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地形成和对抗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早在二次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曾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进行过多次讨论,1945年2月4日——2月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辽养胜地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的第二次会晤,会议讨论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战后对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改组波兰政府及波兰疆界的确定、南斯拉夫新政府的建立、苏联对日作战、联合国会议、对战后保持和加强在战时实行的合作、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问题,并分别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会议还产生了两个文件,一是《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声明》,二是《雅尔塔协定》,前者是三国就战后欧洲的政策和建立联合国问题达成的谅解,后者则是三国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所达成的秘密协议。
雅尔塔会议是确定战后欧洲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一次历史性会晤,它的实质是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对战后世界的重新安排,并粗略地计划出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中心的世界总格局,同时在三国妥协、谅解的背后却隐藏着由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利益和不同的参战目的而产生的尖锐矛盾。
战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恶化,战时的盟国苏联和美、英、法三国分道扬镳。
以美国与北约为一方,以苏联和华约为另一方构成两极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的存在,既表现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的政治争夺,又表现为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地区长期严峻的军事对峙,也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及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在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内容更为广泛的斗争。
正是这一经纬分明的两极格局的存在与发展,一直左右和影响着战后世界历史的进程,这就是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以“两极”相争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末,美国便开始为准备取得世界霸权而忙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满以为凭借自己巨大的经济实力,就能左右欧洲局势,成为世界的霸主,但由于受到当时在海军方面仍占优势的英国和在陆军方面仍占优势的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如愿。
两极格局
两极格局时间上两极格局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1991年底苏联解体为终点。
表现在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北约和华约的军事对峙,对第三世界的争夺,经济上的相互的禁运和封锁,军备上的疯狂竞争,妄图取得战胜对手的优势,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攻击。
总的来说,就是以美国和苏联的两大集团在世界的权利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
1定义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
2特点政治上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势不两立。
军事上两大集团强烈对抗(全面冷战和局部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两种类型经济并行发展、交往很少(封锁与反封锁)。
两大阵营内部基本是一元结构、一个中心。
两极格局长期相对稳定。
3形成雅尔塔体系二战后期,为协调彼此行动,斯大林(苏)、丘吉尔(英)和罗斯福(美)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多次举行会晤。
随着战争局势的日益明朗,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几次会议上,三国首脑就联合国的建立、处置德国等问题最终达成了一系列协议。
这些协议是以雅尔塔会议为中心确定的,其内容和具体实施构成了战后世界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主要内容: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托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评价:雅尔塔体系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但是,雅尔塔体系具有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的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
雅尔塔体系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协定》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签订了《雅尔塔协定》。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演变
显 呈 现 出 缓 和 与 紧 张 、和 平 与 动 荡 并 存 的 局 面 。一 些 地 区 和 国 家 内 部 长 期 以 来 抑
而不发的深层矛盾, 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爆发, 使世界动荡不安。世界
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 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近期
看 , 美 国 仍 将 保 持 世 界 唯 一 超 级 大 国 的 地 位 ,“一 超 多 强 ”的 局 面 还 将 继 续 下 去 。
三 、两 极 格 局 的 终 结
崩溃: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美
苏两极格局崩溃。
原因: 苏联解体是直接原因;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
对比是根本原因; 欧共体、日本的崛起, 成为抗衡美国的力量, 帝国主义阵营开始
瓦解。
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后, 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天下并不太平, 明
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西欧经济一体化, 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西欧开
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 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其次, 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战后, 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 把发展经
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 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1955年
以后, 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
但从长远看,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两极格局的结束与前两次世界格局的演变有所不同。第一, 和平过渡。它的
结 束 是 在 没 有 发 生 战 争 或 世 界 大 战 的 情 况 下 出 现 的 , 是 经 过 长 期“冷 战 ”的 较 量
引起的。第二, 竞争过渡。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欧洲联盟五个力量中心存在
冷战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与竞争
冷战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与竞争冷战是二战后由于东西方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意识形态的巨大差异所引发的一场持续几十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在这场对峙中,东西方两个阵营代表了不同的意识形态,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其对立和竞争可以从各个层面进行解析和理解。
