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10131191343)

合集下载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因素,为了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二、风险分级的原则1. 风险严重程度原则:将风险按照其对企业的威胁程度进行划分,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 风险影响范围原则:将风险按照其对企业不同部门、业务或者项目的影响范围进行划分,分为全局性、局部性两个级别。

三、风险分级的方法1. 风险评估:通过对企业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

2.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各类风险进行分类,确定其所属的风险级别。

3. 风险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风险防范、风险监控、风险应对等,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四、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内容1. 风险分级标准:明确高、中、低三个级别的风险定义和划分依据,包括风险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具体要求。

2. 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评估的具体方法和工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等步骤。

3. 风险分类表:列出各类风险的具体分类和所属的风险级别,便于对不同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

4. 风险管控手册:详细描述不同级别风险的管控措施和应对方法,包括风险预防、风险监测、风险应急等方面的内容。

5. 风险报告和监控机制:规定风险报告的提交频率、内容和接收人,建立风险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五、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实施1. 培训和宣传: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培训和宣传,确保他们理解并能够正确执行该制度。

2. 风险评估和分类: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类,确定各类风险的级别和管控措施。

3. 制定和完善制度文件: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相关的文件和表格,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

为了有效防控风险,保障企业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该制度的制定旨在帮助企业明确风险的来源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进行分级管控,降低风险损失,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经营效益。

二、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风险分类按照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将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大类。

内部风险主要包括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外部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经济风险等。

2. 风险评估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等级。

评估过程中需要参考历史数据、专业分析和市场调研,尽量准确地预测风险的发生概率和造成的影响程度。

3.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高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风险,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控制和应对;中风险是指可能对企业造成较大影响的风险,需要定期进行监控和调整;低风险是指对企业影响较小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的管理手段进行控制。

4. 风险治理针对各个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和措施。

对于高风险,需要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及时控制和应对;对于中风险,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对于低风险,需要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的可控性。

5. 风险信息共享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在不同部门之间实现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通过建立风险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可以将各类风险信息汇总并分析,为制定风险管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6. 风险培训和意识提升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定期组织专业的培训课程,向员工传授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7. 风险回顾和改进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回顾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

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经营所面临的风险也变得日益复杂多样,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

为了有效避免风险对企业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分类管控管理制度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分级管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保障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二、制度内容1. 风险分类(1)按照风险来源进行分类,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等。

(2)按照风险性质进行分类,包括可预见风险、隐患风险、潜在风险等。

(3)按照风险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包括重大风险、一般风险、轻微风险等。

2. 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进行分级评定,确定风险的等级。

一般可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3. 风险管控(1)高风险的管控:对高风险项目或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和缓解措施,确保企业不受重大风险的影响。

(2)中风险的管控:对中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减少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

(3)低风险的管控:对低风险进行常规的监测和控制,确保风险不会扩大或升级。

4. 风险管理责任(1)明确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确定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不同类别的风险负有的管理责任。

(2)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或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整体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的分级分类、监测、预警和应对。

5. 风险管理工具(1)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和工具,对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为风险的分级分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风险管理手册和流程,明确风险管理的各项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风险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6. 风险管理周期(1)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周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各个环节。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Xxxxxxxx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条目的为明确本公司实验室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过程,组织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全面识别我公司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及预防控制措施,将我公司实验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减少各种危害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或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范围适用本公司范围内的所有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第三条定义(一)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二)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三)风险点: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四)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全过程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

(五)事故:造成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事件。

第四条评价组织与职责公司成立双重预防体系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部门部长、主管及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公司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北京市关于双重预防体系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标准,落实地方政府相关安全生产工作指示。

(二)审议通过本公司双重预防体系文件,并监督执行。

(三)审议公司级双重预防体系实施目标及实施方案。

(四)研究解决双重预防体系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重大事项,对各项双重预防体系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落实。

(五)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体系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建立,并监督各班组有效落实。

第五条工作方法和内容(一)风险点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风险点可按照按照设备设施、部场所、区域等等进行划分。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确保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得到控制和管理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目的、范围、流程和相关责任。

二、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1. 确保组织对各类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2. 通过分级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3.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4. 提高组织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和灵活性。

