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西湖游记两则》学习要点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知识精讲

九年级语文《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诫子书》《西湖游记二则》【具体教学内容】《诫子书》(一)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二)文章解读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关于诸葛亮的名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3澹泊: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淫慢:过度享乐险躁:暴躁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4、重点语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明确: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明确:不恬静寡欲就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澹泊”“宁静”,互文见义。

词汇虽异却表达了主“静”的同一思想,反映了诸葛亮的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事的思想及心态。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明确:这句话道出了学与静、学与志的关系。

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明确: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需从淡泊宁静中提高自身修养,最忌荒唐险躁。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明确:对爱子反复告诫,人生短促如白驹过隙,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否则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关于惜时的名句: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傅玄);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

(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未来的时间踟蹰接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远静止。

(席勒)(三)帮你总结1、万事需要静。

2、学习和珍惜时间对一个人来讲是最重要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教案鲁教版22.西湖游记二则第一课时一、素质教育目标1.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

2.欣赏西湖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解决办法:通过整体感知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重点、难点。

三、课时安排 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对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质疑,师生共同回答。

2.训练朗读能力,交流欣赏体会。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西湖一导入新课杭州西湖,是我国最优美的名胜之一。

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来赞美它。

大家想一想宋朝著名诗词作者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雨后》中谈到西湖的两句诗是什么?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今天,我们学习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写的《西湖游记二则》,看看作者是怎样独具慧眼,描绘西湖胜景的?(一)明确目标整体把握全文,掌握重点词语,疏通文意,重点学习西湖一。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范读课文,掌握以下重点词语。

棹、岚、勒、突兀、相次、歌吹、艳冶、染翠、设色、夕春、受用、目酣神醉、山容水意、花态柳情。

2.看大屏幕出示的西湖风景,反复朗读课文,疏通文字,把握文意。

3.《西湖一》直抒灵性,写出了西湖迷人的景色及自己的心境。

《西湖二》作者以清丽明快之笔,描绘出西湖由白堤断桥至苏堤六桥一带春日盛景,并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与朱司理》)“一入吴县,如鸟之在笼,羽翼皆胶,动转不得”(同上)备尝“人间恶趣”(《与丘长孺》),因此又羡慕陶潜“归去来兮”,决心“掷却乌纱,作世间大自在人”(《与李本建》)。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
教学建议
一、课文主旨
《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
《西湖一》全文共5 句。

第一层(第1 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 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 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20 西湖游记两则

20 西湖游记两则

20 西湖游记两则【基础须知】一、字词积累突兀:高耸的样子。

棹: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勒:抑制。

相次:一个接一个地。

次:按顺序排列。

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

数:屡次。

去:离开。

弥漫:满,遍。

歌吹:唱歌奏乐。

这里是说歌妓很多。

吹,管乐器的演奏。

艳冶:美丽,妖艳。

染翠:变成绿色。

岚:山气。

设色:用颜色描画。

夕舂:夕阳。

目酣:形容非常爱看。

酣,喝足了酒。

罗纨:精细的织品。

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二、作者简介袁宏道,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重点梳理】一、课文主旨《西湖游记二则》是明代袁宏道的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结构内容《西湖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西湖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写西湖景色最盛美的时候是春天,是月下,一日之内最盛美的则是晨雾,是晚岚。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绿柳红花,游人如织的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杭州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嘲谑。

三、写作特点1.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寓情于景、寓思想于景物描写之中。

2.多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使文章语句艳丽多姿。

3.运用典故,丰富了文章内容。

【难点再现】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为什么?“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的是西湖。

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思之苦。

九年级语文上册22西湖游记两则(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22西湖游记两则(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范文大全]

九年级语文上册22西湖游记两则(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范文大全]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 22 西湖游记两则(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五四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对照课下注释学习《西湖二》(2)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理解并体会。

(2)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欣赏讨论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2)欣赏西湖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掌握重点句子的含义。

难点: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得知袁宏道对杭州西湖心往神驰,那么我们欣赏一下他的《西湖二》,看他怎样以独特的个性与审美观来描写西湖胜景的?二、阅读分析l.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掌握下列词语。

