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35例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方法回顾分析35例重症MPP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

结果35例MPP患儿均起病急,高热,咳嗽剧烈;X线胸片表现为双侧或单侧大叶肺实变30例;合并胸腔积液15例;合并肺不张4例;白细胞增高21例,白细胞减少6例;均有C反应蛋白、血沉、乳酸脱氢酶早期明显升高;均存血清MP-IgM阳性。

结论肺炎支原体(MP)可引起重症肺炎,对SMPP患儿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可并用头孢类、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治疗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现将河南省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5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35例重症MP为本院儿科2009年1月~2012年8月确诊患儿,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3~12岁,均符合第7版《诸福棠使用儿科学》临床诊断标准。

重症MP诊断须符合下面之一:①发热(≥38.5)10 d以上,或正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7 d无效。

②符合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标准。

③胸片示:大片状阴影,占据一个肺叶或肺段以上范围,可累计一个或多个肺叶病变的。

1. 2 研究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X线胸片特征及诊治过程。

治疗标准:①痊愈: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

②显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X线胸片炎症基本吸收,病原学检阴性。

③有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白血病计数正常。

④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好转或有加重者。

2 结果2. 1 临床特征35例患儿均有发热,入院前平均发热(9.8±4.0)d,均咳嗽,初期表现为剧烈干咳、少痰。

入院时肺部体征存在中小水泡音者12例(34.29%),存在哮鸣音者4例(11.43%);存在患侧呼吸音减低23例(65.71%)。

小儿重症肺炎3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重症肺炎3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重症肺炎30例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以找到科学的治疗方法,加强对该病症的预防。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月份在我院就诊的3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氨溴索和小剂量的肝素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析他们发病的原因和治疗效果。

结果氨溴索和小剂量肝素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方法治疗,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氨溴索治疗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719-0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医学治疗水平的要求也明显提高,尤其是在儿童医学方面要求更高。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以及肺部细湿罗音等,患病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循环系统,严重时会导致患者肠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最终会影响儿童患者的生命健康[1]。

该病症一般出现在一岁以内儿童中,所以在进行治疗时应该特别注重对患者的治疗,提高治疗水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月份在我院就诊的30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

其中对照组男童9例,女童6例,实验组男10例,女5例。

两组年龄在2到19个月,平均8.9个月。

其中两个组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数据不存在差异性。

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6到23天,而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到20天。

在进行诊断时发现3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焦躁不安、发热、气喘、肝脏增大、细湿罗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等。

其中伴有心力衰竭11例,合并呼吸衰竭15例,中毒性肠麻痹4例。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止咳、退热、祛痰、抗感染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30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30例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30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诊疗及治疗法。

方法对30例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和分析。

结果临床治愈30例。

结论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肺外症状不断增加。

确诊依赖于抗MP-IgM检测结果。

治疗上选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关键词】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雾化吸入支原体肺炎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重症支原体肺炎如果诊治不当,常危及患儿生命。

本文对2010年10月至12月于本院救治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30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30例患儿全部明确支原体感染(血冷凝集试验1:64阳性,支原体抗体IgM>1∶640阳性),均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

患儿年龄2-14岁,其中男16例,女14例。

支原体抗体IgM>1:640 18例,>1:1280 12例。

1.2临床表现全部都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咳嗽,咳痰,喘息及不同程度的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爆喘3例,胸腔积液8例,同时伴发心衰、呼吸衰竭2例。

30例均临床治愈出院。

1.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10)×109/L 12例,>10.0×109/L 18例,C反应蛋白(CRP)升高者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肺炎MP-IgM滴定度;>1:640(正常<40)18例,>1:1280者12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 Y-谷氨酸转移酶(GGT)升高2例;心肌酶谱:磷酸肌酸同工酶(CPK-MB)、肌酸磷酸激酶(CPK)、AST、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升高16例。

胸片:双肺斑片状影17例,大片状影13例,胸腔积液8例。

1.4治疗采取综合治疗[2],主张中西医综合疗法。

(1)抗感染:阿奇霉素(稀舒美)10mg/kg•d,抗支原体感染,白细胞高,CRP升高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20-80mg/kg•d。

新生儿重症肺炎35 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重症肺炎35 例护理体会

新生儿重症肺炎35 例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重症肺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急救和护理措施。

结果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经积极的救治和护理,33例痊愈出院,临床治愈率为94.29%,1例患儿转院,1例患儿因并发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00%。

结论及时科学的治疗,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新儿重症肺炎的治愈率和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新生儿重症肺炎;急救;护理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由于新生儿体质较弱、抵抗力较差,而且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如果不及时治疗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及时科学的进行抢救,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儿治愈率临床意义重大。

