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图中桌面水平放置,小车可放置砝码,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雅实验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雅实验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3a6a2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8.png)
2020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雅实验学校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B.物体的速度不变c.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D.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参考答案:D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等时性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2. 对做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参考答案:D3.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链条,共有(P+Q)个环,每一个环的质量均为m,链条右端受到一水平拉力F.则从右向左数,第P个环对第(P+1)个环的拉力是( )A.FB.(P+1)FC.D.参考答案:C4. 木星和地球都绕太阳公转,木星的公转周期约12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为1天文单位,则木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A. 2天文单位B.4天文单位C.5.2天文单位D.12天文单位参考答案:B5. 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B.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参考答案:AB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从实验室天花板处自由释放一钢球,用频闪摄影手段验证机械能守恒。
频闪仪每隔相等时间短暂闪光一次,照片上记录了钢球在各个时刻的位置。
(1)操作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____。
A.先打开频闪仪再释放钢球 B.先释放钢球再打开频闪仪(2)用刻度尺在照片上测量钢球各位置到释放点 O 的距离分别为s1、s2、s3、s4、s5、s6、s7、s8,重力加速度为g,已知频闪照相频率为f,实际长度与照片上长度之比为k。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ddf9784fe4733687f21aa89.png)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一定改变B.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可能不变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该物体的受力情况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匀强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两点的场强不相等B.2、3两点的电势不相等C.1、2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1、3两点间的电势差D.电荷在1点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其在2点具有的电势能3.某人造地球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运行的过程中,由于轨道所在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则()A.如不加干预,卫星所受的万有引力将越来越小B.如不加干预,卫星运行一段时间后动能会增加C.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由于失重现象卫星内的物体不受地球引力作用D.卫星在近似圆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其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4.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14.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 )A.02vB .06v C .02v 或06v D .无法确定5.如图,由M 、N 两块相互靠近的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N 与静电计的金属球相接,极板M 与静电计的外壳均接地.给电容器充电,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实验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电荷不变.下面操作能使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的是( )A .将M 板向上平移B .将M 板沿水平向右方向靠近N 板C .在M 、N 之间插入有机玻璃板D .在M 、N 之间插入厚金属板,且不和M 、N 接触6.“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后,经过多次变轨进入距地面高度为h 的圆形轨道.已知飞船质量为m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设飞船进入圆形轨道后运动时的动能为E K ,则A .22()k mgR E R h =+ B .1()2k E mg R h =+ C .12k E mgR = D .k E mgh =7.江西艺人茅荣荣,他以7个半小时内连续颠球5万次成为新的吉尼斯纪录创造者,而这个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超越.若足球用头顶起,某一次上升高度为80cm ,足球的重量为400g ,与头顶作用时间t ∆为0.1s ,则足球本次在空中的运动时间和足球给头部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 )(空气阻力不计,g =10m/s 2).A .t =0.4s ;F N =40NB .t =0.4s ;F N =68NC .t =0.8s ;F N =36ND .t =0.8s ;F N =40N8.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于用几何相似性放大(或缩小)的倍数去得出推论,例如一个人身高了50%,做衣服用的布料也要多50%,但实际上这种计算方法是错误的,若物体的几何线度长为L,当L改变时,其他因素按怎样的规律变化?这类规律可称之为标度律,它们是由纲量关系决定的.在上例中,物体的表面积S=kL2,所以身高变为1.5倍,所用的布料变为1.52=2.25倍.以跳蚤为例:如果一只跳蚤的身长为2mm,质量为0.2g,往上跳的高度可达0.3m.可假设其体内能用来跳高的能量E∝L3(L为几何线度),在其平均密度不变的情况下,身长变为2m,则这只跳蚤往上跳的最大高度最接近()A.0.3m B.3m C.30m D.300m二、多选题9.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沿竖直固定的光滑圆形轨道的内侧做圆周运动,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小球可看作质点,则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但总在圆周切线方向上B.小球通过最高点的速度可以等于0CD10.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处,分别以v和2v的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A.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量变化都相同B.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能变化都相同C.两物体落地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相同D.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11.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合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下层,子弹刚好不射出;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能射穿一半厚度,如图所示.则上述两种情况相比较( )A.子弹的末速度大小相等B.系统产生的热量一样多C.子弹对滑块做的功不相同D.子弹和滑块间的水平作用力一样大12.如图甲所示,在某电场中建立x坐标轴,A、B为x轴上的两点,x A、x B分别为A、B两点在x轴上的坐标值.一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运动,该电子的电势能E p随其坐标x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电场一定不是孤立点电荷形成的电场B.A点的电场强度小于B点的电场强度C.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其所做的功W=E p A-E p BD.电子在A点的动能小于在B点的动能三、实验题13.与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常用的计时仪器,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现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法是:在滑块上安装一遮光板,把滑块放在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与钩码相连,连接好1、2两个光电门,在图示位置释放滑块后,光电计时器记录下滑块上的遮光板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已知滑块(含遮光板)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两光电门间距为s、遮光板宽度为L、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计算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1=_____v2=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字母表示)(2)本实验中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字母表示).14.如图1所示,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