一、政治层面的对立和竞争在冷战时期的政治层面,东西方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竞争主要体现在其政治体制和治理方式上。
西方国家代表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主张个人自由、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强调多党制度和公民权益保障。
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则主张集体主义、计划经济和单一党制,强调国家的主导地位和社会公平正义。
两者之间的对立在政治制度、政党体系和统治方式上表现得极为明显。
二、经济层面的对立和竞争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经济系统也是对立和竞争的焦点。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强调自由市场和私有财产,追求经济的个体自由和竞争。
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则主张国家计划经济和公有制,追求经济的公平和社会福利。
两个阵营在经济层面的对立表现在市场机制的选择、资源配置以及经济体制的发展上。
东西方两方不仅在国内经济模式上进行竞争,也在国际贸易和经济援助上进行激烈的角逐。
三、军事层面的对立和竞争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军事对抗是引人注目的一幕。
资本主义阵营主要由美国领导,而社会主义阵营则由苏联主导。
双方争夺军事技术优势、军备竞赛导致了军事力量的紧张对峙。
两个阵营不仅在军备扩张上相互竞争,也在地缘政治利益的争夺中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冲突和代理战争。
冷战期间,双方通过发展核武器和核战略来维持威慑平衡,使得东西方意识形态对立的竞争几乎达到了顶点。
四、文化层面的对立和竞争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的文化对立和竞争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资本主义国家强调个人自由和多样性,注重个体价值和消费文化。
而社会主义国家强调集体主义和思想统一,注重大众教育和公共文化。
这两种意识形态在文化输出和交流上产生冲突。
两个阵营互相渗透和影响,但也常常陷入相互攻击和抵制对方文化的情况。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与对抗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与对抗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场意识形态斗争,主要是指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代表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
这场冷战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紧张、敌对的氛围,影响了世界国家的发展和格局。
下面将分析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两大阵营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抗。
一、东方阵营东方阵营主要以苏联为核心,由东欧、亚洲、非洲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组成。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初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东方阵营的国家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紧密合作,共同抵制西方的资本主义势力。
1.政治合作东方阵营国家政治上进行了一系列融合合作,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并与苏联签署了《华沙条约》,旨在形成一个统一的军事同盟,以保护共产主义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此外,东方阵营的国家还领导着一系列非洲和亚洲国家的独立运动,推动殖民地主义的衰落。
2.经济合作为了提高整个阵营国家的经济实力,东方阵营成员国之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合作机制。
苏联通过提供援助、技术转让、军火供应等方式,帮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济基础设施,提高国家发展水平。
3.军事合作东方阵营的国家之间进行了广泛的军事合作,组织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互相援助,加强防御能力。
苏联在冷战时期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成为东方阵营的核心。
二、西方阵营西方阵营以美国为核心,由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组成。
西方阵营的国家主要基于资本主义体系,主张自由市场和个人权利,与东方阵营形成鲜明对比。
1.政治合作西方阵营的国家通过组建北约等军事同盟,并签署了一系列的防御协议和联合宣言,旨在共同应对东方阵营的影响力扩张。
此外,西方阵营还通过经济援助和政治引导等手段,推动一些亚洲、非洲等地区国家向资本主义体系转变。
2.经济合作西方阵营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和经济援助,促进阵营内国家的经济繁荣。
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中心,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欧洲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帮助他们重建战争后的经济。
3.军事合作西方阵营的国家之间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共同应对苏联的威胁。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邵渊〈2010级法律硕士(法学)4班;学号20104102001604〉[摘要]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对其关系进行思考,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在战略角度考虑我国在当代世界格局中取得发展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历史上长期共存,不断发展,二者形成了统一与斗争的关系,并最终引导全世界的走向。
结合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关于我国的国际战略考量以及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的联系等相关问题,加上参考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我认为只有准确的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和实践走上更稳妥而优化的道路,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命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共存;影响; 国际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是由四位老师在不同方面进行讲授的课程,我刚开始上课时感觉有点无所适从,不过优点也是明显的,每位老师的讲课都思路清晰,主题明朗,使得以往沉闷的课堂明快了不少。
听完讲课之后,我决定从我感触较深的两个话题中结合以往的所感所想来写作这一命题。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作为当今社会存在着的两种社会形态,这两种制度、两类国家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如何全面认识、正确处理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和现实问题,其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
因此,正确认识与把握两者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当今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共存,相互竞争。
江泽民主席曾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
"四个如何认识",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江露生011010816摘要:。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当代最主要的两种价值观,也是当代最基本的两种社会制度。
所以现在的世界主要有两大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在各自的政治思想引导下,互相敌对、学习、发展、革新。
关键词:政治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互相敌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当今世界上两种主要的社会体制。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为社会主义的建立创造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