本院于2011年2月~2014年6月间收治35例重症肺炎新生儿,经过积极的救治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35例新生儿重症肺炎患儿,以上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18例,女17例;足月儿33例,早产儿2例;体重≥2500g患儿26例,体重1500~2500g患儿8例,&lt;1500g 患儿1例;发病时间:≤1d患儿4例、≤10d患儿9例、&gt;10d患儿22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呼吸频率改变等。

其中并发心力衰竭4例,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7例,喘憋、憋喘、发绀16例,嗜睡6例。

听诊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X线胸片显示肺纹理增粗,有片状阴影。

实验室检查血清IgM 抗体为阳性。

2急救与护理①基础护理:保持室内的干净、整洁,定期对病室进行消毒,室温宜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宜在50%~60%,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

患儿置于暖箱中,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应合理调整暖箱温度。

为避免患儿出现交叉感染,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应安置在不同的病房。

30 例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30 例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体会

30 例小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体会摘要】本文介绍了30 例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 的护理经验。

主要从病室要求,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呼吸道的管理,基础护理,深静脉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10 例患儿治愈出院。

【关键词】麻疹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30 cases of measle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pneumonia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and the nursing experience. Mainly from theward, observing the importance, basic management of 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 nursing of deep vein,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other aspects. After activ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of10 case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036-02近年来,麻疹发病人数增多,且并发症危重,肺炎是麻疹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麻疹并发重症肺炎病情较重,尤其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及时的诊治和正确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本文对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P I C U2004 年6 月—2007 年6 月共收治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患儿30 例进行总结。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体会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12-27T09:52:52.770Z 来源:《护理前沿》2019年第10期作者:刘梅[导读] 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治疗的9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综合评价患儿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62%,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个体化临床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促进症状的缓解、缩短治疗总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协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个体化护理;常规护理重症肺炎作为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易引起机体代谢系统、微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预后较差[1]。

小儿作为发生重症肺炎的高危人群,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密切相关;此外,小儿重症肺炎的病情进展快,变化程度大,并发症发生多,存在个体差异性,且治疗依从性较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需联合有效的临床护理,协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近年来,个体化护理逐渐用于临床护理,根据患儿的护理需求,为患儿提供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加强基础性护理干预水平。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个体化护理对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8月到2019年8月治疗的9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

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6.2±1.7)岁;类型:大叶性肺炎15例,间质肺炎13例,气管性肺炎19例。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程度的缺氧症状 。可 因毒素 、 缺氧代 谢异 常引起循 环衰 竭 、 呼吸 衰竭 、 中毒性脑 病等 。并发症 越多 , 病死 率越 高。护理 质量 的好
坏直接关系到患儿 的安危 。因此 , 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本 病的
吸衰竭均未采用机械呼 吸, 着重 吸痰和 高浓度给 氧 、 给呼 吸兴奋
9 一 4
中外 医学研究
21 0 1 第 9卷 1年 1月
第3 1期 C I E EA D F R I 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G D C L R S A C
0_≯≯∥。零 -

l 一 I ◆ ≯l l llI | 。。 l l 。 曩孽. : _lI 。誊 l l l l _ ll l 簦 一 1 l l l
本文研究结果 表 明, 多发 性腹部 闭合 性 损伤 的急 诊 救治 在 中, 进行全方位 、 精密 、 确的手术 前后 的护理 干预措施 , 准 能巩 固 且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有效地提高 治愈率 。全 面周密 的护理工作 可 以对多发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 的预后起到极其重要 的影响 ,
[] 2 佳雷. 闭合性腹部外伤的 围手术期护理. 西藏 医药杂志,0 7 20 ,
2 ( )5 . 83 : 7
[] 3 华木 旺, 邹式 炉 , 文伟 , 27例 腹部 闭合 性损 伤 诊 治分 陈 等.3
析. 中国实用医药,0 7 2 2 )6 6 . 20 ,( 4 :4— 5
严重度及治疗 的复杂性 , 极易使患者出现紧张 、 恐惧 情绪。为此 , 医护人员应 当多关心 和爱护患 者 , 强对患 者 的交 流 、 加 沟通和 引
痰, 以有效地 防止 窒息。吸痰时两侧鼻腔及 口腔分 泌物全部 吸干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

43例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护理体会标签:小儿;肺炎;并发症;护理肺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大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发病多见。

本病可原发,也常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麻疹、百日咳等急性传染病之后,其临床表现多为高热咳嗽伴有白色泡沫黏痰,还有呼吸困难、鼻翼煽动、缺氧发绀、肺部啰音等。

小儿易发生肺炎是由于呼吸道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道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少,肺含气量少,易被黏膜所阻塞发生肺炎。

肺炎时由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和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

可因毒素、缺氧代谢异常引起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中毒性脑病等。

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

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安危。

因此,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治疗本病的重要环节。

现将2007年2月~2011年2月溧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43例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年龄1~4个月19例,5~10个月14例,1~3岁10例。

