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月球上的足迹
.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
仰着头笔直地立着。
)可望而不可即(
)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
.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话。
第三阶段:登月
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
是如何看的?请查阅有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_月亮上的足迹ppt优质课件
答案:(1)小心翼翼(2)昂首挺立(3)形容距离很远但在视
之内,可以望见。(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美国宇航 第三部分(第17-18段),评论登月的意义。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 么顺序来写的?
树立登月纪念碑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插上美国国旗
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 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 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 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
阿姆斯特朗、科 奥尔德林向人们道别 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 “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 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
登月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3.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 做合适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 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本文数字运用较多,有些时间精确到秒,如:“1969年7月21日 11点56分20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ppt优质课件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相提并论】
准备抢答问题
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什么时间, 登上月球的都有哪些人?
2、他们乘坐的是什么飞船, 在什么地方发射升空?
3、人类第一次登月,来回经过多远的路程, 历时多久?
4、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提示登月的意义?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事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1969年三读准名字勇音士:迈出了人类奔向月球的第一 步……
(guān cè) 观测
(zhǐ lìng)
(hésuàn) (chàng tán)
指令
合算
畅谈
(shén wǎng) 神往
(lǐ chéng bēi)
(áng shǒu tǐng lì)
里程碑
昂首挺立
(hǎi yù) 海域
(yī yè gū zhōu)
请同学们分组朗读3—15节,用简练 的语言概括登月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四个阶段
飞船 升 空 前 准 备
飞船 飞 向 月 亮
登月舱 登 月 成 功
升空前的准备 时间: 1969年7月16日
人物: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yáo yáo zài wàng)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点击图片播放登月录像
积累词语:
距离很远的东西已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
【遥遥在望
C一C条孤T独V的-小船“,比嫦喻娥孤零一唯一号”探月行动【一叶孤舟】
只能够望见却不能够接近
【可望而不可即】
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球上足迹》课件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科 学原理,包括月相变化、月食 、月震等。
实践活动(15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或模 拟等活动,加深对月球相关知 识的理解。
课堂总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 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介绍月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 然后详细描述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最后总结了登月的意义 和影响。
写作特点方面,文章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如将月球表 面比作“荒凉的沙漠”,将宇航员的动作比作“在月球上跳舞”, 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关键段落分析与解读
关键段落一
文章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了月 球探测的历程和重要性,引出 了人类首次登月的主题。
关键段落二
详细描述了宇航员在月球上的 活动和发现,包括采集岩石样 本、拍摄照片、进行科学实验 等,展现了人类对月球的初步 认识和探索成果。
06
课后作业与自评互评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课件中提供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 简答题,以检验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针对练习题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及时查阅课本和 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观察月相变 化、了解月球探测历程等,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 养。
探究文章内涵
深入挖掘文章中的隐含信 息和深层含义,理解文章 的深层内涵。
评价作者观点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进行 分析和评价,形成自己的 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05
跨学科整合与拓展活动设计
结合科学、历史等学科知识,丰富课堂内容
引入科学知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间测 光 的量 反 月 精月 射 面 确球 镜 上 距与 , 离地 用 的 球以激 月球车天线将 摄影机的影像 讯号传回地球
安装在月面上的 月震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2.作者为什么将时间精确到了秒?
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 文章,二太空探索,对数字 的精确度要求十分高,这些 数字主要是体现本文语言的 准确性、科学性姆斯特朗、 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
整体感知
4.登月全过程 可以分为几个 阶段?
一: 准 备
二: 升 空
三: 登 月
四: 返 航
飞向月亮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1.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几件事?
