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公安局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在公安实践中的作用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在公安实践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97400479563c1ec5da713e.png)
浅谈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在公安实践中的作用摘要:加强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对于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工作负担,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公安机制、体制改革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警务信息平台应用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综合平台,简称“警综平台”,是公安机关为了对警务信息的深度应用和进行信息流转与决策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综合性警务信息计算机系统,由网上办案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和绩效考评子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加强警综平台建设是公安机关科技强警和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广西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自2009年8月27日正式启用以来,各级公安机关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基本思路进行技术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的努力下,警综平台的技术建设、机制建设和应用推广工作。
加强警综平台建设,对于提高警务信息化程度,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广西警务信息综合平台应用情况分析1.1 全警登录警综平台情况2011年7、8月份,全区共有3.2万个民警登陆过平台,共登陆300万人次,使用警综的民警平均每人每天登陆警综平台1.06次。
登录数据分析:49.9%的民警基本上不使用警综平台,未使用警综平台进行办公或指导工作;49.9%的民警使用警综平台进行办公或指导工作;1.1%的账户是公用账号或是专职数据录入民警的账户。
1.2 执法办案系统应用情况分析根据2011年7、8月份录入警综刑事和行政案件数与各市上报的公业报表数据对比显示,这两个月各市网上办案率都比较高,刑事案件立案网上办案率已超过100%,破案网上办案率在80%左右,行政案件网上办案率7月超过100%,8月均在80%左右。
以上数据说明各市均重视案件的录入,在应用警综平台办案数量上已经接近单轨制运。
1.3 情报落地管控与治安管理防范系统使用情况2011年7、8月份,共采集治安管理防范信息260万条,应用警综的民警平均每人采集81条,进入应用阶段后治安管理防范信息采集质量也稳步提升。
警网协同实施方案范文
![警网协同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bdb9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c.png)
警网协同实施方案范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警务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警网协同实施方案成为了警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共享、提升社会治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首先,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调研和分析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痛点,明确目标和方向。
同时,还需要充分借鉴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其次,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执行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
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建立起高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间能够及时、准确地共享相关信息。
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管理和保护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此外,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
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比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发现和预防犯罪行为。
最后,警网协同实施方案的实施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确保其能够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警务工作需求。
总的来说,警网协同实施方案是警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共享、提升社会治安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方案的切实可行性。
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
相信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警网协同实施方案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为社会治安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安信息化主要做法
![公安信息化主要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84923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4c.png)
主要做法(一)安徽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一是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明确工作思路。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走跨越式发展、规范化建设、科学化建设、实用节约型发展的道路。
二是科学整合资源,条块结合,信息共享。
既节约了大笔资金,又使原有系统的作用得到了充分整合。
三是立足基层,贴近实战,以用促建。
坚持边建设、边开发、边应用的原则,狠抓综合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的建设,突出实战应用,提出“一切为了实战”的口号,始终把立足基层,贴近实战,强化应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巴‘金盾工程”建到每个民警的办公桌上。
四是抓典型,促全面,整体推进。
省公安厅将芜湖公安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作为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向全省推广。
五是强化培训,提高民警素质。
始终坚持把提高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民警的科技素质作为重要环节来抓,切实把好'三道关":领导关、基层所队长关、全员培训关。
六是因地制宜,多方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安徽省公安厅提出公安信息化建设,不以系统硬件档次论英雄,而以实战应用效果定成败”,要求各地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的同时,开动脑筋,多快好省地开展建设。
七是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省政府将金盾工程”、智能交通系统、互联网监控中心建设列入“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省级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列入了省政府“数字安徽”重点建设项目,保证了全省公安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
(二)江苏省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做法一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这个核心,在普及推广上下功夫。
省公安厅将2005年作为全省“网上信息应用普及推广年”,加强分类指导。
