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控施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19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

2019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

2019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摘要】本次试验旨在探究2019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对产量的影响,帮助农民优化施肥策略,提高玉米产量。

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和方法,对玉米生长过程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了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减少施肥量能够降低成本,提高玉米产量,为玉米种植提供了新的方向。

影响因素和土壤肥力变化也得到了详细研究。

在提出了控减施肥对玉米产量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施肥策略的建议。

本研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2019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引言、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试验设计与方法、结果分析、影响因素、土壤肥力变化、玉米产量变化、结论、控减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建议和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农田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玉米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施肥技术尤为重要。

长期过量施肥不仅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破坏,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对有机农业的重视,控减施肥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通过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机,既可以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辽中区进行玉米控减施肥试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旨在探究在辽中区玉米种植中采取控减施肥措施是否能够实现增产减肥的目标,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将为辽中区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较少的情况,或者提示等。

以下是关于研究目的的内容: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在辽中区玉米种植中采用控减施肥的效果。

通过对比不同施肥量下的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我们旨在找出最适合该地区玉米种植的肥料施用量,从而实现保证产量的同时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次试验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玉米种植和施肥管理。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受到广泛种植和重视。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肥料的使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为了探究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并就此进行了报告。

一、试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规模较大的玉米田作为试验地点,试验进行的时间是在玉米生长的主要季节内。

我们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玉米肥料配方,分别是氮、磷、钾混合肥料、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

每种肥料都按照推荐的用量进行了施用。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生长状态观察在肥料施用后,我们对玉米的生长状态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生长状态最好,植株高大、叶片繁茂、生长势头强劲。

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的生长状态稍显较差,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都没有那么理想。

2. 产量比较3.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我们对三种不同配方肥料的玉米进行了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包括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等。

结果显示,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最高,而使用氮磷混合肥料和氮钾混合肥料的玉米营养含量相对较低。

三、试验结论通过对玉米肥料效应的试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使用氮、磷、钾混合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不同配方的肥料对玉米的生长状态、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氮、磷、钾的配比对玉米的生长效果影响最为显著。

3. 在玉米种植中,科学合理地选择肥料配方,并确保适量施用,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四、建议2. 在使用肥料时,应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合理施用,避免过量或不足,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或影响作物生长效果。

3. 在实际生产中,应密切关注作物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肥料配方和施用量,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肥料的效应。

以上就是我们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的报告,希望可以为玉米的生产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于肥料使用的重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摘要: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玉米试验田进行观察与分析,旨在评估不同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对于实现玉米高效种植具有重要意义。

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产和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

玉米的肥料施用量和方式对于其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养分供应,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最终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

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选取了一块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玉米试验田,将其划分为4个处理:对照组(不施肥),有机肥组(施用有机肥),化肥组(施用化肥),有机肥+化肥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

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结果与分析:在施肥后的生长期间,我们对玉米植株的株高、叶片颜色、叶绿素含量和干物质产量等指标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株高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得最高(平均株高150厘米),其次是化肥组(平均株高130厘米),有机肥组(平均株高120厘米),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最差(平均株高100厘米)。

叶片颜色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片饱满,光泽度高。

化肥组和有机肥组的叶片颜色相对较浅,叶片质量较差。

对照组的叶片呈现出黄绿色,叶片薄弱。

叶绿素含量方面,有机肥+化肥组的玉米叶绿素含量最高,达到了2.5mg/g,其他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肥组(2.0mg/g),化肥组(1.5mg/g),对照组(1.0mg/g)。

结论:综合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处理对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有机肥和化肥的协同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养分供应,促进玉米的根系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量,从而提高玉米的生长速度和干物质产量。

在玉米种植中推广使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组合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玉米的高效种植。

玉米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效果分析

玉米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效果分析

农业科学NONGYEKEXUE 玉米应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效果分析张军印1 试验材料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要对土壤的肥力情况进行测试,以便进行测土配方施肥。

本次实验所用的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为31.5g/kg,pH值为6.3,碱解氮的含量为225.8mg/kg、有效磷含量为41.2mg/kg、速效钾的含量为115.4mg/ kg,土壤中的全氮含量为1.81g/kg、全磷含量为0.45g/kg、全钾含量为6.1g/ kg。

实验所用的复合微生物肥为某公司生产的微生物肥料,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N+P2O5 +K2O,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25%,每克肥料中的有效活菌数大于0.2亿,是一种高效的微生物化肥。

另一种实验的肥料为磷酸二铵、尿素、“不追乐”牌掺混肥2 试验方法实验组一: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将复合微生物肥料做底肥使用,每亩使用35kg,提高土壤肥力。

