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人物分析
古希腊悲剧的人物形象

浅谈古希腊悲剧的人物形象摘要:《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依据《俄狄浦斯王》,文章从两个方面对俄狄浦斯进行了分析,即品质优秀的俄狄浦斯和刚毅的俄狄浦斯。
俄狄浦斯对于命运的抗争,彰显了反抗的可贵。
关键词:命运刚毅英雄看完《俄狄浦斯王》,感叹命运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也佩服俄狄浦斯不甘屈服的刚毅精神。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
俄狄浦斯作为主人公,他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甘命运给予的安排而是奋力反抗,期盼逃出命运的罗网。
他猜破女妖的谜语,拯救邦国,并不顾一切去追查杀害前国王的凶手,真相大白之后又勇敢承担责任、承担自己的错误。
俄狄浦斯是个英雄,他在邪恶的命运面前总是努力抗争而不是消极顺从,他拥有了诚实、正直、善良、坚强的优秀品质和勇于直面严酷、勇于承担责任的刚毅精神。
一、品质优秀的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他为名除害,深受百姓爱戴,对命运勇于抗争。
剧本开场时,俄狄浦斯看到无数乞援人,亲自出现。
“俄:(向祭司)老人家,你说吧,你年高德劭,正应当替他们说话。
你们有什么心事,为什么坐在这里?你们有什么忧虑,有什么心愿?我愿意尽力帮助你们,我要是不怜悯你们这样的乞援人,未免也太狠心了”作为一名君主,他善良真实,愿意救助乞援人,没有君主身上的傲气、懂得真正去体恤下民。
“祭:我们并不是把你看做天神,才坐到这祭坛前求你,我们是把你当做天灾和人生祸患的救星;你曾经来到卡德摩斯的城邦,豁免了我们献给那残忍的歌女的捐税;这件事你事先并没有听我们解释过,也没有向人请教过;人人都说,并且相信,你靠天神的帮助救了我们。
”俄狄浦斯是深受百姓爱戴的,他是下层百姓的希望和救世主,他身上承载了普通百姓的福利,俄狄浦斯做了很多事例如减免捐税来改善百姓生活,是一位称职的君主。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猜出女妖的谜底,拯救了整个邦国。
浅析索福克勒斯

浅析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阿波罗的神谕“认识你自己”。
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表明了古希腊对“人”的深刻思考,逐步显示了人对自我的寻找。
亚里士多德曾经指出:人的最高的善是自我实现,运用人的本性能真实的显示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
因而“人”的观念的发展导致西方文学强调人的理智,人的尊严以及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传统的形成。
古希腊悲剧集中而全面的反映的了古希腊对“人”的观念的理解所嫩达到的高度。
从埃斯库罗斯《被俘的普罗米修斯》中对人的反抗性的张扬到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对反抗性的质疑。
显示了古希腊人对人类生存状态及其命运遭际的关注。
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是最悲剧中的最典范的作品。
在作品里作者娴熟的运用“悲剧”细致入微的剖析希腊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内涵也随之变化了的希腊民主制。
索福克勒斯是民主制的维护者,对民主制有很深的感情,在《俄狄浦斯王》中他不得不面对的是一个渐趋衰落的时代。
人的悲剧1: 生存处境人的生存处境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可以选择的一些特定处境,如自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称之为喜剧处境。
人处这些环境中,一旦感受到来自自身以外的威胁,人可以主动做出选择,尽量回避,以期趋利避害。
自然给忒拜城带来女妖(自然力的人化)和瘟疫,老王拉伊娥斯外出寻找神谕,以求改变生存处境,但这种寄希望于人之外力量的努力失败了,直到俄狄浦斯的到来,凭借人的智慧猜出斯芬科斯女妖的谜语,女妖羞愧自杀,忒拜城的喜剧处境才得以改变。
同样俄狄浦斯离开科任托斯也是处于对生存处境的选择。
另一类是人不能选择的,不管富有、贫穷、年少年老、大人物、小人物,没有人能够摆脱,没有人不受其制约和规范,如死亡、斗争、痛苦、罪责等,称之为悲剧处境。
俄狄浦斯面对神谕——弑父娶母(罪责),努力回避,企图超越,结果历经劫波,最终仍被命运嘲弄,几无立身之地。
忒拜人的宽恕行为(指老王的杀子以及老王被杀),目的是保持现有的和谐与安定。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

俄狄浦斯王戏剧赏析《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传奇人物俄狄浦斯为主角,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性命运的故事。
剧情围绕俄狄浦斯的命运展开。
