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背诵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五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
2、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3、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方法
赏析、诵读
重点
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
师生活动
使用设
备软件
设计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由诗歌导入
认真观看、听
用PPT
课件
引导
学生
进入课
创造情景
氛围自然导入
研
读
诗
歌
一、学习《江南逢李龟年》
1、泛读诗歌
2、赏析诗歌
3、感悟诗歌蕴含的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送灵澈上人》歌蕴含的的思想感情
1、自己朗读
2、赏析诗歌
3、感悟诗歌蕴含
投影:
1、画面
2、注解
1、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1、开阔学生知识的视野
2、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反馈评价
提出问题:
1、在这节课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2、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3、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
PPT展示问题
了解学生对次活动掌握的情况
布置
作业
背诵学过
的两首诗
完成练习
PPT展示问题
巩固学过
的知识
教学反思
2、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
3、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3、赏析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四首》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古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通过研究古诗四首,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 带领学生感受古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在感性认识上得
到提升;
-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与兴趣。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古诗四首的意思;
- 难点:理解诗歌的构思和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教师热情地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授课内容——《古诗四首》。
2. 师生一起唱唱《静夜思》,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悟性。
研究(30分钟)
1. 分段讲解《江雪》,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研究词语。
2. 分段讲解《登鹳雀楼》,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感情和气氛。
3. 分段讲解《将进酒》,引导学生领会诗人的豁达和自信。
4. 分段讲解《赋得古原草送别》,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缅怀。
5. 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反复朗诵并体悟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拓展(10分钟)
1.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古诗或赋词。
2. 邀请一些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全班。
归纳(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全面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
2.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手段
1. 大黑板、彩色粉笔等。
2. 相关的媒体设备。
教学评估
1. 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2. 考查学生对古诗四首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通用6篇)小学古诗《山行》优秀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读准“斜”,理解词语。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
4、学习写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此环节检查上节课所学古诗背诵情况。
2、忆学习古诗的方法“读、悟、想、品、诵”。
读——诗文;思——诗意;想——画面;诵——全诗。
表扬大家学习古诗的热情,今天在来学习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诗《山行》。
(二)出示《山行》。
1、交流作者杜牧。
资料准备:(杜牧是唐朝诗人,擅长写景,人称“小李杜”。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解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按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诗。
(三)学习诗文。
1、初读古诗,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杜不准的地方。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学法自学古诗。
(通过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
(2)逐句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准备指导:坐是“因为”的意思。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庭中有奇树》和《龟虽寿》。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庭中有奇树一、导入由诗歌朗读视频导入。
【设计意图】由《古诗十九首》的朗读,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感知诗歌内容1.读顺字音节奏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进一步指导阅读: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
《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
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歌大意(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预设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
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读出意境画面师: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诗句呈现的画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古体诗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
同时初步感知诗作内容,为后面理解情感、把握手法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歌之意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预设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
“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设问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寄托了怎样的情怀?预设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
一个“思”字,可谓诗眼。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词、催”等7个生字,会写“催、醉”2个生字。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任务一:复习导入,回顾方法」活动1:齐背《出塞》活动2:回顾《出塞》学习方法预设: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设计意图:根据学古诗的几个步骤学习古诗,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任务二:解诗题,知诗人,读诗文」活动1:解诗题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等。
活动2:知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吗,师生交流诗人情况。
课件展示。
活动3:读诗文(1)生过字词关(2)学习生字“催、醉”,师指导书写。
(3)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划分节奏,为学诗做准备。
)「任务三:明诗意,想象画面,入诗境」活动1:明诗意(1)小组合作学习:请同学们拿出预习单,同学们已经按照预习单认真做了预习,请同学按照句式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理解诗句意思。
(2)小组交流学习,教师相机指导(出示诗句一、二行)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活动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琵琶声)指名生说,讨论交流。
活动3:入诗境(学习三四行诗句)(1)在场所有的将士们都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战士们,你们想对我说什么?(预设: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
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
(2)指名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理解诗意。
)「任务四:悟诗情」活动1:从“古来征战几人回?”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战争使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多少尸骨埋葬他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1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至关重要。
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研究和实践教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针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三首》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该教材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古诗词三首》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编选的古诗词推荐阅读教材,包括《登高》(作者:杜甫)、《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和《赋得古原草送别》(作者:白居易)三篇古诗词。
