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案例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案例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提高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给学生提供适合年龄段的优秀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科普读物等。
2. 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和批判思考,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进行讨论和思考。
3. 鼓励学生记录阅读的感受和体会,形成阅读笔记和读书报告。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对课外阅读话题的兴趣。
2.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书进行阅读,并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阅读和讨论。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所阅读的书的内容和感受。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评论。
4. 教师点评: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和体会。
5. 阅读笔记:要求学生记录自己阅读过程中的问题、收获和感想,形成阅读笔记。
6. 读书报告:让学生选择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完成读书报告,包括书名、作者、故事梗概、自己的评价等,并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和读书报告,看其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批判思考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阅读比赛和读书会,拓宽阅读领域。
2. 建立学生阅读分享平台,让学生互相推荐好书。
3. 创建阅读角落,增加学生的阅读机会。
4. 组织家长参与学生课外阅读,强化家庭阅读氛围。
《列那狐的故事》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列那狐的故事》课外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列那狐的故事》课外阅读指导。
教材选取了法国作家让·德·拉·封丹创作的经典寓言故事《列那狐的故事》。
具体章节为全书共二十个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列那狐与各种动物的互动、斗智斗勇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寓言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列那狐的故事》的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寓言的内涵,学会运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言意义,学会运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列那狐的故事》书籍、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外阅读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列那狐的故事》的作者及故事背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寓言故事的了解和喜爱,激发阅读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选取故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讲解,如“列那狐与乌鸦”。
(2)学生跟随教师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寓意。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随堂练习题,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章节,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 课堂讨论(1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寓言寓意。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
六、板书设计1. 《列那狐的故事》课外阅读指导2. 内容:(1)作者:让·德·拉·封丹(2)主要角色:列那狐、乌鸦、狼、狮子等(3)寓言寓意:智慧、勇敢、诚实、友谊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列那狐的故事》剩余章节,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案例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2. 讨论和分析阅读内容;3. 个人创作。
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故事书或读物;2. 准备课前导读问题。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让学生分享最喜欢的一本书,并简要介绍故事内容和他们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阅读活动: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并启发学生对故事的期待和兴趣。
2. 教师选择一个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章节,向学生阅读,并提供必要的词汇和理解帮助。
3. 学生独立阅读指定的章节,并在阅读过程中记录重要的情节、人物和问题。
讨论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阅读体验和观点。
2.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冲突和解决方法,鼓励学生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和分析。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创作活动:1. 学生根据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进行个人创作。
可以是续写故事、改编故事,或是写一个关于故事的感想或评价。
2.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并互相交流和讨论。
总结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整个阅读活动的体验和收获,并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理解能力给予肯定和指导。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并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阅读心得和推荐的书籍。
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故事和书籍;2. 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3. 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进行个人创作和表达。
五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
五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阅读指导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2. 帮助学生理解《我的妈妈是精灵》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妈妈是精灵》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和她的精灵妈妈之间的温馨故事,通过一系列奇幻的经历,展现了母女之间的亲情、友情和成长。
2. 人物形象分析:女孩小月、精灵妈妈、人类妈妈等。
3. 主题思想探讨:亲情、友情、成长、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深入思考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书、黑板等辅助教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的妈妈是精灵》的作者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关注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看法。
4. 案例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亲情、友情、成长等主题,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课外阅读资料。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合作性。
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七、课后作业1. 阅读《我的妈妈是精灵》全文,完整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推荐一本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八、教学资源1. 《我的妈妈是精灵》图书或电子文本。
2. 多媒体课件:包括故事情节概述、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3. 相关课外阅读书籍推荐列表。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阅读指导、讨论交流。
《蚯蚓的日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蚯蚓的日记》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二、教学内容1. 书目:《蚯蚓的日记》2. 主题: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勇敢面对困难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蚯蚓的经历,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蚯蚓的日记》书籍。
2. 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故事素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2.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3.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第二章:蚯蚓的日记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蚯蚓的日记》的作者及背景。