(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 (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3).树立登月纪念碑
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 词和传说?
v朱元璋起义v 空格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 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 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 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 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空格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 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 异族统治的节日。 v吴刚伐桂v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 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 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 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初一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深层探究
•2.联想和想像:让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引导想象。
•(1)想像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 • 月球上有泥土、石头和高山,没有空气和水,是一片荒 凉死寂的世界。 •(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 科学家采集土壤、岩石是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 球。 •(3)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 宇航员的高空感觉,是失重、头晕、呕吐、昏厥等。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 ”,这样做合适吗? • 不合适,太空垃圾也是人类的一大隐患。
事件进展
火箭推动“阿波罗11号”发射升空 第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宇航员进入梦乡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两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 登月舱平稳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人类登上月球 宇航员被唤醒,登月舱升空离开月球 登月舱与飞船对接成功 飞船进入大气层
• 我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我离
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我透过舷窗,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 • 当我正想进入这个星球的运行轨道时,我看到一艘闻所未闻的 航天母舰。不知为什么这艘UFO突然向我发起进攻,又把我吸进 UFO中。可怕的事发生了,氧气瓶脱落了,我无法呼吸了。渐渐地 ,我的身体一点点地虚弱起来,我晕倒在UFO中。 • “我在哪里?”我恢复了知觉,慢慢地爬起来。这时我发现自 己已经处在未知的蓝色星球上了,而且这里的环境跟地球的古陆环 境一致,氧气含有量也特别高。接着我好像被什么东西拖住下了海 ,可是说来也怪,我竟然能够在海中呼吸,这时在我眼前出现了一
初一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 迹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它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
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
一个伟大的时刻就要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一道别。
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为遥远的一次旅行。
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情况一切正常。
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
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
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
此时,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
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二三两级火箭继续上升。
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
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24月亮上的足迹
嫦 娥
奔月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月球
第 一 次
资 料1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
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 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 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 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 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 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飞向月亮
点 燃 点 火 器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月
亮
上
的 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足
天体图片
图片2
图片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千 里 共 婵 娟
但 愿 人 长 久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19 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的要求1、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2、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激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培养起足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概括登月各阶段内容要点,了解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伟大创举。
2、对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的理解。
教学难点快速阅读,在规定时间内读完全文,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要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用案人自主创新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同学们,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文章诗赋、对联、谜语、音乐、绘画等,你能说出有关月亮的古诗词吗?例如: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⑤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⑦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⑧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潜:《归田园居》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二、检查预习1、听写下列字词: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观测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解释下列词语:①畅谈:尽情地谈。
②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③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④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⑤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3、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人类终于登上了月球。
4、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三、速读课文,筛选信息1、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明确:①地球和月亮的距离可望而不可即。
②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③“土星5号”火箭准备发射。
精选初一上册语文第24课知识点复习:月亮上的足迹
精选初一上册语文第24课知识点复习:月
亮上的足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椭tuǒ圆着zhuó陆铁锹qiāo
月壤rǎng海域yù
2.用恰当词语填空。
(1)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2)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舱内航天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