二是始终抓住网上信息应用重点环节,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
2005年以来,江苏省公安厅围绕“建成一个平台、形成一套机制、培训一支队伍”三个环节开展建设,为应用提供环境、制度、素质的保障。
2005年以来,在全省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科技大练兵活动,将网上信息采集比对等应用技能,列入省厅派出所长、刑警队长、交巡警队长学校以及警衔晋升、专业培训的范围。
县公安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
![县公安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d952e2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cd.png)
县公安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我县公安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工作现状我县公安信息化工作自2010年启动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县主要以提高警务信息化水平为目标,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建设了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在内的一系列信息化系统。
这些系统为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办案质量,促进了社会治安的稳定。
我县公安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在信息化硬件设施方面,我县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警务设备和系统。
包括:警用通讯设备、大型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建设提高了公安机关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为警务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警务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我县建设了警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各警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这样一方面加强了各警种之间的协作和配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为破案和打击犯罪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手段。
3.警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建设我县建设了警务大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能够对警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公安机关提供了预警和预测的能力。
通过对犯罪数据和社会治安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治安的变化趋势,预防和打击犯罪。
4.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系统建设我县建设了包括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系统,这些系统可以对人员身份进行准确识别,为警务工作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手段。
在治安管理和犯罪侦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警务移动化建设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我县开展了警务移动化建设,在警务工作中推广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
这样可以使警务人员更加便捷地搜集信息、办案取证和情报交流。
二、发展趋势在当前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我县公安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主要包括:1. 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够高虽然我县已经建设了一系列的信息化系统,但是总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有待提高。
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范文
![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c218a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e.png)
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范文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务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处理复杂案件、打击犯罪活动以及维护社会治安方面,需要各个警务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协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促进各警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和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加安全的环境。
三、实施方案。
1.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各警务部门可以将案件信息、犯罪线索等数据进行共享,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避免信息孤岛的存在,提高对犯罪活动的打击效果。
2. 制定统一标准。
在警务交流协作中,各个部门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例如,制定统一的案件命名规范、数据录入标准等,以便于其他部门快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相关信息。
3. 加强技术支持。
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为警务交流协作提供更加强大的支持。
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快速分析和挖掘,为警务部门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
4. 建立联合指挥机制。
针对重大案件和突发事件,建立联合指挥机制,由各警务部门共同参与决策和行动,形成合力,迅速有效地处置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5. 加强培训和演练。
定期开展警务交流协作的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各部门人员的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和应变能力。
四、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可以实现警务工作的高效协作和资源共享,提高对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提升社会治安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五、总结。
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对于提升警务工作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各警务部门应该积极响应和配合,共同推动警务交流协作实施方案的落实,为社会治安和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智慧警务 实施方案
![智慧警务 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4c254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6.png)
智慧警务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慧警务已经成为了现代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提高警务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社会治安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智慧警务实施方案。
一、建立智慧警务信息平台。
我们将建立一个智慧警务信息平台,整合警务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等的快速查询和分析,提高警务信息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二、推动警务大数据应用。
