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8253a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ba.png)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一、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原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是通过使用空心钉将骨折端复位并固定在骨内,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该术式在手术操作上相对简便,创伤较小,可以减少软组织的损伤,有助于恢复早期关节功能。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原理是通过外力将骨折端复位,并采用空心钉将骨折端稳定固定,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
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1. 术后恢复情况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对于跟骨骨折的恢复效果较好。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通过物理治疗等手段促进患者的恢复。
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和活动能力,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2. 愈合时间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愈合时间相对较短。
由于该术式可以保持骨折端的稳定性,有利于愈合,因此患者通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骨折的愈合,减少了患者的康复时间和治疗成本。
3. 合并并发症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术后并发症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术式创伤小,局部损伤较轻,术后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4. 临床疗效评价对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通常采用VAS评分、足踝功能评分(FAF)、足踝功能障碍(AOFAS)评分等指标。
研究表明,术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VAS评分和功能评分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良好。
三、优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效果的策略1. 术前充分评估在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骨折的类型和位置,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
2. 术中精细操作在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时,需要进行精细操作,确保骨折端的准确定位和稳定固定,避免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 例体会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 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58236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6.png)
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 例体会zimmer不锈钢空心螺钉治疗内踝骨折20 例体会关键词】内踝骨折;内固定;空心螺钉(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
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
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
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内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手术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解剖复位,保持踝穴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关节面不平所带来的创伤性关节炎和固定不牢靠或软组织嵌顿所造成的骨不连发生的概率。
我院自2004 年至2007 年应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克氏针定位,1~2枚zimmer不锈钢空心螺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单纯内踝撕脱骨折2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0 例,男15 例,女5例;年龄20~40 岁,平均30 岁。
2枚空心螺纹钉固定16例,1枚空心螺纹钉固定4例,均为单纯闭合内踝骨折。
lane hanson分型多为旋前外展型及旋前外旋型i度单纯内踝撕脱性骨折。
2.方法(1) 手术方法本组所有内踝骨折均采用内踝前内侧切口,清除骨折断端软组织,巾钳固定。
直视及c臂机透视满意后,于前丘内0.5 cm处及向后1~1.5 cm处,呈外展30°,后倾10°方向,钻入直径1.1 mm的克氏针1枚或2枚,具体根据骨折块大小固定。
但尽量2枚空心螺纹钉内固定,如骨折块过小只能用一枚固定。
如果选用两枚螺钉,克氏针要尽量平行。
分离皮下组织直至骨面并测深,以空心钻沿导针于骨皮质面表开口后拧入直径3 mm,长度为45 mm的zimmer 不锈钢空心螺纹钉1~2枚。
(2)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抗炎、消肿处理。
所有患者均无需石膏或支具固定,术后第7天即可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术后三个月便可负重行走。
术后一年以上取出空心螺钉。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116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116](https://img.taocdn.com/s3/m/1de34bba27284b73f3425094.png)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摘要】跟骨是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附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
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如骨折线通过关节而或复位不良,易出现患足长期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甚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我医院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跟骨骨折31例,采用撕氏针撬拔复位,石膏处固定术者11例,采用撕氏针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7例,异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3例。
对比如下:【关键词】跟骨骨折空心钉骨折内固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跟骨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29例,女,2例,单足26例,双足5例,年龄(19-55)岁,损伤原因均不高处坠落伤,全部为闭合性骨折,3例合并腰椎骨折,术前均拍跟骨轴侧位X光片,按Sander分型[2] Ⅱ型23足,Ⅲ型18足,受伤后手术时间(2-5)天。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合并腰椎骨折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全部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在C臂X光透视下,从跟骨后结节打入3.5mm撕氏针沿跟骨纵轴钻入,进针深度刚好达骨折线,术者将撕氏针针尾向跖侧推压,将前足尽量跖屈,双拇指顶压跟骨前部,以恢复Bohler角,同时术者用双手掌以跟骨双侧向中央挤压,以恢复跟骨的宽度。
在C型臂透视下,证实Bohler角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再在C臂透视下,用电钻将2-3枚导针从跟骨结节部由后向前钻入通过骨折线到达或接近对侧骨皮质,如跟骨前侧有粉碎性骨折块时,导针需钻到粉碎性骨折块的前方,甚至通过跟骰关节,再次C臂透视,骨折对位良好,导针固定位置可靠,测导针进入长度,再拧入合适长度的4.5mm空心钉[3],拔出撕氏针及导针,无须石膏固定。
1.3术后处理采用脱水剂及广谱抗生素,抬高患肢,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待肿胀减轻后,下地不负重功能练习。
1.4结果随访8-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跟骨Bohler角术前(-5°-15°),术后均(20°-40°),骨折愈合2-4个月,按Mandland足部评分标准[4]优21足,良8足,可2足,优良率93.5%。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
![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cf7e93cb90d6c85ec3ac6f1.png)