而当今资本主义正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妄图将社会主义扼杀于襁褓之中。
两种政治思想均来自西方,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资本主义先与社会主义诞生,一直以来社会主义都是扮演被打压的角色。
社会主义诞生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足够强大。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成立,而它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但这是不为资本主义所容,随着资本主义的打压,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巴黎公社活动先后进行,但都是以失败告终。
俄国的十月革命的成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新的实践突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
但经过美苏争霸,最后苏联失败,苏联解体,当时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宣布失败。
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的结果。
经过近两百年的争斗,以社会主义为思想的政治体制国家,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社会主义国家以中国为代表,西方资本主义是以美国为首,双方进行新的斗争。
互相学习在两大阵营不断的斗争中,却也是不断的互相学习。
现多数共产党国家都是集权国家,因为多党制表现了自由资本主义的竞争思维,而一党专政则打上了苏联式计划经济的烙印,影响了后来众多共产党国家。
当前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古巴共和国。
这些国家现在大部分都处于所谓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但是在实践中,有的国家部分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西方国家阵营"认为其本质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三历史一轮专题复习课国际力量的分化组合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
专题测评强化训练
目录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目录
的地位。
目录
► 线索三
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化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为
主线复习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 1.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从“三个阶段,五个方 面”进行概括复习。从纵向看,注意三个阶段:一是建国之 初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框架的创制,二是“文革”时期中国政 治制度的扭曲、法制建设的虚无、民主进程的断裂,三是改 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进展及“一国两制”理论与实践
的伟大意义。从横向看,需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
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五个方面的政
治制度的内容和特征。
目录
2 .以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化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为主线理 解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适当进行纵横连接,将现代中 国的民主政治与古代、近代政治制度及西方的代议制进行联 系比较,突出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特色。
两极格局演变的历程及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1 .复习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时,抓住一条主线:二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的过程。突
出两个重点: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 加强。把握三个阶段: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六七十年代 多极化趋势出现,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注意各个阶段的 特点、起因,影响及相互关系。
目录
2.重点把握美苏“冷战”、美苏争霸以及两极格局的形 成、演变历程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经济全球化加快等内容, 特别要关注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历程中的重大历史事 件、历史现象的原因、内容、特点及影响等理解认识;要注
意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外交关系的发展相联系,结合当时的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课后答案(最全1-8章)
第一章当代世界政治(1)战后初期的雅尔塔体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3大国首脑在为了各自的利益,就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问题,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时称“雅尔塔体制”,它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
(2)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峙:20世纪50年代初,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威胁,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反对美国的攻势,逐步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对峙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多个方面。
(3)两极格局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两大阵营内部开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4)两极格局的终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解体标志着美苏对峙格局中的一极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终结。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世界分为两极世界。
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峙所形成的世界格局。
其特点主要是:(1)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1)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大国关系进行深刻调整(4)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5)经济因素增强,经济与政治互动,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盛行、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多极化是世界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客观必然性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政治高度发展和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必然产物.第一,趋于缓和的国际形势,为多极化趋势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第二,世界多极化趋势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第三,国际关系的主体化和民主化,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四,各国主体意识的增强,促进了多极化力量的大联合.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多极化趋势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势力.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多极化趋势有利于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力量机制.多极化趋势中经济科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升高.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一)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分工明显,国际两级分化,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规模加速扩展、模式加速创新(三)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运行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两极格局的演变和向多极的转变
