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开国大典》教案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范文第【1】篇〗7.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汇集、宣告、旗帜、检阅”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心情。
3.学习文章中有关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新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内容。
2.通过学习文中描写毛主席和群众的点面结合的写法,学习场面描写。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学生结合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简单说一说。
)2.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课件出示:开国大典的情景)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看当时的情景,感受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二、自学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熟悉的字多拼读几遍。
(2)借助字典掌握生字的字形,注意字的书写。
(3)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不理解的句子可以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指名交流自学成果。
三、理清脉络,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哪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内容?(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的。
典礼进行时的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2.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新中国诞生了。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盛况。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体味伟大的革命精神。
2.知道《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掌握《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同时能够通过阅读文章理解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
3.熟悉《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
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和文化难点,如“浴血奋战”、“抱残守缺”等。
2.理解文章描写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三、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对开国大典文章的阅读以及后续知识构建有重要的作用。
2. 阅读教学环节(30分钟)独立阅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开国大典》这篇文章。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对于学生有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进行解释和补充。
小组讨论老师从班级中挑选数名同学展开小组讨论,让同学们针对文章中的一些难点和思考问题进行讨论,了解每一个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并进行交流。
3. 知识点讲解环节(15分钟)根据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详细的解答。
对于一些难点词汇的解释要尽量避免简单地翻译,更要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
4. 学生练习环节(20分钟)1. 阅读理解练习提供几道阅读理解题目,帮助学生通过题目巩固和理解文章中的知识点。
2. 语言表达练习要求学生就《开国大典》这篇文章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根据文章的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体会。
5. 课后作业环节(5分钟)提供适当的阅读资料,让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探究更多的知识。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理解《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通过阅读文章来提高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解读文本的能力。
针对这次教学,我认为在引导学生思考的环节中应多提出一些问题,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导到多个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政、宾”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过程与方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小标题梳理课文所描写的场面,初步把握主要内容。
进而聚焦“阅兵式”,感受作者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2.初步感悟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题解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典礼。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一起走进开国大典。
(板书:开国大典)2.“大”是什么意思?(板书:隆重、盛大)设计意图:由题目直接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初识大典。
1.出示课件,生字词,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2.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大典进行时的盛况的?(第6~13自然段)课文描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谁来说说课文描写了哪些场面?(板书:会前—典礼—阅兵—游行)3.思考:开国大典有哪些程序?用小标题的形式写在相关自然段旁的空白处。
理清典礼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阅兵式)用上“先—再—接着”等词语,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三、初感大典。
1.快速读文,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大典。
(学生读文,交流,归纳)2.教师点拨:成员多,到会的群众多;八盏大红宫灯、八面红旗;群众起得早,早上六点钟起就入场;人多,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热情高,五更天摸黑起床;三十万人齐脱帽、齐肃静……设计意图:学习第一部分,初步感悟大典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开国大典》教案新部编本设计(第一课时)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1 开国大典(第一课时)一、教课目的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
2.要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认识场面描绘的方法。
3.抓住要点词句领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4.培育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二、教课重难点要点:领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悟课文要旨。
难点:含义较深的句子理解。
三、课型新课。
四、教课过程(一)导入课题。
1.赏识课文插图(《开国大典》油画)。
2.看图说话: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情形?3.揭露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字。
4.依据画面,朗诵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比较引疑:画家用他的画笔留下了历史的光芒瞬时,那么作者用他的语言记录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内容?自由迅速阅读课文,思虑问题。
2.生沟通概括。
(三)要点研读。
1.整体感知大典主体部分:自由轻声朗诵5— 10 自然段,从文章的语句中感觉到了什么?2.学生沟通。
3.要点领会:板块 A这威严的宣布,这宏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喝彩起来。
这威严的宣布,这宏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腾起来。
(1)指引学生抓住喝彩、欢腾等要点词领会人民民众激动与喜悦的心情;(2)发问引出要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日建立了!”(朗诵、理解)板块 B育人如同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毛主席亲身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渐渐上涨。
部编版小学语文《开国大典》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
记叙详实、条理清楚、 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一、教材分析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 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 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 学的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根 据以上分析,教学本课采用“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 读为主,扎实训练”的教学方法。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 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 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 《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
其中, 《开国大典》记叙 1949 年 10 月 1 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 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 意义。
全文共 15 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 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 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二、教学目标1.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重点学习典礼的主体部分,初步了解场面描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写的方法。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们热爱新中国、热爱领袖的思想感情。
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一)释题导入,引出“大典”。
1.揭示课题,板书:开国大典,指导书写“典”四、教学过程字。
2.解释课题,齐读课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含反思