死亡3例,转院4例。

并发呼吸衰竭20例,死亡1例。

并发心力衰竭13例,死亡1例。

并发中毒性脑病7例,死亡1例。

2呼吸衰竭的护理呼吸衰竭是由于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而出现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炎并发呼吸衰竭以肺换气功能障碍为主,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和严重的酸中毒。

患儿出现发三凹征明显和呼吸困难。

本组20例并发呼吸衰竭均未采用机械呼吸,着重吸痰和高浓度给氧、给呼吸兴奋剂。

特别是出现Ⅱ型呼吸衰竭时,呼吸道被分泌物严重堵塞,通气功能障碍,体内的二氧化碳潴留,造成高碳酸血症。

为了加速二氧化碳排出,增加通气功能最为重要,做好护理工作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一环。

2.1保持呼吸道通畅正常小儿支气管管腔较成人狭窄、黏膜较柔嫩、血运丰富、纤毛运动及咳嗽反射较差,在有炎症时支气管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多,容易造成小儿支气管阻塞及整个呼吸道狭窄,影响通气量。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体会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体会

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体会姚家会;彭刚【摘要】目的:总结联合使用多巴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体会.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诊断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分组药物治疗,随机分配,一组为基础组,43例均为常规治疗;另一组为联合组,45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并使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比较7天的治疗效果.结果:基础组的收效比例为67.4%(29例),联合组的收效比例为75.6%(34例),联合组的收效病患多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没有出现不适反应的患儿,基础组有出现心衰和肠胃麻痹的患儿.结论:使用多巴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患儿可增加收效比例,减少出现不适的惠儿,适合临床推广.【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2(031)006【总页数】1页(P21)【关键词】重症肺炎;治疗【作者】姚家会;彭刚【作者单位】贵州航天医院儿科,563000;贵州航天医院儿科,5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5+.2婴幼儿由于免疫能力差易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其中重症肺炎较为常见,患儿可因该病产生心衰。

在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该病是造成小儿(小于5岁)死亡的主要疾病[1]。

为了提高基础治疗的效果,本文中对2009年4月~2011年10月诊断的重症肺炎患儿进行分组药物治疗,部分患儿除进行抗感染、抗代谢紊乱的药物治疗,还使用多巴胺和酚妥拉明,具体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9年4月~2011年10月共诊断重症肺炎患儿88例,进行分组药物治疗,随机分配,一组为基础组,43例中有20例女患儿,13例男患儿,均龄小于2岁(1.2岁),年龄在2~34个月的范围内,就诊均值为4.2天;另一组为联合组,45例中有27例女患儿,18例男患儿,均龄小于2岁(1.7岁),年龄在6~33个月的范围内,就诊均值为4.0天。

在就诊时对所有患儿进行临床检查,听诊肺部有喘呜音和湿啰音,症状有高烧、紫绀、气喘、心率过快、咳嗽等,均为诊断重症肺炎的表征。

新生儿重症肺炎50 例临床治疗体会

新生儿重症肺炎50 例临床治疗体会

新生儿重症肺炎50 例临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5-07-06T16:01:35.64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作者:谭廷墨[导读] 方法对照组病患以头罩吸氧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将氧流量设定在每分钟四升至每分钟六升之间。

谭廷墨(佛山市高明区妇幼保健院528500)【摘要】目的:评价新生儿重症肺炎病患治疗现状,总结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病患治疗水平的重要对策。

方法:笔者随机选取2014 年02 月-2015年02月期间在佛山市高明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50 例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

实验组有25名,对照组有25名。

对照组病患以头罩吸氧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工作的有效性。

结果:结果表明两组病患在治疗效果、临床指征消失时长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0.05)。

结论:基于新生儿重症肺炎病患而言,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有助于提升病患治疗水平,同时还能够防止出现各种类型并发症,所以可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体会;头罩吸氧;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35-02为了评价新生儿重症肺炎病患治疗现状,笔者随机选取2014年02 月-2015 年02 月期间在佛山市高明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50例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

对照组病患以头罩吸氧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通过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工作的有效性,旨在总结改善新生儿重症肺炎病患治疗水平的重要对策,以期能够有效提升病患治疗效率,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以及方法1.1 病患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02月-2015年02月期间在佛山市高明区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50例病患,有32名男性病患,有18 名女性病患;病患年纪最大的是12天,年纪最小的是2天;有4例病患属于早产儿,有46例病患属于足月儿。

小儿细菌感染肺炎30例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细菌感染肺炎30例临床治疗分析

小儿细菌感染肺炎30例临床治疗分析小儿感染肺炎均发生在四季,冬天发病高于其他季节,儿童发病时临床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烧、咳嗽,部分病例表现为不发热但是伴有严重的咳喘。

