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社区党建的探索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格化管理:社区党建的探索与创新

作者:王芳

来源:《中文信息》2018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全国很多社区都在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实践,推进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创新,但要行之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必须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修正。全面推进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完善覆盖网络,加强区域党建的体制机制建设;扩大协同效应,构建高效便捷的教育管理体系;优化系统集成,完善党员服务团队的综合保障。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社区党建探索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2

十九大報告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党建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城市工作中的基础,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总抓手。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承载的管理任务日益增多,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如何进一步创新社区党建模式,优化社区党建体制,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党在城市社区的领导核心作用,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社区党组织由以前的“松散型”变成“紧密型”,社区党建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以来,社区党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巩固执政基础的作用不断强化,服务居民群众的功能不断增强。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整合了社区党建资源,有效破解了党员教育不到位、管理难度大、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激活了社区党建活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构建“组织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时代背景

1.社会变革使然

单位的解体对原有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大量的社会事务沉淀到基层社区。在社区分化进程中,涌现出许多利益矛盾,促使城市基层组织成为社会冲突的前沿区域,对党建工作的适应性和匹配性提出了新要求,这就需要发挥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探索群众工作的新方法,形成化解群众利益纷争、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和机制,开辟基层党建工作的广阔空间。

2.传统党建束缚

传统的社区党建模式越来越僵化,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给党在社区的工作造成了许多空白点和薄弱点。传统党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惯性滑行”的思维模式还在延续,源头不足,活力不强,格局有限的状况仍客观存在。集中表现在“三多”:党员结构多元化,党群需求多样化,党建任务多重性;“五少”:高素质党务工作者少,资源和经费少,党组织阵地少,社会力量参与少,居民群众互动少;“三难”:党员难管理,单位难协调,资源难整合。这些势必制约和阻碍党建工作的发展,这就需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针对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社区积极借鉴网格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探索条块结合、开放透明、共驻共建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新路子。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通过推进社区党建网格化,有助于探索党建社会化的模式,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社区党建网格化的目标是以社区为载体,以网格化的方式,打破条块分割,发挥社区内各类党组织和党员参与社区党的建设的积极性,整合社区内各类党组织的资源优势,整合社区党建资源的综合平台,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党建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应用。

二、创新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的对策思路

当前,全国各地积极借鉴网格管理的理念,把城市社区按一定标准划分成若干个网格,以网格为党建基本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和党建工作协调机制,有效整合街道社区各类资源,构建了开放式、区域化、全覆盖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推进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完善覆盖网络,加强区域党建的体制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区域化党建模式。动态优化调整单元网格,建立健全相应的区域党组织和服务团队,进一步健全网格构架。重点加强产业集聚区、专业合作社、流动人口集聚区、农村新社区等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体外建党”和“单位建党”的结合,形成适应区域特点、体现地方特色的工作模式。比如,可加强横向联合,积极推动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区与驻地单位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对共建;可加强纵向整合,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推动上级机关单位与社区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上下互动;可加强动静组合,通过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地组建党支部等方式,推进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方式创新,推动城乡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联合覆盖。

二是深化区域化党建运作机制。深化纵向管理领导机制,在完善区、镇(街道)两级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增强镇(街道)党(工)委的核心领导作用,突出其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区域协调和组织管理职能。进一步理顺区域内各类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发挥区域党组织在区域内的政治核心作用,特别是把区域党组织对驻区行政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区域内社区和“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落到实处。健全横向协调领导机

制,总结完善全责管理、事务协调共商、资源共建共享、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等区域化党建运行机制,落实好“区域化党建、联动式服务”的信息采集、服务承诺、民情反馈、督查考核等机制。

2.扩大协同效应,构建高效便捷的教育管理体系

一是协同管理党建党务信息。整合现有党建信息化管理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党的工作、宣传和活动方式,探索区域党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区域党员管理信息数据库,依托各级党员服务网络,尽可能掌握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情况。在楼宇、专业市场等广泛开辟电子显示屏、党员意见箱、党务公开栏等“党建直通车”,积极利用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微博、QQ等通讯联络工具,通过短信提醒、制作手机报、电子贺卡、微信推送、网络通知等形式,加强与区域党员互动,编织区域党务工作系统。

二是协同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要积极借鉴目标管理方法、网络技术等各种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充分整合区域内各级党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教育实践基地等培训资源,创立敞开式的学习教育课堂,拓展党员集中性学习和党员自主学习的途径。根据不同党员的实际需求,实行区域党员分类联片教育,推行“微型党课”、“网上党课”、“菜单式教育”等形式,增强教育感染力,提高教育实效性。探索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模式,将党员理论学习、参与活动、党费收缴等情况进行整合,以积分的方式记录在案,增强工作的规范化和实效性。

三是协同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在健全落实“三票决、三公示”、“双重考察双重政审”和发展党员工作预警通报等制度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积分制,积极推行公推优秀居民从中发展党员做法,切实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完善党员分层分类量化管理制度,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得教育管理、作用发挥和民主评议有机统一,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民主化。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推行党员承诺問责,深化党员志愿者活动,探索党员服务积分制度,让更多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3.优化系统集成,完善党员服务团队的综合保障

一是依托服务网点。依托“党员之家”、“党代表工作室”等现有平台,继续推进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着重推进工业园区、专业市场、较大规模企业等区域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党员服务网络的布点力度,并要尽可能与同级工、青、妇组织共建共享。一方面完善定位,深化服务内涵,增加党员服务中心的协调职能;拓展服务功能,重点拓展为群众服务的项目。另一方面,创建一批规范和示范的党员服务中心,发挥其在区域化党建中的支撑作用。同时,还要发挥区域内各类组织已有场所、设施的作用,将工、青、妇、老龄等党群工作职能统一纳入到党员服务中心,面向区域内其他组织和群体适度开放,实现整体联动。

二是整合服务资源。充分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一步增强党员服务中心职能。除抓好党建服务基本配置外,可设立党代表工作室、群团工作室、综治工作室、社会事务服务站等,建立完善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以党建为龙头,区域内社会各项事业共同发展的综合性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