然后在玉米播种的时候施用磷酸二铵3.5kg,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二:将供试的复合微生物肥料做底肥使用,每亩土壤使用40 kg,播种的时候施用磷酸二铵3.5kg,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三,与实验组二的处理方法相同,用量不同,将供试肥料作为基肥,每亩使用245kg,播种的时候也施用3.5kg磷酸二铵,在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10kg。

实验组四:将本地常规的肥料作为基肥,每亩使用45kg“不追乐”牌掺混肥,然后在玉米播种的时候施用3.5kg 磷酸二铵,玉米生长过程中不进行追肥。

在实验过程中采用随机分区的方式,将实验区分为小区面积,每一个小区的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小区一共有6个行区,行长为11.1m,小区随机排列,设为4个处理,一共三次重复。

在对土壤进行灭茬之前应该要做好肥料的称重,并且将肥料拌和均匀,将其撒入土壤开好的沟内,播种的时候使用磷酸二铵,在玉米拔节期再进行追肥。

一般6月27日为玉米拔节期,7月底为玉米吐丝期,可以在拔节期和吐丝期进行调查,对玉米的植株高度、茎秆直径、叶片数、叶色、到付率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了解玉米在不同肥料的作用下的不同产量、性状。

玉米新型肥料试验总结汇报

玉米新型肥料试验总结汇报

玉米新型肥料试验总结汇报玉米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发育需要合适的肥料供给。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肥料的研发应用成为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

为了探索适合玉米生长的新型肥料的使用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并通过总结汇报来分析试验结果和结论。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取不同的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设置不同肥料处理组。

试验共设5个处理组,分别是:A组(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肥料),B组(化学肥料处理),C组(有机肥料处理),D组(微生物菌肥料处理),E组(新型复合肥料处理)。

每个处理组设有3块重复区,每块区域面积为10平方米,试验共计45个区域。

在播种前,根据各处理组需施用的肥料种类和用量,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然后进行了土壤测试分析,了解土壤的基本情况。

接下来进行翻耕、松土、平整,然后按照所设定的处理组进行了肥料施用。

在整个生长期间,我们定期记录玉米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颜色、叶片数量等指标,并进行了各组之间的对比分析。

二、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 化学肥料处理组(B组)在玉米生长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株高和叶片颜色的指标与对照组(A组)相差无几,表明化学肥料的效果有限。

2. 有机肥料处理组(C组)虽然对玉米生长有一定帮助,但与化学肥料处理组相比,其增长效果略逊一筹。

有机肥料的应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发挥作用。

3. 微生物菌肥料处理组(D组)在玉米生长中表现出了较好的效果,株高和叶片颜色明显优于对照组。

微生物菌肥料的研发在促进玉米生长方面具有潜力。

4. 新型复合肥料处理组(E组)在试验中表现出了最好的效果,株高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叶片颜色更加鲜绿。

新型复合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和建议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新型复合肥料是一种有效的肥料选择,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受到土壤肥力的影响,而肥料是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不同种类、不同用量的玉米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试验选择了常用的化肥和有机肥料进行效应试验,对比它们在不同用量下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玉米种植的肥料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玉米种植提供科学有效的肥料管理方案。

一、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取了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土壤条件较为一致的地块进行试验。

2. 实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设定了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肥料处理组和对照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

3. 肥料处理:选取了常用的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进行试验。

不同种类肥料的用量分别设置为0、30kg/亩、60kg/亩、90kg/亩。

4. 作物管理:种植玉米时,统一用机械化种植,保持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

5. 数据记录:在玉米成熟收获前,对试验地块进行定期观测和数据记录,并在玉米成熟收获后,对玉米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进行采样和检测分析。

二、试验结果分析1. 玉米产量:经过试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发现,不同用量和不同种类的肥料对玉米产量确实有显著影响。

在不同用量下,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料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存在差异。

在相同用量下,复合肥对玉米产量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其次是尿素,有机肥料效果相对较弱。

在不同种类肥料的最佳用量上,经过综合分析得出,复合肥的最佳使用量为60kg/亩,尿素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有机肥料的最佳使用量为90kg/亩。

三、结论四、建议1. 加强土壤管理:定期进行土壤化学性质测试,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用量,并加强土壤施肥和培肥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2. 科学施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用量,根据玉米生长期和需求特点合理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一、研究背景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对于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玉米肥料的效应进行试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设计与方法本试验选择了不同类型和用量的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试验选取了不施肥、化肥、有机肥、复合肥等不同处理,并设置了不同的施肥量,共设立了六个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了三个重复。

试验从播种时开始,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了生长调查和数据收集。

通过对玉米的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对不同肥料的效应进行了评估。

三、试验结果分析1. 玉米生长情况根据试验结果,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复合肥的处理在生长初期都比不施肥的处理有着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植株高度,尤其是复合肥处理效果最好。