夕岚:傍晚的山光。

勒:抑制。

相次:一个接一个。

恋:迷住。

去:离开。

歌吹:唱歌奏乐。

粉汗:年轻妇女的汗。

艳冶:美丽,妖艳。

设色:用颜色描画。

夕春:夕阳。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受用:享用。

2.请学生疏通文字。

3.分析欣赏本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

(l)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作者认为西湖最盛是什么季节与时辰?答:西湖是人间仙境,春夏秋冬、阴晴朝夕皆各有其美,但作者却别具慧眼,情有独钟。

所以开篇便说:“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教育资源②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日之盛呢?答:因为西湖之春的盛景,一是盛在花,二是盛在人。

作者先写梅花因春寒雪盛,如同被勒住而迟开,花期虽推迟,但得以与杏花、桃花斗妍争奇,使西湖更增添了流光溢彩、姹紫嫣红的春色,却是罕见的“奇观”。

如此与否桃相次开放的“香雪梅”岂能不观赏?更何况友人陶石篑又数言这里的“傅金吾园中梅”,乃宋朝古梅,高雅非凡,更应该赶快去大饱眼福。

九年级上册语文《西湖游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语文《西湖游记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2.态度层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学会以欣赏、包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价值观层面: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以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西湖的想象和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教师朗读古诗,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句中的美景。
(2)学生分享对诗句中描绘的西湖美景的感受和想象。
(3)教师简要介绍西湖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方法层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采用比较阅读法,将两篇游记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异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提升情感共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情感层面: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能力水平: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表现良好,但文学鉴赏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从多角度评价文学作品,而部分学生则较难体会作者情感。因此,教学中需分层设计问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情感态度:学生对自然美景有一定的热爱和向往,但可能对古典文学作品缺乏兴趣。教学中需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3.设想三: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设想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实地考察或采访,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一、西湖地理位置和地貌1.西湖地理位置: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市区西南,杭州市内湖滨地区。

2.西湖地貌:整个西湖地区地势平坦,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美丽的景观。

二、西湖的历史1.西湖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西湖周边活动。

2.西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价值,曾是多个朝代的皇家园林和皇家行宫。

三、西湖的景点和名胜1.西湖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是一片连绵的山脉和丘陵的风景区。

2.西湖的主要景点包括断桥、苏堤、白堤、虎跑、雷峰塔等,每一处景点都有其独特的景色和历史故事。

四、文学作品对西湖的描写1.《西湖游记》是一本以西湖风景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西湖的描写,展示了杭州的美丽和人文魅力。

2.《西湖游记》中的描写多采用细腻、精细的笔触,通过人物的感受和情感,将西湖的景色和人物的内心表达紧密结合在一起。

五、人物形象和情节1.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游客颜真卿、工程师陆游、女子余幼儿等,他们通过游览西湖的经历,展示了不同的人生观和感情故事。

2.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和转折,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人生选择和社会背景等内容。

六、西湖的文化意义1.西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2.西湖不仅是景观胜地,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源泉,包括古诗词、绘画、建筑等多个艺术形式。

七、西湖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1.西湖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2.西湖的保护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

总结:《西湖游记》是一部以西湖为背景的经典小说,通过对西湖的描写和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人文魅力。

这部小说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西湖地区历史、地理、文化的重要记录和描述。

对于理解西湖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以及保护西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西湖游记二则

西湖游记二则

29西湖游记二则自读导言1.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诵读上,读读议议,从中感知思想感情,体会写景方法。

2品味作者细致观察景物、用心感受生活的审美情趣。

3.阅读活动中,侧重理解准确生动地写景状物的方法,领会本文简洁明快、形象活泼的语言特色。

4.课外搜集有关描写西湖的诗文,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提高文学鉴赏的水平。

导学设计1.两则文章都是写西湖,可放在一堂课内来教学,了解作者的游踪。

2.此堂课以教学常用文言词语为主。

3.采用多媒体教学。

4.教学时数:一课时板书设计“西湖一”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心飞湖上目酣神醉一语不得一、导入新课俗语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之美又以西湖为最,有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的文章,仔细品味西湖的美。

二、简介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

字中郎,号石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

他与其兄宗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称“三袁”。

他主张文学创作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清新明快,有《锦帆集入《解脱集人《瓶花斋集》等。

