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精品通用范文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目录目录 (1)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2)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 (2)(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

(2)(二)养殖格局基本形成。

(2)(三)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3)(四)产业链条逐步延伸。

(3)二、肉牛产业的发展优势 (4)三、肉牛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一)饲养管理粗放,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6)(二)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6)(三)畜牧业资金投入相对不足,制约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

(7)四、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7)(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7)(二)构建市场交易平台,促进肉牛产业发展。

(7)(三)加大资金投入总量,打牢肉牛产业基础。

(8)XX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XX市位于XX省河西走廊中段,下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立体交通枢纽之一。

全市土地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总面积3819.75万亩,可利用面积3237.4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2%,2018年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63%。

多年来凭借良好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坚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走“产业建设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小区化,小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路子,全市肉牛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一)饲养数量稳步增长。

2008年以来,全市大力推进“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工程,从牛源扩增、良种繁育、养殖场建设、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养殖数量快速递增,肉牛饲养量快速增长,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发展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

2018年底,全市牛饲养量72.92万头,比2008年增加19.09万头,增长35.46%。

出栏22.67万头,比2008年增加8.11万头,增长55.70%;其中:母畜存栏量达到22.76万头,比2008年增加9.31万头,增长69.22%。

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情况调查报告

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情况调查报告

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情况调查报告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西部高档肉牛产业化配套技术及产业化机制研究课题组王雅春 1 张生魁 2 韦鹏 3 张毅1 曹兵海1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 甘肃省甘州区畜牧局3 甘肃省甘州区畜牧站调查目标调查甘肃省肉牛产业基础,研究肉牛产业新模式及产业技术应用机制调查方式与项目组其他单位配合,调动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和老师,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办法,调查肉牛产业链各环节基础情况调查时间2008 年 1 月19 日-1 月26 日调查人员主要参加工作人员包括甘州区畜牧局、畜牧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共21人(详见附表1),得到16 个乡镇的畜牧兽医站技术负责同志的大力支持调查地点甘州区肉牛存栏数较多的15 个乡镇(总共18 个乡镇,详见附件1),各组调查地点的分配原则是涉及到位于不同方位的乡镇、肉牛养殖情况不同的乡镇调查对象采取抽样调查法,针对甘州区15 个乡镇的抽样村(社)(24 个)、抽样肉牛养殖农户(65 户、1120 头牛),15 个乡镇的规模育肥场(23个)、屠宰点(3 个)、售肉点(9个地点、33 种肉价)、活牛交易市场(8 个、120 头牛)、养殖合作社(13 个)以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90 人)(详见附件2)调查结果与分析一、龙渠新墩梁家墩一、小规模养殖户情况 a 存栏牛群结构、品种情况本次调查涉及到15 个乡镇(详见附表1)65 户肉牛养殖户,并详细记录了其养殖的1120 头牛的个体情况。

被调查户最小规模3 头,最大规模84 头,户均规模17.714.7头,众数为8,即养殖规模为8 头的农户最多。

养殖规模为5到10 头的农户19 户比例较大,占总调查户的29.23%,养殖规模为10 到20 头的农户23 户(35.4%)。

本调查中养殖规模在5 头或5 头以下的为6 户(附图1)。

对照由甘州区畜牧局提供的2007 年甘州区存栏汇总表(附件1),本次调查的牛只占全区总养殖规模的0.35%。

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23年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背景:肉牛产业是农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乡村经济发展和畜牧养殖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肉牛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养殖规模、品种结构、产业链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

一、养殖规模1. 养殖场数量:根据本调研,2023年肉牛养殖场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主要因为政府对肉牛产业给予了支持和扶持。

养殖场数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产量和供应能力。

2. 牛只数量: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肉牛存栏量稳步增长。

这得益于新的育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肉牛的养殖效益和全年供应的稳定性。

预计牛只数量将保持增长趋势。

二、品种结构1. 品种多样化:随着肉牛养殖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肉牛品种的多样化成为趋势。

在2023年,肉牛品种结构将更加多元,包括传统的肉用牛种、品种改良后的高产牛种、以及肉用和奶用兼具的双用牛种等。

2. 优质品种推广:政府将继续加大优质肉牛品种的推广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优质品种的推广将成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产业链发展1. 优化饲料供应:2023年,肉牛饲料供应链将进一步完善,包括饲料原料种类丰富,饲料加工技术先进,以及配送和储存体系更加高效。

这将有助于提高肉牛的饲料利用率和肉质品质。

2.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政府将加大对肉牛养殖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力度,以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

这将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政策支持1. 转型升级:政府将继续推出扶持政策,鼓励养殖户进行科技创新和装备更新,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政府还将支持肉牛养殖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提高行业竞争力。

2. 市场营销推广:政府将加强对肉牛产品的市场营销推广,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将加强与农业企业和超市合作,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价值提升。