2 . 1 心理 护理
患者 回病房后 , 常规吸 O : 及心 电监护 , 要加强巡视 , 严密 观 卧床 不起 , 肢 体局 部疼痛 和活 动受 限 , 生活 自理能 力下 降 , 察病情变化 ,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S p O 的变化 , 包括神志、意 易 出现焦虑 、恐惧 、烦燥 等 ; 恢复期相对较 长 , 而且患者年 识 。据报道 , 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 1 4 %~ 1 5 % j , 龄偏 高 , 考虑 问题 比较多 , 担心 预后不好 , 住 院费用 高连 累 术 后一旦 发生精 神症状 , 应严 密监视 , 专人 守护 , 防止发 生 晚辈而产 生不安 心理 。因此 , 责任制 护士要 热情接 待患 者 , 坠床 、自伤等意外。观察伤 口渗血情况 , 敷料 渗湿及时更换 。
2 . 2 术前 准备 股骨 颈骨折 早期 复位 内固定 , 可使 骨折 引 3 . 3 体位 与功 能锻炼 术 后取仰 卧位 , 患肢处 于外 展 中立 起 的血管扭 曲 , 受 压及痉挛得到迅 速恢复也能使 血管 的连续 位 , 外展 1 5 。 ~ 2 0 o , 两腿 间置软枕 , 防止髋 关节 内收 , 外旋 造 性得 到尽快 重建 , 因此 , 手术 时间越早越 好 , 原则上 手术 时 成 骨折端再 次错位 , 功能锻炼 是骨科治疗 的重要部分 , 能促 间不 应超过 2 周 。而股骨 颈骨折 的老年 患者 , 大都伴有不 同 进肢体 功能恢复 , 预 防并 发症 发生 。应 遵循循序渐 进 , 动 静
1 临床资料
感染或 愈合不 良。因此 , 指导患者 进食 高蛋 白、高维素 、营 养丰富 的易消化食物 , 提高机体抵抗力 。 2 . 5 做好 准 备手 术 的训 练 ① 术前 戒 烟 , 学 会 有效 咳 嗽 、 咳痰 , 锻 炼深 呼吸 , 预 防肺部感 染 ; ②训 练床上 大小便 , 以 预 防术后不 习惯 床上排便而 出现尿潴 留和便 秘 ; ③指导患者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5bb82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c.png)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其临床效果值得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从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通过切开对跟骨进行复位,并使用空心钉将骨折部位固定。
此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能够保留病人的生物力学功能,提高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手术前需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情况和手术方案。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排除骨折部位的间隙和位移,减少软组织损伤,保持骨折部位的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该手术方法还可以避免采用开放性手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也存在一定的术后并发症。
主要包括术后感染、钢板断裂、钉子松动、骨折不愈合等。
术后感染是该手术方法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处理。
钢板断裂和钉子松动可能由于手术技术不当或骨折部位的力量过大引起,需要进行再次手术处理。
骨折不愈合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特殊处理,如使用骨髓块等进行骨折部位的填充。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它通过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可以有效地恢复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和功能,提高病人的生物力学功能和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术后进行密切的随访和处理。
在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遵循正确的手术操作技巧,并在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
![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9fb9820915f804d2b16c147.png)
13 2 2 非手术治疗 : ... 对照组采用石膏托外 固定 6~ 周 左右 , 8 患者定 期复查 , 跟骨侧位及轴位 x片。 摄 14 疗效评定标准 : . 疗效分为 3个等级 : ①优 : 患足 B he 角 >3 。 跟 ol r 0, 骨体无 增宽 , 患者行走无疼 痛感或 跛行 , 者踝关 节活动 正常。② 良: 足 患’ 患 B he 角 1 。 O , 骨 体 增 宽 限 度 在 lm 之 内 , 者 行 走 轻 度 疼 痛 , 元 ol r 5 ~3 。 跟 c 患 但 明显跛行 , 患者踝关节活动基本正 常。③差 : 患足 B Ne 角 <1。 跟骨体 增 o r 5, 宽 >1m, c 患者 行 走 疼 痛 , 行 较 明显 且 踝 关 节 功 能 差 。 跛 15 统 计 学 分 析 : 量 数 据 以 ±s 示 , S S I . . 计 表 用 P SO 0软 件 进 行 t 验 经 步减 少 创伤 及 麻 醉 时 间 , 者 住 院 天数 缩 短 , 患 者 行 内 固定 术 后 骨 折 愈 或 卡方 检 验 , P< . 5为 差 异 有 显 著 性 意 义 。 患 且 以 00
微 创空 心 螺 钉 内 固定治 疗 跟 骨骨 折 体会
谢 成
娄底 4 7 0 1l0 湘 中煤炭 医院骨科 。 湖南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空心螺钉 内固定治疗跟 骨骨折 的疗效与临床价值 。方法 : 选取我院于 20 年 1 月 一 0 0 5月治疗护理的 1 8 06 1 21 年 7 例跟骨骨折的
2 张方成 , 赵洪洋 , 经翼 点入路显微 手术治疗 垂体 腺瘤 [] 等. J. 剖 间隙在直视下手术操作 , 可最大 限度保 护垂体柄 、 丘脑 、 下 视神经 、 内动 [ ] 朱贤立 , 颈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 , ( ) 9 9 . 981 2 : 4 O一 3 脉及其分支 , 避免盲 目操作所 引起 的副损 伤。巨大 肿瘤常 与颈 内动脉粘 连 3 张 周 等. 紧密 , 甚至包围颈内动脉, 了解显微病理解剖有 利于肿瘤 的全 切及防止并 发 [ ] 周国胜 , 新 中, 文科 , 改 良翼点入 路操 作技 术及 其 临床 应用 [ ] 新乡医学院学报 ,0 3 2 ( ):6—1 . J. 2 0 ,0 1 l 8 症的损伤 ; 脑膜瘤体积较大时 , 常将视交叉 向后 推且 向下生 长时可包绕一侧 4 颅咽管瘤 全切除显微技术 [ ]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 杂志,0 3, J. 20 颈 内动脉 , 后向上生长可包绕 大脑前动 脉 , 在切 除此 类肿瘤 时 , 应从 始段 开 [ ] 朱贤立. 2 ( )1 0 1 :6—13 8. 始, 逐渐沿血管走向分 离切 除肿瘤 , 内动脉 处可残 留部分 避免 过分灼烧 , 颈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49811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2f.png)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选取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跟骨骨折患者105例,采用随访法对患者进行观察,并统计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结果表明,本手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临床满意度。
跟骨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创伤,患者常常受到跌跃或高空坠落等外界因素的强力冲击。
跟骨是承托着人体重量的部位,骨折后能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行走困难等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目前,对于跟骨骨折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
1、患者基本情况本次手术治疗对象涵盖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其中男性58例,女性47例,平均年龄为47.6岁。
有50例左侧跟骨骨折,45例右侧跟骨骨折。
术前X线检查显示65例为破碎型骨折,35例为不完全骨折。
发病原因主要为跌倒和坠伤,阳性率为96.4%。
2、手术操作及治疗效果105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手术。
手术平均时间为65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8天。
术后第二天即可允许患者开始下地活动。
63例患者经随访术后恢复良好,再次行走时正常;21例患者恢复较慢,行走受到一定影响。
21例患者中19例为破碎型骨折,2例为不完全骨折,意味着骨折程度和类型对恢复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还有8例患者术后恢复不好,需要行动自如的条件下继续接受相关治疗。
