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基础_劳动合同(8页)
2024年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3篇)

第1篇甲方(用人单位):【公司名称】住所地:【详细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联系电话:【电话号码】电子邮箱:【电子邮箱】乙方(劳动者):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出生日期:【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电话号码】住址:【住址】鉴于:1. 甲方根据生产、经营和工作需要,决定招用乙方担任【职位】;2. 乙方愿意接受甲方的招用,从事【职位】工作。
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第一条工作内容1. 乙方同意在甲方处担任【职位】,具体工作内容为:【详细工作内容】。
2. 乙方应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管理和安排。
第二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1. 乙方的工作时间为标准工作时间,即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 乙方每周至少休息1天,具体休息日由甲方安排。
3. 乙方在法定节假日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
第三条工资待遇1. 乙方的月工资标准为人民币【金额】元,按月支付。
2. 甲方将根据乙方的实际工作表现和公司经营状况,对乙方的工资进行定期调整。
3. 乙方加班工资按照国家规定计算和支付。
第四条社会保险和福利1. 甲方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包括但不限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 甲方按照国家规定为乙方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带薪年休假、婚丧假、产假等。
第五条劳动保护1. 甲方应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确保乙方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 乙方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第六条竞业限制1. 乙方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时间】年内,未经甲方同意,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不得自己生产或经营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
2. 甲方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约定向乙方支付赔偿金。
第七条违约责任1. 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乙方违反保密义务,泄露甲方商业秘密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

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定义及意义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是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劳动合同的种类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劳动合同双方约定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合同期限届满,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约定合同终止时间,但双方可以约定解除合同的条件。
除非劳动者有法定解除情形,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
3.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指双方约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的订立1. 订立原则: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公平公正的原则。
2. 订立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3. 订立内容: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内容:(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9)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10)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四、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 履行: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应当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 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内容。
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五、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 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
(1)协商解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法定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c.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d.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e. 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f. 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2017年会计初级经济法-第二章:劳动合同.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2017年会计初级经济法-第二章:劳动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适用的情形: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
【知识点】劳动合同的订立★★★
|1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告的,石'过错的 -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知识点】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
、必备条款★★★(案)
二、约定条款★★★(案) (-)
(二)。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讲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2019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讲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为了做好与《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衔接、促动该法的落实)(九)法律、法规规定理应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提示:(一)工作时间:当前我国实行的工时制度主要有标准工时制、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制三种类型。
1、标准工时制:(1)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工时制度。
(有些企业因工作性质和生产特点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度,应保证劳动者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
)(2)用人单位因为生产经营需要安排加班的,一般每日不得超过l 小时;(有特殊原因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上述规定的限制:①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②生产没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即时抢修的;③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不定时工作制,也称无定时工作制、不定时工作日,是指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制度。
主要适用于一些因工作性质或工作条件不受标准工作时间限制的工作岗位。
3、综合计算工时制,也称综合计算工作日,是指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和工作的特点,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劳动者工作时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仍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的一种工时形式。
(二)休息休假1、休息,是指劳动者在任职期间,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无需履行劳动义务而自行支配的时间,包括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和公休假日(即周休息日)。
2、休假,是指劳动者无需履行劳动义务且一般有工资保障的法定休息时间。
包括:法定假日和年休假。
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简称年休假)。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精讲--第8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考点精讲第八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部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知识点: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考点:劳动合同的订立(☆☆)【单选题】(2020年)2019年8月1日,甲公司向郭某发出书面录用通知。
8月6日,郭某到甲公司上班。
8月10日,甲公司与郭某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劳动合同期限2年,试用期1个月。
甲公司与郭某劳动关系建立的时间为()。
A.2019年9月1日B.2019年8月10日C.2019年8月6日D.2019年8月1日『正确答案』C『解析』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单选题】(2020年)2018年6月1日刘某到甲公司上班。
2019年6月1日,甲公司尚未与刘某签订劳动合同,下列关于甲公司未与刘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法律后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视为双方自2019年6月1日起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B.甲公司应向刘某支付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期间的2倍工资C.双方尚未建立劳动关系D视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为试用期『正确答案』A『解析』选项A,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选项B,2倍工资的支付起算点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2018年7月1日);选项C,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2018年6月1日)起建立。
考点:劳动合同的效力(☆)【多选题】(2020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有()。
A.一方当事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B.劳动合同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C.劳动合同签订后,用人单位发生分立的D.劳动合同欠缺必备条款的『正确答案』AB『解析』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2020会计初级经济法基础第八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例题·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除 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 B.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无法定不得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继续续订的 C.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 工作满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5年的 D.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 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3.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 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4.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1)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
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
【注意】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休假天数 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 假。
剩余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 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例题·单选题】2013年7月2日新入职职工,在2015年9 月28日休年假,可休假( )天。
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 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 过1个月不满l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 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 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 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另外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 满l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 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因此选项B的说法错 误。
《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适用于初级会计职称考.pptx