该病治疗如得不到彻底的治疗易复发[1],严重影响到儿童健康成长。

本人在工作中发现儿童患细菌感染肺炎30例,现将患儿的年龄、患病时间、治疗情况、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为我院与潍坊高新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9月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其中男23例,女7例,患儿年龄3个月~9岁,平均年龄6.5岁。

1.2方法1.2.1药物治疗青霉素常用剂量:5~10万单位/kg,分2次肌注或加入液体中静滴;青霉素过敏患儿改用红霉素,每次20~30mg/kg·d,每12h 1次。

抗感染2~3d,病情仍无改变甚至恶化,可根据痰培养或血培养、药敏实验调换敏感的药物,一般用至热退及呼吸道症状改善后3~7d。

1.2.2氧疗有喘憋呼吸困难、发绀患儿立即吸氧,鼻前庭给养,养还量0.5~12/min,面罩给养2~4L/mim。

1.2.3祛痰剂氨溴素、复方甘草方剂。

1.2.4雾化吸入雾化液中可加入糜蛋白酶、庆大霉素、氨溴素等。

1.3临床护理1.3.1保暖温度变化加重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使体温保持在36.5℃以上。

1.3.2多饮水小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易蒸发给患儿多喂水。

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1.3.3营养小儿患病时,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

对患儿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

1.3.4退热如果体温高,较大儿童可予物理降温,即用冷毛巾头部湿敷或用温水擦澡,但幼儿不宜采用此方法,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

2 结果儿科肺炎是儿童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在幼儿中,细菌感染居多,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全部患儿经临床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儿30例,临床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药物治疗、氧疗、祛痰剂、雾化吸入等治疗方法。

36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经验

36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经验

36例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疗经验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numoniae,MP)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曾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起病缓慢,有发热、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少量黏液性或黏液脓性痰(偶有血痰)。

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但易引起肺外多系统受累,造成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也可威胁生命或死亡。

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约占肺炎总数的15%~30%,病情一般较轻,但也有重症表现者。

对我院近3年收治的36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这36例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一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6例重症原体肺炎为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确诊的患儿,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22例,女14例。

年龄6个月~3岁23例(64%),3~10岁8例(22%),10~17岁5例(13%)。

病程7~60d。

1.2临床表现36例中32例(90%)为急性起病,发病至就诊平均5d。

以咳嗽、喘息起病,很快出现发热,体温38.0℃~40.0℃,热型不规则,持续3~14d。

7例出现呼吸困难(其中6例为婴幼儿),另4例(10%)发病较缓慢,发病至就诊平均11d。

8例(22%)肺部听到干湿音(均为2岁以下患儿),11例(30%)肺部有实变体征(均为3岁以上患儿),1例气胸。

1.3并发症及肺外表现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者12例(33%),多为3岁以下婴幼儿。

尿检有蛋白、红细胞者7例,其中3例肾功能不全,BUN、Cr 增高。

出现心力衰竭者6例,均为3岁以下患儿,心肌受损7例,出现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房性及室性早博、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肌酶学显示CK、CKMBL、DHI增高。

肝功异常9例,皮肤损害6例,出现斑丘疹或寻麻疹。

神经系统损害4例,表现头痛、呕吐、嗜睡、惊厥,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波,脑脊液常规白细胞13×109/L~15×109/L,其余指标正常。