3. 产地认证和标准化:政府将加强对肉牛产地的认证和监管,推动标准化养殖实践的推广。

甘州区奶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州区奶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甘州区奶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张文智I奶肉牛产业是张掖市甘州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加快 脱贫攻坚进程,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推 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政府引导、市 场主导、科技支撑和龙头带动,充分发 挥资源优势和奶肉牛产业优势,按照 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强化物质装备,提升科技水平,加强奶肉牛及其产品 质量监管和品牌建设,不断健全完善 奶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体系,逐步建设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奶肉 牛全产业链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 产业支撑。

一、奶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一)规模总量不断扩大。

突出龙头培育、结构优化、品牌创建、市场拓展、机制创新、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奶肉牛生产基地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产业发展链条化进程,不断提高奶肉牛产业综合生产能力。

至目前,全区肉牛饲养量达29.27万头,建成规模养殖场120个,培育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89个,带动全区发展肉牛养殖大户5700多户,建成沅博等大型活畜交易市场12个,建成祁连牧歌等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3个。

全区奶牛存栏达2.8万头,建成前进牧业、三元乳业等规模奶牛场11家,日产鲜奶达500多吨,除满足本地需求外,所产鲜奶销往内蒙古伊利、兰州庄园、成都菊乐、贵州三联等大型企业及广东、重庆等地;建成三元乳业乳制品加工企业1个,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鲜奶500吨,开发各类奶产品32种。

先后被认定为全国畜牧大区、全国肉牛优势主产区、全国适度规模化母牛养殖示范区。

(二)资源禀赋优势明显。

甘州区地处千里河西走廊腹地,四季分明、空气清新,南枕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依绵延千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狭长独特的地域地形,形成了天然的动植物疫病防控屏障,具备隔绝传染疫病、生产高产优质畜产品的最佳环境。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位居新、甘、2019.12丨发展27青、蒙四省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区、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国道312线、227线、兰新铁路横穿全境,为发展奶肉年产业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甘肃省甘州民间投资1.5亿养殖肉牛

甘肃省甘州民间投资1.5亿养殖肉牛

传 发 动 。 时 召 开局 属 各 单 位 主 要 负责 人 、 险 核 损 理 赔 及 保
鉴 定 技 术 专 家组 成 员 和 乡镇 畜牧 技 术服 务 中 心 主任 专题 会 议 .对 能 繁 母 猪 和 奶 牛政 策 性 保 险 宣 传 发 动 、调 查摸
底 、 费收缴 等 工作 进 行 安 排 部 署 , 确 了责 任 分 工 。 二 保 明
殖 而缺 资 金 的 难 题 。目前 , 质 元 , 引 ' 金 融 贷 款 25 o万元 , 动 民 0 吸 3地 - 0 带
资料 . 解 “ 农 ” 险 政 策 , 入 开展 政 策 性 保 险 宣 传 。 讲 三 保 深 三是 充分 利 用畜 禽 养 殖 协会 等 农 村 经 济 合 作 组 织 宣 传讲
20 0 9年 3月 1 日开 始 , 至 5月 1 截 5日 , 省 动 物 免 疫 率 全 总 体 达 到 9 % 以 上 。 据 统 计 , 猪 的 防 疫 率 已 经 达 到 9 9 . %, 96 9 其他 禽 类 的 防疫 率 也 已经 达 到 1 0 了。 0% 据悉 , 由于 部 署 到 位 , 防控 措 施 得 力 , 南 省 到 现 在 海
为 止 没 有 发 生 高致 病 性 禽 流 感 、 口蹄 疫 等 重 大 动 物 疫 情 .
实 现 了 全 省 重 大 动 物 疫 病 的 零 发 生
( 源: 来 中国农 业 网 )
主 自愿 ” 的原 则 . 该 项 工作 列 为推 进 畜牧 大县 建设 的一 将
甘肃省甘 州民闫投资 1 亿 . 5 养殖 肉牛
据 悉 , 肃 省 张 掖 市 甘 州 区按 照 “ 户抓 繁 殖 、 区 甘 农 小 抓 育 肥 、 会 抓 流 通 、 业抓 加 工 ” 肉牛 产 业 发 展模 式 , 协 企 的 走 “ 地+ 户” 发 展 路 子 . 取 整 乡整 村 推 进 的 方 式 , 基 农 的 采

