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生态维度

合集下载

也谈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起

也谈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起

收稿日期:2018-05-2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生态哲学思想史研究”(14ZDB005) 作者简介:倪富静(1990— ),女,甘肃省武威市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儒家哲学、明清实学研究。 ①研究孔子的生态文明思想,应以《论语》为基本文献。此外,《孔子家语》《孔丛子》《孔子诗论》也都可以参考。《孔子家语》和《孔丛子》的
摘 要:孔子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就天人关系而论,孔子语人以“则”,主张尊重自然、顺 应自然;就人与万物的关系而论,孔子示人以“仁”,主张依时、依量地获取动植物,节约自然资源;就生态保护策 略而论,孔子教人以“克”,主张约束自己的贪念与私欲;就生态资,挖掘并践行孔子的“则”“仁”“克”“乐”四字理念,有助于构建生态性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 式,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而更好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胜利。
第 1期 倪富静:也谈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生态文明观及其现实意义
·63·
(一)天生万物 孔子认识到天所具有的自然意义,认为天是万 物的生命之源,更是人类行为的参照。天所具有的 “生”之特 性 的 生 态 意 义,在 于 它 体 现 了 自 然 运 行 的善和目的性。 《论语》记载:
生态学概念由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 于 1886年首次提出,用以指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 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17;当代生态学还进一步研究 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观则是对上述关系进 行哲学思考,从而探索人类与其他生物存在的规定 性。思考的契机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爆发,其根本 指向在于确立人对于自然的道德责任,促进人类与
一、“则天”的天人关系论及其现实价值
“天人合一”是 儒 家 天 人 关 系 论 的 普 遍 原 则, 表达了中国人根植于自然、协助自然,与自然和谐 相处、协 同 发 展 的 生 态 性 存 在 方 式。 “唯 天 为 大, 唯尧则之”的“则天”说,是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 基本表述。孔子肯定天之生育万物的自然性,主张 “则天而行”。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论语》三译本核心思想“仁”的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论语》三译本核心思想“仁”的研究

作者: 马永辉;赵巍
作者机构: 东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出版物刊名: 现代交际:学术版
页码: 25-25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2期
主题词:�论语》 “仁” 三维转换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翻译学与生态学有机融合的一个交叉学科.本文在生态翻译学三维(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交际维度)基础上阐述《论语》三译本核心思想,证明了生态翻译理论中的“认知序链”(翻译-语言-文化-人类-自然)展现出新的视角.本文以《论语》核心思
想“仁”为中心,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依据,系统地分析了“仁”的最高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准则.。

生生的道德之家:论《周易》的自然观

生生的道德之家:论《周易》的自然观

2023第11期·总第601期近代以来,生态危机席卷全球,许多学者认为在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背后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机械自然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原因,他们开始探索非西方尤其是印度和中国的思想传统中具有生态价值的自然观。

正如纳什(Roderick Frazier Nash )指出的,“东方的古老思想与生态学的新观念颇相契合。

在这两种思想体系中,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物学鸿沟和道德鸿沟都荡然无存”。

〔1〕在这一背景下,《周易》作为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经典文献,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

这些研究通常认为《周易》突出表现了有机整体性的自然观和天人合一思想。

〔2〕在此之外,本文试图从自然的生成、自然的秩序和自然的意义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周易》自然观,发掘《周易》的生态价值。

一、生生:万物生成之道西方哲学将“究竟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视为形而上学的第一问题,〔3〕因此,对自然起源的探讨走向对造物主的设想。

但是中国哲学并不重视对造物主的猜测。

牟复礼(Frederick W.Mote )认为,“中国没有创世的神话,这在所有民族中,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原始的还是开化的,中国人是唯一的。

这意味着中国人认为世界和人类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这正是一个本然自生(spontaneously self-generating life )的宇宙的特征,这个宇宙没有造物主、上帝、终极因、绝对超越的意志、等等。

”〔4〕这一发现是非常独到的。

《周易》自然观不是神创论,而是生成论的,其核心概念是“生生”,所谓“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9)”(13JBG003-20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瑞雄,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周易》的生态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宇宙论或自然观中。

在自然的生成上,《周易》主张天地万物自然而然地生生不息,强调生生的顺成性、反生性、交互性、开放性和时机性。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道德哲学之“伦理生态”系统的形成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道德哲学之“伦理生态”系统的形成

