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草根文化功能
重视网络“草根”评论 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重视网络“草根”评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作者:张童童来源:《青年生活》2019年第26期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网络媒介已经成为当代人们生活的主流,微博、博客、微信各种浏览器等新闻媒介已经是人们生活必备。
通过这些媒介任何人都可以对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
因为人人可以发表言论,这些“草根”评论中有多少真实性我们不知道,负面的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评论在网络媒介上比比皆是,而网络“草根”评论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潮流趋势。
对于这些评论应正确理性的对待,对于不利影响言论的评论更要重视,要净化网络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网络文化。
关键词:网络“草根”评论 ;和谐网络文化一、“草根”评论的概念“草根”一词是指和主流、精英阶层相比较,那些实力较弱的群体,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平民、普通人。
简言之,“草根”泛指那些基层的、乡村地区的、生活普通的人们。
所以“草根”评论也就是平民的评论。
草根对于社会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评论往往是大众的心声,对于一些不公正事件草根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发表自己的言论。
虽然草根普通,但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草根是中国社会上的大部分人群,对于他们发表的言论社会各界有必要关注和重视起来,作为草根的群体,散布于我国的各个角落,他们在最基层最普通的地方关注着社会的演变,对事情的发展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既然千千万的草根是中国的群体,那么他们的心声有什么理由不被倾听呢?只有正确对待网络“草根”评论,倾听大众的心声,才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媒介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已经是屡见不鲜,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两点一线的传统方式,足不出户就可以得知最新发生的事件,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发表意见,虽然在言论上是自由的,但是有些评论也是不堪的,容易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即便如此,和传统的报纸、电视新闻手段相比,网络媒介的优势还是相当突出的,这些优势是传统媒介无法可比的,网络媒介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2.1反应百姓意愿,形成较强的舆论氛围当下最为热门的网络媒介有微博、新浪、网易、搜狐等,通过这些媒介,全国各地的网民都可以通过其浏览到最新的新闻事件,网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对于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网民们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看到彼此的评论,网民们的深入讨论往往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对于侵犯草根群众的事情人民群众的心声不容易被倾听,通过网络媒介政府可以得知人们的内心看法,所以网络媒介可以很好的反应百姓们的意愿,也是政府和人民沟通的有力枢纽。
草根文化
何为“草根文化”草根文化,是相对于御用文化、殿堂文化而言的。
是具有民众精神的,代表民众意识的人群借用新媒体对个人意识的表达。
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没有经过文化精英的加工改造,充满着乡土气息,涵蕴着丰富的生活共识。
“草根文化”也就是平民文化,大众文化。
“草根文化”的成因分析“草根文化”是相当丰富的,无疑要追溯“草根文化”的源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以下我们分别从传播过程中传播媒介、受众角度、传播者及传播模式四大要素来具体分析:(一)新媒介推波助澜新媒介一词是80 年代初西方传播界提出的。
新媒介一是由传统媒介在技术上的发展而生成的,一是由传统媒介的相互联姻或与其他媒介的新型结合而产生的,如有线电视、个人电脑、网络、手机、移动媒体、博客、播客等。
有线电视作为电视媒介的一个种类,可以归入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有线电视通常与卫星通讯、计算机系统等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因而也被视作新媒介的一种。
如今在一些发达国家,有线电视开始走向互动化,卫星传播电视信号经过有线电视网络的传播,使得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
而新媒介的特性放大了个体行为影响。
使一些原本属于个人行为的事件,突然间变成网络文化事件。
“芙蓉姐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现实生活中类似“芙蓉姐姐”的人并非绝无仅有,但是,只有“芙蓉姐姐”最先通过网络这一渠道成功地张扬了她的个性,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由此可见,新媒介网络的推波助澜,最终结果是不断放大个人行为的效应,使之越来越具有某种符号性的意义,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占据一个位置。
新媒介的特性聚合了个体行为能量。
如果没有网络,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能有今天这么热火的名气吗?如果没有贴吧、天涯,“超女”现象的追星行为又如何能从单纯的个人追星演变为具有群体活动机制的“粉丝团体”?一个“粉丝”的力量并不足以改变“超女”选秀的结果,但是,通过网络集结的一个“粉丝”群体,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比赛的最终走向。
“草根文化”的成因
客 等 。 有 线 电视 作 为 电视 媒 介 的 一 个 种 类 , 以 归 入 传 可
统 大 众 传 播 媒 介 的 范 围 之 内 , 是 由 于 有 线 电 视 通 常 与 但
新 媒 介 的 特 性 聚 合 了 个 体 行 为 能 量 。 如 果 没 有 网
络 , 德 纲 和 他 的 “ 云 社 ” 有 今 天 这 么 热 火 的 名 气 郭 德 能 吗 ?如 果 没 有 贴 吧 、 涯 , 超 女 ” 象 的 追 星 行 为 又 如 何 天 “ 现
美 的 一 个 典 范 。明 代 家 具 的 艺 术 分 格 , 用 “ 、 、 、 可 简 厚 精
材 料 来 增 添 其 摩 登 感 。当代 设 计 师们 将 古 老 的 东 方神 韵 与 现 代 极 简 主 义 风 格 融 合 到 一 起 , 配 硬 木 、 革 、 山 搭 皮 小 羊 皮 等 名 贵 材 料 ,使 得 设 计 作 品 既 感 性 又 非 常 实 用 , 为 当代 家 具 作 品 增 添 一 份 悠 然 的情 趣 , 现 代 都 市 人 以 强 给
何为“ 根文化 ” 草
草 根 文 化 , 相 对 于 御 用 文 化 、 堂 文 化 而 言 的 。是 是 殿 具 有 民众 精 神 的 , 表 民 众 意 识 的 人 群 借 用 新 媒 体 对 个 代
人 意 识 的 表 达 。它 生 于 民 间 , 于 民 间 , 有 经 过 主 流 意 长 没
卫星通 讯 、 算 机 系统 等高 新技 术 联 系在 一 起 , 而也 计 因
被 视 作 新 媒 介 的 一 种 。 如 今 在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 线 电视 有 开 始 走 向 互 动 化 , 星 传 播 电视 信 号 经 过 有 线 电 视 网 络 卫 的传 播 , 得 电视 节 目越 来 越 精 彩 。 使
论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内容摘要