我们将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警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犯罪趋势、破案线索,为警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三、加强智慧化装备建设。
我们将引进先进的智慧化警用装备,包括智能监控摄像头、无人机、智能手持终端等。
这些装备可以实现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全天候监控和实时反馈,提高警务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四、推进智慧化执法管理。
我们将推动警务执法管理的智慧化改造,建立电子化执法系统和智能化执法设备。
通过执法记录仪、电子取证设备等装备,实现对执法过程的全程记录和实时监督,提高执法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五、加强智慧化培训和管理。
我们将加强对警务人员的智慧化培训,提升他们运用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开展警务工作的能力。
同时,建立智慧警务管理体系,推动警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提高警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六、推动智慧警务与社会治安融合发展。
我们将积极推动智慧警务与社会治安融合发展,促进警方与社会各界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通过智慧警务技术手段,加强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智慧警务实施方案,我们将按照以上方案,积极推动智慧警务建设,不断提升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安机关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公安机关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c4c88daf01dc281e43af024.png)
公安机关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建设人民满意的公安政务服务体系,根据《全区公安机关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做到事项管理规范、网上办理高效、信息公开透明、服务便民利民。
x年底,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实现“应进必进”。
70%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窗”分类受理,网上可办率稳定在80%以上。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实名认证率达30%以上,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提供的材料减少60%以上,网上办事群众满意度稳定在95%以上。
二、组织领导成立市局“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x任组长,副局长王义任副组长,局属各部门和各分县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互公办”),办公室设在法制支队,支队长马生海兼任办公室主任,指挥部副主任马永生和出入境管理处处长丁玲任办公室副主任,x为市局“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平台管理员。
各成员单位需确定一名联络员,专门负责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工作平台信息监看、回复及日常维护工作。
各分县局也要根据工作实际成立领导小组,组成工作专班,形成推动工作的合力。
三、任务分工(一)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1.整合优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公安电子证照库建设和网上身份认证。
配合公安厅做好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国身份认证系统和x行政审批与公共服务系统,推进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线上“一网通办”。
配合推进与自治区电子证照库的对接,实现“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从业单位登记备案证、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的自治区电子证照共享。
加快推进全区“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网上身份认证,实现全区各级、各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数据共享,解决企业群众在公安业务网上办事重复填写和重复提交个人身份信息等难点堵点问题。
市公安局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
![市公安局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6ce6115a8102d276a22f29.png)
2018年市公安局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现公安工作的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强警之路。
为加速推进我市公安信息化工作建设,力争在18年底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的目标,根据《XX市公安局2006至18年信息化工作指导意见》(X公发[200X]X号)精神,结合我市公安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指导,以构建信息化与公安业务紧密融合的现代警务机制为核心,以18年底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为目标,狠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狠抓信息化工作机制建立和警务工作规范,狠抓应用技能培训和信息化普及应用,带动和促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正规化,为创建和谐、平安江津作出贡献。
在本思想指导下,要紧密结合“三基”工程建设和“大学法”活动,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信息支撑警务的理念,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主动适应现代警务机制的变革,增强实现公安信息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叫响“不懂信息化应用的领导将丧失指挥权、不会信息化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岗位”的口号,按照“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的要求,积极促进信息技术在各项警务和基层公安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之尽快转化为现实战斗力。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一)工作目标:通过两年扎实有效的工作,全市公安信息化工作要力争实现“七个突破”:一是通过基础警务工作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在实现公安基层信息化上取得突破;二是通过强化民警计算机技能培训,在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上取得突破;三是通过信息化规范警务流程,在创新警务机制上取得突破;四是通过开展“网上作战”,在侦察破案能力上取得突破;五是通过信息化科学管理手段,在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上取得突破;六是通过信息化改进工作方式,在行政管理和为民服务的效率上取得突破;七是通过视频图像监控系统建设,在提高打、防、控能力上取得突破。
举全局之力,确保200X年底基本实现公安工作信息化,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较为齐全的应用系统和信息化平台,较为健全的信息化工作机制,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的工作格局,形成运行顺畅、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工作体系。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936728700abb68a882fb63.png)
公安局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北京天英信息工程公司二0 0 六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前公安局的应用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系统建设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建设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系统建设具有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系统建设确立七大子系统、68个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实战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县公安局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改革实施方案
