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佟巍)

合集下载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2)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一、项目概述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架构设计和系统集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围绕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核心内容,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搭建、系统集成、安全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需求1. 系统架构•设计和实现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网络系统;•确定系统整体结构和组成模块,包括硬件、网络架构和系统配置等;•搭建基础设施,包括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和存储系统等;•确定系统的性能和容量需求,保证系统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2. 系统集成•完成系统架构之后,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集成各个模块,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和管理。

3. 安全优化•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定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加密、认证和授权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三、项目实现本次课程设计将采用以下技术和工具:•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虚拟化技术:VMware虚拟机、KVM虚拟机等;•操作系统:Ubuntu、CentOS等;•系统集成工具:Ansible、Puppet等。

下面是项目具体实现步骤:1.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系统整体结构和组成模块;•搭建基础设施,包括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和存储系统等;•确认系统的性能和容量需求,保证系统能够承受高负荷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

2. 系统集成•完成系统架构之后,进行系统集成工作;•集成各个模块,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完成系统运行环境的配置和管理。

3. 安全评估和措施•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确定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收集有效的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加密、认证和授权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四、项目收益本次课程设计的收益包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架构设计和安全优化能力。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Network Engineering and System Integration)已成为当代计算机信息领域的重要课程之一。

由于我国信息化实施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培养信息化人才、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的重要课程。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用型工程师,本课程作为计算机信息领域必修课程之一,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活动。

二、设计目的和任务1. 设计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工程设计能力,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相结合。

2. 设计任务(1)需求分析在设计中,请结合实际生产中的需求,阐述项目的目标、背景、功能模块等,并详细设计出项目的流程图。

(2)选题确定确定一项适合当前学生能力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主题。

(3)设计方案根据需求分析和选题确定,设计出相应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4)系统实现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对应实现,并进行功能测试。

(5)撰写设计报告编写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相关的技术文档,包括设计报告、测试报告等,说明设计的目的、方案、实现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结果。

三、设计内容和方法1. 设计内容•编程技术:学员要求掌握MVC架构编写,要求达到十年工作经验水平。

•设计要求:完成一个网络工程项目,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编写项目报告等环节。

•设计规模:参与设项目,拥有良好的英文技术阅读能力。

•设计时间:2018年12月至 2019年5月•设计分工:小组、个人或者异地协作2. 设计方法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步骤:•熟悉课程内容及对应的相关技术。

•搜集相关的参考文献,学习相关技术的优缺点,挖掘出设计的可行性。

•根据需求分析和选题确定,设计出相应的网络工程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完成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对应实现,并进行功能测试。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佟巍)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佟巍)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期末大作业需求分析:1)某大学具有6个二级学院,分别位于同一城市的4个园区,其中大学与两个二级学院在同一个园区(园区1),另外两个二级学院位于另一个园区(园区2),而其它两个学院分别位于园区3和园区4。

2)大学向因特网发布信息并为全校提供有关的信息化服务,每个学院也自行向因特网发布学院信息并负责学院自己的信息服务,每个学院都拥有约1500台PC机。

3)大学已从CERNET有关机构申请了IPV4地址块202.113.128.0/24~202.113.137.0/24。

4)校园网络遵循网络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接入层的三层结构模式:选用万兆以太网作为连接大学4个园区的高速主干;选用千兆以太网作为各个园区的主干,形成大学校园网的汇聚层;选用百兆以太网LAN作为基本接入形式。

大学校园网与因特网具有统一接口,即通过百兆以太网接入CERNET。

设计要求:1)为校园网规划IP地址;2)为校园网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用VISIO2003画图);3)为校园网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4)为校园网选择路由协议;5)为校园网选择网络安全措施。

设计方案:一,需求分析和设计考虑这是当前许多大学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型园区网设计问题。

位于同城市不同区域的4个网络自行设计,通过以太网光纤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以及vlan间的路由技术,构成在拓扑上的统一结构。

1)由于在某个时期网络具有特定的主流技术,因此近年来建设的园区网大多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LAN/桌面的以太网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种结构是一种二层结构的网络拓扑,其中的千兆构成了汇聚层的主干,而百兆到LAN/主机构成了接入层。

因此,一种解决方案就是选用万兆以太网作为整个核心层,形成校园网主干,并且该校园网主干采用因特网公有地址。

2)选用万兆交换机互联各个园区网的原因在于:其一,各园区网均采用以太网技术体系,兼容性好。

其二,大学将校园网上开展教学视频观摩,远程听课等工作,提供高速率信息通道是必要的。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设计系统集成》课程教学大纲(第3版)课程名称: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考核方式:笔试+实验学时: 68 学时,其中实验学时: 32 学时(仅供参考)一、课程教学目的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一门面向实践的理论与技术课程。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是根据用户组网需求,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中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对网络系统结构、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分析,优选各种技术和产品,整合用户原有资源,提出系统性组合的解决方案;并按照方案对系统性组合的各个部件或子系统进行综合组织,使之成为一个经济、高效和整体化的网络系统。

因此,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网络设计方法、综合布线设计、数据中心机房设计,高速局域网与系统集成,园区网路由与系统集成,WLAN及有线无线一体化,服务器技术与系统集成,IPv6技术与系统集成,政务云计算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网络测试与维护等内容等方面,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能够按照用户网络需求和设计方法,撰写中小型网络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并按照方案实施设备安装、调试,将网络中的多种软、硬件集成为整体系统。

二、课程教学要求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程教学要求是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能力。

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发展。

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概念与特征,了解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2)能够依据网络组建需求,综合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的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系统结构、要素、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实施和最优管理的目的。

(3)能熟练地操作并应用网络布线技术、数据中心技术、高速局域网技术、IPv4/IPv6路由技术、服务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云计算技术完成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设备集成、技术集成及应用集成工程。

初步形成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的能力,能适应现代网络技术及系统集成的演进变化。