• ㈡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义务
• ①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 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 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பைடு நூலகம்
• 【例题·判断题】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 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 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 ) (2011年)
1年 用工之日 满1月次日
满1年当日
1个月
双倍工资 正式订立用工合同之日
注
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企业须支付经济补 偿,但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 【例题·多选题】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 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 (2011年) 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 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 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
• 【答案】√
• ②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 物的,由劳动部门责令限期退还给劳动者本人, 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对用人单 位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 偿责任。
•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
• ㈠书面形式及要求(★★)
• ①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 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二章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 本章是2010年教材增加的一章。2011、2010年 考试中均占到了13分,2010年还在不定项选择 题中出现,预计2012年依然是考核的重点,应 当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近三年考情分析及考题分值分布
初会经济法框架劳动合同

初会经济法框架下的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订立1.劳动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1)双方自愿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2)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
(3)固定格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名或者盖章。
(4)法定限制: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受到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调整和限制。
2.劳动合同的订立主体(1)劳动者:劳动者应当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年满16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2)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是指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3.劳动合同的订立程序(1)要约: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订立劳动合同的意向。
(2)协商:双方就合同内容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3)书面形式: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4)签字盖章: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劳动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劳动合同生效。
4.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
(7)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等。
(9)劳动纪律:劳动者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
(10)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双方协商一致、劳动者单方面解除、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终止情形等。
(11)违约责任:双方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二、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1.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地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劳动合同》甲方(用人单位):____________乙方(劳动者):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订立本劳动合同。
一、合同基本信息1.1 合同类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2 合同期限:自____年__月__日起至____年__月__日止。
1.3 工作地点:甲方所在地。
二、工作内容及职责2.1 乙方从事初级会计岗位,负责完成甲方分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工作。
2.2 乙方应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工作安排,完成甲方交办的其他相关工作。
三、劳动报酬3.1 乙方的工资待遇为每月人民币____元(含税),按照甲方规定的工资支付周期支付。
3.2 乙方享受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甲方依法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4.1 乙方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实行标准工时制。
4.2 乙方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年假、病假、产假、陪产假等休假待遇,具体按照甲方规章制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五、劳动保护与培训5.1 甲方应按照国家规定为乙方提供安全、卫生的劳动条件,保障乙方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5.2 甲方有权对乙方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乙方应积极配合。
六、保密协议6.1 乙方同意在合同期限内和解除合同后继续承担保密义务,对甲方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等予以保密。
6.2 乙方违反保密义务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七、合同的解除和终止7.1 在合同期限内,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2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1)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的;(2)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3)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4)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安排的其他工作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基本要求](一)掌握劳动合同的订立(二)掌握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三)掌握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时的经济补偿(四)熟悉劳动合同的内容(五)熟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丙)熟悉劳动争议的解决(七)了解劳动合同的特征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八)了解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考试内容]第一节劳动合同的特征与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一、劳动合同的特征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法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书面协议。
与一般民事合同相比,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地位在发生变化。
二、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等组织(简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
2.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执行。
3.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节劳动合同的订立一、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经过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就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从而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劳动合同订立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以及诚实信用的原则。
二、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一)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资格要求劳动者需年满l6 周岁(只有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可以例外),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用人单位有用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1.2 经济法基础概述1.3 合同的法律效力第二章:合同的主体2.1 合同当事人资格2.2 权利与义务2.3 代理与代表第三章:合同的订立3.1 要约与承诺3.2 合同的形式与内容3.3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第四章:合同的履行4.1 履行的原则与方式4.2 履行期限与地点4.3 履行中的抗辩权第五章:合同的变更与转让5.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5.2 合同权利的转让5.3 合同义务的转让第六章:合同的解除与终止6.1 解除合同的条件6.2 解除合同的程序与效力6.3 合同的自然终止第七章:违约责任7.1 违约的认定与分类7.2 违约责任的承担7.3 违约金与赔偿损失第八章:合同争议的解决8.1 争议解决的原则8.2 协商与调解8.3 仲裁与诉讼第九章:特殊合同类型9.1 买卖合同9.2 租赁合同9.3 劳动合同第十章:合同的解释与适用10.1 合同条款的解释10.2 合同的适用法律10.3 合同的补充协议签字栏甲方签字:______ 日期:______ 地点:______乙方签字:______ 日期:______ 地点:______第十一章:附则11.1 合同的生效条件11.2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1.3 其他约定事项第十二章:附件12.1 附件的构成与效力12.2 附件的更新与维护12.3 附件的解释与适用第十三章:合同的备案与公示13.1 合同备案的程序13.2 合同的公示要求13.3 合同备案与公示的法律效力以上为《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合同目录。
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双方在遵守相关经济法规的基础上,顺利开展合作。
1.2 经济法基础概述本合同涉及的法律基础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初级经济法基础精华:劳动合同法

