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分级管控制度87215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在各个层级上制定的一套风险分级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帮助企业识别、评估和处理各种风险,从而减少潜在的损失和不确定性,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度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全面、科学、规范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营。
二、制度内容1.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多个类别,并对每个类别进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
2. 风险评估:制定风险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并进行风险优先级排序。
3.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风险防范、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4. 风险监测和报告: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对各类风险进行监测和跟踪,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并向管理层提供详细的风险报告。
5. 风险应急预案:制定风险应急预案,明确各类风险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在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6. 风险培训和意识提升:组织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制度执行1. 责任分工:明确风险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 周期评估: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确保其与企业风险情况的匹配度。
3. 监督检查:建立风险管理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 反馈改进: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实际情况,及时进行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高风险管理的效能和实效。
四、制度效果评估1. 风险事件的减少: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识别和控制各类风险,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2. 损失的降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能够减少潜在损失,降低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企业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而建立的一套制度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标是匡助企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影响。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制定是为了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确保企业在面临各种风险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应对。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包括:1. 确保企业对风险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准确评估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2. 建立风险分级体系,将不同风险按照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3. 设定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4. 建立风险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报告机制,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
二、制度内容和要求1. 风险识别和评估:a. 确定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例如风险矩阵、风险地图等;b. 制定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流程,包括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紧急程度等指标;c. 确定风险评估的频率和责任部门,例如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评估,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2. 风险分级和分类:a. 建立风险分级体系,将风险按照其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例如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b. 制定不同风险级别的管控要求和措施,确保高风险得到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控制;c. 明确风险分级的责任部门和人员,例如高级管理人员负责高风险的管控。
3. 风险管控措施:a. 制定风险管控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例如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加强内部控制等;b. 设定风险管控的目标和指标,例如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c. 明确风险管控的责任分工和权限,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履行相应的责任。
4. 风险信息的采集和报告:a. 建立风险信息的采集机制,例如设立风险信息采集点、定期召开风险管理会议等;b. 制定风险信息的分析和报告要求,包括风险的趋势分析、风险的累计影响等;c. 确定风险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渠道,例如定期向高级管理层报告风险信息。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3篇)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为全面辨识、管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部门、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加油站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安全员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____机构(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组长:陈金森常务副组长:段仕龙副组长:曾图成员:梁建忠,卢彬,柳细茹,张德敏,匡翠,段学敏领导组职责1、组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常务副组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副组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成员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1、年度辨识评估每年由组长亲自____,制定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系统技术人员和专家,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结合加油站生产系统、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等部位和环节,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并对辨识出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综合考虑作业场所、受威胁人数、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月度辨识评估每月由各安全员牵头____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一次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并于当日下午召开本系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会,结合本系统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总则为了有效指导公司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消除风险,杜绝和减少各种隐患和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编制本制度。
本制度制定了公司实施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以下统称危害因素)、风险分析、风险分级和风险管控的相关术语、定义、常用方法、风险管控、工作要求、工作程序等。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工作。
3、编制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4、主要职责4.1总经理全面负责双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负责监督双体系建设过程,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4.2生产部负责双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
4.3生产部负责组织公司各岗位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确定公司巨大、重大风险,组织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4公司各岗位职工负责积极配合双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负责对分管岗位、区域内的风险点和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组织完成各自岗位、区域内的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并对排查治理结果负责。
5、工作要求5.1组织有力、制度保障公司建立由总经理为组长的两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从机构和制度上保障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顺利的进行。