三、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并用多媒体设备打出生字词,学生在书中画记。

①突兀():高耸的样子。

②棹(zhao4 ):船桨。

这里作动词用,划船。

③勒(:抑制。

④相次:一个接一个地。

次:按顺序排列。

⑤发:打开、开掘,引申为“花开”。

⑤数(shuo4):屡次。

①去:离开。

③弥漫:满,遍。

②歌吹:唱歌奏乐。

这里是说歌妓很多。

吹,管乐器的演奏。

①罗纨():精细的织品。

这里指富贵人家的装束。

③艳冶:美丽,妖艳。

③染翠:变成绿色。

③岚:山气。

②设色:用颜色描画。

①夕舂():夕阳。

①尤:更。

③目酣:形容非常爱看。

酣,喝足了酒。

①花态柳情,山密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2.学生自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试着翻译。

3.教师答疑。

鲁教版九上《西湖游记两则》

鲁教版九上《西湖游记两则》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 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其实湖水被染成绿色的精巧,雾气笼罩 山峦的巧妙,都出现在太阳刚出来, 夕阳还未落下的时候,才把它的浓媚 姿态发挥到极点。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月下的景色尤其难以用语言形容,花的 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貌,水的意 境,更是另一番趣味。
比较阅读:
《与朱元思书》与《西湖游 记两则》(二)在写法和情 感上有什么异同?
• 《与朱元思书》从对奇山异水的 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的热 爱.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窥谷忘反。 ”的议论, 从侧 面衬托出山峰的雄奇、山谷的幽 美,表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 视和退隐避世的高洁志趣。
《西湖游记两则》 复习
学习目标:
1. 文学常识 2. 熟读、翻译课文,识记重点字词 3. 理解文章内容 4. 分析写作方法(借景抒情),比 较阅读
• 岚: 勒: 恋: 去: • 艳冶 : 道: 工: 妙: • 开发: 其实: 始: • 西湖最盛 一日之盛 今岁春雪甚盛 •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为其来者 • 梅花为寒所勒 数为余言 • 一日之盛 急往观之
• 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 观之。 • 傅金吾家园中的梅树,是张功甫家遗留 下来的,急忙去观赏。 •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 这时我被桃花迷住了,竟然不忍心离开。 •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 哉! • 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僧和游客来享用, 怎么能对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说呢!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color=#ffffff]http://a14 [color=#ffffff]/[/color]天堂网2014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

九年级语文上册《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鲁教版《西湖游记两则》说课稿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课文——《西湖游记两则》一、说教材。

本单元所选的文言文,以议论抒情为主,感情真挚、议论深刻,语言精练而富有深意。

学习本单元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认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深入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受到多方面的人文熏陶。

本篇是袁宏道的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品文,文辞清丽简洁,内容意趣盎然(随意而自然,不重具体景物的刻画描写,却非常重视借助山水风光传达文人志趣,语言朴素平易而颇多变化,往往涉笔成趣,有清隽美妙的意境。

文章非常适合诵读,因此重点要通过诵读来品味文章的美感。

二、说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正确理解文中的字词句,积累重点文言词;?熟读课文,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盎然的意趣;过程、方法目标:?把握多角度品析理解内容的方法;?学习用朗读法阅读写景文言文,培养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高雅的情趣。

教学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法、学法。

朗读导悟法:本节课我希望引导学生通过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几个环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启发学生自悟,提高对文言文本的理解能力。

并以寻找美点为切入口,引领学生理解文章丰厚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小组讨论法:“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

”采用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发展语言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我设计了“五步读书法”,即引读、初读、译读、品读、美读,使整个课堂充满琅琅读书声,让学生在诵读中而逐步达到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层次。