![县公安局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改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bc67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7.png)
县公安局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改革实施方案一、改革目标1.提高警务效能。
通过整合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资源,实现警务效能的最大化。
2.优化警力配置。
合理调整警力,实现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
4.增强防范能力。
加强治安防控,提高对社会治安问题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二、改革内容1.机构整合。
将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与治安大队进行整合,成立交治合一大队。
2.职责明确。
交治合一大队负责全县范围内的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
3.资源共享。
整合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资源,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4.人员培训。
对交治合一大队的警力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
5.联勤联动。
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实现联勤联动,提高警务效能。
三、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
对全县交通管理和治安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改革提供数据支持。
2.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
3.宣传发动。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改革实施方案,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5.全面推行。
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改革。
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
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2.财力保障。
加大对改革工作的财力投入,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3.人员保障。
合理调配警力,确保交治合一大队的人员充足。
4.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确保改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5.监督保障。
加强对改革工作的监督,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五、预期效果2.优化警力配置。
实现警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警务效能。
3.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群众满意度。
4.增强防范能力。
加强治安防控,提高对社会治安问题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推行“交治合一”警务改革,是提高县公安局警务效能、优化警力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增强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
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全力以赴推进改革,为全县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85387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4.png)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派出所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治安需求。
为了提高派出所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旨在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优化派出所的管理和服务流程,提升警务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二、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内容。
1. 智能化设备应用。
在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中,我们将引入智能化设备,包括智能门禁系统、智能监控设备、智能警务终端等。
通过这些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派出所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2. 数据化管理系统建设。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还包括建设数据化管理系统,实现对警务信息的全面采集、存储和分析。
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等各类警务信息的快速查询和分析,为警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智能化服务流程优化。
针对传统派出所服务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提出了智能化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通过引入智能排队系统、智能服务导航系统等,可以实现对服务流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4. 警务信息化建设。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还将重点推进警务信息化建设,实现对警务信息的全面互联互通。
通过建设警务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各类警务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提高警务工作的整体效能。
5. 智慧化应用推广。
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还将推广智慧化应用,包括智慧巡逻、智慧调度、智慧执法等。
通过智慧化应用的推广,可以实现对警务工作的全面智能化管理,提高警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实施方案效果预期。
通过智慧派出所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警务工作效率。
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数据化管理系统,可以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优化警务资源配置。
2. 提升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流程和推广智慧化应用,可以提升派出所的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公众对警务工作的满意度。
3. 加强安全防范。
通过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和警务信息的全面共享,可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移动警务系统建设方案
![移动警务系统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3163e710a6f524cdbf85df.png)
级等优良特性。
业务应用直接封装在移动终端(手机)中,无需人为安装配置,后台管理及指挥调度端只需配置浏览器,通过公安网络就可实现系统访问。
考虑到需求的多样性与系统的易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如上的体系结构方案,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以及系统安全性等方面的需要;同时保持系统核心架构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保证定制、研发系统的质量、稳定性、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等方面的要求.从最高层(最接近于系统使用者视觉)到最低层,系统层次的主要责任分工如下(每一层都只与其相邻各层之间通信并保持实现上的相互独立性)。