这些古诗词作品不仅各有特色,也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学风貌和阅读习惯,非常适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和学习。
针对该教材的教学设计,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一、前期准备1.课前调研。
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基本认识和兴趣程度,为教学设计提供依据和思路。
2.教师自身修养。
教师要依据自己的古诗词知识水平和鉴赏能力,提升自身素养,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3.教材阅读和选材。
教师要深刻理解《古诗词三首》背后隐藏的文化意蕴,选取合适的诗词作为教学重点。
二、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诗词的图像、朗诵、故事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诗词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分析:通过对古诗词的阅读和解析,分析古诗词的词语、句式、韵律和意境,让学生深入了解诗词的构成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 朗诵:让学生借助声音、语调等手段,朗诵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美感,在朗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4. 集体阅读:学生分组进行集体阅读,通过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的方式,探讨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主题和寓意。
5. 独立阅读:学生独立阅读古诗词,通过自主思考、回答问题等方式,巩固和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总结1. 回顾课堂内容:通过提问、讨论、回答等方式,梳理和总结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鉴赏。
古诗小学语文教案
古诗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古诗的特点和韵律规律; 2. 分析并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 能背诵一首古诗并朗读出来。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加深对古诗的理解;3.学生能够背诵和朗读一首古诗。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古诗知识,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了解古诗的特点(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古诗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韵律、押韵和格律等特点。
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并详细解读一首古诗,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独特之处。
3. 分析古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15分钟)选取一首简短的古诗,让学生分组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的意义和作者的用心。
4. 背诵和朗读古诗(20分钟)选择一首既有趣又能体现古诗特点的古诗,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背诵和朗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节奏,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
5. 总结和评价(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四、课堂活动及教学资源准备1.准备展示经典古诗的PPT或幻灯片;2.预先选取需要分析的古诗和背诵的古诗;3.准备大纸张和彩色笔,以便学生在分组活动中记录分析结果;4.准备音频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古诗的朗读。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和表达的方式,使学生对古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分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朗读环节中,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发音和情感表达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创作和演绎。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三篇意境的想象、语言的品味、情感的诵读,这几方面体现了古诗词教学的共同规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一:秋思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体会《秋思》的意境,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二、重难点: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的情感,体会意境,这也是这首诗的难点所在。
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首先出示PPT:“同学们,请观察大屏幕,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将所看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呢?自己考虑后自由发言。
”“在此情此景下,你能想起我们学过的那些古诗?”(《静夜思》《泊船瓜洲》)“这两首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思念家乡”。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思乡诗,是由唐朝诗人张籍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秋思》。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教学倡导循序渐进,温故而知新,此环节,我以明月为引,通过学生的联想而引出思乡主题,回顾所举例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初步感知新授课的教学重难点打下了伏笔】(二)新课讲授1、解诗题,知诗人。
首先让学生分别介绍了有关张籍的资料。
师总结:张籍的老家是吴郡,也就是现在的江苏苏州。
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正独自一人居住在洛阳。
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小学五年级语文《古诗三首》精品教案二:泊船瓜洲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借助注释、抓住重点词句、利用插图、发挥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表达的方法。
3、感受古诗的韵味,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培养动手搜集资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意,积累古诗。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6篇专题“小学古诗词教案”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
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
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关于小学古诗词教案【篇1】两首古诗在内容上是有联系的,都是写童年生活的。
在学习课文时,既可以把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学,体会其内容上的相似之处,感悟童年生活因环境而不同,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又可以重点学一首,放手让学生自学其他一首。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两种教学设计都是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学《牧童》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环节: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相信通过这一段导语,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被大大的激发起来,他们肯定会迫不及待想知道神仙写的诗会是什么样的,这时候我们要投其所好,赶紧进入第二个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三次朗读,达到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
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通过以上的三读,学生对这首古诗有了自己的理解,但是自己的这种理解到底准不准确,这时候需要教师适时的点拨,很自然的进入第三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这个环节可以分四步进行: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
原创小学语文古诗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古诗的特点和表现形式;•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古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古诗的分类和代表作品;•古诗的欣赏和鉴赏技巧;•创作小学古诗的基本要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古诗的概念和基本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步入主题(10分钟)教师分别介绍古诗的五言、七言和律诗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古诗,并举例说明。
3. 鉴赏古诗(15分钟)教师选取数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让学生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让学生形容自己的感受。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讨论,讨论古诗的意境、主题、表达方式等。
5. 小组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讨论结果,并解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6. 古诗创作(2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古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首古诗,并给予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7. 交流分享(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互相欣赏和评价。
四、教学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创作的古诗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创作的能力和表达的情感等。