第七课开国大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背景和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2. 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掌握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程序和重要仪式,理解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2. 难点: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3. 疑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问及如何解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本文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全文,教师进行领读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同时加深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3. 课文解读:讲解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通过分析大典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4. 情感体验:通过学生的分享和交流,引导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5. 总结与提升:通过总结和拓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与演示: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汇。
2. 分析与实践:通过分析开国大典的程序和重要仪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和影响,通过实践和模拟,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时的情感体验。
3. 互动与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应的练习题目,教师进行实时指导。
2. 作业:学生回家后继续阅读全文,并写一篇读后感。
3. 评价方式: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PPT课件:用于展示文章的结构和重要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2. 影像资料:播放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加深学生对开国大典背景的了解。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时人民群众的反应来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点的激动、迫切的心情。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情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复习提问:师: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指名回答)师: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开国大典的哪些场面? (学生回答,师课件引导学生回顾)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开国大典,一起体验新中国成立给人们带来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二、新授(一)学习“群众入场”部分1、师提出学习目标: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句子:“工人队伍中,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指导朗读。
师:谁来读一读,注意读出当时人民群众参加开国大典时激动、迫切的心情。
(二)学习体会“典礼的主体仪式”部分过渡:在人民群众的热切企盼中,下午三点整,毛主席出现在了主席台上,开国1、课件出示要求:请大家细读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参加开国大典的仪式时,人民群众的反应”的句子。
并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学生默读思考。
3、集体交流。
三、课堂总结。
四、练笔。
如果你参加了开国大典,你会怎样描写当时的场面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想一想,试着把它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祖国,真是祖国的历史,热爱中国共产党2、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
能力:1、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的、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开国大典教学设计一等奖部编版(3篇)
第1篇年级:五年级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过程及意义,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性变革。
2. 能力目标: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开国大典的背景和过程。
2. 开国大典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2. 学生对爱国情感的体验和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开国大典视频、图片资料、相关历史书籍。
2. 学生:预习开国大典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图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历史事件吗?它有什么重要意义?3. 引导学生回答:这是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课讲授1. 背景介绍- 教师讲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包括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等。
- 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了解当时的场景。
2. 过程回顾- 教师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开国大典的过程。
- 提问:开国大典有哪些重要环节?有哪些重要人物?- 学生回答:开国大典有升国旗、阅兵式、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环节。
重要人物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
3. 意义解读- 教师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包括:- 标志着中国从此站起来了,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 结束了长期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 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
- 学生讨论:开国大典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开国大典对你有什么影响?- 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开国大典的精神?-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2. 角色扮演-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
- 学生扮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角色,展示开国大典的盛况。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
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07《开国大典》课堂教学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语文(五四制)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详细描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的盛况。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文本解读、情感体验和语言表达方面仍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领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2.教学难点:文本解读,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感受作者的喜悦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情感。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朗读感悟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和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以便学生跟读和欣赏。
3.学习材料: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学习材料,以便学生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历史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跟读课文录音,感受课文语言的美妙。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开国大典》部编版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化国家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场面描写和情感表达技巧。通过学习《开国大典》,使学生能够:1.感悟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2.分析文章结构,领会作者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宏大场景的能力;3.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提升语文学科素养。实现学生在文化、思维、语言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符合新教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容理解:学生需理解《开国大典》所描绘的历史场景,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例如:课文中“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句,学生需理解场面描写的力度和情感蕴含。
-语言表达技巧:学生需学习并掌握场面描写、情感表达等写作技巧,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例如:通过课堂讨论、写作练习和同伴互评,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所学技巧。
-历史背景的把握: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例如:结合历史背景资料,设计互动问答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理解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国大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在电影或故事中见过盛大场面的描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如何通过文字来描绘宏大的历史场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开国大典》课文的基本内容。这是一篇描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开国大典的文章,它通过详实的描写和激昂的情感表达,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历史时刻的庄严和激动。这篇文章的叙述技巧和情感传递对我们学习写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电钮、瞻仰、漂浮”等词语。
2、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
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