而在生长后期,施用化肥和复合肥的处理在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方面仍然优于不施肥的处理,而有机肥的处理则与不施肥的处理相差不大。

3. 玉米品质在玉米的品质方面,施用化肥和复合肥的处理均有着较好的品质,颗粒饱满,色泽良好。

而有机肥的处理在品质方面与不施肥的处理差别不大,颗粒较小,色泽稍差。

四、结论和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复合肥的效果最显著。

2. 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的处理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均优于不施肥的处理,但有机肥在品质方面差异不大。

3. 对于农民来说,在选择施肥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可以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量。

在未来的玉米生产中,应该加强对不同类型肥料的效应进行研究和实验,以优化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也需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调整施肥量和种类,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玉米生产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本试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和用量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得出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复合肥均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促进作用的结论,同时也为未来玉米的肥料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玉米上使用“史丹利”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示范总结

玉米上使用“史丹利”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示范总结

玉米上使用“史丹利”牌复混肥的肥效试验示范总结1. 试验目的通过配用施肥田间肥效对比试验,验证“史丹利”牌40%复混肥和常规施肥肥料配备不同用量使用在玉米产量上的效果,为该肥料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地选择:试验地设在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乡玉其温村4组成员艾拜的8亩玉米田,供试地土壤肥力中等,肥力均均,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为沙壤土,前茬玉米。

2.2 供试材料“史丹利”牌40%复混肥;总养分氮、磷、钾≥40%(14-19-7)山东“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4%磷酸二铵总养分氮、磷、钾(18-46-0)。

2.3 供试品种:玉米品种先玉335,常规栽培方式。

2.4 施肥与播种时间:2014年4月17日按试验示范设计的肥料和用量在试验田翻地前施入作为基肥。

2. 5 试验处理处理Ⅰ:“史丹利”牌40%玉米专用复混肥40㎏/亩处理Ⅱ:“史丹利”牌玉米专用复混肥50㎏/亩。

处理Ⅲ:“史丹利”牌40%复混肥60㎏/亩。

处理Ⅳ:常规施肥:磷酸二铵20㎏/亩+8㎏/亩30%腐殖酸钾肥。

每个试验示范面积为长100米*6.6米,共660㎡,试验示范面积4亩。

2. 6 田间管理试验地玉米2014年4月17日播种,4月27日开始出苗,5月15日开始中根除草,2次中根,6月上旬定苗,6月18日追肥,每个示范区追石化尿素按每亩20㎏/亩,6月24日灌第一水,玉米全生育期灌了5次水。

2. 7 田间调查与测产每个处理各取3个点,每点调查10株、分别于出苗、抽雄期、抽穗期田间调查株高及长势情况, 10月19日进行测产,每小区1个点,每个点5米2行,5个㎡的株数,有效穗数。

每个小区拿取5个穗(大小不同)进行室内烤种。

调查记载结果表一以上面记载表看出苗期、抽雄期、出丝期、叶色等方面差别不明显,株高处理1比处理3高0.3㎝,单穗粒数明显。

3. 试验结果不同处理产量结构表:由田间测产和室内考种得到试验产量性状构成。

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报告[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18-01为加快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推广应用,促进生态、环保农业发展,验证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在玉米上的使用效果,特安排本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示)肥料心连心腐植酸复合肥料n-p2o5-k2o(30-5-5),腐植酸>3%,厂家提供。

2.供试(示)土壤分析试验于2012年6月安排在淮阳县郑集乡薛庄行政村小杨庄杨念猛责任田中。

供试(示)土类潮土,亚类黄潮土,土属於土。

该田块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20.3g/kg,全氮1.16g/kg,速效磷(p2o5)18.3mg/kg,速效钾(k2o)120mg/kg,ph值8.2。

前茬作物小麦,亩产400 kg 。

试验(示范)地玉米于2012年6月8日播种,播量2 kg /亩,2012年9月24收获。

3.供试(示)作物供试(示)作物为玉米,品种蠡玉18。

4.试验设计和方法4.1试验方案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小区随机排列。

处理1:空白对照,不施肥;处理2:普通复合肥﹝n+p2o5+k2o≥40% (30-5-5)﹞,种肥同播,50公斤/亩;处理3:腐植酸复合肥﹝n+p2o5+k2o≥40% (30-5-5),腐植酸>3%﹞,种肥同播,50公斤/亩;处理4:腐植酸复合肥﹝n+p2o5+k2o≥40% (30-5-5),腐植酸>3%﹞,种肥同播,40公斤/亩;处理5:农民习惯施肥,按照当地农民习惯5-7叶期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28-6-6)40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kg。