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月亮上的足迹》选自《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作者是朱长超。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初一上册语文第24课知
识点复习:月亮上的足迹,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知识点复习:绿色蝈蝈
15-16学期初一上册语文第22课复习要点:看云识天气。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作业:
利用收集整理的材料写一篇文 章(任选一题)
1、谈谈航天技术的发展给社 会的进步带来的影响。
2、举出具体的例子说说中国 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再见
3、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那几件事?
4、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准备
时间:1969年7月16日 人物: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 地点: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将要发生的事件:
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
飞向月亮
点 燃 点 火 器
飞向月亮
点
自第
燃
动一
点
脱级
火
落火
器
箭
飞向月亮
点
自第
1984 .7.25
前苏联
女宇航员萨维茨卡娅走出“礼炮七号” 空间站,从而成为世界第一个太空行走 的女性。
1986
美国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七名航天 员全部罹难,包括一名女教师,这是当
.1.28
今最惨重的航天事故。
1986. 2.20
前苏联
“和平号”空间站第一个舱发射成功
1994. 1.08
俄罗斯
1969 .7.16
美
国
前往月球。7月21日格林尼治时间3时 15分飞船的登月舱在月球降落,阿姆斯
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
1971 .4.19
前苏联
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一 号”
1975 .7.17
美国
阿波罗号飞船与前苏联联盟号飞船在太 空对接
1981 .4.12
美国
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 比亚号”
月亮上的 足 迹
千
但
里
愿
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
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记叙,条理十分清晰,记叙的要素交代得一目了然,且语言平实、准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结合信息技术,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能准确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喜悦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
●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纪实报道。
作者用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通过阅读,读者定能体会到那登月全过程的惊心动魄、登月成功后的喜悦以及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美。
文章所记叙的准备、升空、登月、返航四个部分清晰流畅,结尾阿姆斯特朗的话“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留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可以从中悟出人类登月的伟大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嫦娥奔月视频,表明古人对神秘月球的无限向往。
展示图片重温登月时刻,开始神秘的登月之旅!二、新授课。
1、抢答热身篇: 跳读课文,获取重要信息。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学习篇: 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了解登月的事件进展。
同时明确为什么作者将时间精确到秒。
展示并播放登月轨迹图,了解登月的科学知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ppt优质课件
“阿波罗11”号飞船升空 一级火箭脱落,火箭继续上升
离地9分5秒
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
发射后13小时30分 宇航员进入梦乡 19日晚8点33分 飞船飞过月亮和地球引力中和点
19日晚9点32分 地面呼叫,飞船减速,准备登月
20日上午7点32分 换乘登月舱
过程 时间
事件
21日5时17分40秒,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球上
嫦 娥 奔 月
嫦娥奔月
美丽的嫦娥是射下九个太阳的英雄羿的妻子, 她因为偷吃了长生不老丹就飞进了月宫。她住在 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和砍伐桂树的吴刚陪伴着 她。嫦娥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就会步出广 寒宫,遥望人间。
这个美丽的传说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月球构造的一种非 胧的认识,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向往
地月系
一个月中不同的月相变化
月相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 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 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 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
月亮上的足迹
1、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的每一 节标上序号,并找出课文中关于 间的词语和具体事件。
2、试给登月分几个不同阶段!
过程 时间
事件
1969.7.16上午 发射后2分42秒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返航
准备
11点51分,阿姆
特朗走下阶梯,登上
七年级语文上册 24《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练习:
课后练习二:假设你此时正在远离地球 的茫茫太空中旅行,透过舷舱,你看到 了美丽的地球。请以此为触发点,展开 想像,写一段二三百字的短文。
27
神往:心里向往。
合算:所费人力物力较小而收效较大。
海域:指海洋的一定范围。
昂首挺立:抬起头笔直地站着。
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可以看到。
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一叶孤舟:像一片树叶那样一条单独的船。
小心翼翼:小心谨慎的样子。
11
19
20
据说了为这次登月,共有40万人、 2万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资239.15 亿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 力,却只运回了几百斤的月岩、月壤, 到底值不值?
21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于 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 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们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
我们要从现 在起打好扎实基 础,为人类的 “每一步”做出 自己的贡献。
23
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 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的喜悦 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24
拓展延伸
• 想象:月球上有什么? 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 如果你是宇航员,当你踏上月球的一瞬间,你有
茫茫夜空,皎皎明月,引人遐思。
面对月亮,你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 词和传说?
1
——
又小 疑时 瑶不 台识 李镜月 白,, .飞呼 古在做 朗青白 月云玉 行端盘 。。
2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将花月夜》
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素材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与月亮有关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月亮诗词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听月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怨歌行》)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
最近的天体。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
月
太阳光 。月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
球
谷组 成的荒漠.还有许多 由于太空物体高 速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陨石坑.月球上没
概
有供人类呼吸的空气。
况
人类第一次让
自己的奔月梦想
人
成为现实,这是 1969年7月21日。
类
与
月
球
9.在月球上永远是什么天气? 晴天
10.在月球上看地球,为什么会觉得地球总在太 空中,没有升起和落下的现象,基本不动?