5.2全员参与、分级负责公司从各岗位操作工到总经理,全部参与到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的过程当中;公司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切合实际、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5.3自主建设、持续改进公司依据本行业领域同类型企业实施指南、体系通则,建设符合公司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5.4系统规范、融合深化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公司安全标准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风险分级管控切实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分级和管控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职责。
第四条企业应遵循合法合规、预防为主、风险控制、诚实守信的原则。
第二章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类风险。
第六条企业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确定优先管控的风险。
第三章风险分级与管控第八条企业应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将风险分为不同等级,实施分级管控。
第九条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管控职责。
第十条企业应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和关键环节的管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与监督第十一条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结果,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管控措施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情况的变化。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的,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违规行为涉及金额较大的,应报告企业领导,并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所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防范和管理各类安全风险,确保组织运营的安全,在安全管理方面做出具体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适用于组织内所有人员及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
三、工作原则1.风险分级: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2.统一标准:对于相同类型的风险,统一制定评估标准和管控措施,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的一致性。
3.预防为主:强调事前预防和管理,通过加强预测、预警和预案制定,尽量杜绝事故和风险事件的发生。
4.风险共担:安全风险是全员共同面临的,所有人员都应承担风险管理的责任,形成全员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工作合力。
四、工作流程1.风险识别:组织进行风险识别工作,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归类,形成安全风险清单。
2.风险评估:根据风险清单,对各个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分别进行打分,确定风险等级。
3.管控措施制定: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预案等。
高风险等级需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和执行方案。
4.落实执行:将管控措施落实到位,明确责任人和执行时间,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监督检查:设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个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不合格的进行整改。
五、风险等级划分1.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对组织运营具有较大影响的风险。
2.中风险: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组织运营具有一定影响的风险。
3.低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组织运营影响较小的风险。
六、管控措施1.高风险: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加强培训和演练,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确保随时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2.中风险: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做好应急预案和演练。
3.低风险:建立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强调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范围本制度规定了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本制度适用于单位内各区域风险点的辨识、分级与管控。
二、术语、定义1、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可能性和严重性。
2、固有风险:指该危险源客观存在的,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严重后果的属性。
3、现实风险:是指实际控制状态下,该危险源导致事故后果及可能性的组合。
4、风险分级管控: 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三、引用标准本指南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2-2016)、《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2973-2017)及相关政策要求,并充分结合管理实际。
四、职责分工1、营运及HSE部负责组织风险点与危险源的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
2、各部门履行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
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五、风险点(危险源)识别与分级1、风险点识别1)风险点: 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2)风险点识别:每个风险点可按部门、班组、岗位所管辖的区域,以区域内活动、过程及所包含的设施设备为内容对识别单元再进行细分,形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单元。
3)风险点排查方法: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或上述几种方式的结合进行风险点排查。
4)风险点的确定:(1)风险点划分原则a、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旨在匡助组织建立风险分级体系,明确不同风险的等级和管控措施,以便组织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一、风险分级体系1. 风险分类: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将风险分为战略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不同类别。
2. 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以便更好地确定优先级和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3.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各类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概率和影响程度,以便更准确地确定风险等级。
二、风险管控措施1. 风险避免:对高风险项目或者活动进行避免,即住手或者不参预可能带来高风险的活动,以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
2. 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以减轻组织自身承担的风险责任。
3. 风险减轻:采取相应的风险减轻措施,如加强内部控制、改善流程、提升员工培训等,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4. 风险应对: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应对,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理事故、追究责任等,以减少风险的损失和影响。
5. 风险监测:建立风险监测机制,定期对各类风险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以保持风险管控的有效性。
三、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执行1. 制度宣贯:组织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进行宣贯,确保所有员工了解并遵守该制度的相关要求。
2. 责任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责,确保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培训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其具备识别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提高组织整体的风险意识。
4. 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 修订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变化,及时对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四、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意义1. 保护组织利益: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能够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类风险,减少风险对组织利益的伤害。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保障公司人员及财产安全,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包括直接或间接涉及安全生产活动的所有人员。
三、安全风险分级1、定义安全风险分级是指将公司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风险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以便进行有效管控,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最终达到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的目的。
2、等级分类根据风险等级分类标准,公司将安全风险分为A、B、C三个等级。
其中,A级风险最大,C级风险最小。
