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
09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09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用于处理、分析和评价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这种程序通常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清洗、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步骤,旨在帮助组织或企业更好地理解其数据和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
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需要经过整理和清洗的过程。
整理是指将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排序和编码等处理,使其更易于分析。
清洗是指删除或修正数据和信息中的错误、冗余和不完整部分,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完成数据和信息的整理和清洗后,接下来是数据和信息的分析。
数据分析是指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计算等操作,从而得出有关数据的结论和结果。
常见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信息分析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梳理、归纳和比较等操作,从中提取有关情报,以支持决策和改进。
数据和信息的分析结果需要进行评价和控制。
评价是指对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判断和评估。
控制是指通过对分析结果的监控和调整,确保组织或企业的目标得到实现。
评价和控制需要使用适当的指标和标准进行,以便更好地衡量和管理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在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中,还需要依靠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支持和辅助工作。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分析软件、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工具来处理和分析数据和信息。
同时,还可以运用统计学、管理学、信息学等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之,数据、信息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是一种规范和标准化的方法,用于处理、分析和评价组织或企业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收集、整理、清洗、分析和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可以帮助组织或企业更好地理解其数据和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和改进,从而实现组织或企业的目标。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3篇
数据分析管理制度3篇数据分析管理制度3篇数据分析管理制度11、目的收集、分析数据,以验证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职责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3.2品质部对各部门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总,报管理者代表审批落实。
4、程序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数据的来源4.2.1外部来源4.2.1.1政策、法规、标准等;4.2.1.2地方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4.2.1.3市场动态;4.2.1.4相关方(如业主、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内部来源4.2.2.1日常工作,如管理目标完成情况、服务质量检查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4.2.2.2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和环境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4.2.2.3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件等。
4.2.2.4其他信息,如财务收支、员工建议等。
4.2.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相关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网络媒体、通讯等方式。
4.3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4.3.1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4.3.1.1业主满意或不满意程度;4.3.1.2服务满足业主需求的符合性;4.3.1.3服务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4.3.1.4供方的信息。
4.3.2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4.3.2.1品质部负责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服务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负责政策法规类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
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3.2.2物业服务中心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业主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业主的需求,妥善处理他们的意见,执行《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4.3.3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4.3.3.1品质部依照相应规定传递管理方针、管理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最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项目后评价是在项目完成后对整个项目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和总结。
它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项目团队识别项目的成功和失败之处,提供给未来类似项目的经验教训,并为组织改进项目管理流程提供参考。
下面将介绍项目后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一、项目后评价程序:1.收集数据:收集项目的各类数据,包括项目目标的实现情况、项目成本与进度的控制情况、项目质量和风险管理状况等。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识别出项目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3.进行评价:基于上述数据分析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评价,包括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项目管理的有效性、关键问题的解决情况等。
4.总结经验教训:总结项目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包括成功的经验和教训,以及项目管理体系的不足之处。
5.提出改进措施:根据总结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以便在未来的项目中应用。