此外,网络电影的制作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专业水准 的作品。最后,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往往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 途径传播,具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影响力。
内容摘要
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对电影产业和视觉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 先,它为电影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草根制片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创作 和分享,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电影制作中来,拓宽了电影创作的思路和视野。 其次,网络电影草根文化的视觉狂欢也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变革。
案例分析:草根狂欢在网络传播中的影响和价值
无论是Papi酱还是喊麦哥,他们的成功都充分体现了网络传播中草根狂欢的 影响力和价值。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呈现了草根网民的生活态度和审美取向,并借 助网络传播的力量迅速获得了大众的认可。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展望
网络传播中的草根狂欢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文化现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 和价值。草根群体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表达和分享,形成了一种多元化、大众化 的文化交流模式。然而,草根狂欢也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需要我们和引导。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 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首次出现在他的重要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 中,该理论是他对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的深入研究的结果。狂欢理论强调的 是一种颠覆性的、自由的文化现象,它与大众文化有着深刻的。
标题:狂欢中的契合:巴赫金狂欢理论与大众文化
内容摘要
传统电影制作往往需要庞大的资金和复杂的制作流程,而网络电影则通过降 低制作成本和简化制作流程为电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外,网络电影草 根文化的视觉狂欢也丰富了视觉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得视觉文化更加多元和包 容。
网络表达视角下草根文化发展探析王富强
根阶层的表达载体,无一不充溢着平民化和个人化的气息, 为
草根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 的动力 草根文化在 网络时代的 蓬勃发展 ,带给 了我们感动 ,也带给 我们更 多的思考 , 促使 我
们去探求草根文化在网络 时代发展 的历 程和原因
二 网络表达视角下草根文化发展 的历程 考察 西单女孩 旭 日阳刚 当年 明月 等在 网络世
紫千红 的局 面 ,社会 的每个 阶层 都能在其 中找到属 于 自己 的天地 细寻网络世界里文化发展的轨迹 ,我们可 以发现其 中有一些来 自最底层的 民众 ,通过 网络走到 了这个世界的前
目前 , 社会各界都对 以 西单女孩
旭 日阳 刚
当年
明月 为代表 的草根 文化的发展 给予 了高度 的关注 ,并 进行
台, 随后 又获得央视 20 0 年度 星光大道 总决赛 的第二名 1
案例 3 :20 6 年广东某地政府公务员的 当年 明月 写下 0
作者 简介 :王 富强(1 7 一 ), 男, 河南省周 口师范学院教育科 学系讲师 9 1 基金 项 目:河南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 目 河南省青年 网络 参与研 究 (1 24 0 50306 的阶段性 成果 0 0 4 )
使的翅膀 视频被传 到网上 ,这个视频打动了许 多人 ,而迅速
成为点击率攀 升最快的视频之一 西单女孩由此登上 了电视 媒介 ,参加 了 20 1 年春晚为更多的人所熟 知 现在被央视等 1 主流媒体称为 百姓 歌手 案例 2 : 旭 日阳刚 他手刘刚 , 主唱王旭 一个 由农 民工组成的音乐组合 , 吉 201 年 8 月 ,用手机拍 的 旭 日阳刚 0
呈悄然兴起之态,并借助大众传媒特别是 网络传媒 ,逐渐进人
公共视野 网络作 为多元性和隐匿性最强的媒体 , 自然而然成
网络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网络文化的含义1、百度百科词条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的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网络文化是一种只在互联网上流通,而较少为非网民所知的独有文化。
由于网络于全世界流通,各地的自身文化在被“提上”网络予人认识之外,也同时在网上被同化、融合、产生,甚至衍生成现实世界的文化,有些网上文化又会因着本身已经存在的同类演变出来,故此变化和传送的速度很快。
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2、学术论文(1)关于网络文化的定义存在很多版本,总的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强调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突出由技术变革所导致的文化范式变迁。
代表性的观点有:匡文波先生1999年在《论网络文化》一书中的定义:“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薪新文化。
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文化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化。
”范晓红在《网络信息文化:花开谁家》一文中的定义:“以遍布全球的物理网络为物质基础,并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为手段,进行多元化的信息搜集、加工、传递和利用,构成了网络文化的核心,而这正是它的独特所在。
因其信息量的空前丰富的特点,故又称网络信息文化或信息文化。
"藏学英2001年在《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一文中的定义:“网络文化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就其所依附的载体来说,它是一种彻底理性化的文化,任何文化若想加盟网络文化,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既有形态,即变革传统的非数字化文化形态.”另一种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出发,强调由网络内容的文化属性所引发的文化范式转型.如:国外学者Michael Joyce认为:“网络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思维,涉及一种不断进化的意识与认识,但不是一种技术决论。
浅谈微博中的草根文化传播
浅 谈微 博 中l 的草 根 文 化传播
。张 漫 忆
【 摘
要】 本文试从微博 高科技 、 新 鲜原创 、 交互性 强、 传播 速度 快等 网络特性 出发 , 简要 分析 了草根文化在微博 中得 以广泛传播
的原 因、 现状 、 特点 , 及 其对 大众文化 的正 面、 负面影响 。 草根 文化在微博 中的迅速传播 既可促进公益事 业的发展 , 又能帮助大众解 决
家 的领 导人 应该利 用软 实力来 传播关 于
全球化和美好未来 的积极而正面 的言论 , 以此来吸引温和 派人 士 , 并 同圣 战主义者
在 网络 上 的 错 误 思 想 进 行 抗 衡 。 ”
④ 美国怎么给军事行动取名 的 [ J ] .
