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从危害、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对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了详细探讨,提出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和适用范围。
结合现有研究综合分析了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了临床意义,强调了及时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危害、综合分析、展望未来、临床意义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会伴随室性心律失常,这种心律失常可能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发生在心脏室壁组织或室壁内部的异常心律,可能导致心脏不规则搏动,甚至引发心源性猝死。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更是增加了。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及时的临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探讨其治疗方法及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在深入了解室性心律失常的危害后,我们将重点分析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方法,为临床医生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
通过本文的讨论与总结,希望能够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同时也为这类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案。
通过深入分析室性心律失常对患者健康的危害程度,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势,从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到手术治疗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与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本研究的展望未来和临床意义总结,为未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 0 1 4年 第 1 期
性差异 。
以P < O . 0 5为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2 结 果
2 . 1 治 疗 前 后 疗 效 观 察
2 . 2 两 组 疗 效 比较
本研究 中选取 冠心病慢 性心力衰竭并室性 心 律失 常患者 6 0例 ,将其分为 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
症 状 及 预 后 有 直 接 的关 系 。针 对 这 种 情 况 ,我 院 选取 6 0例 冠 心 病 慢 性 一 t l , 力衰竭患者 , 对 其 临床 治 疗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现报 告 如 下 。
年龄 、 性别 、 病程等 方面均无 差异统计 学意义 ( P <
0 . 0 5 ) 。 1 . 2 方 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动态心 电图、 t l , 脏超声 、 胸片、 肝 肾功 能 、 水 电解 质 、 血 脂 等相关 检查 , 观 察患者 心律变化及 S T — T改 变 ,治 疗 前 后 需 采 取
常规检查 ,并检测患者 2 4 h动态心 电图和左室射
血分数值 。对照组给予吸氧 、 控制盐分摄 取量 、 洋
3次 , 维 持一周后减少计量 , 每 日次 数 控 制 在 2次
以内 , 并持续用药治疗一周 。治疗过程 中, 要观察 患者各项指标 , 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 比分析 。
1 . 3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选取我院 2 0 1 1年 1月 一 2 0 1 3年 5月 收 治 的
冠心病 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6 O例 , 将 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每组各 3 O例 。其 中对 照组 男性 2 O例 , 女性 1 O例 , 年 龄均在 4 6 — 8 2岁之 间 ;
[CHFS2010]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CHFS2010]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缓慢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慢性心力衰竭可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房颤伴慢心室率、室内传导阻滞等,加重心衰进程。
(一)定义与分类缓慢心律失常包括以下列几种情况: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结病变导致窦房结功能减退,心电图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50次/分以下),且非药物引起;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窦房传导阻滞与房室阻滞并存,并可伴发阵发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表现。
起搏系统退行性病变及冠心病、心肌炎(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等疾患可累及窦房结及周围组织,产生一系列缓慢心律失常,并可引起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
2.房室传导阻滞根据阻滞程度,分为I度、II度和III度房室阻滞,严重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可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导致头晕、黑矇甚至晕厥;严重心动过缓或心室停搏也极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直接发生心室停跳致死。
3.房颤伴慢心室率持续性房颤中超过5秒的长间歇提示存在高二度房室阻滞。
4.室内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阻滞(LBBB)、左前分支阻滞和/或左后分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双分支阻滞、三支阻滞,以左束支阻滞较常见,可见于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二)流行病学由于慢性心衰引起的心肌受累及药物治疗的影响,发生缓慢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加。