(1)A级:指可能直接导致重大伤亡、财产损失的安全风险。
(2)B级:指可能导致轻微伤亡、财产损失的安全风险。
(3)C级:指可能导致轻微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的安全风险。
四、安全风险管控工作1、开展评估公司各部门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安全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等级,开展管控工作。
2、制定管控计划每个部门在评估完风险等级后,应制定管控计划,明确管控责任人及工作措施。
A级风险应指定专人进行跟踪管控。
3、落实管控措施各部门应根据管控计划,落实管控措施,并及时跟踪、纠正风险。
发现风险问题应立即报告,及时纠正。
4、监督检查公司安全、环境保护等相关职能部门应每季度对各部门开展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风险管控效果评估工作。
五、责任制度1、公司总经理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负最终责任。
2、部门经理应对本部门的风险管控工作负责,指定专人跟踪管理风险问题。
3、每个员工都有责任参与公司的安全工作,发现风险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处理工作。
4、对于安全责任不到位、跟踪管控不力等行为,将依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监督与评估公司将定期对本制度进行评估,不断完善和改进制度,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有效性。
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公司内部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监察和评估,并向公司总经理提供评估报告。
七、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总经理办公室所有。
3、本制度未涉及的事项,可参照公司其他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目的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做好风险辨识与评价,实施风险分级管控,从源头上管控分险,减少和消除隐患,有效防范各类事故。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
3.职责3.1风险辨识与评价1.1安全环保部负责风险风级管控的协调组织与综合管理工作。
1.2风险辨识:1.2.1各部门负责组织本部门的风险辨识,必须全员参与。
1.2.2工程技术部、总工办负责拟定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并进行风险辨识与评价。
1.2.3安全环保部、工程技术部、总工办组成联合审核小组,负责审核各部门的风险辨识结果,并选择风险管控点位,明确管控措施。
1.3各级管控责任人负责严格按点检频次对风险点位进行点检,并如实记录点检情况。
4.程序4.1风险辨识与评价4.1.1分险辨识评价方法。
选用LEC评价法,根据危险(有害)因素风险的大小和管理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级:一级(红色,D值320以上),重大风险;二级(橙色,D值320-160),较大风险;三级(黄色,D值159--70),一般风险;四级(蓝色,D值70以下),低风险。
4.1.2辨识评价范围。
应覆盖所辖区域和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所有区域、活动、设备、设施、物料、工艺流程、职业健康危害、环境因素、工具及器具、紧急情况等。
4.1.3风险管控措施。
分险管控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4.1.4班组辨识。
分公司、事业部以项目为单位组织风险辨识与评价,必须各岗位人员全员参与。
各岗位辨识完成后,班组应组织全体会议,对辨识情况进行讨论与补充。
4.1.5部门审核。
班组辨识完成后,提交部门审核,部门应对材料进行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材料,应退后班组补充辨识,直到通过为止。
审核通过后,部门应对辨识材料进行汇总,并将电子版材料报安环部。
4.1.6工程技术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专业辨识,制订公司重点设备、重点工艺清单,分工进行辨识。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工作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工作制度一、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风险评估与等级划分(1)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
(2)制定风险分级评估表,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并进行等级划分,形成风险等级评估报告,作为风险管控的依据。
2.风险管控措施(1)针对高风险等级的风险,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并进行跟踪督办,确保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事件,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并进行演练和验证。
3.风险监测和分析(1)建立风险监测系统,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的变化趋势,为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2)建立风险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和传递风险信息,促进全员参与风险防控工作。
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隐患排查管理责任制(1)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对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和权限,制定相应的责任书,明确各部门、班组的排查治理责任和目标。
(2)设立专职或兼职的隐患排查治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并进行培训和考核。
2.隐患排查流程和周期(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包括隐患排查计划制定、现场隐患排查、隐患整改与验收等环节,确保排查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2)按照周期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确保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周期一般为季度或者半年。
3.隐患排查与整改记录(1)建立隐患排查和整改记录表,对每次排查的隐患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隐患的发现时间、位置、数量、责任人等信息。
(2)对已经整改的隐患进行验收,并记录整改情况,以便于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4.隐患排查治理的奖惩机制(1)对于发现并及时整改的隐患,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励员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对于发现而没有及时整改或者整改不到位的隐患,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督促责任人履行职责。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控工作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防患于未然。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背景介绍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组织内部和外部风险,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不同风险的分级,明确责任和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对组织运营和目标实现的影响。
二、目的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组织能够全面了解和应对各种风险,合理分配资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带来的潜在损失。
通过制定明确的分级标准和管控要求,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范围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适合于组织内部所有部门和职能,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人力资源、生产、供应链、市场营销等。
四、风险分级标准1.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将风险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高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都较高,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中风险:可能性或者影响程度较高,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一定影响;- 低风险: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较低,对组织目标实现和运营产生较小影响。
2. 风险评估方法为了确定风险等级,组织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定性评估:根据专家判断和经验,对风险进行主观评估,以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对风险进行客观评估,以确定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指标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 风险的持续时间;- 风险的紧急程度。
五、风险管控要求1. 高风险管控要求对于高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确定专人负责高风险的监测和处理;- 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高风险事件的发生;- 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高风险得到及时控制。
2. 中风险管控要求对于中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指定责任人,对中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3. 低风险管控要求对于低风险,组织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管控:- 建立风险信息库,定期更新低风险的相关信息;- 提供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对低风险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保低风险的持续控制。