4.2试验方法试验按方案的要求,在不同时期将供试肥料施入各处理。

2012年9月24日各处理随机抽取30株进行田间调查与考种并一次性收获。

收获时试验以小区为单位单收单称分别计产。

试验除按方案要求的施肥外,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玉米大田生产。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肥效试验情况报告

复合微生物肥料在玉米上肥效试验情况报告
±k g ±%
丝 望! 丝 望!
±k g ±%
底 施 “复 合 微 生 物 肥 料 ”增 加 了玉 米 的 产 量。 从表 3 可 以 看 出: 处 理 1 与 处 理 2相 比 , 平 均 增 产 1 0 1 . 2 k g / 6 6 7 m 2 ,增 产 率 1 9 . 5 5 %; 处 理 1 与 处 理 3相 比, 平均 增产 3 7 . 8 k g / 6 6 7 m2 ,增产 率 7 . 3 %; 处 理 1与 处 理 4
※ 农业科学
农 业 与 技 术
2 0 1 5 , V o 1 . 3 5 , N o . 0 4 5
复合微 生物肥料在玉米上肥效试验情 况报告
陈长 江
( 沭阳县作物栽培 指导站 ,江 苏 沭阳 2 2 3 6 0 0) 摘 要 :为验证 “ 复合微 生物肥料 ”在玉米生产上 的应 用效果并 为其推 广提供科 学依 据 ,特安排 本试验。 关键词 :玉米;复合微 生物肥料 ;试验情况 ;报告 中图分类号 :¥ 5 1 3 文献 标识码 :A

底施 “ 复 合 微生 物 肥 料 ”改 善 了玉 米 生 物 学 性 状 。 由表 2可 看 出 :处 理 1与 处理 2 、 处理 3 、 处理 4相 比, 穗 行数分 别平均增加 0 . 9 行 、0 . 1 行 、0 . 8 行 , 行 粒 数 分 别 平均 增加 2 . 3 粒 、0 . 3 粒 、3 . 5 粒 ,穗 粒数 分别 平均 增加 5 6 . 4 粒 、7 . 8 粒 、6 8 . 8 粒 ,千 粒 重 分 别 平 均 增 加 1 3 . 8 g 、
( 下转第9 页)
相 比,6 6 7 m 增产 1 l 1 . 7 ,增产率 为 2 1 . 6 %。对各处 理 产量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 见表 4 ) ,处 理 间 产量 差异 达 极 显 著水 平 。对 各处 理产 量进 行 多重 比较 ( 见表 5 ) ,处理 1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

玉米肥效试验报告0引言为研究玉米对肥料的需求和土壤供肥能力,在自治区农业厅土肥站的统一安排下,伽师县农技推广中心土肥站设计并开展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克孜勒博依乡13村4组,前茬作物是冬小麦。

玉米试验前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为:水溶性总盐1.38 g/kg、PH 8.02、有效磷21.3 mg/kg、速效钾140 mg/kg、全氮0.93 g/kg、水解氮83 mg/kg、有机质14.34 g/kg、全磷0.86g/kg、全钾20.00 g/kg。

1.2试验材料与方法复播玉米品种为901,理论株数5229株/667m2;供试肥料为尿素、三料磷肥(P2O5含量46%)和硫酸钾(K2O含量33%)。

试验设氮、磷、钾3个因素、各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小区面积25.2 m2,2次重复。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0穗测取穗粒数,每小区选取2株取回室内考种,测取株高、果穗高度、茎秆鲜重、茎秆干重、果穗鲜重、果穗棒重、千粒重。

1.3试验设计尿素:底肥35%,第1次追肥20%,第2次追肥45%;重过磷酸钙(含P2O546%)和硫酸钾(含K2O 33%)作基肥一次性施入。

供试各肥料4水平如下(以下均为667m2施用量):氮(N):0 kg、7.5 kg、15 kg、22.5 kg;磷(P2O5):0 kg、3.2kg、6.4 kg、9.6 kg;钾(K2O):0 kg、1.5 kg、3 kg、4.5 kg,14个处理分别为N0P0K0、N0P2K2、N1P2K2、N2P0K2、N2P1K2、N2P2K2、N2P3K2、N2P2K0、N2P2K1、N3P2K2、N1P1K2、N1P2K1、N2P1K1。

1.4试验区田间管理整个生育期人工中耕除草4次,灌水4次,追肥2次,化学防治地老虎1次。

2结果分析与讨论2.1施肥量与玉米植株性状关系在N、P、K三因素中,不施肥或少施氮肥处理的生育期比施氮肥较多的要短1~4 d。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其高产量和广泛用途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玉米肥料的效应,我们进行了一项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