第一步———引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提纲(附译文)_模板

《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提纲(附译文)_模板
本节课是我们学习的第一课时,我们将主要针对文字基础知识和篇章结构进行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共7个自然段,介绍了徐霞客的家庭、志趣,30多年游历四方、遍踏中国名山大川的游历经历,以及写作《徐霞客游记》的艰难过程,并以形象生动的描写,刻画了徐霞客豪放乐观、不媚世俗、质朴执著的人物性格以及其母心胸开阔、助子成游的不凡形象。
我们学习本文,既可以学习传记的文体特点,了解徐霞客的生平经历,又可以欣赏文学作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技巧。
(三)教学过程
1.请同学分段朗读全文,其他同学一方面勾画字词,了解内容,另一方面试归纳各段段意,为整理全文思路做准备。
2.幻灯打出题板,进行生字词认读。
(1)宦huàn途涉shè猎羁jī留危垣yuán杀戮lù散佚yì南旸yáng岐
②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明确:作者着重写了骆驼通过“夹扁谷”时的艰辛:
【这里可品析的点颇多,可通过小组讨论并交流补充的形式完成。】
பைடு நூலகம்二、研读比较
1.为什么骆驼能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呢?请学生齐声诵读第11段“这是一头身姿雄伟的骆驼。……只是默默地走着。”
明确:三个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骆驼“忍饥耐渴”、负重致远的特点,也写出了他能克服重重困难的原因,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骆驼的赞颂之情。
第二课时
一、精读品析
1.浏览课文
浏览要求与策略:
①浏览第二部分第11自然段,画出描写骆驼的句子。
②思考:骆驼是以怎样的形象出场的?在寻宝的路上骆驼的表现如何?
2.讨论交流
①初登场时骆驼的形象
明确:描写特点一瘸一拐高大
身姿雄伟
不大喊大叫谦虚
只默默地走踏实
“一瘸一拐”的形象并非完美,但这样写其实更能突出骆驼的高大,这说明骆驼是带伤上阵的。作者告诉我们,它去年冬天“为了送一位旅客”,“冻坏了一条腿”,这无疑增加了骆驼寻宝的困难。这里还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在鹦鹉的眼里,骆驼是“又傻又瘸的家伙”,不配和自己“一同去寻宝”。骆驼正是凭着这股执著的“傻劲”,瘸着腿,忍着痛,不顾路途遥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闯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

《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西湖游记知识点归纳
西湖的位置和特点
-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 西湖是一个人工湖泊,由多个湖泊组成,包括西湖主湖、西湖周边的苏堤、白堤、断桥等。

- 西湖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历史而闻名,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

西湖的历史和传说
- 西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 这里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比如《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和许仙就发生在西湖附近。

西湖的自然景观
- 西湖的四季景色各不相同,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之处。

- 西湖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

- 在西湖上还可以看到各种水生植物和鸟类。

西湖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 苏堤、白堤、断桥等都是西湖周围的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

- 著名的雷峰塔和六和塔也位于西湖附近。

- 西湖还有许多与文学和艺术相关的文化遗产,如古代诗歌和
画作。

西湖的旅游活动和设施
- 除了欣赏美景之外,西湖还有许多旅游活动可供游客参与,
如划船、看表演等。

- 周边地区还有各种各样的酒店、餐厅和购物场所,方便游客
的住宿和购物需求。

以上是对西湖游记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鲁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西湖游记两则》(其一)ppt课件

鲁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西湖游记两则》(其一)ppt课件

西湖简介
美丽的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它以其秀丽的 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 胜地,也被人们誉为人间天堂。杭州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 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总面 积达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中见潋滟,雨中显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在落霞、烟雾下都能成景;在春花,秋月, 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态。湖区以苏堤和白堤的优美风光见称。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 公,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他与其兄宗 道、弟中道都是晚明反复古主义运动的代 表人物,当时称“三袁”。他主张文学创 作要“独扦性灵,不拘格套”,作品语言 清新明快,有《锦帆集》《解脱集》《瓶 花斋集》等。
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年中了进士,任 吴县知县,但他鄙弃官场、淡 泊名利,不愿作官,而喜欢访 师求学,游历山川,毅然辞去 了吴县知县,在苏杭一带游玩, 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
布置作业
1.完成老师布置的网上作业; 2.查找描写西湖的诗歌,抄写并背诵下来; 3.运用景物描写写一段话,来衬托你的心情。
退出
文章结构
第一层 (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 (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 (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
及游览时间。
研读课文
1.文中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 心飞湖上也。”因为作者初至杭州,最为心往神驰 的是西湖。作者渴慕已久的是一睹西子芳容以解相 思之苦。
Hale Waihona Puke . “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 时急不可待之意?
“即”最能表现。
3.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 写?起到怎样的作用?