三、范围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适用于组织内部的各类风险,包括但不限于:1. 人员风险:包括员工离职、员工不当行为等;2. 操作风险:包括流程失误、系统故障等;3.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竞争、需求变化等;4. 财务风险:包括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5. 法律风险:包括合规风险、法律诉讼等。

四、流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审查,识别和记录可能存在的风险;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严重性和概率等;3. 风险分级: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4. 风险管控: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应对策略;5. 风险监控:定期对已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6. 风险报告: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报告风险情况和管控效果。

五、责任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责任分配如下:1. 风险识别责任:由各部门负责识别和记录本部门相关的风险;2. 风险评估责任:由专业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3. 风险分级责任: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分级;4. 风险管控责任:由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5. 风险监控责任:由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定期监控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管控措施;6. 风险报告责任:由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报告风险情况和管控效果。

六、总结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组织管理风险的重要工具,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不同风险的分级,明确责任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运营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二、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全面了解和应对各种风险,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通过制定明确的分级标准和管控要求,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范围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适合于组织内部所有部门和职能,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等。

四、风险分级标准1.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都较高,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中风险:可能性或者影响程度较高,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低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较低,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较小影响。

2. 风险评估方法为了确定风险等级,组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定性评估:根据专家判断和经验,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估,以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以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 风险的持续时间;- 风险的紧急程度。

五、风险管控要求1. 高风险管控要求对于高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确定专人负责高风险的监测和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高风险事件的发生;- 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高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2. 中风险管控要求对于中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指定责任人,对中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3. 低风险管控要求对于低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建立风险信息库,定期更新低风险的相关信息;- 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对低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低风险的持续控制。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为了防范风险,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体系,保证项目安全、健康运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关键控制环节.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对每一个风险点覆盖或包括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划分作业岗位、作业活动或区域基础上,再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逐一识别,然后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四个逻辑层次逐一考虑,制定实施风险管控措施.3、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二、风险点确定1、风险判定准则应结合施工现场可接受风险程度,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及职业健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管控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从高原则.2、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3、风险点划分方法根据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划分.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4种典型因素进行划分,示例如下:1)根据风险点的区域、场所、部位等作业环境因素划分,如施工现场功能区的划分、现场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外电防护情况、地质岩土情况、基坑周边市政工程分布情况等.2)根据风险点的设备、设施、材料等物的状态因素划分,如起重机械安全保险装置完好程度、脚手架管材质量情况、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情况等.3)根据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等人的行为因素划分,如影响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4)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管理因素划分,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4、风险点排查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应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等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风险点排查至少应包含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所涉及的风险点.2)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项目部应根据承包工程情况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实现“一项目一册”.台账信息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点范围、潜在事故类型、事故危害程度、风险点风险等级、管控层级、管控措施、应急处置要求等信息.3)风险点排查的方法工程项目部根据类别等级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定、以往经验等排查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项目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施工环境、施工阶段、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设备、设施、装置、作业活动、管理情况等进行风险点排查.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1、2研发楼、检验楼、职工宿舍、变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三期工程项目部。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根据企业风险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控制措施的制度。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运营及利益的影响。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识别和评估: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常用的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风险评估模型等。

2. 风险分类和分级:将风险按照不同的因素进行分类和分级,如按照风险的性质、来源、影响范围等。

一般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 风险管理措施制定: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包括风险治理、风险监控、风险防范等。

不同级别的风险可能对应不同的管理措施。

4. 风险监测和控制:定期监测和控制各种风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措施,保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5. 风险应急预案:针对高风险事件和突发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处理流程和资源支持,提高应对突发风险事件的能力。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需要合理的组织架构和配套制度支持,并且需要全员参与和遵守,保证管理措施有效执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根据安全风险的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和流程。

具体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和等级划分:首先对各个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和概率,然后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高、中、低等。

2. 确定管控策略和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和措施。

对于高风险等级的风险,可以采取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控制措施,包括加强技术防范、加强监测和预警等;对于中低风险等级的风险,可以采取相对轻松和简单的控制措施。

3. 建立风险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风险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包括确定风险管理负责人、明确工作流程、制定报告机制等。