根据美国密西根大学心衰数据库统计,10%慢性心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目前国内尚无心衰伴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慢性稳定性心衰左束支阻滞发生率约25%,是心衰预后不良和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三)发病机制心衰患者常存在一种或多种基础性心脏病,如高血压病和冠心病。
心肌缺血常引起持久的房室阻滞。
冠心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阻滞发生率较高,也是导致心源性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论文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临床治疗情况。
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在住院时心脏超声所示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室性心律失常类型以及住院时的药物使用情况。
结果: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患者的心功能有明显的恶化,并且伴随心脏增大,发生率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于未发生的比较,bnp的浓度显著上升,使用胺碘酮者与不使用者比较β受体阻滞剂使用量下降。
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治疗心衰药物与抗心律失常药物间存在相互影响。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一种疾病[1]。
因而在临床中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
因此研究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区别相似病种的诊断以及针对这种容易出现误诊的疾病提出有效的干预性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舒张功能不全以及左心室收缩等症状,该病的引发病因较为多样,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较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由于近年来对冠心病治疗方式的发展,由冠心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本文主要对冠心病慢性心理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情况及疗效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09年 1月至 2012年 1月来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8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均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在2012年所制定的关于急慢性心衰治疗指南。
所有患者均因心力衰竭住院,住院时都有明确的冠心病史,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过冠状造影。
需要排除的患者类型有:在最近1个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有严重肺部疾病,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长期贫血、甲亢等,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等。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1 . 1 一般 资料 抽取我 院 2 0 0 9 年1 1 月~ 2 0 1 1 年1 1 月期 间患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并发 室性 心律失常 的患 者 5 O例 ,在患者 知情 且 同意 的基础上将其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 两组。
3讨 论
对 照组 中有 2 5 例冠 心病慢性心力 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 常患者 , 患者的年龄段在 4 5 ~ 8 4岁之间 , 平均年龄 为( 5 9 . 5  ̄ 4 . 5 ) 岁, 其 中男性 患者 1 7例 , 女性 患者 8 例, 患者 的病程 为 7 - 1 2 a , 平均病 程为 ( 9 . 1 ± 1 . 0) a 。观察组 中有 2 5例冠 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 室性心律失常患
心 力 衰 竭 并 发 室性 心律 失 常 的 患 者 5 O例 , 在 患 者 知 情 且 同 意 的基 础 上 将 其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两 组 , 每组各 有 2 5例 患 者 。其 中对 对 照
组 中的 患 者 进 行 常规 治 疗 , 而 对 观 察 组 中 的 患 者在 进 行 常 规 治 疗 的 基 础 上 采 取胺 碘 酮 的 使 用 。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临床 治 疗 效 果进 行 比 较 分 析 。 结
4结 论
得重 视的。
参考文献 :
【 1 】 杨冬. 麻醉后寒战及其防治Ⅱ 】 . 国外 医学 . 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 01 0, 1
【 2 1 王宏梗 , 林群, 杨锡馨 . 黄倩. 预 先 肌 注 曲马 多 对硬 膜 外 麻 醉 后 患 者 寒 战 的 影
总之 ,虽然椎管 内麻醉后寒颤所引起 的并发症不会很 严重 , 但 也给患 者生理 和心理方 面造成 了很大影 响 ,它还会 干扰到 心电监 测, 影响手术操作 。另外 , 它还会加大患者 的耗 氧量 , 同时也 会增加 二氧化碳 , 给患 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椎管 内麻醉后 出现 寒颤和 多方面 因素 有关 , 对 椎管 内麻 醉后 出现寒颤 的预防和处 理 , 是 很值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2 . 2 治疗前 后室 性早搏 总数 、左 室射 血分数 变化 比 较
表 1 两组老 年患者具 体临床 疗效对 比分析表 ( %)
组别
例数
时 间
室性早 搏总数( 个, d )
左室射血分数 ( %)
3 讨
论
9 0 %, 直接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 。 综合分析治
疗前后患者室性早搏总数以及左室射血分数 ,具有
心血 管 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3年 第 1 2期
话 论 著 /实验 与临 床研 究
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室性心律 失常的 临床 治 疗 分 析
夏 昭举
( 云 南省 昆明 夕阳红老 年病 医院 , 云南 昆明 6 5 0 2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老年 冠心病慢性 心力衰竭 患者室性 心律 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 6 0 例 冠心病慢 性心 力衰竭 室性心律 失常老年 患者 , 随机 分为 实验 组和对照组 两组 , 对照组行 常规治疗 , 实验 组行常规 治疗联合胺碘