( ( 党 政论 坛 , 2 0 0 1 ( 1 2 )
黑等 手段 ,这样 既照顾 了 国际 国内的情
操作系统 的不 断优化 , 使微博手 机客户端
拉姆斯菲尔德确 定用 “ 持久 自由行动” 作
倩女 幽魂等 等为人熟 知 的网游为其 积 累 外社会科学文摘 , 2 0 0 2 ( 5 )
② 罗威廉 , 《 战斗名 称应有 的放 矢》
为行动代 号 , 以表 明美 国对 所谓 “ 自由世
事业”——漫谈 军事行 动命名 … J.( ( 国
责编: 周 蕾
i 《 r 闻啦辟
2 0 1 4 年 第4 期 1 4 9
N E W S W O R L D I 传 媒e 时 代
了广大玩 家用户 。腾讯 的特色就更 明显 了, Q Q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即时聊 天市场 ,
右 的文字更 新信 息 , 并 可实之前就 在使用新 浪的博 客 , 在这方
互联网草根文化的崛起和发展
互联网草根文化的崛起和发展互联网草根文化是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由普通大众自发创造和传播的文化形式。
这种文化由于其低门槛、多元化、互动性强、容易传播等特点,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新现象。
草根文化所表达的是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想法和期望,它呈现出强烈的民间性、个性化和时代感。
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也大幅度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文化形式和传播方式,推动着草根文化的崛起和发展。
一、互联网草根文化的特征互联网草根文化在表达方面,通常是以图像、文字、音频或视频等多媒体形式,风格有时候不规范、生动活泼。
一个人、一个社区,可以轻松打造出一种特殊、独特的互联网文化,将每个人的个性和特色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例如:抖音上面的短视频,就是这样一种草根文化的表现形式。
其次,互联网草根文化的特性就是互动性强。
因为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纷杂的信息互通,因而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生产者和独立传播者,通过社群对话、话题互动、点赞、转发、评论等交流方式,构成了热烈而广泛的互联网文化共同体。
最后,互联网草根文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前卫性和先进性。
这种文化几乎没有受限于传统的文化审美,甚至常常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正是因为文化的开放性和前卫性,草根文化才可以不断地创新和进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赞誉。
二、草根文化的创新方式互联网草根文化的形式具有很多的创新方式,如官方账号、个人博客、社交媒体、短视频和音乐等。
但是,总的来说,草根文化的创新从以下方面入手:1、真实性与造作性的平衡。
草根文化是从草根中间诞生的,它的真实感和民间性非常明显,往往是来自普通人的真实生活和情感。
在草根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必须注意避免过于虚假和造作的一面,多一些生活、情感、生动、活泼的创新是是最好的。
2、专业与通俗的表述方式。
由于网络环境的流动性和广泛性,草根文化要更多的突出它包容性、普及性的一面,加入到语言表述中。
当然,同时考虑到知识的普及,也要在草根文化的表述方式中中注重专业性。
从文化工业看网络草根文化
兰
州 学
刊
No. 201 09 0 Ge r 1 ne a.No. 4 2O
L nz o u a a h ux ek n
从 文 化 工 业 看 网络 草 根 文 化
高钰 婕
( 国人 民大学 中 哲学院, 北京 10 7 ) 0 8 2
一
、
文化工业
化路线, 使草根的能量在网络的支持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 另一
草根看重的是网络的技术。草根的存活、 壮大也只能是 “ 文化工业” 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阿多诺与霍德海默 方面, 与其 合著的《 启蒙的辩证法》 它指向的是管理社会。一般的理 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在这样一个技术发达的网络时代, 中, 不如说草根本身就是网络的。 解都是将阿多诺的“ 文化工业” 等同于“ 大众文化” 概念, 但 说存在网络草根的分类 , 不了解他的真实用意的话很容易形成误解。对于“ 大众文
文化工业反映的是每个时代的文化都经过了编码过程, 自己的符号系统 , 各种消费文化千方百计将“ 现实” 收纳进
年纯技术的形象后逐渐进入了文化的领域, 作为媒体 , 作为 这个编码过程不意味着文化 自己为 自己编码, 而是说它拥有 文化载体……它扩大影响凭借的是“ 大众” 的名义, 即走草根
联姻的关系, 网络搭台、 草根唱戏是互惠互利的成功模式。 是中国视频互联网元年, 这一年网络春晚诞生, 它与电视春
晚进行 P 吸引了无数眼球, K, 众人津津乐道。在网络摆脱早
所要追求的“ 无调性” 的艺术乌托邦。它从各个方面都反对
1反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性 .
