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

合集下载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2023年《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这些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觉原来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是感觉从这只有300来页的书本里看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着本书里讲了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实我也不清楚怎么去说,哲学的东西真是好难懂啊!不过他的这本书已经写得比较通俗易懂了。

是我看到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虽然没有看过几本,呵呵~)在这本书的第一句: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中国哲学在重要性。

从这本书了解了八卦的由来,各个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

中国的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国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就是一个相互吸收和借鉴的历史,不知哲学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许哲学就是这样吧。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特别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的发展中也有意或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上也说了些东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的哲学思想的差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不同,所以理所当然地有差别。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的优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两者优秀的成分相结合利用,正如本书上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和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虽然自己简直就是没有水平,但是还幻想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体谅,或许当我看这本书第二次的时候会有所感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对中国哲学,我一向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态度。

因为其浩瀚的思想,让人产生敬畏之心。

当我捧起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时,这种感觉顿时释然。

此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并没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述,让人一读之后,欲罢不能。

冯友兰先生对哲学“入世”与“出世”的剖析让人心境豁然开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4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事情总是如此,有一个极端就有另一个极端的代表来跟它作对。

所谓“物极必反”,本是道家哲学,便是事情发展到极端,向反方向转化。

告诉世人,告诫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局限性。

我们都在找一个“度”,这个平衡点。

倘若强行超越,恐怕要适得其反,丧失自己。

吕不韦与众多门客在编辑《吕氏春秋》时,曾用“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这十二个字将物极必反诠释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经》中有“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写了贾府盛极必衰的过程。

这一道理贯穿古今时空。

这个成语使我联想到一个词——欲望。

若控制得当,它是我们达到某种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当,便是使人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的凶器。

所以行事为人,力求平易朴实,脚踏实地。

再举个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也会转变为对人有害的东西,所以饮食要适度;画蛇添足,行事过于多余,结果可能比不做还要糟糕。

所以,一切都要顺乎自然,要遵循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自然发展。

善从何处而来,恶也从何处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恶的方法也会应运而生。

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时也是有害的。

因为深水有溺水之险,但与此同时,却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学会游泳。

所以,在困境到来时,我们也不必一筹莫展,解决的方法也在应运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来,便有哭的本领,后来才学会了笑;一个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会了解快乐。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点”是重要的。

或许我们会为此磕磕绊绊,但会在下一次幽暗时刻到来之前用光明战胜。

回归到本质,我们应抵抗外物诱惑,保持纯真自我,万物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应与时代通变。

遇到新问题和新需求,准确无误的把控这个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2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范文精选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范文精选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九篇】这几天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才发现自己对中国的哲学思想一窍不通。

虽然看不懂,但从这本只有300页的书中,我感觉到了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华上下5000千年历史的发展脉络。

冯在书中讲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

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

哲学的东西真的很难理解啊但是,他的这本书已经很容易理解了。

是我见过的哲学书中最好读的。

这本书的第一句话: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

我们可能知道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从这本书中了解八卦的由来,各思想学派的发展历史,各学派的代表人物。

中国哲学的精神,儒家文化为什么在中国有这样的地位,自我感觉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参考的历史,哲学是否全部形成,哲学可能是这样。

我认为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会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各方面条件的影响,尤其是物质方面的条件,经济基础决定高层建筑。

哲学思想在经济发展中也有意无意地随着发展。

书中也讲到了一些东方哲学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的区别,毕竟两者的物质、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基础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自然是有区别的。

但是两者都是人类优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将两者优秀的成分结合起来才能利用,正如书中所说的中过哲学上负的方法与西方哲学正的方法相结合,才能产生未来的哲学。

自己完全没有水平,但幻想着抛砖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理解。

也许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会感觉到一些东西!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8篇选择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因为自己一直喜欢哲学,尤其是喜欢渗透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

虽然很多人说这本书晦涩难懂,然而在我看来,它已是将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给了读者,因为毕竟这本书成书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给外国人上中国文化课。

毋庸置疑的是,这本书英文版在当时绝对堪称是国外第一本对中国哲学从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进行全面介绍的英文书籍。

