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编辑部
《气象科学》征稿简则
33 文题应恰 当简明地 反映文章 的特定 内容 , _ 要便 于索引 , 不超过 2 0字 。
3 文 章 摘 要 应 包 含 研 究 的 目的 、 料 、 法 、 果 和 结 论 等 必 备要 素 , 超 过 30字 。 . 4 资 方 结 不 0
3 正文标题用 阿拉伯数字连 续编号 , 同层次标题 编号用 圆点间隔表示 , … ’“.” “ . 3 等 , . 5 不 如 1 、21 、23 ” 同一标题 内的分 . 述论点用 圆括号表示 , “ 1 ” “2 ” 。 如 ( ) 、 ( )等 3 插图应具备科学性 ( . 6 一般不超 过 6幅) 。要 求线条坚 实 、 光洁 、 字迹 清晰 、 疏密适 度 ; 灰度 图不 能清晰分 辨的要 求 用彩色图 ; 要标明纵 、 横坐标 和等值 线的物理量和单位 ; 图要 随文出现并按文 中出现顺 序编号 , 留位置 ; 插 请 图题需 中 、 英
cv . m) qi c ; p o 台湾中文 电子期 刊服务一 一思 博 网( w . p. m. 等数字化 出版物 全文 收录 , w wc s o t e c w) 如作 者不 同意文章被 收录 ,
请事先书面声明 。
3 来 稿 要 求
31 论 点 明 确 , 字 精 练 , 据 可 靠 , 图清 晰 。 稿 一 般 不 超 过 80 0字 , 者 一 般 不 超 过 5 。 论 类 文 章 在 30 . 文 数 插 来 0 作 人 短 00
( 象主要刊登下 列各 种稿 件 :
1 气 象 科 学 各 分 支 学 科 具 有 创 新 性 的论 文 ; . 1
1 综述 国内外 气象科 学 的新理论、 . 2 新技术 、 方法 , 新 具有作者 的新观点( 一般 为特约稿) ;
共同努力,提高气象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关 键词 :科技期刊;大气科学 ; 影响力;行业特色
中图分类号 : 2 . G3 5 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1 71 2( o)1- 3- A 0 .9 2 6 01 0 0 7 o 0 43
中国大气科学类科技核心期刊有 1 ,包 括 《 0种 成都 信息工程学 院学报》 《 、 大气科学》 、 《 高原气象》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气候与环境研究》 气象》 、《 、《 、《 、《 气象科学》 《 、 气象学 报》 热带气象学报》 应用气象学报》 』 0 5 、《 、《 ¨ 。20 年度我国科技核心期刊有 10 种 ,分为 5 68 5
类, 平均每类接近 3 种期刊 ,而大气科学类只有 1 0 0种期刊 ,低于 1 0种期刊的只有天文类等 7
类 ( 其中天文类为 5 ,其它 6 种 类为 8或 9种期刊) J ¨ 。我们从中可 以看到 ,大气科学类期刊 在 中国科技 核心 期 刊中只 占很少 的一 部分 。 与医学类 期 刊相 比,它所 占有 的份量 太小 了。这么
是 比较 靠 后 的。
收 稿 日期 :2 0 0 0 0 6— 4— 5
作者简 介 :林 丽珊 ( 9 5一) 16 ,女 ,广 东人 ,《 热带气象学报 》编辑部 高级 工程师。
维普资讯
表 1 2 ( 年大气科 学类期 刊被引总频次和影响因子排序表 (4 7种 ) 01 1 14
表 2 20 0 2年大气 科学类期刊被引总频次和影 响因子排序表 ( 54种 ) 13
表 3 20 0 3年大气科学类期 刊被 引总频次 和影响因子排序表 (5 6种 ) 17
1 热带气象学报》在 引证报 告中总被引频次是 16 )《 5 ,有误 ;经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重新核对更正为 16 8
create_pdf
正确绘制科技论文中有中国地图的插图!倪东鸿!马奋华!王小曼!冯怀莹!收稿日期:"##$%#&%#’修回日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编辑部,"(##))!南京市浦口区盘城镇(()号,*%+,-.:/012#3/4-56780479/摘!要!!科技论文中涉及中国地图的插图很多。
分析了插图可能存在的问题,简要阐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指出如何正确绘制有中国地图的插图。
关键词!!中国地图!存在问题!正确绘制!!科技论文中有中国地图的插图很多,诸如中国降水分布等。
在编辑加工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类插图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如缺少南海诸岛等。