酮。观察并比较 , 两组患者的总体 I 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 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5 。治疗前 、 后 室性早搏 总数 、 左室射血 分数 比较 , 具有统计 学差异( 尸 < 0 . 0 5 ) 。而对照组 治疗前后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尸 > 0 . 0 5 ) 。结论
显效 : 治 疗后 , 经动 态 心 电 图检 查 , 患 者 期前 收
缩消失或降低> 9 0 %, 临床症状( 心悸 、 胸 闷以及气促
等) 均 消失 。 有效 : 治疗后 , 患 者期 前 收缩 减 少 > 5 0 %, 心悸 、 胸 闷 以及气 促等症 状 均有所 缓解 。 无效 : 经过 治疗后 , 患 者未 达 到任何 有效 水平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组别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 系统 急性 中毒 各类外伤
注: 表示 与青 年 组相比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表示 与 中年 组
组比较 差异 具有 显著性 ,P< O . 0 5
配置 的问题。本文研 究结 果表 明I C U收治的患者 中病死 率的构成群体
2 0 ・论
著 ・
表2 各年龄 组 患者病 死率 比较(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6 围皿
重 症 医学 科是 一 门新 兴 学 科 同时 也 是极 具 发 展潜 力 的 一 门学 科 。2 0 0 6 年 中华 医学 会重症 医学分 会出台了I C U 建设和 管理 指南 ,指 出在我 国三级医院和有条 件的二级 医院 ,都应该设立 重症医学科 】 。 2 0 0 9 年卫生部 确定 了它合 法独立 的二 级学科地 位 】 ,自 ̄ t l C U 科的发 展迎 来 了新 的 机遇 和曙光 。但 是 ,I C U 作 为一 个被 动接 纳患者 的科 室 ,具有 很多局限性 ,这就 难免会造成I C U 医疗资源及 医护 人员合理
f a i l u r e a ndv e n t r i c u l a r a r r h y t h mi af r o m J a n u a y r 2 01 1 t oAug us t 2 01 2 d i vi d e di nt ot wo g r o up s . T h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u s e d c o mm o nt h e r a p ywh i l et h e e x pe r i me n t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发生率 比较 高。根据这一情况 , 本文笔者抽取近年 来在我 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合并慢性心衰室性心 律失常的病人 6 0 例 ,对其采取相对应 的临床治疗 措施 , 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现将 具体情况 报告如下。
有显著好转 , 住 院以及治疗时间显著缩短 。 有效 : 其
临床症状 、 体征有一定程度 的好转 , 动态心 电图显 示心率等各项机体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无效 :
级、 Ⅲ级 , 它们依次为 2 3 例、 2 6 例、 l 1 例; 对照组男
性病人 3 6 例, 女性病人 2 4 例。 年龄在 5 6 — 8 2岁 , 平 其 临床症状 、 体征没有任何变化 , 动态心 电图显示 均年龄为 6 8 . 4 岁 。N Y N A分为 I 级、 Ⅱ级 、 Ⅲ级 , 它 心率没有恢复正常 ,严重的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资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 料
抽取 2 0 1 0年 4月一 2 0 1 3年 6月在我院收治的
1 2 0例 患 有 冠 心 病 合 并 慢 性 心 衰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的 病人 , 对 1 2 0例病 人 采取 2 4小 时动 态 心 电 图 、 超声
以下 , 4 8 ~ 7 2小时以后采取 口服方式 , 每天三次 , 每
义( P < O . 0 5 ) ; 实验组病人满意度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 . 0 5 ) 。结论 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得 到保 障, 具有临床推 广价值 。
对 冠心病合 并慢性
心衰 室性心律失常采用胺碘 酮联合 参松 养心胶囊共 同治疗 , 可以获得 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 使 病人 满意度提 高 , 使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
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观察分析患者住院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bnp浓度、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观察出院1月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情况和心力衰竭用药情况。
结果有68例(45.3%)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bnp值以及lvef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胺碘酮治疗能够降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β-受体阻滞剂量。
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与预后、临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衰药物等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关键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546-02慢性心力衰竭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非常大,而心脏性猝死主要由于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心律失常又是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原因[1]。
对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目的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者,心力衰竭确诊为冠心病引起,排除由于严重肺部疾病、严重肝脏疾病、原发性心肌病、高血压、甲亢导致的心脏扩大以及心力衰竭。