经济格局的变化
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经济上各自 拥有一定的势力范围。
多极格局
冷战结束后,全球经济格局逐渐向多 极化发展,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 崛起,对全球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关系的变化
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紧张,美苏两国进 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和地缘政治争夺。
VS
多极格局
随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关系逐渐走 向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 度增加。
未来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
1 2 3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各国将更加注重国 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
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 引擎,各国将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创 新发展。
可持续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成 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各国将加强合作, 推动绿色发展。
非对称性力量的崛起
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一些非对称性力 量逐渐崛起,如中国、印度等新兴大 国。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影响 力不断提升,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3
向多极的转变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世界多极化的特点
随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 多极化趋势逐渐显现。
世界多极化趋势具有长期性、复杂性、 曲折性等特点,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推 动。
发展与繁荣。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03
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抑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
平与稳定。
04
两极格局与多极格局的比 较
政治格局的变化
两极格局
冷战时期,世界被划分为两个对 立的阵营,美国和苏联主导全球 政治格局。
朝鲜战 争的冷战背景两大阵营的对抗
朝鲜战争的冷战背景两大阵营的对抗在20 世纪中叶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军事冲突。
而这场战争的背后,深深地嵌入了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抗的大背景。
冷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对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朝鲜半岛成为了一个冲突的爆发点。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以三八线为界被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北部由苏联支持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南部在美国的支持下成立了大韩民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这种分裂的局面,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冲突的种子。
美国及其领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在战后积极推行其全球战略,试图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他们将朝鲜半岛视为在亚洲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阵地。
对于美国来说,维护在亚洲的影响力和利益,确保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一地区的主导地位至关重要。
苏联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则致力于支持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
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苏联在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和支持。
社会主义阵营认为,朝鲜的统一和发展是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步骤。
朝鲜战争的爆发,既有朝鲜半岛内部南北双方对于统一的渴望和努力,也有外部两大阵营对抗的推动。
南北双方都希望通过武力实现国家的统一,但背后的大国支持和阵营对抗使得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
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迅速推进,一度几乎统一了整个半岛。
然而,美国迅速介入,并组织了所谓的“联合国军”进行军事干预。
这一行动,不仅是为了阻止朝鲜的统一进程,更是为了向社会主义阵营展示实力和决心。
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参战,也是在冷战背景下做出的重大决策。
中国深知美国的军事行动一旦得逞,将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和领土完整。
因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赴朝作战,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在朝鲜战争中,两大阵营的对抗不仅体现在军事行动上,还表现在外交、经济等多个领域。
在外交方面,双方互相指责和攻击,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占据上风。
浅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浅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拓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进人了新阶段。
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来,要求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就与之相伴随两者矛盾同一性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上升,矛盾的斗争性也具有了新的历史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即“两个必然”)。
从目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共存现状看,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看,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过程。
正确认识与把握两者的关系,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统一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问的统一关系,是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性质。
具体表现为相互依存关系、借鉴合作关系、相互转化关系。
社会主义的出现,使人类社会出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与斗争,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形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对矛盾统一体,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将长期并存共处。
二者之间既有合作竞争又有对立斗争。
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着统一性的一面,种统一性表现为历史继承关系、互补合作关系。