语文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课件(鲁教版九年级上)

语文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课件(鲁教版九年级上)

文化背景问题
文化背景介绍
本文所描写的西湖是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西 湖周边有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断桥、雷峰塔等。
文化背景分析
通过对西湖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 时,通过对西湖周边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的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西湖的自然美 景和文化底蕴。此外,通过对西湖的文化背景进行探究,还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价
值观的精髓,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06 《西湖游记二则》课后作 业
阅读理解题
总结《西湖游记二则》的中心思想。 解释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回答关于文章内容的问题,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写作习题
仿写《西湖游记二则》中的一段景色描写,要求运用类似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西湖游记二则》中的 生字、生词和难句解释。
《西湖游记二则》的段 落划分、主题思想和艺 术特色。
《西湖游记二则》的仿 写练习和阅读理解题目。
02 《西湖游记二则》作者介 绍
作者生平
• 徐宏祖(1587-1644),字思端,号丹溪,浙江绍兴人。他是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诗人。 徐宏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考中进 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等职。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 著述颇丰,是明末清初文坛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主要作品
01
《丹溪笔谈》
02
《石匮书》
03
《史通》
04
《通志堂经解》
作者文学风格
• 徐宏祖的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注重文采和思想性的 统一,表现出清新、淡雅、飘逸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在明末清初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doc

《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doc

“世外桃源” •写景散文•抒情散《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西湖游记二则》自学案NO. 15【学习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 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3、 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2、 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时数】:一课时【学习过程】:一、简介作者和记1、作者的姓名:朝代:评价:作品:2、“记":古 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写法不定,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也可议论。

目的在于 抒发作者的情操、抱负或阐明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观点)。

特点:1、寓情、理与事、景、物之中;2、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 合。

例如:《核舟记》 ------- 说明状物 --------- 核舟:奇巧(状物)《桃花源记》 -------- 《岳阳楼记》 --------《醉翁亭,抒情散"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二、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利用字典解决生字词的问题。

2、再读课文,圈出含义理解不清楚的词、句。

3、结合课文注释和教师提供的译文读懂课文。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解析文章运用的主要的写作方法。

6、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的思想感情。

三、重点词语、句子的积累1、一词多义(从文中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解释其意思,并且合并同类项)(1)去(2)为(3)始2、重点词语积累(1)突兀酣岚去始此(2)翻译句子(课后练习二)附:译文西湖一:从武林门往西走,就望见保叔塔高耸在重山叠岭之中,这时我的心已经飞到了西湖上面。

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茶过后,立即雇小船划向湖中。

山是青黑色的,如同美女的秀眉;桃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

我刚刚抬头一看,就已心醉神迷。

这时我想用一个词来描绘眼前的光景,竟然想不出来,大约像东阿王曹植最初见到洛神时一样了。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时间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湖游记两则》学习要点【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本课中的重点词语。

②读课文,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精美语句最好背诵;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景特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独特生活体验,积累有关西湖的诗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培养高尚审美情趣。

【学习重难点】疏通文字,理解句意,掌握虚实结合的手法。

理解作者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学海导航】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1、作者: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人。

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三袁”。

他的文章“不拘一格,独抒性灵”,重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品有《锦帆集》《解脱集》《瓶花斋集》等。

2、写作背景:袁宏道于万历二十三年二月由京师至江苏吴县任县令,虽颇有政绩,但却感到“性与俗违,官非其器”,羡慕陶潜“归去来兮”,万历二十五年春被准解官,此时恰如游鳞纵壑,大有“无官一身轻”的解脱之感,是年辞官后自春至夏,乃畅游惠山、西湖、五泄、天目等东南山水名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寄托其追求自由的心灵,欣赏造化之奇妙。

将其所见所感形诸笔墨。

其中描叙杭州西湖山水风光的散文有十六篇之多。

《西湖游记两则》即是其中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章主要采用了记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高雅的志趣。