媒体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纪录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视频中播放的是什么从中你看到了什么看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庄重。
)那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本课,看一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开国大典这一盛况的吧!(板书课题)师: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学生:典礼。
师:“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学生:隆重学生:盛大师:让我们再来看看“开国”,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典礼。
师:一个新的国家诞生了,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呀!这隆重、盛大的典礼也正是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理解,齐读课题。
2、整体感知师: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家预习这篇课文,你们预习了没有学生:预习了师:那我就来检查检查你们预习的成果(课件出示字词,请一位同学带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电钮瞻仰漂浮汇集庄严宣告欢呼肃立擎着共产党奏国歌毛泽东城楼檐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词组中有两个词长得很像呢(出示瞻与檐)那你们怎么区分并记住它们呢“檐”指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例如:房檐、廊檐等。
课文中指天安门的“城楼檐下”,均与建筑物是木料有关,所以“檐”字左半部是“木”。
“瞻”往前或往上看的意思。
课文中指三十万人一齐瞻仰徐徐上升的五星红旗。
“瞻”字左半部是“目”。
学生:“擎”上下结构,下面是“手”。
师:同学们,解决了这些生字词的问题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
《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1. 引言《开国大典》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舞台剧,该剧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创作,是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戏剧相结合的典范之作。
本教案以部编版《开国大典》为基础,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教授该剧,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
2. 教学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掌握《开国大典》的基本情节和剧中角色;•培养学生的艺术表演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教学内容3.1 创作背景3.1.1 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介绍抗日战争背景;•分析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意义。
3.1.2 《开国大典》的创作过程•介绍该剧创作的历史过程;•探讨该剧为何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的里程碑。
3.2 剧情介绍3.2.1 第一幕:盛大开幕式•分析剧中人物角色;•教授开幕式场景的舞台布置和表演要点。
3.2.2 第二幕: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隆重典礼•分析剧中人物角色;•教授典礼场景的舞台布置和表演要点。
3.2.3 第三幕:国家主席作讲话•分析剧中人物角色;•教授主席讲话场景的舞台布置和表演要点。
3.3 表演实践3.3.1 角色分配和排练•帮助学生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培养表演能力。
3.3.2 舞台表演技巧•教授基本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行走姿势等;•强调角色刻画的重要性。
4. 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开国大典》的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剧目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该剧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2 讲授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分别介绍抗日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帮助学生了解《开国大典》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4.3 剧情分析和角色介绍通过阅读剧本和观看相关片段,分析《开国大典》的剧情,同时介绍各个角色的特点和重要性。
4.4 演绎和舞台表演指导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演绎,同时指导学生舞台表演技巧,如肢体语言,行走姿势等。
4.5 排练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并安排公演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表演呈现给同学和家长。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开国大典》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国大典》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并运用重点句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文《开国大典》的教材。
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国旗、领导人的服装等)。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激发兴趣:展示开国大典的历史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开国大典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呈现(20分钟)1.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找出并标注不熟悉的词汇和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2. 词汇学习:教师点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如“开国大典”、“五星红旗”、“庄严”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对这些词汇的理解。
3. 句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
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些句式,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5分钟)1. 历史背景:教师详细讲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包括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2. 情感体验: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体验当时人们的情感。
学生可以选择扮演毛泽东、群众等角色,进行表演。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开国大典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3.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重难点】1.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2.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热烈、庄重的气氛。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查找开国大典的背景资料和视频。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政、府”等14个字,会写“政府、外宾”等20个词语。
2.能概括课文描写的场面,简要说出开国大典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简述背景,引出“大典”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国庆节)1949年的10月1日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之日)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
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
(板书:开国大典)2.齐读课文题目。
提问:“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呢?(开国:建立新的国家。
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
大典:隆重的典礼。
)3.播放视频。
引导:我们一起去看看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
【设计意图】通过对背景的简述、对课文题目的解析及视频片段的播放,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的隆重和盛大,为文本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读课文:课文是如何向我们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的呢?请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字词反馈。
课件出示:八盏汇集旗帜检阅瞻仰隆隆声射入爆发宣告高潮距离排山倒海(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全班齐读。
(3)区分词义。
课件出示:宣告宣读宣布·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开国大典》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开国大典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注意到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意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非常关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强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精神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另外,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安排也需要注意。在讲授新课和实践活动环节,我应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修辞手法。对于难点部分,如理解开国大典的历史背景,我会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开国大典相关的问题,如“开国大典的意义是什么?”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创作一段描述性文字。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概念。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首次重大庆典活动,它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它是展示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方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开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典》的具体内容。这个案例展示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和意义,以及它如何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文章核心内容的能力,并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举例:开国大典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师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这篇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 语文要素体现- 这篇课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描写阅兵式等场面时,语言生动、条理清晰,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按照一定顺序描写宏大场面。