首先,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历史继承关系,人类社会历史是各种社会形态辨证发展演进的过程,后一种社会形态对前一种社会形态都是既否定有继承的关系,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更是如此。
资本主义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社会主义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其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种互补合作的关系。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己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因果分析
两极格局形成与解体的因果分析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 两极格局是指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中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后来演变为美苏争霸的国际关系格局。笔者对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终结作以整理,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该知识点。一、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科学技术水平居领先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而社会主义苏联的军事实力空前壮大,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过程:第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二战后,美、苏、英等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了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它的建立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美苏“冷战”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冷战”的序幕,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此,苏联采取了反击措施: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第三,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949年,美国拉拢加拿大等国成立了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与其针锋相对,于1955年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影响:一方面,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与局部的“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另一方面,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由于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同时,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推动了世界发展。
二、两极格局的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使主宰世界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即雅尔塔体系最终解体了。
两极格局的解体是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与核威慑
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与核威慑冷战时期(1947-1991年),世界上两个强大的阵营,东方社会主义阵营和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展开了一场长达几十年的激烈对抗。
这场对抗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领域。
其中,核武器的发展与核威慑策略成为冷战的核心议题。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与核威慑。
一、冷战的产生和两个阵营的形成冷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盟军在欧洲的占领区域进行的政治和经济安排上的意见分歧。
苏联与西方盟国对于欧洲国家的发展模式、领土分割以及战后行政管理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最终,苏联以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为核心,形成了东欧剧变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西方以美国为首,形成了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阵营。
两大阵营的形成奠定了冷战的基础。
二、核武器的发展与冷战的升级核武器的发展成为冷战之父。
1945年,美国成功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接着苏联也迅速实现了核武器的研发。
核武器的出现瞬间改变了世界秩序,使得两个世界超级大国在军事上实现了战略平衡。
双方都意识到核战争将毁灭整个地球,因此采取了相对抑制的态势,即核威慑。
核威慑理论认为,只要双方拥有足够的核武器,攻击方就无法获得胜利,因为双方都能以相同的毁灭性力量回应。
这种平衡使得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三、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抗在全球范围的展开东西方对抗的战场不仅局限于欧洲,而是扩展到全球范围。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通过各种方式与经济、政治、军事等手段争夺地缘政治利益。
美国推行的“遏制政策”试图遏制苏联的扩张,通过南北韩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一系列军事冲突进行干预。
苏联则通过援助古巴、阿拉伯世界、非洲等地区的亲社会主义政权,试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种全球性的对抗导致了一系列与核威慑相关的事件,如古巴导弹危机等。
四、核威慑的演变和削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在核武器拥有数量和技术上的平衡开始逐渐改变。
1960年代,美国在核武器技术上取得了显著优势,导致苏联感到不安。
二战后的体系
二战后的体系二战结束后,世界体系经历了重大变化。
以下是二战后的主要世界体系:1. 冷战体系:二战后,全球分为两个主要的超级大国集团: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西方阵营和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东方阵营。
这两个阵营之间的竞争和对抗被称为冷战。
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角力,导致世界分裂成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阵营。
2. 联合国成立: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合作,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
联合国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安全、经济合作、社会进步和人权保护。
它成为了国际事务的重要平台,通过会员国之间的协商和合作来解决争端和推动全球合作。
3. 欧洲一体化:二战后,欧洲国家为了避免未来的战争,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最初,六个国家(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签署了《罗马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EEC),该组织后来发展为欧洲联盟(EU)。
欧盟通过深化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和货币联盟等方式,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4. 后殖民主义运动:二战后,亚非拉等地的殖民地国家纷纷争取独立。
后殖民主义运动催生了一系列独立国家,打破了旧有的殖民帝国体系。
这些国家通过非同盟运动等组织形式,寻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争取自主权和发展权。
5. 全球化和经济互相依存:二战后,全球贸易和经济互相依存程度不断加深。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兴起,推动了跨国投资和技术交流。
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全球经济体系。
这些是二战后的主要世界体系。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世界体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世界体系也在不断演变。
苏共与美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对立关系?