2. 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简·豪瑟。
2. 故事情节:蚯蚓的日常经历。
三、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作者及故事背景。
2.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作者及故事背景资料。
2. 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及故事背景的了解。
2. 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掌握。
第三章:蚯蚓的经历一、教学目标1. 分析蚯蚓在故事中的成长历程。
2. 引导学生从中获取成长启示。
二、教学内容1. 蚯蚓的成长历程:面对困难、勇敢尝试、认识自我。
2. 成长启示:接纳自我、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蚯蚓的经历,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示。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成长感悟。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蚯蚓经历的案例。
2. 准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蚯蚓经历的掌握。
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提炼成长启示。
第四章:蚯蚓的感悟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从蚯蚓的经历中汲取人生哲理。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生哲理:接纳自我、勇敢面对困难、珍惜友谊。
2. 表达方式:写作、讨论、分享。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童年》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童年》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童年》作品简介2. 阅读方法指导3. 重点章节解析4. 人物形象分析5. 主题思想探讨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童年》作品背景和作者阿廖沙。
2. 阅读方法指导:如何阅读名著,提高阅读效果。
3. 重点章节解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章节进行详细解读。
4.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了解其性格特点。
5. 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手段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阅读方法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重点章节,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阅读《童年》过程中的理解能力。
2. 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课后阅读其他文学作品的积极性。
3. 学生阅读方法的掌握: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六、教学任务1. 通过阅读《童年》,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精读、批注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童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关系。
3. 学生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学手法。
4. 学生能够就作品中的主题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七、教学资源1. 《童年》原著书籍或电子书。
2. 相关的人物角色分析表。
3. 主题讨论问题指南。
4. 阅读记录表或读书笔记模板。
5. 参考资料或额外阅读清单。
八、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童年》及其作者,概述故事情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第二课时:教授阅读方法,如速读、精读和批注,并指导学生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3. 第三课时:分小组阅读和讨论,学生选择重要章节进行深入分析。
4. 第四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征,探讨其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案例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反思一、教师的引导和评价。
1、课外书籍的选择:(1) 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年级的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视觉很不完善,注意力不能维持长久,适合于听家长和老师每天讲声情并茂的故事,背短小精悍的儿歌,看图文并茂画册,开展比读、赛读、赏读系列活动。
(2) 课外阅读是让经典书籍先入为主的阅读。
经典书籍很多,拿童话故事来说,它之所以特别,在于它可以表达孩子的心灵及热情,童话故事告诉了孩子许多家长和老师想向孩子隐瞒的事情,童话教孩子了解一个事实,那就是世界有冷酷及残忍的一面,孩子将必须亲自面对。
童话同时告诉孩子什么是勇气及冒险。
童话给了孩子一个希望,也就是,只要你有勇气并坚持下去,就可以克服万难,实现心中的愿望。
(3) 作文书并非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现在,语文教学也开始重视课外阅读,但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太强。
学生读得最多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等。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的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
即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
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成功的习作范例。
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
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
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象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不利。
2. 创设良好氛围,做好阅读指导。
(1) 建立班级图书角。
由班级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
二年级课外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对学习和生活的好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讲解课外阅读的意义,分享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第二课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选择合适读物的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3. 第三课时:如何有效地阅读教学内容:讲解如何制定阅读计划,如何做好阅读笔记,如何运用多种阅读策略等。
4. 第四课时:阅读分享与交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享和交流阅读心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过的有趣故事或书籍,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第五课时:阅读任务与评价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进行阅读评价。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如何有效地阅读等知识点。
2. 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实践法: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程度。
2. 学生选择合适读物的能力。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程度。
4. 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情况。
5. 学生阅读分享与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外读物:推荐一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如童话故事、科普书籍等。
2.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阅读笔记的模板,引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3. 阅读任务单:布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
4. 评价表格:用于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
六、第六课时:阅读策略与技巧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讲解如何运用预测、归纳、分析等阅读策略,分享一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技巧。
我要做好孩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我要做好孩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课外阅读的意义和好处。
2. 介绍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类型。
3. 分享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1. 讲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
3. 展示适合小学生的阅读书籍。
4. 教授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
第二章: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3.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难度。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