北邮网研院宽带网研究中心招生统计

北邮网研院宽带网研究中心招生统计

网络技术研究院宽带网研究中心招收2012年考研学生,欢迎各位有志于深入学习研究移动无线及互联网方向的同学报考。

宽带网研究中心近年招生情况:2010年:工学硕士79人,计算机72人,通信7人,其中保研20人,考研平均分数320。

工程硕士12人,计算机8人,通信4人,考研平均分数3022011年:工学硕士78人,计算机64人,通信14人,其中保研10人,考研平均分数计算机342,通信372。

工程硕士11人,计算机7人,通信4人,其中保研3人,考研平均分数计算机307,通信3442012年招生计划:工学硕士约66人,工程硕士约10人招生老师:谢东亮,邮箱:xiedl@.c中心各位老师的信息如下:【程时端老师】教授,宽带网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所属中心:宽带网研究中心研究方向:宽带网的业务流量建模,互联网的性能分析,互联网的服务质量控制、测量和管理,无线和移动网络,下一代网的体系结构和新业务等2010年招生情况:考研工学8人,计算机专业(分数293~352)2011年招生情况:考研工学8人,其中计算机专业6人(分数342~396),通信专业2人(分数354~362)【王文东老师】教授,网络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网络技术与应用,新一代互联网/下一代网络技术,网络和业务的服质量2010年招生情况:保研工学4人,计算机专业。

考研工学4人,计算机专业(分数291~382);考研工程1人,计算机专业(分数291)2011年招生情况:保研工学计算机专业3人。

考研工学5人,其中计算机专业4人(分数330~381),通信专业1人(分数357);考研工程1人,通信专业(分数331)【金跃辉老师】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测量技术与体系结构互联网及应用的服务质量和性能评估体系自组织网络性能监测移动IP性能优化2010年招生情况:保研工学2人,计算机专业和通信专业各1人。

考研工学6人,其中计算机专业5人(分数301~359),通信专业1人(分数346);考研工程2人,其中计算机专业1人(分数276),通信专业1人(分数296)2011年招生情况:保研工学3人,其中计算机专业2人,通信专业1人,计算机专业工程1人。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后答案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后答案

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课后答案【篇一:网络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t>摘要本课题是根据北京城市学院廊坊大学城校区的特点进行网络架构的,就如何规划和设计局域网进行了阐述。

北京城市学院是一所极具现代意识、以现代化教学为特色的民办学校。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及其网络在教学、管理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全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了该大学校园网综合系统设计。

主要对大学城校区的教学楼之间进行布线,通过系统化的网络设计方法,规划和设计一个功能完善、性能优良、安全可靠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减少网络环境发展过程中由网络规模、业务的扩展等带来的问题,使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以成为当前网络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目录附件1:非试卷笔试类课程考核评分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背景 (4)1.1学校布局 (4)1.2项目目标 (4)1.3项目内容 (4)1.4项目原则 (4)二、需求分析 (6)2.1概述 (6)2.1.1 设计原则 (7)2.1.2 设计目标 (7)2.1.3 设计内容 (8)2.2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 (8)2.2.1总体结构与技术要求 (8)2.2.2部分楼宇建筑平面图 (9)2.2.3信息点的分布 (10)2.3网络系统需求分析 (11)2.3.1网络目标 (11)2.3.2与外部网络连接 (11)2.3.3网络的扩展性 (11)2.4服务器的需求要素分析 (11)2.4.1对空间需求 (11)2.4.3集中配置用户需求 (12)2.4.4特定应用用户需求 (12)2.5、网络安全与管理需求分析 (12)2.5.1硬件可靠性 (12)2.5.2系统运行安全 (12)2.5.3数据安全 (13)2.5.4防攻击防病毒 (13)2.5.5网络管理 (13)三、综合布线方案设计 (13)3.1设计范围及要求 (13)3.1.1 设计范围 (13)3.1.2 设计目标的确定 (13)3.1.3 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 (14)3.1.4 布线要求 (14)3.2、布线系统的组成和器件选择原则 (14)3.2.1 布线系统组成 (14)3.2.2 器件选择原则 (18)3.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8)3.4、校园网综合布线图纸设计 (19)3.4.1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图 (19)3.4.2 校园网部分楼宇综合布线平面图 (20)四、网络系统设计 (23)4.1 网络系统类型与规模 (23)4.2 网络分层与拓扑结构 (23)4.3 网络互连模式 (24)4.4 网络拓扑结构图 (25)4.5 vlan设计及其ip地址分配 (26)4.6 网络冗余 (27)五、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28)5.1 网络运行实用技术 (28)5.2交换机划分vlan及分配端口参考配置: (28)5.3 路由器的动态路由配置: (29)5.4 路由器的nat转换配置: (29)5.5 路由器的访问列表配置: (29)5.6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30)5.6.1安装dns服务 (30)5.6.2 创建搜索区域 (30)5.6.3 客户机上启用dns服务 (33)5.6.4 测试dns服务器 (33)5.7 dhcp服务器构建 (33)5.6.1 dhcp服务器的安装 (34)5.6.2添加dhcp服务器的授权 (34)5.6.4 测试dhcp服务器 (36)5.7 web服务器构建: (36)5.7.1 web服务器的安装 (36)5.7.2 web服务器配置 (36)5.7.3 测试web服务器 (38)5.8 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 (38)5.8.1 安装iis的ftp服务 (38)5.8.2 会话活动的配置 (38)5.8.3 ftp登录的配置 (39)5.8.4 测试ftp服务器 (40)5.9 防火墙 (40)六、网络安全与管理平台设计 (41)6.1网络安全措施 (41)6.2防火墙系统和上网行为管理 (42)6.3校园网络管理 (44)七、结束语 (44)八、感受与体会 (45)一、工程背景1.1学校布局北京城市学院大学城校区位于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京、津、唐高速公路。

ZF17114-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教学大纲)