6.形成报告:将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整理为一份报告,以便向项目团队、高层管理和相关利益方进行传达和分享。
7.实施改进:在报告中提出的改进措施被认可后,组织应及时启动改进项目管理流程的实施,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二、项目后评价方法:1.SWOT分析法:以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为核心,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内、外部分析,找出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因素。
2.成本效益分析法:对项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评估,判断项目的投入产出比例,以确定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3.关键绩效指标法:基于项目目标的设定,通过制定关键绩效指标,衡量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对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估。
4.专家评估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价,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发现项目中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5.参与式评估法:组织项目团队和相关利益方一起参与评价过程,通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决策的方式,形成评价结果和改进措施。
6.项目回顾会议法:组织一个项目回顾会议,邀请项目团队成员和相关利益方,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讨论和反思,形成改进意见和建议。
数据分析和能力验证计划结果评价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确保对能力验证的结果进行正确分析,及对参加能力验证的实验室能力进行正确评价,确保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评价按规定的程序运作,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我院组织的能力验证/比对计划的结果分析、统计与评价。
3、职责3.1能力验证计划负责人负责组织、联系和收集参加实验室的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实验室能力评价。
3.2复核人(科室负责人、协调人等)负责对能力验证数据录入、转移、汇总及统计进行核对。
3.3质量管理中心负责组织信息中心相关技术人员对中国药检能力验证服务平台的输出数据进行验证及确认。
3.4能力验证项目负责人负责对用于处理能力验证数据的软件进行验证及确认。
4、工作程序4.1能力验证计划负责人通过中国药检能力验证服务平台(下称平台)收集参加实验室的结果(对于个别逾期不报的实验室,当影响计划的整体运作时,可不计入统计中),转入到 Excel 文件中。
根据能力验证设计方案,检查参加者提交的原始记录,确保数据转移准确无误。
4.2能力验证计划负责人应对参加实验室提交的结果进行识别,发现不适合做统计评价的测试结果,比如实验室因疏忽造成的错误(如单位错误)及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小数点错误)或错报为其他能力验证物品的结果等,可将之不计入统计分析,直接根据技术规范判定不合格。
4.3能力验证计划负责人使用统一确认的 JAMP 软件计算,给出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总计统计量、能力统计量及有关信息。
应建立和执行程序以检查数据输入、传输、统计分析和报告的有效性。
能力验证计划中的检测类型不同决定了数据分析的方法。
能力验证计划有二种基本类型:定量的、定性的。
—定量测量的结果是数值型的,并用定距或比例尺度表示。
定量测量检测的精密度、正确度、分析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可能有所差异。
在定量能力验证计划中,对数值结果通常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检测的结果是描述性的,并以分类或顺序尺度表示,如微生物的鉴定,或识别出存在某种特定的被测量(如某种药物或某种特性等级)。
ISO13485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含表格)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所反馈、收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控制,以证实所开展的产品质量活动和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
2范围
适用于所收集信息的数据分析控制。
3职责
质检部负责本程序控制,相关部门配合。
4工作程序
4.1信息内容
4.1.1外部信息:
a、各上级主管部门(包括认证机构)的监视和测量结果;
b、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注册产品标准;
c、顾客与合格供方反馈的质量信息与要求;
d、其他外部信息(部研单位或权威检测部门)。
4.1.2内部信息:
a、质量目标实现情况,各过程检验结果与内审、管评结果;
b、不合格项和不合格品统计数据;
c、重大质量事故、顾客投诉、信息和设备安全及工伤事故等紧急信息;
d、其他内部信息(员工建议等)。
4.2数据分析控制:
4.2.1数据分析方法:
a、质检部采用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
b、依据GB/T2828.1-2003标准抽样检验产品质量。
4.3数据分析记录
4.3.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所收集信息的数据分析记录管理。
4.3.2办公室负责各种信息的数据分析记录的整理、归档保存,保存期限为三年。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8.4-01数据分析记录。
分析评价控制程序
分析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为确定、收集、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便能达到早期预防或及时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得以及时改善之目的。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检验,过程控制及其它与品质活动相关的数据和资料分析。
3. 职责
3.1品管部和生产计划部负责收集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改善;
3.2生产部协助品管部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执行改善行动;
3.3其他各相关部门负责相应过程业绩的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预防措施,执行改善行动。
4. 分析评价控制程序流程图描述4.1分析评价控制流程
过
程顺序数据分析控制流程图活动过程描述执行者审批者
依据表
单[开始
收集原始数据
确定分析统计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
每月月末收集相关数
据
利用图表进行分析(柏
拉图,直方图等)
对所收集到的原始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
对分析结果进行适宜
性、充分性、合理性审
核
由品管部提出纠正和
预防措施
各相关
部门
各相关
部门
各相关
部门
管理者
代表
品管部
N/A
各相关
部门主
各相关
部门主
管理者
代表
管理者
代表
各部门
各种月
报表
N/A
N/A
会议记
录
纠正和
预防措
施报告。
P2 数据分析和评价(M2)
过程名称
P2数据分析和评价
过程主要负责人
质量
过程涉及文件
《数据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标准条款要求
方法、内容
记录
评价
9.1.3分析和评价
《数据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已规定记录
√
过程特性:
是
否
下述有关支持过程(风险)问题是否已明确?