甘州区肉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甘州区肉牛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 0 8年 以来 , 区以 河西 肉牛 产 业 开 发 项 目实 我 施 为契 机 , 完成 畜 牧业 各类 发展 资 金 4 5亿 元 , 面 . 全
省人 民政 府命 名 为 全 省 养 牛 大 县 , 续 三 年 获 养 牛 连 大县建 设 项 目 6 1 元 专 项 资 金 支 持 , 0 0年 获 得 9 万 21 了省政 府 的表 彰 奖励 ; 0 1年 , 州 区 被 中 国 牛 业 21 甘 协 会表 彰 为全 国适 度 规模 化母 牛养 殖示 范 区 。
地 势 平 坦 , 壤 肥 沃 , 源 充 足 , 河 、 丹 河 、 油 土 水 黑 山 酥
级成 为摆 在 我们 面前 的 主要 任务 。
1 发 展 现 状
按 照 “ 万 头 肉 牛 基 地 建 设 ” 程 的 发 展 规 划 和 百 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河 、 野 口 河 等 河 流 贯 穿 而 过 , 径 流 量 2 大 年 4亿
1 2 基 础 设 施 不 断 完 善 .
不 可替 代 。在政 策 引导 和典 型示 范 带 动 下 , 近年 来 ,
甘 州 区把 肉 牛 产 业 作 为 “ 大 工 程 ” 一 的 富 民 工 十 之 程 , 技术 、 在 资金 等 方 面 予 以扶 持 , 肉 牛产 业 呈 现 使 快速 发展 之势 , 肉牛 养 殖 已与 我 区丰 富 的草 资 源 及
摘 要 : 州 区地 处河 西走廊 中部 , 甘 自然条件 较 好 , 有 发展 畜牧 产 业得 天 独 厚 的优 势。 本 具
文 阐述 了甘 州 区肉牛 产业现 状 条件 , 查找 出 了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析 了问题 存 在 的原 因 , 剖

甘州肉牛养殖现状及建议

甘州肉牛养殖现状及建议

地方之窗:Local Animal Husbandary☆中国畜牧业甘州肉牛养殖现状及建议文I贺建锋余红燕(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将草食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的基础,着力推进肉牛养殖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保持肉牛养殖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甘州区肉牛养殖现状甘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区内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水土资源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是张掖市百万亩玉米制种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种植制种玉米面积达55.37万亩,种植大田玉米18.45万亩,秸秆产量达166.1万吨以上,为实现秸秆过腹还田,提高养牛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肉牛养殖已成为甘州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养牛传统经验和积极性以及牛群基数较大,肉牛良种繁育、监测体系、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具有厚重的基础,是甘肃省优质肉牛产业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肉牛产品市场流通活跃,活牛及牛肉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宁夏、河南、浙江、上海等地。

2017年,全区牲畜饲养量221.32万头(只),其中牛饲养量44.33万头,占牲畜饲养量的20.03%。

牛年未存栏31.15万头、年内出栏13.18万头,肉牛养殖户1.3245万户,规模牛场191个,肉牛养殖小区43个。

二、产业效益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草畜产业扶持政策的不断出台,甘州区广大肉牛养殖场户养殖积极性增强、肉牛养殖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养殖效益提高,但在生产经营中受饲养管理水平、融资成本、国际国内饲料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收益情况略有不同。

在肉牛养殖过程中呈现:大中型养殖场户(存栏100头以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综合效益显著;小型养殖场户(存栏100头以下)养殖规模变化幅度不大,养殖经济效益稳定.但综合效益偏低。

经调查和分析,因每头断奶牛犊售价基本在6600~7800元,繁殖母牛利润增大,每产一头牛犊,断奶后除去各种费用,净利润在2000~3000元。

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肉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肉牛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报告将围绕肉牛产业的发展情况展开调研、分析和评估。

首先,肉牛产业在国内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肉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肉牛养殖业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表现出色,养殖面积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据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里,中国肉牛的养殖数量增长迅猛,并逐步向世界肉牛养殖强国迈进。

其次,肉牛产业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随着科技的进步,肉牛养殖业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出质量。

例如,通过改良饲养管理、选育优良品种和提高饲料品质等措施,养殖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并且提供更健康、安全和高品质的肉制品。

再次,肉牛产业在环保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养殖业产生的废水和废物处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养殖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了更多的资源。

通过采用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环境控制技术,如合理的废物处理系统、农田养牛、循环利用等手段,有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保护了生态环境。

最后,肉牛产业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肉牛养殖业仍然面临一些病虫害问题,如口蹄疫、牛瘟等,需要加大对病害的防控力度。

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肉牛产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肉牛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形势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肉牛养殖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的创新发展,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以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畜牧业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本报告通过对甘肃畜牧业市场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状况,并提供参考意见。

2. 甘肃畜牧业概况甘肃省畜牧业自古就有悠久历史,以养殖羊、牛、马等为主。

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畜牧业蓬勃发展。

目前,甘肃省畜牧业主要以绵羊、牛和马为主要品种,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3. 市场规模和趋势甘肃畜牧业市场规模庞大,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同时,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于畜牧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甘肃的畜牧业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4. 竞争格局分析甘肃畜牧业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本地和外地的养殖企业。

本地企业拥有地理优势和市场经验,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外地企业进入市场后,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优势,也对本地企业构成一定威胁。

因此,甘肃畜牧业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竞争力,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取得市场优势。