这将草根与互联网的关系十分清晰地表达了出来。20 年 着文化工业的逻辑 , 06 是对所谓文化工业体制的彻底反叛。
博客——网络革根文化的功能分析
第 8卷 第 4 期 20 年 7月 08
西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学 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No twe tA& F Un v ri ( o il ce c io ) o r a rh s o iest S ca in eEdt n y S i
驰 骋 , 边 发 表 自 己 的 见 解 。在 属 于 自 己 的 网 络 空 一 间 里 , 就 是 主 宰 , 制 这 里 的 一 切 。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你 控 性 得 到 了很 大 的 发 挥 , 一 个 追 捧 明 星 的 大 众 娱 乐 在 时 代 , 民 可 以 转 瞬 成 为 英 雄 , 缘 可 以 很 快 成 为 中 平 边 心 , 者也可 以悄 然 成 为 人们 的焦点 , 就 是博 客 , 弱 这
具 备 的 文化 特 征 人 手 , 助 于分 析 其 功 能与 影 响 。 有
满 足 了人 们 普 遍 表 达 自 我 的 愿 望 。1 客 作 为 网 络 [博 ] 世 界 中最 自 由 的 力 量 , 达 着 人 们 千 百 年 来 对 思 想 表 禁 忌 的 冲 突 和 对 于 平 民 英 雄 情 结 的 需 求 。草 根 们 感 受 到的是一 种真 正 的人 性 解 放 , 来 的精 神生 活都 历 未 能 像 今 天 的 网 络 这 样 自 由 与 民 主 , 就 是 博 客 的 这
博 客 还 是文 化 必 都 博
众 传 媒 才 能 做 到 。 博 客 具 有 大 众 化 、 民 化 的特 点 , 平
它 易 于 普 通 人 接 受 和 尝 试 , 展 现 了风 采 各 异 、 性 更 个 十 足 的 时 代 特 征 。 自博 客 登 陆 中 国 以 来 , 直 宣 扬 一 大 众 、 等 、 由 的 思 想 受 到 广 大 网 民 的广 泛 追 捧 。 平 自
草根的时代
、
四 、草 根文 化对 于 中国文 化 的意义
草根 文化 的胜 利 对于 中 国文化 的发 展有什 么 重要 意义 呢 ? 首先 , “ 民主 化是 草 根文 化所 倡 导 的文化 属 性 ” 。无 论 是选 秀节 目、博 客 、体 现是 群 众 的 民主权 利 。在 这些 代表 性 的草 根 文 化现 象 中 ,参 与者 、支 持 者 、评 论者 都 是处 于平 等地 位 的群 众 。 草 根精 神在 一 定程 度 上 就 是 敢 于 挑 战 权 威 的 精 神 。 主 导权 利 掌 握在 普通 的 民众手 中 ,这 才是 草根 文 化才 能够 深 入人 心 的根 本 原
引言 如今 的时代 是 一个 草 根 的时代 。无论 是 如火 如 荼进 行 的 “ 超 级女 声 ” “ 加油 好 男儿 ” “ 光大 道 ”等 得 到人 们 极大 关注 的选 星 秀节 目,或 者 是胡 戈恶 搞 的 “ 一个 馒 头 引发 的血 案 ” , 以及 拥 有 众 多 “ 丝 ” 的相 声演 员 郭德 纲无 一 不宣 告 了一 个属 于 “ 根 ” 钢 草 时代 的到 来 。是 否 “ 草根 ”文化 正 如那 “ 野火 烧 不尽 ,春 风 吹 又 生 ”的野 草一样 生命 力顽 强 的活 在这 个极 具挑 战性 的 时代 呢 ? 草 根文 化 ,是 相 对 于高雅 文 化 、殿 堂 文化 而 言 的, “ 芽 并 萌 生 长 于 民间 ,没有 经 过主 流 文化 意 识疏 导和 规 范 ,没 有经 过 社会 精 英 加工 改造 ,充满 着 乡土气 息 ,蕴含 着 丰富 的 生活 内涵 ,绝对 是 原生态 文化 。” 草根 文化 最 重要 的特 征在 于它 的 原生态 性 。相 对 于 由资深 学 者和 专 家领 导 的传 统 的精 英 文化 ,草 根 文化 似 乎登 不 了大 雅 之堂 ,因为 它 的主 导者 是普 通 民众 , 内容 直 白,未 经过 多 的修 饰 。其 次草 根 文化 如此 盛 行 的原 因在 于 它 的娱 乐性 ,草 根 文 化相 对 于正 统文 化 而言 总是 多 了份 随 性 、娱 乐 的感觉 。它最 主 要 的 目的就 是娱 乐 自身 、娱乐 大众 。再 次草 根文 化 的 参与 性 和互 动性 很 强 。在 当今 网络 媒 体高 速 发达 的 时代 , 网络 不仅 给 草根 文 化提 供 了传 播 发展 的平 台 ,也 以其 显 著 的互 动性 和 参 与性 使得 平 民大 众都 加 入 到这场 草 根文 化 的盛 宴 中来 。最后 ,草根 文 化是 在 不 断 的批 判 和质 疑 中成 为 一种 流行 文 化 的 。总是 被 学者 冠 以 “ 糟 粕 ”或 是 “ 低俗 ”的恶 名 ,草 根文 化 总 是保 持着 像 小草 一 般 的坚 韧精 神 ,在不 断 的打压 中不 断证 明 自己的生命 力 。 草 根 文 化 已经 成 为 中 国 流行 文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那 么 它 是 怎么在 文 化浪 潮 中找 到 自己的一 席 之地 并 成 为人 们关 注 的焦 点 呢 ?这是 笔者 诣在 本文 中探 讨 的 问题 。
浅谈中国现代性下的草根文化的盛行
浅谈中国现代性下的草根文化的盛行2010级文艺学专业张玲摘要:中国时下的文化性是后现代性的融合交织。
但是现代性文化倡导的是理性与归属感,后现代性文化则侧重于荒诞、碎片化。
因而笔者把目前蔚然成风的草根文化归为现代性的一种表现。
无论是郭德纲相声的非主流姿态还是“超女快男”的海选,无论是工人农民歌手选秀节目的出炉还是网络微博的盛行,无论是小沈阳因春晚一炮而红还是“筷子兄弟”一类自制小经费网络视频的火热,都足以说明草根文化已然构成人们文化言说的热点话题,草根式的欢场文化全面占据着从电影、电视到舞台,从网络到纸质传媒等不同的文化空间。
草根文化的迅速走红,既给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解读当下中国文化的范本,同时还引发我们一种必要的反思。
本文将以现代性的角度出发,对草根文化兴起的原因、草根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肤浅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性草根文化中国文化一、现代性的演变与构建中国虽然从二十世纪初就开始现代性的转变,但只是在西方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的,是一种知识性的理论附加于在其影响下产生的对于民族国家的想象,然后变成都市文化和对于现代生活的想象。
然而事实上,这种现代性的建构并未完成。
在当下中国范围,现代性不仅是一个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同时也是一种进入问题情境的必要的问题意识。
现代性作为总提醒,其观念是保罗万象的,英国社会学家霍尔认为,现代性乃是一个复杂的交互作用的进程,至少可以区分出现代性的四个重要层面:政治现代性(民族国家与世俗的统治,主权与合法化观念等);经济现代性(货币化的交换经济,大规模商品生产与消费等);社会现代性(劳动与性别的社会分工,夫权制等);文化现代性(世俗的物质文化取代宗教,个人的理性的和工具性的冲动,知识进步与归属感的形成等)。
文化的现代性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概念,按照霍尔的说法,现代性的这四个进程是平行的、互动的和彼此作用的,并不存在哪种现代性的解释上的优先性。