维普资讯

2・
《 学研 究》2 0 哲 0 6年 第 6期
经 验存 在构 成 一种 先验 规定 ,只要 个 体 的生活 场域 未 曾逸 出共 同体 的基 本界 域 ,只要 个体 仍将 共 同体 作 为其 个体 性 的表 达及 其存 在价 值 的实现 场所 ,那 么这 种 先验 规定 对 于个体 便 永远有 效 。但 事情 的另
一Leabharlann 方 面是 :共 同体 乃是 个体 的 群集 ,共性 乃 是个 性 的约 括 ,共 性 的先 验 规 定 不 能 违 背个 性 的经 验 表
达 。共 同体 既依 于个体 而得 以建 立 ,则 个体 乃为 共 同体 的基础 ,在 这 一意 义上 ,则 个体 又是 先在 于 群 体 的。 因此就 个体 与共 同体 的关 系 而言 ,一 方 面是个 体 的存在 决定 了共 同体 的存在 ,个 性 为共性 的基 础 与前提 。但 另 一方 面 ,个体 对共 同体 的这 种决 定 ,实 际上 是仅 仅就 共 同体作 为一 种事 实存 在 的结 构 或构 成 而言 的 ,共 同体一 旦形 成 ,它便 取得 其 自身 相对稳 定 的结 构 ,并 为确保 其 自身 的利 益而 形成 各 种 制度 与规 范 ,在现 实性 上形 成 对于个 体 之行 为方 式 的制约 ,在 一定 程 度上 对个 性 的 自然 张扬 进行 抑
维普资讯



中 国 哲 学

“ 亲 " 而 “ 民",“ 民" 而 “ 物 " 亲 仁 仁 爱
— —
儒 家道 德 哲 学 之 “ 理 生 态” 系统 的形 成 伦 董 平


个体 与共 同体 :道德 主体的确立

2021曾繁仁的生态美学研究范文2

2021曾繁仁的生态美学研究范文2

2021曾繁仁的生态美学研究范文 一、以全球视野走向中国美育的深层建构 西方现代美学的美育化转向被曾繁仁所重视与把握。

曾繁仁对这些有益资源的借鉴与吸收,为生态美育继续深入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契机。

曾繁仁以审美力、中和美育观与生态审美观为其美育理论的内核,建构起生态美育理论体系并不断走向深化与完善。

生态美育的建构促使其整体学术思想达到质的飞跃。

曾繁仁生态美育是以审美作为其美学上的出发点,以生态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教育学为共同融合统一起来的深层建构,从而达到了生态审美与人生审美的高度契合,并以塑造生态自我、审美自我与创美自我为新型人格目标。

曾繁仁将审美作为一个与人的生存质量、与人的主体活动直接相关的价值范畴,促使生态美育达到了理论深度与价值高度的统一,并呼吁人类以大地之子的情怀感恩于大地母亲。

(一)生态审美观与新人文主义精神 21世纪,曾繁仁的学术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其标志性成果就是生态审美观的提出,实现了由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型。

曾繁仁在《当代生态美学的发展与美学的改造》一文中提出了"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简称"生态审美观",并指出这一审美观的提出受启于海德格尔。

曾繁仁认为,从康德开始,西方现代美学走向"美育转向"[1](116).康德的"美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美的方式,尼采的"人生艺术化"的存在方式,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命题,海德格尔的"诗意栖居"的审美人生等等,呈现出西方存在主义美学的蓬勃发展之势。

"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经济与文化形态的产生,存在论美学逐渐成为西方当代美学的主流。

生态美育的研究更是使存在论美学获得丰富的营养,更具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成影响巨大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2](234).曾繁仁指出以生态观与存在论结合而形成的生态存在论审美观,较之于以往的存在论美学深化了"存在"的内涵,从以往关注"自身-人-社会"扩容到"自身-人-社会-自然"这样一种生态系统整体之中。

环境美德伦理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启示

环境美德伦理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启示

环境美德伦理及其对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启示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美德伦理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环境美德伦理主张从人的内在德性角度去解决日益紧迫的环境问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和现实困境。

本文通过对环境美德伦理的德性内容分析,揭示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伦理环境美德伦理生态环境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美德伦理作为一种新的环境伦理思想出现。

