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燃烧和灭火
初三化学上学期燃烧和灭火
讨论:
燃烧的条件:
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着火点)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人工降雨灭火)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想想议议: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可用锅盖盖灭; 清除可燃物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思考:什么是燃烧呢?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活动与探究:
实验一
禾
红磷
实验二
实验三
铜片上白磷燃烧了,铜片的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
红磷在加热的条件下燃烧了
燃烧条件: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灭火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为什么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 6、说明灭火方法,理由: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
燃烧
灭火 原理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燃烧的 条件:
1.燃烧的定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灭? 由于煤炉的着火面积大,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但温度没有降到着火点以下,相反却提供了氧气,所以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的着火面积小,用扇子扇,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周围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为什么? 因为打开门窗,会使室内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更多的氧气,燃烧会更旺。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
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0篇燃烧与灭火说课稿1各位老师、各位专家:你们好!我为大家说的是初中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与灭火》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燃烧与灭火是研究化学变化与能量的具体直观体现,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较多,学生熟悉,倍感亲切。
通过学习,学生再次体会到,化学研究的就是我们身边的物质,对于增强化学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
同时,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了科学为生活服务,科学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的思想。
在学生已有的生产,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情景,更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②、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燃烧现象,燃烧的做法。
③、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②、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②、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在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二、教法分析:考虑到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熟悉、感知程度,及初中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并且新课改的深入,学生有一定的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解决本节课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这两个重点问题上,我采用了引导启发、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类比归纳的教学策略。
通过设置问题任务,创设情景,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参与、合作,给学生以空间与时间,进行研究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乐趣。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引导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讨论与交流”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手段,增大了信息量。
三、学法指导1)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1)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隔绝氧气(或空气) 2.堆放杂物旳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同步也可隔绝空气。 3.扑灭森林火灾旳有效措施之一,是将大 火蔓延线路前旳一片树木砍掉。
清除可燃物
Na2CO3+2HCl=2NaCl+H2O+CO2
吸滤瓶
浓盐酸
碳酸钠 浓溶液
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燃烧旳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着火点) 根据燃烧旳条件推论灭火旳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 物品隔离(灭火隔离带)
2、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器)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人工降雨灭火)
想想议议:
下列是某些灭火旳实例,试分析其灭火旳原理
燃烧
灭火 原理
1.燃烧旳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旳 一种发光、放热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2.燃烧旳 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到达燃烧所需要旳 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下列
易燃物和易爆物旳安全知识
一.填空 1.燃烧是__可__燃__物___跟_空__气__中__O_2发生旳 一种_发__光__、__放__热___旳剧烈旳氧化反应.
二.判断(可否举出反例) 1.温度到达可燃物旳着火点,就一定能 燃烧 ( )
2.水能够降低可燃物旳着火点,所以可 燃物燃烧都能够用水来灭火.( )
3.但凡发光放热旳现象都叫燃烧.( )
4. 木 炭 放 入 氧 气 中 就 可 生 成 二 氧 化 碳.( )
三.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实践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燃烧现象。
2.掌握灭火的方法和原理,包括撤走可燃物、隔绝氧气和降低温度,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有效的灭火。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火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危害性。
2.提出问题:“你们对火有什么了解?火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火灾又有哪些危害?”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总结火在日常生活中的双重性,引出课题:“燃烧和灭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燃烧的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通过举例和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条件的含义和作用。
2.设计一些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情境,如森林火灾、家庭火灾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探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3.创设一些实验情境,如烧纸片、烧酒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燃烧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提出一些与燃烧和灭火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什么是燃烧的条件?”,“如何进行有效的灭火?”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优秀教学案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还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与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与技能,还培养了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分子运动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节探究性实验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燃烧和灭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与学生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燃烧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3.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强调燃烧和灭火的安全知识,教育学生关爱生命,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布置有关燃烧和灭火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总结收获:让学生在作业中反思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火灾现场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燃烧和灭火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曾经遇到过火灾吗?是如何处理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引导学生关注燃烧和灭火的现象。
