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人教版试题试卷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试题试卷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d99780452ea551810a68794.png)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专题1、概念: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一定要记住各种遗传病类型的实例)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1)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检查,了解病史,诊断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2)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判断类型(3)推算出后代的再发风险率(4)提出对策、方法和建议(如是否适于生育、选择性生育)等产前诊断⎩⎪⎨⎪⎧方法⎩⎪⎨⎪⎧(1)羊水检查、B 超检查(2)孕妇血细胞检查(3)绒毛细胞检查、基因诊断优点⎩⎪⎨⎪⎧(1)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2)优生的重要措施之一镰刀型细胞贫血病、软骨发育不全1、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Ⅱ-l 与Ⅱ-6不携带乙病基因)。
对该家系描述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 .乙病由X 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 C .Ⅲ-l 与Ⅲ-4结婚生出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l /16D .Ⅲ-2与Ⅲ-3结婚生出病孩的概率是l /82、下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
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男孩的概率是A .1/4B .1/3C .1/8D .1/63、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 )对窄叶(b )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 )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C .子代雌雄各半,全是宽叶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4、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既患血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 ) A 、9/16 B 、3/4 C 、3/16 D 、1/45、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6、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杂合体约活到50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30岁左右就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3d4ee577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c.png)
2.(2021北京)下图为某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对该
家系分析正确的是(D ) A.此病为隐性遗传病
B.III-1和III-4可能携带该致病基因
C.II-3再生儿子必为患者
D.II-7不会向后代传递该致病基因
3.(2021 湖南)有些人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外貌与正常女性一样,但 无生育能力,原因是其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致病基因a,而Y染色体上没 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某女性化患者的家系图谱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C)。 A. II-1的基因型为XaY B. II-2与正常男性婚后所生后代的患病概率为1/4 C. I-1的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 D. 人群中基因a的频率将会越来越低
因,则遗传方式为: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E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 色体显性
F
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 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显 性或伴X染色体隐性
若母亲无致病基因则为: 常染色体显性或伴X染 色体显性
G
常染色体显性
H
I
H最可能的遗传方式_伴__X_染__色__体_显性遗传 I最可能的遗传方式_伴__X_染__色_体__隐性遗传
五、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的定义?基因治疗的流程? 判断:基因治疗可以治愈所有的遗传病( ×) 基因治疗就是对有遗传缺陷细胞进行基因修复( ×)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议】(2020·山东等级考,4)人体内一些正常或异常细胞脱落破碎后,其 DNA会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称为cfDNA;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 胞脱落破碎,其DNA进入孕妇血液中,称为cffDNA。近几年,结合DNA测序技 术,cfDNA和cffDNA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可通过检测cfDNA中的相关基因进行癌症的筛查 B.提取cfDNA进行基因修改后直接输回血液可用于治疗遗传病 C.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能来自脱落后破碎的胎盘细胞 D.孕妇血液中的cffDNA可以用于某些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3-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
![2024年新高考版生物1_13-专题十三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https://img.taocdn.com/s3/m/f2eb48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b.png)
基因
雌
型 雄
遗传 特点
3种:XBXB、XBXb、XbXb
4种:XBYB、XBYb、XbYB、XbYb
遗传与性别有关,如以下两例:
♀XbXb×XbYB♂
♀XbXb×XBYb♂
↓ ♀XbXb XbYB♂
↓ ♀XBXb XbYb♂
3.伴性遗传的应用 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
婚配 男正常×女色盲 男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正常
2)思路2:两次杂交实验,“隐性雌×显性纯合雄”
提升二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分析 X染色体上基因致死类型及结果 1)X染色体隐性(显性纯合)个体致死 隐性致死:XAXa×XAY→XAXA、XAXa、XAY, 雌∶雄=2∶1 显性纯合致死:XAXa×XaY→XAXa、XaXa、XaY,雌∶雄=2∶1 2)配子致死 某些基因致雄配子不育,后代可出现单一性别。 例如,a基因致雄配子不育:XAXa×XaY→XAY、XaY,后代全为雄性。
通常,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❶ 母亲 、传 给女儿;女性的X染色体一条来自❷ 父亲 ,一 条来自母亲;Y染色体只能在男性中传递
2.伴性遗传 1)概念:❸ 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总是与❹ 性别 相关联。 2)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以人的X、Y染色体为例)
①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遗传
型(XX或ZZ)用隐性,异型(XY或ZW)用显性。
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存在雌雄性别之分的生物个体,其细胞中染色体均有常染色体与性染 色体之分。 ( )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 3.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伴性 遗传。 ( ) 4.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亲,一定传给女儿。 ( ) 5.若等位基因B/b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的 遗传与性别也有关联。 ( ) 6.伴X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未发生突变)。 ( )