3、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骨折程度和治疗方式。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1)在年龄与性别对治疗效果没有直接相关性的情况下,年轻患者恢复较快,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较长时间;(2)发病原因主要为跌倒和坠伤,其中高空坠落和车祸等原因容易导致更严重的骨折;(3)破碎型骨折更难恢复,需要较长时间;(4)治疗方式也会影响手术效果,不完全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但破碎型骨折则需要手术干预。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体会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e0cb9d6dd1f34693daef3ee9.png)
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
结果:4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时间2~5年,骨折愈合44例,股骨头坏死4例。
结论:多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使用简单、创伤小、价格低廉、效果满意。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脑血管等疾患。
股骨颈骨折后,长期卧床牵引易致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并加重原有疾病,死亡率增高。
所以现在主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行手术治疗。
固定器材有多种,比如三翼钉、多枚克氏针、松质骨拉力螺钉、空心加压螺纹钉,DHS等,目前尚无一种被公认为最理想的内固定,但多针内固定效果得到证实。
我科从2006年~2011年采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8例,经2年~5年随访,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
男26例,女22例;年龄59岁~78岁,平均68岁。
按Carden分型:Ⅱ型30例,Ⅲ型15例,Ⅳ型3例。
致伤原因:摔伤28例,车祸伤14例,高处坠落伤6例。
伤后至手术时间3d~6d,平均5d。
48例中合并糖尿病20例,脑梗死3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病20例。
1.2器材空心加压螺纹钉、克氏针、空心钻等。
1.3术前准备入院后患肢外展中立位,胫骨结节持续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1/7,根据床头拍X光片复查结果,适当增减牵引重量。
争取在3d~5d内完成复位。
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凝血系列、心电图等。
积极治疗基础病。
糖尿病人每日查七段血糖,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在8mmol/L以下;高血压病人调整降压药物,不用利血平类药物,防止术中血压降低后难以提升,并控制在160mmHg/90mmHg以下;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61257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c.png)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在研究背景介绍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原理和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标。
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原理和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研究方法和临床效果分析部分展示了相关研究方法及治疗效果。
并发症分析则讨论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劣势进行比较,总结了临床效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完善的治疗方案和指导。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跟骨骨折、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并发症、优劣势比较、未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表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在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减少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目前对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尚未有系统的评估和总结。
本研究旨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原理、应用、方法、效果和并发症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估,有望为骨折治疗的临床实践和未来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评估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通过对临床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旨在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不同类型骨折中的疗效表现,找出该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选择和决策依据。
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推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提高其治疗骨折的成功率和患者康复速度,为改善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医疗体验。
2. 正文2.1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原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骨折的手术方法。
跟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体会
![跟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a755f7af46527d3240ce0ac.png)
跟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14例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28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跟骨感染发生;优8例,良5例,差1例。
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解剖钢板;跟骨骨折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临床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累及距下关节较多见,占跟骨骨折的70~80%[1]。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常遗留跟骨痛、创伤性关节炎、扁平足等并发症。
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致残率较高,是骨科的一个棘手问题[2]。
近年来临床上通过内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取得了较大进展。
我科在借鉴同行经验基础上,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患者14例,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年7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4例。
男10例,女4例,年龄17~46岁,平均31岁。
1.2 手术方法均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时间在伤后6 h 以内或伤后5~7 d,跟部肿胀消退后方可行手术治疗。
对于局部严重水肿和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为将患肢抬高,在局部冰敷3 d,同时给予甘露醇脱水以促进静脉回流,加强消肿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取侧卧位。
常规消毒。
取跟距关节外侧L形切口,也就是自外踝尖近端5 cm处,在腓骨与跟腱之间,向下顺跟腱走行,至外踝尖下方2 cm的位置,弧形延伸到第5跖骨基底部。
延着跟骨外侧壁由下而上剥离,显露跟距关节前方,用3枚克氏针固定在骰骨、距骨及腓骨,牵开显露距跟、跟骰关节、跟骨外侧壁及后关节面,先将跟骨碎裂的外侧皮质骨撬起掀开。
用手术线剪或刮勺插入到塌陷的骨折块下面将关节面塌陷骨折块从下向上撬起,同时在跟腱与跟骨止点处插入1枚斯氏钉或用1把弯血管钳从上往下压,术中可见关节面被向上顶起并复位平整,同时恢复Bhler s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高度。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387ab420b307e87101f696c5.png)