燃烧和灭火课题1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知道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常用的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自主学习】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反应。
2.燃烧的条件:(1)。
(2)(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2)隔绝(或空气)(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以下。
三、灭火器的使用【合作交流】一、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实验7-1】1、我们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而红磷__________,烧杯中的白磷____________。
2、对准烧杯底部的白磷,通入少量的氧气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为什么薄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燃烧?说明燃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由本来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2、综合上述讨论可以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3、结论: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发生的一种_______、________的剧烈______________。
因此燃烧需要三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小组交流】燃烧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果发生了火灾,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结论:根据燃烧条件可以推出灭火的原理下面是一些灭火的方法,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1、烧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油锅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反馈达标】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关爱、尊重、引导为原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本章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燃烧和灭火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
2.设计火场逃生演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防火安全意识。
3.创设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燃烧和灭火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燃烧的本质、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火警新闻导入新课,贴近生活,引发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燃烧和灭火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燃烧和灭火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燃烧和灭火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深入探讨燃烧和灭火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概念、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能运用燃烧和灭火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掌握灭火的方法,能根据火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3.了解燃料的分类和利用,能分析不同燃料的优缺点,提出合理化的燃料利用建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3.举例说明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燃烧和灭火的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讨论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和灭火方法。”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教材分析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从几幅相关燃烧的图画引入,进一步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材采用从实验观察现象,通过度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学生能够通过亲自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并通过一些注意安全的图标来增强对安全的理解,说明随时注意防火及采取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二、教学设计思路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本课题也是一节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极好契机。
本节课我播放相关燃烧的镜头,引入燃烧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以启发、诱导、探究、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实验来探讨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让学生能够通过亲自体验和思考掌握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水平。
三、教学目标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了解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2.知道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识,使学生学会自护自救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探究燃烧的条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实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实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燃烧条件、灭火原理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起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2. 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3.通过对实验的再设计,开阔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二)教学难点:1. 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2. 科学探究过程中提出合理问题及对获得事实实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五、教学方法创设情景T提出问题T探究活动T分析讨论T结论T应用等方法。
六、仪器、用品:学生分组:(1)木炭、石块、水、火柴、酒精灯、坩埚钳(2)蜡烛、火柴、酒精灯、集气瓶(3)酒精灯、火柴、棉花、木块、水、坩埚钳教师演示:酒精灯、手帕、白磷、热水、酒精、坩埚钳、氧气、其他多媒体课件等七、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教案
化学教案
课题: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因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并使学生逐步了解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创新
意识和品质,同时有意渗透防火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授课时间:
教学手段:多媒体,实验仪器
教学地点:教室
课时分配:共1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4.模拟演练:组织火灾应急逃生和灭火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灭火技能和火灾应急处理方法。
5.互动教学:运用问答、小组竞赛等形式,增加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巩固知识点。
6.多元评价:结合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模拟演练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请注意以下事项:
1.确保作业安全,避免使用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实验,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2.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家长参与监督,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共同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课题1+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了解燃烧过程中能量的释放和化学反应。
2.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如实验、观察、比较等)来判断和区分可燃物、易燃物和不易燃物。
3.掌握灭火的基本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泡沫等)及其适用场景,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灭火设备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现象,如篝火、烟花、炉火等,引发学生对燃烧现象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燃烧现象背后的原理吗?如何才能让燃烧更安全、更有效呢?”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燃烧和灭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小组研究性学习:分组进行燃烧和灭火相关的研究,可以选择火灾案例分析、新型灭火设备的了解等主题,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示例和实验,讲解燃烧和灭火的实验现象和科学原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2.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燃烧和灭火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关系。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燃烧的本质、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课程标准,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在燃烧和灭火方面的认识仍较为模糊,容易混淆概念和原理。因此,在设计教学案例时,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力求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
2.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燃烧和灭火的问题。
2.提供相关的资料和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实验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燃烧和灭火本质的欲望。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情感态度,使其能够自觉地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材料
1. 火碱棒
2. 硫磺
3. 火柴
4. 干净的烧杯
5. 实验台
6. 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火碱棒置于实验台上。
2. 用火柴点燃火碱棒的一端。
3. 观察火碱棒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燃烧时间。
4. 用试管夹将一小块硫磺夹在试管中。
5. 用火柴点燃硫磺。
6. 将试管倾斜,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的尽可能靠近燃烧
部分。
7. 观察火碱棒燃烧是否被灭,并记录下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
火碱棒自燃时火焰气体逸出,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时间约为30秒。
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后,火焰被灭,熄灭时间约为5秒。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火焰是燃烧物质的气体所产生的可见光;
2. 灭火是将燃烧物质绝热隔开,消耗燃烧物质或降低其温度。
实验注意事项
1. 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烧杯等器材的干净;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台、烧杯等器材清洗干净。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水中的白磷燃烧。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再次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4、燃烧需要:前提--①可燃物;
条件--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可灭火。
具体的灭火方法如下: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火场隔离
如液化气、煤气起火,首先要及时关闭阀门,以断绝可燃物的来源;扑灭森林火灾,可以用设置隔离带的方法使森林中的树木与燃烧区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如厨房油锅起火,盖上锅盖就能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的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灭火器喷出的大量二氧化碳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
(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如用水、二氧化碳液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灭火时只能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Ⅱ
三、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观看联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燃烧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活动探究一】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品:
仪器:蒸发皿、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药品: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 五.课时按排 1课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
课题1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了解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使用方法(3)能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试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对获得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是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教学用品:铜片、烧杯2个,大试管(含橡皮塞)1支,小蜡烛,红磷,白磷,碳酸钠粉末,稀盐酸,塑料瓶,小试管,火柴。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现象,它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十分密切。
天上的火,来到人间,火在大地燃烧,让愚昧化做文明,火在宇宙燃烧,使黑暗趋向光明!“火”在给我们人类带来光明、温暖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能不能控制燃烧,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在这一节课里,我们将用实验的方法去揭示燃烧的规律,找到控制燃烧的办法。
【典故】1.1854年5月英国战舰“欧罗巴”号按照命令开始了远涉重洋的航行,他的船舱里结结实实地装满了供战马吃的草料。
两个多月后,船舱突然冒出熊熊大火,大火迅速吞没了整艘战船.......2. 农村之“鬼火”,盛夏时节,在农村经常有人看见鬼火……二、问题和猜想:(一)燃烧的条件【提问】你能说出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物质的燃烧现象?【讨论】下面的这几个变化,有哪些相同点?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可燃物:可以燃烧的物质叫可燃物。
【板书】1.燃烧: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叫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实验操作不熟练、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刻、课堂互动不足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会提前进行实验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讨论等方式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加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我计划以下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背后的原理。
-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生生互动: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互相交流看法,共同完成任务。
-在全班交流环节,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出疑问或补充意见。