2013高考真题汇编生物第五单元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2013高考真题汇编生物第五单元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ff710167af1ffc4ffe47ac50.png)
专题13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1.(2013·高考山东卷) 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玳瑁猫的基因型为X B X b,全为雌性,因此玳瑁猫不能互交,A项错误。
玳瑁猫(X B X b)与黄猫(X b Y)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25%,B项错误。
玳瑁猫只有雌性,需要和其他体色的猫杂交才能得到玳瑁猫,C项错误。
用黑色雌猫(X B X B)和黄色雄猫(X b Y)杂交或者用黄色雌猫(X b X b)和黑色雄猫(X B Y)杂交都可得到最大比例的玳瑁猫,概率都为50%,D项正确。
2.(2013·高考四川卷) 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
(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①B、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朱砂眼对红眼为________性。
②让F2代红眼雌蝇与朱砂眼雄蝇随机交配,所得F3代中,雌蝇有________种基因型,雄蝇中朱砂眼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在实验一F3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白眼雌蝇。
研究发现,白眼的出现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有关。
将该白眼雌蝇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实验二中亲本白眼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代杂合雌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这些杂合雌蝇中红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3)果蝇出现白眼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该基因突变前的部分序列(含起始密码信息)如下图所示。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PPT课件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848817767f5acfa1c7cde9.png)
3
二.伴性遗传
概念:有些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 联的现象
• 色盲(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XBXB 正常 XBXb 携带者 XbXb 患病
XBY 正常 XbY 患病
2019/8/21
4
• 遗传特点:
• ①往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 ②交叉遗传: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从母 亲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女儿
显性找男患者
15
三、伴性遗传的综合应用
• 遗传系谱图的判断方法(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显性遗传看男病, 女病男(父子)正非伴男性病女(母女)正非伴性
2019/8/21
16
1.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推测其最
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分析:
Ⅰ
1、确定显、隐性
2、确定常、性染色体
复习11
伴性遗传、性别决定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1
一、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由性染色体来决定
XY型性别决定
ZW型性别决定
XY:雄性 XX:雌性
ZZ:雄性 ZW:雌性
两条异型的同源染色体
2019/8/21
2
男性
女性
染色体 分组 分类 性别图解 人口普查 讨论1 讨论2 性染色体
2019/8/21
• ③隔代遗传:一般地说,此病由男性通 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父亲决不传 给儿子
2019/8/21
5
血友病:
血友病患者的血浆中缺少抗血友病球 蛋白(AHG)(一种凝血因子),所以凝 血发生障碍,患者皮下、肌肉内反复出 血,形成瘀斑。在受伤流血时不能自然 止血,很容易引起失血死亡。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生物专题13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试题(含参考答案)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生物专题13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试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7a477aa300a6c30c229f7d.png)
课标专用5年高考3年模拟A版2021高考生物:专题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内容包括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两个考点。
两个考点在高考试题中考查较频繁。
从近年高考情况来看,本专题知识主要结合表格和遗传系谱图等材料,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遗传病监测与预防、患病概率的计算等。
另外,该专题内容还常与孟德尔遗传定律、可遗传变异等知识相联系,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在复习时应多归纳总结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和遗传概率计算的技巧,通过强化训练提升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真题探秘】破考点练考向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考点集训】考向1 基因在染色体上1.(2020届安徽蚌埠田家炳中学月考,18,2分)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及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和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孟德尔利用类比推理法得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D.沃森、克里克构建出DNA分子结构的数学模型答案 A2.(2020届贵州贵阳摸底,13,2分)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真核生物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如此答案 A3.(2019黑龙江哈六中第二次月考,46,1分)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的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黄身和白眼基因的区别是碱基的种类不同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果蝇的每个细胞中不一定都能表达答案 D考向2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1.(2020届安徽合肥一中月考,18,2分)某种家禽(2n=78,性别决定为ZW型)幼体雌雄不易区分,其眼型由Z染色体上的正常眼基因(B)和豁眼基因(b)控制,雌禽中豁眼个体产蛋能力强。
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ppt课件
![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73f8d30242a8956bece48c.png)
3.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
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同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同病为伴性。
类比推理
科学研究方法:
.