ZF17114-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教学大纲)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课程英文名称:Network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ystem Integration课程编号:ZF17114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学时:18学分:(非独立设置的不填)开课学期:6适用对象:网络工程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与管理技术课程简介:网络工程(Network Engineering,NE)是从整体出发,合理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工程技术。

根据网络组建需求,综合应用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网络系统结构、要素、功能和应用等进行分析,以达到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优实施和最优管理的目的。

《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是网络工程专业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有《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连与管理技术》,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会动手设计实施。

通过网络工程规划与系统集成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络工程规划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用规划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网络设计以及第二层、第三层网络的逻辑设计。

培养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为实际网络的设计、布线、验证测试等能力。

,使学生能够运用网络工程规划的思想去解决处理现实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网络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①实验项目名称要准确规范。

②学时分配合计数要等于或大于实验总学时数(其中超出的学时数可为选开实验)。

③实验类别指所开实验为基础类、技术(专业)基础类或专业类。

④实验类型指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或设计性等实验。

⑤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网络的架构及协议分析(3学时)1.Wirshark的安装和使用2.理解ping程序使用到的协议,并分析使用到的协议3.使用wireshark对ping进行抓包,理解抓取的内容实验项目2: raw socket分析(3学时)1.掌握raw socket的使用方法2.理解raw socket对网络抓包的过程3.掌握raw socket对ping的抓包4.掌握raw socket对TCP协议的抓包实验项目3 大学校园网主干线设计(6学时)1.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使用及工作原理2.掌握IP地址的分配及配置3.掌握数据传输过程和路由的选择4.增加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组成的感性认识初步学会典型局域网络的操作、使用技能5.加深理解网络分层结构概念尤其是对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等高层协议软件的通信功能、实现方法6.掌握局域网的设计技术和技巧培养开发网络应用的独立工作能力实验项目4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实验(6学时)1.掌握RJ-45网络配线架端接2.掌握110型通信跳线架端接3.熟悉PVC线管的布线工程4.掌握基本永久链路和复杂永久链路5.掌握VC线槽的布线工程技术四、考核方式及要求1实验报告:要求每次实验后,学生需提交实验报告,将本次实验的内容、采用的方式、步骤、结果写清楚。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的覆盖面已经逐渐遍及全球,正式宣告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同时,网络工程逐渐渗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息息相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网络工程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一: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思考摘要:针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个性发展需求,采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3+1”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与Oracle公司合作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开展实践教学,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工程案例驱动教学+Linux平台网络软件开发专业特色。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课程体系;Linux系列课程“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通过在校3年系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应的企业或实训基地实习,进入企业项目组,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

3年校内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新技术专题、认识实习等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1年的校外实习包括10周的生产实习,10周的项目实训,4周的毕业实习和13周的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和设计环节全部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开展。

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1]。

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的高校采取课程群及课程分类方式[2-3],有的高校建立了“三力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4],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5],有的高校建立了“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6],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7],还有的高校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多方面改革[8-10]。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网络工程》课程大纲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Computer Network Engineering学时:40+24 学分:4课程性质:院系必选课选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内容概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介绍网络工程的前期准备,包括网络工程知识的积累,网络工程建设资质的获取以及工程立项后的招、投标等内容;网络工程施工流程,包括理论知识、规划设计方法、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网络集成等内容;网络工程后期的工作,包括网络测试验收和文档的建设等见容,并通过具体实例,详述贯穿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

选用教材:《计算机网络工程》张恒杰、蒋高飞曹隽编著大连理工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张云鹏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21 世纪是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网络已经影响生产、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是社会和经济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建设自己的网络,校园网、企业网等各种网络成为学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如何科学地规划、设计和实施一个高效的网络系统?如何控制保证或监理网络系统的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如何使网络系统既能满足当前各种不同的应用和技术需求,又能适应不断增长的带宽、可伸缩性和可靠性需求,使其符合使用者的业务需要?本课程从探讨网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建设网络系统的基本方法出发,讲授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设计步骤、方法、规律及其涉及的相关内容和技术。

网络工程是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系统论、控制论、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等各个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网络工程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工程的总体结构,能以工程化的思想深入了解用户的业务需求和管理模式,来规划、设计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系统方案,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施和维护。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达到知识和技能两方面的目标。

锐捷为东北大学网络实验室插翼

锐捷为东北大学网络实验室插翼

锐捷为东北大学网络实验室插翼
魏洁
【期刊名称】《中国信息化》
【年(卷),期】2006(000)005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头戏,各大专院校从网络基础设施到
校园网升级,再到网络安全和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的实现和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都倾注了更多力量,网络实验室的建设渐已成为教育信息化中较为热门的项目。

【总页数】1页(P82)
【作者】魏洁
【作者单位】《中国信息化》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7
【相关文献】
1.创新网络实验教学培养专业网络技术人才--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J], 韩笑
2.创新网络实验教学,培养专业网络技术人才--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J],
3.创新网络实验教学培养专业网络技术人才——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整体解决方
案 [J], 江枫
4.创新网络实验教学,培养专业网络技术人才——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解决方案的
实施与应用 [J],
5.创新网络实验教学,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锐捷高校网络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校园网组建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校园网组建

一:项目综述学校是一个小型规模的校园,其中学校有学生宿舍5栋、教学实验楼4栋,教学实验楼每栋40间,40平米,其中2栋为全部实验室,另2栋为中间20个教室,两边各10个实验室。

学校的信息点主要集中在宿舍楼和两栋全部为实验室的教学楼。

网络中心设置在全部为实验楼的教学楼中。

教学楼内部信息点分布:共三层,中间共20个教室,20个信息点;两边共十个实验室,200个信息点,共220个信息点。

实验教学楼信息点分布:每栋共40个实验室,每栋有800个信息点。

宿舍信息点分布:每栋有300个信息点。

我们以教学实验楼为中心布局,在教学楼与宿舍楼之间铺设光纤,在每栋楼中设置相应交换机节点,楼层之间通过接入层交换机相连,然后再通过汇聚层交换机连接至核心层交换机,核心层交换机最终与服务器相连,或者通过防火墙与路由器相连。