文章编号:1008-5572(2018)07-0657-03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李贝,杨康胜,彭丹丹,杜广成,詹铁军(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广东佛山㊀528500)㊀㊀摘要:目的㊀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优缺点及疗效.方法㊀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采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3~54岁,平均31.5岁.骨折按S a n d e r s分型,Ⅱ型9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1例),Ⅲ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 m e r i c a no r t h o p a e d i c f o o t a n da n k l e s o c i e t y,A O F A S)踝G后足评分评价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㊀16例中有1例因关节面中央塌陷而改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余均顺利结束手术.术前Böh l e r角(16.4ʃ3.7)ʎ,G i s s a n e角(107.3ʃ9.2)ʎ,跟骨宽度(37.8ʃ2.6)mm;术后Böh l e r角(24.1ʃ2.4)ʎ,G i s s a n e角(117.3ʃ7.2)ʎ,跟骨宽度(33.2ʃ1.2)mm.术后4例失访,12例获得5~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X线片示12足均获得解剖复位,足弓形态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无皮肤㊁软组织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A O F A S评分平均86.3分,结果优6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㊀采用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与传统术式相比显示了微创的优势,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关键词:距下关节;空心钉;跟骨骨折;关节镜中图分类号:R683.42㊀㊀文献标识码:B㊀㊀跟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60%~70%的跟骨骨折累及关节面[1],故该处损伤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概率非常大,需要尽可能做到关节面的解剖复位㊁坚强内固定㊁早期功能锻炼,常规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能获得良好的复位固定,但仍然存在一定比例的切口皮肤坏死以及术中无法完全直视下复位关节面等缺点,因此跟骨骨折在治疗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术式观点不一,我科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利用距下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16例,收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本组16例,所有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㊁体格检查及X线诊断为跟骨关节内骨折,C T进行S a n d e r s分型.排除标准:跟骨骨折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或开放跟骨开放损伤.本组病例所有患者均使用距下关节镜辅助监视下克氏针联合空心钉固定骨折,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3~54岁,平均31.5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7例,交通伤4例,摔伤5例.术前均于X线片测量Böh l e r角㊁G i s s a n e角以及跟骨宽度,骨折按S a n d e r s[2]分型,Ⅱ型9例(ⅡA型3例,ⅡB型5例,ⅡC型1例),Ⅲ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内固定选择直径2.0mm克氏针,直径3.5mm空心螺钉.16例均为急性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7d,平均3.5d.1.2㊀手术方法㊀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大腿近端上低压止血带,仰卧位,患侧臀部稍垫高,患肢内旋15ʎ以便术中透视及镜下操作,先在外踝尖端到跟骨结节的中点由外往内穿1枚斯氏针做牵引,牵引针避开移位的后关节面骨折块,初步将后关节面压缩的骨块牵松,距下关节面牵开,在外踝尖端下方1c m㊁前方2c m做前外侧入路,外踝尖近侧1c m紧贴跟腱外侧缘做后外侧入路,而外踝尖下方1c m则为中间入路.先在前外侧及后外侧分别置入关节镜和刨刀,清理关节内阻碍视野的血块及跗骨窦区的充血增生的滑膜,彻底暴露后跟骨关节面,清理影响复位的软组织,后关节面若为大块的舌形骨块,则可从跟腱侧穿入1枚2.5mm克氏针同时牵引下将该针尾向下进行撬拨,以恢复其关节内角度,此时随着骨块的撬动关节内的游离碎骨可能会增加,可利用前外侧入路将影响复位的碎骨进行修整,必要时先取出.C型臂透视满意后用2.0mm克氏针临时固定舌状骨块.对于后关节面塌陷的骨折,可以在关节镜监视下用骨科钉棒或克氏针穿过塌陷骨块提起复位,此时助手用大C钳进行距下关节面经皮钳夹临时固定,关节镜监视下可清晰看到跟骨后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利用交换棒技术可更换入路由后外入路检查前关节面的复位是否理想.关节镜监视下由外至内经软骨下骨位置横穿空心钉导针,检查其位置透视满意后,拧入1~2枚3.5mm空心螺钉,再次利用之前的牵引斯氏针做牵引复位,同时复位跟骨的高度㊁内外翻以及长度,用数枚2.0mm克氏针多方向固定,C型臂透视检查跟骨的整体形态及各项复位指标恢复情况,再次利用关节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及固定程度,清理关节内的残留碎骨及软骨碎片,缝合创口.李贝,杨康胜,彭丹丹,等.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8,24(7):657G659.756㊀㊀术后加压包扎,麻醉苏醒后即开始下肢股四头肌及踝泵锻炼,6周内前足部分负重行走,6~8周拔出克氏针后开始部分负重,10~12周复查X线片及C T示骨折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1.3㊀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 P S S19.0统计软件对在术前及术后X线片上测得的Böh l e r角㊁G i s s a n e角以及跟骨宽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本组15例均达到解剖复位,固定良好,其中有1例患者因为中央的塌陷骨块压缩过深无法通过关节镜达到复位要求,而改为开放手术.其余患者术中关节镜下可见关节面复位的间隙和台阶均ɤ1mm.Böh l e r角㊁G i s s a n e角以及跟骨宽度在术后均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所有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坏死㊁皮缘愈合不良㊁以及创面感染等软组织并发症,住院时间4~8d,平均6.7d.本组12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7个月,按照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 m e r i c a no r t h o p a e d i c f o o t a n da n k l es o c i e t y,A O F A S)踝G后足评分标准评定[3],满分100分,其中疼痛值40分,功能值45分,力线值15分.本组术后A O F A S评分平均86.3分(62~94分),其中优(90~100分)6例,良(80~89分)4例,可(70~79分)2例,优良率为83.33%(见表2).患者后足形态及行走功能恢复正常,对治疗结果满意.表1㊀术前与术后的影像学指标比较( xʃs)组别Böh l e r角(ʎ)G i s s a n e角(ʎ)跟骨宽度(mm)术前16.4ʃ3.7107.3ʃ9.237.8ʃ2.6术后24.1ʃ2.4117.3ʃ7.233.2ʃ1.2t值㊀4.29㊀3.21㊀8.21P值<0.01<0.01<0.01表2㊀术前与术后A O F A S评分( xʃs)S a n d e r s分型n优(例)良(例)可(例)差(例)优良率(%)Ⅱ型74300100Ⅲ型5212060合计12642083.333㊀讨㊀㊀论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很多,闭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等方法对软组织干扰少,几乎无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发生,但固定时间长,骨折关节面的复位很难达到解剖要求,影响患者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后期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容易导致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发生从而最终影响患者行走功能.基础研究均强调跟骨后关节面复位的重要性,R a mm e l t等[4]认为跟骨后关节面复位不良超过1mm都将引起跟骨与距骨之间接触面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后足力线,导致治疗后期出现持续性负重疼痛以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对于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观点,一般根据S a n d e r s分型而定,大多数学者认为对于Ⅱ㊁Ⅲ㊁Ⅳ型骨折应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5],可以使跟骨获得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而对于手术入路选择,临床最常用的是 L 形外侧切口或外侧扩大切口暴露术野,这种方法可以清楚的显露骨折断端以及关节面并进行精准复位,而且有足够的位置在跟骨外侧壁放置钛板进行固定,其复位固定效果肯定,临床疗效好,优良率也较高.