地图事关国家安全、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历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有中国地图的插图也一直备受科技期刊的重视,并在征稿简则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科技论文通过纸质出版物和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为确保国家版图的严肃性和完整性,作者、编者应该充分重视有中国地图的插图,做到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地图一致。
(!存在问题科技论文中涉及中国地图的插图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缺少南海诸岛;(")中印边界的东段、西段的争议地区与中国地图不一致;(&)黄河、长江不完整,只有中下游部分,缺少上游部分;())国界界线错误或缺失或不完整;(’)随意使用变形地图;($)缺少台湾、海南省等;(2)缺比例尺;(;)缺参照性地名。
"!原因简析(()与绘图软件有关。
通常情况下,作者使用<=>?@绘图软件[2:;]绘制有中国地图的插图,如果绘图时不作一些必要的插补工作,就会存在“缺少南海诸岛”的问题;中印边界的东段、西段的争议地区的国界也因绘图软件的原因存在错误之处;由于绘图软件的版本不同,地图精度较低的插图往往漏掉了我国的钓鱼岛、赤尾屿。
(")与作者不够重视有关。
大气科学中常用英文词汇的前缀和后缀
无连字符连接。
overrunn ing co ld fron t 上滑冷锋; overestim a te 估计过高; overrelax 超松弛
无连字符连接。 无连字符连接。
无连字符连接。
在修饰结构中使用时, 以连字 符连接。但是, 在名词结构中 作为单独的词汇来使用时, 应 分 开, 如: the cloud m a ss fo rm ed a qua si clu ster。
在一起; 交互
层 高度 低 中间; 中央 中; 中部
无连字符连接。
无连字符连接。
无连字符连接。大多数情况如 此, 但应以字典为准。 无连字符连接。
可以无连字符连接、分开或以 连字符连接。 具体见字典。
作为复合形容词的一部分时, 应以连字符连接。
无 连 字 符 连 接。 但 in ter2 m on th ly (月际的) 例外。
[ 3 ] 何瑞清 1 国内英语科技词典中词缀不当问题分析 [J ] 1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6, 26 (5) : 122- 1261
[ 4 ] AM S (Am erican M eteo ro logica l Society) Pub lica2
tion s D ep a rtm en t1 A u tho rs’ Gu ide: Fou rth
多
无; 不; 非 ①在上; 外; 优越; 杰 出②过度; 太多③使 低于; 降服④横过; 越过 在后 在…先; 前; 预先 伪; 拟; 假; 极端相 似
类似; 准; 半
①又; 再; 屡; 重; 反 复②还; 返; 互③反 对; 反抗; 逆 自; 关于自己的; 由 自己发出的 ①半②不完全地; 部 分地③次于 ①在上; 在…之上② 加之; 更③超过; 过 度④绝伦; 最高⑤次 一等; 副的 较高
对中文气象学学术类期刊《征稿简则》的探讨
宜 。应根 据气 象 学 论文 的 实 际情况 对 文章 篇幅 做
编 辑工 作 的需 要 ,这 些都 值 得深 入探 讨 。为此 ,
( )基 金 项 目。这部 分 内容基 本 上 没有太 多 4 问题 ,若在 《 征稿 简则 》中给 出实例 则更 好 。 ( )作者 简介 。这 部分 内容 相对 简 单 ,且 多 5
数 期 刊较 重视 ,能做到 规 范一致 。 ( )图 、表 。图、表 是论 文正 文 的重 要组 成 6
204; 10 4
3 .南 京 信 息 工 程 大 学 图 书馆 , 南京
摘要:对中文气象学学术类期刊 征稿 简则》的主要 内容进行 了详细分析 ,
结 果表 明: 它们 存在 同类 期刊 部分技 术要 求 不统一 、内容 简略 、实例偏 少 、
部分 内容陈旧、部分技术要 点缺失、回避论文发表费标准等敏 感性问题 、不 方便作者下载查阅等缺点 ,不利于作者参考。为此,建议各期刊编辑部联合 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 做到 内容翔实、实例丰富、内容及时更新 、全面阐述
的主要 内容进 行 详细分 析 。
11 期 刊 宗 旨 .