2.多媒体课件:包含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实验步骤和现象的图片、视频等。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过程、记录讨论结果、进行实时反馈等。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实验器材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和灭火的过程,多媒体课件能够形象地展示抽象的科学原理,互动白板则能够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1.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搜集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观察生活中的燃烧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燃烧条件和可能的灭火方法。
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一 燃烧和灭火
课题一燃烧和灭火【知识要点】1.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1);(2);(3)。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灭火的根本是;灭火的原理是;;。
如果遭遇火灾时,可以采取的自救措施有。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
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要点分析】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的区别和联系:一般说燃烧、爆炸、自燃与缓慢氧化的本质都是氧化反应,只是由于条件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现象。
①本质特征: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②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不同。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爆炸——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而引起的,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中几乎不升温、不发光、现象很不显著,反应缓慢,是氧化反应的一种形式。
自燃——指可燃物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例1 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说明氯气可以支持燃烧,所以A是正确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用水灭火,降低的是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着火点,而不是降低其着火点,所以D错误。
答案 D例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增加氧气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
整理ppt
26
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
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 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
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_说__明__燃___烧__还__需___要__可__燃___物__与__氧___气__(__或___空__气__)___接__触___________.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
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绝空气 的3个条件
隔绝空气。
整理ppt
13
【小组比赛】
请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烧杯 中正在燃烧的蜡烛。
【讨论结果】
灭火方法:嘴吹、水浇、手摇、沙扑、 湿抹布扑盖、书本盖、剪灯芯等。
小结:灭火的原理有
①隔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空气)
③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整理ppt
14
一、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
____再__次___说__明__燃___烧__还__需___要__可__燃___物__与__氧___气__(__或___空__气___)__接__触___.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①可燃物__②__氧__气__(__或__空__气__)__③__达_整_理到_p_p燃_t _烧__所__需__的__最__低__温__度__(__着__火_9_点_. )
平时留意逃生路,常备滑绳防火毯; 遇火拨打一一九,先脱丝袜隐形镜; 用水浇透裹身物,打湿毛巾捂嘴鼻; 趴下身子靠墙爬,逃生向下不向上; 门把高温不开门,靠窗呼救堵门缝; 低层居民从窗跳,先扔棉被当垫子; 火烧衣服就地滚,随机应变最重要。
整理ppt
25
我
易燃易爆我知道
县
一
些
易
发
生
火
灾
或
爆
炸
的 单
液纺加化面织油气粉厂站站厂
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
三、灭火的原理
1.需要可燃物
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2.隔绝氧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至着火点下
(缺一不可)
(其中之一)
对立整与理pp统t 一
15
练习:
1、柴草发生火灾时用水可以救灭火的原因:
水可以降低火场内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
整理ppt
11
衡阳居民楼火灾
美国9.11事件
上海11.15高层住宅火灾
整理ppt
12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 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 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A
B
C
现象 熄灭
正常燃烧
熄灭
原因
烧杯隔 同时具备燃烧生成持C燃O烧2不.密能度燃比烧空,不气能大支.
[实验探究]
[实验7-1]在500mL烧杯中注入4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 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 一端放白磷,另一端放红磷,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 空气或氧气 上述烧杯中 的白磷,通 入少量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黄光,放 热,产生大量白烟。 ②红磷不燃 烧。 ③水下的白磷不燃烧。整理ppt
火的利
用,使人 类第一次 支配了一 种自然力, 从而把人 从动物界 分离开来!
——恩格斯
整理ppt
1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整理ppt
2
图7-1 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 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 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古埃及人利用燃烧冶炼铜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把玻璃棒和小
木条分别在酒精 灯上点燃。
小木条______ 玻璃棒______
2
点燃两支蜡烛, 其中一支用烧杯 罩住。
罩住烧杯的 蜡烛______
把一沾水的棉 湿棉花______
3 花和干燥的棉花
分别点燃。
干棉花______
整理ppt
6
事例
泡木棉、干气油、碳书贵
整理ppt
21
刮大睡正风炉觉躺确时子着、油使,附抽离锅用烟不近家之电乱要勿前扔旁器在放烟检,室头置查寸慎都外可火不是用焚燃危源勿多烧易害和离项之垃燃电插举圾物器座、草木
整理ppt
22
用知识守护生命
火 灾 逃 生
整理ppt
23
行为准则我来护
整理ppt
24
讨论与交流:面对火灾如何自救?
【设计并实验】
分析比较
水中 铜片上
白磷 白磷 红磷
是否可燃物
是 是是
是否接触氧气 否 是 是
是否达着火点 是否发生燃烧
是 是否 不 燃烧 不
整理ppt
10
燃烧条件示意图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 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整理ppt
17
常见灭火器
液态二氧化 碳灭火器
泡沫灭火器
整理ppt
干粉灭火器
课本127页 18
泡沫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木材.棉 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整理ppt
19
干粉灭火器
扑灭一般的火灾外, 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 燃烧引起的失火
整理ppt
20
液态二氧化碳 灭火器
可用来扑灭图书. 档案.贵重设备.精密 仪器等处的失火.
2、保存白磷的方法是将白磷放到水中,原因是:
白磷着火点低,水的作用是将白磷与空气隔绝
—————————————————————————————
整理ppt
16
试根据灭火的原理和上述对比实验,设计一 个简易的灭火装置。
反应原理:Na2CO3 + 2HCl 2NaCl + CO2↑+ H2O
可参考此图
了解常见的灭火器
现象:
水中的白磷燃烧,
发黄光,放热,产 生大量白烟。 8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
白磷在水下燃烧
入 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
现 象。尝试思考下列问题: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
烧需要什么条件?
_说__明__燃___烧__需__要___达__到__可___燃__物__的___最__低_. 温度(着火点)。
观察到的现象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红热,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铁在氧气中的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红磷在空气中的燃烧 发光、放热、产生白烟
硫在空气中的燃烧 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燃烧反应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 可归纳为: 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整理pp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