●客户端(表示层)即本平台与平台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交互时对数据内容的表现层.该层次根据用户的需要完全定制化.根据系统的约束,实现表示层数据的组织和包装,使用JAVA技术来实现移动终端用户使用界面。
●接口服务通过接口服务与其他系统对接,主要包括请求服务、API调用、数据库直连等用WebKit内核浏览器,拥有Pushmail,Google地图和搜索等众多网络应用,成为连接用户和互联网的重要纽带,手机和传统概念网络的结合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从Android系统框架出发,设计和实现基于Linux内核的Android系统通讯模块功能比将被普遍应用。
移动应用平台的程序开发结构突破了传统的C/S应用系统,依托移动设备(手机)的平台操作系统的支撑(android等)实现最终用户的应用层逻辑,3.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
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
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3.3.6体系和结构分析3.3.6.1 网络平台体系结构描述:A、GPS网络平台:提供移动警务终端地址信息数据流转,连接方式为GPS定位服务终端与移动警务终端。
警务督察一体化应用平台信息研判系统建设方案-精品
![警务督察一体化应用平台信息研判系统建设方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33de4b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15.png)
警务督察一体化应用平台信息研判系统建设方案一、项目情况概述 (3)二、项目技术方案需求 (6)(一)技术架构需求 (6)(二)功能需求 (6)(三)系统结构需求 (14)(三)指标参数 (15)(四)实施方案 (16)(五)安全设计 (16)(六)售后服务 (17)(七)应用培训 (17)(八)培训与运维服务 (17)一、项目情况概述1、建设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分级使用、互联互通、一网运行、共享应用”的总体设计思路开展建设。
1、完整性一体化平台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系统功能完整,应用完备,数据齐全,能够满足新疆自治区公安督察部门进行网上督察业务办理、分析统计和趋势预测的实际工作要求。
系统之间,系统与本警种以外业务系统之间,系统与前端设备之间,均能有效地进行通信和共享数据,实现不同厂商、不同规格设备或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和互操作。
2、可行性警务督察信息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在选择实现方式、方法时,除了要考虑与时俱进,适度超前,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需要。
在设计和实现时,因地制宜,能够落地实现才是终极目标。
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规模和功能易于扩充,系统配套软件具有升级能力。
3、合理性对于系统设计,还要提出合理性的要求。
在保证完成设计要求、成功实现各项功能的原则下,确定每一项都是可行而且可操作的,不去盲目追求较高的技术指标和效果。
确保项目的合理性。
目前,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软件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非常复杂的功能。
本方案将以最接近业务、最简单、最符合常人直觉和用户使用习惯的方式呈现给最终用户,使得投资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益。
4、实用性根据环境条件、警务督察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警务督察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
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切合实际,尽量实现督察业务自动化,具有比较高的智能化,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满足警务督察业务需求。
5、标准化根据公安部对于督察数据的相关规范,从源头将数据标准化。
对于非督察部门列管的数据, 按照部颁标准、公安行业标准、新疆自治区公安厅数据规范要求、信息行业规范要求的先后顺序执行。
智慧公安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公安信息化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348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b.png)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某市公安局智慧警务建设实践
建设背景
某市公安局面临警务工作压力大、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孤岛等问题,需要通过智慧公安信息化解决方案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解决方案
采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设智慧警务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提高警务工作信息化水平 。
实施效果
通过智慧警务建设,某市公安局实现了信息采集、整合、分析、应用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警务工作效能和决策 水平,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
数据挖掘
通过数据挖掘算法,对海量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 和趋势,为警务决策提供依据。
云计算技术应用
01
02
03
云平台建设
建立云计算平台,提供计 算、存储、网络等资源, 满足公安业务的需求。
云服务管理
通过云服务管理软件,对 云计算平台进行管理和维 护,保证平台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
云应用开发
视频监控系统
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实现全域覆盖、高度 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
移动警务系统
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公安业务的移动 办公和快速响应。
解决方案应用场景与优势
提高侦查破案效率
通过综合信息平台和视频监控系统 ,提高侦查破案的效率和精准度。
优化警务指挥调度
通过警务指挥系统,实现快速、精 准的警务指挥调度。
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发各 种公安业务应用,提高警 务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智能识别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人 脸识别、车牌识别等,提 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 性。
智能分析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 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犯罪 行为的规律和趋势,为预 防和打击犯罪提供支持。
县域警务实施方案
![县域警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2d6ca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b.png)
县域警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近年来,我国社会治安形势日益严峻,县域内的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县域警务实施方案,以提高基层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
二、总体目标。
县域警务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县域警务工作体系,提高警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具体措施。
1. 加强警力配置。
要根据县域实际情况,合理配置警力资源,重点加强对人口密集区、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的警力保障,提高警力的灵活运用和快速反应能力。
2. 完善警务设施。
要加大对县域警务设施的投入,完善警务办公场所、装备和通讯设施,提高警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警务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保障。