5. 政策环境分析甘肃省对畜牧业给予了政策上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培训和技术指导等。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政策措施为甘肃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6. 市场挑战和发展机遇尽管甘肃畜牧业市场存在一些挑战,如资源短缺、养殖成本上升等,但仍然存在着发展机遇。

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于高品质畜牧产品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因此,甘肃畜牧业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

7. 建议和展望鉴于甘肃畜牧业市场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深化产业链合作,打造畜牧业品牌集群,提升整体竞争力。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王雅春;张毅;张生魁;韦鹏;季守财;曹兵海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杂志》
【年(卷),期】2009(045)012
【摘要】我国目前肉牛产业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产业链各环节间未形成有效的利益连接和信息共享,全国各地资源、环境、市场需求迥异,肉牛产品质量等级低、不平衡、尚未完全实现优质优价.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现状,希望为研究肉牛产业新模式及技术应用机制提出一定理论依据和建议.【总页数】4页(P11-14)
【作者】王雅春;张毅;张生魁;韦鹏;季守财;曹兵海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甘肃省甘州区畜牧局,甘肃甘州,734000;甘肃省甘州区畜牧站,甘肃甘州,734000;内蒙古通辽市嘎达苏种畜场,内蒙古通辽,029100;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3
【相关文献】
1.宁夏回族自治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 [J], 秦春华;张凌青;罗晓喻;虞景龙;曹兵海;王雅春
2.张掖市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 [J], 胡振鹏;王鸿盛;魏玉兵;孙
鉴弘;姬宏伟;童建伟;宝塔娜;王刚
3.西北地区:甘肃省甘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情况 [J], ;
4.西北地区:甘肃省甘州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情况 [J],
5.甘肃省甘州民间投资1.5亿养殖肉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掖市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掖市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掖市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对策胡振鹏;王鸿盛;魏玉兵;孙鉴弘;姬宏伟;童建伟;宝塔娜;王刚【摘要】肉牛产业是甘州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年的发展,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该文通过阐述甘州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当地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期刊名称】《中国牛业科学》【年(卷),期】2018(044)005【总页数】3页(P55-57)【关键词】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发展现状;对策【作者】胡振鹏;王鸿盛;魏玉兵;孙鉴弘;姬宏伟;童建伟;宝塔娜;王刚【作者单位】甘州区新墩镇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张掖734000;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张掖734000;甘州区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张掖7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23张掖市甘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平均海拔1474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境内地势平坦,水土光热资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是甘肃省三大肉牛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公认的“北纬38度”农畜产品黄金产区。

肉牛产业是甘州区三大支柱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特色生态农业之一。

近几年,甘州区按照“政府推动、社会联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模式,重点发展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大力开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利益共赢的发展机制,促进了该区肉牛产业由传统分散养殖向高效规模养殖转变、由粗放经营向标准化转变,肉牛产业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已初具雏形。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融资难、产业链短、品牌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该区现代肉牛全产业链建设的步伐。

关于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考

关于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考

关于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思考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以期可以为促进甘肃省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文本参考。

关键词:甘肃省;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引言:甘肃省的肉牛产业是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来源,也是广大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发展政策,都有了极大改善,肉牛产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逐渐成为甘肃省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基于当前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一些优化与改进措施,推动其更好地发展。

1.产业发展现状1.规模化经营日趋显现上世纪末期,全省展开了肉牛生产专业化饲养,在此期间出现了一大批肉牛养殖小区、专业村。

二零零六年,我省的养牛数量快速增长扩大,规模养牛户已有十七万多户,每年出栏肉牛的数量已达到八十万头,超过百头以上的养牛场已有近四百个,而专业肉牛养殖小区有将近九十个。

1.数量稳定增长,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甘肃省虽然是我国六大牧区之一,但肉牛产业的开发起步较晚,不过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从一九八零年后,全省从国内外引进了海福特、西门塔尔、利木辛等,按区域进行了再叫改良,其主要的方向是乳肉与肉用兼用型。

从杂交改良的效果来看,其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产肉等性能明显要好于当地的黄牛[1]。

1.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推广与利用优良品种,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甘肃省肉牛的个体生产性能与良种化程度。

根据实际现状可以看出,全省已有的品种有利木辛、红安格斯、夏洛莱、西门塔尔等,每年可以生产四十万支优质肉牛冻精;建有的冻配改良站有一千两百多个,其中企业二十个,集体性质有六百二十多个,个体有五百八十多个。

1.肉牛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经过不断地发展,全省肉牛已建立多个肉牛基地,涉及区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庆阳、平凉、河西、临夏等,每年出栏量已占据全省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其中主要是以河西的西门塔尔杂种牛、庆阳与平凉的红安格斯、利木辛和南德温的杂种牛居多。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甘肃畜牧业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甘肃省畜牧业市场进行调研分析,着重研究了该行业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机会。

通过对市场需求、竞争情况、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调研,旨在为畜牧业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甘肃省畜牧业市场规模庞大,年产值超过X亿元。