一、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一块玉米种植地作为实验地点,并将该地点分成了几个小块,每个小块分别施用不同种类和量的肥料,包括有机肥、化肥和对照组(不施肥)。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我们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植株高度、叶片颜色、茎粗和果穗的数量等指标。

在玉米成熟收获后,我们还对不同施肥组的玉米产量进行了统计。

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 生长情况观察:在生长过程中,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玉米植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更加繁茂,叶片颜色更加鲜绿,茎粗度更大,显示出更好的生长状态。

而对照组的玉米植株生长情况较差,出现了黄化、矮化等现象。

2. 产量统计:在玉米成熟后进行的产量统计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机肥组和化肥组的玉米产量相近,并且比对照组提高了约20%。

而对照组的玉米产量相对较低,没有得到足够的养分支持,导致产量下降。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施肥对玉米生长和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

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状态,提高玉米的产量。

2. 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影响相似。

在本次试验中,有机肥和化肥组的玉米生长状态和产量表现相近,说明有机肥和化肥对玉米的效应相似。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我们得出结论: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能够明显改善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建议玉米种植者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也提出了以下建议:1. 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生长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肥品种和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或施肥不足。

柘城县缓控释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柘城县缓控释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河南农业2021年第7期
施同一般大田生产。

处理1,农民习惯施肥。

种肥同播每667 m 2底施普通复合肥(28-6-6)40 kg。

玉米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处理2,供示肥料。

种肥同播每667 m 2底施缓控释复合肥(29-5-6)40 kg。

玉米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2019年6月9日、2020年6月11日试验田与对照田进行种肥同播。

玉米全生育期不再追肥。

2019年9月28日、2020年10月3日对处理1、处理2各取3个点进行玉米生物学性状调查和收获。

收获时各取3个40 m 2计产,并进行室内考种。

(四)节肥评价
处理2与处理1相比,每667 m 2投入肥料用量相同,每667 m 2产量平均增加了34.5 kg,每667 m 2节本增效71.6元。

四、结论
示范结果表明,玉米施用缓控释复合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每667 m 2平均增产34.5 kg,平均增产率为5.4%。

本次试验结果仅对由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缓控释复合肥在玉米上的供示样品负责。

柘城县缓控释复合肥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TURANG FEILIAO YU NONGTIAN JIESHUI
土壤肥料与农田节水
36.839.840.3
640672674
39.339.540.1
38.440.340.4
34.5
5.4
202020192020
12
39.141.540.7。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确定最佳的肥料配方和用量,提高玉米产量。

二、试验方法1. 地点:选择一块具有相似土壤类型和质地的田地作为试验田。

2. 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3. 处理:将6个处理分为对照组和5个不同肥料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施肥料)、化肥处理组、有机肥处理组、复合肥处理组、生物肥料处理组和有机复合肥处理组。

4. 施肥:根据各组的处理,合理施加相应的肥料。

5. 观测指标:记录每个处理组的玉米株高、叶片数量、花序数量和产量等观测指标。

6. 统计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试验结果1. 玉米株高:化肥处理组、有机复合肥处理组和复合肥处理组的玉米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有机肥处理组,生物肥料处理组的玉米株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2. 叶片数量:对照组和生物肥料处理组的叶片数量较少,化肥处理组、有机复合肥处理组和复合肥处理组的叶片数量较多,其中有机复合肥处理组最多。

3. 花序数量:化肥处理组、有机复合肥处理组和复合肥处理组的花序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对照组和生物肥料处理组的花序数量较少。

4. 产量:有机复合肥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最高,复合肥处理组和化肥处理组次之,对照组和生物肥料处理组的产量较低。

四、试验结论1. 化肥处理组、有机复合肥处理组和复合肥处理组能有效提高玉米的生长状况,提高了玉米株高、叶片数量和花序数量,增加了玉米产量。

2. 有机复合肥处理组的效果最好,通过合理的配方和用量,可以达到最佳的肥料效果。

3. 生物肥料处理组的效果相对较差,可能是由于该种肥料种类和施用量不适合玉米生长的原因。

4. 对照组和有机肥处理组的效果较差,说明玉米生长需要施加合适的化肥,纯有机肥料的效果较弱。

五、建议1. 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采用有机复合肥进行施肥,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和增加产量,建议施用量可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2024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8篇

2024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8篇

2024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报告8篇篇1一、引言本报告旨在探讨2024年辽中区玉米控减施肥试验的效果与影响。

通过实施控减施肥技术,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同时减少肥料的使用量,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辽中区某乡镇,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砂壤土,中等肥力。