而冯友兰更是中国知识界公认的最优秀的学者之一。

它的问世,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学起到了极大的积极意义。

而它翻译成为中国后,也更不失为一本言简意赅,轻松易懂的中国哲学读物。

中国哲学简史呈现给我了一个在纷繁乱世出现的文化盛世。

百家争鸣,诸子百家均在那样一个时代兴起,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端低下,战端频起的年代,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间抒发自己的治国之道,或是在一方著书教学,或是学以致用,或是为战争或者和平和努力。

可以说,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高峰。

我们现在的许多思想,所做的很多决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时期的影响,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生活。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样重视宗教。

德克·布德教授在《构成中国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写道:“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教授将宗教等现象称为超道德现象,并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意识太过浓厚,因而在哲学里找到了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学里表达和欣赏那个超越伦理道德的价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养。

中国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事实上,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宗教的权威被不断削弱。

很多维护传统的人们对这个事实感到遗憾,惋惜大众离开宗教是自身的衰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精选24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优秀篇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表达了杨朱的根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答复下列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确实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表达。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极必反。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就是相反相成。

相比于西方哲学用大量的定义去阐述这个道理,中国哲学家们用更简练,更灵性的方式记录了这个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学观念,即“反者道之动”。

在思考人于宇宙关系的过程中,很明显,这种起源于直觉的暗示的确为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笔直而明确的捷径。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1)古人说 ,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但我刚看到?中|国哲学简史?这本书时却没有什么感情 .书的封面是米白色 ,上面有金色的 "冯友兰作品精选〞七字 ,很普通 ,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宁静 ,平淡 .书在手里没有什么感觉 ,就匆匆放进抽屉 ,直到阅读课时才拿出来 ,当时记得还是现场拆封面 .读这本书的最|||初感觉是无聊 ,可以用 "好看的想让人睡觉〞来形容 .书里面有一些是引用古文 ,没有给你注释 ,让你自己思考 ,第|一次看着差点睡着了 ,并没有沉浸在书中的海洋里 .就像生物老师说的: "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识 ,都拼在一起你便不知 .〞哲学也是这道理 ,因为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 ,感觉很陌生 .渐渐地 ,我进入书的境界中 ,慢慢的融入在书中 ,书中有许多的精华 ,你唯有 "啃读〞才会知道其中的意蕴 .读完书才明白 "啃读〞与 "悦读〞不同 ,读过这本书与没读过这本书是不一样的- -里面有 "哲学〞的知识 ,可以丰富思维 ,增长见识 ,让人更加智慧 .书中有很多历史知识等 ,读起来也别有一般滋味 .哲学就像物理一样 ,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都以不同形式与时代、社会、(政|治)、人生联系在一起 .书中的许多观点令我佩服 ,就像书中所说的: "哲学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 ,它是生命的体验 .〞它告诉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用新的眼光来认识哲学 .在宇宙间 ,万事万物存在都有它的理由 ,我们应顺应自然 ,明白宇宙的每一事物存在的缘由 .要说不喜欢这本书那是不可能的 ,议论中夹着少许的描写 ,内容显得并不太枯燥(转载于 : :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但因为书中还有许多古文 ,看不懂 ,爱恨有加 .书中讲述了许多哲学 ,儒家、道家、法家……不止国内的 ,还有国外的 ,甚至|||贯穿整个世|界 .真是太奇妙了!哲学是什么?一切源泉来自哲学 ,这本书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谈论的东西 .例如: "人没有私欲 ,他的内心像一面明镜 .〞这句话警醒我们:把自己的内心磨砺得像明镜一般 ,时刻提醒自己不犯错误 ,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 ,不被心中的贪婪所迷惑 .书中精华太多 ,多得我们都不知从何处说起;哲学的应用范围太广 ,大到国|家大事 ,小到生活琐事 ,简直无所不包 ,是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值得我们一生去追寻!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2)冯友兰先生说过 ,他对哲学的理解便是对人生系统的反思 .人假设是活着 ,那必定会思考 ,而这种思考就是反思 .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哲学家 ,之所以被称为哲学家 ,是因为他们都对他们的人生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 ,他对自己一生的教育教学、人生探索进行反思 ,最|||终才有了?论语?这本儒家经典 .道家老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成就某件事 ,他就要把自己放在成就事情的对面;如果他想保持任何事情 ,就要成认在事情之中已经有了它自身的对立面 .