二:需求分析1. 总体目标:校园网络可以帮助学生加强管理,辅助老师展开生动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校教学,教务和后勤方面等工作的水准。

从长远来看,校园网的建设有利于学校各方面业务的展开,能使广大师生员工利用最新的计算机发展成果和全球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加快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根据学校现有信息点的分布和学校领导,老师对校园网络建设提出的要求,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目标如下:在整个校园范围内搭建平台,使其覆盖到校园的各个角落;采用先进的网络设备,通过结构化布线,模块化设计建立一个高速,可靠,先进,可扩展的网络系统;以高效,使用的原则,按不同的方式将所有具有上网需求的计算机接入网络;提供足够的带宽,满足多媒体应用的需求;使网络支持TCP/IP,IPX协议等多种协议,为各种网络提供支持;建立一个开放的,实用的网络管理平台;为话音和视频等应用能够提供足够的网络质量保证;能够在局域网上浏览WWW,发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方式,实现校园网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网上视频点播,网上教学软件学习,信息查询;具有安全保密,域名解析一级E-mail,FTP,BBS,WWW等。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于大伟;赵立英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3(029)004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对课程体系以及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对实践教学及考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总页数】2页(P64-65)
【作者】于大伟;赵立英
【作者单位】长春工程学院计算中心,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中医药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吴磊;宗宇
2.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J], 刘永芬;赖晓燕
3.互联网+环境下的民族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J], 王齐;金小峰
4.高校食品工艺学线上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J], 米兰;李霁昕;蒋玉梅
5.新时代环境下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研究 [J], 严心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电信院初试成绩汇总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电信院初试成绩汇总