环境美德伦理比较注重对人的内在品格的培养,主张从人的内在德性角度、从人学向度去重新研究环境伦理,重新开拓包含自然环境在内的人类美德。

这既是伦理学领域产生的新生长点,也是环境伦理研究的新转向。

深入研究环境美德伦理在环境问题上的现实关照,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美德伦理提出的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繁荣,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有了巨大提高,人在自然界面前的地位也随之改变,由敬畏自然转向了改造自然。

但人类在认识、改造、征服自然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生态危机,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变得千疮百孔。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1]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使人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繁荣和无限制的掠夺式发展有可能使人类面临失去发展的能力和赖以生存的空间。

环境伦理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其目的就是通过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从而开辟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

主流的环境伦理学说基本上是从功利主义和义务论的视角研究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

功利主义认为,“一个行动道德与否仅仅取决于其效果,取决于它能否产生最大的大众幸福”;义务论则认为,“一个行动道德与否取决于行动是否具有某种正确性或道德性的特征,而这种正确性或道德性的特征最终是由人们显而易见的义不容辞的义务所决定的”[2]。

论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论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2020年11月第45卷第6期武陵学刊Journal of WulingNov.2020Vol.45No.6□中华德文化研究口论荀子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金妍妍(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伦理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重视的问题。

儒家历来重视人与自然关关系,其思想中蕴含了宝贵关生态智慧。

荀子作为早期儒家关集大成者,其生态伦理思想有三重维度,即“天人相参”关生态宇宙观,“群居和一”关生态和谐观,“隆礼重法”关生态治理观,它对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关现代转换价值;对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关键词:荀子;生态伦理;“群居和一”;现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82-058;B2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014(2020)06-0018-06D01:10.16514/43-1506/c.2020.06.003荀子之说取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之长,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批判地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生态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重构了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体系。

他的生态智慧是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进行现代转换的重要资源。

在新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与合作中,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地位。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灵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根基的需要。

”妙荀子生态智慧中“天人相参”的生态宇宙观、“群居和一”的生态和谐观、“隆礼重法”的生态治理观不仅解决了“礼崩乐坏”时代生态文化秩序重构的问题,而且为当今破解生态治理难题提供了思想资料,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智慧之源。

一、“天人相参”:荀子的生态宇宙观天人关系是中国伦理史关照的重要领域,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最新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精品

最新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精品

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的意义引导语:传统儒家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

以下是lw54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论儒家文化中生态文明思想的意义。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现阶段,随着现代文明的快速发展,各种高新科技也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

全球开放化程度的加深推动生态文明的出现。

对于我国儒家文化来说,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概念就是“仁”,并以这个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对象,追求“天人合一”。

也正是这种思想,在现代文明社会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儒家文化生态文明思想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

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意蕴

儒家“仁民爱物”的生态伦理意蕴
性, 以 自己独特 的方 式形 成 了 由人类 之仁 扩大 到对 天地万 物 之 爱 的 生 态 伦 理 思 想 。 本 文 试 以 “ 仁 民 爱物” 为切 入点 探 究儒 家 以尊 重 自然 为 前 提 、 以人 与 自然和谐 为 中心 的生 态伦 理思 想 。

结构 , 忽 略 了人 与 自然 这一 重 要 关 系 的伦 理 价 值 ,
收 稿 日期 : 2 01 4一O 9—2 8
基金项 目: 黑 龙 江 省 哲 学社 会 科 学研 究 规 划 项 目: “ 以《 明儒 学案 》 为 中心 的 中 国 哲 学 视 阈 下 的 传 统 学 术 史 思 想研 究 ” , 批 准 号: 1 4 D 0 6 2 ;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乌 托 邦视 角 下人 与 自然 伦 理 关 系 建 构 研 究 ” , 批 准号 : 1 3 C Z X 0 7 8 ; 黑 龙 江 省 普 通 高等 学校 青 年 学 术 骨 干 支持 计 划 项 目: “ 人 与 自然 伦 理 关 系 建 构 的 乌 托 邦视 角 研 究 ”批 准 号 : 1 2 5 4 G 0 4 7 ; 黑
第3 4卷 第 1 期
Vo 1 .3 4 NO. 1
许 昌 学院 学报
J OURNAL OF XUCHANG UNI VERSI T Y
2 0 1 5年 第 1 期
No . 1,2 01 5
儒家 “ 仁 民爱 物 " 的生 态 伦 理 意蕴
张圆圆 ,张 彭松
( 1 . 黑龙 江省社 会 科 学院 《 学 习与探 索》 杂 志社 ,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1 ;
到整 个 自然界 , 在人 与 天地 万物 共 生 同存 的 “ 天人 合一 ” 哲 学基础 上 , 走 向“ 制 天命 而 用之 ” 与“ 取 之 有度 , 用之有 节 ” 相辅 相成 的 生 态伦 理 实践 智 慧。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生态隐喻研究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生态隐喻研究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论语》中的生态隐喻研究摘要:文章从融合生态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聚焦《论语》中的生态隐喻,对其中的动物隐喻、植物隐喻和非生命体隐喻进行解读,分析这些生态隐喻的源域、目标域和映射特点,挖掘其中蕴含的儒家自然观和生态观及对人们行为方式的影响,阐释其背后的原因,提出生态行为建议,帮助现代人充分认识自然,传播和弘扬中国生态哲学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论语》;隐喻;生态哲学观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4)03-0083-04(安徽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学院安徽合肥231201)生态语言学聚焦语言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作用机制,包括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即Haugen 模式下的语言生态研究以及语言对环境的影响,和Halliday 模式下的语言生态性研究。