其中,肉类市场占据较大比重,约占市场规模的XX%。

2.2 市场需求甘肃省畜牧业市场需求呈增长趋势。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对肉类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同时,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对绿色、有机畜产品的需求也在增长。

2.3 市场竞争甘肃省畜牧业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中小型畜牧企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同时,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的规模化优势也在竞争中逐渐凸显。

3. 问题分析3.1 市场价格波动甘肃省畜牧业市场价格存在较大波动,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政策因素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谨慎应对价格波动的风险。

3.2 产业升级困难甘肃省畜牧业产业升级存在一定困难。

由于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一些企业难以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影响了产业的发展水平。

3.3 饲料供应问题畜牧业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饲料供应。

甘肃省饲料原材料的供应不稳定,且价格波动较大,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

4. 发展机会4.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甘肃省畜牧业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企业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做好宣传推广等方式占领市场份额。

4.2 资源优势甘肃省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养殖基地,具备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础。

企业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4.3 国家政策支持政府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企业可以通过申请补贴、参与政策扶持项目等方式获取政府的支持和资金。

5. 建议5.1 提高技术水平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5.2 做好市场调研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工作,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

2023年2023-2028年甘肃畜牧业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2023-2028年甘肃畜牧业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2023-2028年甘肃畜牧业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本文将对2023-2028年甘肃畜牧业行业市场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市场概述、市场
规模和增长趋势、竞争格局、消费者需求等方面。

一、市场概述
甘肃畜牧业是甘肃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其历史源远流长。

当前,甘肃省畜牧业发展迅速,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甘肃省畜牧业总产值已达到1000亿元以上,其中,乳制品、肉制品、蛋制品等成为该行业的主要产品,同时,畜牧业也成为甘肃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二、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
由于甘肃省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干燥,人口较少,畜牧业发展相对较为顺畅。

据统计,2023年甘肃省畜牧业总产值将达到1200亿元,2028年有望达到1600亿元以上。

受到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影响,最新市场趋势显示畜牧业产业现代化发展,高科技、环保、高效和质量安全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竞争格局
目前,甘肃省畜牧业市场主要由当地的养殖企业主导,同时也有少量外来企业涉足该市场。

竞争格局相对稳定,但由于该行业近年来涌现出较多新生企业,在企业经营模式、技术水平和品牌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如何加快市场适应并促进行业更高效、更环保的发展,是目前该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消费者需求
现如今,人们对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健康、安全、营养、美味的绿色、有机、生态、高端畜禽产品越来越受到欢迎。

未来,伴随着消费者对畜牧产品需求越来越高,畜牧业行业也将继续向着品牌化、质量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肉牛产业是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内乃至全球的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了解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 调研方法与数据来源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及相关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数据来源包括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专业机构发布的报告、学术研究论文以及相关企业和农户的实际情况。

3. 肉牛产业发展现状3.1 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肉牛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肉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数量和养殖户数量逐年增多。

3.2 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应用,使肉牛的品种改良、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肉牛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3.3 肉牛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肉牛产品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市场前景广阔。

4. 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4.1 品种改良不足目前肉牛品种的改良水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还存在着种植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益低的问题。

4.2 肉牛养殖环境污染随着肉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场周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引发了涉及水源、土壤和空气等多个方面的环境问题。

4.3 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肉牛产业的市场营销体系仍然不完善,未能有效对接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存在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等问题。

5. 对策与建议5.1 加强肉牛品种改良和科研技术支持针对肉牛品种改良不足的问题,加强科研机构与农户的合作,推动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肉牛品种改良的水平。

5.2 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通过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养殖场环境治理和再利用技术的应用,减少肉牛养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3 健全市场监管和扶持政策体系完善肉牛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溯源体系,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科学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肉牛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的现状调查及建议1 调查的原因甘州区是养殖大区县,猪牛羊活畜交易活动频繁,市场调运量大,贩运人员较多,范围广而且文化素质差异大,管理难度大,给活畜市场交易带来了很大风险。

我区活畜交易市场规模大小,制度都不一样,发展管理水平各有千秋,活畜交易市场即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补充。

只有治理好各类大小活畜交易市场才能更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的现状活畜交易市场存在乱象,给我区的活畜交易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仅仅凭借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个部门来监管很困难。

我区贩运人员较多,18个乡镇贩运人员共548户。

大小交易市场27家,范围广监管难。

而且活畜交易市场开设各项条件并不是由动物卫生监督所一个部门来审核,所以无法全方位掌控。

再加上人员严重不足,办公经费紧缺等,制约了监督的效果。

据统计2019年一年有证交易羊大约58.4942万只,牛10.242万头,马属动物1.327 4万头,猪23.888 7万头。

现在羊有2家大的交易市场,但交易基本集中在甘浚巴吉滩。

市场设置了门卫管理制度,但要求低,场内条件差,基础设施缺乏,管理松散,车辆乱停乱放,管理不严格,产地证收取上也是不到位。

牛、马属动物的交易市场要求更低,只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场所,一个门一个牌子一个圈舍,就可以开设活畜交易市场,没什么规划设施要求,院内卫生脏乱较差,距离居民点很近。