是
否
是否明确执行者?
√
使用什么?(材料、设备)
√
2
各项输入是否有效/受控?
各项输入资料基本有效受控。
√
3
输入的关键要求是什么?有否记录?
产品的特殊特性,有记录
√
4
过程中主要活动或开展的主要工作?
监测统计分析
√
5
如何开展?(方法、程序、相应的技术)
数据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
6
使用什么方式开展这些活动?(开展活动所需要的材料、设备等)
统计软件及电脑、测量设备
16
其他:
其他相关文件均符合要求
√
部门负责人
审核员
√
是否已定义过程?
√
有谁进行?(技能、培训)
√
过程是否已经被文件化?
√
使用哪些主要标准?(测量、评估)
√
是否已明确过程相关接口?
√
如何进行?(方法、技术)
√
过程是否已经被监控?
√
是否保持了记录?
√
序号
问题
审核记录
评价
符合
不符合
1
开展过程活动的条件(本过程的输入)
客户的要求、产品的特殊特性、控制计划、FMEA、收集的数据资料。
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确定本公司所需分析的数据和分析方法,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适用范围本文适用于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各有关过程的数据分析。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是数据信息收集、分析与评价的归口管理者,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3.2供应部负责供应商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3.3品质部负责对工序过程能力进行统计分析;负责产品质量、风险控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定期分析质量目标的统计数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3.4销售部负责产品交付、售后服务过程及顾客满意度的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与评价。
3.5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和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
3.6技术研发部、综合办、物管部、工程设备部、财务部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与评价。
4.术语和定义无。
5.工作程序和内容5.1确定数据的来源5.1.1外部来源a)政策、法规、标准等;b)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信息等。
5.1.2内部来源a)运行记录,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措施处理结果等;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5.1.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音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5.2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相关方面的信息: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d)供方的信息等。
5.2.1 数据分析的类型a)对各类报表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主要质量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b)对数据记录进行分类,质量特性与分布进行判断,找出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关系;c)对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现存的问题;d)对其它有关过程的业绩信息的分析,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合理性、有效性与适宜性;e)对供方质量状况的分析,确保供应商为合格供应商。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一、引言本程序旨在规范和指导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流程,确保数据收集、处理、挖掘、可视化、定量与定性分析、风险评估与预测、监控与反馈机制、质量保证与校验以及文档记录与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程序内容数据收集与处理(1)明确数据收集的目的和需求,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并制定数据收集计划。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补充和验证,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3)建立数据字典和数据质量标准,确保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如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从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模式和关联。
(2)利用可视化技术,如图表、图像等,将数据和挖掘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理解性。
定量与定性分析(1)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如统计分析、预测模型等,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2)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如案例分析、专家评估等,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揭示数据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风险评估与预测(1)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存在的风险和挑战。
(2)利用预测模型和方法,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监控与反馈机制(1)制定数据监控计划,实时监控数据变化,及时发现数据异常和问题。
(2)建立反馈机制,根据监控结果及时调整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评价等环节的工作,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保证与校验(1)制定严格的质量保证计划,确保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符合规范和标准。