五、教学延伸在学生掌握了古诗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后,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古典文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反思古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评价和反思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
小学古诗词教案(合集15篇)小学古诗词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三词客”“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大家知道吗?(“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词人苏轼的一首词《浣溪沙》,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词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词的内容。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
(注意读出节奏、情感)3.范读,齐读。
三、再读诗词,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需乐观的哲理。
)3.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在蕲水的清泉寺游历,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谁说人生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你看门前的溪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在老年时感慨时光流逝。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
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优美的风光和环境)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哀怨惆怅)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 2. 掌握古诗的背诵技巧; 3. 能够理解和解释古诗中的意象和意义;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欣赏古诗并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1.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2.古诗的背诵技巧。
三、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含古诗部分);2.多媒体设备;3.黑板和粉笔;4.课堂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古诗的图片或背景音乐,引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2.提问:“你们平时喜欢听诗吗?你们能背诵一首古诗吗?”引导学生谈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新知呈现(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首简短的古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意境;2.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义。
操作演练(15分钟)1.分发课堂练习题,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古诗背诵,并互相表演背诵的成果;3.老师逐一点评学生的表演,给予肯定和指导。
深化拓展(15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意义,开展小组合作活动;2.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语言重写一首古诗,并进行小组展示。
归纳总结(10分钟)1.整理古诗的基本特征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2.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回答课堂小结问题,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课堂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背诵一首古诗,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解读;2.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练习自己创作一首古诗。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讨论和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背诵古诗,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但在操作演练环节,由于时间紧迫,有些学生未能表演自己的背诵成果,下次可以适当安排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展示机会。
此外,深化拓展环节的小组合作活动需要教师提前规划好,确保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合作、互相学习。
总体而言,本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诗词的主题、意境、情感和艺术特色。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4.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三首》,并尝试创作一首诗词,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基础,对古诗词的韵律、对仗、修辞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古诗词三首》的学习将更加深入。然而,由于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学生在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难点:帮助学生化解古诗词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寓意,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2.重点: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重点: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汲取人文精神,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理解并默写《古诗词三首》中的生字词,如“寻”、“隐”、“宿”、“晓”、“染”等,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2.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词三首》,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学会分析古诗词的意象和寓意。
1.针对学生古诗词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针对学生在理解诗意方面的困难,教师应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化解难点,深入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案引言: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本教案旨在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特点和重要作用;2.学习背诵和欣赏数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4.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诗词教材、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等;2.学生准备:纸笔、课本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课堂上播放古诗背景音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并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古诗词的魅力和重要性。
2.知识讲解(2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简要介绍古诗词的特点和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数首简短的古诗词作品,介绍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3.分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求组内成员共同合作,进行诗词朗诵和解读。
其中一名学生担任团队发言人,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诗词,并陈述他们对该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其他组员可在朗诵和解读过程中配以手势或表演,以提升表达效果。
4.互动游戏(20分钟):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教师准备事先编写好的古诗词歌曲,播放音乐时,学生根据歌曲里的提示词填写出完整的古诗词,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5.创作活动(2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古诗词知识,自行创作一首与春天有关的小诗。
教师指导学生在创作中注重用词准确、意象生动,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来写作,提倡多角度的思考。
6.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词对人们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鼓励学生将古诗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诗词表达自己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体验。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5篇)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5篇)作为专门给别人教授学问的人民老师,常常需要借助教学设计的帮助,通过规划和布置,对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做出有创意的决议,从而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多篇可选,欢迎阅读、借鉴并下载。
古诗词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第一课时(《牧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
3.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舒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介绍诗人,激发爱好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
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夫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相互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同学反馈并质疑。