刊有 9种 l。 l 根据 期 刊 的 自身情 况 ,各编 辑部均 制 】
定 了具有 本刊特 色 的 《 征稿 简则 》 。除 了阐 明办 刊
宗 旨外 ,《 征稿简 则 》给 作者 阐 明了来稿 要求 ,而
且 约定 了双方 行 为 ,是作 者 和编 者 的联 系 纽带 。
引言
一
略谈轻雾、霾、浮尘、烟幕
略谈轻雾、霾、浮尘、烟幕易仕明自1981年第4期起,《气象》刊载了一些讨论轻雾、霾、浮尘、烟幕如何分辨的文章。
《气象》编辑部希望我谈些看法。
作为一个老观测员,我很愿意参加这一讨论。
本文中将涉及三个问题:1.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2. 轻雾、霾、浮尘和烟幕的成因和特征;3.复杂情况的处理。
一、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大气中各种质点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与其大小有关。
随着质点大小不同,可有三种情况。
1. 分子散射(或称瑞利散射):当质点远小于光波波长时对光线的散射称为分子散射。
空气分子和极小的爱根核和冰核均属于这类情况,它服从瑞利定律:(可见光波0.4-0.7微米)(1)式中,为对波长的散射系数,为与质点半径大小有关的系数,为光波波长。
从上式可以看出,分子散射与波长有密切关系;当波长小1倍时,散射系数增到16倍。
由此可见,波长愈短的光,被散射得愈强。
这一方面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天空的蓝色。
由于波长较长的红、橙等色光线在大气中被散射得较少,而波长较短的蓝、紫等色光线被散射的就多得多,所以天空才带了蓝色。
但是,本文所讨论的这四种天气现象的粒子都大于分子散射所要求的尺寸,所以瑞利定律对它们很少起作用。
2. 米散射:当大气悬浮的质点和光波波长相近时,瑞利定律已不适用。
米(Mei)对此问题作了一般的理论上的解答,所以称为米散射。
如果简单地用类似于瑞利定律的公式来大概地表示,则可以写为:(2)此处为散射系数,为与质点半径大小有关的系数;n为指数,在米散射中n与质点大小(半径r)有关(在瑞利散射中n等于4),如表1。
表1 在米散射中n与质点大小的关系2r(微米)<0.42 0.52 0.59 0.64 0.68 0.71 n 4 3.5 3 2.5 2 1.5由式(2)和表1可知,当大气中质点的大小与光波波长相近时,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散射仍然是不同的,但是这种差异要比分子散射小得多。
有霾时远处暗色物体微带蓝色而又不像天空的蓝色那样鲜明,就是因为它是服从米散射而不是服从瑞利散射的缘故。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07]111号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的通知(气发〔2007〕111号)各省(区、市)气象局,计划单列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软科学的管理,使气象软科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气象软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促进气象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特制定《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
现将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二○○七年四月十六日附件:气象软科学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气象软科学(以下简称“软科学”)的管理,使软科学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软科学研究水平和质量,促进软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参照《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国科发办字〔2007〕87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气象部门的软科学管理。
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的管理按照科技部下发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的软科学管理,主要包括软科学管理单位的职责和分工,软科学研究课题指南的制定和发布,课题立项审批和结题验收,研究成果评审和登记,经费管理,课题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等。
本办法所称的软科学研究,是指运用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创新的特点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性研究工作,是国家软科学和气象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软科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对气象事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政策法规、行政及业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气象防灾减灾对策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有关问题进行研究。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调研报告
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调研报告科研所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调研报告一、目前的简要情况(一)业务体制改革机构调整情况。