2. 试验材料(1)玉米品种:选用当地主栽品种“辽单565”。

(2)肥料种类:控减施肥技术采用尿素、磷酸二铵和氯化钾作为主要肥料。

3. 试验方法(1)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施肥方法,实验组采用控减施肥技术。

(2)施肥方案:控减施肥技术根据玉米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合理分配氮、磷、钾肥的使用量,并在关键时期进行叶面喷施。

(3)田间管理:严格按照控减施肥技术要求进行田间管理,包括土地翻耕、播种、施肥、浇水等。

三、结果与分析1. 产量对比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采用控减施肥技术后,玉米产量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其中,实验组平均亩产达到7.2吨,比对照组提高了8.3%。

表1:对照组与实验组玉米产量对比表| 组别| 平均亩产(吨/亩)| 增产率(%)|| --- | --- | --- || 对照组| 6.6 | - || 实验组| 7.2 | +8.3 |2. 肥料使用量对比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控减施肥技术后,实验组肥料使用量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减少。

其中,氮肥使用量减少了10%,磷肥使用量减少了8%,钾肥使用量减少了6%。

表2:对照组与实验组肥料使用量对比表| 肥料种类| 对照组使用量(公斤/亩)| 实验组使用量(公斤/亩)| 减少比例(%)|| --- | --- | --- | --- || 氮肥| 20 | 18 | -10 || 磷肥| 10 | 9.2 | -8 || 钾肥| 8 | 7.6 | -6 |3. 经济效益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采用控减施肥技术后,实验组经济效益相较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玉米生产中,合理施肥是保证玉米高产的关键。

为了探究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本次试验设计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量进行监测和分析。

一、试验设计本次试验采用随机化和重复的方法进行,将同等面积的玉米田分为5个区域,分别施不同类型的肥料,如下表所示:| 区域 | 施肥类型 || -------- | ------------ || A | 牛粪堆肥 || B | 化肥NPK(氮、磷、钾) || C | 生物有机肥 || D | 原生梭菌肥 || E | 对照组,不施肥 |在试验期间,对不同施肥区域进行密集的监测,测量植株高度、茎围、叶面积、干物质质量等指标,并在收获后统计玉米粒数和产量。

二、试验结果通过试验监测和数据统计,得出如下结论:1. 施肥显著改善了玉米生长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处理的玉米显著生长。

其中,施肥最好的区域是B区,其次是C 区和D区,A区仅次于C区和D区,但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

具体数据显示,B区的玉米生长速度最快,仅用了29天就达到了对照组42天的生长量,而C区和D区的生长速度则较为平均。

2. 不同施肥类型对玉米生长有所影响不同施肥类型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

首先,A区域的施肥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但与其他施肥区域相比,其区别并不明显。

其次,B区的玉米相较其他区域施肥效果更好,茎围、叶面积和干物质质量都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生物有机肥和原生梭菌肥在玉米生长方面的效果相似,但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更多体现在提高玉米产量,而原生梭菌肥则在提升玉米质量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3. 施肥增加了玉米产量施肥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施肥区域的玉米产量都有所提高,其中以B区域的效果最为突出,提高了玉米产量约20%左右。

C区和D区的提高幅度虽然没有B区那么大,但仍然达到了15%左右,而A区提高的幅度略低,为10%左右。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玉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玉米产量的提升,则需要依赖于肥料的使用。

本次试验旨在分析不同类型玉米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更有效的栽培方法和技术支持。

一、试验目的通过实验比较分析不同类型的玉米肥料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探索最适合玉米生长的肥料类型,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玉米种植基地进行试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2. 试验材料:在试验地点选用同一品种的玉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施用不同类型的玉米肥料(有机肥、化肥、复合肥等),并设置对照组(不施肥)。

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化布局设计,将试验地块随机分成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设置不同的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统一管理和维护试验地块,确保各个处理的条件一致。

4. 数据采集:在生长季节内,对各处理区的玉米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数据采集,包括植株生长状况、叶片颜色、株高、产量等指标。

5. 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各处理组的玉米产量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试验结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观测和数据采集,得到了以下试验结果:1. 生长情况对比:施用有机肥的玉米生长情况相对较好,株高较高,叶片颜色较翠绿;而对照组和化肥处理组的玉米生长情况相对较差,株高偏矮,叶片颜色较黄。

2. 产量对比:经过统计分析,施用有机肥处理组的玉米产量最高,也呈现出显著的优势;化肥处理组的产量次之;而对照组的产量最低,表现出明显的差距。

3. 综合效应分析:通过对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得出,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化肥次之,对照组的效果最差。

四、试验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有机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2. 化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及有机肥。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