但由于 L 皮瓣本身血供较差的特点以及术中不可避免的进行大范围软组织剥离,创伤较大,术后创面出现皮缘坏死㊁感染㊁钢板外露㊁腓骨肌腱撞击㊁跟骨骨髓炎等并发症比例也相对较高[6G8].F o l k等[9]统计180例跟骨骨折患者,切口发生并发症比例25%,在这其中20%均需再次手术治疗才能闭合创面.而且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常需要待骨折愈合后期再次从原切口入路取出钢板,二次损伤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近年来,有学者利用跗骨窦区横切口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0],该类手术确实可通过切口的方向有效避开 L 形外侧切口皮瓣转角出现皮肤软组织并发症的风险,但因跗骨窦位置较深,手术当中需利用腓骨长短肌腱牵拉才能暴露前关节面,而后关节面的显露和复位也非常困难,医生仍然只能通过术中B r o d e n位X线片显示来判断前㊁后关节面复位情况,从而影响术中复位效果,同时插入钢板时对跟骨外侧面的软组织潜行的剥离损伤较重,也会影响最终疗效.距下关节镜下辅助复位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作为一种较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首先可以显著降低皮肤软组织并发症并将软组织的剥离减到最小.手术仅通过外踝外侧面2~3个5mm的小切口,通过关节镜的常规操作即可进入距下关节,避免了常规 L 形切口造成的局部血供破坏,减少了软组织的剥离,降低了局部瘢痕形成以及距下关节活动度丢失的风险.本组最终随访到12例患者,均未发生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后期均无行走功能异常,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同时,通过距下关节镜可以显著提高关节面的复位固定质量[11].由于跟距关节之间独特的解剖结构,跟骨关节面特别是后关节面的显露一直存在盲区.目前对于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无论是常规切口还是跗骨窦切口,医生只能通过术中的多角度B r o d e n位X线片来判断关节面的复位情况[12G13].而跟骨后关节面为不规则的解剖形态,术中踝关节很难在复位和拍X线片时均维持同一角度,一般的C型臂成像较差㊁分辨率较低,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医生对于关节856面复位的判断.而距下关节镜可在直视下清晰的显露跟骨关节面损伤以及复位的情况,G a v l i k等[14]报告了55例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虽然医生通过B r o d e n位X线片确认复位满意,但最终在关节镜下仍有22%存在2mm的关节面台阶.同时,通过距下关节镜的操作通道可以将关节内的游离碎骨以及软骨碎屑进行彻底清理.本组中除1例S a n dGe r sⅢ型患者关节面中间软骨塌陷较深,需要改成切开复位,其他患者关节面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同时利用克氏针多针多平面固定和空心螺钉横向拉力固定维持关节面的稳定以及跟骨的高度宽度,支持患者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本组最终获得远期随访的12例患者均未发现内固定松动以及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关节功能良好.手术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术前要通过C T及其他影像资料仔细评估骨折块本身的情况:虽然距下关节镜优势明显,但对于S a n d e r sⅣ型骨折因其已失去关节面正常的解剖及支撑,通过单纯微创手术很难达基本复位条件,笔者仍建议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融合手术.此外,由于跟骨受力机制,跟骨后方的舌型骨折块非常常见,手术中需注意通过克氏针进行撬拨复位,否则会影响后关节面复位情况.对于后关节面存在的整体压缩,笔者的办法是先通过跟骨牵引,将压缩骨块牵开,此时,距下关节会有大量陈旧性血凝块从骨折端涌出,影响视野,可用大量冲洗液进行反复多次冲洗,然后再入镜进行操作.跟骨骨折常规选择择期手术治疗,而原发损伤及骨折端出血跗骨窦区会存在大量增生的滑膜组织,首次入镜很难找到距下间隙,可以在做入路时用蚊式血管钳适当进行钝性分离造出关节镜通道,同时利用关节镜的三角操作原理,通过刨刀清理滑膜直至显露出关节面以及跟距骨间韧带等解剖结构.在内固定选择方面,横向固定螺钉建议选择3.5mm或4.5mm空心钉,若想固定包含载距突的内侧骨块,需注意螺钉的方向及长度,避免损伤内侧的踇长屈肌腱等重要结构.同时,在外侧置钉时应该避开腓骨长短肌腱在软骨缘下方5mm左右(也就是一个探针宽度)置入.距下关节镜下克氏针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毕竟不像切开手术那样直接,镜下操作有一定学习曲线,骨折复位要求较高,需要术者有丰富的经验和清晰的思路,一旦复位固定失败需作好切开复位的准备.参考文献:[1]S e n d e r sR.D i s p l a c e di n t r aGa r t i c u l a rf r a c t u r e so f t h ec a l c a n e u s[J].J B o n eJ o i n tS u r g(A m),2000,82(2):225G250.[2]张英泽.M e r c e r骨科创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29.[3]K i t a o k aH B,A l e x a n d e r I J,A d e e l a rR S,e t a l.C l i n i c a l r a t i n g s y s t e m sf o r t h ea n k l eGh i n d f o o t,m i d f o o t,h a lGl u x,a n d l e s s e r t o e s[J].F o o tA n k l e I n t,1994,15(7):349G353.[4]R a mm e l t S,A m l a n g M,B a r t h e lS,e ta l.P e r c u t a n eGo u s t r e a t m e n to f l e s ss e v e r e i n t r a a r t i c u l a rc a l c a n e a lf r c t u r e s[J].C l i nO r t h o p R e l a tR e s,2010(468):983G990.[5]李海峰,季伟,白雪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S a n dGe r sⅡ㊁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J].北京医学,2011,33(10):829G831.[6]S c h e p e r sT.T h e s i n u s t a r s i a p p r o a c h i n i n t r aGa r t i c uGl a rc a l c a n e a lf r a c t u r e s:a 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J].I n tO r t h o p,2011,35(5):697G703.[7]唐康来,徐林,王岩,等.曼氏足踝外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927.[8]G o l d z a k M,M i t t l m e i e rT,S i m o nP.l o c k e dn a i l i n g f o r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d i s p l a c e d a r t i c u l a r o f t h e c a l c a n e u s:d e s c r i p t i o no fd i s p l a c e da r t i c u l a rw i t hc a l c a n a i[J].E u r J O r t h o p S u r g T r a u m a t o l,2012,22(4):983G490.[9]F o l kJ W,S t a r rA J,E a r l y J S.E a r l y w o u n dc o m p l i c aGt i o n so fo p e r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o f c a l c a n e u s f r a c t u r e s:a n a l y s i s o f190f r c t u r e s[J].J O r t h o p T r a u m a,1999,13(5):369G372.[10]施忠民.跟骨关节内骨折微创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32.[11]俞光荣,周家钤,燕晓宇,等.距下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2):73G75.[12]唐佩福,王岩,张伯勋,等.解放军总医院创伤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616.[13]张长青.W i e s e l骨科手术技巧创伤骨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616.[14]G a v l i k J M,R a mm e l t S,Z w i p p H.T h e u s e o f s u b t a l a ra r t h r o s c o p y i no p e nr e d u c t i o na n di n t e r n a l f i x a t i o no f i n t r aGa r t i c u l a r c a l c a n e a l f r a c t u r e s[J].I n j u r y,2002,33(1):63G71.收稿日期:2018G02G09作者简介:李贝(1980-),男,副主任医师,广东医学院附属高明医院骨一科,528500.956。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用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用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f3ec99312b3169a451a4e9.png)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用于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使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的效果。