20__年5月,我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批准的机构调整方案,对科研所进行了机构重组:科研所与人影办分离,与原培训中心合并,新组建起了专职结构的科研机构,下设办公室、研究开发室(包括海洋气象研究室、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室、数值模式应用研究室)、培训部、山东气象编辑部四个科室,编制XXX人。
单位主要业务任务包括三个方面:1、科研与开发:在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您的专属秘书!/数值模式应用领域开展研究;完善机制建设,发挥全省气象科技创新基地作用,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支撑作用;2、完善气象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平台建设,为气象教育培训工作提供适宜的环境;3、遵循山东气象办刊宗旨,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为全省气象科技发展提供交流窗口,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
(二)人员基本情况。
20__年机构调整后,当时在编人员XXX人,离退休人员XXX人;两年来,调入人员2名,调出1人,新分配人员2人,目前在编XXX人,人员平均年龄41岁;离退休人员XXX名。
目前在职人员中,正研高工1人,副研高工7人(含所领导2人、编辑岗位2人、培训岗位2人),工程师5人。
(三)机构调整以来主要工作情况简要回顾。
20__年机构调整后,当时面临办公环境差、科技服务任务重(沿街房出租、函授生管理等)、业务结构处在转变中等诸多困难。
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经过2年多的努力,在办公环境建设、机构转型、大力开展科研工作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__年11月-20__年8月历时近一年完成了办公环境的综合改造,老旧的综合教学楼办公环境面貌一新,建设了多媒体培训教室,改造了培训宿舍,培训业务基础条件得到大为改善。
新的教学和辅助设施投入使用,已在近期举办5期培训班,改变了过去外出办班的状况。
科研开发方面,完成重要成果6项,3项达到国际先进;申请专利6项、获批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2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申报各类课题7项,获省部级课题立项3项。
气象期刊影响因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被引文献题名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近百年来的ENSO事件及其强度 近40年我国气候趋势 厄尔尼诺事件的划分标准和指数 近百年我国及全球气温变化趋势 1998年: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暖的一年 1998年大气环流异常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近500年的厄尔尼诺事件 湿Q矢量表达式及其应用 近39年中国的气温变化与城市化影响 《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续补(1980—1992年) OTC-1型开顶式气室物理性能的测试与评价 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结构和数据采集系统 欧亚大陆雪盖与东亚夏季风 第三讲 气候状态变化趋势与突变分析 准地转Q矢量分析及其在短期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1994年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1921——1990年我国气温序列及变化趋势 百年来上海、北京气候突变的初步分析 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及其应用 转动主分量分析在天气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2)《气象》高影响力论文的作者机构按第一作者统计, 共涉及5家机构,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最多,为9篇,北 京大学地球物理系7篇,国家气候中心和国家气象中心各2 篇,原北京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1篇,团体作者1篇。第一 著者中有3位入选论文超过1篇,分别为北京大学地球物理 系2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1人。
期刊19671967年停刊年停刊19751975年正式复年正式复刊现为月刊是我国现有气象专业学术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刊现为月刊是我国现有气象专业学术刊物中历史最悠久的期刊之一也是唯一的大气科学类月刊成为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中借阅率最高的也是唯一的大气科学类月刊成为中国气象局图书馆馆藏中借阅率最高的中文专业杂志之一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气象局•【公布日期】2024.06.12•【文号】气科函〔2024〕36号•【施行日期】2024.06.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关于开展2024年度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工作的通知气科函〔2024〕36号各省(区、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气象科技创新的前瞻性、预见性、先行性,着力把握全球大气科学研究深度和应用广度极大拓展的发展趋势,以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突破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2024年将继续组织开展气象科技前沿动态研究报告征集和优秀报告评选,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方向和领域1.大气科学前沿理论和技术动态。