这是老子对为人处世中总结的道理 .反思是促进思想的原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 ,颁令以儒学为国|家正统之学 .而儒学也吸收了不少其他各家的思想 .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是因为他对儒学进行了思考 ,所以儒学才得到了大的弘扬 .反思亦是成功的果实 .牛顿会发现万有引力 ,那是因为他思考了为什么苹果会砸中他 ,而不是飞上天 .假设是没有思考 ,又怎会成功?人生亦如此 ,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无色的 ,就如阴雨的天空 ,没有太阳的照耀变得灰蒙蒙的 ,没有亮丽的荣耀 .可见 ,反思对于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 ,从出生起一直到死亡的那一秒 ,我们的大脑都是在思考的 .尽管细微 ,但它却证明了我们的生命存在!书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 ,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 ,才能归入潜默 .〞都说沉默是金 ,而在成为 "金〞之前 ,必定会不沉默 ,甚是疯狂 .在光鲜艳丽的成功背后 ,必定要尝尽苦难 ,历尽黑暗 ,这样才能最|||终抵达成功 ,拥抱光明 .冯友兰先生写下这句话的时候 ,也有思考 ,而我在赏析这句话的时候 ,也有思考 .这足以说明 ,人们说每一句话 ,写每一个字都是会思考 ,反思的 .总而言之 ,反思必定会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反思 ,养性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3)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 ,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 "啃〞读的 ,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 .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 ,或许只是对其中的局部内容开始感兴趣 ,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 ,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 ,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 . "积极入世〞倡导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个人健康人格,提出了 "舍生取义〞的人生最|||高道德标准,从而打造了整个民族的强健精神支柱和充满浩然正气的民族性格,完整地构建了全民族的道德体系,加上儒家 "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 "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 "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 "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仍渗透在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一直是中华民族在人文理想方面的珍贵精神财富 .然后是道家的 "出世〞 .我对于道家的出世到不是很了解 ,主要了解它主张的 "无为〞 .一开始认为 "无为〞是无所作为 ,读过书的相关局部后大致了解到 ,无为是指经过有为的思考 ,以时势、趋势的判断做出顺势而为的行为 ,以我的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好属于自己本分的事就够了 ,也算是简单地实现了 "无为〞的意义 .我最|||欣赏的是: "以出世的态度做人 ,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我还想说一个比拟传奇的人物 - -|||王守仁 .这个人明显是精通哲学的 ,而且可能是哲学界的一位大佬 ,他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同时还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 "心学〞的观念就是由他提出 .最|||开始 ,有人向他讲授 "格物致知〞之学 ,|||王守仁甚喜(转载于 : : 读?中|国哲学简史?有感三篇) .之后他遍读朱熹的著作 ,思考宋儒所谓 "物有表里精粗 ,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学说 .为了实践朱熹的 "格物致知〞 ,有一次他下决心穷竹之理 , "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 ,什么都没有发现 ,人却因此病倒 .从此 ,|||王守仁对 "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疑心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是著名的 "守仁格竹〞 .接着就是他的悟道之路 .自他被贬后他父亲对他说: "既然朝廷委命于你 ,就有责任在身 ,你还是上任去吧 .〞随后他踏上路途 ,来到贵州龙场 , "万山丛薄 ,苗、僚杂居〞 ,龙场在当时还是未开化的地区 .|||王守仁没有气馁 ,根据风俗开化教导当地人 ,受到民众爱戴 .在这个时期 ,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 .|||王守仁认识到 "圣人之道 ,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他在这段时期写了 "教条示龙场诸生〞 ,史称龙场悟道 .(?明朝那些事?)。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通用13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刚读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先说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感受,再说一下我个人的读书观。

我没有看过其他人写的中国哲学史,只是从《陈寅恪讲国学》中了解到,陈寅恪对冯友兰的这本评价非常高,觉得它真正发挥了"了解之同情"的态度,客观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国历代的哲学观点。

虽然没有对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态度的客观、公正,对待各家观点不做过多个人的评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浅显、清晰流畅的语言,将中国历史历代的大哲学家、著名学派(儒、道、墨、法、阴阳、佛、新道家、禅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观点娓娓道来。

他不对读者的判断施加任何影响,态度严谨、风格朴实,再加上简洁语言的魅力,读起来没有任何压迫感。

任何人读完后,都可以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认同的学派,去针对性地找相关著作来研读。

