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年论文

题目: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姓名:覃思霖

学号: P100711042

学院: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2010级2班

指导老师:张向东

2013 年 10 月 22 日

汪曾祺小说的人性内涵

专业:汉语言文学姓名:覃思霖指导老师:张向东

摘要汪曾祺小说是一幅自然清新而高雅隽永的风俗画,他以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为主要内容,给读者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内涵。在他的小说中,蕴含着传统文化的意识,儒道佛思想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小说中的和谐。在对乡土风俗的描写中,渗透了作者对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的思考。他所描述的人物是真、善、美的化身,渗透出一种美的人性,给人美的情感体验。本文以汪曾祺小说为载体,将从民间善恶观、人物的仁爱、抗争精神和对生活的态度等角度来阐述作者对人性美的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小说,人性美,风俗

汪曾祺是我国当代作家中最具有独特风格和美学追求的作家,他对风俗、友情、爱情、自然的独特描写都表现出自己对人生的热爱,对健康人性的向往。其笔下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大英雄,更多的是对旧社会中普通小人物、小市民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比如商人、工匠、医生、农民、学生、和尚、挑夫等。他力图通过小人物的平凡命运挖掘人类内心深处蕴藏的美。其《受戒》和《大淖记事》的发表与获奖①,引起了文坛和读者的关注。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弟子,写作风格与师相近。与前辈抒情小说作家不同的是,他更注重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入他的小说创作中,这使得他的小说富有一种浓郁的文化韵

味。有评论家认为:“真正使新时期小说步入新的历史门槛的,应该是手里擎着《受戒》的汪曾祺。”②他在小说中将人性美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值得我们去品味和研究。

一.儒家色彩的民间善恶观

汪曾祺继承了传统小说对道德民间化的书写。在他所写的人物里,大多是重义轻利、乐于助人和具有强烈家庭观念意识的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人们各自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过着安分的日子,因此,活得很快乐很知足,人与人之间很少有激烈的斗争,他描绘的世界很少有悲伤。朋友同甘共苦,夫妻相濡以沫,邻居间团结互助,民风也极其简朴。

在《徒》中,写到小学教员高北溟身处困境,却不苟于世。他面对世俗的压力和排挤,仍保持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节操,为了恩师的遗稿能被刻印,他省吃俭用,甚至牺牲自己孩子的前途。《故乡人-钓鱼的医生》中,王淡人一个有博大仁爱之心的人,作为一名医生,他救死扶伤,替人医病从不计较报酬。家乡发大水,他冒着洪水去救治乡人,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故里三陈-陈泥鳅》中,写陈泥鳅好依也好利。他打捞尸体还讨价还价,救活人则不计较报酬,救上来的人的人一无所有了,他连姓名都不问,还把自己的积蓄无偿的周济孤寡老人。这种尚义精神是儒家以义为上思想的表现。《大淖记事》中受伤的十一子被接回以后,东头的几家大娘、大婶杀了下蛋的母鸡,给巧云送来了。锡匠们凑了钱,买了人参,熬了人参汤给十一子补营养。挑夫、锡匠、姑娘、媳妇,川流不息地来看望十一子。而刘号长

打了人不敢露面。乡亲们为此愤愤不平,集体顶香请愿,迫使县政府最终将刘号长驱除出境。这种美好的人性在乡亲们身上闪闪发光,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美的不懈追求。[1]

汪曾祺接受了儒家的人本信仰,又将它体现在世俗生活之中,呈现出世俗人道主义色彩。汪曾祺突出民间道德观的目的与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为了权力和生存,人们玩弄各种权势,出卖朋友、同志,甚至是亲人,文明杯践踏,知识分子被抨击,无知主宰着一切。而汪曾祺想通过故乡“以义为上”的道德观念来唤醒丧失的人性。虽然历经坎坷,被人嘲讽,但他一直坚信:“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③

二.仁爱和抗争精神中的人性美

汪曾祺的创作总是寄托着美德理想和追求。在他的小说里,真率的人性、朴素的人情、正直的人格是小说人性的审美理想的核心。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写人与人关系融洽和睦,人与人交往率直真诚,不受封建礼教束缚自然淳朴的感情,人的生命处于自由自在的状态,这是最高意义的生存。虽然社会的不公和残酷使人痛苦甚至迷茫,但汪曾祺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渴望,对人性美的追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小人物身上流露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岁寒三友》中靳彝甫是一个民间画家,当他得知自己的两个朋友,王瘦吾和陶虎臣被逼迫落入窘境时,毅然将视若生命的有文三桥边款的三块田黄石章给季匋民周济他们,在逆境中他们同舟共济确实像岁寒三友的“松梅竹”,

风骨凛然,节气奇高。《受戒》在香烟缭绕的寺庙里,但却展现了一个非同一般的世界:庵里的和尚吃肉、打牌、放焰口,享受世俗人生的快乐。三师傅仁渡对爱情洒脱豪爽,而小和尚明海与赵庄小姑娘小英子纯洁的爱情又宣告了,冷若冰霜、扼杀人性的佛门戒律的破产,人性的胜利。汪曾祺把和尚当成人来写而不是把和尚当和尚来写,作品洋溢着作家对健康人性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对个性解放的执着追求。

二是汪曾祺对人性美的追求与赞美不仅仅是表现人性,更是对自由自在生存状态的追求。他说:“你发现没有,我笔下的小百姓,没有坏人,有人写评论,说我将所有人雅化,这跟我儒家思想宗旨有关。”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其提倡以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一事一物。毫无疑问,用这样的思想写人写社会,反应出来的必定是人性美和社会的和谐。所以,真善美成为汪曾祺小说的价值取向。他的小说不注重在剧烈矛盾冲突中展开故事情节,给人以环环相扣、心潮澎湃之感,而是在舒缓平和的抒情笔调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他曾说:“我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但我追求的是和谐,希望寄奇崛于平淡,那外来于传统,能把它们糅在一起。”

三是汪曾祺还写这些小人物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大淖记事》中当恶霸刘号子不仅糟蹋了巧云同时将十一子置于死地时,他们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巧云没有寻死而十一子也没有因为拳打而放弃生命,而锡匠们也上街游行:,他们表现出不可侵犯的威严和不可动摇的决心。这个带有中世纪的帮色彩的游行队伍十分动人。[2]他们靠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最终胜利了。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刘号子驱逐处境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