俄狄浦斯是底比斯国王和玛拉王后的儿子,由于一场预言,他被告知会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自己的母亲。
为了逃避这个可怕的命运,俄狄浦斯离开了家乡底比斯,并在旅途中误杀了一个陌生人,不知道对方正是自己的父亲。
最终,他到达底比斯,并解救了这个被邪恶生物斯芬克斯困扰的城市。
因此,俄狄浦斯成为了底比斯的国王,并娶了玛拉王后为妻。
然而,悲剧的命运并没有离开俄狄浦斯。
多年过去后,底比斯陷入了一场瘟疫,国家民不聊生。
为了解救国家,俄狄浦斯决定调查真相并找到祸根。
他最终发现,自己就是国家不幸的源头,他不仅杀害了自己的父亲,还娶了自己的母亲为妻。
得知真相后,玛拉王后自杀,而俄狄浦斯则绝望地刺瞎了自己的眼睛,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痛苦的代价。
《俄狄浦斯王》的赏析主要体现在剧作的深度和复杂性上。
剧中的人物形象丰满,他们的内心冲突和矛盾让观众产生共鸣。
剧作家索福克勒斯通过对命运的思考,探讨了道德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俄狄浦斯的命运被认为是无法改变的,宿命论在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剧中透露出的宿命论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冲突,引发了对人类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此外,《俄狄浦斯王》还通过悲剧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
剧中的高潮迭起、悬念丛生,悲情的气氛贯穿始终,使观众对故事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剧作家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探讨,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人类命运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法抗拒,还会思考自己的生活和道德选择。
总而言之,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一部具有深度和复杂性的戏剧作品。
通过对命运、道德和人性的思考,剧作家引发了观众对自身命运和道德选择的思考。
剧作的结构和冲突展示了剧作家的才华,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俄狄浦斯期情感与性欲的成熟

俄狄浦斯期情感与性欲的成熟在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作品《俄狄浦斯王》中,人物俄狄浦斯经历了情感与性欲的成熟过程。
他作为一个王子,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俄狄浦斯在情感和性欲方面的发展,并分析这一过程对他个人命运的影响。
首先,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年轻的王子,情感上还处于相对稚嫩的阶段。
他对于自己的出生和身世一无所知,但在与父母分离后,他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思念和依恋情感已经开始萌芽。
这种情感对于俄狄浦斯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但也埋下了后来的悲剧种子。
随着剧情的发展,俄狄浦斯获知了自己的命运。
他得知自己注定要杀父娶母,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和困惑之中,对命运的不可抗拒感充斥着他的内心。
这种情感的打击使得俄狄浦斯开始质疑自己的存在和人生的意义。
在与拉伊俄瓦克斯(Jocasta)结婚后,俄狄浦斯的性欲得到了满足。
然而,在得知拉伊俄瓦克斯实际上是他的母亲之后,俄狄浦斯陷入了巨大的愧疚和自责之中。
他的情感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从最初的爱慕和向往,到后来的悔恨和自我惩罚。
这种情感上的成熟和变化直接影响了他的个人命运。
与此同时,俄狄浦斯还要面对当时底比斯所面临的瘟疫。
作为一个英明正直的国王,他必须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积极地展开调查和追查真相。
这种对任务的承担和责任感体现了俄狄浦斯性格中的成熟和坚强。
然而,随着真相的逐渐浮出水面,俄狄浦斯对现实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命运和亲人的罪行,他感到极度的愤怒和绝望。
这种情感上的冲动使得他做出了一个残酷的选择,他选择用刺瞎自己的双眼来逃避现实的残酷。
总的来说,俄狄浦斯在情感和性欲方面经历了成熟的过程。