4. 定期风险评估和修订:定期对各个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更新。

保持对安全风险的持续关注和有效管控。

5. 培训和宣教工作:加强员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和保护意识,通过培训和宣教工作,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视和积极参与度。

通过建立和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风险,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保障组织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二)一、目的和背景为了保障员工和企业在工作中的安全,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员工等。

三、定义1. 安全风险:指对员工和企业财产造成威胁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2. 安全风险分级:根据安全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对其进行分类和评估;3. 管控措施:针对不同级别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应对、救援等措施。

四、工作流程及责任分工1. 安全风险分级:a. 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组织对企业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分级为A、B、C、D四个级别,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b. 分级评估的指标包括潜在威胁、风险频率、风险严重度等;c. 安全风险分级结果由安全管理部门向全体员工发布。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第四条企业应遵循合法合规、预防为主、风险控制、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类风险。

第六条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管控的风险。

第三章风险分级与管控第八条企业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实施分级管控。

第九条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管控职责。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违规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报告企业领导,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所有。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范围本制度规定了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各区域风险点的辨识、分级与管控。

二、术语、定义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2、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客观存在的,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属性。

3、现实风险:是指实际控制状态下,该危险源导致事故后果及可能性的组合。

4、风险分级管控: 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三、引用标准本指南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3-2017)及相关政策要求,并充分结合管理实际。

四、职责分工1、营运及HSE部负责组织风险点与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

2、各部门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

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五、风险点(危险源)识别与分级1、风险点识别1)风险点: 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风险点识别:每个风险点可按部门、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