[1]Halliday 的生态语言学范式是一种非隐喻范式,他主张语言学研究者要关注语言和环境问题的关系,将语言与生态直接联系起来,突显语言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2]而这两种范式下的生态语言学研究,都需要生态哲学观的指导。

《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表达,折射出儒家的生态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古代先进的生态智慧,为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一、《论语》中的生态隐喻(一)植物隐喻。

(1)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论语·子罕》)源域:庄稼目标域:颜回或一般人苗(拔苗)树立志向却没有行动秀(开花)修行却半途而废实(结果)立志并坚持不懈这里将植物的生长特点映射到人的成长特点上。

植物有其自身拔苗、开花、结果的过程和规律,但是并非所有的植物都能经历这样完整的过程。

有的只长苗而没有开花;有的开了花却没有结果。

孔子以“苗而不秀”和“秀而不实”的植物现象隐喻人生命运难以由自我主宰的困惑。

[3](P9)孔子从自然物中领悟到生命的成长成才规律,人类同样无法违背自然和生命规律。

沧州盘古王拳的当代整理

沧州盘古王拳的当代整理

沧州盘古王拳的当代整理闫芃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沧州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地处河北东南部,东临渤海,南接齐鲁,北倚京津,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商贾云集之处、人犯流放之所,人们习练攻防格斗之术以求生存,强悍之武风历年久远,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

沧州武术的传承多以言传身教为主,文字记录,历史资料甚少。

沧州武术中的不少精华内容,因为传承方式有所缺失,未能完整保存并传承下来。

需要后人对其进行抢救,并挖掘整理出来。

如今,大多数门派将自己的拳术进行适量改编,广开教学与交流大门,以适应如今的比赛形式,以便更好地传承。

但,仍有一些民间拳种,没有慢慢摆脱言传身教的带徒传艺方式,也没有能利用好现代媒体与传授方式。

依然有着封闭的传承方式,练习时,不让外人观看,传男不传女等,所以最后只在人们口中所流传,消失殆尽。

青县是河北省沧州市辖区内的县级行政区域。

史志记载,中国最早,最大规模的盘古庙就坐落于青县盘古乡。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源于盘古镇,现遗存有盘古祠,青县建有盘古广场。

沧州青县的地域文化发展极具特点,盘古文化也就成为了青县的标志,盘古文化中的武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盘古王拳。

该拳在青县中的普及度高,家喻户晓,无论是健身广场还是武术赛场,都可以看到盘古王拳的身影。

青县落实武术进校园时,使用的便是该拳的简化八式。

也有不少外国友人前来进行学习盘古武术、盘古王拳,并多次被报道。

它是由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

它在民间有着无穷的生命力,依靠人民,具有非常鲜明的体系。

1 盘古王拳的内容体系盘古王拳的内容丰富,主要有:简化盘古王拳八式、盘古王拳12式、盘古王拳一路、盘古王拳二路、人体十二部位功法、盘古麒麟,具体见下图1。

其内容“版块”涉及功法、套路、应用等,内容体系较为完备,反映了一般传统拳种的结构特征。

图1 盘古王拳的内容体系直观图2 盘古王拳的历史与现状盘古王拳盘古王拳是我国稀有的拳种,在过去,盘古王拳产生于民间,人们根据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想象出很多盘古开天时候的姿态和动态,以此编成拳法供人们演练。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