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提高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分级管控。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三)责任明确、措施到位;(四)动态调整、持续改进。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第五条安全风险分级分为四个等级:特别重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
第六条特别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死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社会影响极其严重的风险。
第七条重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重伤、重大财产损失、较大环境污染或者社会影响严重的风险。
第八条较大风险:可能导致人员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一般环境污染或者社会影响的风险。
第九条一般风险:可能导致轻微财产损失或者轻微环境污染的风险。
第三章安全风险辨识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辨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风险辨识工作。
第十一条安全风险辨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二)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源;(三)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四)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二条企业应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安全风险辨识:(一)查阅相关资料;(二)现场检查;(三)专家评审;(四)职工代表参与。
第四章安全风险管控第十三条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第十四条特别重大风险:采取“一票否决”制度,坚决杜绝风险发生;加强现场监管,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第十五条重大风险: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加强监控,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较大风险:制定具体安全措施,加强日常监管,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定期评估,动态调整管控措施。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3篇)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工作,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公司的安全运营,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业务规范要求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并且包括公司各个部门和项目,所涉及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行为都需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执行。
第二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流程第三条风险评估1. 所有部门和项目在计划阶段,需对相关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
2. 风险评估需考虑内外部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人员、设备、环境等。
3. 风险评估结果需经过核实和确认,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第四条风险分类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安全风险分为不同的等级。
2. 安全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 不同等级的安全风险需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和管理方式。
第五条风险管控1. 高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需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人、控制措施和落实时间。
2. 中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需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明确责任人和监测频率。
3. 低风险等级的安全风险需制定日常管理措施,定期检查。
第六条监测和评估1. 风险管控方案需定期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2. 监测和评估结果应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调整管控措施。
第七条安全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管控能力,公司将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意识教育、安全技能培训等。
第三章责任与追究第八条责任分工1. 公司相关部门需明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部门和项目有相应的责任人负责安全风险的管控工作。
2. 责任人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开展管控工作。
第九条违规处理对于未按照本制度执行的行为,公司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并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第十条有效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持续有效,直至另行废止。
第十一条解释权对于本制度中未尽事宜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建立有效的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营,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风险分级管控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通过风险分级管控,识别、评估和控制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类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原则1、系统性原则:风险分级管控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2、科学性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评估和分级。
3、动态性原则:风险是动态变化的,应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4、全员参与原则:风险分级管控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形成风险管理的合力。
三、风险识别(一)风险识别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管理体系等方面。
(二)风险识别的方法1、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经验,制定风险检查表,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逐一排查。
2、头脑风暴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识别潜在的风险。
3、故障树分析法:通过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的因果关系。
(三)风险识别的频率风险识别应定期进行,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
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识别。
四、风险评估(一)风险评估的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等。
(二)风险评估的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风险评估的标准,明确风险等级的划分依据。
一般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
(三)风险评估的人员风险评估应由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评估小组进行。
五、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一)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对于重大风险,应制定专门的管控方案,明确管控责任人和管控期限。
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作业、整改设备设施、加强监测监控、制定应急预案等。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3篇)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____安全生产法》、《____省安全生产条例》、《____绥芬河市委、市____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____》,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实现零事故目标,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立疾控中心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成立本单位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安全负责人,负责监督、指导、检查、管控本各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管控实施1、两级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认真开展管控工作,按要求召开安全会议,将安全工作任务层层落实,有专人负责;制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应急救援方案;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责令整改。
2、要制定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并认真实施。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2)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风险挑战。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制定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责任分工、措施和监督机制等,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各行各业安全运营。
一、工作目标1. 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2. 做好安全风险的分类和分级管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 建立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和应急处理机制。