3)风险点排查方法: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4)风险点的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a、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重大风险,明确管控层级,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使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现场、办公现场及生产经营场所内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控制措施的要求;3、职责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总经理负责厂区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审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安全科长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各部门、车间负责人负责组织各自单元的风险评价和风险点管控,风险公示和培训工作;从业人员应参与本岗位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点管控;4、工作要求首先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风险管控小组,做到全员参与风险评价;风险管控小组组成原则组长:高国启副组长:黄城昆组员:部门、车间负责人;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具体事务由公司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长:车间主任成员:班组长、岗位员工代表评价小组成立以后,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制定管理程序;实施全员培训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由安全科组织各科室及专业管理部门,部门内开展的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保留培训记录; 编写体系文件公司及各部门、专业科室分别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5 风险识别评价风险点确定风险点划分原则对风险点的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可按照生产装置、储存罐区、装卸站台、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风险点排查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形成包括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内容的基本信息,并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参见附录,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等进行;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的时机: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评审或更新;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危险与危险因素的分类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根据生产过程和伤害事故的国家标准不同,可有两种分类方法1根据危害性质分类的方法:根据GB/T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分为四大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2根据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的分类方法:导致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1986所列的20类事故发生的因素也认为是危险有害因素;20类事故分别为:机械伤害、触电、灼伤、高处坠落、容器爆炸、其他爆炸、物体打击、中毒和窒息、坍塌、放炮、火灾起重伤害、车辆伤害、其他伤害、火药爆炸、淹溺、透水、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冒顶片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范围1辨识范围公司的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公司生产、作业、办公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投入及人的失误、生产作业的环境等辨别公司活动生产或服务中产生危险隐患的因素; 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可从不同的层面进行;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a.生产工艺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b.典型的单元过程操作的危害因素辨识c.主要装置和设备的危害因素辨识d.电气设备的危险因素辨识e.特种设备的危害因素辨识f.特殊作业的危险因素辨识g.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的危险因素辨识h.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辨识I.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害因素辨识J.储存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K.其他过程的危害因素辨识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企业周边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1工作危险分析 JHA作业危害分析JHA是对作业活动的每一步骤进行分析,从而辨识潜在的危害并做好安全措施;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是:1确定或选择待分析的作业:2将作业划分为一系列的步骤: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4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辨识之前列出作业活动清单2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方法,是分析人员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工程;识别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决定检查工程,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工程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分析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工艺流程、作业场所、装置、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辨识之前列出各种清单如设备设施/作业场所清单3危险辨识方法的选择7风险控制措施依据DB37/T 2882—2016规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和基本原则,并结合生产特点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经营运行情况及可靠的技术保证;设备设施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报警、联锁、安全阀、液位、温度、压力等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和消防、检查、检验等常规的管理措施;作业活动类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应包括:制度完备性、管理流程合理性、作业环境可控性、作业对象完好状态及作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需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控制的风险,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制定方案;2属于经常性或周期性工作中的不可接受风险,不需要通过工程技术措施,但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在实践中落实这些措施;3对于某些重大风险,可同时采取1和2规定的措施;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风险控制措施在实施前应依据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组织评审:——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风险;——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8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方法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具体包括: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公司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4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相关方的诉求等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生产特点和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适用的风险判定准则参见和,进行风险分析;风险分级管控管控原则1风险分析评价和风险等级判定时,应对每项控制措施进行评审,确定可行性、有效性;2存在缺失、失效的状况,应制定落实改进措施,降低风险;3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4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确定风险等级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1、2、3、4、5或A、B、C、D、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具体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参照表1;风险分级及管控要求重大风险判定在风险评价过程中也可以按照实际经验进行风险大小的判定和分级,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易燃存在的;——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和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罐区;——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及以上的;及政运行装置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建设工程试生产和化工工装置开停车过程;——根据GB30871确定的一级及以上动火作业、四级高处作业h>30m和提级的状况、受限空间作业、一级吊装作业M=100t等;——易产生硫化氢的作业场所9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根据选择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公司级负责管控重大风险与较大风险;车间级管控一般风险;班组级管控低风险,实施分级管控;10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包括全部风险点和风险信息,逐级汇总、评审、修订、审核、发布、培训、实现信息有效传递;11 成果与应用档案记录公司、车间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风险信息应用公司业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对公司内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12 分级管控的效果与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分级管控的效果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完善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工程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3技术改造工程;4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13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1—201714记录表格风险区域单元划分登记表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填表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风险点登记台账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填表人: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此表是初步划分风险点时的记录表格;可能导致事故类型:参照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填写;作业活动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设备设施清单记录受控号单位: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表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2、评价级别是指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EC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安全检查表分析SCL+LS评价记录记录受控号单位:岗位:风险点区域/装置/设备/设施名称: No: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或车间主任;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风险分级控制清单作业活动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单位:填表说明: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设备设施风险分级控制清单单位:填表说明:1、管控措施指按一定程序确定的所有管控措施,包括“现有安全控制措施”和“建议改进措施”,内容必须详细和具体;2、评价级别是运用风险评价方法,确定的风险等级;3、管控级别是指按照附录风险等级对照表规定的对应原则,划分的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标识;风险等级对照表风险矩阵法LS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S ,其中R是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 L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事故后果严重性;R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风险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R 值及控制措施风险矩阵表后 果 等 级。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具有使我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惩恶扬善、维护公平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通过对生产活动和生产系统中存在或潜在的危险源的辨识,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少、控制,实现煤矿人-机-环-管系统的最佳匹配,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二条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全面负责;各分管业务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各业务科室是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安全风险评估、管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检查督导;班组负责实施重点工序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岗位人员负责实施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评估管理。

第三条安环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管控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范围第四条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煤矿各大生产系统及采掘范围,覆盖全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地面系统、筛分系统及其他辅助环节的全过程。

第四章安全风险的辨识内容第五条每年底开展下一年度的安全风险辨识和评估工作,重点对边坡、爆破、防治水及防灭火等易造成群死群伤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第六条新水平、新采区、新工作面设计前开展一次专项辨识工作,重点对待设计水平、采区、工作面地质条件及潜在的重大灾害因素等进行辨识。

第七条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一次专项辨识工作,重点对爆破参数、边坡参数等出现重大调整情况进行辨识。

第八条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推广应用前或停产1个月以上需要复产复工前开展一次专项辨识工作。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好风险辨识与评价,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管控分险,减少和消除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

3.职责3.1风险辨识与评价1.1安全环保部负责风险风级管控的协调组织与综合管理工作。

1.2风险辨识:1.2.1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风险辨识,必须全员参与。

1.2.2工程技术部、总工办负责拟定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并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

1.2.3安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总工办组成联合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各部门的风险辨识结果,并选择风险管控点位,明确管控措施。