“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维度【摘要】“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观念,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可以从自然观、道德观和境界观三个维度来理解。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道德;境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资源。

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

儒家提出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统一的“三才”思想,要求“与天地参”。

道家提出了天大、地大、道大、人大四者相统一的“四大”思想,要求“道法自然”。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一)人与天地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然整体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

“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

”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天和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认识,而不是把人和周围的自然割裂开来。

《周易》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人的价值和天地并存,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三者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不能拆分的。

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二)人所遵循的规律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老子》认为,宇宙间的一切自然之物归根到底都是由“道”产生的。

二程的仁学自然观及其现代诠释维度

二程的仁学自然观及其现代诠释维度
具其 理 , 具 于物为 性 , 万 理 又 归 于 一理 , 以从 根 理 而 所 本上 讲 , 天地万 物之 性都 是 同一个 理 , 与 自然万 物具 人
有 同一本 性 。同时 , 由于 仁是 儒家 思想 的核 心概念 , 二

与 物 同体 : 程仁 学 的 同体 自然 观 二

程为 了使 自己的理学 思想 接 续 儒家 正 统 , 给 “ ” 便 仁 赋 二 程 的仁学 自然 观 首先 体 现为 一 种 同 体 自然 观 。 按 照这 种 自然观 , 仁是 自然 万物 的共有 本性 , 这一 共有 本性使 人 与 自然万 物 成 为一 个 统 一 整 体 ; 者 学 习 的 学 任务 , 是通 过 后 天 的功 夫 , 除 物 我 之 分 , 到 “ 便 屏 达 浑 予 了“ ” 理 的含 义 , 而使 他们 的理 本论 具 有 仁本 论 的 从
然与物同体” …的仁者境界 。“ 与物 同体 ” 是对二程 同
体 自然 观 的精 确表 述 , 是其 仁学 自然 观 的特 色所 在 。 也 二程 的与 物 同体思 想 包 含 两 层含 义 : 一是 就 自然 万物 的本 来状 态而 言 , 与 自然万 物 本 来 就 具 有 同性 人
同质 的特 点 , 来就 是 同体 的 ; 本 二是 就学 者为 学 的功夫
二程 的仁 学 自然 观及 其 现代 诠 释维 度
李会 富
( 天津社会科学 院哲 学所 , 天津 30 9 ) 0 1 1

要 :二程 的仁 学思想体现为 一种独具特色 的仁 学 自然观 。这 一仁学 自然 观把仁扩展 到天地 万物, 使仁 成为人
与宇宙 自然 的共 同本性。它在 内容上包 括“ 与物 同体” 同体 自然观、 以生为道” 的 “ 的生 生 自然观和 “ 诚敬 存仁”的

工程伦理集合

工程伦理集合

导论1工程伦理的教育意义?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师的培养和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工程师自身伦理素质和社会责任的提升,而且通过工程这一载体,关系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提升工程师伦理素养,加强工程从业者的社会责任;第二,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第三,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利于协调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2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美国工程伦理学家戴维斯曾将大学伦理教育的目标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增加学生对执业行为标准的了解;改进学生伦理判断力;增强学生的伦理意志力。

这种观点实际上强调两点,即培养工程师准确和坚定的伦理意识,以及加强工程师对于伦理规范的认知,这也是工程师解决工程伦理问题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工程伦理目标概括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培养工程伦理意识和责任感;第二,掌握工程伦理的基本规范;第三,提高工程伦理的决策能力。

3为什么要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在当今世界工程教育发展和我国提倡素质教育的综合背景下,对理工科学生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在我国理工科院校还未充分重视工程伦理教育的情况下,及时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对于理工科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为,第一,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当今世界的工程教育发展趋势,接受工程伦理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工程师的基本要求。

对我国的理工科学生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正是顺应了世界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与国际接轨的表现,同时工程伦理教育本质上也属于素质教育,这也体现了我国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拓展。

第二,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

工程建设项目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已日趋复杂化、高科技化。

但是,现代的工程建设绝非简单的材料堆砌,而应该是一项有组织、有技术、有管理的可持续性的综合生产活动。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论语》英译研究

A c a d e m i c F o r u m /学术论坛59(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摘要:《论语》被誉为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由中国学者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本土化特色的原创性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域。