文化现代性只不过是现代性中的一个重要层面。
草根民间文化对国家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草根民间文化对国家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而在这个庞大的文化体系中,草根民间文化作为一股强有力的力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草根民间文化对于文化创新的推动草根民间文化以其真实、朴实、生动的特点,不断推动着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在草根民间文化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在草根民间文化中得到重新诠释和展示,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添砖加瓦。
例如,太极拳、陶艺、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是通过草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得以流传至今。
这些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为民间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二、草根民间文化对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推动草根民间文化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中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随着网络科技和智能科技的普及,草根民间文化正在逐步向着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迈进。
借助网络平台,草根民间文化可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交流,更加快速地产生、流传和融合。
例如,目前已经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为广大草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展示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的草根文化。
三、草根民间文化对于文化产业的推动草根民间文化也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而草根民间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源泉。
许多草根民间文化元素被赋予了商业价值,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产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新奇的文化体验,也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例如,出版各类民间文化书籍、推广传统中国医学、发展民间工艺等,都是草根民间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推动力。
四、草根民间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推动草根民间文化还通过它独特的引领力和茁壮性推动着文化自信的建设。
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草根民间文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和信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
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之我见网络文化是伴随互联网的产生和普及而兴起的新兴事物。
它是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态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成果。
互联网是这种文化表现、传播的载体和工具。
1.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以人类物质创造为基础的一类精神创造,这类创造用技术的和美学的理念表达,以物质的时空存在方式存在。
文化的发展受到人类社会物质发展的推动,同时超越现实的物质存在方式。
2.什么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
3.网络的功能和作用网络的功能和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等都因此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网络主要是用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和资源的共享,其次网络还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易于分布处理。
4.网络文化的功能和特征网络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传播信息功能、沟通交流功能、知识传承功能、娱乐消遣功能、思想教育功能、社会动员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
网络文化的这些功能决定了网络文化的重要地位。
其中传媒功能、娱乐功能、民意表达汇聚功能在我国体现得尤为突出。
随着我国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拓展,在一般通信应用的基础上,表现出了更多的文化功能。
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媒功能。
目前,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中,新闻信息传播功能非常突出。
2.沟通交往功能。
互联网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障碍,很多网民从素不相识到无话不谈。
3.娱乐功能。
网络音乐视频、游戏动漫等巳成为我国网民特别是年轻人新的娱乐消费方式,在网络文化发展中最为突出。
4.思想教育功能。
每个人自主选择、自我教育,考验和锻炼着辨别是非、判断真善美的能力。
5.知识传承功能。
数字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期刊数据库、读书类网站和频道、思想学术类网站等,存储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当代作品,陈列了大量珍贵文物和新的作品。
6.民意表达汇聚功能。