(2)对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进行定期校验,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文档记录与管理(1)对数据分析与评价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数据收集、处理、挖掘、分析、监控与反馈等方面的记录。
(2)建立完善的文档管理系统,对记录的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和管理,确保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三、程序实施与监督实施步骤(1)明确数据分析与评价的目的和需求,确定工作的范围和重点。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组织应确定收集、分析和评价适当的数据和信息,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机会。
2.0范围:适用于对公司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相关来源的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价。
3.0术语和定义:3.1数据: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包括与产品、过程及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以及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等。
3.2数据分析:是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收集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进行分析,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资料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是为了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结论而对数据加以详细研究和概括总结的过程。
4.0职责和权限:4.1归口管理部门:4.1.1品质管理中心:1)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数据,包括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结果;提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能力和可采取预防措施的信息。
2)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包括产品测量和监控结果、产品验证结果、不合格品的处置结果、产品的特性及其趋势;提供产品的符合性和不足方面的信息。
3)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监视和测量资源配备、校准等数据;提供测量和监视装置能否满足过程要求方面的信息。
4.2相关责任部门: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的收集、分析和评价,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4.2.1营销采购中心:1)负责市场信息、顾客需求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价,收集分析顾客反馈的是否满足对产品、交付和服务要求的有关数据,包括对顾客满意程度的监测结果及顾客报怨、流失业务分析;提供顾客满意和顾客不满意方面的信息。
2)负责收集分析与外部供方有关过程的数据,包括选择和评价合格供方、供方交付业绩;提供外部供方能否满足采购要求方面的信息。
4.2.2工程研发中心:1)负责收集、分析和评价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有关数据,包括产品特性符合顾客要求方面的数据;提供设计和开发满足顾客要求和可能改进的机会方面的信息。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含表格)
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依据GB/T19001-2016 idt ISO9001:2015标准编制)1.0目的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0范围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0 职责3.1 技质部负责收集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并传递、分析与处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应用。
4.0工作程序4.1 质量信息的来源1) 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2) 顾客满意程度。
3) 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4)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5)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6)外部供方的绩效。
7)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8)验证活动的结果。
4.2统计数据内容有关部门以合适的统计方法对以下质量指标进行分析:1)顾客满意程度调查 1次/年,销售部。
2)供方提供产品情况 1次/年,技质部。
3)生产情况 1次/月,生产部。
4)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状况 1次/月,技质部。
5)验证活动的结果/针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1次/年或体系更新时,办公室。
4.3所有统计指标应形成报表,并进行必要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建议。
4.4 统计记录的管理对于统计记录进行分级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对统计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5.0质量记录:5.1各类统计图表不良质量成本统计分析图表.xl s 设备完好率利用率统计表.xl sQ A每周验货统计表.xl s产品制程不良率统计表.xl s员工离职统计表.xls5.2 满意度调查表员工满意度调查表(4).d oc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2).xl s。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对产品实现的过程进行测量和监控,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和监控,以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确认。