文章以生态翻译学为指导,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探讨《论语》的英译。

关键词:《论语》;生态翻译学;适应与选择1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辞约义富,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战国前期,共有20篇492章。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其内容博大精深,涵盖方方面面,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文学美学、哲学观点、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和功利价值等等。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刻,有一种婉约含蓄的风格,语言通俗易懂。

《论语》中蕴涵的深刻哲理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国家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是中华文化的源典。

《论语》在西方流传已有300余年历史,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本人也被推崇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的原生态“依归”视角,对《论语》译本中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

2 生态翻译学——从生态视角综观翻译的研究范式2001年,中国学者胡庚申提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翻译新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探索翻译。

把翻译定义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是翻译过程的中心,决定如何呈现源语言,如何选择改编目标语篇的形式。

翻译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翻译生态环境“选择”译者;第二,译者选择或决定最终目标的形式文本。

在第一阶段,译者必须根据翻译生态环境来选择,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标准。

在第二阶段,译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最后的文本各种因素,如文化、语言和交际效果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做出成千上万次的选择和决定以适应其他文化和不同的编辑出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适应读者或观众。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摘要】美源自于自然,源自于人的生产、生活。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美学思想。

尤其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美学,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都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借鉴。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丰富而多彩,主要有自然美、中和美、生活美、人格美四个维度。

【关键词】生态美学;自然美;中和美;生活美;人格美生态美学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学形态,用审美的眼光审视人类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深谙美学,在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庄子认为自然是美的源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同时,在传统艺术门类中,如文学、绘画等,生态美学思想得到体现和融通。

一、自然美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一)“素”老子《道德经》说“见xiàn素抱朴”。

强调呈现事物本真,坚守纯朴,保持本色。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他认为朴素是美的最高境界。

比如星空、大海等,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

孔子说“绘事后素”,强调美在素中,体现了自然朴素,淡是至味的审美追求。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绘画技法计白当黑,小说叙事手法重视白描,徽式建筑的白墙黑瓦,都是对素之美的表现,给人以宁静、安然、惬意的感受。

比如水墨画《富春山居图》通过墨色浓淡深浅干湿的变化来表现丰富的韵律,以最简练的笔墨塑造生动的形象,表现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把对素的推崇体现得淋漓尽致。

是古老中国文化底蕴的象征,表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是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

(二)“顺”顺就是顺应自然。

如果万事万物能顺应客观规律,就会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美的境界。

《诗经大雅》中讲:“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就是在顺应自然中自得其乐。

顺应自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美学理念和艺术追求,有很多对顺应自然的感悟和智慧,体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生生而仁,通达天命

生生而仁,通达天命

生生而仁,通达天命关于《生生而仁,通达天命》,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生而仁,通达天命作者:未知摘要:先秦儒家生态思想有其内在逻辑性。

其天道依据是“生生”,蕴含“时”“变”观念。

“仁”是对天道“生生”的人道承接,其内在规范性是以“位”为前提,“中”为尺度,“止”是“中”的精微之地,同时以“爱”为基础,“忠恕”为方法。

先秦儒家正是通过对“生生之仁”的终身践行,参赞天地,化育万物,此即“生生而仁”。

“生生而仁”是人对栖居之维度的筑造,先秦儒家通过生生而仁,通达天命,实现浑然与物同体的和乐境界。

关键词:生生而仁;通达天命;先秦儒家;生态;逻辑性中国哲学不是纯思辨哲学,她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决定了中国哲学即知识即践行的特性。

同时,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有其天道依据,秉承天道且通过人道努力,最终实现人辅助天道实现并进而发挥人道价值的天人合一境界。

知行合一与天人合一也是生态主义的两个重要维度。

暂且搁置中国哲学是否是西方概念下生态哲学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不论,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哲学早在先秦时期就体现了时下的生态观念。

中国哲学尤其是先秦儒家哲学所确立的模式,对于生态哲学有积极的构建意义。

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采用先秦儒家生态哲学这一概念来阐释生态维度下的先秦儒家哲学所体现的内在逻辑性,揭示其独特性。

一、生生而仁先秦儒家哲学的生态意蕴体现在:它是对天地万物的理性关照,以此以确立人类生存及对待自然的法则,此即“观物取象”。

《礼记》于此记载较多。

如《三年问》阐释丧服五服的由来是分别取象于天、地、人[1]1376;又《郊特牲》亦曰天垂象,取法于天[1]686。

《易传》是应用“观物取象”典型。

《系辞下》云包牺氏作八卦,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

[2]298八卦、六十四卦正是通过取象天地、类比万物,进而确立人的行为准则。

这样的例子很多,兹不一一列举。

总之,“观物取象”是先秦哲学提出元理论的方法论,通过这一方法,先秦哲学观察到天地运行的法则――生生。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