把看不见的(如基因)与看得见的(如染色体)的行为
类比,从而发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推理出相应结论的一
种方法。
备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具有逻辑的必然性,其正 确与否,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1866—1945)
果蝇的染色体
他对孟德尔的遗传理论,萨顿的基因位于染色体 上的学说持怀疑态度,但他认真钻研,寻找证据解 决疑点。
对以上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 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 上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1.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 (1)双亲无病,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一定 是 隐性遗传病(简记为“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都有病,所生的孩子中出现无病的,一定 是 显性遗传病(简记为“有中生无,为显性”) 2.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在已经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 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很可能为伴X隐性 遗传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显
常显 伴Y
常染色体上 隐性遗传
X染色体上显 性遗传
(1)
(2)
X染色体上隐 性遗传
(3)
(4) 伴Y遗传
(5)
常染色体上 隐性遗传
高考生物重点知识: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重点知识: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bfe7e04202020740bf1e9b0c.png)
返 首 页
12
(2)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X 染色体上的常用方法
考
①已知性状显隐性:
点
一
基本思路一: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
专
题
a.若子代雌性均为显性,雄性均为隐性,则基因位于 X 染色体
限 时
考 上;
集 训
点
b.若子代雌、雄性均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二
c.若子代雌、雄性均有显性和隐性,则基因位于常染能来自祖辈的哪一成员?女性的色盲基
专 题
限
因不可能来自祖辈的哪一成员?
时
考
集
训
提示:男性的性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母;女性的色盲基因不可能
点
二 来自祖父。
返 首 页
24
2.果蝇眼睛的颜色野生型均为红眼,经基因突变产生的隐性性
考
点 状中有白眼和朱红眼,控制白眼、朱红眼的基因均位于 X 染色体上。
点 体上;
二
b.若子代正、反交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
体上。
,则基因位于常染色
返 首 页
14
考
(3)探究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常用
点 方法
一
①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专 题
限
时
考
基本思路一: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 F1 的性状。 集
训
点
基本思路二: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观察分析 F1 的性状。
一 让白眼雌果蝇与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雌果蝇全为野生型红眼,雄 专 题
果蝇全为白眼。据该实验结果判断,白眼基因与朱红眼基因是否互为
限 时
考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ef020f1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93.png)
遗传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家族史、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其中,基因检测是确诊遗传病的重要手段 之一,可以准确检测出致病基因的突变类型和位置。同时,染色体核型分析、生化检测等也有助于遗传病的诊断 。
03 脂肪瘤与伴性遗传关系 探讨
脂肪瘤基本概念及特点
发生部位
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 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 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
。
血友病与伴性遗传关联性分析
血友病的遗传方式与伴性遗传密切相关,其致病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呈隐性遗传。
由于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因此只要该染色体上携带血 友病基因,男性就会发病;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只有 当两个染色体都携带血友病基因时,女性才会发病。
因此,血友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通常出现隔 代遗传的现象。
后良好,复发率低。
04 血友病与伴性遗传关系 探讨
血友病基本概念及特点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 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其特征是 活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凝血
时间延长。
血友病患者终身具有轻微创 伤后出血倾向,重症患者没 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
性”出血。
血友病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病 ,主要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
分析了伴性遗传病在人类遗传病中的重要地位
我们重点分析了伴性遗传病在人类遗传病中的重要地位,包括其发病率、危害程度以及与社会、环境和遗传 因素的关系等,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深入研究伴性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伴性遗传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探索更加有效的诊断和 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预防措施与治疗建议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脂饮 食、适量运动、避免长期精神压 力过大等,可能有助于降低脂肪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专题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57343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c.png)