所有患者均无肾脏功能不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排除由于电解质紊乱、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目的观察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其均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回顾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统计学检验及分析观察,依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进行分组观察,将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设为治疗Ⅰ组(例数n=34)、将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Ⅱ组(例数n=34),对比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的最终疗效并行以差异分析。
结果治疗Ⅰ组的最终疗效率85.29%(29/34)低于治疗Ⅱ组97.04%(33/34),并且治疗Ⅱ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为2.94%(1/34)低于治疗Ⅰ组d 的14.7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客观判定为研究价值显著。
结论:临床在常规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时,加用胺碘酮药物治疗可更有效地改善临床疗效,预后理想。
标签: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本文通过探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的正确方法,以期为今后治疗类似病症提供可靠有效的借鉴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且其均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均排除因原发性心肌病、甲亢、肺脏疾病、高血压等原因所致的心脏扩大及心衰患者;排除肾功能不全、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及病窦综合征者;排除非冠心病(如药物引发、电解质紊乱等)致室性心律失常者。
依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手段进行分组观察,将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设为治疗Ⅰ组(例数n=34)、将在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药物治疗的患者设为治疗Ⅱ组(例数n=34)。
治疗Ⅰ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42~83岁,平均(64.13±2.26)岁;病程3~16个月,平均(8.36±2.34)个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5位患者。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8.00%的患者为有效治疗,在观察组中有84.00%的患者治疗有效,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观察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胺碘酮,能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标签:冠心病慢性;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会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在观察组的25位患者中,有9位女性患者,16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84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61.1±4.9)岁,患者的病程在7a到13a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10.5±2.2)a。
在对照组的25位患者中,有8位女性患者,17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4岁到83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58.5±5.5)岁,患者病程在7a到12a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9.2±1.1)a。
两组患者都没有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疾病等状况[1],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没有明显的差异。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ST-T情况。
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血 管病 防 治知 识
2 0 1 4年 第 1 期
一
显或者没有任何变化 , 甚 至病情进一 步加重 , 室性 早搏没有降低到 6 0 %, 总体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1 . 5 病人 满意 度评 价标 准
共7 0 例 ,其中显效 1 9 例 、有效 3 5 例 、无效 1 6
例、 总体有效率为 7 7 . 1 %, 实验结果表 明 , 实验组 临 床治疗效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 ,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5 ) , 具体情况详见表 1 。
2 . 2 两 组病 人不 良反应 之 间对 比
病 人满 意 度 评价 标 准 : 使 用 我科 室 自主研 制 的
显效 : 其临床症状 、 体征完全消失或有显著 的 好转 ,室性早搏完全消失或者降低到 9 0 %以上 ; 有
效: 其临床症状 、 体征有一定程度 的好转 , 室性早搏 降低到 6 0 %以上 ; 无效 : 其临床症状 、 体征变化不明
作者 简介 : 谢忠学, 1 9 7 0年生 , 男, 哈尼 族 , 云 南峨 山人 , 内科主 治医师 , 大 学本科 , 主要 从事 内科 住 院医疗方 面的工作。
人。两组的年龄 、 疾病情况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 义( 尸 > 0 . 0 5 ) , 两组病人具有可 比性 。 采用随机抽取的 方式 ,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 每组各 6 0 例 。对 照组对病人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模式 , 实验组在常规 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病人采用盐酸胺碘酮进行治疗。
药 物 以后 出现 的一 系 列 不 良反应 进 行 密 切 观察 , 并 详细记录 , 以及 对 两组 病 人 出现 的不 良反 应 进 行对 比分析 。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分析
¥与对照组 比较 ,P < 0 . 0 5
①邵武市人民医院
福建
邵武
3 5 4 0 0 0
参 考 文 献
[ 1 ] 王兴 国, 杨中民 . 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 [ J 】 . 吉林 医学,
2 0 1 0 ,3 1 ( 3 5 ) : 6 4 7 8 - 6 4 7 9 .