苏共与美国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对立关系?一、冷战时期的对立与博弈(核武竞赛)1.1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在冷战期间,苏共代表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则代表资本主义阵营。
两大超级大国在意识形态、经济制度以及全球势力范围上展开了激烈的对抗,形成了世界上两个主要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系的对峙。
1.2 核武竞赛引发的对抗升级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核武竞赛。
双方不断增加核武器的威力和数量,形成了一种恐吓、威慑和对抗的格局,进一步推动了对立关系的升级。
二、战略冲突的表现(全球意识形态争夺)2.1 战后欧洲与亚洲的分裂与对立苏共与美国在战后的欧洲与亚洲地区展开了意识形态上的竞争,分别推行了不同的政治体系。
苏联影响下的东欧国家与由美国主导的西欧国家,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的影响范围上的对立,加剧了双方的对抗关系。
2.2 全球角逐的细分领域苏共和美国在各个细分领域的对立也十分显著。
无论是经济、军事、科技还是文化等领域,苏美两国都在角逐全球影响力的同时进行着竞争和对抗,不断试图在各自的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三、对立关系的转变与消解(和平演变)3.1 维也纳会谈与苏联的自由化浪潮在冷战尾声的苏联,随着戈尔巴乔夫和彼得拉斯的兴起,一系列政治改革措施被推出,试图改变苏联的体制。
维也纳会谈作为苏美高层领导人重要的对话机制,标志着双方关系的缓和以及苏联的自由化浪潮的开始。
3.2 多边军控与削减核武器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晚期开始制定了一系列军控协议,例如《中导条约》和《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致力于减少核武器的数量和军备竞赛的紧张局势。
这些协议对于冷战的结束以及对立关系的消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对立关系的复苏与新的争夺(后冷战时期)4.1 改革的坎坷与社会主义理念的消退随着苏联的解体,以及俄罗斯的兴起,改革进程面临困境,导致苏联和社会主义理念面临挑战。
这一过程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围堵和对立,并形成了后冷战时期的新争夺。
冷战时期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冷战时期欧洲的分裂与对峙冷战时期欧洲出现了分裂与对峙的局面,这主要是由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大国之间的矛盾与对抗所导致的。
本文将从两大阵营的形成、东欧剧变以及冷战期间的对峙局面等方面展开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冷战时期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一、两大阵营的形成冷战的主要参与国家是美国和苏联,两国的矛盾和对抗导致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制度,以自由民主为主导,而苏联则倡导社会主义制度,以计划经济为核心。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两大国家形成了不同的阵营。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被称为北约,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则形成了华沙条约组织。
这两个阵营在欧洲分裂与对峙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东欧剧变的影响东欧剧变是冷战时期欧洲分裂与对峙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各国相继发生了剧变,推翻了原本的共产党政权。
这一系列的剧变以波兰为先导,随后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家上演。
东欧剧变使得原本由苏联控制的国家逐渐脱离了苏联的影响,并向西方阵营靠拢。
这使得欧洲的分裂更加明显,两大阵营之间的对峙不断加剧。
三、冷战期间的对峙局面冷战期间,欧洲的分裂与对峙表现得尤为明显。
东欧国家逐渐脱离苏联控制后,选择了向西方阵营靠拢,加入了北约。
这引发了苏联的强烈不满,使得欧洲的对峙局面进一步加剧。
尤其是柏林墙的建立更是成为冷战欧洲的标志性事件。
柏林墙分割了柏林城市,将东西两部分彻底隔离开来,成为东西两大阵营的象征。
分裂的局面在柏林墙垮塌后的一段时间里依然存在,欧洲的对峙持续不断。
四、冷战的结束与欧洲的和解直到1989年,随着东欧剧变的发生,冷战的结束逐渐形成。
苏联解体,东欧国家逐步恢复了独立,并逐渐融入到统一的欧洲格局中。
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出现了一系列的和解与整合举措。
在1992年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欧盟正式成立,为欧洲国家的合作与和解提供了机制保障。
此后,欧洲国家之间的对峙逐渐消融,离散的力量逐渐集聚,为欧洲的一体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大国争霸的产物,在雅 尔塔会议上,作为战胜国的几大国就世界 利益重新进行了划分。在这次会议上,以 美苏两强将天下可以说是一分为二,在全 球,划分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以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在这可 以举个例子,最为典型的是德国的一分为 二(东德和西德),中国的外蒙古被苏联 通过不合法手段划了出去。可见中国作为 社会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也被苏联在背 后捅了一刀。所以,这次会议,说句实话, 还是列强的会议,分赃会议。
体系解体
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 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 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 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世界由两极格 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 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 塔体系完全瓦解。
体系评价
正面评价 1.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实现了世界由战争到和 平的转变,对抗双方彼此势均力敌,避免 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雅尔塔体系促进了民族解放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雅尔塔体系推动了战后科学技术的发展。
负面评价 1.在世界两极格局下,局部战争不断,世界 长期不得安宁。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 阿富汗战争。 2.雅尔塔体系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如外蒙 古的独立。 3.重划国界、分裂国家,造成了人口大迁移, 世界局势的稳定性减弱。 4.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 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 成了不利的影响。 Nhomakorabea
1.打败德国、日本法西斯,并在两国彻底铲除法西斯主义 和军国主义,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 国、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 边界。 3.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 机构。联合国的核心机构安理会的表决程序实行“雅尔塔 公式”,即“大国一致原则”。 以美、苏、中、英、法五 大国为核心,以联合国为主导,保护中小国家的安全,维 护世界和平。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 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以上的首脑会议形成一系列影响战后世界秩序的公报、议 定书、协定、声明和备忘录,特别是以《雅尔塔协定》为 主体的国际关系体系,即雅尔塔体系。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与冷战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与冷战在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世界两个主要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竞争与冲突,这就是备受争议的冷战。
这场冷战寓意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两大阵营间的紧张对抗不仅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上发生,也深深地影响到了各自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全球的格局。
在这场冷战中,美苏两国代表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和价值观。