1.性别决定旳类型 (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某些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总是与性别 有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2)染色体旳倍数决定性别 如蜜蜂旳雄蜂由未受精旳卵细胞发育而成,为 单倍体,性别体现为雄性。蜂王和工蜂由受精 卵发育而成,为二倍体,性别体现为雌性。 (3)其他影响性别分化旳原因还有温度、日照长 短、激素等。
注:对于ZW型性别决定旳生物若欲拟定某基 因是否位于Z染色体上,最常用旳设计方案是 选择隐性雄性个体与显性雌性个体杂交,若子 代中雄性均为显性,雌性均为隐性,则可确认 基因在Z染色体上(即ZaZa × ZAW);若雌性子代 中有显性性状,则可确认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四、区别基因组与染色体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所测定旳是人类基因组旳全部
【热点考向2】 遗传病类型判断及概率计算
【例2】(2023·广东卷)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 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种家系旳系谱 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旳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旳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旳概率为1/2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提议生女孩
【答案】B
【变式2】(2023·江苏卷改编)某家系中有甲、乙 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 传病。有关分析不正确旳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X染色体 隐性遗传
B.Ⅱ3旳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D.若Ⅲ4和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旳概率
【解析】当雌火鸡(ZW)产生旳卵细胞含Z染色体时, 其他三个极体分别含Z、W、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 同步产生旳三个极体之一结合,后裔为1ZZ∶2ZW; 当雌火鸡(ZW)产生旳卵细胞含W染色体时,其他三 个极体分别含Z、Z、W染色体,卵细胞与其同步产 生 旳 三 个 极 体 之 一 结 合 , 后 裔 为 2ZW∶1WW(WW 旳胚胎不能存活),所以,理论上这种方式产生后裔 旳雌雄百分比是ZW∶ZZ=4∶1。
专题十三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专题十三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7486c5f0050876323112126a.png)
一/易错点①不同生物性染色体组成(XY或ZW型)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雌性则为XX。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某些昆虫的性染色体与哺乳动物不同:雄性个体的是ZZ,雌性个体为ZW。
1鸟类的性别由性别染色体Z和W决定。
鸟类的年龄很小时,很难确定幼鸟的性别.但是在进行商业生产时确定幼鸟的性别却很重要.利用遗传标志物,通过杂交,能使不同性别的幼鸟产生不同表现型.遗传标志物应位于哪一条染色体上,选择哪种杂交类型才会使杂交后代的雌鸟和雄鸟产生不同的表现型(A位于Z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显性纯合子雄鸟杂交B位于W染色体上,隐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C位于Z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D位于W染色体上,显性表现型的雌鸟与隐性纯合子雄鸟杂交2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图7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②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看清题目)3双亲正常,生了一个色盲儿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大?再生一个男孩色盲的概率是多大?③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看清题目)4某学校对学生进行红绿色盲调查时发现,在调查的男女各200名学生中,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求该群体中红绿色盲基因的频率。
④配子致死与胚胎致死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
(5)能否出现后代全为窄叶,且雌雄各半的情况,若能写出亲本的基因型,若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与性别有关不一定伴性6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 表现秃发,杂合子Bb 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二/难点①实验设计(一代杂交与一次杂交and so on )7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专题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
![专题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cddff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8.png)
专题13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2022·江苏高考)11.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 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 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 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 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摩尔根从培养的一群野生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将此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红眼果蝇雌雄交配,F2性别比为1:1;白眼只限于雄性中出现,占F2总数的1/4,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果蝇的眼色遗传为伴性遗传;若用A和a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则亲本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F1中红眼果蝇(X A X a、X A Y)自由交配,F2代(X A X A、X A X a、X A Y、X a Y)中白眼性状只在雄果蝇中出现,雌果蝇眼色全为红色。
