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一、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道德品质1.1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的道德信念,使其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

1.2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友善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1.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个性、团结互助、乐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2.1引导学生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认识到法治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

2.2培养学生尊重和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自觉守法、敢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2.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增强法治观念。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1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创新、实践等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3.2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3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品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一、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1.1道德基础知识:概念、特征、分类、发展等。

1.2法治基础知识:法的概念、法的来源、法的作用等。

1.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道德培养与修养2.1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弘扬民族精神。

2.2道德修养: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勤俭节约、尊敬长辈、尊重他人等。

2.3礼仪教育:学习各种礼仪规范,培养优雅的个人形象和行为习惯。

三、法治教育3.1宪法和国家制度: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内容框架等。

3.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公民的义务,公民应如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3.3守法意识培养: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守法意识。

四、社会责任和担当4.1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活动、保护环境、关爱弱势群体等。

4.2公民担当:关注社会问题、热心社会公共事务等。

4.3就业就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支持学生积极就业或升学。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标准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标准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标准1. 课程简介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并遵守法律规定;- 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道德和法律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思辨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3. 课程内容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道德品质培养- 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友善互助、尊重他人、责任感等基本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团体合作、公共事务等方面的道德行为准则;-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

3.2 法律意识教育- 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了解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和应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培养学生克服违法行为的欲望,培养法治观念。

3.3 道德与法律教育融合- 将道德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行为中既遵循道德准则又合乎法律规定;-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道德与法律冲突的能力;- 引导学生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客观评价、分析和解决道德和法律难题的能力。

4. 课程评价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评价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

4.1 内部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包括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问题处理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促进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和法律行为惯。

4.2 外部评价- 经过一定测试手段对学生的道德综合素质和法律知识储备进行评价;- 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5. 课程实施方法初中思想品德(伦理与法律)课程的实施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讲解法律和道德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分析和讨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道德和法律问题;- 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和模拟法庭等形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制定道德和法律游戏、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动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也在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2024年新的标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独立自主,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一、核心理念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法治意识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开展多样化、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文化、法律法规,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整体要求1.增强思想品质。

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乐观向上、积极向善的品质,提高思维品质和道德素养。

2.增强法治意识。

深入了解宪法、法律法规,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逻辑,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3.培养社会责任感。

了解社会实际,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投身社区、学校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4.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遇事冷静思考、理性表达、善良交流。

三、教学内容1.宪法与法律。

深入了解宪法、法律法规,了解法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逻辑,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社会道德。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加强社会道德观念的教育,引导学生当积极健康的社会主体。

3.文明礼仪。

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意识和社交能力,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理解包容,增强社会互信互助的能力。

4.法治实践。

开展法治活动和实践课程,带领学生实际走入社会,了解法治的实践运作和实际效果,培养学生守法意识和法治素养。

四、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

通过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法治单位,进行模拟法庭审判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法治实践,增强法治意识。

2.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发表见解,加强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解读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解读前言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本解读文档旨在为广大初中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对新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新的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1 课程性质新课程标准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定义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

1.2 课程地位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四大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三、课程内容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1. 道德素养:包括个人品德、家庭伦理、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2. 法治观念: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3. 社会责任感:包括公民责任、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4. 人文素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建议4.1 教学方法倡导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

4.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3 实践活动加强课程与实践的结合,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评价与检测新课程标准强调评价与检测应遵循过程性、发展性、多元化的原则,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包括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2.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以鼓励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 多元化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最新版初中思想品德(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一、总体要求本课程标准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中小学课程方案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新时代特色和需求,依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精心设计而成。

本课程标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法治育人为基础,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健康成长。

二、课程内容思想品德和法律课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思想道德素养1.国家荣誉、国事天下:认识国家荣誉,掌握国家基本情况,了解两个回归、一国两制的实践;2.生命安全、健康成长:研究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基本知识,认识生命的权利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3.人际交往、情感自控:认识情感自控的意义以及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研究解决人际矛盾的方法和技巧;4.诚实守信、遵规守纪:培养诚实守信、遵规守纪的意识和惯,了解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5.责任担当、公正正义:研究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法律与法治意识1.宪法、法制基础:了解基本宪法原则、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法律的形式、性质和层级;2.法律规范、法治思维:认识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适用,掌握法律思维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3.法治社会、法治中国:认识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掌握法律保障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三、课程目标和要求1.思想品德目标要求(1)了解国家荣誉,掌握国家基本情况,了解两个回归、一国两制的实践;(2)掌握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的基本知识,认识生命的权利和保护生命的重要性;(3)认识情感自控的意义以及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研究解决人际矛盾的方法和技巧;(4)培养诚实守信、遵规守纪的意识和惯,了解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5)研究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基础。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将对我国初中生的德育教育和法治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新课程标准中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核心理念1.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新课程标准将着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公正廉洁等道德品质,使他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新时代公民。