3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30例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的静脉很难进行穿刺操作 , 应要马上进行静脉切开操作 给予 患者输液 , 或给 与患者进行心静脉穿 刺置 管 , 要保 证患者 的液体 的输入 量 , 进行记 录工 并 作, 并要取患者的血液的标本 , 以便 可以对患者进行 配血 和备血工作 , 这也 为给予患者输血治疗做好准备工作 L 。 4 J 表现 , 一些患者还会出现 昏迷的表现 , 时应 给予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 。 故此 2 2 2 对患者的血压、 .. 脉搏等情况 进行密切 的观察 。在 患者休克 的早 2 5 尿量监测。一 般休克病人都应置无 菌导尿管保 留导 尿 , . 以便准确 期, 患者会 出现脉搏增快的表现 , 疾病逐渐严重 , 者的脉搏会有过细 、 但 患 心 记 录每小时尿量 , 休克加重时 , 尿量少 , 当承认尿量达 3m/ 0 lh以上时表示循 律不齐的表现 , 患者在休克晚期时会 有微细 的脉搏 表现 , 有的患者还会摸不 环状态好转 。 到脉搏。血压 与脉压差 , 初期 由于代偿性血管收缩 , 压可能保持正常或接 血 2 6 血管活性药的应用 。当休 克继续加重 , . 血压 急骤下 降时 , 为防止 可在补充容 量的基础上 , 应用 血管 活性药 , 以解除 近正常。因此 , 严密观察脉搏 于血压 的变化 是抢救休 克 的关 键。在抢救过 体 内重要器 官发生衰竭 , 程 中, 隔 1 每 5~3 mn测 量 血 压 1次 , 做 好 记 录 , 至 血 压 稳 定 后 , 减 少 微动脉 和微静脉的痉挛 , 0i 并 直 可 改善末 梢循环和重要器官的血管灌 注 , 解除阻止缺 测量次数。在休克晚期 , 应每隔 5~1mi 0 n测血压 1次 , 直至稳定 J 。 氧, 维持 血压 , 阻滞休克的病程发展 J 。 22 3 呼吸及尿量监测 。大 部分休 克患者 均伴有 呼吸频率及 幅度代 .. 2 7 对患者加强基础方面 的护理工作 。有休 克表现 的患者应及 时给 . 偿增加 , 当出现呼吸加深 , 加快或变浅不规则 , 出现鼻翼扇动 , 并 提示病情恶 予患者进行保 暖, 如患者的体温过 于低 , 要进行室 温的调节 , 给患者 增加衣 化, 应严密观察及 时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时清除 口、 及 鼻内分泌物 , 呼 服被褥 。病 房的温度要在 l 对 8~2  ̄ 0C左右 , 病房 的温度过 高会 导致患者 的代 吸骤 停 者 行人 工 呼吸 , 用 中枢 兴 奋 剂 , 合 医 生 气 管 插 管 , 予 辅 助 呼 吸 谢 旺 盛 , 患者 的氧 气 的 消 耗 呈 现 过大 , 外 患 者 还 有 胸 部 大 血 管 的 破 裂 的 应 配 给 让 另 及高浓度吸氧。尿量监测是护理 工作 中观察 、 断 肾脏 毛细血 管灌流量 的 情况 , 时要给予患者进行清创止血手术 , 判 此 护理人员要做好 手术 前的准备工 进行 配血和备血 的工作 , 如果患者 出现 了呼吸骤停 的表 现要给予患者进 项重要指标之一 。此患者在抢救 中, 一律 防止导 尿管 , 并每小时测量一 次 作 , 尿 量 , 每 小 时 尿量 少 于 2 m , 明 肾脏 血 液 灌 流 量 不 足 , 示 有 休 克 。 如 行 人 工 呼 吸 , 予 中枢 兴 奋 剂 进 行 治 疗 , 予 患 者 进 行 气 管 插 管 , 予 患 者 如 0 l说 提 给 给 给 经抢救治疗后每小 时尿量恢 复至 3 ml , 0 时 为休 克缓解 的一个重 要指标 , 因 吸 氧 等 相关 治疗 。 此 , 抢救过程中, 测尿量极为重要。 在 监 参 考 文 献 2 24 体温 。休克患者体温一般偏低 , .. 如患者 突然 体温升高表示有其 [ ] 张国胜. 1 创伤性休克 2 0例院前急救体会. 《医学理论 与实践> 20 ,0 9年 他感 染 , 及 时 报 告 医师 。 要 第2 2卷 第 6期 :7 . 6 5 2 3 对患者 呼吸系统的通畅情况进行密切 的观察 , . 要保持患者 的呼吸 [ ] 李红 玉. 2 创伤性休克 6 3例 护理体会. 《山东 医药> 20 ,0 8年第 4 8卷 第 道畅通 , 有创伤的患者一般多会有呼吸道阻塞 的情 况发生 , 会导致患者发 生 4 7期 :0 5. 窒息。护理人员要听一下患者的呼吸情况 , 对患者的 口唇等进行观察 , 并 如 [ ] 马仲梅. 3 浅谈低血容量休克护理观察. 哈尔滨医药> 2 0 《 ,0 8年 第 2 8卷 患 者有 呼 吸 时 候 出 现 了喉 呜 音 的 时 候 , 给 予 患 者 进 行 呼 吸道 的 清 除 工 作 。 要 第 2期 :8 7. 可 拉 出患 者 的 舌 头 , 给 予 患 者 进 行 气 管 切 开 以保 持 患 者 的 呼 吸 道 畅 通 。 或 [ ] 叶丽红 , 4 庄继红 , 陈静 , 郭美宝. 创伤性休克 16例 急诊 手术室护理体 2 如 果 患者 有 口唇 紫 绀 或者 苍 白 的 表 现 , 者 的胸 廓 运 动 表 现 为 消 失 或 者 微 患 会 . 福 建 医药 杂 志》,0 7年 第 2 < 20 9卷第 4期 :4 . 11 弱的表现 , 要对患者出现张力性或开放性气 胸的疾病进行预 防, 应要 马上给 [ ] 孙 冬梅. 5 严重创伤性休克 6 手术室护理体 会. l床 和实验 医学杂 3例 《l 占 予患者封 闭开放气胸 , 并做好进行胸腔 闭式引流的术前准备工作 " 。 J 志》,0 8年 第7期第 5期:9 . 20 15 2 4 快速给予患者建立 好静 脉通道 给予患者 补充 血液容量 。患者 在 . 休克的早期并没有明显的危险表 现发生 , 果此时判 断不准 确易于对患 者 如