二、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突兀(wù)棹(zhào)颊(jiá)东阿王(ē)丁酉(yǒu)夕岚(lán) 勒(lè)篑(kuì)数(shuò)罗纨(wán) 夕舂(chōng)三、重点字词。

1、重点词语。

突兀:高耸的样子。

棹:船桨,这里指划船。

名词作动词。

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

颊:面颊。

这是说桃花艳丽如少女的颜面。

夕岚:傍晚的山光。

受用:享用。

勒:抑制。

相次:一个接一个。

恋:迷住。

去:离开。

歌吹:唱歌奏乐。

粉汗:年轻妇女的汗。

艳冶:美丽,妖艳。

设色:用颜色描画。

夕舂:夕阳。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

意思是一切景物。

2、一词多义。

去——1、离开:竟不忍去湖上。

2、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为——1、是:为春为月。

2、被:梅花为寒所勒。

3、对,向:安可为俗士道哉!始——1、开始:余游西湖始此。

2、刚刚:皆在朝日始出。

3、才:始极其浓媚。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译文: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

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初见河洛神女,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

2、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译文: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

成为罕见的奇观。

3、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译文: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开始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4、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五、课文内容分析。

西湖游记一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译文:从杭州城武林门向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可(我的)心已飞到了西湖上。

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寺,喝完茶,就划船进入西湖。

山色葱绿,宛若美人的黛眉;(岸上)春花嫣红,恰似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不知不觉已经眼迷神醉了。

此时想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但描写不出来。

大约好像《洛神赋》中所说曹植初见河洛神女,于是用大量华丽的文字形容洛神的美以及自己爱慕的心情的时候。

我游西湖就从这一次开始了,当时是万历二十五年二月十四日。

1、理清思路。

《西湖游记一》全文共5句。

第一层(第1句)写作者出杭州武林门西行游览西湖。

第二层(2—4句)写游西湖所见及内心感受。

第三层(第5句)补充交代此行是作者第一次游西湖及游览时间。

2、赏析品味。

①哪句话写出了作者急欲见西湖的渴望心情?为什么?明确:“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文章开篇一落笔就直接入题,保叔塔也是一处胜景,但作者一笔带过,表明整个杭州唯“湖上”才是作者钟情之所在。

“心飞”则把他急欲见西湖的急切渴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下文“茶毕,即棹小舟太湖”中哪个字写出作者此时急不可待之意。

明确:“即”。

③当作者终于亲眼目睹到朝思暮想的春日西湖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它的妩媚与迷人?明确:作者连用了四个比喻、一组排比句描摹之:“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

”④以上描写西湖风景是实写还是虚写?明确:选取了西湖典型风物,足见其秀媚的风姿。

此为实写。

⑤作者见到此景后,内心感受如何?是实写还是虚写?起到怎样的作用?明确:“才一举手,已不觉目酣神醉”,这是虚写西湖,借以衬托西湖之美。

⑥对“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确:作者虽云“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实际上他却已巧用一精彩之至的妙喻:“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这种感觉与联想虽然模糊,但境界空灵,意蕴丰富,颇堪品味。

它既启发人联想到西湖如洛神,又使人想像作者如曹植“浮长川而忘反,思绵绵而增慕”的痴情醉态。

作者的感情由此进入极高的审美境界。

由此可见,山水在作者心目中是具有性灵的,是极其妩媚迷人的。

这样比拟就显示出山水风物的精神、情趣,亦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爱恋之情。

⑦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明确:本文重在写意,勾勒西湖天然娟秀的风情,表现西湖一种引人酣醉的整体魅力,表达作者的内心体验,而不浓墨重彩地描绘山水风光,这是本文最重要的特色。

西湖游记二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

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

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西湖最美的时候是春天和月下。

一天中最美的是清晨水气弥漫时的湖光和傍晚暮霭笼罩时的山色。

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春寒抑制而迟开,和杏花、桃花接上了,斗妍争奇,竞相开放,成为罕见的奇观。