网上表达的民意,主要聚焦于国家发展和民生问题,既有渴望期盼和意见建议,也有正当的利益诉求、合理的情绪宣泄,同时牢骚怪话、偏激情绪也更甚于现实生活。
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介,其包容性是巨大的,草根文化虽然源自于普通
的民众(不同于权贵文化、精英文化),但也能够在这里有一席之地,并且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网络这片“沃土”上茁壮而顽强的生
长着。
2003年,芙蓉姐姐以游学清华、北大的边缘人身份在北大未名论坛、水木清华BBS发贴。
尤其在2004年开始在水木清华BBS发表
大量照片,名人效应迅速被网络扩散放大,进而被平面媒体相互
报道。
由于芙蓉姐姐的出众实力和不懈努力,让自己从原来的网
络秀走向网络媒体,理所当然地平面、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开始关注。
让芙蓉姐姐从网上烧到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中,一时之间街知
巷闻。
芙蓉姐姐在网络上的迅速走红之前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是网络给予了她这样一个完成梦想的舞台,让她成为网络草根
文化的先行者。
草根代表基层民众,草根文化也就代表。
草根文化
群体的广泛性外 ,更多地体现了“草根们”经越来越重视自
己的地位和作用了。
三、根文化
草根文化 ,是相对于御用文化、堂文化而言的 ,萌芽并生长于民间 ,没有经过主流文化意识疏导和规范 ,没有经过
社会精英加工改造 ,充满着乡土气息 ,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内
本科、士不同阶段。小品《追星族》我们展示了十几年前
追星的场景———默默关注式的“隐性”星。现在的追星由这种“隐性”追逐发展到“显性”支持 ,因为他们不再单
纯的靠买唱片、演唱会去支持自己的偶像 ,而是和自己的
偶像站在一起并形成组织帮助媒体一起捧红“草根明星”。
其自己心中的梦想。
粉丝们不仅在精神上支持自己喜欢的“草根明星”,更是
以一种聚变性的速度开始行动———自己构思、自我表达 ,凸
现自我存在的精神祈求。
四、结
有文化批评家说“当越来越多的‘草根文化’‘英雄’
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当所有的粗俗、无聊以及恶搞
被冠以‘草根文化’名头后‘身价百倍’ ,我们不得不面
“草根明星”是大众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来的 ,体现出大众
的审美自主性 ,再也不需要主流文化的引导和牵引了。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这些“草根明星”长起来的 ,是他们
的“粉告》显示主要以学生为主 ,但也包
括其他职业的人群。“粉丝”学历分布在初中、高中、大专
“根”身的功能体现是维持生命体系的最根本的器官 ,要是
没有“根”吸收水分和养料 ,植物本身肯定不会活很久。因
此“草根”于生物体本身有着重要的作用。
“草根”源域映射到目标域 ,即从代表一种植物的一部
电子媒介与草根文化盛行的背后
2 1 年春节联 欢晚会中 , 0 1 有两个节 目
号 ”。 的确 , 媒体 技术 的发展 助长 了草 新 根文化 的繁荣 。长期 以来 , 由复杂 的阶 “
自“ 草根 ” 的发布。 二、 媒体影像 : 草根 文化 “ 闪亮登场 ” 的魔 力棒 电子媒 介极大 地推动 了草根文化 的 传播和盛行 , 以电视媒体 为甚 。0 4年 尤 20 湖南卫视首先开创 电视选秀节 目的先河 , 并在 20 0 5年获得 巨大成功 。普通人开始 在 电视 上崭露头角 。 这期间 , 在 草根 文化 开始被一些 群体广泛认 同并接受 。 极具影 响力的一批电视选秀节 目: 梦想 中国 》、 《
专业 训练却有着天籁般声音 的卖 唱女孩 ,
后者 是由两个 流浪歌手 组成 的组合。 他们 都是 2 1 0 0年在 网络上蹿 红 的主人公 , 之 后 自然而然成为众所周 知的草根 明星。
从 20 0 2年春晚雪 村的一首 《 出门在
外 》 20 到 0 5年春 晚杨 臣刚 的 《 鼠爱 大 老 米 》 从芙蓉姐姐到凤姐 , , 他们都因为受到 网民的追捧而 “ 夜成 名”, 某种 意义 一 从
造。 它蕴含着 浓厚 的乡土气息 , 是一种原
生态 的 文化 。 ‘ 根 文 化 显示 出 的 是 “ ” 非 主 流 ”, 自发 参 与 的 一 种 文 化 。
早在中国古代 , 草根文化 就以各种 形
式存 在 于民间 。 比如 : 唐朝 的 民间传播 活
的。人 们更容易接受和记住这种信息。 传 播方式的多元化 , 使得媒介影像也 呈现出
一
动主要是一些 口耳相传 的歌 谣谚 语 , 街谈
巷议 , 以及俗讲 、 变文等 民间说 唱文学作
浅谈三种文化现象
浅谈三种文化现象现象一:快餐文化尽管说经典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少数。
但如果不是从小就有读经典的习惯,而是到一定年龄了想读经典就不是容易的事了。
毕竟经典也有很多啊!于是市场为了迎合这一要求,出版了很多名著速读一类的书籍。
这类书往往只是概括了原作的故事内容,对于原作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是不能很好的表达的。
因此有条件的人就不要读这样的书。
这有条件的人指的是学生。
学生就是要专业地学习,而所谓应试教育的压力不能成为不读经典的理由。
比起有工作有家庭的人们,学生还有寒暑假,所以不会连读书的时间都没有。
因此作为学生应当好好地看一些完整的名著,而不要贪图阅读速度和数量就读得没质量!而对于有工作有家庭的人来说,读完整的名著需要的时间显得太长了,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就可以看看速读名著。
这样比起因为没时间就完全不读要好很多。
现象二:草根文化现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个人博客、个人空间一类便是草根文化。
网络的特点是信息爆炸以及匿名,它最大限度地容纳了这种草根文化。
在网上散布草根文化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因为青少年往往希望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形象能为人所知。
于是在网络上写日志贴照片。
然而网络本身没什么识别功能,它不是编辑部,不能做出筛选。
不能说网络上的全部是草根文化,但绝大多数是非学术性的。
这其中大量的多数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无病呻吟的文字进入了年轻人的视线,导致了恶性循环。
年轻人中逐渐出现的浮躁风与这种草根文化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然而网络是大众的,草根文化是不可能被摒除的,这就要求现在的青少年要能够适当的抵制草根文化,懂得取舍。
正确对待草根文化,可以进一步优化教育,这不仅仅是青少年的事,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
现象三:流行文化流行文化,顾名思义就是现在所流行的文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形成具有这个时代特征的流行时尚,被当代人追捧和迷恋。