儿童难治性肺炎30例的治疗体会

儿童难治性肺炎30例的治疗体会

儿童难治性肺炎30例的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6-02-25T09:07:18.807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艳周勤[导读]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给予个体化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400800摘要:目的:探讨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30例儿童难治性肺炎患者,医护人员给予患者详细检查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实施个体化治疗,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3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27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患者遗留有胸膜肥厚,1例患者治疗无效转入上级医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结论:针对儿童难治肺炎患者,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明确患儿的发病原因,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个体化治疗措施,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痊愈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儿童难治性肺炎;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for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January 2015, a total of 3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re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the medical personnel to give patients after checking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ondition of patie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assessment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30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27 patients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 2 patients had the pleura hypertrophy legacy, 1 case of patient treatment is invalid to the superior hospital,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67%.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neumonia in children, children with medical personnel need to first clear the hair cause of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specific circumstances, to give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shortening time of patients recovered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clinical.Key words: refractory pneumonia in children; Treatment;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肺炎在临床上属于一种严重的病症,特别是儿童发育不成熟,机体免疫能力较低,增加了治疗难度[1]。

18例婴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18例婴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

18例婴儿重症肺炎的护理体会总结了18例重症肺炎的护理经验。

护理措施包括改善治疗坏境、改善呼吸功能、正确用药、病情观察、合理饮食、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

认为对于婴儿重症肺炎,合理的护理措施是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标签:婴儿;重症肺炎;护理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

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我国儿童死因的第一位,这与婴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

在小儿肺炎的护理过程中,从改善治疗环境、改善呼吸功能、正确用药、病情观察、合理饮食、对症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精心护理,积极控制炎症,防止发生窒息,降低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重症肺炎婴儿中,男7例,女19例,年龄10天-1岁。

患儿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还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

并发心力衰竭4例,嗜睡5例,喘憋、紫绀8例,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1例,体温37.5℃--40℃,脉搏120-250次/分,呼吸30-102次/分,肺部闻及湿啰音,X线检查见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或斑点样改变。

1.2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8例症状肺炎婴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促进康复的最佳护理措施,通过改善治疗环境、正确用药、病情观察、改善呼吸功能、合理饮食、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给予精心护理。

1.3 17例重症肺炎婴儿痊愈,1例放弃治疗。

2护理措施2.1改善治疗环境病室经常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光线柔和,温度控制在18-22℃,相对湿度为50%-60%,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各种处置应集中进行,尽量使患儿安静,以减少机体的耗氧量。

2.2吸氧护理合理用氧,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保持给氧通畅,注意”四防”(防震、防油、防火、防热),告知家属注意事项,一般采用鼻前庭给氧,氧流量为0.5-1L/分,缺氧明显者用面罩给氧,氧流量为2L-4L /分,氧浓度不超过40%,每20-30分钟检查鼻导管一次,防止堵塞。

重症小婴儿支气管肺炎31例临床救治体会

重症小婴儿支气管肺炎31例临床救治体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 ・ 8
JunlfCii l n xemetl d i o 7 o 1 Ot2 0 ora o l c dEp r na Mein V1 ,N .0 c-0 8 naa i ce .
重 症 , 婴 儿 支气 管 肺 炎 3 J 、 1例 临床 救 治 体 会
宋明卫 明丽果(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山东 淄博
1 1 一般资料 .
例, 女性 1 , 月 5例 , ~ 2例 <1 1 2个 月 1 , 3个月 1 1例 2— 5例。有 了家长 的认同和好评 。 2例合并先天性心脏 病 , 1例年 龄 2个月 , 并室 间 隔缺损 ( . 3 讨 论 合 55 重症小婴儿 支气管肺炎 是基层 医院常见病 、 多发病 , 因该 月 m , 例年龄 3个 月 , 并动脉 导管未 闭 。诊断符 合 《 m) 1 合 儿科 学》 心肺代偿 能力低下 , 气道 自净能力差 , 第 6版诊断 。报道 内容符 合 相关 医学 伦理 要求 , 涉及 病例 龄段婴儿免疫功能不完善 , J 所 其肺炎病情进 展迅 猛 , 如不 加干 预 , 往往 1—2d内就 发 展到极 的使 用 均 获 得 家 属 同意 。 出现气道分泌物堵塞 气道引 起窒息 , 吸衰竭 , 呼 心力 衰竭 , 以 1 2 辅 助检 查 ① 胸片 : . 所有 的病 例均 于入 院前 1d至入 院后 期 ,
肺水肿等危及生命 的并发症 , 甚至发生猝死 , 治 若 2d内拍摄胸片 , 均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的胸片改变 , 中 1 年龄 及电解质紊乱 、 其 例
处置不 当 , 极易发 生严重 后果 。如果 家长对患儿 1 7d的新生儿合并左肺 上叶肺不张 , 例年龄 3 1 1d的患儿合并右 疗经验不足 , 容易发生 医疗 纠纷 。重症小 婴儿 支气 下肺叶肺不张 。2 肺不张患儿经治疗 2周后复 查胸片 , 已复 短 期内病情的巨变不理解 , 例 均