玉米肥料效应试验分析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玉米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因此施用适量的肥料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肥料生产技术的提升,各种新型肥料也不断涌现,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了更多选择。

不同种类的肥料对玉米的生长效果会有所不同,有些肥料可能会对土壤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开展玉米肥料效应试验,探讨不同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肥料,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种类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探讨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机制,为改进玉米种植肥料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愿通过本次试验,为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次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不同种类和用量的玉米肥料对玉米生长的影响,进一步优化玉米栽培的肥料方案。

通过对玉米生长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适合玉米生长需求的肥料类型和施用量,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栽培技术支持。

通过本试验的研究,还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肥料成分和用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希望为玉米生长过程中的肥料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农民提供更加有效的种植技术。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制定玉米肥料效应试验的关键步骤。

本次研究采用了随机化分组设计,将实验地块分为不同处理组,每组设置多个重复。

在实验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并确定不同处理组的施肥方案。

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不同处理组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玉米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同时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找出不同肥料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因此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方法进行操作,并保持实验条件的稳定性。

宜化牌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试验

宜化牌复合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试验

通过 田间肥效 对 比试验 ,掌 握 宜化牌 复合 肥 在 玉米 上 的施 用效果 , 大面积 推广应 用提供 依据 。 为
二 、 料 与 方 法 材
1试 验 材 料 。
① 试 验 肥 料 宜 化 牌 复 合 肥 , P0 + 2 N+ 2 5K 0≥
4 %(4 1— 5 。 5 1— 6 1) ② 供 试作 物 春 播玉 米 。
由表 3 知 ,处 理 1比处 理 2平 均增 产 8 . 可 09千 克 , 产率达 1 . 增 03 由方 差分 析知 , 理 1比处 理 2 %。 处 的施肥 效果有 显著 的提高 , 达到 极显著 水平 。
表 4 不 同处理经 济效 益分析
2 5日发 现轻 度蚜 虫 和玉米螟 危害 , 未 防治 。 验地 但 试
1 . 56 1 . 2 83 2 9. 82 46 3 . 2 8 .3 81 .5
元。
试 验表 明 , 宜化 牌 复合肥 对提 高 土壤 肥 力 , 促进 由表 1可知 ,宜 化牌 复合 肥 比对 照常 规施 肥试
验 后 比 试 验 前 的 碱 解 氮 增 加 28毫 克, 克 、 有 效 磷 . 千
茎 秆直 径增加 05 厘 米 , 长增 加 07厘 米 , .1 穗 . 秃顶 率
降低 3 %, . 每穗增 重 1 , 2 0克 千粒重 增 加 3 - 。 83克
表 3 不 同施肥 处理 产量 结果
本 试验设 两个 处理 , 3次重 复 , 6个小 区 , 区 共 小
面 积 为 6 x = 0米 随 机 区组排 列 。处理 l 6 7米 653 , :6
维普资讯
N o n g G u n K e J i
宜 化 牌 复 合 肥 在 玉 米 上 的 施 用 效 果 试 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玉米生长 后期(9 月 11 日调 查),按每个小 区 定好位置的两行,进行病株率调查,调查结果为:处 理 1、 处理 2、 处理 3 株数分别为 103.3 株、102 株、 103.7 株,病株数分别为 7.7 株、6.3 株、8.3 株,病株率 分别为 7.6%、6.2%、8.2%。 可以看出,处理 2 病株率 明显降低,即:处理 2 比处理 1 和处理 3 抗病性强。 4.2 “控释复合肥”对玉米抗逆性影响
试验研究 2016.6
玉米“控施复合肥”肥效试验报告
胡振方 1 姜玉琴 1 张振伟 2 杨英华 2 (1.河南省浚县农业局 浚县 456250;2.河南省浚县气象局 浚县 456250)