资本主义强调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和私有制度,追求自由、公正和效率。
而社会主义则强调集体主义、计划经济和国有制度,追求公平、平等和发展。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同使得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敌对阵营”。
他们在领土扩张、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等方面相互对立,试图用自己的制度模式去影响和改变其他国家的发展道路。
美国通过驻军、经济援助和文化输出等手段试图扩大资本主义阵营,而苏联则通过援助社会主义运动、推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等手段试图推动社会主义世界革命。
然而,冷战期间两大阵营都受到了一些共同的挑战。
首先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这些国家既不愿意被资本主义国家摆布,也不愿意被社会主义国家吸纳。
他们探索着自己的发展模式,比如非洲国家的民族主义、亚洲国家的崛起和拉美国家的社会主义实验。
这种新的力量平衡打破了美苏两国的二分对抗格局。
其次是科技的发展。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太空竞赛。
太空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科学的进步,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观念。
同时,新的科技手段也让信息传播更加容易和快速,进一步加速了世界的全球化。
最后,冷战的终结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
迫于内外压力,苏联在1989年至1991年之间解体,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共产主义实验。
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逐渐放弃集权主义和计划经济,转而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靠拢。
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更大的胜利。
然而,冷战的遗产依然存在于今天。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和竞争虽然没有冷战时期那么明显和紧张,但在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中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和对抗早在二次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曾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进行过多次讨论,1945年2月4日——2月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辽养胜地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美、英、苏三国首脑的第二次会晤,会议讨论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战后对德国的占领与管制、德国的赔偿、改组波兰政府及波兰疆界的确定、南斯拉夫新政府的建立、苏联对日作战、联合国会议、对战后保持和加强在战时实行的合作、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问题,并分别达成了协议或初步协议,会议还产生了两个文件,一是《苏、美、英三国克里米亚声明》,二是《雅尔塔协定》,前者是三国就战后欧洲的政策和建立联合国问题达成的谅解,后者则是三国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所达成的秘密协议。
雅尔塔会议是确定战后欧洲和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一次历史性会晤,它的实质是根据各自的实力和利益对战后世界的重新安排,并粗略地计划出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中心的世界总格局,同时在三国妥协、谅解的背后却隐藏着由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利益和不同的参战目的而产生的尖锐矛盾。
战后,随着东西方关系的恶化,战时的盟国苏联和美、英、法三国分道扬镳。
以美国与北约为一方,以苏联和华约为另一方构成两极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的存在,既表现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的政治争夺,又表现为北约和华约在欧洲地区长期严峻的军事对峙,也表现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政治制度及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在全世界范围内所进行的内容更为广泛的斗争。
正是这一经纬分明的两极格局的存在与发展,一直左右和影响着战后世界历史的进程,这就是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以“两极”相争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在19世纪末,美国便开始为准备取得世界霸权而忙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满以为凭借自己巨大的经济实力,就能左右欧洲局势,成为世界的霸主,但由于受到当时在海军方面仍占优势的英国和在陆军方面仍占优势的法国的反对而未能如愿。
美国人为此哀叹:美国1917年放过一个“担任世界领导权的绝好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一次为美国称霸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时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精疲力竭的英、法等国相比,美国不仅没有被剥弱,而且其经济和军事实力获得空前的发展,从1933年到1944年,美国的工业在战争的刺激下增长了1.5倍,到1945年,美国已占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0%,对外贸易额的1/3,黄金储备的3/4,成了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在军事力量方面,美国武装部队已由战前的33万余人增到1200万人,军费开支也由战前的不足10亿美元增至800亿美元,它拥有庞大的空军和海军,尤其是海军战斗力大大提高,已取代了英国几个世纪经营起来的海上霸权,美国还垄断着原子弹,美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势力和影响,已经越过大西洋、太平洋,进入西欧、地中海、中东和远东地区,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但它并不以此为满足,它一再宣称:“领导世界的责任”历史地落到美国头上。
”为此,美国很快便把全球作为扩张的战略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行所谓全球战略,美国先后抛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企图把西欧、南欧和亚、非、拉广大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是美国妄图称霸世界的第一个重要步骤,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作了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演说,在演说中,杜鲁门声称希腊受到了共产党领导的几千名武装人员威胁,如果希腊陷落,将严重影响土耳其,从而直接影响欧洲、中东和整个自由世界,他要求国会批准给予希、土两国几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希土重建经济生活,抵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后来人们称杜鲁门的这项政策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是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它公开打出反苏、反共的旗号,是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掀起反苏、反共浪潮的总动员令。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称霸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援助”为诱饵,打着复兴欧洲的幌子,来达到控制西欧盟国和对抗苏联的双重目的。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援欧演说,人称“马歇尔计划”,在这篇演说中,他强调欧洲已是一片废墟,经济结构被战争打得支离破碎,唯一的补救方法是美国给予援助,从1948年4月到1951年6月,美国共向西欧盟国提供了134.3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为贷款,英、法、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四国所得占全部援助的66%,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仅使西欧各国在经济和政治上屈从于美国,而且促使了西欧经济的迅速恢复,增强了美国对抗苏联的力量。