他从一个对父母的情感依恋开始,到面对命运的挑战和质疑,再到对自己欲望的满足和后来的愧疚与悔恨,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塑造了他的个人命运。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情感和性欲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验,它们也与个人的命运和人生意义密切相关。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知识讲解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学习目标1.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2.感受剧中主人公的性格和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3.把握戏剧艺术的结构特点与“突转”的设置。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戏剧悲剧悲剧是表现特定环境下,正义善良的人物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而失败甚至毁灭,揭示进步力量与美好事物受压抑、被摧残的矛盾冲突,并抒发忧患意识与悲愤情感的一种戏剧。
悲剧的主人公必须具有某种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一般都是正面人物或英雄人物。
悲剧因主人公情况不同,其思想意义和审美效应也有差别。
英雄悲剧,体现代表历史发展趋向的先进力量与阻碍历史发展的反动势力的矛盾冲突,能激起人崇高敬仰之情。
如: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阳翰笙的《李秀成》等。
善良人的悲剧,描写善良人物遭受黑暗邪恶势力的迫害,如《窦娥冤》《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大多反映正义与邪恶、真善美同假恶丑之间的冲突,引起人的常是怜悯、同情和悲痛之情。
有缺陷人的悲剧,如《奥赛罗》中主人公因忌妒轻信而掐死妻子最后自杀,《日出》中的陈白露因贪图虚荣而难以自拔。
主要揭示人物的性格弱点和社会道德问题,多引起人惋惜、感叹和思索。
喜剧喜剧的性质与悲剧相反,一般是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或揭露不合理的伪善的东西,来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
喜剧的主人公大多是反面人物或有缺点的人物,矛盾冲突的结局往往是反面人物被揭露,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取得胜利。
喜剧最突出的审美效应是笑。
它常以诙谐的台词,巧妙的结构,夸张、巧合、误会等手法,表现人物的可笑性,所以有人说,喜剧是引人发笑的艺术。
不过,喜剧在笑的背后还往往隐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
喜剧的性质不同,笑的性质也有所不同。
除了专以嘲讽丑为目的的讽刺喜剧外,还有另外两种喜剧。
一是幽默喜剧,它以善意温和的态度,批评那些有缺点有错误的好人。
还有一种抒情喜剧,其中没有反面人物和丑恶现象,而是以歌颂、赞美正面人物和美德为主,只是它采用了人物之间的误会、巧合、变形、夸张等手法,构成一系列带有冲突性的笑料,引发观众的是一种轻松愉快的笑,如《第十二夜》《五朵金花》等。
悲剧《俄狄浦斯王》赏析

悲剧《俄狄浦斯王》赏析发表时间:2018-07-23T17:54:07.98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作者:唐帆郭沫如周正爽[导读] 据记载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活动,大多以希腊神话和英雄时代的传说为题材。
古希腊悲剧对历史,神话,哲学和人文等问题进行反思,又带有浓重的宿命感,其艺术形式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 116000)摘要:据记载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活动,大多以希腊神话和英雄时代的传说为题材。
古希腊悲剧对历史,神话,哲学和人文等问题进行反思,又带有浓重的宿命感,其艺术形式也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演员由一人经埃斯库罗斯增加到两人,再由索福克勒斯增加到3人,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很长一段历史上,悲剧被公认艺术地位高于喜剧。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悲剧《俄狄浦斯王》被亚里士多德评价为“十全十美的悲剧”。
探讨了人命运悲剧的根源,在极端矛盾下表现人与命运的冲突,作为英雄的主人公极力抗争却难逃命运悲剧,走向弑父娶母的命运,总后选择自我惩戒,刺瞎双眼后流放荒原。
笼罩着强烈的宿命感和悲剧气氛。
俄狄浦斯王这一命运母题也不断被研究发展,甚至拓展到心理学领域的“俄狄浦斯情节”。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1.英雄的悲剧,俄狄浦斯的性格分析。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俄狄浦斯王》最让人感慨的是主人公并非胆小懦弱之徒,相反他是一位英雄。
他勇敢又有智慧,遇见困境不断抗争,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最后走向绝望。