对于流行文化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确实,大多数的流行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它们仅仅是随波逐流,没多少值得品味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草根文化的功能摘要:博客这种网络文化传播方式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逐渐释放了底层人民的话语权。
依据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论》观点对其进行分析,这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具有很多功能,推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给民众提供自由发布言论的场所、提供不受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博客的外在显性正功能。
博客在社会文化中,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还给精英循环开辟了新的通道,此类都是博客隐性的正功能。
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的形式,也存在负面影响,如:、暴力等信息的传播,恶意无聊炒作事件的发生,导致青少年缺乏社会意识,思维简单化等。
关键词:博客;网络文化;功能“博客”一词最早于2002年首度出现于中国,在近几年有巨大的发展。
2005年被称为“博客元年”,2006和2007年被称为“博客井喷年”,它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全自由的网上言论空间。
博客的前身是个人,由于技术门槛较高,一直属于少数人的媒体,包括精英和部分技术爱好者。
博客作为技术傻瓜化的产物,成为所有有条件上网的平民的个人媒体,引起了网民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洲认为“无论是视频博客还是文字博客,都没有本质的区别,博客文化必须是一种平等、的平民文化。
”一位网友认为:“博客就是一场全民运动,逐渐释放了底层人民的话语权,让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
博客所搭建的是一个草根与精英共舞的公共领域。
”我们可以将博客定义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为武器的网络日记,是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这种大众化的文化现象具有哪些功能?对现在的社会生活会造成哪些影响?笔者认为应先从分析它所具备的文化特征入手,有助于分析其功能与影响。
一、博客:新时代的网络草根文化在博客上,所有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全世界发表言论和作品,这在过去只有精英并通过大众传媒才能做到。
博客具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它易于普通人接受和尝试,更展现了风采各异、个性十足的时代特征。
自博客登陆中国以来,一直宣扬大众、平等、自由的思想受到广大网民的广泛追捧。
在广袤无垠的网络空间里,博客的出现掀起了网络的新文化运动,让人们找到了自己的居所,它可以记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也可以一边在网上驰骋,一边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里,你就是主宰,控制这里的一切。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在一个追捧明星的大众娱乐时代,平民可以转瞬成为英雄,边缘可以很快成为中心,弱者也可以悄然成为人们的焦点,这就是博客,满足了人们普遍表达自我的愿望。
[1]博客作为网络世界中最自由的力量,表达着人们千百年来对思想禁忌的冲突和对于平民英雄情结的需求。
草根们感受到的是一种真正的人性解放,历来的精神生活都未能像今天的网络这样自由与,这就是博客的文化特征,也是博客风靡草根的深层原因。
草根,英文称grass-root,按字典的解释来看是基层民众的意思,将之引申,草根文化则是一种民间的、大众的,与精英文化相对的原生态文化,正是这种文化,让草根自身感受到了快乐。
法国学者德赛图认为:在文化领域里,文化产品常常是强加给大众的。
大众诚然无法决定文化的生产,但却可以选择文化的消费。
即大众的“使用”文化商品时,尽可以随心所欲,为我所用,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2]由于草根的平民性,化则成为草根文化所倡导的文化属性。
红遍中国的草根选秀“超级女声”从其规则制定到最后的选举结果,都体现了近年来大众中所流行的文化倾向。
草根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而非精英化。
近年来,博客文化让草根的力量发挥到了极致,随着博客的引入,空间、日志以及与博客相关的群组形式先后出现,草根可以通过网络在博客上获得话语权,充分改变了长期来草根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说话的份的局面。
在博客中草根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话语权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政治也在同步快速发展。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认为:文化是用来满足生活需要的,所以说文化是有功能的。
功能就是满足生产力需要的能力。
他提出功能派之初着重在从基本上说明文化是人们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发生的,文化对人是有用的,功能等于用处,所以他说要了解文化的意义就是要明白它对人的用处。
[3]因此,要分析博客这一文化现象,要从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所起的功能去分析。
马林诺夫斯基所著的《文化论》是早期功能主义人类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从博客的功能这一角度去对其进行分析更符合《文化论》一书的思维体系与方式。
默顿的功能分析式对后期功能主义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见表1)。
本文采用默顿的功能分析式,对博客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二、博客对中国文化的促进博客这种面对全体网民的无门槛写作平台,让普通民众也有了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力,它在促进中国文化发展中毋庸置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给民众提供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提供不受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这些都是博客的外在显性正功能。