(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同学的质疑)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躺着观看光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同学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依据同学回答,老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模糊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快乐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老师配乐朗读,同学闭目想象。
2.同学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
古诗歌朗诵低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能够朗读古诗歌,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3.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古诗歌的基本意思。
2. 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能够通过朗诵古诗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教学准备。
1. 选取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古诗歌,如《咏鹅》、《静夜思》等。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歌的意境。
3. 准备相关的朗诵教材,包括发音、语调等方面的指导。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古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或者意境,引发学生对古诗歌的兴趣。
2. 学习古诗歌。
教师向学生介绍选取的古诗歌,讲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思,让学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内容。
3. 朗诵训练。
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朗诵古诗歌,包括语调、停顿等技巧。
然后让学生跟读,纠正他们的发音和语调。
4. 分组朗诵。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练习朗诵古诗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5. 朗诵比赛。
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朗诵成果,激发他们对古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朗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古诗歌的意思,掌握基本的朗诵技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在朗诵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加强训练。
因此,下节课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七、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者博物馆参观,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古诗歌的背景和意境。
2. 组织学生到戏剧院观看古诗歌改编的舞台剧,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感受古诗歌的魅力。
3. 组织学生到自然风景区进行写生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自然景色来感悟古诗歌的意境。
八、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诗歌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朗诵技巧。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继续加强学生对古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
教案模板:小学语文古诗一、教学背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本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古诗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感受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准备•教材:选取一首适合小学生的古诗,备好相关课文。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向学生介绍古诗的定义和特点:古诗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形式简短,意境深远。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基于教材中选取的古诗,通过教师朗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解释古诗中使用的生字和生词,确保学生能够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3. 分析古诗结构和意境•通过PPT或黑板,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古诗的结构和意境。
•分析古诗的字数、句式、韵律等方面,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严谨性和美感。
4. 欣赏其他古诗作品•向学生介绍其他优秀的古诗作品,并进行朗读和解析。
•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情感之美等。
5. 创作古诗•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古诗,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分享学生的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学习古诗,让学生了解古诗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通过分析古诗的结构和意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通过欣赏和创作古诗,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古诗的兴趣。
七、课后拓展•鼓励学生读更多的古诗作品,提高其对古诗的理解水平。
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丑奴儿》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把握诗词主旨。
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诗词,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2 .理解诗词大意,体会作者情感,把握诗词主旨。
教学难点结合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理解诗词内容,把握诗词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我国古诗词源远流长,风格迥异,有的豪放如大江东去,有的婉约如小桥流水,有的粗犷如旭日喷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词,品味古典诗词的美。
新知探知^H一、知人论世1 .作者简介。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许浑、李商隐、秦观、辛弃疾的简介,引导学生简单了解作者的信息。
2 .写作背景。
【活动内容】教师出示课件中《咸阳城东楼》《无题》《行香子》和《H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简单了解这几首诗词的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为理解诗词内容作铺垫。
二、诗歌赏析【活动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四首诗词,每首诗词单独赏析,过程如下。
1 .听朗读音频,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想象诗词中描绘的场景。
反复诵读诗词,读出节奏和韵味。
2 .发挥想象,借助诗词的写作背景,结合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词的意境。
3 .赏析诗词的句子,体会诗词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师引导学生从写法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感受诗词的韵律美,想象诗词描绘的场景,理解诗词大意,体会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堂小结《咸阳城东楼》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赋予抽象的感情以具象的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无题》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咏叹忠贞爱情的诗篇。
诗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蕴藉地写出了浓郁的离别之恨和缠绵的相思之苦。
《行香子》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
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表现了词人享受田园风光时内心的快意与轻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小学课外古诗词教学设计
新安实验小学倪燕伟
一、教学目标:
掌握古诗词自学理解的六步法,融会贯通自学古诗词;用四步法引领学生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感受诗之韵。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意境,感受诗韵。
三、教学过程:
(一、)初探古诗词学习步骤。
古诗词的学习是可以总结方法和步骤的,这样更有利学生自学理解。
上课伊始,教者和学生一起归纳小结。
读诗题。
看到古诗题目先读一读。
知作者。
然后了解一下作者是谁,并说一说。
读古诗。
从整体入手,读通古诗。
解诗词、释诗意。
结合阅读书下的注释,扣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达到对诗句的理解,再相互交流,达成共识。
悟感情。
在理解古诗达意的基础上,再去剖析诗人作诗的目的,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一步是难点,下面作重点指导。
再读古诗。
感受韵味,深化认识,并达到记忆背诵的目的。
(点评:板书这六个步骤,并在四五两步下加着重号,使学生明确这两步分别是古诗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
)入境悟情,感受诗韵。
谈话:我们进行古诗词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感悟意境,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想象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自己的一生服务。
1、学会想象,体味诗情。
(板书)
(1)谈话:古诗的特点是简明扼要,作者有时会故意留有空白,而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生活积累去填补这些空白。
我们要善于借助这些“空白”,去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2)举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出示:“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引导学生想象,这对老年夫妇在聊些什么?