对产品和服务过程、顾客满意进行测量和监控。
对测量和监控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的控制。
3职责3.1管理层为管理体系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及改进过程进行策划,对各种监视、测量、分析及改进活动的实施批准。
3.2品质部负责与产品品质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负责组织数据分析应用统计技术的培训工作。
负责对现用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控制、检查,确保其正确性。
3.3营销部负责对顾客满意状况的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
3.4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3.5各相关部门负责与本部门过程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
4程序4.1监测对象(数据)确定适用的监测对象(数据)收集、分析、评价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不限于):a)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包括原材料检验批次合格率﹑生产过程中各工序的检验合格率﹑成品检验合格率﹑客户验货合格率和损耗数等。
b)顾客满意度(或顾客反馈信息)。
包括顾客抱怨、投诉、顾客的退货﹑顾客的服务信息资料﹑顾客满意度等。
c)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包括质量体系内外部审核资料,第二方﹑第三方审核﹑管理评审等资料。
d)策划是否得到有效实施。
包括:1)过程方面:包括过程控制资料﹑过程监视和测量资料﹑过程不合格资料,服务提供准确率和准时率等方面。
2)产品方面,产品的生产月度计划﹑周计划完成资料﹑批次﹑返工数量等资料方面。
3)监视和测量资源控制资料,如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校准验证结果。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f)供应商的绩效:包括供应商来料批次合格率﹑原材料批次交付准时率。
g)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需求。
IATF16949数据分析管理程序(含流程表格)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1.1 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确定可以实施的改进。
1.2 建立完善公司数据和资料管理网络,以便公司层了解公司现状和顾客、供方情况,及时做出决策。
1.3 实施统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过程控制,以寻求管理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有关渠道的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决策等管理活动。
3.0职责3.1 质检部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3.2 各部门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沟通和分析。
3.3 管理者代表领导进行公司级数据分析工作,如经营计划指标的考核与分析。
3.4 质检部是统计技术应用的主管部门。
4.0程序内容4.1数据分析管理程序4.2 其他管理要求4.2.1 统计技术的应用a 在产品实现策划中,质量策划小组应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并应包括在质量控制计划中。
b 统计技术常用于以下方面:a)资料的收集与分析;b)过程能力控制;c)问题与原因分析;d)测量系统分析;e)市场调查、分析。
c 质检部负责确定公司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统计技术,不限于控制图和过程能力分析。
d 对于确定的SPC统计技术,由使用部门负责实施,并做好《SPC研究报告》。
应针对新的或常规的特殊特性过程实施SPC,结果应满足SPC、PPAP或顾客要求。
4.2.2 数据的收集、分析方法和频次a 各部门日常应注意及时收集与公司质量管理和本部门工作目标达成有关的各种有用信息和数据。
b数据分析可采用统计累加、趋势图分析等方法,由各部门进行。
c 公司经营计划指标数据分析(考核)的频次依据《经营计划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4.2.3 质检部负责数据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的协调,对部门间的配合及公司决策层的工作要求进行统筹落实,对现行部门的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监视。
4.2.4 质检部负责有关统计技术的培训,整个组织应了解统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如:变差、控制(稳定性)、过程能力和过度调整。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控制程序引言概述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控制,可以匡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本文将介绍质量管理中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实施。
一、数据采集1.1 确定数据采集的目的:在实施数据分析控制程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数据采集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监控生产过程,还是为了改进产品质量。
1.2 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需求,确定数据采集的频率,是实时采集还是每日、每周采集一次。
1.3 确定数据采集的方式:确定数据采集的方式,可以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还是人工录入。
二、数据分析2.1 数据清洗和整理: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排除异常值和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2 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2.3 质量控制图:通过绘制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三、数据反馈3.1 及时反馈:将数据分析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让他们了解当前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