结果:术后患者的B?hler角以及Gissane 角与术前相比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
结论: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闭合复位空心螺钉;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治疗效果跟骨属于足部跗骨,比较容易出现骨折,其在全身骨折发生率中占比为2%,在跗骨损伤中占比为60%,损伤比较严重严重的患者极易伤残。
本文以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在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方法1.1一般的资料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45例。
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1-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04)岁。
1.2治疗的方法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前拍摄双侧跟骨轴位、足部正斜位以及踝关节正侧位X 的线片,然后进行CT的扫描。
一些病情比较轻、没有水疱以及局部肿胀比较轻的患者,在入院两天内进行手术。
一些具备肿胀比较严重,同时形成水疱的患者,需要予以脱水消肿以及抬高患肢的治疗,当患者局部发生皮肤皱褶以及肿胀消退以后实施手术,全部患者都在手术前30分钟进行静脉注射适量抗生素。
具体手术方式:使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取患者健侧的卧位。
实施常规的消毒与铺无菌巾,在大腿上使用气囊的止血带进行止血。
螺纹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5例(电视X光下)手术体会
![螺纹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5例(电视X光下)手术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fb7fe115f0e7cd1842536a9.png)
螺纹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25例(电视X光下)手术体会冯 伟,付振德(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关键词:外科学;复位;螺纹空心钉;股骨颈骨折学科分类代码:32012745 中图分类号:R6831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75(2003)04-0293-01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其中女性)较多见,由于骨质疏松,即使是中等程度或轻度外伤也可造成骨折。
也可见于儿童或中年人。
损伤原因为间接暴力致伤,主要是由于扭转应力、暴力传导致股骨颈骨折。
本文作者1999-08~2001-05对25例股骨颈骨折的病人行螺纹空心钉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股骨颈骨折病人25例,男9例,女16例。
年龄16~78岁。
25例病人完全是新鲜骨折,骨折分型情况:头颈型8例,经颈型14例,基底型3例。
G arden 分型:Ⅱ型12例,Ⅲ型9例,Ⅳ型4例均需手术治疗,术后石膏校正鞋固定2周,病人平均术后5周出院,术后8~12周扶拐下地练习行走。
2年随访中只有1例在13个月内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余均无异常情况出现。
2 方法此手术方法为囊外手术,即不打开髋关节囊。
取股骨外侧切口,自股骨大粗隆下2cm沿股骨干切开皮肤3cm,纵向劈开阔筋膜长达股骨,患肢外展、内旋15°在电视X光机下复位后,朝向股骨头成品字具一定间隔打入3枚导针。
在导针上套装拧入空心钉后拔出导针。
以空心钉的螺纹完全拧过骨折线为标准。
X光检查髋关节正位和蛙式位确定螺钉打出股骨头外。
冲洗创口、缝合包扎。
3 讨论螺纹空心钉是以较细的中空螺芯和宽而深的螺纹为特征。
这增大了螺钉外径与螺芯的比率,从而使螺钉在骨小梁中增加相当大的握持力,适用于干骺区域。
螺纹空心钉为部分螺纹的螺钉,是被作为一种自攻螺钉而设计的。
在诸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内固定手术中,此手术的优点:1)不暴露骨折线和不切开关节囊;2)损伤小,尤其对年老体弱、多病不能承受较大手术打击的病人;3)能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股骨头的血液循环,使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降至很低;4)螺纹空心钉在骨小梁中增加相当大的握持力,使骨折端产生加压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降低骨不连发生率;5)在间接直视下同样能达到解剖复位,牢固固定的目的;6)能早期功能练习,减少关节粘连、僵硬、功能受限等后遗症。
微创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微创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https://img.taocdn.com/s3/m/1cfce137524de518964b7df9.png)
微创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应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加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16例(19足),其中Ⅱ型13例16足,Ⅲ型3例3足。
术中侧位透视观察Bohler 和Gissane角,Broden位观察后关节面复位情况。
围术期常规抗感染。
结果1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6.3±2.0)个月。
骨折愈合时间3.0~4.5个月,平均(3.5±0.3)个月。
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Ⅱ型优14足,良2足;Ⅲ型优1足,良1足,中1足。
未见皮缘坏死、腓肠神经损伤,其中Ⅲ型有1足出现针尾皮肤感染(经换药治愈)。
结论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加空心钉内固定术,适合于骨折粉碎程度轻、塌陷不严重的跟骨骨折(尤其是Sanders Ⅱ型骨折)、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者以及较严重跟骨皮肤挫伤患者,具有术后骨折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for calcaneal fractures with percutaneous kirschner wire poking reduction and cannulate screw fixation. Methods Sixteen cases (19 feet) of the SandersⅡ, Ⅲcalcaneal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kirschner wire poking reduction and screw fixation. Among them 13 example 16 feet were belong to sanders Ⅱ, 3 cases 3 feets were belong to sanders Ⅲ. All of them were assessed Bohler and Gissane angle in lateral view under fluoroscopic guidance, and the congruency of the posterior facet in Broden view during operation. Results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6.3±2.0) months (range from 3 to 15 months) for 16 cases. The fractures were heals at 3.0 to 4.5 months, average for (3.5±0.3) months. All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by Maryland foot score. The SandersⅡwere excellent in 14 feet, good in 2 feet, excellent in 1 foot. One as good, 1 foot as fair in sanders Ⅲ. There was no complication of skin reason necrosis, sural nerve neurotrosis. Infection of needle tail skin occured in 1 case and cured after trades medicine cure. Conclusion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reduction and screw fixation technique is a useful method to treat calcaneal fractures with less severe comminuted blocks and less compressive degree cases (in particular the SandersⅡbone fracture), the diabetes, the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blood vessel pathological change or the serious calcaneum skin contusions. It has a shorter union time and less morbidity compl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ethods.[Key words] Calcaneal fracture; Fracture fixation; Mminimally invasive; Cannulate screw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跗骨骨折,跟骨骨折的治疗目的为恢复距下关节面的凭证和三个关节面的正常解剖关系,恢复根骨的整体外形,恢复Gissane角、Bohler 角和后足的负重轴线[1],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
