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L州c,xtJOURNALOFTRADITIONALC1-1INESEMEDICINE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研究概况*

★张文立1封丽华2贾小红3樊建平3(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1203;2.河北省石家庄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11;3.河北省邯郸市明仁中医院邯郸056001)

关键词:针刺疗法;中风;肢体痉挛;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是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的疾病,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其出现代表肢体肌力的恢复,若停留在此阶段,会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功能恢复,甚至导致肢体挛缩,功能完全丧失。针刺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疗中风偏瘫的重要方法,但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根据近10年来文献,现将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机理综述如下:

1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李氏…1等采用头针、电针、体针、结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治疗后患者ADL评分,上EEr敏评分均显著提高。陈氏【2]2等按脑卒中偏瘫阶段论治,痉挛期取患侧肩骨禺、手三里、外关、合谷、阴陵泉、三阴交,强刺激捻转手法,并在患侧曲泽处放血,每次3~5滴,每周3次,配合促进机体肌力、肌张力、躯体平衡恢复的功能训练,取得较好疗效。陆氏【3j指出痉挛性偏瘫针刺治疗当以阴经穴为主,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并提出针刺治疗脑卒中应根据病情、病程、病位、病症等因人而异。吕氏【3】等针刺三阴经穴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60例。取穴人中、极泉、曲泽、尺泽、大陵、阴廉、阴市、血海、三阴交、照海,运用平补平泻手法,以Ashworth法评分痉挛程度,结果上肢痉挛解除率65%,总有效率85%,下肢痉挛解除率63.3%,总有效率91.6%,与传统经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徐氏[4]等将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40例随机分为透刺组、传统取穴组,透刺组取穴:肩骨禺透臂腈、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后溪、环跳透秩边、梁丘透血海、伏兔透髀关、阴陵泉透阳陵泉、三阴交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0627102D-59透悬钟、太冲透涌泉。针法:用3寸/4寸毫针提插捻转,探针手法,以获得强烈针感。有触电的感觉为佳,1次/FI,10次为一疗程,经治2个疗程,两组患者不同肌张力增高缓解的有效率透刺组均高于传统组(P<0.05)。谭氏【6J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分期针刺组和头针组。分期针刺组痉挛期上肢取巨骨、天宗、肩髑、孺会、天井、外关、腕骨、三间、后溪等手少阳三焦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为主,下肢取环跳、居髑、殷门、申脉等足膀胱经穴和足少阳胆经为主,以促进痉挛劣势侧肌张力恢复,对抗痉挛优势侧痉挛。疗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FIM。结果分期针刺组基本恢复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2例;头针组基本恢复3例,显著进步16例,进步10例。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FIM评分比较,分期组针刺FIM评分治疗前为60.50±27.44,治疗后107.50±18.46。治疗后改变值为47.56±20.37,头针组FIM评分治疗前为81.14±22.87,治疗后改变值为104.54±21.06,治疗前后改变值为23.52±11.24。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FIM评分住院治疗均有明显提高(P<0.001),治疗后分期针刺组者的FIM评分增加值和头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胡氏【6J用电针治疗34例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刘氏【7]等用温针灸阴经穴为主治疗脑卒中关节痉挛30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2实验研究

不同的针刺方法对中风后脑神经动能康复产生不同的影响,张氏[8]等将正常SD大鼠在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电刺激偏瘫肢体手三里、外关、伏兔、三阴交,刺激频率75Hz,强度60~80衅,30分钟/次,6天为一疗程,共6周。发现在坏死边缘区突触

・68・ 万方数据

数目增多,突触间隙变窄,突触活动区长度增加,突

触后膜致密物质增后,而在远隔区及镜区,突触的数目及结构改变不明显。表明电刺激瘫痪肢体,可以引起相应大脑皮层突触数目及结构发生可塑性改变。电刺激还可以是使神经细胞的突触数目有趋向性延长及连接。王氏19】等对新生大鼠脑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wQ一10D型多用电子治疗仪,用常规1寸不锈钢银柄针灸针安装在301TIITI×30rlLrn的培养皿底部,固定电极正负方向,给细胞电刺激。

脉冲幅度为连续波形,80~120mA频率20Hz,2次/天,30分钟腴,共7天。结果电刺激可使神经细胞的突起有趋向性生长与连接。发现后期电刺激组的一些细胞突起呈现趋向性生长,延伸的方向与刺激的电极的方向大体一致;有的细胞还与同一方向的远处细胞的轴突或树突相连接而距离较近的细胞的突起多呈趋向性纵向性生长,平行延伸,相互之间很少横向连接,表明电刺激可以使培养的神经细胞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方氏[10]等用电刺激治疗右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大鼠,刺激偏瘫肢体的足三里、外关、伏兔、三阴交,频率75Hz强度60~80衅,30分钟瞅,6天为一疗程,治疗后脑梗死灶边缘区的