不管作为一位哲学史研究者还是作为书的作者,冯大师的这种风格,都是值得推崇的。

也难怪这本书在哲学史著作里,堪称最经典。

因为书叫《简史》,所以对各家观点和哲学家本人的生平都没有做深入的介绍。

单从入门角度来看,已经能勾起人的兴趣了。

在看书之前,我不知道儒学在各个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视和新的阐释,也不知道禅宗原来是佛学和道家的结合。

老庄学说宏大但晦涩隐秘,向郭注解却把老庄哲学解释得非常高明而又进步,让我想要深入探究。

道教的产生原来是因为佛教进入中国后,引发了大众对民族宗教缺失的愤怒感。

新儒学和先秦儒学差别非常大,到底哪个更高明众说纷纭。

中国人并不是没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个人独立意识的追求,魏晋名士的"风流"佳话一直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但也可能正是因为缺乏才显得可贵吧。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1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1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先生对于宗教的认识是每一种大的宗教就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即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等。

可以看出任意一个伟大的宗教内核必定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加持。

现实中对于宗教的贬低化应该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层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义、礼仪和体制。

因此冯先生描述哲学的两大特点:其一是系统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

人作为思考主体进行思考的时候,经常容易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和影响,特定的生活中,体悟生活和生命便会有特定的方式。

所以在哲学中会有一定的强调、一定的省略,组成了哲学的特点。

而中国的哲学之所以发展至今日,与其中国的背景因素不无关系。

尤其是中华民族的地理、经济背景,冯先生在第二章开篇引用了《论语》(《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冯先生引用此话将中国文明与两希文明(希腊和希伯来)做对比,希腊文明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处于地中海,扼守连接欧洲和小亚细亚的咽喉。

因此从古希腊从开始至雅典时代,对于商业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区,其中有马其顿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临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

而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只有一面靠海,而且从古至今中国人下远洋的次数并不多,例如徐福东渡到日本为秦始皇求丹药,还有作为中国远洋团队上的创举郑和下西洋。

因此东亚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国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

开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别暗指的便是中华文明比做乐山,更为静态,西方的动态的海洋文明比做乐水,更为动态。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

因此在古代的中国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

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内”都是表示“世界”。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供大家赏析。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一、为什么读哲学史?人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

了解一个事物需要看他形成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才能更透彻地了解他的现在。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哲学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我今年暑假选读了一本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二、介绍冯友兰。

冯友兰,世界公认的中国现代哲学家。

六十多年前,冯友兰先生在美国大学开讲座,向西方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

其英文讲稿整理后写成《中国哲学简史》。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简史》不仅一直是世界许多大学学习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更成为许多西方人了解中国思想文化的入门书,可以说是历久弥新。

这本书用二十余万字的篇幅讲述几千年中国哲学史,选材精当,文笔精妙,深入浅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其中充满睿智与哲人洞见,正如冯先生自己所说小景之中,形神自足。

所以说,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学习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史的最好选择之一。

现在本书被列入北大学生应读书目,同时还被确定为语文新课标深阅读丛书之一、与《傅雷家书》、《美的历程》并称为学生三书。

三、现在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读书所得。

(一)哲学的作用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以前我们都学过,他教我们世界观方法论,让人感觉到它正确的无懈可击,很高深,也很枯燥,离我们的距离很远。

再加上现代社会专业知识日益精确化,专家们对越来越少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多,而哲学家对越来越多的东西知道得越来越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学哲学还有用吗?关于哲学的功用是什么,冯友兰先生有这样的见解: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

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

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

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

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

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孟子曰:“扬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这句话是孟子对杨朱的评价,也侧面体现了杨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轻物重生”。

那么,我们是否要做到轻物重生呢?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得讨论一下“物”与“生”。

“物”即为物质。

我们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是物质的影子,如:金钱、名利、地位、珍贵的物品等,他们都是物质。

物质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无疑是巨大的:我们的衣食住行,我们能否得到别人的尊重,我们能否行驶更大的权力,能否满足自我的虚荣心等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

假设说,物质消失了,那么我们的生活可能会寸步难行。

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生”。

“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们的生命。

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没了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鱼,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见,“生”的确比“物”更重要。