继马歇尔计划之后,美国为了有效地遏制苏联、控制盟国,称霸世界,在西欧各国“恐苏症”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又策划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实现控制欧洲防务体系的目的,1949年4月4日,美、英、法、荷,比、卢、加、丹、挪、冰、葡、意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这是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在军事上实行战略同盟的重要步骤,该条约现定有效期20年,同年8月24日生效,它是马歇尔计划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的又一重要标志。
在控制了西欧之后,美国又把它的势力进一步向亚、非、拉广大地区扩张,1949年1月20日,杜鲁门在宣誓连任总统职位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今后外交方面的“四点主要行动原则”,第四点就是“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即“第四点计划”,这个计划表面宣称美国将给“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帮助他们解决发展经济中的困难,实际上是想借“援助”为名企图排挤老殖民主义势力,进而从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亚、非、拉的受援国家,到1953年,有33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了这个“计划”,这样美国的势力扩张到亚、非、拉、欧、美广大地区。
通过上述步骤,美国已把整个西方世界联合在美国的旗帜之下,组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它们利用军事上威胁、经济上封锁、政治上遏制等手段,企图扼杀战后出现的一大批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利益,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联系,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条约,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战后,社会方义由一国胜利发展为十几个国家的胜利,拥有全世界人口的1/3和土地的1/4,且东南西北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政治地域,这就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世界人民的变化,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使共产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从意识形态转变为现实力量,在此背景下,美苏之间的冲突扩展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战前资本主义世界围绕重新划分世界政治地图的斗争被战后世界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对立为界标的全面冷战所代替。
在经济上,针对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加强与东欧各国的经济合作,从1947年开始,先后同东欧各国广泛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以巩固苏联与东欧各国的经济联系,西方统称苏联与东欧国家的这些协定为“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实施不久,1949年元月,苏、波、捷、匈、保、罗6国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其目的是为了冲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对抗帝国主义的歧视政策,加强内部的互相合作,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经互会的建立是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一个重要步骤,它对于打破西方世界的经济封锁、促进东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使得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都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增强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的经济实力。
在政治上,苏联积极支持和帮助东欧各国进行民主改革,以增强和扩大这些国家的共产党和进步力量的地位和影响,针对美、英等国对东欧各国的政治颠覆,苏联强有力地支持东欧各国共产党把反动的资产阶级势为驱逐出政府,这不仅使东欧各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也加强了苏联在东欧的地位和影响,1947年9月1日,苏联又组织建立了欧洲各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这是苏联针对当时已经开始的冷战形势,采取的又一重大步骤,在情报局成立大会上,9国代表通过了《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宣言》强调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必须团结自己的队伍,制定一个一致同意的行动纲领和策略,以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同盟者,情报局的任务是要就如何反对帝国主义阵营的侵略性活动交流经验和协同行动。
在军事上,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威胁,苏联在加强本国军队建设、加强核武力量研制和试验的同时,还帮助东欧各国加强了武装力量的建设和训练,并向这些国家派驻了30个师,约50万人的部队,1949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1955年5月5日,在西欧各国不顾苏联的抗议,把联邦德国拉入“北大西洋公约”的《巴黎协定》生效后,5月14日,苏、阿、保、匈、罗、波、捷及民主德国8国政府的代表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并通过了建立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的决议,条约有效期为20年,从此,苏联与东欧各国形成了正式的军事集团。
苏联在同东欧各国发展关系的同时,也同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后,10月2日苏联就立即予以承认,随即建交,东欧各国也相继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底至1950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经过谈判协商,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内容包括: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重新侵略,不缔结反对对方的任何同盟,就有关两国共同利益的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协商,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合作等,从此,形成了中苏两个大国的军事同盟,把欧亚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了一片,极大地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出现了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对峙的新格局。
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与斗争,这种对峙与斗争贯穿于整个五十年代,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
在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他们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以防止共产主义为幌子,在全世界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到处支持反动独裁政权,镇压人民革命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以美国为首的新老殖民主义者对亚、非、拉加紧争夺和控制,使得这些地区的各种矛盾激化,对新建立的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他们也千方百计地进行颠覆和破坏,他们勾结这些国家的反动势力制造危机,企图扼杀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针对这种情况,以苏联为首的东欧各国相继把亲西方势力从政府、议会和各级国家机关清除出去,使共产党与资产阶级政党保持联合政府的局面转变为共产党单独执政,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在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高举和平、民主的大旗,团结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倡导发动了席卷世界的和平运动,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运动,同帝国主义侵略政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