经验体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 第1 1 卷第2 9  ̄ ) 3 ( 总 第2 1 7 J  ̄ ) 2 0 1 3 年l O f J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治疗分析
虞 申荣①
【 摘要 】 目的 :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方案 ,为后期治疗 工作 的开展加 以指导 。方法 : 将 本院收治 的 7 0 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行常规基础 治疗 ( 利尿荆 、硝 酸酯类 、洋地黄类等 ) ,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 ,对照组联合美 托洛尔 ,评价 两 组患者用药后 临床疗 效。结果 :试验组患者各项心功 能指标 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组 间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尸 < O . 0 5 ) 。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 心力 衰
相关数 据结果证 明 ,慢性 心力衰竭 ( C H F ) 临床发病 率与人 组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 ,联合美托洛尔 ( 一受体阻滞剂 ) ,药物初
口年龄增 长呈正 比关系 ,预后 相对较差 f 1 ] 。心力衰竭 是疾病渐
始剂量为 6 . 2 5 m g ,3 次/ d ;用药 1 周后 ,将药物使用剂量调整至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人选标准
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
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病科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病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少例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均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83.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x2为13.965,p0.05,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入选患者均按照叶任高、陆再英主编的《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2]诊断为冠心病,并有心力衰竭。
此外,本次研究还排出了某些其他原因引起的心力衰竭,包括高血压、肺源性、甲状腺因素等其他非冠心病引起的慢性心衰。
1.2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病科在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伴发慢性心力衰竭,并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3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
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则使用中西医结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均给予了抗心衰治疗。
且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心电图检查证实有室性心律失常。
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衰的常规药物治疗与相关护理。
治疗3至4周后定期复查24小时的心电图观察临床疗效。
对照组: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具体给药:第一天缓慢静脉滴注胺碘酮,每日<1.2g,治疗72小时后改成口服用药。
7天内每日三次,治疗7天后改为每日两次用药。
观察组:在胺碘酮用药的基础上添加中成药稳心颗粒联合治疗,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具体作相应调整。
1.4疗效标准。
按照胡大一的《心血管内科学》中相关标准[3]进行判定。
显效: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者平均每小时降低大于等于90%,且心功能为ⅰ级或ⅱ级。
患者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
有效:vpc的减少要≥75%。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分析
< 0 . 0 5 , 相 关比较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 。结论 : 对 于冠心病 慢性 心力 衰竭 患者 , 室性 心律 失 常是 其严 重并发 症之
一
,
因此应该采取整体护理干预来提 高护理质量 , 减 少室性心律 失常的发 生率, 进 而保证 患者 生命 安全 , 并减 少
医疗 纠 纷 。
关 键 词 冠 心病 ; 慢性心力衰竭 ; 室性 心 律 失 常 ; 临床 护 理 ; 探 究分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1 1 4 7 3 . 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2 0 9 5—1 4 3 4 . 2 0 1 3 . 0 7 . 0 6 3
冠心病 慢性 心力衰竭 属于临床 常见病症之 一 , 且 多发 于 中老年人群 , 其发病率呈 现逐年递增 的趋势 。而 室性 心 律失常作为该病 的并发症 之一 , 也 是导致 患者死亡 的主要 原 因。虽然 目前 的临床治疗 方法有 了显著进步 , 能够 有效 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 , 但是预后 护理工作仍 然存在诸 多不 足, 因而严重影响患者远期生活 质量… 。本 组探究通 过选 取自2 0 0 8— 4 —2 0 0 1 0—0 3在我 院接受 临床治 疗的冠 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 律失常 的患者 , 对其进行 对照护
探讨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中西药治疗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积累相关诊疗经验。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我院收治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联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本研究的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且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冠心病;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中西药;疗效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脏疾病,是诱发心力衰竭因素之一,而心力衰竭患者一旦出现有症状室性心律失常,就容易成为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因此,探寻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有效治疗方法,有效减少复发率,降低死亡率,成为此病治疗的重要研究方向。
[1]本文笔者对采用美托洛尔和参松养心胶囊对68例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探讨中西医药治疗此病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68例,均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确诊为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在43~81岁,平均年龄为61.7±1.6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2.3±0.7年;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2例,年龄在45~85岁,平均年龄为62.2±1.7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2.4±0.8年。
两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方面比较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首先,对68例临床确诊冠心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即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ACEI延缓心脏重构、他汀调脂稳斑、充分利尿治疗。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最终引起心脏功能减退的一种病理生理现象。
