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电影现状谈影视的艺术与商业性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就中国电影现状谈影视的艺术与商业性关系
评论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要看它是否讲了一个好故事,是否把这个好故事讲好。随着商业化的加重,中国电影经不住经济诱惑,盲目跟风,要么拍大片,要么装艺术,要么照搬热播影片的桥段,但不管是哪一个类型,都只学了个样,只得个外壳,没有一点内容实质,最终的结果只是落得一片骂声,浪费资金,浪费观众的感情。这个浮躁年代,商业片横行,艺术电影不能承受商业之重,艺术片举步维艰尴尬现状。
艺术片是电影的灵魂,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上屡获大奖,但却在市场中找不到出路,回看好莱坞及中国黄金时期的电影,成功受欢迎的无一不是有着浓厚艺术特色的,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张艺谋的《红高粱》,李安的《卧虎藏龙》,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它们的成功是在于中华文化艺术的成功表现。这是一个民族电影的生命之源,我们在注入外国新的技术新的理念时,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之源给去掉。新生代导演王小帅就曾强烈要求“给艺术电影留一点空间”!他认为目前中国应该向法国、德国等国学习,设立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影院并给予补助,为艺术片腾出空间,“国外除了商业电影之外,有好多艺术类电影,之所以能够一直在拍,没有被商业大潮冲垮,和其完整而多样化的发行渠道有关,但中国电影走的是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道路,其艺术含量偏低,面对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始终是那么几个老套路是不能满足观众的胃口的.如果不革新,将会继续衰落下去.
电影虽是一门艺术,但制作电影的时候不能为艺术而艺术。电影追求画面的视觉美,追求故事的情感美,追求动作的流畅美,追求声音的音效美。然而,电影美的评价不是掌握在某一奖项的几个评委手中,而是掌握在所有观看过这部影片的观众心里。电影艺术是一门大众艺术。电影人不能只追求电影艺术的形式而丢掉电影艺术的内涵。像王家卫树立自己的电影特色是很有必要,但太过于刻意追求个人艺术形式,就会削弱个人艺术的表现张力。如他的《2046》,我就觉得过于形式化了,远比不上《花样年华》中,艺术的修饰自然地流露在电影的每一个影像中。
在注重电影的艺术性的同时电影的观赏性和商业性是必备不可或缺的,通俗的说,上层建筑离不开屋子基础,商业电影能赚钱,能有好的票房,票房意味着价值和竞争力,投入大,产出高,才有进一步做电影的本钱。所以好的电影离不开商业化的运作。因此说电影要有内涵,这是前提,然后恰如其分的商业化,让电影更有竞争力!
其实,商业和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一部影视作品中,既有商业性又有艺术性,两者缺一不可。只不过,两者当中哪一个多一点的问题了。要是能够做到商业和艺术的平衡那就更了不起了。在“好莱坞”经典电影现代主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将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它所揭示的希望、自由,还有真挚的友谊,都是人性中最美丽的光辉。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内页被挖空的《圣经》里,附着在安迪高大的身躯里,匍匐在500码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条仅有的肮脏之路把安迪送往美丽的新世界。《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一部电影的成功在于其艺术魅力和商业性的完美结合。
好莱坞大片之所以能畅销全世界,不仅仅是因为其商业性强,而且,其影片的艺术性和内涵性也很强。任何一部成功的电影都必须体现艺术性。在中国电影如今这个商业化的时代,唯有把商业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和突破。这需要艺术家具备良好的心态静心去创作,切勿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