那么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是从何而来了。

只是,我对此仍有点异议。

我认为,还有比“生”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顾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还有比生命更贵重的东西,所以有些灾祸我不躲避。

这里孟子所说的比生更贵重的东西,就是指“义”。

“义”的解释繁杂多样,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尽相同,但肯定会有相同的一点——不违背自己的道德底线!假使让一位有“义”的人去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违背他们内心的事,那么他们一定会觉得生不如死。

故此,在这种情形中,“义”更重于生。

每一个人对于自己国家的热爱,都应该是心中的道德底线。

国家的耻辱,灭亡,使得屈原纵身投入汨罗江,这也是屈原“义”的体现。

所以,我对于杨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并不认同。

当“生”与“物”出现了碰撞时,“生”比“物”更加贵重,那些因钱财的短暂失去,偏激之下自杀了断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当“生”与“义”擦出了火花,那么“义”要更领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质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灵魂的人,也不值得!我们应该做到“轻物重生”,但更应该做到“轻生重义”!这就是我的观点。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

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三篇】,供大家借鉴与收藏。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1中国哲学起于农,祖先们在春种秋收的自然规律中觉醒,寒来暑往,日月盈虚,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动,进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

这个理论贯彻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于是我们格外重视此间原则,在繁盛时不忘谨慎常存,在黑暗时不忘静候光明。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说道的运动循环往复,道的作用微妙柔弱。

此句基本上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物极必反,另一个是相反相成。

中国传统文化中,各类事物的究极之境终归都是返璞于自然。

譬如书法,初学者起先临摹名家,按照约定的章法规范去练习,而习到最后,待你忘了这些条框约束,于手中纸笔浑然一体,才真正做到了炉火纯青。

再譬如写作也是一样,好的文章绝非华美辞藻的堆砌,而是以简洁清晰的叙事,浑厚深邃的思想流传于世。

杜甫堪为诗圣,便是他那朴实而真挚的诗文,没有任何金雕玉饰,却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泪的真大义。

这便是中国人讲究的物极必反,因此我们的中庸之道讲究凡事总要差那么一点,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此我们才觉得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我们才会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

也正是因此,中国文化才更加强调谦逊和低调的美好品质。

中华民族有着有异于其他民族的坚韧,这也和中国哲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坚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诲。

相反相成便是告诉人们,你得先俯下去,为了更好地勃发。

无论说天人合一,内圣外王,还是儒道互补,中国传统文化究其主旨都离不开正反比较的叙述。

智慧哲人们总能从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中找到关联,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这才是中国哲学要义。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用矛盾的观点来解释。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哲学与政治和教育的关联中国古代的哲学与政治和教育颇有渊源。

早在春秋时期的孔子、战国时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代表。

各家哲学的兴起,也是与私人讲学同时开始的。

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实不仅仅是哲学,也是教育。

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给他们各门知识,不过在另一方面,孔子给传统制度和观念的解释,却是他自己推导出来的,如“仁”、“义”、“忠”、“恕”等观点。

而孔子的哲学其实也代表了一种精神的修养。

而墨子却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战国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颇为深远。

同时他也批驳了儒家的一些观念,他主张的“兼爱”和“非攻”的哲学理念,是一种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对当时国家政治的一种理念。

由此看来,哲学与政治、教育还是紧密关联着的。

而这种哲学可以更好地应用在我们的世界中。

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提醒我们要向他人学习。

“不耻下问”也敦促我们不要以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哲学是富于实践精神的大部分的中国哲学都富于实践精神,也就是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

在最早提出出世这一哲学观点的是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但是老庄代表的传统道家思想并未成为主流,他们追求真正的身体与灵魂的自由学说,显然没有“成功学”更加受人欢迎。

儒家的主要观念是辅佐君王,入世为官,通过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最终成圣。

虽然魏晋南北朝出现了道家复兴,但已经有了很多入世的倾向。

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国内的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

愚人笑我,智乃知焉。

”同样在国外,哲学家们也提倡实践,如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

不仅仅在哲学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实践精神,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实践,不能光说不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实践,才能有自己的收获。

中国哲学里有很多无的思想《中国哲学简史》称为“负”的方法。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通用6篇)【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一、总体感觉最大的感受就是:短小精悍。