据统计,冠心病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而室性心律失常又是冠心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点或传导组织发生异常,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则或过快,严重时会导致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
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影响因素以及治疗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旨在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进行系统的临床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这一类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揭示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析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探讨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因素,总结治疗策略及效果评价,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进一步拓展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认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以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的健康。
1.3 研究意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且危险的心律失常类型,容易导致严重的心衰和心律失常性猝死。
对其进行临床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针对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王惠
【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
【年(卷),期】2018(000)007
【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将2016年11月份至2017年4月份作为研究的时间区间,共选择该区间来院接受治疗的78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增加碘胺酮治疗方法.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室性早搏数量与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早搏数量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胺酮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展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王惠
【作者单位】成都顾连康复医院,四川成都61005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J], 徐建刚
2.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J], 蒋大军;徐亚蓉
3.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 [J], 徐建刚;
4.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研究分析 [J], 潘利永
5.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研究分析 [J], 潘利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结果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对于改善心律失常、心衰症状十分显著。
标签: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
心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中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脏病等均能够引发心衰症状,这种疾病将会导致患者运动能力以及抵抗力下降,体内出现潴留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其中包括: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等,此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心衰、心率失常的联合发生,将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价值[1]。
目前,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内将会对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有效控制,但同时存在一定风险,具有局限性。
本研究通过对心衰、心率失常的冠心病患者行以治疗干预,改善临床症状十分显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应用胺碘酮组男40例,女34例,平均年龄(58.6±7.8)岁,平均病程(6.3±2.3)年;对照组男38例,女36例,平均年龄(59.4±8.2)岁,平均病程(6.7±2.8)年。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内容为:吸氧、控制食盐摄入量、服用洋地黄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等药剂,控制低血压、补充钾元素和镁元素。
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生产企业: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359219H49)治疗,应用胺碘酮150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再按照1 mg/min的速度将胺碘酮注入6 h后,采取0.5 mg/min的速度注入,行静脉注射治疗2 d后,改为口服胺碘酮片治疗,1片/次,3次/d。
一周后改为1片/次,2次/d,服用一周后改为1片/次,1次/d。
一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疗效评定指标:①显效:患者早搏现象减少>90%,其他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②有效:患者早搏现象减少>60%,其他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③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未达到有效范围内,临床症状均未发生任何改变,甚至出现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效果比较
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比较
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会引发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由此造成的死亡几率可达50%[2]。
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以控制心律失常为主,增加冠脉血流量,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心力衰竭的现象[3]。
本研究显示,应用胺碘酮组组的总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 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P<0.05),通过行以胺碘酮治疗能够达到降低窦房结自律的效果,最终延长心肌组织以及动作电位,发挥极强的控制心衰以及心律失常的作用,改善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发生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通过对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能够改善心衰以及心率失常的症状,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 武振林,马登峰,王晨,熊伟,郝晓云,任育红,王强,管彩霞,刘景霞,王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07):869-870.
[2] 曾煜周,黃学成,张景昌,邓莲香.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248-249.
[3] 柳瑞梅,李德增,慕守满.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