2.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新课程标准将引导学生树立法律尊严、遵纪守法的意识,使他们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和公共道德要求,自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备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

三、教学内容1.道德教育新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从简单的品德修养扩展至社会责任感、现代公民道德素养等方面,通过案例教育、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尊重他人、守信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2.法治教育新课程标准将法治教育贯穿于平时教学之中,包括宪法、法律、法规、公共秩序、公民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通过相关案例、法治实践、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个性化发展新课程标准将着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强化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新课程标准鼓励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体验式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体验式教学,通过课堂实验、户外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3.讨论引导新课程标准鼓励适当的讨论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合作学习,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导言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学科。

它涉及国家法律、社会道德、家庭观念、个人品质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特制定本课程标准,旨在推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实施。

第二部分:总则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学生;2.本课程标准遵循教育部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国家发展和时代需求;3.本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导向、以实践为基础、以提高为目标的原则;4.本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5.本课程标准要求学校要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形成全校上下关注道德与法治教育、共育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法律基础知识介绍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并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及其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道德与伦理探讨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公平正义等基本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讲解伦理道德常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行为。

3.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法治观念。

4.安全与法律意识介绍安全知识、预防意识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法治观念。

5.知识产权与网络法治引导学生尊重知识产权,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强调网络安全、网络道德和网络法治观念,防范网络欺诈、侵权等行为。

第四部分:课程要求1.学校要设置完善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灵活地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体验;2.教师要以身作则,自身具备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品质,注重示范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分析和判断;3.学校要定期组织相关主题讲座、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4.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一、引言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价值观、提高法治素养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标准的修订,旨在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强调发展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总则1.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初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活动。

2.本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核心,以法治观念的塑造为目标,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全面发展。

3.本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教材的多样性,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合作意识。

4.本课程标准鼓励学校积极开展道德与法治素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促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健全的人格。

2.培养学生基本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提高法治素养。

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1.道德教育(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3)开展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法治教育(1)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2)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治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4)加强关于网络法治、家庭法治、学校法治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安全教育(1)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2)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3)加强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精神文明教育(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成熟的社会交往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更新,为学生的德育和法治教育提供了更为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指导。

一、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愈发突出。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发展者,青少年的德育和法治教育至关重要。

然而,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往往存在着知识单一、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多元化、全方位、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2.意义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旨在优化和完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有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未来公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文明进步。

二、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知识、道德与法治技能、道德与法治情感、道德与法治态度和道德与法治价值观等内容。

其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包括生活中的道德法律知识、基本的法治观念等;道德与法治技能包括如何正确应对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等;道德与法治情感包括学生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情感态度等;道德与法治态度包括学生对待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态度等;道德与法治价值观包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

2.特点新课程标准有以下几点显著的特点:一是注重实践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二是注重系统性。

新课程标准将道德与法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形成系统、连贯的教学体系,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是注重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提倡多种教学方法、多种评价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道德素养、培养法治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本标准以国家的基本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规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目标、标准和评价要求。

一、课程内容1.法律基础知识-宪法与法律的概念及作用-基本法律常识-法律责任和法律权利2.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诚信、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道德心理、道德情感、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与人际交往3.安全与法治-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预防意外伤害与自救互救-交通安全与火灾防范-网络安全与反诈骗知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4.公民的基本义务和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政治参与与社会责任5.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服务意识的培养6.良好行为习惯-礼仪与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社交礼仪和职业礼仪-文明礼仪与文明行为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认识权利、规范行为的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法律责任感和法治信仰2.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友爱精神、助人为乐的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情感和行为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服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消费、生态环保和参与公益活动的责任感4.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守时守信、文明礼貌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职业素养-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三、评价要求1.知识掌握-熟悉宪法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了解常见法律知识和法律常识-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道德观念和道德认识2.能力培养-养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习惯-具备辨别是非曲直、辨别善恶的能力-具备拒绝违法行为、报告违法行为的勇气3.行为实践-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公民的义务-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友爱、助人为乐的品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4.反思意识-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谨记历史教训,明白法律的保障和约束作用-反思社会现实,关注公平正义、维护民族团结结语《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愈发成为当务之急。

