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孩子社会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
案例报告
摘要:一位初一学生,因社会适应不良产生躯体化症状,心理咨询师通过与父母及本人会谈、与班主任访谈,了解个人成长史,经过综合分析,剖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来龙去脉,做出诊断,明确了目标,并针对求助者的自身能力和个性特点制定双方认可的咨询方案,在不同的咨询阶段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咨询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社会适应不良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李某,女,13岁,初一学生,父母均为普通员工,因为在学校感觉痛苦,无助,而恐惧上学,并出现一上学就肚子痛,呕吐、腹泄的症状而无法正常上课,在家已持续休息两周不能上课,并坚决要求父母转学。
近期遭遇的挫折事件:李某小学毕业后进入年级小班,自己及其家人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新学期开学后不久学校组织新生到金州参加学军活动,因第一次离开父母,非常想家,第二天身体不适未能参加军训,到晚上流鼻血不止被父母接回家。开学一个月左右,李某回家向父母述说同桌吕某说脏话、欺负同学、扰乱课堂纪律、自己实在无法忍受他的行为,感觉非常焦虑,难受,无法学习,要求换座。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将其与这名同学调开,但李某每天仍觉得班级气氛不好,同学们都对她不够友好,同学之间彼此自私、冷漠,自己也没有朋友,每天在学校的心情都不好,并以上述各种理由不愿意上学。后来父母了解到,刚开学时,老师选了三名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当英语课代表候选人,李某是其中的一个,但因她胆小,对收作业和送卷子这样的事觉得为难,结果在确定正式人选时落选了,她对此事产生了情绪,一个月后李某到校开始说肚子疼,老师反映她经常上厕所,每节课都是最晚一个回来,后来发展到打铃后不能马上回到班级,有时甚至一、二节课也不回来上,老师找到并劝说后才能回去,如果老师摸摸她的额头,拍拍她的肩,鼓励和安慰她几句,这一天感觉就会好些,
但第二天还是不行,每天的课都上不全。几天后父母发现她发展到早晨起床就说不舒服,吃早饭时咳嗽,快到学校时就开始呕吐,勉强坚持进校后,也不进班级,放下书包就给父母打电话诉说心里非常难受,肚子疼得受不了,要求回家休息。父母带她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都正常,医生排除躯体疾病,建议家长看看心理门诊。在心理门诊做了心理测验,医生反馈:焦虑水平高,给开了抗焦虑的药,母亲给吃了几次觉得无效,现在呆在家里已经二周多了,一提上学就发脾气,说急了就以死威胁,父母也已经做好转学的准备,但不知道孩子这样的问题转学后会不会利于问题的解决,不敢盲目行动,决定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二、主诉
和心理咨询师交谈中,李某讲述“不喜欢新班级的同学,觉得大家都对自己不好,感觉自己不被接纳,没有朋友”;“在学校呆着非常难受,不自在,学不进去,心情烦燥,有时心像碎了一样难受,感觉不放松,回到家后就觉得全身轻松,自由自在,不舒服的症状全都消失,很开心”;“但爸爸妈妈不知道我在学校有多难受,都以为我极度厌学,为逃避学习找借口,他们不关心我的感受,不能理解我的行为,有时还要我解释究竟为什么,我也说不清,一气之下我才赖在家里,感觉自己不能在这里呆下去受罪了。关于转学自己也很矛盾,我并不是真的想转学。”。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访谈班主任了解到:感觉李某交往能力不足,在学校很少和同学说话,独来独往,曾安排几个同学主动与她交往,但李某都显得很被动,和老师说话时也非常紧张,不敢进办公室与老师说事儿或请假,去拿卷子这样与人打交道的事觉得有困难。感觉李某内心非常渴望别人关注,支持她,称赞她,一旦老师不能总是注意她,照顾她,就会觉得不开心,另外同学有一点错误她都会非常生气,似乎总倾向把事情往坏处想,同学间无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她都觉得是针对她的。