3. 教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难度。
【教学过程】1. 讲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兴趣爱好。
3.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难度。
第三章:制定阅读计划【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2.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2.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过程】1. 讲解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2. 引导学生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第四章:阅读笔记和分享【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做阅读笔记。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做阅读笔记。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教授如何培养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1. 讲解如何做阅读笔记。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3. 教授如何培养表达能力。
第五章:阅读评估和奖励【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如何评估自己的阅读效果。
2. 引导学生设定阅读目标。
3. 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如何评估自己的阅读效果。
2. 引导学生设定阅读目标。
3. 分享一些阅读奖励的方法。
【教学过程】1. 讲解如何评估自己的阅读效果。
2. 引导学生设定阅读目标。
课外阅读原著导读教案
课外阅读原著导读教案教案标题:课外阅读原著导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兴趣和能力;2. 提高学生对原著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4.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文学讨论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原著的作者、背景和主题;2. 解读原著中的重要人物和情节;3. 分析原著的结构和文学手法;4. 探讨原著所传递的价值和主题。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导读1. 列举原著的作者、出版时间和背景信息;2. 介绍原著的主题和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整体导读1. 向学生分享原著的简要梗概,凸显主线故事;2. 重点解读原著的重要人物和情节;3. 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发展,以及情节之间的联系。
Step 3:结构分析1. 分析原著的结构和篇章安排;2. 解读原著中的常见文学手法,例如象征、隐喻等;3. 探讨这些手法对情节发展和主题揭示的作用。
Step 4:价值与主题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原著中所传递的价值观;2. 分析原著所涉及的主题,并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3. 激发学生对原著的深层次理解和思考。
四、教学方法:1. 交流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共同研读原著;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情节或人物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4. 观摩阅读:引导学生寻找原著的相关影视作品或舞台剧,扩展对作品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阶段性测评:通过小测验或书面作业,考察学生对原著内容的理解程度;2. 学生自评:要求学生撰写导读作品心得体会,对自己的阅读收获进行评价;3. 交流讨论: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小组合作和班级讨论,评估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原著文学作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和能力,选择适合的作品;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作者介绍、作品解读和评论等;3. 多媒体资源:展示教案中所需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
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案例
师: 获得知识的方法很多 , 看书是最好的方法 。老 师今天给你 们带来了许 多书 。看 , 故事中还有非常精美的图案 , 我们一看 图案
给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喜欢 的童话故事 书。
三、 案例片段描述
片 段一 :
师: 说得真棒呀 !你不仅知道《 一千零一夜 》 里的故事 , 还想做
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学生。真棒 !
师: 同学们 , 我们今 天举 行一场智力赛 , 看 谁的知识最 丰富 ,
是我们班的小博士 , 好吗 ? ( 出示 l 0道智力竞赛题 , 让学生抢答。)
就能猜 出故事情节 。同学们 , 你们想看吗?
学 生 纷 纷举 手 。
道 原来书是那 么有趣 , 还有很 多有 用的知识 , 激 发 了学 生看书的
欲望 , 同时也锻炼 了学生的口头表 达能力。在评价 学生时 。 结合 学
适 当进行读 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知道 , 童话 阅读是快 ( 设计 意图: 激发 学生 阅读兴趣是教 学的重要任务 。通过智力 生的回答 ,
竞赛告诉 学生, 书 中有许 多精彩的故事和丰富的知识 。对 于低年 乐 的 。 )
级学生 , 图文并茂的书更能激发他 们的阅读兴趣 , 唤起 学生的“ 兴
奋 点” , 达 到 最 佳 效果 。 )
片段二 :
四、 案 例 总 结
这次指导课 是我的一 次尝试课 , 课上还存在许 多不 足。但总 的来说 , 学生们 在这节课上有 了一定的收获 , 希望孩 子们能 喜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例)
通过阅读全文并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 题或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概括出文章 的中心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分析文 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一步加深对 中心思想的理解。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兴趣
制定阅读计划
鼓励学生制定每天或每周的阅读计划,并按时完成阅读任 务。通过持之以恒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 习惯。
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 ,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 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培养 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阅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积累词 汇和语言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 语言运用到口语表达中,提高学
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演讲等活动,培 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口头表达能力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 力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阅
读效率。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 们的阅读情感和态度。
任务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制定个人阅读计划,进行课
外阅读和分享。
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
介绍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方法,包括如何选择读物、制定阅读计划、使用阅读 技巧等。同时,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指导。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指导课教案(范例)
contents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阅读材料选择与推荐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 • 阅读欣赏与批判性思维培养 • 课外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与意义
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1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
《草原上的小木屋》阅读指导课教案
《草原上的小木屋》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草原上的小木屋》,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草原生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4. 通过讨论和分享,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草原上的小木屋》第一至第四章。
2. 主要教学任务:(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情节。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3)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作品的现实意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的理解。
(2)对作品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阐述作品意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4.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体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草原上的小木屋》。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阐述作品意义。