跟骨骨折内固定疗效心得
![跟骨骨折内固定疗效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4b9032c844769eae009ed8e.png)
内固定手术并不能提高移位性关节内跟骨骨折疗效2014-08-23 21:59来源:丁香园作者:小小老虎字体大小-|+跟骨骨折占到全身骨折的2%,是下肢常见骨折之一,其损伤的常见原因为高处摔伤导致的垂直暴力。
一旦距下关节面出现塌陷骨折移位,则为关节内移位性骨折。
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一直存在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争议。
非手术保守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冰敷、早期活动以及使用支具石膏固定。
在二十世纪50 年代经皮螺钉曾经固定风行一时,80 年代也有人尝试使用有限暴露距下关节钢丝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但是并未显示处手术治疗的优势。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后CT 技术的出现使得医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骨折细节,同时也有了新的钢板内固定及手术技巧,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高于既往报道的非手术治疗患者。
但是由于跟骨骨折的复杂性以及局部皮瓣血运的特殊性,手术术后的感染和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却一直居高不下。
一些证据不够充分的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和非手术相比手术治疗的患者功能恢复会更好,但是也必需注意感染和再次手术的风险,而且根据现有的证据,很难决定是否选用手术治疗移位性关节内骨折。
因此,在临床中会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现象,有些医生热衷于手术治疗,强烈建议患者手术治疗,而另外一些医生则认为手术治疗不仅难度很高价格昂贵,而且术后并发症风险很高,建议患者非手术治疗。
那么,对于移位性关节内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真的就会比非手术治疗要好吗?对此英国的Damian Griffin 医生进行了一项22 家医院的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骨折后2 年时非手术治疗患者相比,手术治疗的患者不仅功能和症状方面并无显著优势,而且有较高的手术并发症,因此作者并不建议对该类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其研究结果发表在2014 年7 月的BMJ 杂志上。
纳入标准为2007 年至2009 年入院治疗的18 岁以上急性(受伤少于3 周)闭合性关节内移位性跟骨骨折患者,骨折移位标准为距下关节后关节面移位超过2mm。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49973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5.png)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引言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足踝骨折,通常需要及时的治疗以恢复关节功能和避免并发症。
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其临床疗效一直备受争议。
本文旨在对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原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是一种通过内置钢钉将断裂的骨骼部位稳定在一起,促进骨折愈合的治疗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手术将断裂的骨骼部位重新复位,并通过内置的空心钉固定骨骼,使之稳定,促进愈合。
与传统的外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康复时间,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1. 促进愈合: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可以将断裂的骨骼部位稳定在一起,避免位移和错位,促进骨折的愈合。
2. 减少并发症:相较于传统的外固定,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创伤较小,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3. 提高功能恢复: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可以更好地恢复跟骨的功能,避免畸形愈合和功能障碍。
1. 临床疗效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以有效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关节功能的恢复。
研究显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愈合率高达95%以上,且术后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2. 临床对比研究:有研究对比了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传统外固定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在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外固定。
3. 合并其他手术治疗:在一些临床情况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也可以与其他手术治疗相结合,如骨折复位术、韧带修复术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术前评估:在进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状况、软组织情况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 术中操作技巧: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术中需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准确复位骨折,并确保钉子的正确位置。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体会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fa20d06ce2f0066f433227b.png)
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治疗体会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骨折,我院自1999~2006年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46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住院患者46例,男35例,女11例,年龄45~82岁,平均53岁,其中伴有高血压、心脏病者18例。
器械:应用标准内六角加压空心螺钉(长度90~110mm ,直径4.5mm),以及相关配套器械。
手术方法: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仰卧位,患肢置于牵引床上并充分内旋使骨折复位。
经C形臂X线透视机下证实骨折已达解剖复位后,取髋关节外侧切口,在大粗隆下3~4cm处切开皮肤,切口长约2.0~4.5cm,調整好进钉方向(使其与股骨颈及前倾角方向平行),后用电钻钻入1枚导针,使其与股骨颈平行,并再次行C形臂透视,证实导针位置良好,用中空钻头套入导针钻孔,再用中空丝锥套入导针攻丝,后拧入1枚适合长度的空心加压螺纹钉,用同样方法再依次拧入另外2枚螺纹钉,使3枚螺钉呈等腰三角形分布,应注意拧入螺纹钉的螺纹应跨跃骨折线且应使钉尖位于股骨头软骨下0.5~1.0cm 为宜。
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冲洗切口,逐层缝合。
术后患肢穿矫形鞋外展中立位制动。
结果术后不需其他外固定,术后3天予半坐位,并在床上行患肢肌肉主动功能练习。
2周后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活动。
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经观察本级病例全部愈合。
愈合时间为8~12个月。
平均为9个月。
2例出现退钉,1例出现股骨头坏死。