好友石篑多次对我说,傅金吾园中的梅花,高雅非凡,是南宋张功甫家中遗留下的故迹,应该赶紧去看,以大饱眼福。

我这时被桃花迷住,竟不忍离开。

而春日西湖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柳红桃,叶茂花盛,颜色浓艳,延伸二十多里。

唱歌奏乐似春风回旋,香汗淋漓如春雨滴滴,富贵人家身着盛装,甚至比堤畔的草还多,美丽妖艳极了。

然而杭州人游西湖,只在午、未、申三时。

实际上湖光成为绿色的工笔,山气用颜色描画的妙处,都在早晨太阳刚刚出来,夕阳没有落下(这两个美妙时刻)时才把它的浓媚姿态发挥到极点。

(西湖)月景更是难于用言语形容,花的姿态,柳的情调,山的容颜,水的意境别有一种趣味。

这些乐趣留给山僧游客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1、理清思路。

《西湖游记二》全文共三段。

第一段:交代西湖景色最盛最美的季节与时辰。

第二段:写西湖苏堤上繁盛华艳的景象。

第三段:暗讽有人不会欣赏西湖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庸人的讥诮嘲讽。

2、分析欣赏本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

(l)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为何西湖之春月为最盛,朝烟、夕岚为一日之盛呢?明确:因为西湖之春的盛景,一是盛在花,二是盛在人。

②友人陶石篑数言“傅金吾园中梅”,乃宋朝古梅,高雅非凡,应该赶快去大饱眼福,作者为何不去观看?明确:因为作者“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

记石篑相约梅园赏梅而不去,用意在于侧面表现桃花之美、之盛。

这里写西湖梅花之美及虚写,是作为一种铺垫,旨在衬托西湖桃花更令人叹为观止。

梅花为“岁寒三友”之一,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桃花则曾被贬为“轻薄”之物。

作者舍梅取桃,乃至为桃花所“恋”,可见其迥异于世俗的独特的审美趣味。

③作者是怎样描绘西湖胜景的?明确:“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采取远望的角度,写出西湖二十余里挑花夹杂着绿柳的总体意境。

“绿”指柳条,“红”指桃花,“烟”“雾”弥漫,则渲染出“花态柳情”呈现繁花照眼、生机勃勃的色彩美,宛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丹青。

春花盛开乃是“西湖最盛”“为春”的主要表现。

其次还表现为游人罗纨之盛:“歌吹为风,……艳冶极矣。

”在桃花盛开的白堤、苏堤上,红男绿女,比肩接踵,甚至比堤边的春草还多;歌乐似春风回旋,香汗如春雨淅沥,好不热闹;色彩艳丽之极,风姿放荡之极,着“艳冶”二字,可谓摹写、概括尽致。

作者之笔墨亦极尽浓艳之能事,盖非如此不能描绘出西湖春天“艳冶”之盛景。

④作者是怎样写西湖月景的?明确:写“为月”是淡雅之笔,一浓一淡,相辅相成。

此处“尤不可言”的月景,也只有以淡雅的笔才能写出其神韵。

作者此刻惜墨如金,并未大肆渲染,仅用“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有一种趣味”十四个字,留给读者无穷无尽的想像空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不尽。

较之具体实写,这种虚写反而妙不可言。

⑤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明确:西湖之景虽美,但并非人人能享受。

作为趣味高雅的士大夫,作者颇以能探幽寻胜,受用此乐而得意,含蓄流露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对追名逐利的庸俗之人的鄙视与嘲讽,故云“安可为俗土道哉”!⑥本文有何写作特色?明确:袁宏道的美学思想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叙小修诗》)。

这篇游记即体现了这一思想。

从文章内容来看,作者独赏西湖之春的“月景”与“朝烟”、“夕岚”,这和“午、未、申三时”游春的“俗士”迥异其趣;作者又宁愿舍弃赏梅机会,而“为桃花所恋”,与传统上大夫的审美情趣相悖,这都是他“独抒性灵”之处,显示出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

文章笔法也是任随自然,意到笔到。

“无定格式,只要发人所不能发”(《答李元善》)。

如文中西湖春月之景分明是主角,但却用寥寥数语,点到为止,不加细描,而对西湖的桃花与“罗纨之盛”却颇费笔墨,堪称“不拘格套”。

其实,这是因为越是最高层次的审美境界愈难以用文字描绘,不如以虚代实,以简代繁,仅可以收到“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二绝》)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