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01-0011-05

中国大城市发展和都市区的形成

谢守红 宁越敏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区将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地域空间形式,同时也对传统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趋势和空间演变特征,阐述了中国都市区现象的出现及其发展前景,并对中国都市区的概念、界定标准以及都市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城市;城市空间;都市区;都市区规划

〔中图分类号〕 C912.81 〔文献标识码〕 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口日益向城镇集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尤其是大城市的发展更为迅速,城市经济实力和辐射扩散能力大大增强,地域范围不断扩张,与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并出现了都市区这种新的城市形态。与一般的城市概念相比较,都市区是特指那些集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扩散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并开始由集聚为主的阶段转向扩散为主的阶段的大的城市区域。都市区在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是城市面向未来的发展目标和重要空间形式,承担着带动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作用,并为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相应的发展空间和条件。进入新的世纪,中国面临城市化进程的跨越,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中国也处于以都市区化带动城市化的新城市时代,都市区将成为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组织单元和城市化的重要模式。

一 中国大城市发展趋势

11中国大城市数量的增长

建国以来,我国50万人口及以上的城市数量,除个别年份外,都是不断增加的。1949年,我国仅有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8个。到1960年,特大城市数增加到15个,大城市增加到24个。但此后20年间,我国由于实行严格限制农村人口流动和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政策,使得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到1980年,我国的特大城市数为15个,大城市数为30个,与1960年相比,特大城市没有增加,大城市仅增加6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大城市的数量和人口开始出现迅速的增长。到2000年,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分别达到40个和54个,比1980年分别增长116倍和018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同期中、小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导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不升反降,从1980年的6315%下降到1990年的5412%,再到1995年的4918%(表1)。此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上升,2000年为5312%。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同时放宽了设市的条件,对中、小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作为行政单位的“县”和“市”在政治地位、财政拨款以及吸引外资能力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所以有的县便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撤县建市,形成了

 总第123期城市问题2005年第1期 

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的“建市热”。由于新设市的过快发展和失控,出现了不少弊端。到90年代后期,这股热潮有所遏止,使得中小城市人口比重出现下降,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回升[1]。

表1 中国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动

年份合计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20-50万人口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市

数量(个)人口比重(%)数量(个)人口比重(%)数量(个)人口比重(%)数量(个)人口比重(%)

198********.93024.67023.510813.0 198********.33119.49424.517816.8 199********.62812.611724.329121.5 199********.04314.819128.837421.4 20006634038.15415.121728.435218.4

21中国大城市规模的扩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实行向沿海地区倾斜的政

策,同时人口户籍管理政策有所松动,中西部地区人

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和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沿

海大城市人口出现快速增长。从全国排名前10位

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来看,1981-2000年的

19年间,上海、北京、武汉、广州、南京、西安的人口

增长率均在50%以上,其中有4个为沿海城市,人

口增长率最快的是广州市(重庆市因为行政区划调

整而导致人口超速增长,应属例外),增长率达到

7117%,而上海的人口绝对量增加最多,总人口增加

了32116万人,北京市次之,人口增加了24617万

(表2)。而内地大城市由于改革开放起步较晚,经

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人口增长速度较低,但还是远

远高于改革开放以前的增长速度,最低的哈尔滨市

人口增长率也达到2519%。随着大城市人口规模

的增长,城市用地也迅速扩大。如北京的建成区由

1978年的340平方公里,扩展到2000年的488平

方公里。上海的建成区面积由1980年代初的140

平方公里,扩展到2000年的约550平方公里,中心

城区的半径由1980年代初的约10公里,扩大到

2000年的约20公里。

表2 中国前10位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

城市

1981年2000年

数量排序数量排序

1981-2000

增长率(%)

上海608.61938.2154.2北京466.52713.2252.9天津382.93502.0331.1沈阳293.74394.9634.5武汉266.25441.1465.7重庆190.08381.77100.9广州233.86401.4571.7哈尔滨209.47263.6925.9南京170.29271.3859.4西安158.010252.51059.8

注:表中数字为市区非农业人口。

31中国大城市的空间演变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大城市一直处于集聚发展阶段,表现为从城市中心区逐步向外蔓延式扩展或连片、分片式扩展。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一般是工厂、学校、医院、单位住宅等起着先锋作用,随后是公共建筑和一般住宅区的相继建设,由原来的城市郊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建成区,这以后又有一批新的工厂、学校及其他单位被建设在更远的郊区,其结果是城市中因发展先后的不同而形成地域圈层式布局结构。中国现代大城市的空间演变明显不同于西方国家,它是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条件下,在特定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政策作用下的产物,其空间结构的演替,已显示出以功能分区为基础的有计划配置的基本特征,即由各种不同功能区———中心商业区、工业区、文教区、行政区、休闲娱乐区等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大城市经济能量的增强,我国大城市开始出现明显的分散发展趋势。大城市的离心增长和空间扩散一般都是在城市发展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引导下,依托一些重要基础设施,以独立、半独立卫星城或规模较大的新城方式向外扩展。从空间经济理论分析,这种扩展是“梯度理论”和“扩散理论”发展模式的体现,是以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产业发展压力为目标,以建立相对独立的新区和城镇组团为手段,来引导和促进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如上海市1986年制订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就提出“控制中心城区、发展卫星城”的方案,在最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更明确了新城建设的问题,即选择郊区条件较好的城镇(主要是原来的县城)分阶段地建设成中等规模的新城市,首先试点建设松江新城,最终将建成11个新城(松江、闵行、嘉定、青浦、宝山、金山、奉贤、南汇、崇明、空港新城、海港新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