月球总以同一面对着地球的缘故。 11.月海主要由什么岩石构成? 玄武岩 12. 整个月球表面有几个月海? 22 13.月面隆起的古老高地叫什么? 月陆
14.月球的质量约占地球的多少? 八十一分之一 15.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几倍? 400倍 16.月核的温度为多少? 1000摄氏度 17.月球离地球的距离有多远? 38.44万千米 18.月球上白天的温度可达多少度?晚上又可降为多少度?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 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 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 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传统习俗
灯谜 吃月饼 燃灯
月谜 祭月赏月 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儿爷
各地习俗
北京
浙江
湖南侗族 云南傣族
苗族 台湾高山族
长安一片月 观潮
八月十五洗井节 侗族的偷月亮菜
傣族的拜月 苗族的跳月 高山族的托球舞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 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 俗在民间传开了。
湖北省宜昌市第十六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参考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备课资料一、课文补遗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妙的环境因素。
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
不过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艰苦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受和体验。
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员在太空里飘。
人进入了太空,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进入了一个无所谓上和下、几乎没有重力作用的世界。
你可以轻松地飘来飘去,但你必须学会如何用手指的轻轻动作来控制好你的身体。
比如只须用手指在舱壁上轻轻一点,你就能飘起来。
如果有人用手指轻轻点你一下,你就会飞过整个机舱。
你可以睡在天花板上。
你必须习惯身体姿态的任何变化。
你还必须对自己手、脚的位置特别小心,以免出现问题。
服装航天器入轨后,航天员便脱掉航天服,换上工作服。
他们不用穿鞋,只穿袜子。
航天员的工作服一般根据飞行时间长短来准备,有专门定做的,也有在商店买来的。
工作服没有固定的款式,但最常见的是连身工作服,颜色可由航天员自选。
航天员的服装一般都是纯棉制品。
除工作服外,还有长袖和短袖运动上衣、运动短裤、短袜和半长筒袜。
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般都是要进行长期飞行的,所以工作服的种类和数量就较多。
有长袖连身工作服、无袖连身工作服、防寒连身工作服、马甲式连身工作服。
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在飞机入轨后一般会换上衬衫和短裤。
在他们的裤褪上有带钩的尼龙条带,以便放置餐盘和活动手袋。
吃饭飞行中,每天进餐的次数、间隔时间、每餐食品量等都要根据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和锻炼情况来合理安排。
早期的航天食品均制成糊状装入软管内,吃时像挤牙膏一样。
如今,在航天飞机上就餐,基本上与在地面上一样。
每人一个托盘当作餐桌,把托盘放在腿上,用钩刺式胶带粘住,将食品盒嵌在托盘的凹槽里,即食食品则用托盘一角的钢夹夹住。
托盘上有一块磁条,使餐具不致飞走。
吃饭程序和餐具与地面上的大致相同。
航天员也用叉子或勺子吃饭。
这有赖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月亮上的足迹》(第5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事件 “土星5号”火箭把飞船“阿波罗11号”成功 送入预定轨道。
飞船(fēi chuán)飞过月球和地球的中和点。 飞船作减速运动(jiǎn sù yùn dònɡ),准备登月。
A、清澈
倔强
玷污
B、点缀
雏形
畅谈
C、慷慨
闲适
禀告
D、报酬
奥恼
蹂躏
) 堕落 观测 风韵 分辩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3、下列各句中没有采用(cǎiyòng)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
A、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B、“土星五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
C、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行驶。
的足迹
朱长超
合作探究
读准字音 (zì yīn) 积累(jīlěi) 词语
整体感知
中国航天 关于月亮 布置作业
第二页,共24页。
作者简介:
朱长超 男,1944年10月生,上海市南汇人。1967年 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 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主要作品有《科 技革命的步伐》、《思维的历程》、《月亮上的 足迹(zújì)》、《人生的智慧》等50余种,已发表 的各类文字在500万字以上。其作品《月亮上的 足迹(zújì)》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七年级上13 册第19课。简单的介绍了1969年7月人类第一次 登录月球的大致过程。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飞船(fēi chuán)与登月舱脱离。