国内外在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形成规律及演变机理、大气环流规律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动态和最新成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新型观测方法与探测设备技术、数据控制与分析等气象核心业务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和研发应用情况,以及针对当前业务技术难题的理论方法探索等。
2.交叉学科先进科技在气象领域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技术在气象探测、数据通信、数值模拟、预报预测、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以及对于未来可能应用于气象领域或对气象科技有重要影响的理论和技术的观察洞察等。
3.气象科技在各行业各领域应用及影响动态。
“气象”赋能行动研究,气象科技在农业、交通、金融、能源、生态等重要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新物流、低空经济、生态康养等新兴产业的应用研究等。
4.全球气象治理机制与实践。
世界气象组织框架下的科技合作与协同机制,各国尤其是我国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作用的机制、现状、问题等研究;相关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组织情况和最新进展等;发达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体系情况,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等国际先进创新机构的组织和研发态势等。
欢迎订阅2009年《气象研究与应用》
E 3陈 8
丹 , 万 新 , 豫 梅 .广 西 厚 皮 甜 瓜 气 候 条 件 分 析 范 陈
欢 迎 订 阅 2 《 象 研 究 与应 用 0 9年 气 0
《 气象研 究 与应 用 》 广 西壮 族 自治 区气 象局 主 管 、 西气 象 学会 主 办的 综合 性技 术刊 物 , “ 国科 技 是 广 是 中 论 文统 计 与分析 ” 统计 源期 刊 、 中 国科 学 引文数 据库 来 源期 刊 ” 心期 刊 , 中 国核 心 期刊 ( 选 ) 据 库 》 “ 核 被《 遴 数
收 录。
《 象研 究与应 用 》 气 主要刊 登 气 象科 学有 关分 支 学科 的新理 论 、 新技 术及 其 应 用的研 究论 文 , 气象业 务现
代 化 建设 的进展 和技 术 经验及 科 研 成果 , 气气候 总 结 , 天 各项 气 象业 务 的技 术 经验 , 开展 减 灾防 灾 气象服 务 的技 术 方 法等 。本刊 设有 天 气 、 气候 、 业 气 象、 用 气 象、 气探 测 、 农 应 大 电子技 术 、 雷技 术 、 一代 天 气 雷达 、 防 新 台站 园地 、 普 知识 、 科 工作研 究等 栏 目。 ’ 《 象研 究 与应 用 》 气 面向全 国 , 适合 气 象 、 林 、 文、 理 、 农 水 地 民航 、 洋 、 保 、 海 环 地质 、 交通运 输 、 业等部 门 商
[ ]黄 雪 松 , 艳 兰 .广 西 2 0 6 李 0 5年 气 候 特 点 及 其 影 响 评 价 口] .广 西 气 象 ,0 6 2 () 2 —1 20 ,7 1 :0 2
及优 质 高产气 候分 析 口]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 0 8 2 20 , 9
( 1): 0 63 6—
《气象科学》征稿简则
请 仔细 参 阅“ 稿要求 ”并严 格遵 循 , 不符 合本刊 要求 的来稿 , 来 , 对 恕做 退稿处 理 。 三、 意事项 注
1本 刊 已被 《 、 中国学术期 刊 ( 光盘 版 ) 和 《 》 万方 数 据— — 数 字 化期 刊群 》 数 字 化 出版 物 收 录 , 刊 等 本
3 气象科 学新技 术 、 方法 等方面 的短论 和技 术报告 。 、 新
二、 来稿 要求
1论 点 明确 , 、 文字 精练 , 数据 可靠 , 图清 晰 , 点符号 准确 。论文 要完 整 , 插 标 必须 包括 : 文题 、 者 、 者单 作 作 位及 邮政 编码 、 中文摘 要 、 键词 、 关 正文 、 参考文 献 、 文文 题 , 英 作者 和单 位 英文 名 称 、 文 摘 要和关 键 词 。在 英
4、 文标题用 阿拉 伯数字 连续 编号 , 同层 次标 题 编号用 圆点 间隔表 示 , “ ” “ . ” “ 1 . ” , 正 不 如 1 、 2 1 、 2 3 3 等 同
一
标 题 内的分述论 点 用 圆括号 表示 , “ 1 ” “ 2 ” 。 如 ( ) 、( )等 5 插 图应具备科 学性 ( 、 一般 不超 过 6幅 ) 。要 求 线 条坚 实 、 洁 、 迹 清晰 , 密适 度 ; 度 图不 能清 晰 光 字 疏 灰
首页 注脚 处 , 提供论文 的资助项 目名称 和批 准号 、 一作 者 的出生年月 、 第 性别 、 民族 、 籍贯 、 职称 、 位 、 学 主要研
究 方 向。如第 一作者 是在读研 究 生 , 指导教 师作 为通信 作者 , 则 须提供 姓名 、 性别 、 职称 和电子 邮箱等信 息 。 2来稿 一律 寄交 《 、 气象科学 》 编辑部 ( 南京 市北极 阁 2号 , 气象 科学 编 辑部 ) 。文稿 需 在 A 4幅面纸 上用 5号字 单面 打印 , 编排页码 , 一式 两份 , 同时 向编辑部 专 用邮箱 :xxj@ 16 cm投送 电子 文本 。 qkbb 2 .o 3文 章摘 要应说 明研究 的 目的 、 法 、 、 方 结果 和结论 ( 超过 30字 ) 不 0 。