【详解】A、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正确;B、F1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代出现性状分离,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C、F1中雌蝇(X A X a)与白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正确;D、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雄蝇(X a Y)全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X A X a),若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但不能用显微观察证明,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3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一、高考大纲二、思维导图三、知识点睛一、萨顿的假说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做实验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他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也就是等位基因,它们的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一)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主要优点:易饲养、繁殖快,10多天就繁殖一代,一只雌果蝇一生能产生几百个后代。
(二)摩尔根研究果蝇红白眼遗传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和现象实验一:将突变的白眼雄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雌果蝇杂交实验二:将实验一中所得的F1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三:将实验二所得白眼雌果蝇和野生型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2.实验分析20世纪初期,一些生物学家已经在昆虫的细胞中发现了性染色体。
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3对是常染色体,1对是性染色体。
在雌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在雄果蝇中,这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
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片段可以分为三个区段: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摩尔根认为,既然果蝇的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那么,是在三个区段中的哪个区段上呢?假设1: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
因为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在雌雄果蝇均表现,容易分析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可能在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假设1不成立。
假设2: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则实验三的预期结果应该是子代不论雌雄均为红眼,与实际实验结果不符。
因此推理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假设3: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此假设可解释以上杂交实验一、二、三。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因此推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
摩尔根等人的工作,把一个特定的基因和一条特定的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从而用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每种生物的基因数量,都要远远多于这种生物染色体数目。
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发明了测定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方法,并绘出了第一个果蝇各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对位置的图,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四、性别决定(一)定义性别决定即具双潜能的胚胎生殖腺嵴发育成睾丸或卵巢,接着为性分化即导致内外生殖器的形成。
性别决定是在两种不同发育途径之间的选择,而性别分化是使胚胎向着雌性或雄性发育的过程,决定了性别表型。
(二)方式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多数生物体细胞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形状相互间往往不同,这对染色体跟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称为性染色体;性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统称常染色体。
(1)XY型性别决定凡是雄性个体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个体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的类型,称为XY型。
这类生物中,雌性是同配性别,即体细胞中含有2个相同的性染色体,记作XX;雄性的体细胞中则含有2个异型性染色体,其中一个和雌性的X染色体一样,也记作X,另一个异型的染色体记作Y,因此体细胞中含有XY两条性染色体。
XY型性别决定,在动物中占绝大多数。
全部哺乳类、大部分爬行类、某些两栖类、某些鱼类、很多昆虫和雌雄异株的植物等的性别决定都是XY型,如女娄菜、菠菜、大麻等。
(2)ZW型性别决定鸟类(如家鸡),鳞翅目昆虫,某些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决定属这一类型。
雄性具有两条性染色体称为Z染色体(为同配性别),雌性带有一条Z染色体和一条W染色体(为异配性别)。
在家蚕中,雌蚕有27对常染色体和ZW性染色体,雄蚕具有27对常染色体和一对ZZ性染色体。
此类性别决定正好与XY型相反,这里雌性是异配性别,雄性是同配性别。
(3)XO型性别决定直翅目昆虫(如蝗虫、蟋蟀和蟑螂等)属于这种类型。
雌性为同配性别,体细胞中含有2条X 染色体;雄性为异配性别,但仅含有1条X染色体。
如雌性蝗虫有24条染色体(22+XX);雄性蝗虫有23条染色体(22+X)。
减数分裂时,雌虫只产生一种X卵子;雄虫可产生有X和无X染色体的2种精子,其性别比例为1∶1。