全书正文虽然只有短短的379页,却把中国哲学思想五千年的历史的发展脉络讲透了。

比如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师,只用十二页,讲了孔子八个方面的内容,孔子与六经、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正名、仁义、忠恕、知命、孔子的心灵修养、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基本把孔子的生平、成就和核心思想讲透了。

再比如第九章,从102页到114页,也仅仅用了十二页,讲了老子其人和《老子》其书、道,无名、自然的不变规律、为人处世、政治理论等六个方面概括了道家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老子。

这是一本可以随手翻阅的书,可以叫做枕边书,偶尔空闲时、睡前或醒后,都可以翻翻看看,总会有一些感悟和体会。

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学以致用精神,他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哲学层面上,而是与现实紧密联系。

用冯友兰先生的话来说,“《诗经》有一首诗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我把这两句诗概括为‘旧邦新命’,这几个字,中国历史发展的现阶段足以当之。

‘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指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

阐旧邦以辅新命,余平生志事,盖在斯矣。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虽然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去美国讲学的演讲集,却可以在现在以至未来都会迸发勃勃生机。

这可以给我们以启发,就是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当中去,把自己的志向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冯友兰先生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拟。

儒家:孔子:第一位教师。

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

儒家的现实主义流派:荀子。

汉代儒家兴盛:董仲舒。

隋唐更新的儒家:韩愈,周敦颐。

宋代更新的儒家:程颢(哥哥),程颐(弟弟)。

儒家两个学派:宇宙心学(陆九渊),理学(朱熹)。

道家:道家的第一阶段:杨朱。

道家的第二阶段:老子。

道家的第三阶段:庄子。

汉代道家再起:扬雄和王充。

新道家:崇尚理性的玄学(向秀和郭象)。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范文四篇中国哲学简史读书心得篇1再次翻开《中国哲学简史》,我首先看的是老子这章。

因为最近在写道德经的解读,兴趣在这里。

兴趣是读书最大的推动力。

1、解开一个迷,道德经这本书比孔子的年代要晚。

我们都知道孔子向老子求教的故事,所以会认为道德经是比孔子更早的东西。

不过按冯友兰的考证,不是这回事。

他认为《道德经》这本书固然可能有老子的一些话在里面,但有可能这本书并非他一人所撰写。

我所要坚持的,只是说,整个地看来,这部书的思想体系不可能是孔子以前或同时的产物。

冯友兰认为,这书比孔子的时代要晚。

这解开了我的一个疑问。

我发现道德经很多内容,实际上是跟孔子唱反调的。

比如,孔子主张圣人应该以仁为本,而老子则说: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如果道德经的确成书于孔子之后,这种唱反调就容易理解了。

2、物极必反:自然的不变规律老子认为,万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必反"。

这不是老子的原话,而是中国的成语,它的思想无疑是来自老子。

老子的原话是"反者道之动"(第四十章),和"逝曰远,远曰反"(第二十五章)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这构成一条自然规律。

所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第二十二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第二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四十二章)。

所有这些矛盾的说法,只要理解了自然的基本规律,就再也不是矛盾的了。

但是在那些不懂这条规律的一般人看来,它们确实是矛盾的,非常可笑的,所以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第四十一章)知道这个道理,有两个最直接的好处:1、好处一:当你处在低谷的时候,你知道物极必反,你对未来会更有信心。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5篇)《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最近我阅读了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这部专著始终是世界各高校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响很大。

但凡对中国文化感爱好的人千万不要错过这本书,它是你进入中国文化的捷径和地图。

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难懂的典籍中晕头转向就能清晰了解,那些令我们景仰的圣人曾经是怎样思想的,他们的主要理论是什么,后来又是怎样进展或是被利用的。

书名虽是中国哲学史,但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史,由于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这些圣人的经典,那是中国人的根子,是中国人的血脉和骨骼,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就起源于那里,中国几千年来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国人几千年积累下来的大才智。

因此说此书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并不为过。

这本书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乎全部有影响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禅宗。

甚至利用前两章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大背景,这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及中国现代年轻人尤其有关心。

当然这只是冯友兰的读书笔记,提纲挈领地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人的理解。

读冯友兰先生的书,常常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的许多观点我深以为然,比方:人不满意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的一种渴望:在这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如今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当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制造。