有些就是租用破旧学校,工商办个证,就开门经营,还有些就一个场地,无任何资质。

管理更是松散,对产地证的收取基本没有,各项登记记录不到位,甚至有些什么记录也没有。

猪的交易市场客观上不存在,但交易依然进行,主要是通过贩运人员的介绍。

所以活畜交易市场类型多,再加上外县贩运人员和养殖户到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进行交易或屠宰的,属地不监管使得活畜交易市场的监督管理难度更加大,全靠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来监管不能顾及全面落实。

3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存在问题3.1 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不规范甘州区活畜交易市场乱象存来已久,这是动物卫生监督所历来监管的难点,有证、无证经营,无资格经营的搞代办经营等现象十分活跃。

肉牛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发展调研报告

肉牛发展调研报告肉牛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肉牛产业的发展状况、现阶段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

问卷调查采样了100家养殖户,并针对他们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生产成本以及市场销售情况等进行了调查。

实地访谈则主要针对肉牛养殖的技术要求、政府支持政策以及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三、调研结果1.肉牛产业的发展状况调研显示,肉牛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大部分养殖户都采用现代化的养殖方式,如盖棚养殖和散养。

养殖户普遍认为肉牛养殖的利润空间较大,但仍面临养殖成本上涨和市场需求波动等问题。

2.现阶段存在的问题(1)养殖成本上涨:饲料、兽药和人工成本的上涨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之一。

养殖户普遍表示,饲料成本占到了养殖成本的一大部分,并且价格难以控制,较大幅度的波动给养殖户带来了困扰。

(2)市场需求波动:肉牛市场需求波动较大,特别是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一些养殖户反映难以预测销售价格,导致利润的波动。

(3)技术水平落后:虽然养殖规模扩大,但一些养殖户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导致养殖效益不高。

同时,养殖户普遍认为缺乏技术支持和培训机会,希望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

3.未来的发展趋势(1)科技化养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智能化设备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将成为未来肉牛养殖的趋势。

借助科技手段,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养殖质量。

(2)追求优质肉牛品种:消费者对肉类品质和健康意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优质肉牛品种的培育将是未来的重点。

提高肉牛的品质和口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健康肉类的需求。

(3)政府支持政策:在养殖成本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促进饲料和兽药价格的稳定,减轻养殖户的经济负担。

同时,政府可以加大对养殖技术的支持和培训力度,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综述

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综述

XX区肉牛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调研报告肉牛产业是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区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省牛产业大县建设和张掖百万头肉牛基地工程建设为契机,优化配置人才、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资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着力解决肉牛生产中的技术、生产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肉牛产业发展概况XX区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示范区、全省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试点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建基地,扩规模、夯基础,强产业,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加工+销售”的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体系。

2014年末,全区肉牛饲养量达55万头,出栏14万头,奶牛存栏2.2万头,养牛业产值达9.1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15亿元的60.2%。

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219个,其中30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5个,千头以上奶牛养殖场25个,带动全区发展肉牛养殖大户3522户,肉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达68.4%。

肉牛良种改良率达98%。

全面建设以奶肉牛为主的现代循环畜牧产业园,建成XX、XX、XX3个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年屠宰加工能力达到20万头。

建成XX、XX等18个肉牛交易为主的活畜交易市场,培育贩运大户1268人,年牛交易量8万头以上。

认证无公害肉牛产地13个,无公害肉牛产品2个。

注册“祁沅春”鲜牛肉、“龙美滋”牛肉干、“发忠牛肉“等肉制品品牌商标3个。

建成部级标准化奶肉牛示范场3个,省级3个,市级18个。

培育专业合作社289个,会员5265人,带动农户1.2万户。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情况1.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畜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连续6年公开招考基层科技服务人员XX人,全系统技术人员203人,其中高级职称12人,中级41人,初级112人;研究生学历3人,大学本科102人,大学专科89人,中专学历9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我国的肉牛产业从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兴起,产业链不成熟,各环节独立存在,缺乏沟通。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肉牛生产和消费存在显著差异,肉牛改良也没有明确的方向。

因此,在未来肉牛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参照其他国家的发展历程,结合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市场定位,应用可追溯系统,实现肉牛生产整个产业链的全程信息追踪,提供更安全、优质的牛肉产品。

甘州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市场结构、产品定位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特征,在我国肉牛发展中具有代表性,所以了解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条件,对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肉牛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材料与方法2008年1月19—26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甘肃省甘州区肉牛产业链各环节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其中,对甘州地区15个乡镇中的24个村(社)进行抽样调查,共涉及肉牛养殖农户65户、1120头牛,规模育肥场23个、屠宰点3个、售肉点9个、活牛交易市场8个、养殖合作社13个以及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90人。