四、个人成长史:(父母提供)
父母30多岁才要这个孩子,全家老小对她倾注了全部的爱,非常宠她。从小主要由奶奶带,为上学方便整个小学期间也一直在奶奶家吃住。父母回忆小时候奶奶总是担心孩子下楼会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因此很少让孩子下楼,更不让孙女和别人玩。大一点的时候,有时父母让孩子下楼去玩一会儿,被奶奶发现后要很生气,要求下楼把孩子找回来,不然就不安心。那时孩子一直很健康也很聪明,只是后来感觉孩子每换新环境后适应期都比较长,小学四年级之后孩子说过没有朋友的事,但我们没重视,因学习一直拨尖,老师都偏爱她,自己很自豪快乐。在幼儿园就表现出一定的英语天赋,口语很好,老师很喜欢她,后来在盖伦学习英语,学习劲头特足,每次课都要第一个到,开门后要抢第一排坐,回家学英语也不知疲倦,成绩很突出。小学期间其它学科成绩也一直名列前矛,连年被评为校、区优秀学生,是学校的骄傲。
交往方面似乎是从小胆子特别小,上幼儿园时,每天带的文具都没有了,有的被别人拿去,有的是掉在地上了,她都不敢去捡。一些人际交往的小事她做起来特别困难,比如让她给同桌打个电话问问作业,她坚决不做。现在我们发现她在与人打交道方面的确是缺乏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应付一些小事,开学后与同桌相处成了大问题。每天上学都带着情绪,我们经常做她工作,给她出主意,可就是不行。
与家长交谈还了解到:孩子挺敏感的,胃肠比较弱,呕吐的症状以前也经常有,如生病后,或吃东西过急、过多时都会呕吐。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无重大疾病史。
其它临床资料:
初次会面交谈,李某精神愉快,只是稍有一点紧张,开始说话时声音很小且有些抖,但和咨询师目光接触良好。在咨询师巧妙的切入,运用积极关注、真诚一致、共情、鼓励等技术后她很快放松下来,并主动开放自己,表达清晰,逻辑性强,语言丰富有感染力,肢体语言、表情丰富,有强烈的表达和表现欲望,思想深刻、成熟,说起话来象小哲学家。整个倾诉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言谈间不断流露出其实并不是不想上学了,只是自己的确觉得遇到了麻烦。“感觉象掉进了沼泽地,淤泥一下埋到我胸口,
几乎不能呼吸,我需要停下来调整,不然就要散架了,可父母和周围的人都不能理解我,不关心我的感受,以为我是厌学、惧怕学习。我不想别人把我当空气……。”
在首次会面交谈中咨询师根据前期获得的资料和李某当时的表现,果断运用存在人本主义的技术,不仅迅速建立了良好的咨访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李某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谈话结束前表示周一就要去上学,一定要战胜自己,“我不会在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中中途退出,那不是我的风格”。
会面交谈得到的相关资料:
1、学习成就感非常强,言谈中流露对自己学习能力的充分认可和十足的自信。
2、从小争强好胜,盛气凌人,盯别人缺点,“他们都是小蚂蚁不值一提”。
3、缺乏交往,没有朋友,下课时很少和同学们一起玩。主要原因是自负、盛气凌人,五年级时唯一的一个“傀儡随从”因不被她尊重,也与她绝交,心里很难受,但假装作不在乎,她当时大喊“我才不会在乎你这样的朋友呢。”
4、心里难受始于五六年级,"我经常站在树下,一个人,看着同学们在一起玩,他们玩得开心,我非常伤心,感觉很孤独,心理常常象刀割一样。后来连站在树下的勇气都没有了,就呆在教室里不出去,有一次老师问我为什么不出去玩,我很想说我连下楼的勇气都没有了。当时学习好,我不想表现我的软弱,我尽量表现得很不在乎他们。现在想一想由于学习好,不把同学放在眼里,很伤人,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我。”
5、“六年级时因生病同学们主动来问候,关系缓和。同学们对我的好让我小学最后半年过得最幸福,最快乐,那半年我的成绩也相当出色,所向披靡,最终考上我理想的学校。也许是那段日子太美好了。所以来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