2011年初级经济法基础精华: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题考点1、劳动关系的建立(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而非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而非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建立。
2、劳动合同(1)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2)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解释】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1日。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补偿,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3、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况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3)连续订立2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下述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①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②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③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④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⑤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⑥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⑦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04:劳动合同的终止(★★★)(P331)
3.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1)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2)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手续。
(3)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或者其他物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相关链接】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考点05:经济补偿的含义(★★★)(P332)
经济补偿金,是指在劳动者无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而依法应给予劳动者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与违约金、赔偿金不同。
1.适用条件不同更多资料加微信 cpa10010
(1)经济补偿金是法定的,主要是针对劳动关系的解除和终止,如果劳动者无过错,用人单位则应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
(2)违约金是约定的,是劳动者违反了劳动合同中关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的约定,而向用人单位支付的违约金。
《劳动合同法》禁止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中“服务期和竞业限制”以外的其他事项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
(3)赔偿金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由于自己的过错给对方造成损害时所应承担的不利的法律后果。
2.支付主体不同
(1)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
(2)违约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劳动者。
(3)赔偿金的支付主体可能是用人单位,也可能是劳动者。
【相关链接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链接2】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加班费,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相关链接3】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例题1·单选题】公司职工甲因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10000元,已知甲每月工资收入为25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为1800元。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公司可从甲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元。
(2015年)
A.500
B.700
C.800
D.1000
【答案】A
【解析】2500-2500×20%=2000(元)>1800元,公司每月应按照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向甲发放工资,扣除的最高限额=2500×20%=500(元)。
【例题2·单选题】甲公司职工李某因违章操作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30000元,甲公司按照劳动合同约定要求李某赔偿该损失,并按月从其工资中扣除。
已知李某月工资24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每月可以从李某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元。
(2018年)
A.30000
B.2400
C.2200
D.200
【答案】D
【解析】2400-2400×20%=1920(元)<2200元,甲公司每月应按照不低于2200元的标准向李某发放工资,可扣除的最高限额=2400-2200=200(元)。
【例题3·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经济补偿金和违约金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16年)
A.违约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劳动者
B.经济补偿金只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C.违约金只能在服务期和竞业限制条款中约定
D.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
【答案】B
【解析】选项B: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是法定的,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例题4·多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应承担法律责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17年)
A.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B.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其差额的部分
C.用人单位按照应付劳动报酬金额200%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D.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答案】BD
【解析】(1)选项A:违约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劳动者;(2)选项C: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考点06: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P333)
1.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符合“随时通知解除和不需事先通知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符合“可裁减人员规定”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
7.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其他情形。
【例题1·单选题】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时经济补偿金支付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2016年)
A.用人单位因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B.劳动者主动辞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C.经济补偿金的支付主体只能是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