3结果与分析3.1牛群基本情况被调查农户牛群规模3~84头不等,户均17.7头,其中养殖规模为10~20头的农户有23户;规模为5~10头的农户有19户;规模在5头或5头以下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部高档肉牛产业化配套技术及产业化机制研究(nyhyzx07-035);“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DB2B03;2006BAD01A10)作者简介:王雅春(1968-),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数量遗传学教学和科研工作*通讯作者摘要:我国目前肉牛产业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产业链各环节间未形成有效的利益连接和信息共享,全国各地资源、环境、市场需求迥异,肉牛产品质量等级低、不平衡、尚未完全实现优质优价。

针对上述现状,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现状,希望为研究肉牛产业新模式及技术应用机制提出一定理论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甘肃省;肉牛;产业链中图分类号:S823文献标识码:B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产业链调查报告王雅春1,张毅1,张生魁2,韦鹏3,季守财4,曹兵海1*(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2.甘肃省甘州区畜牧局,甘肃甘州734000;3.甘肃省甘州区畜牧站,甘肃甘州734000;4.内蒙古通辽市嘎达苏种畜场,内蒙古通辽029100)的有6户。

被调查的1120头牛中基础母牛占10.45%,青年母牛8.04%,育肥牛68.93%,犊牛12.59%。

调查发现,全群中比例最高的是西门塔尔牛(54.64%),其次是荷斯坦牛(20.00%)。

此外,牛群中有少量的德国黄牛、夏洛莱、皮埃蒙特等,见表1。

3.2种植业及饲料情况调查14个乡的65户养殖户进行种植作物情况,其中人均耕地为4.57亩。

调查数据表明此地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及少量棉花;同时种植的经济作物还包括苜蓿、甜菜以及各种蔬菜;粗饲料除少数农户采用外购外,都是采用自产秸秆,包括玉米秸秆、麦草、玉米芯、甜菜叶、毛苕子、苜蓿、豌豆等,其中9户明确表示使用青贮或黄贮方式;精饲料,或者购买原料自己配制,或者直接购买预混料,主要原料包括玉米、小麦、麸皮、次粉、油渣、豆粕、麻渣、籽渣、麦芽等。

饲养成本在小规模养殖中是比较难以量化的,甘州区三闸镇、沙井镇和新墩镇的11户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的饲料成本比2006年增加了2.1%,这与2007年精料量增加、饲料价格上涨的情况基本符合。

3.3甘州区育肥场情况调查本研究共获得23个育肥场的有效数据,育肥场几乎全部为私人投资,部分利用政府的低息贷款或者商业贷款。

23家育肥场中7家从2007年开始投产,2006年共存栏8829头,出栏5713头,出栏占存栏比例64.7%;2007年存栏15925头,出栏10003头,出栏占存栏比例64.8%。

2007年与2006年相比(包括新增育肥场),存栏量增加80.3%,出栏量增加75.1%。

规模较大的育肥场需要雇用饲养员甚至专门的技术员,同时接受乡镇或地区的畜牧兽医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服务。

2007年以来,除3家育肥场表示未参加过培训外,育肥场各类技术人员参加了2~3次区、镇畜牧局、镇科协、北农大饲料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培训主题为肉牛肥育、防病技术、配种技术、畜禽养殖技术、优质牧草种植技术等,授课人包括区内、省内和外地专家,参加培训的技术人员表示培训都是免费的。

3.4屠宰、加工情况调查在甘州地区只有1个屠宰场和2个乡镇级定点屠宰场,即甘州区长安乡双华清真牛羊肉有限公司、甘州区甘浚屠宰场、党寨乡定点屠宰场。

调查了解,目前还有几个正在谈的建设项目建设屠宰场。

如何根据甘州区发展规划、牛群规模,仔细规划屠宰企业与带犊母牛、育肥户的比例,是最大限度发挥本地优势,刺激市场竞争,加强屠宰场自律性的关键。

甘州区的肉牛产业链发展中,目前,屠宰加工可以说是较弱的环节,屠宰企业的建设相对容易,协调其与母牛户、育肥户的关系很难,只有实现双赢才能保证可持续的发展。

3.5活畜交易市场情况调查本调查共获得7个活畜市场的有关信息,共采集了120头访问数据,其中公牛95头,母牛25头。

95头公牛出售原因80%为育肥后适时出售,66头(69.5%)含西门塔尔牛血液,其它品种杂交牛及头数分别为夏洛莱4头、利木赞4头、金黄阿奎登3头,德国黄牛3头,皮埃蒙特牛3头,南德温3头,奶公犊6头和本地牛3头。

虽然一月份不是交易的旺季,但交易市场上获*其它牛品种包括从青海引进的品种不明个体,初步判定为青海本地牛表1甘肃省甘州地区肉牛品种西门塔尔荷斯坦德国黄牛夏洛来皮埃蒙特金黄阿奎登秦川牛利木赞其它*总计数量/头44813144372813179772育肥牛比例/%58.0316.975.704.793.630.130.390.1310.23品种数量/头6122246160317551151120全群比例/%54.6420.005.455.362.770.630.450.4510.27得的公母比例数据依然有一定代表性。