神经元与星行胶质细胞的超显微结构,胶质酸性蛋白表达,神经丝蛋白表达,神经丝蛋白和微管相关表达,神经元调亡及脑微血管舒张数量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性,说明电刺激可以通过增强梗死灶边缘区和远隔区星形细胞活性而促进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何氏【11]等用线栓法制成脑梗死模型后电刺激双侧肢体,频率3Hz,波宽5脚,30分钟瞅,1天1次,共4周,发现患侧刺激组和双侧刺激组的运动功能恢复较无刺激组明显,双侧刺激组较患侧单侧刺激组的功能恢复更明显,提示电刺激双侧肢体可以增强脑卒中后早期功能恢复。近年来研究发现,电刺激双侧肢体,频率3Hz,波宽5脚,30分钟欣,1次/天,共4周,可使脑卒中后大鼠血管结构发生改变在不同脑区域的血管面积密度(梗死区域周围)比单纯刺激患侧肢体是明显增加,且不同电刺激时脑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表明功能恢复与梗死体积大小无关宁2]

3影像学研究

从影响学角度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偏瘫后的肢体康复的机制,lee[13]等对6例大脑中动脉梗塞导致的患者及8例健康人针刺前后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脑血流灌注显示,针刺穴位选取患侧上肢合谷、手三里、曲池、肩骨禺、巨骨和外关,留针20分钟。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尤其是梗死灶周边的缺血

江西中医药2008年3月第3期总39卷第303期

带,同侧或对侧感觉运动区皮质rCBF(局部脑

图)显著增加而正常人的rCBF增加主要见于

旁回、运动前区皮质、双侧额颞叶区和同侧苍白

表明脑卒中后针刺治疗可以激活梗死灶旁功能

重组区。燕氏【14]等利用经皮电刺激治疗4例

死偏瘫患者,刺激穴位取患侧上肢的肩髑、曲

il谷、手三里、曲池、巨骨和外关,及下肢的足三

≠溪、阳陵泉、昆仑。双向方波,脉宽0.2ms,频

10Hz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发现电刺激治疗后

时后患侧和健侧船F变化率增加,推测单侧电

可改善双侧大脑rCBF,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脑

有积极的促进作用。Kimberley[”J等的一项随

照双盲试验中采用中等电刺激16例慢性期脑

患者的前臂伸肌激发手指伸展,频率50Hz,脉

b0秒,6小时/天,3周内治疗10天,共60小时。

看用功能核磁扫描。结果发现患者的手指肌

K握力等大大改善,而且同侧肌体感觉皮质的皮

度指数也明显增强。表明电刺激可以通过促进

功能重组而促进运动功能恢复。s删th【16J等对dl健康人的下肢采用四种电刺激剂量:感觉阈值=j0嚣『▲I

%、低水平、高水平和最大运动剂量刺激,刺激以_-v7a别进行功能性核磁成像螺旋回波平面显像,对

高Z感觉区、第一运动区、齿状回、丘脑和小脑扫描

’井行PPar≈m分析.管硼存所诜的由iliII激参数

和感觉运动区的血液动力学反应之间存在一个剂量

一反应关系,表明脑功能激活和电刺激的剂量有

关[16]。

4现代神经机制研究

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现代神经机制,郭

氏【17]等总结近年来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的神经

机制实验研究结果:(1)促进脑细胞结构及功能改

变,(2)增加脑局部血液流量及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

性,(3)调控神经生长相关基因表达,(4)并能促进缺

血后损伤神经元的修复。章氏等[18J针刺临床验证

利用针刺诱发协调及平衡肌张力,疗效确切,符合神

经及运动生理,符合Hrunstron偏瘫恢复原理,有其

合理性、科学性,不失为中医治瘫的一种新的治疗方

法。钟氏[19]等利用张力平衡针刺法,以协调肌群问

张力平衡为重点,强化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拮

抗上肢屈肌、下肢伸肌运动,使肢体张力平衡。此据

平衡选穴及针刺手法,使之作为外周感觉信息,强化

输入,强化皮层对运动的反应,抑制异常模式,促进

分离和协调运动,尽早实现大脑皮层的功能重组。

5治法探讨

李氏[20】主张从阴经论治,认为脑卒中后遗症期

・69- 万方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