讨论由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颈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以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居多,其骨折后的不愈合及并发股骨头坏死仍是临床上一大难题,其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仍可达10%及10%~25%。
病因:股骨颈骨折大多数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
由于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
骨折固定实训心得体会
![骨折固定实训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d729fa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4.png)
骨折固定实训心得体会骨科实习心得体会(精选10篇)骨科实习心得体会1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把自己当作是一名护士,要用护士的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实习生,不敢动手,不该发问,不管来叫老师做什么都觉得理所当然的,其实我们有时候失去了很多锻炼机会,实习很重要,如果实习的很好对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会懂得的更多一点。
实习期间必须不怕苦、脏、累,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这样你才能比别人学的更多。
假如你多看、多想那么在你以后的工作中你可以不那么费劲,不要让自卑埋没你的才能。
当我们还在学校的时候,是多么地羡慕,那些学姐们看到她们洗着工作服,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她们那样穿着护士服,早点实习吧,心中无限期待。
刚实习时,很茫然,不知该干什么,从何入手找不到一点头绪,是带教老师引导我、鼓舞我。
端正我的思想,护士不是简单的机械化,而是用心、用爱去关怀每一个病人,在工作中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完善,、提高,我们的技术,减轻病人痛苦。
带着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来到了沭阳县中医院,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
从此,我的身份将从一个学生变为了一个实习护士,生活环境将从学校转为医院,接触的对象将从老师,同学转变为医生,护士,病人。
对于这三大转变,对于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实习护士,虽说老师对我们已是千叮咛万嘱咐,可我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的,怪不适应,怕被带教老师骂,害怕自己做得比别人差怕,自己不知从何入手在重症监护病房我的带教老师是院里的操作能手,干活麻利,动作漂亮,操作规范,这无形中给了我很大压力。
实习生活的开始就让我有种挫败感,在老师面前感觉自己很渺小,甚至于工作都不带脑子,只机械的执行任务,每次只想把工作做好,可越想先做好它越出错,越错越害怕,越怕越错,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至于我都不敢主动要求做操作,可这样老师又觉得我干活不主动,有时候觉得委屈了就自己大哭一常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以前见习时没有好好学,愿自己笨手笨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心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体会(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摘要】跟骨是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
为附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
60%[1]。
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如骨折线通过关节而或复位不良,易出现患足长期肿胀、疼痛,行走困难,甚至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我医院于2009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跟骨骨折31例,采用撕氏针撬拔复位,石膏处固定术者11例,采用撕氏针撬拔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7例,异型钢板切开复位内
固定3例。
对比如下:
【关键词】跟骨骨折空心钉骨折内固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跟骨骨折患者31例,其中男29例,女,2例,单足26例,双足5例,年龄(19-55 )岁,损伤原因均不高处坠落伤,全部为闭合性骨折,3例合并腰椎骨折,术前均拍跟骨轴侧位X光片,按Sander 分型[2] H型23足,皿型18足,受伤后手术时间(2-5 )天。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合并腰椎骨折的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全部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手术巾,在C臂X光透视下,从跟骨后结节打入3.5mm撕氏针沿跟骨纵轴钻入,进针深度刚好达骨折线,术者将撕氏针针尾向跖侧推压,将前足尽量跖屈,双拇指顶压跟骨前部,以恢复Bohler角,同时术者用双手掌以跟骨双侧向中央挤压,以恢复跟骨的宽度。
在C型臂透视下,证实Bohler角及Gissane角基本恢复正常,再在C臂透视下,用电钻将2-3枚导针从跟骨结节部由后向前钻入通过骨折线到达或接近对侧骨皮质,如跟骨前侧有粉碎性骨折块时,导针需钻到粉碎性骨折块的前方,甚至通过跟骰关节,再次C臂透视,骨折对位良好,导针固定位置可靠,测导针进入长度,再拧入合适长度的4.5mm 空心钉[3],拔出撕氏针及导针,无须石膏固
^定O
1.3 术后处理
采用脱水剂及广谱抗生素,抬高患肢,早期踝关节功能锻炼,待肿胀减轻后,下地不负重功能练习。
1.4 结果
随访8-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跟骨Bohler角术前(-5 ° -15 °),术后均(20° -40 °),骨折愈合2-4个月,按Mandland足部评分标准[4]优21足,良8足,可2足,优良率
93.5%。
2 讨论
跟骨因解剖关系复杂,承重大,一旦发生移位骨折,对足部生物力学影响较大,如处理不当,畸形愈合后导致慢性疼痛,继发足部病
症,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跟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距下关节的对位关系和跟骨结节关节角,维持正常的足弓高度和负重关系,目前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Samdrel型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而Sander H 皿W型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5],其目的是力争骨折达解剖对位,San der W型骨折行各种异型钢板内固定临床效果好,但均25%病例伴有伤口裂开及表面深部感染[5],要谨慎选择病例,预防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经皮闭合撬拔固定技术治疗跟骨骨折历史悠久,在国外被广泛使用,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就是在此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和发展,术中在透视直视引导下,直接穿撕氏针撬拔骨折块,并以手法整复恢复关节面。
Sohler角,而后透视下直接进行空心钉固定,牛锋研究结果认为对San der nm型骨折的手术使用钢针与钢板治疗结果比较并加以整复⑹ 笔者体会是采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ander nm型跟骨骨折有明显优点:(1)固定可靠确切,无需石膏外固定,便于早期关节的功能练习,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2)切口小,无需广泛切开剥离跟骨周围皮肤,不易发生皮肤坏死,(3)手术简单、易行。
(4)与单纯撕氏针撬拔比无需针尾暴露皮肤之外,减少感染机会,便于护理。
参考文献
[1]唐沅,徐永年,跟骨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5 (1)63-64.
[2] Sarder.R.Fort in P.DipasqualeT.etal.Operativetreatme nti n12 Odisplacedi nfra-articularcalca nealfractures.Resultsusi ngapr ogno stiecomputedtomographysca ndassificati on[ J]cli no rthopaed ic1993.290.87-95.
[3] 朱恩宏李建军孙承军提拔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28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07.35 ( 2)175-176.
[4] FoLRJw.starrAJ.EarlyJs.Eearywo un dcomplic on sofoperativeof calca nellsfractures:A nalysisof190fractures[J] .J orthopedicTr auma,1999.13(5):369-372.
[5] 王学磊孙其志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9).761-762.
[6] 牛锋傅强王明壹跟骨关节内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疗效比较 中国骨伤.2007.20 (2)77-79.
[J]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