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终是天地境界。

它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几乎不需要觉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较多的觉解;天地境界那么需要最多的觉解。

道德境界有道德价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价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由于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到达天地境界。

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

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

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需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赐予他这种觉解。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

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

从先秦一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条理清晰,详略得当,深入浅出,也只有大师做得到。

本书一半的篇幅在讲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灿烂的黄金时代。

从汉代起主要是儒道,外来的佛教,禅宗的起源,以及儒道的复兴,虽然名家迭出,却远没有先秦时期那样迷人。

中国与西方的差异归根到底是哲学上的差异,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而是伦理。

根据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价值,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

因此,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内圣外王的品格,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也许我们平日并不会思考哲学问题,但知晓了老祖宗们在思考什么怎么思考,就明白了我为什么是我,我们的民族为什么是这样的民族,那都是因为中国哲学的基因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使我们带着一脉相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释这个世界,去寻找关于一切的答案。

【篇二】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就对这本书没有产生好感,而老师也说这本书是要“啃”读的,然而这样的书完全不对我的口味。

改变是从某些同学的摘录开始的,或许只是对其中的部分内容开始感兴趣,也没有想把这本书的每个字都研究透,但我还是有了一些不多的感想。

OK,那么我们开讲。

首先是儒家的一些我看到的东西:积极入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
陈店镇初级中学杨颜党龄6年
闲暇之余,重新读了冯友兰的这本书,300来页的书本,充满了睿智与哲人的洞见,感受到了作者“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大家风范。

多年前囫囵吞枣的看过,不求甚解,近来再读,感悟颇多。

哲学,很多人觉得高
深莫测,晦涩难懂,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都密不可分,哲学这门科学并没有在中国古
代被命名过,但是他一直潜移默化的侵入人们的思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
就是用哲学发蒙。

大家所熟悉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它是孩子们的刚学识字的课本,而《三字经》的第一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这边是孟子的哲学思想,包括科举
考试必考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都是古代先哲的哲学著作。

冯老的这本著作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将整个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从商周时期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系统完整,条理清晰的剖析在我们面前。

平淡中散发着清茶香气,
有着朴实的睿智。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

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

冯先生列出了“儒家者流盖出于文士。

墨家者流盖出于武士。

道家
者流盖出于隐者。

名家者流盖出于辩者。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方士。

法家者流盖出于法
述之士。

”接着,就围绕这个主轴开始了百家的论述。

孔子推崇“仁义”,仁的本质是爱人,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

常念及此,人们就会善待自己身边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孟子曰“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人都有这个境界,人自然会更爱自己的
父母,子女和亲人,也会以同样的爱心去对待别人。

如果天下人都有此心,社会也会
更加和谐。

如果把“仁”摆在教育里面,放在教学里,首要就是要求我们爱学生,注
重人文教育,其次,便是要求我们用自己的“仁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自己的“仁爱”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墨子与孔子享有同等的盛名,冯先生将两个人进行对比,很是有趣。

儒家的中心
观念是仁、义,墨子认为仁义倒是可取,但他用另一个名词叫做“兼爱”,与儒家所
指还是有不同。

兼爱是墨子哲学的中心概念。

墨子极力宣扬兼爱学说,即天下的每个
人都应该同等地、无差别地爱别的一切人。

“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是以股肱毕强,相为动宰乎。

而有道肄相教诲,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

今唯毋以兼为正,即若其利也。

”(《墨子·兼爱下》)这也就是墨子的理想世界,它只能通过实行兼爱而创造出来。

尽管他提出的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没有差别的爱在专制等级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这
对于我们现代社会,也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不失为一幅极有吸引力的社会蓝图。


别是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具有这种思想,对待学生,不分成绩,不论出生,做到“兼相爱”。

诸子百家的思想冯先生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剖析在我们面前,并将哲学思想的演变顺着历史脉络,结合地理环境,分析中国人特有的“人格”,对于我们很有启示意义。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它的用处不是增加实际的知识,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其实它并不
是高不可攀的东西,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蕴含在我们工作中,体现在我们
的为人处世之中,更深刻的指导着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

冯先生将人的不同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是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努力加强业务素质
的学习,加强教学能力锻炼的同时,我认为道德修养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一
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需要树立好自身的形象,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德育工作,融化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

不仅要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要培养出
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