17例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体会

17例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体会

17例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通过对17例小儿重症肺炎的及时抢救及精心的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积极合理治疗及抢救的同时,通过加强护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雾化吸入治疗、纠正缺氧、吸痰的护理、退热镇静、止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做好呼吸道的隔离、给予合理的饮食和及时的健康教育指导等,可以使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

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儿病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儿身体的康复,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重症肺炎小儿护理体会肺炎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主要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1] ,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重症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由于小儿咽淋巴组织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狭窄,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结缔组织发育不全,使血管丰富,易充血,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少,易被粘液堵塞。

由于患儿年龄小,抵抗力差,病情变化快,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护理跟不上,极易并发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或中毒性脑病等,直接危及患儿的生命。

2010年4月-2012年4月两年期间,我院收治的17例重症患儿,经过我们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得到了肯定的疗效,现将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17例,男孩10例,女孩7例;0-1岁的11例,1-3岁的6例。

本组病例在住院期间,经过我们及时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12例治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2例病情恶化转院治疗。

2.护理体会2.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

经常给患儿定时翻身,年龄稍大的患儿定时采取坐位,婴幼儿在条件允许时或喂奶、喂药时常抱起,以免肺部长时间受压,发生坠积性充血,使肺炎加重。

2.2 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湿润、减少分泌物干燥,稀释呼吸道内的痰液,使痰容易咳出,有效缓解症状,起效快,疗效满意。

3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

3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

3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护理体会许韦红【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12(031)020【总页数】1页(P163)【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心衰;护理【作者】许韦红【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三医院 037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2012年8月18日收稿肺炎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多见。

由于儿童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其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重症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如果能及时合理治疗和有效护理,则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本院2007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36例,经过有效的医治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2个月~5岁,平均1岁。

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肺炎10例,先天性心脏病8例,住院8~15天28例,15天以上8例。

1.2 临床症状:有患儿在入院前或住院期间有突然烦躁不安,患儿面色苍白,唇周发绀,均出现呼吸明显或者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60次,并且不能以呼吸系统疾病对其进行解释,经镇静剂或者是吸氧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患儿的心率突然增快,每分钟大于160次,不能用呼吸困难以及体温增高来解释着,心音低钝,肝脏触及达肋下3厘米,出现心脏扩大以及奔马律等。

2.1 常规护理:①环境: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温度在18~20℃,相对湿度在55%左右,环境安静,查体、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动作要轻巧,不要反复搬动和抱起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②休息:心衰时,心输出量不能满足身体组织的需要,而休息可减少对氧的需要,减轻心脏的负担。

哭闹有烦躁不安者,可按医嘱适当给镇静剂,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轻度心衰时,可在室内轻微活动,但不允许做太兴奋的活动,重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患儿的饮食,大小便均由护理人员协助,病情好转后可缓慢扶其下床活动,以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但要限制活动量,直至心衰症状消失1~2周。

34 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34 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34 例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杨冬【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本文将选择3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本组3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结论通过对患儿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保障。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3(000)007【总页数】2页(P133-133,134)【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护理【作者】杨冬【作者单位】474650 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在临床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中实施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将会对临床治疗起到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措施,进而为后期的临床护理实践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本文中笔者将所在科室收治的34 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总结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河南省南召县人民医院 2011年6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 34 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其中男性 20 例,女性 14 例,患儿年龄区间为 2 个月~5 岁(平均为 2.5 岁);患儿住院时间 7~20 d(平均为 10 d);本文选取的患儿均符合《小儿重症肺炎诊断标准》(WHO推荐)。

1.2 护理方法1.2.1 常规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病房需尽量保持整洁、安静,保证患儿能够拥有良好的休息空间;病房内要保持空气的流通且湿度、温度要适宜。

另外还需要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在患儿休息时要盖严肩背部。

患儿在治疗期间尽量谢绝探视,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出现交叉感染。

(2)皮肤护理措施:依据患儿的基本情况,认真做好沐浴保持皮肤清洁,对于一些需要多加关注的部位,比如特别注意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要严格的进行护理,若出现皮肤压痕、水肿、皮疹、黄染、脱水、静脉炎或末梢循环衰竭等不良症状时,医护人员需立即分析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1];若患儿出汗则使用热毛巾擦干,尽量保持患儿皮肤的干爽、舒适;患儿在治疗期间需定时更换衣物及床上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方法与效果,为推广临床治疗体会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3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要及时进行氧气和呼吸机配合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合理选择抗病毒与抗菌药物。