《气象与环境科学》编辑委员会
I S S N 16 7 3 — 7 14 8
IfJiⅢ
0 2>
IlIIlI
9 ¨7 7 1 6
068
杜尧东 郑国清 崔春 光 魏延涛
气象 与环 境科 学 j Q i x i a n g y u H u a n i n g K e x u e
( 季 干U 1 9 7 8 年 仓0 干U) 第3 1卷 第 1期 ( 总 第 13 7 期 )
2 0 0 8 年2 月 出 版
M e te o r o lo g ic a l a n d E n v ir o n m e n t a l
胡彩虹 姚 展 予 顾 卫 顾 万 龙 矫 梅 燕 董文 杰 董超 华 鲍 向 东
李 占清 高 炜 王 信 理 王 魁 山 张 海峰 王 君 ( 主 任 )
张培 昌
吴泽宁
毛 留喜 孙 景兰 李潮 海
范 国强 徐祥德
翟盘茂
曹淑 超
马 建华
.
申双 和 毕宝贵
何金 海
郑有飞
谈 哲敏 霍治 国
杨秋 生
刘玉 洁 张强
S cle n c e s
Q ( u a r t e r l y , S t a r t e d i n 1 9 7 8 )
V0
13 .
1
N O . 1fG e n e r a l N u m b e r 13 7 1
F ebru a ry,2008
国际标准刊号 : IS SN 1673— 7 148 国 内 统 一 刊 号 : C N 4 1 — 1 3 8 6 /P 广告经 营许 可 证 号 : 4 10 0 0 0 4 0 0 0 1 1 8 定 价 : 15 .0 0元
维普资讯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导学案》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气象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观点。
2. 掌握气象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3. 培养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什么是气象科学?
2. 气象科学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3. 气象现象的诠释和预计方法。
4. 气象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气象科学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气象科学产生兴趣。
2. 进修气象科学的基本知识:讲解气象科学的定义、钻研对象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气象科学的重要性。
3. 探究气象现象的诠释和预计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或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气象现象的形成原因和预计方法。
4. 进修气象科学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和技术:介绍气象仪器的种类和应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过程。
5. 制作《气象科普小报》: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气象现象或气象仪器进行深入钻研,并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展示他们的钻研效果。
6. 分享和讨论: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气象科普小报》,并进行互动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气象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气象科学,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气象科学》第七届编辑委员会
杨 修 群 Y n iq n 陆 汉 城 L ac eg a gXu u uH nh n
委 (d o a B adMe b r E i r l or m e ) ti s
a h mi 唐 洵 昌 T n n h n 谈 哲 敏 T nZ e n a gXu c a g
金 龙 JnL n i o g 贺 海 晏 HeHay n ia
陈 洪 滨 C e n bn h nHo g i 周 秀骥 Z o ij h u X ui 费 建芳 F i ina g e a fn J
罗哲 贤 L oZ e in u h xa 侯 志 明 Ho hmig uZ i n 郭 品 文 G oP n n u iwe
梁 建 茵 La gJa yn in in i
彭洪 淼 P n o g i e gH n ma o 端 义宏 D a i n u nY h g o
林 海 LnHa i i
in i i 焦 中 生J 0 hn se g 蒋 维 楣 Ja gWeme i 0gh n aZ 松 本 淳Mas mooJ n tu t u
顾 问 (osl ns C nut t a )
黄 士 松 H a gS i n 伍 荣 生 WuR nseg 翁 笃 呜 We gD m n u n hs g o o gh n n u ig
主 编 (dt -n C i ) E i ri- he o f
余 志 豪 Y hho uZ i a feuvE i r i— h f ( 下 按 姓 氏笔 划 排 序) D p t dt s n C i 以 o— e ) 副 主 编 沈 树 勤 S e h qn h nS u i 牛生 杰 N uS e  ̄i i h n e 张 铭 Z a gMig h n n
欢迎访问《气象与环境科学》编辑部网站