从交易牛的各品种血液比例,我们可以看出30年来甘州区肉牛品种杂交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交易中的本地牛已经非常少见了。

3.6牛肉市场销售情况调查本调查涉及了7个乡镇的9个自由市场,其中4个自由市场同时销售其它肉类,如猪肉、羊肉;5个市场只销售牛肉。

从采集的31个摊位销售牛肉的数据看出,只有2个摊点按照分割部位销售,所有摊点都没有任何包装,牛肉都产自当地,甚至有的摊点销售的是自己饲养的肉牛。

本次调查只涉及到了自由市场,有片面性,但从稀少的、没有变化的调查数据可显示出,甘州区肉牛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亟待发展,目前简单育肥、简单屠宰、简单销售的模式肯定不是提升利润空间、激励带犊母牛环节发展的最佳模式。

3.7推广系统人员调查本调查涉及21位专职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技术人员,绝大多数为男性,其中2位甘州区畜牧局技术人员,19位是15个乡镇畜牧(或畜牧兽医)站工作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有6人(28.6%),大专学历的10人(47.6%),中专学历的3人(14.3%),其它学历的2人。

调查发现,近5年来技术人员每年都不同次数地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涉及多个技术方面,例如:疾病防治、黄牛改良技术、肉牛育肥技术、胚胎移植技术、饲草青贮氨化技术、饲料配合技术、猪病防治、兽医法律法规、饲草料加工贮藏、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最多的每年6次培训,最少的每年1次。

培训由省、市、区等各级畜牧站和检疫站组织,授课人员为国内外的各级、各专业的专家。

从调查结果可知,甘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强大、有丰富工作经验、高学历人员比例高,在政府和各种项目的支持下经常能够受到培训,是可以支撑甘州区肉牛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3.8肉牛养殖合作社情况调查本调查共涉及10个乡镇的13家肉牛养殖合作社,最早的成立于2000年2月,另有9家2007年成立。

最小的合作社只覆盖本社的农户,由3人组成;大的合作社覆盖周围4个村,成员达400户。

2007年新成立的合作社多忙于牛舍的修建、组织会员进行培训;而2000年以来已经建立的4个合作社2007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自身和会员的正常生产、育肥并及时出栏。

其中7家合作社已经建立起各自的组织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有6家合作社要求会员缴纳会费,其中3家合作社会费为500元/年,2家新建社的预计会费为50元/年,1家以养殖头数计算,为2~3元/头。

另外有1家合作社户均集资2万元。

各合作社会员饲养总量变化范围非常大,从75~13000头不等,多数在500~1000头之间。

养殖户免费参加政府提供的防疫计划,由乡畜牧站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3.9各级政府的扶持、优惠和奖励政策政府2004—2006年期间发布一系列产业扶植、优惠和奖励政策,主要宗旨在于通过建设小区、扩大规模、增加数量、提高质量,提升养殖环节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效应,同时在流通加工环节树立龙头、形成集团、吸引外资,达到为整个产业链增加收入的目的。

主要体现在:(1)资金方面。

养殖规模100头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0万元的规模养殖场,每投资100万元区政府补助10万元;同时加大小额信贷对肉牛生产的扶持力度,区上把扶持农户肉牛养殖作为小额信贷的重点,凡是发展肉牛的乡镇都应纳入小额信贷实施范围,农户增加存栏则给予1头母牛2000元的小额信贷支持,凡是规模在50头以上的农户,除小额信贷支持外,区政府再给予2~3年的贴息支持。

(2)技术方面。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积极推广适用技术。

依托区畜牧系统局、区站、乡站三级服务网络,进行人工授精、动物防疫、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养殖讲座和技术指导,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和设备。

(3)规模化建设方面。

以乡镇为基础,发展肉牛养殖小区,统一规划,牛舍低价租给农户,实现人畜(上接第10页)性以及产业发展所处阶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不能盲目追求某一种机制。

由于企业难以与小规模分散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因此应该培育和扶持农民大户。

目前,有很多农村能人、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利用多年的劳动积蓄投资养殖业,成为养殖大户,政府对他们应该给予扶持,加强技术和营销培训,并引导其与企业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结机制。

小规模散养目前还是一些地区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具有一些优势,因此不能完全否定小规模散养,应该扶持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合作组织的功能。

通过合作组织,一方面增强农户的谈判地位和市场影响力,增加农户收益,一方面促进农民相互学习和监督,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课题主持人:张照新,调研组组长:农业部产业化办公室王维友处长,调研参与人员:陈洁、陈光祥、刘锐、王莉、方华。

感谢四川省委农办、遂宁市射洪县、眉山市东坡区各有关单位对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分离,环保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