1.3各级管控责任人负责严格按点检频次对风险点位进行点检,并如实记录点检情况。

4.程序4.1风险辨识与评价4.1.1分险辨识评价方法。

选用LEC评价法,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的大小和管理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级:一级(红色,D值320以上),重大风险;二级(橙色,D值320-160),较大风险;三级(黄色,D值159--70),一般风险;四级(蓝色,D值70以下),低风险。

4.1.2辨识评价范围。

应覆盖所辖区域和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所有区域、活动、设备、设施、物料、工艺流程、职业健康危害、环境因素、工具及器具、紧急情况等。

4.1.3风险管控措施。

分险管控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4.1.4班组辨识。

分公司、事业部以项目为单位组织风险辨识与评价,必须各岗位人员全员参与。

各岗位辨识完成后,班组应组织全体会议,对辨识情况进行讨论与补充。

4.1.5部门审核。

班组辨识完成后,提交部门审核,部门应对材料进行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材料,应退后班组补充辨识,直到通过为止。

审核通过后,部门应对辨识材料进行汇总,并将电子版材料报安环部。

4.1.6工程技术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专业辨识,制订公司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分工进行辨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2021)
一、按照后果安全风险评估结论可能造成的造成危害后果,
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较
低低风险十个等级。

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警示灯。

同时,及早关注风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随时对警示等级成功进行变更。

二、各部门要根据安全风险的类型和评估、分级结论,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制定预防措施,通过隔离风险源、采取
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监控设施等办法,对风险源成功进行有效
管控,达到回避、降低和预报风险的目的。

同时对安全系统性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次明确管控层级(煤矿、队组、
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内部管理措施。

三、对现场评估出现的不同内场类别安全市场风险,必须明
确汇报、处置程序。

经评估结果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解除立即停
止作业或停止运行,发出预警,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并报告上一级管
理工作研究报告部门和单位值班人员,制定措施进行清理,整改完毕
后再成功进行评估;存在相对较低可控风险的,必须函件岗位人员,同
时明确主要措施、落实复查立项责任;存在可控风险的,采取预防性措
施直接“手指口述”进行作业。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一种用于评估、管理和控制风险的方法,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识别、评估和应对各种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标准格式,包括其定义、目的、原则、流程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一、定义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一套用于对组织内的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控制的规范和程序。

它通过将风险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的影响。

二、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组织全面了解和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具体目标包括:1. 提供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对组织内的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2. 帮助组织确定风险的优先级,以便合理分配资源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 促进风险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组织的风险管理水平;4. 为组织的决策提供可靠的风险信息和依据。

三、原则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风险的概率、影响和可控性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2. 分级原则: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优先级,将其分为不同的级别,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3. 预防性原则:注重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以避免事故和损失的发生;4. 可行性原则:控制措施应具备可行性,既能有效降低风险,又能满足组织的实际需求;5. 持续性原则: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与组织的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持续的风险管理机制。

四、流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实施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风险识别:通过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其概率、影响和优先级;3. 风险分类: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分类,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4. 控制措施确定: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对策略;5. 控制措施实施:按照确定的控制措施和策略,进行风险管控的实施和监督;6. 风险监测:定期对已实施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风险分级管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风险分级管控过程中确定的典型控制措施是隐患排查的重要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要求的深化。

本制度用于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通过识别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的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强化源头管理,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避免人身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以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目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组织机构及职责、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主要内容等相关事宜。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

第三条组织机构和职责(1)组织机构公司成立总经理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领导小组,领导公司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总设备副总安全总监组员:安环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设备部部长(2)职责组长职责:组长对公司安全生产及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指导、协调组织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建立、运行和评审工作,负责确定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准则。

副组长职责:配合组长对分管的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建立、运行和评审工作。

安环部部长职责:公司安环部是安全风险管控归口管理部门,督促检查、指导各职能部门和所属部门/车间的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安全评价分析、编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报告。

生产技术部部长及设备部部长职责:配合副组长和安全部做好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术语和定义(1)风险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021年整理)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2021年整理)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全部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分析存在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查找存在的事故隐患并判定其危险程度,确定风险等级,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措施,进行风险分级控制,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内,使事故、损失达到可接受水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工贸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用版)》,特制订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二、机构及职责1、组织机构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各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由安全副总经理担任组长,安全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要成员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推动小组。