例如“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通过这样的描写顺序,能让学生体会到描写多事物时合理安排顺序的重要性。
- 在字词学习方面,课文中有一些比较难理解但又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词语,像“城防部队”“观礼台”等,这为学生积累词汇提供了素材。
- 从表达方法来看,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场面。
如描写群众进场的部分是“面”的描写,“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而描写毛主席宣告新中国成立则是“点”的描写,“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这种表达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借鉴,使描写更加生动、全面。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传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开国大典隆重、热烈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生可以从“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样的语句中深刻体会到当时人们对新中国成立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3. 与单元主题的关系- 本单元的主题是“革命岁月”,《开国大典》作为本单元的重点课文,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能够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与单元中的其他课文共同构建起对革命岁月的全面认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第【1】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重点生字、词语。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较深的句子。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列出段落提纲,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1.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结合重点语句,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2.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感到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阅兵式”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
教师: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影片《开国大典》;重点语句投影。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资料。
2课时04第一课时1.掌握本课时的重点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感受典礼热烈、庄重的气氛。
重点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05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1.由电影《开国大典》片段(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或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录音导入。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释题:“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那么开国大典就是为了庆祝国家的建立而举行的盛大而隆重的典礼。
3.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开国大典的这一天,请你们说一说,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心情如何?(激动、自豪、欣慰、高兴、兴奋)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指导)2.学习生字词。
《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开国大典》(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
•学习《开国大典》中的重要内容和词语。
•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热爱。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学习《开国大典》中的重要内容和词语。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历程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案例引入法•PPT讲解法•小组讨论法•课堂演讲法四、教学过程1.教师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
•引出开国大典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好奇心。
2.学生自学•学生使用课本和相关资料,了解开国大典的背景和意义,了解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宪法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阅读开国大典,掌握其中重要内容和词语,如“破四旧”、“农村包围城市”、“三大改造”等。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就开国大典中的标志性事件和话语进行交流。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课堂演讲,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演讲•学生分组进行课堂演讲,介绍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展示学生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演讲内容和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学习开国大典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从开国大典中感受祖国的伟大变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五、教学评价•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和演讲表现、主动性等。
•学习成果评价:包括学生对开国大典背景、意义和重点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词语的词义掌握情况。
•学生态度评价:包括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热爱和信心等。
六、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中的难点进行更加细致的讲解和解释。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更多祖国历史和文化,提升思想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和时事热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开国大典中的思想精神,推动个人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优秀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并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字。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开国大典盛况,正确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出示课题,读题。
2.理解题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典: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大典:隆重的典礼。
3.介绍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
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从此,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要求:1.自己读课文,学会字词。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反馈交流。
1.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场面?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写的。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理解重点句:“总数达三十万人。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而来;来得早:早上六点钟就入场;到会人数多:成了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次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公开课教案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认识“擎”、“诞”等8个生字,会写“盏”、“栏”等13个生字,会读“协商、汇集、预定”等25个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脉络,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
3. 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及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难点:关注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阅兵过程中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0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开国大典”的一段视频。
2.导入题目,板书:7.开国大典3. 解释题意。
“开国”就是一个新的国家诞生,“开国大典”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而举行的隆重、盛大的典礼。
4.这开国大典究竟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通顺。
02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政委( zhèng )宾客(bīn )擎着(qíng)诞生(dàn) 电钮(niǔ) 瞻仰(zhān) 聂(nie)荣臻(zhēn)(2)指导易混淆的字。
“爆”与“暴”不同,与“火”密切关联。
“帜”是左右结构,左面是“巾”,与布有关,右面是“只”表示读音。
“距”是左右结构,左面是“足”,右面是“巨”,不是“臣”,要注意比较。
(3)检查字或词语的理解情况。
擎:举。
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
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
肃立:恭敬、庄严地立着。
瞻仰:恭敬地看。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3.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0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难点
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我国是那一年成立的?