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电信院初试成绩汇总考生姓名毕业学校名称毕业专业名称报考专业代码业务课二蒋飞(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黄荔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妮娜(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傅婷婷(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1002401王坦(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碧瑞(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路(10445)山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符笳笛(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小猛(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范建晓(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林立凡(10386)福州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薛凯元(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韩睿(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徐文平(114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081001401陈衍鹏(10422)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刘昊(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陈岑(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岳雷霆(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万蒙(10010)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李晓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王升东(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 张雷(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马建强(10008)北京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云磊(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范志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崔亚楠(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智慧(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郝瑞(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王志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沈亦楠(10010)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203401李溢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缐晓林(10384)厦门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许攀(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张若寻(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文德民(10423)中国海洋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蒋东旭(10013)北京邮电大学应用物理学080901405梁琦(1061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无线电技术)080904401宋磊(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何珂(10772)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0904401裴郁杉(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博(10772)北京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1002401肖士锋(11276)南京工程学院信息工程080904401钱宇锋(10013)北京邮电大学应用物理系081001401姜飞(10082)河北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许猛(1014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占硕(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刘小龙(10108)山西大学物理学(国家基地)080904406邢曙光(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杨燕(10709)西安工程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杨洋(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董第(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沈楠(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云(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英强)081001401陈文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胡翟(10248)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建松(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阎列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徐小传(10055)南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陈鹏(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孙璇(10013)北京邮电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080902401陶继方(10424)山东科技大学应用物理学080904405张熊(10617)重庆邮电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吴凯(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隋东(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菁菁(1062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计算机通信081001401季昊(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081001401刘政(10033)中国传媒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蔡森(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谢人超(10186)长春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李应(10145)东北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张欣(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何晓红(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佘好求(10295)江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汤学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志龙(10008)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鹏(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于海宁(10422)山东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郭彦杰(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蔡道进(10293)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001401魏梅英(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2401张怡麟(10151)大连海事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胡俊杨(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黄羽(100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孟卿卿(10293)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081001401陈璐(10269)华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徐波(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2401郑磊(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邹海燕(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盼盼(10183)吉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谢俗子(10335)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谭代炜(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迟帅(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于旸(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郑辉(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6王妍(10497)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董兴华(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郝志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孙振年(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郑慧(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辉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刘明涛(10433)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王晓霞(10151)大连海事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弓伟丽(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李玉萍(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方亮(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温小军(10216)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岳巧丽(114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吴磊(1000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罗斌(10497)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尹志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李晓帆(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徐飞(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明亮(1040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嵩(10055)南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01401霍文娟(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陶彦耘(10293)南京邮电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宁婧(10216)燕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4401刘鹤勇(10080)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曹艳平(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陆兆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恩茂(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瑞(10060)天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龚剑(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董琨(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林晓峰(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081001401金爽(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孙晓东(114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通信工程081001401李斌(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黎明(10558)中山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秦晓康(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李莹(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晓宁(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81001401庄自超(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杨红宾(10055)南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01401范国昌(10488)武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邵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熊石一(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廖剑锟(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4401田方(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林平平(10386)福州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徐昊(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新博(10183)吉林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080902401白晶(1059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6胡诗维(10487)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梅玫(10059)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金明(10075)河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81002401孙阳(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周华(10013)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1001401郭婉舒(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贾华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曾宏亮(10013)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0902401常瑜亮(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梁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汤婧(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王雪莹(10699)西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李雨翔(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曾理(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杨彦辉(10058)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佟晶(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翀(1029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4401陈颖(10614)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吴萌(10013)北京邮电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081001401姜舒文(10384)厦门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叶辉(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1001401郑伟(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刘颖(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司佳丽(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刘聪(10060)天津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媛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程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江红梅(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项飞(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周彦(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耿晓敏(10459)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文闻(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金建武(10338)浙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马冰(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朱海(1029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4401赵志儒(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钟立冬(10424)山东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李彪(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郑毅(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卫飞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鑫(10055)南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高赈寰(1180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3403 骆世峰(10559)暨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鑫(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茹(10010)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其敏(10216)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吴小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郑伟(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080902401孟书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武亮亮(10486)武汉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谢鹏(1141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1001401李祥宇(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张伟华(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朱兆聪(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周美霞(10060)天津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唐元(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潘力(10487)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杨文谦(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詹俊(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熊文钦(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韧(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唐雅岚(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罗超(10487)华中科技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孟龙(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吴秋景(1042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程建伟(10075)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刘磊(10423)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何鑫(10610)四川大学计算机通信与网络081001401涂冰(1040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杨帆(10246)复旦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王隽生(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万昊(10150)大连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软件工程081001401杨炼(1040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何桂龙(10013)北京邮电大学北京邮电大学081002401付雷(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索俊祺(114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师耕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王建锋(10792)天津城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赖春江(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李默嘉(10269)华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小龙(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任重(1070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陈窕莉(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余爱群(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杨茜(10018)北京电子科技学院通信工程080902401应荧莹(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工程080904401黄晨(10010)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李勇(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和锐(10059)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蒋定孚(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林密(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翟长昊(10433)山东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周敏(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081001401汪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鹂(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王惠生(10405)东华理工学院通信工程080904401苗佳丽(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程顺川(10183)吉林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厚荣(10446)曲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李伟亮(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周彦鹏(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莉(10730)兰州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少辉(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李辉(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罗彦婷(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李庆华(11066)烟台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戴盛青(11664)西安邮电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孙文博(10423)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赵毓斌(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沈宝(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邵伟(10019)中国农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尹书扬(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杨光(10183)吉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081001401杜爱丽(10451)鲁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孙靖(10610)四川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滨(10216)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葛堃(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胡永俊(10533)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马俊(10611)重庆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080902401段若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何小敏(10010)北京化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李彩(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邓潘亮(10497)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管思朋(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郭熹(10183)吉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秦可嘉(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陈新(10490)武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刘德青(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吴晓宇(10151)大连海事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郭航宇(11664)西安邮电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081001401姜天昌(10293)南京邮电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张慧敏(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林道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080904401苏旭峰(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080904401任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赵辉(11664)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080904401马雷明(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鲁传好(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080904401邵明秀(11664)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宗白(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吴天庆(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叶峰(10386)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梁晋(10403)南昌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骆新生(10617)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林方君(10220)大庆石油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李洁琼(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081001401