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追求高效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结合追求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在不断增强,阅读教学中不再只有滔滔不绝地说,有声有色地读,课堂练笔也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经常成为压轴节目。不可否认,在崇尚读的今天,课堂练笔无疑是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综观我们语文课堂中的练笔,是否都真正地有效呢?让我们来聚焦几堂语文课。
一、随心所欲,天女散花
阅读课上的练笔应有一定的练习意义,即目的。目的不应该包罗万象,否则就失去其练习的实际意义。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把练笔当做“作料”,想到怎么练就怎么练,就像是“天女散花”,想怎么散就怎么散,随心所欲。在教学中往往“为练笔而练笔”,事先没有预定的教学目标,或者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准确,使得练笔显得浮华有余,价值不足。如一位教师教学《白鹭》,课文结尾处是: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教师问学生:“你们还能把白鹭想象成什么呢?”郭沫若的诗本身就是流淌着诗意,教师在这儿本来是拓展学生思维的训练,但是这一练笔本身就比较狭窄,由于教师的把握失准,从而导致学生“胡言乱语”,所说的内容对于语言训练没有意义。
二、思考不足,生搬硬套
教学的方式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有些教师设计了课堂小练笔,却缺乏全面的思考,使课堂小练笔出现了画蛇添足、生搬硬套的现象,无法使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好处,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时练的是:你想对其中的父亲或者儿子说些什么?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练的是:你想对他们其中一位说什么?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练的是: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官兵、老百姓其中的一位,你会做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生活体验,只会写出一些干巴巴的陈词滥调,而且以上的小练笔形式只不过是一种“公式”代入法,生搬硬套,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不仅无法达到课堂练笔的目的,甚至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语文的教学。
那么,如何把写的训练有机融合于阅读教学之中,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呢?根据和美语文的理念、“融通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追求两极融通的和美境界的理论,关于读和写,在具体教学操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挖掘文本资源,找到读写的融通点,使读写融通,以收获课堂的高效。
融通点一——内涵丰富的词语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技巧、语言情感的聚集点。对于这些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还可以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有这样两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其中诗中的“胡尘”一词含义丰富、意蕴深刻。湖州市吴兴区的周明珠老师在教学这首诗时,紧紧抓住了“胡尘”一词展开教学。
师:同学们,“胡尘”是指怎样的尘土呢?
生:这是胡人铁骑践踏飞扬而起的尘土。
……
师:这仅仅是敌人飞扬跋扈、胡作非为飞扬而起的尘土吗?这些飞扬的尘土里还沾染着什么呢?
生:还沾满了百姓的泪水。
生:这不仅是尘土,还沾满了百姓的血和泪。
……学到这儿,教师马上激情引导:老百姓在敌人的铁骑之下,流尽了眼泪。听,哀声遍野;看,生灵涂炭……透过“胡尘”这个血淋淋的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来,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写成几句话吧。
在这一个教学片段中,周老师通过让学生诵读、感悟、抒写等方式巧妙地将“胡尘”一词由抽象符号变得形象可感。同时,读和写就在“胡尘”这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上得到了融会贯通,学生在这样的读写融通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恨诗人所恨!
融通点二——经典的语言
我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名家名篇、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或句式精美、语言生动,或结构典范、简洁明了,或表现手法独特……因此,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随时进行模仿、迁移,在不知不觉中,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理解,还让学生掌握作品中一些经典的写法。
如《卢沟桥的狮子》一文的第二自然段:这些狮子真有意思……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这段话描写狮子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串联,语言很有规律,还用人格化的写法写出了狮子的可爱,读后让人惊叹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高超。结合这一语段的特点,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在教学这一课时,设计了两个板块的语言训练,使读和写巧妙融合在一起。
第一板块,学习这一段话时,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朗读、感悟,感受到在和平年代里,这些狮子正在尽情地嬉戏,享受着天伦之乐。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继续想象:有的狮子(),好像()。
第二板块,先看录像:枪林弹雨中的狮子。然后,音乐声起,教师进行了动笔前的引导:这些在枪林弹雨中的狮子,它们还会幸福吗?还有快乐吗?这些失去了幸福和快乐的狮子,此刻它们又在做什么呢?联系当时的情境,在作业纸上改写或者补写课文最后一段,可写一句或两句。
1. 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
2. 有的低着头,好像()。
3. 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
4. 有的小狮子藏到大狮子的身后,好像()。
5. 有的小狮子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好像()。
6. 有的(),好像()。
在枪炮声的渲染下,在凄凉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依托文本的语言,结合自己的体会,“辞以情发”,在创造的天地间驰骋。
生: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为牺牲的战士们流泪。
生:有的小狮子偎依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在躲避敌人的枪雨。
生:有的狮子蹲坐在石柱上,好像在指责这些破坏和平的人;有的低着头,好像在为炮火中受伤的人们而伤心。
生:有的大狮子把小狮子按在地上,好像害怕日寇把自己的幼子抢走。
……
学生的这些鲜活灵动的文字中既有“课”的影子,又是心灵的折射。既有“仿”的痕迹,更显“创”的内容。而通过这种仿中有创的练笔,学生从不同程度上开掘了文本的潜在资源乃至创生了文本的新资源。这正是读写融通所绽放的活力,所显示的魅力。
融通点三——课文的留白
精彩的文章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去细品,去深思。在教学这样的课文时,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课文的空白点及未定点,在调动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个性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
如《老人与海鸥》一文,老人与“我”聊起海鸥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
这句话中有一个留白点——省略号,董翱老师在教学这一段时就在这个省略号上大做文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董老师的教学流程如下:
师:省略号中蕴涵着什么?
生:表示老人的话没有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