4.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确保安全风险管控的整体效果。
5. 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依法履职,妥善处理安全风险。
二、责任分工1. 政府部门负责安全风险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各行各业按照法规要求履行安全主体责任。
2. 企事业单位负责安全风险的评估、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
3. 安全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同时加强对各行各业安全风险的监测和执法检查。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二篇)
2024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范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一、目的和背景为了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可靠进行,制定本工作制度。
本工作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内部所有岗位,旨在建立一个科学合理、规范严密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二、定义1. 安全风险:指潜在危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或条件。
2. 分级管控:指对安全风险按照不同级别划分,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三、工作原则1. 科学合理: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进行合理评估和分类。
2. 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参与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中,积极配合和支持相关工作。
3. 预防为主:优先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4. 安全第一:把安全放在首位,将保护员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四、风险分级与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1. 高风险: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控制措施:- 设立专门的责任人,定期维护相关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指导书,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操作。
- 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 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汇报和处理事故隐患。
2. 中风险:可能对人员生命和安全造成一定威胁的风险。
控制措施:- 进行风险排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 设置安全预警装置,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发出警告信号。
-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进行培训和检查。
- 建立事故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安全责任。
3. 低风险:可能对人员和财产造成轻微损失的风险。
控制措施:- 建立巡检制度,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巡查和维护。
-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 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 提醒员工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和行为。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全面辨识、管控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
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设施设备和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更新与管理。
三、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行政部负责该项工作的实施。
各单位(车间、班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科室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各负责人及部门职责见《XX风险分级管控指南》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求1、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分管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2 实施全员培训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3、更新及评审要求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并对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布。
企业应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风险分析,更新风险信息:——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风险程度的改变;——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价;——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施的调整;——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以及其他变更情况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4、识别范围识别范围包括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五、评价方法1、评价内容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和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为了防范风险,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体系,保证项目安全、健康运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
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关键控制环节。
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对每一个风险点覆盖
或包括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划分作业岗位、作业活动或区域基础上,再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逐一识别,然后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四个逻辑层次逐一考虑,制定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3、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
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
二、风险点确定
1、风险判定准则
应结合施工现场可接受风险程度,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及职业健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管控取值
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从高原则。
2、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3、风险点划分方法
根据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划分。
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4种典型因素进行划分,示例如下:
1)根据风险点的区域、场所、部位等作业环境因素划分,如施工现场功能区的划分、现场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外电防护情况、地质岩土情况、基坑周边市政工程分布情况等。
2)根据风险点的设备、设施、材料等物的状态因素划分,如起重机械安全保险装置完好程度、脚手架管材质量情况、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情况等。
3)根据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等人的行为因素划分,如影响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
4)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管理因素划分,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
4、风险点排查
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应对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等可能导致事故风险的物理实体、作业环境、作业空间、作业行为、管理情况等进行排查。
风险点排查至少应包含《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所涉及的风险点。
2)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项目部应根据承包工程情况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实现“一项目一册”。
台账信息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位置、风险点范围、潜在事故类型、事故危害程度、风险点风险等级、管控层级、管控措施、应急处置要求等信息。
3)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工程项目部根据类别等级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管理制度规定、以往经验等排查施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点。
项目部实施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场地情况、施工环境、施工阶段、分部分项工程,以及设备、设施、装置、作业活动、管理情况等进行风险点排查。
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三日
1#、2#研发楼、检验楼、职工宿舍、
变电室柴油发电机房三期工程项目部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