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泥条》教学设计 反思 说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泥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手形或足形器皿。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敢于表现和创造,作品有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录像,幻灯片,范品,示范用的泥料、工具,作品展示台。

学具:泥料,垫布,垫板,刻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出示一件范品)提问:

这件作品是什么形状的?

仔细看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教师演示制作方法和步骤。

1.制作泥条的方法。

(1)将和熟的泥料取一小块,揉成泥团。

(2)用手掌将泥团搓成粗泥条。

(3)将初步搓好的短而粗的泥条继续在桌上搓成细而均匀的泥条。教师强调在桌上搓泥条时,桌面要垫布,以免泥料粘在桌上;搓泥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2.泥条盘筑的方法。

三、作业要求。

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一个有趣的手形或足形器皿。

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

《盘泥条》教学反思

《盘泥条》是冀教版美术第九册第七课,这一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感受中国的陶瓷文化,学会泥条盘筑的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意义及价值,我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几个有较高代表性的陶瓷艺术品图片:人面鱼纹盆、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同时带着赞美的语气辅以简要介绍,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作品,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创作陶艺作品的冲动。

有人这样说,谁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合理、科学地运用了范作,谁就掌握了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谁就掌握了美术教学的主动和先机。鉴于此,我在这一课教学中介绍泥条盘筑法时,先展示亲自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的“小筐”、“鱼缸”等两件作品。学生看到老师的作品,既兴奋又羡慕,个个跃跃欲试,兴趣空前高涨。不仅如此,我还利用范作轻松地讲清了泥条盘筑法的概念和价值,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创作前,我出示了搜集的八幅泥条盘筑作品图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开启了创作思维,找到灵感,进而创作了自己的作品。

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泥条盘筑”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

他们的亲身体验,来源于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学生一直都在玩,搓泥条、泥条盘筑、作品简单装饰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掌握技术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创新。

其实,要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40分钟内一个学生不可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而陶土的特性决定学生不能用两个时间段来完成作品,要使孩子们能既轻松又有效地学习知识,应该提倡合作学习,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以4人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协作配合,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这一点也正切合《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其次,要掌握搓泥条、泥条盘筑的要领,除了必要的提示方法,还必须让学生亲自体验。我通过采用尝试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地分析、解决,并在操作体验中总结、领悟要领,逐步掌握各层泥条衔接处的定位及黏贴等技巧。这样做既有利学生少走弯路,又能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认识。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对新教材的理解和实施比较到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观有所体现,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探究、合作学习,基本做到了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教学活动。但是陶泥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一些,不够熟练,从

造型的创意及精细程度有待加强。虽然学生完成了作品的制作,但限于评价交流时间不够,未能让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学的完整性有所欠缺。原计划的评比也因时间不充分而未能开展。总结学生作品完成情况时,只是笼统地说“都很成功,各有特色”未能具体指出每件作品成功点在哪里,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对于创作活动中出现的因泥土太黏难以搓成条的问题,我没有充分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让学生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以上的问题,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尽力避免。

《盘泥条》说课材料

《盘泥条》是冀教版美术第九册第七课,这一课主要目标是学会泥条盘筑的方法,感受中国的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中国是陶瓷的故乡,陶瓷的国度。五千年中,陶瓷文化无不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命运相联。它一直伴随着炎黄子孙走向文明社会。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陶瓷文化意义及价值,我给学生展示几个有较高代表性的陶瓷作品:人面鱼纹盆、秦始皇兵马俑、唐三彩骆驼载乐俑、紫砂壶、景德镇的瓷器。同时进行必要的介绍,引导学生欣赏陶瓷作品,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陶瓷的兴趣和创作陶艺作品冲动。

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来进行,从而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灵活,本次活动也正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才产生的。“泥条盘筑”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因为大量知识来源于他们的亲身体验,来源于与他们息息相关的生活。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有效创设活动情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沟通学生情感世界和书本世界的联系,教学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学生一直都在玩,搓泥条、泥条盘筑、作品简单装饰等活动,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掌握技术找到快乐,在快乐中创新。

其实,要掌握搓泥条的要领,泥条盘筑的技巧、作品装饰的黏结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首先,40分钟内一个学生不可能完成整个制作过程,而陶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