3.2 持续改进: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3 建立数据反馈机制:建立完善的数据反馈机制,确保数据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部门,避免信息滞后和误解。
四、培训和技术支持4.1 培训员工:对生产人员进行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数据分析能力。
4.2 技术支持: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包括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指导,确保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的顺利实施。
4.3 持续跟进:定期跟进培训效果和技术支持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技术支持方案,确保培训和技术支持的有效性。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数据分析控制程序的效果和实施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
剖析和评论控制程序
1、目的
成立和完美数据管理网络和信息交流渠道,以便企业决议层认识
企业现状、用户状况、供给商状况等重要数据,实时作出决议。
2、范围
本程序合用于数据的采集、传达、剖析使用、决议等管理活动。
3、权责
3.1 、总经理负责招集各部门召动工作会议,对数据进行剖析和总结,实时
作出决议。
3.2 、供销部负责外面数据信息采集;
3.3 、质量部负责内部数据信息采集;
3.4 、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数据信息采集。
4、定义
无
5、工作流程:
5.1 、确立数据项目
5.1.1 、外面数据:交托ppm、顾客满意、采买交托ppm、采买交托实时率等。
5.1.2 、内部数据:职工满意度、校检合格率、培训计划达成率、数据统计
达成率、设施故障率、质量成本、交托实时率等。
5.2 数据汇总
各部门应实时将采集、整理有关数据并进
行剖析,按规定的时间报质保部。
质量部每个月尾对各部门提交的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剖析,报企业决议层拟订决议,于每个月 3号以内达成。
5.3 数据利用:
a)优先解决与顾客有关的问题;
b)确立与顾客有关的重点趋向,提交管理评审、并作为短期和中长久经营决议依照;
c)为改良、提升产质量量供给依照。
5.4 、改良:
有关部门对数据剖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按《改良控制程序》履行。
6、有关文件
无
7、表单
各种图表。
ISO9001-2015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XXX有限公司(ISO9001:2015版指令要求)文件名称: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文件编号:XXXX版本号:A1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 日期:1 目的确立本公司各部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一般规则,以保证公司数据的正确、可靠、及时和有效的进行测量和监控以满足顾客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有关部门进行必要的数据收集、分析和评价,各部门的一些其它项目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时,并可作参考文件。
3 定义3.1 资料分析和运用:透过书面品质记录,将经营每年业绩数据化数据,产品品质水平及服务品质水平与竞争对手或企业标杆作比,以作为公司调整计划的依据。
4 工作内容4。
1 销售部负责统筹顾客满意情况、交付、市场、销售方面的资料分析。
4.2 生产部负责统筹品质、生产和技术能力水平方面的数据分析。
4.3 采购部负责提供供应商表现方面的数据分析。
4。
4 人事部负责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数据分析.5 程序5.1 一般公司的数据化资料根据公司的基本需求,一般需建立以下几方面水平数据项目收集周期负责部门* 顾客满意程度一年销售部*交付时效方面每月生产部*生产能力方面每月生产部* 人力资源方面每月人事部* 供应商考核方面一年采购部5。
2 确定公司数据内容的具体项目,要考虑 :5。
2.1 对顾客是否重要5。
2。
2 能够对公司计划与行动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5。
2。
3 是否为重要指标及将来发展5.2。
4 与公司发展的战略、价值观是否一致5。
2。
5 是否反映公司现时运作情况5。
3 公司数据表达方式的确定5。
3.1 确定具体的反映趋势的比较内容和比较方案5.3.2 要能准确有效地反映所选项目的实际情况5。
3.3 公司资料应能简明扼要的体现公司现有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趋势5。
4 资料的收集5。
4。
1 确定数据收集方法,以确保:a)数据的可靠性b)数据的一致及正确性c)资料的适用性5。
5 资料的整理和报告收集5.5.1 制定数据计算或评量的方式5.5.2 选用清晰、清楚、易懂的方式,表达公司数据化数据应能显然出发展趋势和易于进行比较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
1.0 目的
通过制定本程序,规范质量、环意管理体系各过程有关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价及应用管理等,以确定公司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识别并提出可以实施的改进,促进顾客及相关方满意度和企业整体业绩的提升。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与评价。
3.0 职责
3.1工程部:是数据分析与评价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的选用及指导。
3.2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应用和处理等工作。
4.0 定义
4.1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5.0内容
5.1 策划。
5.1.1 数据分析与评价归口管理部门由工程部主导,负责数据分析及统计技术的选用及指导。
各
部门依照本程序的要求负责本部门数据的收集、分析、评价、应用和处理等工作。
此数据分析与评价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要充分做好相关信息的沟理,以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及数据的共享等,具体可参见《沟通与信息管理程序》(FT/QP-10)执行。