标签: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抗菌药物
小儿重症肺炎是儿科的重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等[1]。

多需要采用积极的综合治疗,包括通气、药物治疗等[2]。

在发生机制上,肺炎球菌广泛存在于健康人鼻咽腔中,约1/4健康儿童的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一旦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使肺炎球菌潜入人体,引起黏膜性疾病以及脑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等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

研究表明,肺炎球菌肺炎在重症肺炎中的比例达50%,在致死性肺炎中的比例更高。

而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可使儿童流感相关性肺炎住院病例减少45%。

本科2009年3月~2011年4月对30例小儿重症肺炎根据病情进行了不同的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小儿重症肺炎30例,30例患儿的诊断均符合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发热超过39℃以上伴咳嗽1周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单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1周无反应。

男20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0岁,平均(3.22±0.63)岁。

病程3~15 d,平均(8.22±1.21)d。

30例患儿均有咳嗽及发热,体温39.2~41.0℃,平均体温39.9℃,其中体温>40℃15例,呼吸急促20例,伴胸痛5例;听诊呼吸音减弱21例,无明显啰音8例,干鸣音3例,肺部细湿啰音2例。

1.2 治疗方法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反流窒息。

及时进行氧气和呼吸机配合治疗,吸氧无效时应及时应用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合理选择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重症感染和全身炎症较严重患者,给予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

1.3 疗效判定
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3项中有1项指标未转至正常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加有效[3]。

2 结果
30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重症肺炎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腺病毒肺炎等,在肺炎基础上易发生其他系统并发症,故死亡率相对较高。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1)伴明显的心脏、心血管功能障碍。

(2)呼吸困难及缺氧明显,吸氧短期内症状不能缓解。

(3)合并中毒性脑病,有明显中毒症状,如嗜睡、极
度烦躁、明显精神萎靡、反复惊厥等神经精神症状。

(4)顽固性腹脹、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为中毒性肠麻痹。

(5)有严重的并发症、并存症者,如重症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大叶肺不张、脓胸等[3]。

患儿具有上述症状之一时,家长及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治疗措施,以减少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率。

在临床表现上,重症肺炎除了呼吸道症状外,还可以有其他的症状。

比如:发生心力衰竭时,小儿会突然烦躁不安,呼吸、脉搏明显加快,面色青灰、鼻翼扇动,出现点头样呼吸和三凹征,尿量明显减少。

有的肺炎患儿可能发生中毒性脑病,出现精神萎靡、昏睡、意识不清,甚至发生惊厥。

如小儿腹胀、恶心、呕吐,吐出咖啡色样物质或排出黑色大便,这时往往已经发生了中毒性肠麻痹,并且引起了肠出血和坏死。

一般来讲,轻症肺炎病情较轻,预后好,不一定住院治疗,只要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用药,做好家庭护理,半个月左右就会好转。

重症肺炎病情重,发展快,必须住院及时抢救和治疗,否则会延误病情,甚至引起死亡。

因重症肺炎才患儿不能正常地吸进氧气,导致身体各部出现缺氧状态,容易导致患儿并发中毒性脑病及出现心力衰竭。

因此,对于小儿患肺炎应早治疗,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

首先在给氧治疗中应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防止反流窒息。

同时需使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同时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合理应用[5-6]。

本组患儿经过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且无死亡病例发生。

平均住院时间为(10.2±1.2)d,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此外应注意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混浊,使肺炎患儿烦躁缺氧。

但不能吹过堂风,否则容易受凉而加重病情。

患儿所在病房的最佳室温为20℃左右,湿度在60%为宜。

饮食要食用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痰和分泌物,定时帮患儿翻身更换体位,以利于痰的排出。

痰多、黏稠时可服用一些止咳化痰药,如痰液紧黏于气管或支气管壁,久咳不出,在医院可采用雾化吸入;在家可每日多次吸入水蒸气,使痰液稀释而易于咳出。

总之,重症肺炎患儿要及时进行氧气和呼吸机配合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并及时纠正心力衰竭,合理选择抗病毒与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 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65.
[2] 王慕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8.
[3] 刘家荣.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3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应用,2010,5(4):61-62.
[4] 赵淑琴.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药物治疗新进展[J].辽宁药物与临床,2010,6(1):9-11.
[5] John EH,John ER.Pulmonary strategies of antioxidant defese[J].Am Rev Res Dis,2009,14(2):531.
[6] 陈艺坛,陈志斌,黄芳芳. 丙种球蛋白佐治重症肺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3):132-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