池潇(10699)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章晋波(1002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203401孟小琳(10485)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龙小平(10617)重庆邮电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高燚(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方芳(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张利军(10403)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001401黄云飞(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晓娟(1059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黄晖(10013)北京邮电大学数学和应用数学081001401徐砚汀(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沈鹏程(11646)宁波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永涛(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81001401程宏(10487)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李德建(10080)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郭亮(1029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房英龙(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曹亘(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袁峰(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彭旭(10487)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庞雷(10422)山东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饶(10010)北京化工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周然(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张帅(10183)吉林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吕帅(11664)西安邮电学院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080904401袁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王瑞(10617)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081001401刘文通(10183)吉林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通信)刘蓉(1002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江映燕(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彭志艺(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林兴(10386)福州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谢颖(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韦钟辉(1000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包亚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刘斌新(10617)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顾雨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周岳(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高超(11653)南阳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张春雷(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苗杰(10216)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李搏(10079)华北电力大学(保定)通信工程081001401吴强(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张士春(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2401王力(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陈明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王磊(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贲祺(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董宇(10558)中山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罗昕(10337)浙江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曹二皇(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081001401刘婧(10007)北京理工大学信息工程(通讯与电子工程方孙艳(10445)山东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李士鹏(10058)天津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谢寅(10536)长沙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郭久霖(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李健(10009)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赵维亮(10080)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张家良(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0904401陈焘(10186)长春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叶刚(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天宬(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甘寿聪(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卢炼(10293)南京邮电大学广播电视工程081001401魏钦刚(10145)东北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郑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沈俊良(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081001401柳情恩(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齐改燕(10094)河北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宗文(10056)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赵鑫媛(10487)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饶玉柱(1029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庆恒(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081001401王曦(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俊武(11973)内蒙古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赵爱敬(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董传霄(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夏洪成(10009)北方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0902401李赛(10216)燕山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伊立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0904401朱诗波(10611)重庆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董诗(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申小克(10011)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张冬梅(10220)大庆石油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王延翔(10183)吉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郭建光(11232)北京机械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张晓明(10027)北京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冯春芳(100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080904401周国梁(10617)重庆邮电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麦源(10001)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姚远(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朱艺宏(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贺(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蔡冉(10295)江南大学通信与控制工程080902401郭雁(10018)北京电子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康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刘祥伟(10005)北京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何双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张挺欢(10060)天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李智宇(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叶蕾(10356)中国计量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6刘晓晨(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贾智慧(10151)大连海事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杨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史文杰(10621)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吴晓黎(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金鑫(1000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申京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2401罗勇(10013)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080902401赵荣(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马云峰(10059)中国民航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李奎元(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韦景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垠韬(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屠辉(10004)北京交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莫敖(10359)合肥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常利(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李蓉(11664)西安邮电学院通信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付强(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1002401刘晓亮(10422)山东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吴昊(10013)北京邮电大学英语081203401齐博(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宋亮(10430)山东建筑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段晨晖(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稂慧娟(10414)江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冯钰雄(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白媛媛(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付鹏(11664)西安邮电学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6张润泽(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朱晔(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任佳(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张宇来(10246)复旦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党琦(10698)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081001401缪德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徐世辉(10183)吉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080902401董子博(10293)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2401张檀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孙婷(10293)南京邮电大学教育技术学080904401李明月(10075)河北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何苗(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斌(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王凯(10422)山东大学计算机网络081001401李兰兰(10476)河南师范大学通信工程专业081001401陈毅强(10288)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081203403游俊婷(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4401曹祥盈(10011)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081001401孟庆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樊利(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081203403卢博(10183)吉林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华木(100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081001401唐展翔(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马春晓(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岑奕朗(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吴国星(10076)河北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董超(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喻俊(11412)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韩宇宏(10220)大庆石油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陈亮(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顾树威(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邹颖(1040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技术080902401郜新鑫(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蔡检兵(1040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2401门乐(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杜晓(10698)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工程080904401赵艳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李玉欢(10107)石家庄铁道学院计算机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1001401聂升涛(10699)西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白云飞(10293)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001401杨茂林(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李山秀(10384)厦门大学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系080902401江黎枫(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班高旭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康祥青(10293)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081002401陈宇(10059)中国民航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孙磊(10145)东北大学信息学院通信工程080902401欧阳熹(10404)华东交通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童当当(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聂春磊(10013)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081001401吴林(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郑洋(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段予文(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郭延哲(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孙宁(10293)南京邮电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081001401唐立群(1001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科学081001401赵汀(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刘泉(10617)重庆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谭维斌(10487)华中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0902401董超(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许薇薇(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0904401谢应涛(10293)南京邮电大学应用物理081001401张展(10141)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梁会玲(10710)长安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陈伟(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203401李林霞(10200)东北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0902401迟世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文迪(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卢海(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连翔宇(10255)东华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吴琼(10288)南京理工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兵(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2401周谨(10495)武汉科技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2401文柳(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陈荷荷(1033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080904401李理岩(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翔(10013)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081001401刘占民(10080)河北工业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朱晓(10459)郑州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081001401侯连兴重庆邮电学院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关丽丽(10475)河南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高旭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通信工程081001401王伟杰(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0904401杨林莉(10290)中国矿业大学信息工程080904401刘俊轩(1049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通信工程080904401朱科文(10617)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姜颖(10423)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王永兴(10610)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方阳(10013)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张晓亮(10422)山东大学电子信息工程081001401易弘(10595)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戴舒樽(10293)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081001401梁林方(10610)四川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01401尹林佳(10219)黑龙江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0904401马宇坚(10530)。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4版)》CH8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4版)》CH8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4版)》CH8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四版陈鸣李兵雷磊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11月******************课程教学内容与安排建议网络工程设计概述(2学时)网络工程设计基础(4+2学时)基本概念、基本设备简单组网技能配置二层以太网交换机(0+4学时)网络需求分析(4学时)结构化布线系统和机房设计(2学时)WiFi无线接入设计(2学时)中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设计中型网络路由器配置(0+4学时)企业网设计(4学时)大型网络设计知识与技能设计大型网络网络安全策略设计(2+0学时)网络维护与测试(2+0学时)设计性实验(0+10学时)网络设计综合知识与应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要点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WiFi局域网的基本架构家庭网设计中等规模WLAN设计网络工程案例教学无线局域网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无线局域网(WLAN)指以无线信道作为传输媒介互联计算机设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互相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分类有固定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领域)无固定基础设施(特殊环境、应急场合和军事环境)无线保真度(WirelessFidelity,WiFi)是应用得最广泛、符合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WiFi两种基本架构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自治式网络架构适合家庭或小范围无线覆盖,可用胖接入点(FATAccessPoint,FATAP)接入WiFi端系统集中式网络架构适合大范围的企业级无线端系统无线接入,需要用控制器来控制瘦接入点(FITAccessPoint,FITAP)以接入WiFi端系统胖AP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胖AP指接入点(无线网桥)具有无线通信物理层、数据加密、用户认证、网络管理、DHCP等功能具有部署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可以独立自治提供WiFi无线通信功能胖AP适合小规模无线覆盖场景,如家庭网该架构应用极普遍,“胖”字可省略基于胖AP架构的WiFi组网方式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一种基于胖AP架构的简单组网方式通常用于家庭、办公室、教室等场合瘦AP对于覆盖面积大、接入用户多的无线应用场景,需要部署多个AP设备,胖AP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维护成本,不支持用户在不同AP可使用集中式架构的WiFi网络,胖AP弱化为瘦AP,AP 许多功能交由AP控制器完成“零配置”的瘦AP只有加密、射频功能,需要在集中式的控制器控制协调才能工作具有高效管理、三层漫游和一致安全等新功能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基于控制器+瘦AP架构的WiFi网络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WiFi网络基本元素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Set,BSS)一个AP覆盖的范围成为一个BSSBSS分两种独立BSS和基础架构BSS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WiFi网络基本元素扩展服务集ESS基站允许BSS彼此串连为逻辑上相连的群组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服务集标识符(SSID)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服务集标识符区分不同网络,每个子网都需要不同的独立身份验证,只有身份验证成功的用户的才能够使用相应的子网络SSID是无线网的名称,设备接入无线网络时,搜索显示出的网络名就是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符(BSSID)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 无线接入设计本地管理的一个IEEEMAC地址,标识AP管理的BSS,属于同一个AP的BSSID和SSID相对应属于相同的ESS 的不同AP,有相同的SSID和不同的BSSID如同一AP支持不同SSID的话,则会分配不同的BSSIDWiFi常见设备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无线路由器无线接入控制器无线网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一种用于端系统接入WiFi网络的设备分为内置无线网卡和外置无线网卡智能手机和便携机标配内置WiFi无线网卡,而PC机不配置PC机经WiFi上网需配置WiFi网卡,根据接口类型,可分USB无线网卡和PCI无线网卡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AP是一种WLAN信号转发设备,作用中继(接收和发送)WLA N信号中继指在无线收、发信机之间增加无线信号,使得用户可以接收到更强的无线信号(拓展通信半径)典型覆盖范围约为几十米至上百米WiFiAP支持接入点客户端模式(AP?client),或与其他AP进行无线连接,延展网络覆盖范围无线路由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同时提供无线与有线接入以及路由两种功能,是家庭或小单位用于以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上网的设备,是一种将有线交换机、无线AP和路由器合为一体的产品有线交换机和无线AP形成了一个局域网,有线交换机的几个端口可以用RJ45线缆直接连接台式计算机或便携机无线AP形成了该局域网的无线覆盖WAN口可以通过线缆连接电信运营商或校园网的ADSL可直接用线缆与调制解调器连接通过配置宽带用户名与密码访问互联网无线接入控制器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用于集中控制瘦AP,管理功能包括:配置、修改相关AP参数、认证接入用户、智能管理射频和接入安全控制等能够自动发现所有瘦AP,对它们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实现瘦AP零配置接入控制器支持信道自动调整,使得瘦AP根据外界无线环境选择干扰最小的无线信道,并支持手动调整AP发射功率,降低AP之间的相互干扰,以提高无线通信质量支持基于接入用户数的负载均衡,当瘦AP间的用户数量超过设定的阀值时,动态将部分端系统调整到负载较轻的AP上要点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WiFi局域网的基本架构家庭网设计中等规模WLAN设计网络工程案例教学家庭网(homenetwork)网络工程设计教程-系统集成方法第8章WiFi无线接入设计很多家庭或小型公司有两台以上的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既希望能够台式机能够用网线联网,高速稳定地访问网络信息,也希望能在各个房间自由走动,手机或便携机能够以无线方式接入网络在家庭或单位中安装的小型局域网称为家庭网家庭网的关键设备是无线路由器。