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地球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生态危机。

国际社会对环保越来越重视,我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生态美学的观念也被提出来,它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实践美学,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生态美学带领美学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将美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人类社会在追逐经济的发展,工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美学研究者提出了生态美学的概念。

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它是一种适应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美学理论。

生态美学是美学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延伸,它适应建设生态文明的国际大潮流。

一、生态美学诞生背景从20世纪中期开始,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已经显现,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

《光明日报》在2004年发表的《论生态文明》的文章中指出,人现在正处于一个过渡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最终要被生态文明所代替。

我国针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对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工业文明的一个超越。

一些有识之士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意识到了工业文明必然要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趋势。

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道:“我们前面现在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们正在一条道路上快速行驶,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妙的风景,但是没有意识到的灾难在这条道路的前方,而另一条道路看上去与我们现在的道路十分不同,但是道路的尽头却是一片光明。

但是这条道路上只有很少的人在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一个交叉路口可以让我们转向这一条更光明的道路。

”卡逊在这里所说的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就是工业文明的道路,另一条道路就是现在将要转向的生态文明的道路。

英国的学者汤因比在他的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正在扼杀自己的地球母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界之所以长期把儒学简单地视为一种关于人际关系的伦理体系,与对“仁”的片面理解不无关系。

诚然,“爱人”是仁的最初的和基本的说明。

不过,历史上仁的含义是不断发展的。

汉儒提出了“爱人以及物”的解释,使仁具有了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性内涵。

宋儒把仁作为人心的德性、天地的“生生之德”,使仁成为万物的本体,实现了仁、天地生生之德与人心的统一和天与人的贯通。

宋儒还进一步主张“为天地立心”“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确立了人对于自然的生态责任。

一、“仁,爱人以及物”:生态道德共同体的形成
“道德共同体”是可以用道德态度对待的事物的范围。

西方传统上尤其是近代以来,仅仅把人列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植物活着是为了动物,所有其他动物活着是为了人类。

”托马斯·阿奎那说:对于动物,“根据神的旨意,人类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之,可杀死也可以其他方式役使”(转引自《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

康德主张,人对于动物“不负有任何直接的义务”,道德身份只限于作为主体和目的的人。

与西方思想颇为不同的是,“仁”作为指示道德共同体的概念,是包括整个外部世界的,不限于人,因而具有生态的性质。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

不爱,奚足谓仁?”又说“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非常明确地把动物纳入道德共同体的范围。

郑玄指出:“仁,爱人以及物。

”(《周礼注疏》)物在中国哲学中是个外延最广的概念,包括人和外部世界的一切事物。

所以,“爱人以及物”的道德共同体的范围是全部外部世界,“民胞物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物”也莫不如此。

《宋史·道
学传》提出:“盈覆载之间,无一民一物不被是道之泽,以遂其性。

”这可以作为儒家生态道德共同体的注脚。

二、“天地生物之心”:仁的生态本体化与内在化
《易传》上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这里的“天地”是自然的总名;“生生之德”指自然运行中生命的诞生、完善与和谐的总体趋势,是宇宙演化过程的生态性本质,也可被称为宇宙的合目的性。

“合目的”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一个概念,其实也具有本体论意义,反映了世界运行的可期待的结果,是事实,也是价值,还是宇宙演化的动力。

“天地之大德曰生”的思想得到了当代生态科学和生态哲学的肯定。

生态学家约翰·布鲁克纳说,自然中有“一种有机动力,……按照它的建造和意图把一切都结合成令人惊奇的一片”(《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

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也说:“进化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它以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的机制,形成一切生物物种与生命过程。