(一)显在的正功能1.传播大众文化,推进文化多元发展。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提到:“若我们随意取一器物,而想加以分析,就是说想设法去规定它的文化的同一性,我们只有把它放在社会制度的文化布局中去说明它所处的地位。
换言之,就是说明它如何发生功能。
”博客之所以能发生其功能,主要是因为它与先前的文化传播制度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网络的出现被誉为是人类第四种媒体的诞生,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现在网民只需通过上的提示就可以免费申请自己的个人博客,他们可以通过这个私人媒体向全世界发布自己的言论。
博客不再受精英的限制,它也远离资本的影响,不需要政府的直接控制,只需要遵循法律和道德就可以。
博客给每个传统的受众都提供了成为传播者的机会,这提高了民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的单向性,真正实现了传播大师施拉姆提出的循环传播模式。
大众文化的传播渠道得以建成,各种原生态的、未经磨练的真实性与个性在网络空间中不断扬。
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更改变了以往精英统治文化层面的局势,再加上博客文化本身具有多元文化性特征,它的多元性是建立在互联网的统一性上。
在网络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客,他们传播的都是属于自己民族或国家的独特文化和思想,而且各博客本身文化层次和修养不同。
这些不同的文化和思想通过被统一到一个平台上,从而打破了现实中因为地理、历史、政治和个人文化修养而造成的局域性、民族性、局限性,推动了文化多元化发展。
[4]2.公众的“谏言之地”。
自由是博客精神的最高境界,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由进出网络世界,彻底消除了从前网络集权式管理模式。
博客不代表任何团体、机关部门,却站在民众身边,呼吁、指责、揭发、引导人们对一些事物的了解、重视、看法及赞扬。
博客代替不了记者的权利,却会赛过记者。
做博客不为金钱、不为职业、不分年龄、不分身份,为的只是一个兴趣,一颗心还是热的。
在当今社会的局势下,社会资源不可能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也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努力去争取资源。
但由于先赋条件或当前资源的不平等,很多拥有资源少的人就失去了话语权,意志表达和权益维护都没有便捷的渠道时,便产生了强烈的不平等感受。
博客平台消解了公众在实际生活中不平等的感受,放大了他们的自由精神与意志,公众有了一个追求精神自由和政治的网络社会。
博客所提出的传播和自由书写力量,就是公众在网络社会中呼唤自由的一种新的形式,用来弘扬社会正义,追求社会平等。
[1]随着博客的大规模发展,博客在生活的实际中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进程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博客开辟了人类的言论和交往的崭新时代,开辟着人类知识、情感交流的新时代,也在潜移默化地开辟着人类的新时代。
3.穿越空间的精神交流。
博客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面对面共同探讨的场面。
博客言论的自由发表和来者可见特征让很多人在博客中聚在一起,互相交流与探讨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
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同质性人群对资源的争夺更为强烈,以致人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不敢轻易向别人表露自己心的真实想法。
博客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在网络中找到了可以尽情表达的场所。
面对着虚拟、匿名的网友,人际交往中的社会障碍和心理障碍消失,这种网络交流方式虽然使人们的交往面扩大,但直接地面对面地互动却因此而大大减少。
人在匿名的情境中更容易表露真实的想法,所付诸的行动也更忠诚于心。
博客虽然也是一种虚拟平台,参与者都以网名出现,但在一种长期的网络实名制之下,参与者也会维护自己的网络形象,博客们也不再追究网名背后的真实,他们所注意的只是这些博友们所发表的言论。
在多次博客形式的交流与互动中,他们就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或其他感兴趣的问题产生了共鸣,打破了空间与形式的限制,在博客中成为益友。
(二)潜在的正功能除去上文论述的显在正功能外,博客如所有文化实体一样,都存在隐藏在的正功能。
全面认识这类隐藏的正功能,才能将博客对文化的促进作用发挥到极致。
1.排气孔:博客中的合理宣泄。
德国人种学家舒茨创造了“排气孔”这个词,用来指社会中为敌意和被群体压抑的一般驱力提供制度化出口的习俗和制度。
[5]博客就是现在社会中的一个“排气孔”,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对社会现象与制度的不满可以在博客中尽情表达,而且可以引起与他人的共鸣而产生心理上的平衡,不至于长期积累而造成潜在的危险,待到某一天爆发而对社会造成危害。
正如德国社会学家菲尔坎特所指出的,这种出口等于为被堵塞的河流提供了一条河道,它使社会生活的其他部分免于受到毁灭性的影响。
[5]博客之所以能被称为是“排气孔”,还是因为它本身所具备的可供宣泄的制度和方式。
博客是网络技术进步和普及的产物,在博客里,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对社会的称赞或批判都可以公布于网上,博友们对每个人的观点可以进行反驳或赞同,但不存在一个统治者对博客的言论进行控制,即使的创立者也不能随意将容删除。
在这样的网络世界中,权威和权力意识淡薄,众人平等的传播制度为博客的精神奠定了基调。
对社会不满的表达,只要不违背法律就可以不承担政治责任,网络的匿名性特征正好解除了人们宣泄感情时的忧虑,在减少了社会规的压力后人们更真实的感情自由流露,使博客成为他们发泄愤懑的阵地。
2.开辟精英循环新通道。
帕累托的精英循环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有一种制度体系,让具备精英素质的人有机会脱颖而出,进入上层。
帕累托在其理论中对精英的具体界定为:广义的精英指那些在人类活动的领域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或冒尖的人。
无论事情是好是坏,只要他在本行业出类拔萃或创了记录,帕雷托就将其划为精英行列。
[6]在现实社会中缺少话语权而没有机会展示自己能力与思想的人可以在网络这个平等的社会中尽情施展自己超人的思维能力,在众生平等的博客中,草根挑战精英权威的言论司空见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