网络工程集成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集成设计方案

网络工程集成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企业对网络工程集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网络工程集成是指将各种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有机整合,以满足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提出一套网络工程集成设计方案,旨在为企业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构建一套稳定、可靠、高效的网络工程集成系统,满足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的需求。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网络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 实现网络设备和系统的有机整合,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 支持企业日常运营和管理的需求,满足企业对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要求。

- 优化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业务竞争力。

3. 设计方案3.1 网络设备选型在网络设备选型方面,我们将选择性能稳定可靠的设备,并考虑到设备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具体的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入侵检测系统等。

这些设备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机整合,构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3.2 网络架构设计在网络架构设计方面,我们将采用分层架构,以实现网络设备和系统的有机整合。

具体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这样的网络架构将有助于提高网络整体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网络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3.3 网络安全设计在网络安全设计方面,我们将采用多层次的安全策略,包括网络边界防护、内网隔离、流量监测和访问控制等。

我们还将引入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分析系统等安全设备,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护程度。

3.4 网络管理设计在网络管理设计方面,我们将引入网络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以实现网络设备和系统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我们还将引入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技术,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优化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效率。

4. 实施步骤4.1 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将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和需求调研,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分解,做好项目计划和组织规划,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仝军
【期刊名称】《中外企业家》
【年(卷),期】2013(000)026
【摘要】贯彻高职改革的要求,体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执教理念,对院校的各专业主干课程,提出了教改要求。

创新理念,研究高职的先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结合高职的本质特性,以行业和企业标准为依据,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

《网络工程》借助企业实训、真实案例,运用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页数】2页(P161-161,163)
【作者】仝军
【作者单位】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吉林长春 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0
【相关文献】
1.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工程规划与实施”课程建设探索 [J], 徐江红;杨红雪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以网络工程施工与管理课程为例 [J], 李隘优
3.基于“卓越计划”的网络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 崔杰;仲红;石润华;许艳;汪琦
4.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HTML5 UI设计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J], 郑超;郑蕊;田美艳;林宗朝
5.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设计——以《网络工程项目设计与实践》实训课程为例 [J], 金海峰;周晓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张立涛
【期刊名称】《电脑知识与技术》
【年(卷),期】2009(005)033
【摘要】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面向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网络应用,不同的应用肯定需要不同的网络平台,从使用的角度看,依据客户实际的业务状况,谋求最佳技术和产品方案远比具体实施项目工程要重要的多.这就要求系统集成人员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用户调查,分析应用,反复论证方案,使用户能够得到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总页数】3页(P9417-9418,9421)
【作者】张立涛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天津,3001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
【相关文献】
1.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J], 彭鹰杰
2.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J], 曾崧
3.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J], 仇丽凤;董卫红;王淑娟
4.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与实践 [J], 曾崧;
5.探究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策略的实现 [J], 朱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
期末大作业
需求分析:
1)某大学具有6个二级学院,分别位于同一城市的4个园区,其中大学与两个二级学院在同一个园区(园区1),另外两个二级学院位于另一个园区(园区2),而其它两个学院分别位于园区3和园区4。

2)大学向因特网发布信息并为全校提供有关的信息化服务,每个学院也自行向因特网发布学院信息并负责学院自己的信息服务,每个学院都拥有约1500台PC机。

3)大学已从CERNET有关机构申请了IPV4地址块202.113.128.0/24~202.113.137.0/24。

4)校园网络遵循网络核心层、网络汇聚层、网络接入层的三层结构模式:选用万兆以太网作为连接大学4个园区的高速主干;选用千兆以太网作为各个园区的主干,形成大学校园网的汇聚层;选用百兆以太网LAN作为基本接入形式。

大学校园网与因特网具有统一接口,即通过百兆以太网接入CERNET。

设计要求:
1)为校园网规划IP地址;
2)为校园网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用VISIO2003画图);
3)为校园网选择适当的网络设备;
4)为校园网选择路由协议;
5)为校园网选择网络安全措施。

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和设计考虑
这是当前许多大学和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大型园区网设计问题。

位于同城市不同区域的4个网络自行设计,通过以太网光纤连接到核心交换机上,以及vlan间的路由技术,构成在拓扑上的统一结构。

1)由于在某个时期网络具有特定的主流技术,因此近年来建设的园区网大多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楼宇,百兆到LAN/桌面的以太网解决方案。