4.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5.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
6.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辅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堂纪律等方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交流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分享阅读心得的完整性、深刻性。
4. 阅读感悟评价:收集学生的阅读感悟,分析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感受和启示,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考能力。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讲教案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讲教案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对课外阅读的精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选取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课外文章,如现代文学作品、古典文学作品或科普文章等。
2. 对文章进行逐段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
3. 对文章中的难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解释。
4. 通过问题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文章的含义和价值。
教学步骤:1. 导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逐段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逐段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
在解析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亮点和难点。
4. 重点讲解:针对文章中的难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问题讨论:教师提出针对文章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重点和价值。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推荐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7. 作业布置: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包括对文章结构、主题、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掌握。
2. 学生在讨论和思考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明确程度、逻辑思维能力等。
3.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难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阅读指导课教案
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阅读指导,学生能够:1.熟练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包括主旨理解、细节理解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白板笔等;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学习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或事例,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你们平时喜欢阅读吗?”•“你们觉得阅读有什么好处?”•“你们有没有读过一本特别好看的书?告诉我们一下。
”2. 阅读技巧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白板,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包括:•预习:通过阅读标题、段落小标题、插图等快速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提前构建阅读框架;•扫读:快速浏览文章,抓住重点信息,了解整体意思;•略读:通过快速阅读段落首尾句、关键词等,了解段落的主旨;•细读: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具体细节,抓住关键信息;•标记:使用铅笔、荧光笔等标记出重点信息,便于复习和整理。
3. 针对性练习(3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课本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阅读技巧,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适合学生程度的短文,出题要求学生完成以下类型的题目:•主旨理解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首尾段等判断文章的主题;•细节理解题:要求学生回答一些特定的问题,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答案;•推理判断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暗示或信息进行推理判断。
4. 讲解与讨论(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阅读材料,提高他们的阅读策略和技巧。
教师可以针对每一道题目,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和分享。
5. 总结与延伸(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拓展阅读的资源,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相关的材料,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1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2.通过阅读描写春天、赞美春天的__,感受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采用多种方法让孩子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领悟做人的一些道理,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春天在哪里》的录音磁带,会唱的同学拍手跟着唱。
2.听后,师问: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歌?(春天)3.是啊,美丽的春姑娘已经悄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你们在哪看到了春天的痕迹呢?(生自由谈)那么用什么样的文字能把我们看到的春天描写下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春天,阅读几篇描写春天的`__。
二、指导阅读。
(一)阅读“春风吹”。
1.翻开书158页,学生借助拼音阅读这首儿歌。
2.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春天给你了什么感觉?带着自己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边读边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你会读得更美!3.这两段有很多好词佳句,把你喜欢的。
词句画出来,再美美地读一读,记一记。
4.交流所画的词句,有感情朗读。
(二)走进“童话城堡”1.过渡:阅读完春天的美文,让我们走进春天的童话城堡。
2.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花孩子》想一想:花孩子们分别找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个花孩子?3.分角色朗读。
4.交流。
(三)感受“春的使者”1.是谁带来春的消息,春天的使者是谁呢?听老师读《迎春花》。
(配乐)2.学生朗读《春天》。
(配乐)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阅读了有关春天的几篇__,感受了春天的美好,积累了一些描写春天的好词佳句,收获可真不少。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希望课后大家能多阅读一些好的书籍,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2一、指导思想:培养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首要前提,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注重阅读和积累是当前语文的教学重点。
我要做好孩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我要做好孩子》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悟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正能量,学会做好孩子的标准。
二、教学内容1. 第五章至第九章的故事情节解析。
2. 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3. 故事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感悟故事主题,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2. 如何将故事中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做好孩子的标准。
【教学环节】1. 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内容展示:讲解第五章至第九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故事主题探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主题的理解。
4. 案例分析:通过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做好孩子的标准。