2024年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全面实施,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以期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更好地帮助初中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成长。

一、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1.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观念,包括尊重法律、遵纪守法、维护法律权威等方面。

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自信心,提高法治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价值观,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方面。

通过学习道德模范的事迹、讲述道德故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增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关心他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尊重社会规范等方面。

通过学习社会进步的历史、理解社会问题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如何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需要提高教师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养,加强教师的法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使教师成为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榜样。

2.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当下社会热点和法治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分析,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强化课程贯彻执行的监督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课程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课程执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积极创造法治、道德教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提供更加完善的指导。

本次修订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侧重于突出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学生的品德培养和法治意识的提升,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的新时代公民。

下面将对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课程目标1.品德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实践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1)强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人的尊严,重视公共利益,倡导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感受他人的需要,并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2.法治意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法律法规和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增强学生的法律遵从意识,具体包括:1)强调法律的普及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常识,明确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

2)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治观念。

3.全面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体包括:1)强调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2)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实践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内容1.品德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将涵盖以下品德教育内容:1)基本的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包括尊重他人、诚实守信等道德观念。

2)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包括互助友爱、理解包容、公益慈善等社会责任的培养。

3)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敬业乐群的情感和观念。

2.法治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将涵盖以下法治教育内容:1)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包括国家法律制度、行为规范等基本法律常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育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参与者,初中生需要通过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024年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对初中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意义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程标准内容分析首先,新课程标准将强调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整体性与综合性。

在课程设置上,将融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价值观培养、道德实践、法制观念学习等内容,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法律基础知识等方面。

此外,通过设立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升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其次,新课程标准将突出强调情感态度和能力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上,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审美情感,引导学生形成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法律意识、法治思维、法律能力和法治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正确权衡利益和义务,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国家、社会和自身合法权益。

再次,新课程标准将突出强调实践与体验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学实施中,将注重学校实践活动、法制体验活动、法律教育课外实践等方面的开展,通过参观法庭、模拟法庭辩论、校园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法治的力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增强其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新课程标准意义探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将意味着中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将进入新的阶段。

首先,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和法治观念,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有助于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其次,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完善,提升其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为其未来成为合格公民和有益社会人才打下基础。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方案探讨为了确保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施,教育部门需要与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需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2024年进行了更新,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

本文将从课程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法治意识,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内容设置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明确,主要包括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家庭与社会、安全与健康、情感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正义感和爱心,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高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且重视情感教育和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环境的结合。

四、评价体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成绩、作业完成等方面,终结性评价则包括考试成绩、项目评价、综合评价等方面。

评价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表现为主要依据,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细化的内容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为学生的整体发展和未来的社会参与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法治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性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课程基本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提高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课程目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公民素质,具体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4.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健康心理、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

5. 实施建议:教师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评价的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 评价建议: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发展变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公民素质。

7. 教材编写建议:教材应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注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方案强调立德树人,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公民素质,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完善。

2024年新的课程标准将为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提供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指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二、课程目标和定位1.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课程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逐步形成尊重法律、守法守纪、遵纪守法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自觉遵守法律的积极态度和行为,自觉维护法律尊严和权威。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增强法治意识,使学生具备自觉遵守法律、守法守纪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道德情感课程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道义、品德规范、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道德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和全人的情感。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有效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课程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增强法治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并提高维护自身权益、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初中一年级在初中一年级,主要围绕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进行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相关案例和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意识。

2.初中二年级在初中二年级,主要围绕社会责任感和行为规范进行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了解社会道义和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感。

3.初中三年级在初中三年级,主要围绕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将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法治能力,使学生具备自觉遵守法律、守法守纪的能力,并能有效地维护自身权益。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1.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治知识和道德规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一、前言道德与法治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教育部于2024年发布了新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本文将就该标准进行详细解读,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课程设计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目标,即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能力。

同时,课程还着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决策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帮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应对各种道德和法律问题。

三、课程内容新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将内容分为四大模块,即“法治基础知识”、“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法治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实践活动”。