2、工作职责(1)总经理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包括:确保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和专门技能、方法、信息系统、技术与财务资源等。

确定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职责与责任,授予权限以促进有效的风险管理。

确保体系变更时,维持体系完整性。

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考核。

确保企业全员参与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重点监督、指导领导小组、推动小组其他人员履行其职责。

(2)安全副总经理职责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组织及监督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编制依据
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号)
2.《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 版)》(安监总管【2016] 31号)
3.《广东省冶金等行业职业风险辨识与控制技术指导书》
4.《珠海市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杳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16号令)
6.《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工贸行业事故隐患排查上报通用标准(试行)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3]
149 号)
7.《金湾区生产经营单位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杳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指导手册》二、基本概念
1・风险: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是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组合。

2•隐患:是指任何能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对工作标准、实务、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

3•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4•风险辨识:实际就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5•风险评估:1)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分析一识别危险,先定性、后定量认识危险;
3)寻求最佳的对策,控制事故(危险的控制
与处理),达到系统安全的冃的一控制危险性能力的评价。

6•风险控制:是指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因素,积极采取控制措施,以消除风险因素或减少风险因素的危险性。

三、风险分级管控概述
1•风险管理的定义
生产系统风险管理就是企业通过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及通过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生产设计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保证安全、可靠地实现生产的总目标。

2•风险管理的冃的和意义
1)是要查清设备和环境固有危险点,杳找作业中设备和环境的动态不安全因素,为设备技术改造、作业安全控制和人身防护做好准备工作;
2)是要进一步摸清人员素质,特别是基层管理者和生产员工的安全素质,为有针对行的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工作明确内容和方向;
3)是要通过研究员工现场作业行为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打好基础;
4)是要发现企业安全管理中的识别和评估,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进行最大限度的控制,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3•风险管理的程序与主要内容
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理(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及风险管理绩效评估的周而复始过程。

四、风险识别
1・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把风险状态分成四类
重要
2 •风险辨识的原理
风险识别就是对尚未发牛的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归
纳和实时全面的识别。

3 •风险识别的程序
1) 在危险源已经经过辨识的基础上,确认危险、危险的种类,
发生的几率以及危害可能导致程度;
2) 辨识与各种危险、危害相关的作业、活动或计划; 3) 辨识所有潜在、可能的意外事件的发生过程或风险情况; 4) 建立完整的危害类型及风险因素清单总体冃录; 5) 确认危害相关者、可能波及的人员;
A :重要又急迫的风险 C :急迫不重要的风险
B :重要不急迫的风险 D :既不重要又不急迫的风险
6)选择并定义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甚至包括最严重的情况;
7)在所选择的情况中,定义岀所有的危害、风险因素和现有的风险控制机制;
8)以文字或图解说明所选择的风险情况;
9)说明并建立相关的危害及风险因素详细清单。

4•风险识别的方法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的缺陷
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各个作业单元的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的缺陷进行辨识。

(-)人的不安全行为
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并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辨识。

五、风险评价
1.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2.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
1)风险矩阵法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
事故发生的后果严重性分析
风险评级(风险矩阵)
极高风险(红)高风险(橙)中风险(黄)低风险(蓝)
注:结果为黑色字体区域的风险点、危险源不列入清单管理
2)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辨识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吋间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

D=LEC
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
E
C
在完成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应依次按照工程控制措施、 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

具体方法可考虑:
1) 排除:排除风险就是消除隐患
2) 替换:当隐患无法消除时,可以更换方案
3) 降低:是指提高工程设计等要求及措施来降低风险程 度 4) 隔离:就是将人、财、物等于隐患隔离开來的控制方 法
5) 程序控制:指针对生产、运行、操作中制定工作程序, 并且必须严格遵守
程序
6) 保护:是指对人员进行保护
7) 纪律:指加强劳动纪律,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人员进行 必要的处罚
D 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320 不可容许的危险 A 160^320 高度危险 B 70^160 中度危险
C <70 轻度和可容许的危险
D
D 值分数评定表: 风险控制
六、 安全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I I 措施等四个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