(4)ZO型性别决定鳞翅目昆虫中的少数个体,雄性为ZZ,雌性为ZO的类型,称为ZO型性别决定。
此类型中,雌性产生2型配子,雄性产生单一类型配子,性别比例为1∶1。
2.染色体的单双倍数决定性别有些动物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雌雄性别与染色体组的倍性有关,雌性是二倍体,雄性是单倍体。
如蜜蜂、蚂蚁、黄蜂等的雌性个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二倍体,而雄性个体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单倍体。
营养差异决定了雌蜂是发育成可育的蜂王还是不育的工蜂。
若整个幼虫期以蜂王浆为食,幼虫发育成体大的蜂王。
若幼虫期仅食2~3天蜂王浆,则发育成体小的工蜂。
单倍体雄蜂进行的减数分裂十分特殊,减数分裂第一次,出现单极纺锤体,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两个子细胞中,一个正常,含16个二价体,另一个是无核的细胞质芽体。
正常的子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两个单倍体(n=16)的精细胞,发育成精子。
蜜蜂在婚配飞行中,蜂王和雄蜂交配,交配后雄蜂就死了,蜂王得到了足够一生需要的精子,也就是说可以用上四、五年。
她产下来的每一窝卵中,有少数是不受精的,这些卵发育成为雄蜂。
3.环境条件决定性别有些动物的性别,靠其生活史发育的早期阶段的温度、光照或营养状况等环境条件来决定的。
比如:海生蠕虫后螠,是一种环节动物,成熟雌虫将卵产在海水中,刚发育的幼虫没有性分化,之后自由生活的幼虫将落入海底,发育成雌虫,但是如果有机会落到雌虫的口吻上,很快下滑经内壁进入子宫发育成雄虫。
如果把已经落在雌虫口吻上的幼虫移去,让其继续自由生活,就发育成中间性,畸形程度视呆在雌虫口吻上时间的长短;许多线虫是靠营养条件的好坏来决定性别的,它们一般在性别未分化的幼龄期侵入寄主体内,低感染率时营养条件好,发育成的成体基本上都是雌性,而高感染率时,营养条件差,发育成的成体通常都是雄的;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取决于孵化时的温度。
如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鳄类在30℃以下孵化则几乎全为雌性,高于32℃时雄性则占多数;我国特产的活化石扬子鳄,巢穴建于潮湿阴暗的弱光处可孵化出较多雌鳄,巢穴建于阳光曝晒处,则可产生较多的雄性。
4.基因决定性别植物的性别决定与动物的性别决定大多不同,如高等植物多为雌雄同株类型,无明显的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机制存在,但在少数雌雄异株的植物中,也有与动物相类似的性别决定机制。
某些植物既可以是雌雄同株,也可以是雌雄异株,这类植物的性别往往是靠某些基因决定的。
如葫芦科的喷瓜,决定性别的是三个复等位基因,即a D、a+、a d;其显隐关系为a D>a+>a d。
a D基因决定发育为雄株;a+基因决定雌雄同株;ad则决定发育为雌株。
性别的类型有5种基因型所决定:a D a+和a D a d为雄株;a+a+和a+a d为雌雄同株;a d a d为雌株;纯合的a D a D不存在,因为雌性个体不可能提供a D配子。
玉米也可因为2对基因的转变,引起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差异。
五、伴性遗传(一)定义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的遗传表现与果蝇眼色的遗传非常相似,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二)伴X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例1.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2.四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3.伴X隐性遗传病的主要特点:①隔代遗传②交叉遗传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④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4.举例:红绿色盲、血友病(三)伴X隐性遗传病1.主要特点:①具有世代连续性②交叉遗传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④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2.举例:抗维生素D佝偻病(四)伴Y遗传因为致病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之分,因而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部正常。
致病基因是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为限雄遗传。
如人类的外耳道多毛症。
补充:从性遗传: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由于受到性激素的作用,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如人类头发的早秃这一性状就属于从性显性遗传。
有的男子年纪很轻就开始秃顶,人们常误以为这是天资聪慧的标志,其实是一种遗传缺陷。
带有这个基因(B )的杂合体只在男性中出现早秃的表型,在女性中表型正常,只有当B 基因纯合时,女性才出现早秃,这个概率比带有单个B 基因的概率小得多,所以很少女性是早秃的。
绵羊是否长角的情况和以上相似。
鸡羽毛是一个很好的从性隐性遗传的例子,雄鸡的羽毛和雌鸡不同,h 基因控制雌鸡羽毛,只有当h 基因纯合时在雄鸡中才能长出雄羽。
从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不同,不是由X 染色体传递的,而是由常染色体传递,另外表现出一定的基因型有时在雌性中不能表达,而在雄性都得到表达,可能是雄性激素的作用结果。
其本质是基因的表达受到内部环境作用的结果。
限性遗传:基因可在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但仅在一种性别中表达,限性遗传的性状常和第二性征或激素有关。
如毛耳的基因在Y 染色体上,仅在男性中表达。
睾丸女性化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但也只在男性中出现这种症状。
子宫阴道积水也是一种遗传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只在女性中出现。
六、遗传规律解题的一般过程 1.判断显隐关系和基因位置 (1)判断显隐关系(2)判断基因位置(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 染色体上)① 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为女儿有病而父亲没病,不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父亲有病而女儿没病,不可能是伴X 显性遗传病)②不能判断是什么遗传病,只能确定不是伴X 隐性遗传病不能判断是什么遗传病,只能确定不是伴X 显性遗传病③判断可能性很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 很可能是伴X 显性遗传病 很可能是伴Y 遗传病 很可能是母系遗传(3)根据基因随X 染色体的传递规律直接判断显隐关系和基因位置例如: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 表示,隐性基因用b 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 表示,隐性基因用f 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