(点评: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再现了一个丰富生动的生活画面,体会两位老人安适恬淡的心境,感悟作者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的热爱。
)(3)再举例:[《咏柳》]
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启发学生想象,“春风看不见,摸不着,作者为什么把它比作剪刀呢?是谁在握着这把剪刀呢?”
(学生的想象激活了,诗的情韵徐徐展开,让人思接千载。
)
2、推敲诗眼,感悟诗魂。
(板书)
(1)谈话: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
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这样,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
(2)举例[《泊船瓜洲》]
出示:
“春风又绿江南岸”,
教师引导:诗人反复斟酌,舍弃了“来”、“过”、“到”、“入”、“满”,而用“绿”字。
通过这个“绿”,你感受到了什么?
(点评: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玩这个字,使学生感受一片绿色锦绣激起诗人重返政坛的美好愿望。
)
(3)再举例[《早发白帝城》]
出示:“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师引导:诗人李白是在流放至白帝城被赦召回时写的,轻舟顺水而下,一日千里,一个“轻”字,可以表现出他当时什么心情?
(点评:一个字把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关键的字词,表面看学生似乎懂了,其实不然,正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魂。
)
3、了解诗人,走近诗心。
(板书)
(1)谈话:古诗的意境,反映着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如果联系特定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加以研究,就能走近诗人,更好地体会诗境。
(2)举例[柳宗元的《江雪》]:
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教师:短短的二十个字,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极品意境,引人深思。
如果我们深入地了解诗人创作的背景,就会受到不小的启迪。
教师补充:通篇表现了柳宗元被贬后的孤独心情。
白雪皑皑,鸟雀无影,阒无人迹,烘托了孤舟寒江、孑孓独钓的意境。
诗人生活在
“安史之乱”的中唐,此时他被贬为永州司马,远离朝纲。
苛政猛于虎,重赋比蛇毒,连大地都剥削光了,还能“钓”什么?江中本无积雪,也不可能“钓”,“无”中生“有”,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这样就揭示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谪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点评:当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教学要把握好“度”,做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
4、音画合壁,再现诗境。
(板书)
(1)谈话:音乐与古诗词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
诗配乐也能帮我们走进诗歌的意境。
(2)举例[学习《静夜思》]
(3)多媒体出示月夜清冷的画面,同时播放古筝或琵琶演奏的曲子,教师吟颂古诗。
(4)教师:这时你们的眼前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点评:很快把学生带进一个明月当空,诗人倚窗思家的环境中在古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电教手段,音画合璧,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作用,对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有着很大的帮助。
)
(5)教师: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书上的插图,来入情入境。
(6)举例[〈〈望洞庭〉〉]请学生观察画面。
(7)在这张月夜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点评:这样,使诗与画统一,既是吟诗,又是读画,同样可以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感悟诗之
“韵”。
)
(三)总结学习。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古诗学习的基本步骤,更重要的是知道了感悟诗境,可以通过展开想象,扣住诗眼,了解诗人,入情入境等方法进行。
收获真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