”(《哲学走向荒野》)这里的“有机动力”“创造性”,也都可以说是“生生”或“生生之德”。

宋儒认为,“生生”也是仁。

二程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二程集》)。

朱熹认为,仁作为生意普遍地表现于一年四季:“春为仁,有个生意在,夏则见其有个亨通意在,秋则见其有个诚实意在,冬则见其有个贞固意在。

夏秋冬,生意何尝息!”(《朱子语类》)这表明,元、亨、利、贞,春、夏、秋、冬都不过是生生之德的不同说法。

清代戴震认为,“仁者,生生之德也”,“气化流行,生生不
息”是仁(《孟子字义疏证》。

以生生之德为内涵的仁,实际上也是天地万物的本体。

《易传·复卦》有“复,其见天地之心”的说法,董仲舒提出,“仁,天心”。

宋儒认为,天地的生意或者生理也就是天地的生物之心。

这样,仁作为本体,也是天地的生物之心。

照宋儒所讲,这样的本体普遍地存在于万物,万物也包括人都得到天地之心作为自己的心。

“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

”(《四书章句集注》)“人得之遂为人之心,物得之遂为物之心,草木禽兽接着遂为草木禽兽之心,只是一个天地之心尔。

”(《朱子语类》)拿植物来说,它成熟的时候,生意集中表现在它的果实中;它的果实就是天地的仁。

朱子就说:“看茄子内一粒,是个生性。

”(同前)又说,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叫作“仁”。

清代沈起元说:“果之仁,天地之仁也。

”(《周易孔义集说》)有趣的是,现代汉语仍保留着把植物的果核称为“仁”的用法,如花生仁、核桃仁。

既然人也是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己心的,那么,仁、生生之德、人心三者就是一致的,人心的生意与天地的生意相贯通,生生也是人的内在德性。

三、“为天地立心”:人对于宇宙的生态责任
照前文所说,仁、天地之心是表现于一切人与物的。

可是《礼记》上又说:“人者,天地之心也。

”张载也说:“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

”(《张载集·经学理窟》)还有,朱熹也强调:“天地间非特人为至灵,自家心便是鸟兽草木之心。

”(《朱子语类》)这几种说法和前一种说法并不矛盾。

照儒家的看法,“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的宝贵,就在于他有思考的能力,
“心之官则思”,能够认识到天地生物之心,自觉地参天地、赞化育,帮助天地生物之心得到实现。

换言之,没有人的时候,天地之心或天心是自在地呈现的;有了人之后,天心可以通过人心得到自觉的呈现与实现。

所以张载在主张天心都在人心的同时,也提出“为天地立心”,这是要人自觉地体会天地之心养育万物的含义,帮助万物顺畅地完成自己的生命。

这是对于自然的生态的态度。

生命都有自身完善和完成的趋势,这样去思考和行动的人心,自然是与草木之心一致的,可以说就是草木之心。

对人为天地之心,罗尔斯顿基于科学提出了一个解释。

他指出,“生物进化产生出人类是自然唤醒了心智”。

我们对自然的刺激的反应是,“超越其他生命形式”,“将我与非我分离出来”。

“生态的刺激使人类的主体…我‟诞生了。

大地的景物以我来对它进行沉思,我就是它的意识。

”(《哲学走向荒野》)他所说的“意识”和儒家的人心一样,都是一种生态之心。

应当说,生态建设需要心灵建设,“为天地立心”可以为生态心灵的培育提供有益的滋养。

四、“与万物为一体”:仁的生态境界
如何做到“为天地立心”?儒学的要求是对万物有感应,能相通,痛痒相关,形成“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在宋儒看来,仁即是感,是能够对万物作出导向恻隐之心、生物之心的反应。

“麻木不仁”里的“仁”即是感。

关于感通,最为典型和形象的是程颢的说法。

他指出,医书称“手足痿痹为不仁”,说得很好。

人通身是一气贯通的,如果气不能贯通,身体器官就不能感应,不属于自己了。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人与万物都
是异体的,怎么会是一体的?王阳明指出,从“感应之几”上看,人岂止是人与禽兽草木同体,即使是与天地鬼神也是同体的。

人往往被自己的身体这个躯壳限隔了,不能与天地万物相通。

其实,人心与天地万物“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王阳明集》)?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儒家文化中也是人应该达到的境界。

大程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程集》)罗尔斯顿用“生命之流”的概念表达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在他看来,生命是一种“流动”,其中不存在截然分明的固定界限。

人与自然的对立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它们置于一个更大的、呈现着人与自然、生物自然与物理自然的交流图景中,这些对立的看法就成了不完全的真理。

自然赋予我们客观的生命,而个人的主观的生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的、内在的方面”(《哲学走向荒野》)。

生态地存在是人类根本的存在方式。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人类存在的一个新阶段。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贞下起元,历久弥新,保持较高的文明水平,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儒家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

这些生态智慧,仍可贡献于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