7.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道德观念。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我要做好孩子》相关章节。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3. 教学资源:与课程相关的故事音频或视频材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本节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5.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故事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做好孩子的标准。
6. 互动环节: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心得体会文章,了解学生对做好孩子标准的理解程度。
猜猜我有多爱你》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案例(一年级)
猜猜我有多爱你》课外阅读指导教学案例(一年级)研究背景: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和与家长的接触,我们发现家长对于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的意识比较淡漠。
他们认为要多做练才能提高成绩,而孩子识字又少,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读课外书。
由于家长的读书意识淡薄,我们的一年级小学生大多没有读过图画书、童话书等课外书,更不用说亲子共读了。
因此,培养农村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惯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将借助《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教材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图画书中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妈妈的大兔子。
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喜欢比较。
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
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但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
两只兔子都获胜了。
整个作品充溢着爱和快乐的童趣,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构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细节设置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是一部经典作品。
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想象故事情节。
2.能用句式“我爱你……”或“……我就有多爱你”创作对话。
3.能感受书中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喜欢上这本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惯。
4.能向亲人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重点:感悟真挚深切的母子或父子深情,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惯。
教学难点:以生动自然的表情和真挚夸张的动作、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教具准备:绘本、实物展示台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故事书想和大家分享,故事中的两只兔子也和大家一样爱动脑筋,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书的名字叫什么?请一个同学来读书名。
“爱”字在哪里?谁能指给大家看?其他的字可以不认识,但这个爱字一定要认识。
2.在故事书的扉页上除了告诉我们书名还告诉我们什么?3.简要介绍作者和书。
二、阅读故事,感受爱的气氛。
1.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2.让学生观察图画,想象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案例
——《水浒传》人物形象评析
张文杰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应该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尽可能多读一些古典名著,有效地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不高。
所以,教师需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在指导阅读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这是一次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在学生课外阅读名著《水浒传》之后,教师针对小说特点,组织学生开展的一次水浒人物形象分析活动课,采取了以下教学步骤和方法:
一、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师:“同学们,《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名著中刻画英雄人物形象最多的一部小说,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们既可以领略英雄的风采,了解英雄事迹,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人物描写的方法。
”
“课前,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读过水浒故事,有的可能读得是删改版,有的可能读得是少年版,还有的可能读得是原著,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屏幕上出现的是什么?”
(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你们都看过吗?”
“喜欢它吗?”
“是啊!要想读懂《水浒传》就必须读懂其中的故事!”
(板书:读懂小说就要读懂故事)
“请大家接着往下看,他们是谁?”(水浒英雄)
“大家都认识,谁能将这些水浒英雄与这些故事联起来?”(学生做题)
“这些人物是这一故事中的人物之一。
我们要想读懂故事就要读懂这些人物”
(板书:读懂故事就要读懂人物)
大闹五台山鲁智深
误入白虎堂林冲
醉打蒋门神武松
大闹清风寨花荣
斗浪里白条李逵
浔阳楼题反诗宋江
2.师:“那么如何读懂人物呢?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请大家看大屏幕,猜一猜,这一片断描写的是谁?”
武松见了,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
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
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
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
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
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只大虫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
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个片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故事)
“请大家读一读片断,找一找表现武松动作的词语,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词语勾划下来,再想一想从这些词语中能够看出武松什么样的特点,把你对词语的感受写在片断旁,做一个眉批。
”(注意提示“四
闪”、“抡”、“劈”、“揪”、“按”、“踢”、“提”、“打”)
“这些都是文章的细节,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
(板书:要读懂人物就要读懂细节)
二、运用方法,实践阅读。
1.师:“请大家拿起身旁的卷子,这里有三个长片断,请大家先泛读这三个片断,然后再选择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精读,读完后,再说说你读懂了哪个人物,从他的身上你读懂了什么?”
2.生精读,交流。
3.师:“大家讲得非常好,能否给你喜爱的人物写几句话的评语?”
4.生写作交流。
三、小组交流
1.小组内合作交流,评议出大家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2.各组派代表上台,阐述心目中最喜爱的水浒英雄形象,并阐明喜爱的原因。
第一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他是水泊梁山最有用的人,结交广泛,广纳人才,知人善用。
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对梁山尽忠,对朋友重义第二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是水浒中最光彩照人的英雄之一,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第三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率真、豪爽、敢作敢为。
第四组:最喜爱《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3.小组互评。
三、教师总结
四、课外作业:
课后写篇作文《我最喜爱的水浒英雄》
案例反思:
这堂课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小说文学作品体裁通过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特点,重点分析作品人物形象,从而掌握阅读小说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讨论方式,遵循了组织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起到平等参与、适时点拨指导的作用。
这堂课是课外阅读指导课,它的成功之处:一是注重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明确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二是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方式,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课堂气氛活跃;三是老师注意角色的转换,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并适时给予点拨指导;五是给学生课外阅读以有计划的安排和指导,增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自觉性,提高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我们也应该明确,课外阅读是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认真安排,周密计划,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