5.1.2各部门相关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熟悉掌据各种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1.3本程序中所列出的数据收集、分析、评价案例并非包括公司管理体系的全部,但各部门在实
际管理过程中可以参考本程序灵活运用。
5.2 确定数据来源
5.2.1 外部数据来源
a)上级机关检查、抽查的结果及反馈;
b)认证机构监督审核的结果
c)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意见、反馈及投诉,顾客满意度等。
e) 市场调查的信息和数据。
5.2.2 内部数据来源
a)日常工作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信息,如方针目标、指标完成情况、检验记录、检测结果、材料消耗、库存计量、设备运行状态等;
b)存在或潜在不合格,如各相关项的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各种突发事件,如非计划停工、安全环保及质量事故、计量纠纷等;
d)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及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其它记录;
e)其它信息,如职工建议等。
5.3 收集相关数据
5.3.1各部门应将各类数据落实专人收集,数据收集可利用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通讯、实
时数据等方式。
应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客观、准确和真实性。
5.3.2各部门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收集内容、测量方法、收集时机或频次等,具体参见:附件2“数
据收集与分析计划”。
5.4 数据分析
5.4.1对收集到相关信息的数据分析一般采用适合的统计技术,如分布图、波动图等,各单位根据公司培训计划安排人员进行培训统计技术培训。
具体参见《人力资源管理程序》(FT/QP-01)执行。
5.4.2各单位、各部门对所收集的数据按规定的时间进行一次分析。
具体参见:附件2“数据统计分析收集计划”
5.4.3 为了便于对数据分析方法理解及应用,以下从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供应商的评价、产品实现过程、内部审核和监督审核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分析方法为可选用,而非必须。
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可采用掌握的各类统计分析方法以达到预期的分析结果。
5.4.3.1 顾客满意的监视和测量
a)调查表,调查顾客满意度的信息;
b)排列图,分析顾客意见,查找主要不满意项目,重点予以解决;
c)饼图法,用于市场调查分析顾客明示的、隐含的、将来的需求;
d)分层法,对不同顾客的不同需求进行分析,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要求。
5.4.3.2 供应商的评价
a)控制图,用进货检验测定值,连续监控供应商产品特性变化趋势;
b)方差分析,查证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货的稳定性差异;
c)显著性检验,检验不同供应商产品质量有无显著性差异;
d)抽样检验,对供应商的产品进行抽样;
e)调查表,调查供应商的市场占有率。
5.4.3.3 产品实现过程
a)正交试验法,用最少的试验次数开发满足顾客要求的新产品;
b)相关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生产过程参数控制方案;
c)直方图,确定过程分布形态、偏差程度,计算出过程的工序(过程)能力和工序(过程)能力指数;
d)控制图,监控生产过程的稳定状况,通过判异准则及时发现异常,实现持续改进;
e)抽样检验法,用少量样本的测试数据检验生产过程质量,并进行控制;
f)显著性检验,用于检测过程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g)方差分析,分析检测过程质量;
h)过程能力分析,评价过程连续合格生产的能力,或其在某一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生产水平;i)可靠性分析,分析设备、设施的可靠性,评价其当前可靠运行的能力,以及对维护、保养、检修方面的需求。
5.4.3.4 内部审核和监督审核
a)检查表,用于现场审核的检查;
b)排列图,将不合格项按发生的部门或条款分类,查找倾向性问题,针对主要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5.5 分析结果评价
5.5.1各部门对收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后,并作出综合评价。
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评价。
如:质量和运行绩效的趋势与公司的业务计划目标的进展进行比较;本公司的数据应该与竞争对手、行业水平以及适当的基准或标准的数据进行比较。
5.5.2各职能部门可根据相关规定(如每月、每季、每年)开展专题会议,对(对上月、上季、上年)数据分析结果与上期对应项目进行对比,除将各项指标与历史资料和业务计划的纵向对比外,还应将指标与竞争对手进行横向对比。
相关会议包括有(但不限于):
a)品质部主导的“品质月例会”
b)人力资源部主导的“绩效考核检讨会”
c)制造中心主导的“工作报告月例会”
d)营销中心主导的“公司营销会议”
e)财务中心主导的“公司经营会议”
f)总经办主导的“目标、指标及方案达成会议”
g)管理者代表主导的“内/外审总结会议”
h)总经理主导的“管理评审会议”
5.6分析结果的应用
5.6.1各部门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对本部门的问题寻找改进的机会,以便
采取措施。
整改过程和效果,可参考《持续改进管理程序》(FT/QP-26)执行。
根据各项数据的重要程度和优先次序排序,决定与顾客相关的指标所反映出的问题应优先解决和改进。
5.6.2各部门负责每月对数据分析结果应用情况进行自查,改进的数据应在下一次资料和数据收集
时有所反映。
公司通过内、外审对所有单位的数据分析结果的应用进行监督检查。
5.7数据汇总与提报
5.7.1各部门应对评价后数据及反应问题及改善等相关资料信息要进行汇总,并将这些汇总的资
料、数据可以通过邮件或复印等方式上报领导或提交到各相关部门或相关方,同时做好归档工作。
6.0 相关文件
6.1《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6.1《沟通与信息管理程序》
6.1《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7.0记录表单
无
8.0附件
8.1 附件1《数据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流程图》
8.2 附件2《数据收集与分析计划》
附件1《数据分析与评价管理程序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