3. 加强警务队伍建设。
要加强对基层警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励和保障基层警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完善警务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对县域警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立健全警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警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警务工作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5. 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宣传和教育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维护工作,共同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四、实施保障。
为了确保县域警务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优化方案内容,确保警务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和高效化。
五、结语。
县域警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县域警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5bda8edaef8941ea76e05ca.png)
1.住地信息1.1住地信息首页1.1.1.需求描述1.1.2.系统用例1.1.2.1.住地信息首页用例1.1.3.用户界面1.1.3.1.住地信息首页页面1.1.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大队民警在住地信息首页可对住地信息进行操作,数据来源已经录入的住地信息。
2、民警提交审核,提交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批。
3、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同意,则流程结束;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不同意,需系统外通知民警进行修改或警卫大队长直接修改之后,完成审核,即流程结束。
1.1.5.数据实体1、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1.6.业务表单无1.1.7.审批流程此处填写审批流程和审批岗位角色。
(注意:不同级别组织机构的审批需要对应多个审批流程)1.1.8.消息提醒无1.1.9.其他需求无1.1.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2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1需求描述1.2.2系统用例1.2.2.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3用户界面1.2.3.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登记1.2.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民警在住地信息基本情况页面录入数据。
1.2.5数据实体1、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2.6业务表单审核日期: YYYY-MM-DD 审核人姓名:1.2.7审批流程无1.2.8消息提醒无1.2.9其他需求无1.2.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3住地周边基本情况1.3.1周边单位情况1.3.2重点人员情况及控制人员1.3.3制高点情况1.4住地相关单位登记表1.4.1安全检查记录1.4.2安全隐患情况1.4.3案(事)件情况1.4.4危险物品情况1.4.5多媒体附件2.现场信息2.1现场基本情况2.2现场周边基本情况2.3现场相关单位登记表3.道路路线信息3.1道路路线基本情况3.2道路周边基本情况3.3道路相关单位登记表4.铁路路线信息4.1铁路路线基本情况4.2铁路周边基本情况4.3铁路相关单位登记表5.水路路线信息5.1水路路线基本情况5.2水路周边基本情况5.3水路相关单位登记表6.数据实体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2014年7月目录一、基础信息结构表 (4)(一)基础表 (4)§1.1 ...................................................................................................................... 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IV§1.2 .............................................................................................................................. 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5§1.3 .............................................................................................................................. 现场基本情况数据结构6§1.4 ...................................................................................................................... 道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7§1.5 ...................................................................................................................... 铁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8§1.6 ...................................................................................................................... 水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9§1.7 .............................................................................................................................. 警卫对象情况数据结构9§1.8 ..................................................................................................................................... 工作人员数据结构10§1.9 ............................................................................................................................................. 亲友数据结构11§1.10 ................................................................................................................................... 重点人员数据结构12§1.11.................................................................................................................................... 控制人员数据结构12§1.12 ............................................................................................................................ 警卫对象住楼数据结构13§1.13 ....................................................................................................................................... 长包房数据结构13§1.14 ........................................................................................................................................... 桥梁数据结构14§1.15 ........................................................................................................................................... 涵洞数据结构14§1.16 ........................................................................................................................................... 