事实上,这种结构是一种二层结构的网络拓扑,其中的千兆构成了
汇聚层的主干,而百兆到LAN/主机构成了接入层。

因此,一种解决
方案就是选用万兆以太网作为整个核心层,形成校园网主干,并且
该校园网主干采用因特网公有地址。

2)选用万兆交换机互联各个园区网的原因在于:其一,各园区网均采用以太网技术体系,兼容性好。

其二,大学将校园网上开展教学视频观
摩,远程听课等工作,提供高速率信息通道是必要的。

万兆交换机
是具有路由功能的多层交换机,在校园网环境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性
能。

其三是价格因素,若在覆盖几十千米采用高速路由器的话,通
常要采用SDH技术,这会使有关设备的价格增加2~3倍。

尽管高
速路由器会使各个园区具有更好的隔离性,但在校园网中用处不大。

因此选用多层交换机作为汇聚层的节点,在各个园区划分vlan,隔
离广播信息,再通过多层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技术,进而构建跨区
域的技术互联。

3)根据要求,该校园从CERNET获得的IP地址数量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只能提供向因特网发布信息和联系,或进行网络科学研究之用,因
此构成校园网IP地址的主体是经过NAT或者PAT地址转换的专用
网地址。

使用这些专用地址不利于与其他大学的学术交流,但也不
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网络黑客对校园网的侵扰。

4)由于网络的规模较大,考虑到以后的可扩展性,路由协议采用OSPF。

5)考虑到设备的可管理型,网络管理协议选用SNMP。

二,设备选用:
(1)交换机(多层交换机)的选用:
二层交换机用于小型的局域网络。

这个就不用多言了,在小型局域网中,广播包影响不大,二层交换机的快速交换功能、多个接入端口和低谦价格为小型网络用户提供了很完善的解决方案。

路由器的优点在于接口类型丰富,支持的三层功能强大,路由能力强大,适合用于大型的网络间的路由,它的优势在于选择最佳路由,负荷分担,链路备份及和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信息的交换等等路由器所具有功能。

三层交换机的最重要的功能是加快大型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的快速转发,加入路由功能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

如果把大型网络按照部门,地域等等因素划分成一个个小局域网,这将导致大量的网际互访,单纯的使用二层交换机不能实现网际互访;如单纯的使用路由器,由于接口数量有限和路由转发速度慢,将限制网络的速度和网络规模,采用具有路由功能的快速转发的三层交换机就成为首选。

一般来说,在内网数据流量大,要求快速转发响应的网络中,如全部由三层
交换机来做这个工作,会造成三层交换机负担过重,响应速度受影响,将网间的路由交由路由器去完成,充分发挥不同设备的优点,不失为一种好的组网策略,当然,前提是客户的腰包很鼓,不然就退而求其次,让三层交换机也兼为网际互连。

第四层交换的一个简单定义是:它是一种功能,它决定传输不仅仅依据MAC 地址(第二层网桥)或源/目标IP地址(第三层路由),而且依据TCP/UDP(第四层) 应用端口号。

第四层交换功能就象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

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协议。

这些业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

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 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

根据流量计算,每个园区网中有1500台计算机,如果同时上网,会有部分人看视频,聊QQ,浏览网页等,经过估算,带宽的平均占用为30kbps。

那么,每个园区网的总带宽应该为30kbps*1500=3.945Mbps,考虑到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设备的冗余情况,我们应把园区网核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定位在1000Mbps。

而大学共包含6个二级学院,因此总带宽为43.945Mbps*6=263.67Mbps,同样考虑设备间的通讯以及设备冗余,我们应该把校园核心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定位在10000Mbps,根据以上的数据统计,我们采用以下性能的设备。

A、核心层交换机:
特征参数
机箱模块化交换机,插槽数9个
端口速率1000/10000Mb、GE、10GE
端口密度大于96个,根据模块选购GE/10GE 背板带宽大于600Gbps
软件全路由及QoS、安全等
其它功能引擎、电源备份
B、汇聚层交换机:
特征参数
机箱模块化交换机,插槽数6个以上
端口速率1000/10000Mb、GE、10GE
端口密度大于48个,根据模块选购GE/10GE 背板带宽大于120Gbps
软件全路由及QoS、安全等
其它功能引擎、电源备份
C、接入层交换机:
特征参数
端口数24~48个固定配置交换机
端口速率10/100/1000Mb
上行端口2~4个,GE或10GE速率
背板带宽大于20Gbps
软件全路由及QoS、安全等
其它功能支持PoE
参考设备:
A、园区网核心交换机:cisco6500系列交换机
产品规格:
特性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
系统特性
机箱配置∙3插槽
∙6插槽
∙9插槽
∙9个垂直插槽
∙13插槽
背板带宽∙32Gbps共享总线
∙256Gbps交换矩阵
∙720Gbps交换矩阵
第三层转发性能∙Supervisor 1 MSFC:15Mpps
∙Supervisor 2 MSFC:210Mpps
∙Supervisor 720:400Mpps
操作系统∙Catalyst OS(CatOS)
∙Cisco IOS
∙CatOS/IOS混合配置
冗余交换管理引擎∙支持,支持状态化故障切换冗余部件∙电源(1+1)
∙交换矩阵(1+1)
∙可更换时钟
∙可更换风扇架
高可用性特性∙网关负载均衡协议(GLBP)
∙热备份路由器协议(HSRP)
∙跨多模块EtherChannel
∙快速生成树
∙多生成树
∙每VLAN快速生成树
∙快速收敛的第三层协议
最高系统端口密度
10/100/1000以太网
10/100快速以太网
100-BASE-FX千兆位以太网(GBIC)
10千兆位以太网(XENPAK)∙576个端口,都支持馈线电源
∙1152个端口,都支持馈线电源
∙288个端口
∙194个端口(在交换管理引擎上提供了2个端口)∙32个端口
集成WAN模块
FlexWAN(DS0到OC-3) OC-3 POS端口∙12个模块,带24个端口适配器∙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