其中,法治基础知识包括宪法和法律知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中的道德问题;法治实践活动包括法治观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等;创新性实践活动则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参与法治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希望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道德和法治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该注重通过生活实例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五、评价方式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它强调综合性评价,注重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态度、价值观、行为表现等方面,以及学生在法治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实践活动中所展现的能力和表现。

六、教学资源由于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因此在教学资源的准备上,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生活实例和案例分析,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同时,教师也需要准备相关的法治实践活动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的指导材料,帮助学生开展相关活动。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德育和法治教育融合发展,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指导和规范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编写、教学、考试和评价等活动,并对全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实践起着指导作用。

第三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国家的基本道德和法律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增强法治意识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教育课程。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包括道德和法治两个方面,在教学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应整合道德和法治的要求。

第二章课程目标第四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目标包括:(一)道德方面: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情感态度等。

(二)法治方面:使学生明确国家法律的权威,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珍爱公民权利和民主法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第五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一)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品行端正,具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

(二)法治素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

(三)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第六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品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

(二)法治素质:明确国家法律的权威,了解和遵守国家法律,抵制犯罪,维护法治。

(三)创新素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课程内容第七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包括:(一)道德:道德生活、道德规范、道德修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2024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教育部发布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这个新标准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

本文将就这个新课程标准进行详细的解读,以便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了解。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调整,主要是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的。

在道德方面,新课程标准将主要关注学生的品德素养培养,强调学生的自律、责任感和爱心等品质的培养。

同时,还将拓展教学内容,涉及到更多的社会道德问题,如环保、公益活动等。

在法治方面,新课程标准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让他们更了解法律,更加懂得遵守法律。

二、教学目标的明确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具体和明确。

在道德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品德、情感、认知和行为等方面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法治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程标准将对教学方法进行有力的创新。

在道德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导学”、“启发”和“体验”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在法治方面,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

四、教学资源的整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整合教学资源,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资源,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求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教育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社会体验。

五、教师队伍的建设新课程标准要求学校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

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求学校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

六、学生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将对学生的评价进行一定的改革。

要求学校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考试评价方式,采用更加综合全面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的品德评价、实践水平评价等。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2024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第一章绪论1.1宗旨和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2价值导向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民主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1.3教学理念本课程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注重激发学生对道德和法治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律素养。

第二章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的道德理念和法律知识。

2)了解法治国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

3)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4)了解和倡导公民权利和义务。

2.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3)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4)培养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

2.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法治观念。

4)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诚信品质。

第三章教学内容3.1道德教育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孔子思想与现代社会3)中华传统美德与科技时代4)道德优秀模范5)校园道德建设与班级文明教育3.2法治教育1)法律与生活2)宪法与公民权利3)刑法与民法4)行政法与劳动法5)法治文化与法治建设3.3社会实践1)司法实践教育2)法治体验活动3)公民道德实践4)社会志愿者服务第四章教学方法4.1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

4.2互动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

4.3实践式教学采用实践式教学方法,促进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意义。

4.4讨论式教学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9 年版)第一部分前言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

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1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才能为学生真正接受。

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这三组重要关系依次构成了本课程的三大内容板块。

每一内容板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二)能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三)知识•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

2345678教学是落实本标准、达成思想品德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环节。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贯彻思想品德教学原则,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以本标准为依据,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教学应准确把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处理的主要关系为线索,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避免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分块进行教学;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避免概念化、孤立化地传授和记诵知识,努力使知识的学习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

思想品德课程实施者应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形成教育合力。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

教师要了解研究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根据本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

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

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

(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二、评价建议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教师要总结和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评价目标思想品德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评价方式思想品德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观察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

9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项目评价教师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

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搜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

师生可以对小组成就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

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

成长记录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足迹袋,记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

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

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景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

要加强思想品德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三)评价实施要求1. 评价要真实、公正,要准确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调动学生道德学习的积极性。

2. 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起来,突出形成性评价。

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3. 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

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评价方案时,必须以本标准的评价目标与评价实施要求为依据,综合多方面获取的考查信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

要注意评价的导向性,不能用单一的知识性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质量评价的唯一方式,警惕应试倾向的评价方式,避免评价方式偏离本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者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以本标准为依据,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创造性地编写教材。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教材编写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的规定,体现课程理念,紧扣课程目标,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程在学校德育中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