很多学者认为他是理性的化身,正因如此,俄狄浦斯的悲剧更能体现人们的宿命感。
俄狄浦斯在希腊文中有“双脚肿胀”和“我知道”的意思,他出生的时候有神谕预示,他将杀父娶母,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便用铁丝贯穿他的脚踝并弃之山野,但是执行命令的仆人于心不忍将他送到科任托斯,于是他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的养子。
在他成人后知道自己的可怕命运便依然出走,在路上误杀生父酿成悲剧。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分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一、本文概述《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经典之作,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在命运的捉弄下,不断探寻自身命运真相,最终却陷入更深渊的悲剧故事。
本文旨在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入手,深入剖析这部悲剧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悲剧性。
俄狄浦斯作为一个充满智慧与勇气的英雄,其性格中既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又隐藏着深刻的矛盾和无法逃脱的命运枷锁。
本文将通过解读文本、分析人物性格和探讨命运与自由意志的冲突,来揭示《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所在,并探讨这一悲剧性如何与俄狄浦斯性格中的矛盾性紧密相连。
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希腊悲剧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汲取对人性、命运与自由的深刻思考。
二、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俄狄浦斯作为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主角,其性格的矛盾性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生选择上,更深刻地反映在他的内心冲突与挣扎中。
他既是智者,拥有超人的智谋和洞察力,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题,避免忒拜城的毁灭;他又是一个命运的囚徒,无法逃脱神谕的诅咒,即便他再聪明,也无法预知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首先体现在他对自我认知的迷茫与清晰之间。
他自信能够解开世间的谜题,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这种自我认知的模糊状态使他在命运的漩涡中摇摆不定,时而觉得自己能够掌控一切,时而又觉得自己被命运无情地捉弄。
这种自我认知的矛盾性不仅加剧了剧情的紧张感,也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的行动与内心愿望之间的冲突。
他渴望真理,渴望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但当他真正面对真相时,却又无法承受其重压。
这种行动与内心愿望的冲突使他在面对命运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无法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内心愿望的选择。
俄狄浦斯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他对神的态度上。
他既信仰神的力量,认为命运是无法抗拒的;他又对神的残忍和无情感到愤怒和不解。
这种对神的矛盾态度使他在面对命运的打击时既感到无奈和绝望,又保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论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题材的戏剧作品,讲述了主人公俄狄浦斯王因命运的安排而遭受到悲惨的命运。
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并在最终得知真相之后自杀。
俄狄浦斯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如此悲惨的命运呢?本文将从俄狄浦斯本身的性格特点、命运的安排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俄狄浦斯王的悲惨命运的原因。
俄狄浦斯王的性格特点对他的命运起到了重要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被描述为一个性格倔强、自负自满的人物。
他对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充满自信,甚至有些狂妄自大。
在面对谋害他的人时,他显得过于冲动,不愿听取他人的劝告和建议,使得他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悲剧的命运。