㊀第1期徐㊀静:秦皇岛市生活气象指数预报技术初探Exercise and so on,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ife of the people in Qinhuangdao were set up.By using the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 method,expert scoring method,based on human safety,health and comfort,and consulting the nearly50years research on climate comfort in Qinhuangd-ao area and related disaster weather forecast,early warning release standards,the threshold of single fac-tor according to human suitability was determined.Considering the actual needs of profession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an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acticality,we graded the index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meteorological perspective.According to the forecast results of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uch as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and oceanic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we could calculate the weather indices for life and make a weather index grade forecast for life according to classification cri-teria.The forecast of living weather index could guide people to arrange their life and sports more reason-ably,and it could not only improved people s quality of life,but also expanded the field of weather serv-ices,and it is also conducive to higher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Key words:life meteorological index;computational formula;forecasting classification;Qinhuang-dao欢迎访问‘气象与环境科学“编辑部网站全文免费查询㊁阅览㊁下载㊀㊀‘气象与环境科学“编辑部于2009年开通了网上阅览㊁投稿㊁审稿㊁稿件处理系统(见右图)㊂读者可以在网上浏览和下载本刊各期论文的标题㊁摘要和正文,也可以了解订阅信息;作者可以网上投稿,查询稿件处理进度,下载审稿意见及稿件修改要求;专家可以在网上审稿㊂欢迎各位读者㊁作者㊁专家访问和使用㊂‘气象与环境科学“编辑部网站经过近年来的运行,现步入正轨,拟不再接收其他形式的投稿,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谅解和支持㊂编辑部网址:journals.com34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科学》编辑部
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
论文题目
论文的版权所有人自愿将以上论文(论文编号:)的版权转让给《气象科学》编辑部(简称编辑部),并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1.论文作者保证该论文为原创作品并且不涉及泄密问题。
若发生侵权或泄密问题,一切责任由论文作者承担。
2.论文作者自愿将论文的汇编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转让给编辑部,适用地域为世界各地。
3.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况外,在本确认书第2条中转让的权力,论文作者不再许可其他人以任何形式使用,但论文作者本人可以在其后继的作品中引用论文中部分内容或翻译或将其汇编在论文作者主编的非期刊类文集中。
4.该论文在《气象科学》首次发表时,论文作者将按约定交纳一次性版面费,若编辑部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交纳任何费用。
5.该论文在《气象科学》首次发表后,编辑部除一次性支付稿酬并赠送当期学报2本,抽印本20份以外,再以其他形式出版该论文,将不再需要支付稿酬和使用费。
6.本确认书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履行地为南京。
7.其他未及事宜,若发生争议,双方将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处理。
8.承诺本确认书所决定转让的事项已经征得全部作者的同意,并经全体作者签署。
若有作者与第一作者不在一地,烦请第一作者将改版权书电子版发给其他作者,签署后分别邮寄回编辑部,谢谢!
另外:(1)作者对排名顺序无异议;
(2)无一稿多投/雷同稿;或投过它刊后必须有明确处理意见告知编辑部;
(3)无抄袭他人文章;
(4)以后不将以任何形式在其他任何地方发表该论文(包括会议论文集)。
9.与以上格式条款不同的特别声明:。
第一作者签字:
第二作者签字:
第三作者签字:
第四作者签字:
第五作者签字:
签字日期:年月日
注:请全体作者手填“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后邮寄(平信或挂号信)回编辑部,签名具有法律效应,请勿代签,谢谢合作!
编辑部通讯地址: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北极阁2号《气象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