隧道数据结构15§1.17 ............................................................................................................................ 公铁平交道口数据结构15§1.18 ................................................................................................................................... 铁路车站数据结构16§1.19 ........................................................................................................................................... 码头数据结构16§1.20 ....................................................................................................................................... 交接点数据结构17§1.21 ....................................................................................................................................... 警卫组数据结构17§1.22 ................................................................................................................................... 机构设置数据结构17§1.23 ....................................................................................................................................... 居民院数据结构18§1.24 ................................................................................................................................ 旅店招待所数据结构18§1.25 ................................................................................................................................... 要害部位数据结构19§1.26 ................................................................................................................................... 相关单位数据结构20§1.27 ................................................................................................................................... 执勤部队数据结构20§1.28 .................................................................................................................... 周边情况对应关系数据结构21§1.29 ....................................................................................................................................... 制高点数据结构21§1.30 ................................................................................................................................... 周边单位数据结构22§1.31 ............................................................................................................................ 安全检查记录数据结构22§1.32 ................................................................................................................................ 案(事)件数据结构23§1.33 ................................................................................................................................... 安全隐患数据结构23§1.34 ............................................................................................................................ 周边基本情况数据结构24§1.35 .................................................................................................................... 危险物品保管单位数据结构24§1.36 ................................................................................................................................... 危险物品数据结构25§1.37 ................................................................................................................................... 服务处所数据结构25§1.38 ............................................................................................................................ 相关安全设施数据结构26§1.39 ................................................................................................................................... 执勤岗位数据结构26§1.40 ................................................................................................................................... 执勤方案数据结构26§1.41 ................................................................................................................................ 多媒体附件数据结构27§1.42 ........................................................................................................................................... 车辆数据结构27§1.43 ............................................................................................................................ 重点控制部位数据结构28(二)附录 (29)§2.1 ......................................................................................................................................................... 附录A 29A.1 警卫基础工作资料建档编号 (29)A.2 所属表项编号 (29)§2.2 ......................................................................................................................................................... 附录B 30表B.1警卫规格代码 (30)表B.2执勤方案类别代码 (30)表B.3工作人员类别代码 (30)表B.4来往情况代码 (31)表B.5重点人员类别代码 (31)表B.6控制力量类别代码 (31)表B.7相关单位代码 (32)表B.8首长归属代码 (32)表B.9现场类型代码 (32)表B.10单位类别代码 (33)表B.11主体建筑类型代码 (33)表B.12涵洞类型代码 (33)表B.13危险物品类别代码 (33)表B.14制高点类别代码 (33)表B.15相关安全设施代码 (34)表B.16服务处所代码 (34)表B.17安全隐患分类代码 (35)表B.18多媒体类型代码 (35)表B.19重点控制部位类型代码 (35)表B.20桥梁类型代码 (36)表B.21道路类型代码 (37)二、基础信息关联关系 (37)(一)住地信息关联关系 (37)(二)现场信息关联关系 (38)(三)道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39)(四)铁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五)水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一、基础信息结构表《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分为基础表和附录,其中,基础表共43张,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0d553b9d528ea80c77917.png)