(学生各抒己见)
1949年10月1日,一个伟大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神圣庄严的宣告、威武雄壮的军队、喜悦欢腾的群众……典礼上的一幕幕是否令你心驰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重温那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
从“老远”的长辛店等地坐火车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以及“五更天”摸黑步行的人们,让我们感受到人们急切的心情,他们是那样的激动与兴奋。他们是参加典礼的三十万人的缩影。
7.讨论: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句的修辞手法,把天安门广场比作海洋,展现出此时人山人海,红旗翻动的壮观景象。
隆重的庄严的热烈的
(二)品读课文第一部分“会场的布置”,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课文第1段,说说你从中读到了什么信息?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地点:北京
参加的人员及人数: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会场的布置。
第二部分( 第5-10自然段)典礼仪式。
第三部分(第11-13 自然段)阅兵式。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群众游行。
3.你从课题“开国大典”中了解到哪些问题?你如何理解“大典”这个词的?
开国:新中国刚刚成立。
大典:隆重的、盛大的典礼。
4.阅读课文之后,说说开国大典的场面的感受?
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结合课文第7段的内容,说说文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表达了全国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示声音很大,气势宏伟。这句话说明人民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一齐”表现此时万众一心,期待着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一刻来临。这句话表达了人民对新中国的拥护和对领袖的无限崇敬之情。
2.默读课文6-10段,说说课文重点写了大典中的哪几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宣布新中国成立→升国旗、放礼炮→宣读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
4.思考:天安门城楼的布置显现出一种什么气氛?
城楼上宫灯高挂、红旗招展,显现出一种热烈、隆重、喜庆的气氛。
5.说说,划线句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红色字说明了什么?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 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划线句是本段的总起句。从“早上六点钟”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说明,群众对开国大典的重视,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盛会。
(2)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3)培养学生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二、精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
1.说说课文是按顺序什么记叙,想想开国大典分为几个部分。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为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三个部分。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层次。
今天我们学习《开国大典》。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
读课题
创设情境,谈话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
讲授新课
一、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 学习了本课的生字,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政府激动阅兵栏杆
旗帜瞻仰宣告
徐徐上升
排山倒海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5.说说红色词语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段话使用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具体详细地写参加大典的人员和人数?
从作者对参与大典的人员和人数上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说明参加人数很多,参加人员来自各行业各阶层,说明了全国人民对这次大典的期待和重视。
3.阅读课文第二段,找出作者描写会场的布置的句子,说说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些情况的?
以“丁字形”为基点,按照先横后竖的顺序,详细介绍了会场的布置情况。
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版六级上册7.开国大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开国大典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6.阅读课文第四段,找出描写了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 大典,说说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总结句。是对整个会场的俯瞰图,写出了特定场合的整体情景。描述了天安门广场人如海、旗如潮的热烈场面,同时反映了参加典礼的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
(三)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典礼仪式”,回答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
1.阅读课文第5段,说说你对划线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默读课文6段,说 说这段课文描写了大典中哪些场面,作者是如何具体的描写的?
场景一:宣布典礼开始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
场景二:奏国歌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场景三:宣布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