登月舱降落在月球上。 登月舱打开舱门。 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月球。
《月亮上的足迹》课文补遗doc初中语文
《月亮上的足迹》课文补遗doc初中语文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异的环境因素。
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专门困难。
只是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困难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种全新的、奇异的感受和体验。
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员在太空里飘。
人进入了太空,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能够忽略不计),进入了一个无所谓上和下、几乎没有重力作用的世界。
你能够轻松地飘来飘去,但你必须学会如何用手指的轻轻动作来操纵好你的躯体。
比如只须用手指在舱壁上轻轻一点,你就能飘起来。
假如有人用手指轻轻点你一下,你就会飞过整个机舱。
你能够睡在天花板上。
你必须适应躯体姿势的任何变化。
你还必须对自己手、脚的位置专门小心,以免显现咨询题。
服装航天器入轨后,航天员便脱掉航天服,换上工作服。
他们不用穿鞋,只穿袜子。
航天员的工作服一样依照飞行时刻长短来预备,有专门定做的,也有在商店买来的。
工作服没有固定的款式,但最常见的是连身工作服,颜色可由航天员自选。
航天员的服装一样差不多上纯棉制品。
除工作服外,还有长袖和短袖运动上衣、运动短裤、短袜和半长筒袜。
空间站上的航天员一样差不多上要进行长期飞行的,因此工作服的种类和数量就较多。
有长袖连身工作服、无袖连身工作服、防寒连身工作服、马甲式连身工作服。
航天飞机的航天员,在飞机入轨后一样会换上衬衫和短裤。
在他们的裤褪上有带钩的尼龙条带,以便放置餐盘和活动手袋。
吃饭飞行中,每天进餐的次数、间隔时刻、每餐食品量等都要依照航天员的生活、工作和锤炼情形来合理安排。
早期的航天食品均制成糊状装入软管内,吃时像挤牙膏一样。
现在,在航天飞机上就餐,差不多上与在地面上一样。
每人一个托盘当作餐桌,把托盘放在腿上,用钩刺式胶带粘住,将食品盒嵌在托盘的凹槽里,即食食品那么用托盘一角的钢夹夹住。
托盘上有一块磁条,使餐具不致飞走。
吃饭程序和餐具与地面上的大致相同。
航天员也用叉子或勺子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课月亮上的足迹——与月亮有关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月亮诗词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之七)》)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古诗十九首(之十九)》)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听月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怨歌行》)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其一)》)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车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
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人类美丽的幻想:到月球上织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一轮明月高挂在天幕上,晚风送来一阵阵醉人的花香。
当人们踏着银色的月光,尝着美味的月饼,在花前月下漫步之时,抬头仰望那皎皎明月,有人会突发奇想:当21世纪在月球上建成人类基地之时,月球上也能建立电脑网络吗?这个月球网络也和地球的因特网联接吗?这的确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
据欧洲宇航局的预测报告显示,月球上引力小,并且月岩中的矿藏很丰富,很有开采价值,因此,月球在未来的200年内将成为太阳系的科学研究和工业中心。
目前,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航天学家正在为未来向月球移民和开发月球而进行科学试验,准备在2030年建成月球人类基地。
美国宇航局将拨款1000亿美元在月球上兴建月球城,计划在2007年向月球移民100多人,最终达到10000多人。
为此,通信学家们也正在为建立未来的月球电脑网络而进行各种准备工作,以便在将来月球人类基地建成之时,月球网络能够肩负起月球通信以及月球与地球之间的“月—地通信”的重任。
1999年4月9日,美国宇航局局长丹尼尔·戈尔丁在印第安纳州伦斯勒理工学院举办的“空间周”活动的开幕词中预言,21世纪初,美国人就可以在家里通过星际因特网遨游太空,包括月球、火星乃至整个太阳系。
戈尔丁说,这并非科学幻想,而是美国宇航局对21世纪科技应用前景的展望。
星际因特网的研究计划是美国宇航局在1994年首先提出的,这项引人瞩目的计划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商界巨头的鼎力支持。
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星际因特网将在太空轨道上运行的所有的卫星通信设施联接起来,成为一个巨大的通信网络,并且与地球上的互联网络联接在一起。
2003年,星际因特网建成之后,将不再像目前这样由单个卫星向地球传输数据,从而大大地提高卫星通信的传输效率。
无独有偶,世界级的IT巨头也想到了要将因特网撒向月球、火星,撒向太空,撒向整个宇宙。
Internet之父、MCI通信公司高级副总裁VintonCerf,不久前出席了在日本东京举办的21世纪国际太空开发研讨会,他在谈到建立“一个地球之外的因特网”这个问题时,语惊四座:“现在是考虑如何建立地球之外的Internet的时候了。