可以说俄狄浦斯的自负和冲动是导致他悲惨命运的重要原因之一。
命运的安排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在希腊悲剧中,命运被视为无法改变的宿命,主人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命运的摆布,最终走向悲惨的结局。
在俄狄浦斯的命运中,他虽然尽力逃避对他的预言,但最终还是不幸地实现了。
无论他如何努力,最终的结果都是注定的。
在这个意义上,命运的安排也是导致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俄狄浦斯的命运产生了影响。
在戏剧中,俄狄浦斯所处的波希亚城遭受了瘟疫的侵袭,人民祈求他作为国王采取行动。
他的行动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事件,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
由此可见,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是造成俄狄浦斯悲惨命运的原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福克勒斯(Sophokles)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Rex)讲的是一个永恒的矛盾:人的貌似自由的选择,在神(或者历史、后人)看来,却是宿命的。
当人处于命运的十字路口,必须作出一个选择时,无论他是多么的明智,他都不可能掌握与这选择有关的所有的前因后果。
深思熟虑的决定,在更多的时候,带来的是匪夷所思的遭遇。
这是个人的有限的理智与无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矛盾。
无论是古是今,是中是外,是上智还是下愚,都不可能解决这个矛盾。
《俄狄浦斯王》把这一矛盾典型化了,集中化了:恰恰是人的为躲避厄运而作的选择,把他无可挽回地推向这一厄运;而且,俄狄浦斯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才智出众的“解谜者”,恰恰是他的运用自己的超人才智的“自由”行动(去发现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迫使他最终面对杀父娶母的人伦惨剧!在今天,如果我们还要沿用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说法,认为悲剧人物必须为他的行动所规定,那么古希腊之后,大概就不可能再有悲剧了。
解释很多,就说一条与中国有所对比的吧。
古希腊人认为,对神的最虔诚的牺牲,是本族的伟大英雄;只有他们,才有足够的价值换取神的福佑。
俄狄浦斯就准备牺牲自己,以换取女人的怀孕和谷物的生长。
在英雄慷慨牺牲的这一刻,生命的壮美,同时体现在旧生命的毁灭和新生命的诞生中。
希腊的古典悲剧,是在祀神时表演的,它起源于对神和英雄的双重颂歌,逐渐地发展成熟。
所以,古希腊人看《俄狄浦斯王》,会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感发出历经痛苦(旧生命的毁灭)而得到欢愉(新生命的诞生)的感情升华(Catharsis)。
这样的悲剧,显然不必强调时代的限制或性格的缺陷。
在古中国,牺牲两字,从的就是牛旁,要宰人也是宰奴隶,而不是自我牺牲,《俄狄浦斯王》式的悲剧,或许从来就没有产生的机会。
(文人的自由创作,在我们后人看来,却是为社会条件所命定的∶ˉ)。
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就其深刻性而言,《俄狄浦斯王》根本就是一切悲剧的顶峰,是不可超越的;在顶峰之下,仍然可以有群峰簇簇。
其中的一座,就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本人曾经在SCC两次介绍这个故事,第二次近在今年的三月份。
这是幼年时听评弹听来的,这个故事从小就刻在脑袋里了,要说它不算悲剧,感情上难于接受∶ˉ)。
杜十娘的命运,是时代的悲剧。
明代市民社会的发达,引入了新的价值取向:仗着她的财富,杜十娘自以为可以获得幸福。
但是,社会却不接受女人的法人地位。
杜十娘的财富,只能算作私房钱。
她既无股票、债券可购买,也不能占有房产田产,因为她一无丈夫二无儿子。
她的财富,没有法律上的保障,也没有经济上的保障。
她甚至不能为自己赎身,而只能让别人买下她,用她的钱!杜十娘的投江,未必单是为了爱和恨,而根本是她赖以安身立命的整个价值系统的崩溃:她的财富保障不了她的幸福!沉掉的是百宝箱,也是它所象征的市民社会的幻想。
鲤鱼要改动《杜十娘》的结尾,让她把财宝送给出卖她的书生后再跳水。
愚意以为,那就过分强调了人性的善恶之争,相对地削弱了对那个社会的控诉。
如果说,《俄狄浦斯王》那样的由人类生存的“本征方程”所描述的悲剧是第一等的悲剧,那么由时代的限制所引起的、它的呼号(财富与幸福的关系)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的悲剧,可算是第二等的悲剧。
而善变的人性,只能编造第三等的悲剧。
现在每天在生活中上演的,都是“负心女子痴心汉”的故事,要是我们把《杜十娘》只是看作一个爱情悲剧,对于今天的在变化了的男女关系中不知如何定位的男人,它还有什么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