警务综合平台情报研判应用建设方案5.1.3情报研判分析体系5.1.3.1 领导辅助决策系统5.1.3.1.1 功能框架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违法、犯罪活动呈现高发趋势,因信息的缺乏,导致公安决策只能凭主观感觉判断办案,造成决策失误,浪费警力,领导辅助决策系统从现有系统(人口管理系统,旅馆业管理系统,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上办案综合系统,车辆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违章管理系统,事故管理系统等)中取得数据,形成汇总数据源,然后根据公安各类宏观分析指标,结合我司多年公安业务开发经验,对这些汇总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挖掘、展现,供领导进行决策。
整个过程的示意图如下:整体架构如下:领导辅助决策系统基于最新的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公安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抽取、转换、清洗、加载,形成公安综合数据库,应用BI引擎进行报表设计、即席报表、即席查询、并进行进一步的多维分析与利用,通过建立数据挖掘模型,可以完成数据的挖掘与钻透,通过建立各种分析主题模型,可以完成各类公安业务的智能分析,实现对公安各类宏观分析指标的预测、统计和分析,为公安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事前的准确预报,事中的及时处理,事后的分析决策。
领导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分析各单位、民警在多个业务系统中的工作数量及质量,实现对单位、民警的绩效考核;通过对高危人群等业务的趋势分析,做出及时、准确的预警决策;通过对案件发案情况分析,了解社会治安综合情况,充分利用有限警力,合理安排工作任务。
系统以图形化显示(饼图,趋势图,直方图和三维图等)展现各类分析结果。
并以超过警戒值信息的高亮显示,提醒决策人员注意警戒信息。
5.1.3.1.2 功能描述社会治安综合分析专题1、接警分析l 分析接警的高发时间l 分析接警的类别和高发地段用于高危地段的辅助决策。
l 分析接警案件类别以上分析可以指导指挥中心的接处警的警员资源的地点和时间的优化配置l 分析报警数量的变化情况,(环比,同比)2、处警分析l 到达时间段的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的各处警单位处理的案件数从中可以根据案件类别来获取高发案件的类型l 分析按照处警意向来区分处理数从报警到处警的处理率和处理用时的分析,例如十分钟内到达率来考核个部门的工作业绩l 分析处警数量的变化情况,(环比,同比)分析民警处警的工作量3、刑事案件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辖区下的刑事案件的总体情况包括受理数,立案数,破案数,不立案数,侦查终结数l 分析案件发生的变化情况,例如与同期比较发案数的比较,和上月比较发案数的变化情况4、行政案件分析l 分析某一时间段内辖区下的行政案件的总体情况l 分析行政案件发生的变化情况,例如与同期比较发案数的比较,和上月比较发案数的变化情况5、犯罪人员综合分析犯罪人员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所属行政区划,籍贯,所犯罪别,职业等维度分析。
交警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交警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393e3faa00b52acec7caea.png)
交警移动警务综合应用平台解决方案1、交警业务应用交警业务模块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公安已有数据源与业务系统的建设。
据对目前佛X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数据源与业务系统的初步调研,同时,综合考虑具体的移动终端、传输网络、应用需求特点、安全性要求和及时性要求等等多方面的因素,XXX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公安移动无线警务系统将具备如下功能:1.1、综合查询数据查询的设计目标是按照公安部的要求,以五要素理论为指导,在基于上述要求的综合查询实体库的基础上,体现人、案、物、机构、地点的交叉关联和循环互动,实现跨业务、跨地区的数据查询查证,数据交换等功能。
本系统数据查询采用在线查询方式实现,移动终端上不储存业务数据。
数据查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数据安全性问题,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相应数据,每次数据查询都应记录在系统日志中。
数据综合查询是移动接入系统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利用移动无线警务系统,现分别对各类查询需求作详细描述如下:1.2、文件(照片)信息查询文件(照片)信息查询用于查询各要素的相关文件信息,如人员的照片等。
1.3、关联查询关联查询用于实现跨业务的数据查询功能。
当查询到结果后,系统可以通过查询结果中的关联关系项,关联到其他种类或其他要素中的数据内容。
例如查出常住人口数据库中的人员信息后可以按身份证号和本地区驾驶员数据库进行关联查询。
返回结果信息量丰富,能够支持不同查询子系统之间的关联,例如通过常住人口查询关联到该常住人口的机动车辆详细信息等等.1.4、业务查询移动警务平台主要是以XXX市公安内部基础平台以及公安部八大资源数据库的所有人口信息、物信息、交管信息,包含刑侦信息等,以上信息实现相互之间的关联,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查询服务。
我局目前已建成市局综合应用资源库,资源库中目前已积累50多中业务数据,在资源库的基础上目前已建成全局综合信息查询系统和综合动态管控系统(即动态管控系统)。
移动信息查询必须以市局综合应用资源库为基础,通过公网集群系统,为各警种一线民警提供各种信息查询、信息核实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共计4903字县公安局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自治县公安局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我县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下简称“警综平台”)建设及推广应用,尽快实现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考核、网上监督以及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应用、全警共享的信息化应用格局,为全市公安机关推广使用积累丰富经验,根据《**市公安局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试用工作方案》要求,为确保我县公安机关试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警综平台”是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和信息应用水平,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指挥决策扁平化,执法办案网络化,全面提升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犯罪能力的有效工具。
作为试用单位之一,全县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要以公安业务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实战应用为目标,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理念,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检测“警综平台”的实用性、稳定性和操作性,广泛收集各层面对“警综平台”的意见和建议,深入开展业务需求和技术实现的调研分析,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和意见,为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尽快实现我局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网上考核、网上监督以及形成全警采集、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信息化应用格局,进一步加速我县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进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