”他还表示,星际因特网设计是美国太空总署火星任务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快可以在2001年开展地球和月球之间的星际协议试验。
他估计,人类最早可在2030年登上火星。
地球和火星的距离约为8000万公里,因此,从地球向火星传输信息会有长达40分钟的延误,而一来一回便长达80分钟。
此外,地球与距离更远的木星、土星等其他更远的星座的通信延误时间会更长,因此,VintonCerf认为建立星际因特网通信新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美国在卫星通信领域遥遥领先,美国科学家设想,可以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中继站,像纽带一样把月球和地球的通信网联系起来。
而日本在登月太空船的研制方面成绩斐然,日本科学家则设想,不妨利用登月太空船作中继站,像桥梁一样让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联系息息相通。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们的方案,目的都是为了把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国际计算机因特网联通到月球上面,把因特网编织成为贯通月球和地球的巨网,让网上盛开出更鲜艳夺目的“月—地通信”之花,让网络世界上升起一轮皎皎明月,把整个世界辉映得银装素裹、分外多娇。
关于月亮的知识擂台赛试题●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朔”“望”各是什么现象?●“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的半径是多少?●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月球是行星吗?●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天文台为什么总是建在山上?●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人类历史上是谁第一个开始月球的科学观察?●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天文学家有哪些?他们各有什么突出的贡献?●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嫦娥和吴刚各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自古以来,月亮有其他不少别名,你知道哪些?●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月饼有哪些种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谁的诗句?是什么意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谁的诗句?你怎样理解?●你知道瞎子阿炳是谁?他写过一首关于月亮的乐曲的名称叫什么?●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是怎样的?北京中学生要“飞”火星出国模拟登陆火星尚属首次(2002年)3月23日,北大附中6名高中生将前往英国,亲身感受“火星之旅”宇宙飞行。
对中国中学生来说,出国模拟登陆火星尚属首次。
前天晚上,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为他们举行了招待会。
据介绍,“登陆”火星是英国宇航周活动的一部分。
2003年6月,英国登陆火星计划将发射“猎犬2”飞船,飞船通过分析火星的岩石、土壤和大气,确认过去和现在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这次宇宙飞行将在哈萨克斯坦发射升空,6个月后返回地球。
6名北京中学生此次英伦“登陆”火星,就是对英国登陆火星计划的模拟。
未来几天,同学们将亲身模拟宇宙飞行,身着宇航服,登上空间站,操纵电子工作站。
飞行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寻找恒星,浏览数据库,解决问题,分析岩石样本,操纵机器人,制造宇宙探测器。
同学们还能与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学生一起进行一场火箭和月球车的制作竞赛,与宇宙科学家和学者会面。
单纯登月并无意义前登月者建议搞长期太空计划据美国有线新闻网报道,曾参加过阿波罗11号登月飞行的著名宇航员奥尔德林周四告诉一个总统顾问团,美国应该在太空建立长期存在。
他表示,NASA目前面临的挑战与以往任何一次人类太空任务都不一样。
奥尔德林告诉“美国太空探索政策执行委员会”,尽管在阿波罗计划、太空实验室乃至国际太空站等领域取得了成功,NASA必须认识到未来人类月球或火星计划最重要的是长期存在性。
他说:“我们需要有一个未来三四十年的计划。
”该委员会由布什(专题,图库)指派,他们将与太空专家举行一系列会议,以便决定如何最好地执行NASA的新太空计划:重返月球、登上火星乃至走得更远。
布什还要求NASA在2010年以前使航天飞机退役。
奥尔德林与阿姆斯特朗在1969年一起登上了月球并进行了行走,他认为首要任务是解决航天飞机固体火箭和外部燃料箱的发射问题。
他说:“我们使该系统退役是要抛弃整个系统还是只是抛弃轨道舱?目前的外部燃料箱每次都要更新,火箭推进器也几乎是新的。
”奥尔德林建议逐步采用大质量太空发射系统,在2009年以前能携带八名乘员。
他表示:“我认为宇航员仓与飞机框架的演化过程基本是一样的。
”他还说:“开发火星应该逐渐成为永久性的任务,否则我们根本不必要把人送上去。
”月球与外星文明的传说●世界上许多报道说美国曾有意掩盖了有些登月资料,比如,有报道说在美国第一次登月时曾拍摄下一幅照片,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发现了二十几个人类脚印。
所以,世界上许多人认为,美国知道许多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些东西又是什么呢?从现有逐渐透露出来的消息看,美国终止登月计划很可能是迫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