摘要:通过处理 1 习惯施肥、处理 2 一次性底施“控释复合肥”、处理 3 与“控释复合肥”同配方的普 通复合肥对比试验,在河南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生产管理条件下,比较不同施肥品种对玉米的 农艺性状、抗逆性、秸秆和籽粒氮含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考察在玉米田施入“控释复合肥”效果。 试 验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不同生育期叶片数各处理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在玉米生长后期,处理 2 比 其他两个处理抗病性强,生育期内叶片黑绿,植株健壮,光合作用时间长,无论是籽粒还是秸秆中氮 含量都比处理 1 和处理 3 中的氮含量高。 与普通和常规施肥方式相比,施“控释复合肥”能增加玉米 的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了玉米的亩产量,因此施“控失复合肥”增产效果较好,可以在大田生 产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玉米;控释复合肥;肥效试验
作 者 简 介 :胡 振 方 (1964-),男 ,高 级 农 艺 师 ,长 期 从 事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工 作 。
- 51 -
2016.6 试验研究
查与考种,其他田间管理同大田一致。
4 结果与分析
4.1 “控释复合肥”对玉米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在玉米生长不同生育期(苗期、拔节期),按每个
小区定好的位置 1 行种 10 株,进行株高和叶片数调 查,调查结果为:处理 1、处理 2、处理 3 在苗期(7 月 10 日调查)株高分别为 124.3 cm、123.1 cm、121.3 cm (数据为各处理 3 次重复的平均值,下同);叶片数分 别为 8.6 片、8.8 片、8.7 片;3 个处 理在 拔 节 期 (8 月 5 日调查)株高分别为 234.7 cm、230.7 cm、228.2 cm, 叶片数分别为 15.2 片、15.1 片、15.3 片, 均没有明显 的区别,即:各处理间株高和叶片数没有差异。
1 试验来源和试验目的
1.1 试验来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2 试验目的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技土肥水便
函“〔2015〕10 号文”的要 求,充分了 解“控释复合 肥” 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为大田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2 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实施单位是浚县土壤肥料工作站; 试验 报 告 日 期 为 2015 年 11 月 20 日 。 试 验 于 2015 年 6 月安排在浚县王庄镇孙石井村李永贵责任田。 供试 土壤为潮土,质地为中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地势平 坦 , 排 灌 方 便 。 耕 层 (0 ~20 cm) 土 壤 养 分 为 : 全 氮 1.35 g/kg,有机质 20.6 g/kg,有效磷(P)11.6 mg/kg,速 效钾(K)124 mg/kg,pH 值为 7.93。 前茬作物为小麦, 亩产 500 kg。
K2O=26-6-8,浚县产联心牌)40 kg,大喇叭口期施尿 素(安阳产豫珠牌)15 kg/亩;处理 2:每亩一次性底施 “控释复合肥”40 kg,不追肥;处理 3:与“控释复合肥” 同配方的普通复合肥每亩一次底肥 40 kg,不追肥。
试验各小区严格按方案施肥。 2015 年 6 月 10 日 机械种肥异位同播,处理 1 在大喇叭口期(7 月 28 日) 追施尿素 15 kg/亩。 各处理株距 25.6 cm,行距 63 cm, 每亩 4 100 株。 6 月 14 日浇地, 19 日苗出齐。 整个生 育 期 6 月 28 日 和 7 月 29 日 各 浇 水 一 次 ;6 月 25 日, 每亩用 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 50 mL+水 30 kg 防 治 粘 虫 、 二 点 委 夜 蛾 ,7 月 25 日 , 每 亩 用 4.5%氯氰菊酯乳 油 50 mL+1%甲氨基阿 维菌素苯甲 酸盐乳油 10 mL+水30 kg 防治玉米螟、棉蛉虫,同时 加 入0.2% 硫 酸 锌 溶 液 进 行 叶 面 喷 肥 ,9 月 10 日 每 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0 g+水 30 kg 防治玉米 后期蚜虫。 试验田由专人负责,田间管理措施由专人 在同一天内完成。 9 月 26 日收获,收获时每个小区在 同一位置取 40 株进行实收计产,并同时进行田间调
量分别为 1.42%、1.81%、1.63%, 对应的亩产量 分别 为 710 kg、724 kg、692 kg;处 理 1、处 理 2、处 理 3 在 秸 秆 中 对 N 养 分 吸 收 量 分 别 为 0.71% 、0.78% 、 0.76%,秸秆亩产量分别为 895 kg、912 kg、872 kg;形 成 100 kg 经 济 产 量 , 从 土 壤 中 吸 收 的 氮 量 分 别 为 2.315 kg、2.793 kg、2.588 kg。
从多次田间观察来看, 处理 2 玉米长势好。 苗 期,叶片黑绿,植株健壮;据收获前期病株率调查结 果,处理 2 病株率明显低,收获时观察处理 2 的秸秆 颜色比其他处理泛青色,光合作用时间长,因此玉米 产量高。 4.3 “控释复合肥” 对玉米秸秆和籽粒中氮含量的 影响
施“控释复合肥”对玉米 N 养分吸收量有一定的 影响。 处理 1、处理 2、处理 3 在籽粒中对 N 养分吸收
3 材料与方法
3.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供试材料 供试“控释复 合肥”和同配 方的普通复 合肥(N-
P2O5-K2O=30-5-5)由新乡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提供。 供试玉米品种为浚单 18。
3.2 试验设计和方法 试验设 3 个处理,3 次重复,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的方法,小区面积 40 m2。 处理 1: 习惯施肥, 每亩底施复合肥 (N-P2O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