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城市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的编制引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开展进行综合规划和优化,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规划的编制是制定城市规划的过程,包括数据调研、分析评估、规划设计和方案报告等环节。
本文将介绍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和方法。
1. 数据调研城市规划的编制首先需要进行数据调研,以获取城市相关的根底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面积、人口分布、交通设施、资源利用状况等。
数据调研可以通过现场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取。
数据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城市现状,为后续的规划设计提供根底。
在进行数据调研时,应注重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确保后续的规划工作可以基于可靠的数据进行。
2. 分析评估在数据调研的根底上,需要对城市现状进行分析评估。
分析评估主要包括城市根底设施状况、交通拥堵情况、人口密集区分布、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评估。
分析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城市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为后续规划设计提供决策依据。
分析评估的结果应该客观和科学,为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提供参考。
3. 规划设计在分析评估的根底上,进行规划设计,制定合理的城市开展规划方案。
规划设计包括对城市功能区划、土地利用、交通枢纽布局、公共空间设计等方面的规划。
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开展的目标和指导城市建设的具体工作。
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因素,并重点关注城市可持续开展的要求。
4. 方案报告规划设计完成后,需要编制方案报告,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和解释。
方案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那么•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枢纽布局等方面的具体规划•工程实施的时间表和预算等信息方案报告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成果,同时也是相关部门和公众了解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
结论城市规划的编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进行数据调研、分析评估、规划设计和方案报告等环节。
通过合理编制城市规划,可以指导城市的开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开展的目标,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得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得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得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与必要得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得地位与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得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得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得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与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得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与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得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与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得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得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得主要任务就是综合研究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得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与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与附件,规划文本就是对规划得各项目标与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得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得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得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得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得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与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与其她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与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得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得布局;(3)重要地段得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得保护,城市风貌与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与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与副食基地得布局,禁止建设得绿色空间控制范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得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范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得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得用地范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得衔接;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与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与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与枢纽用地范围;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得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得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与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与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得措施;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与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得标准与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范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与用地范围以及收发讯区与微波通道得保护范围;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范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得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与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得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得规划目标与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得防护、治理措施;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与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得措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与人防工程建设得原则与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得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与重点,总体规划层次得保护措施。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是一个复杂而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专业知识。
以下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一、前期准备阶段1.确定规划目标和原则: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政策导向和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为后续的规划编制提供指导和依据。
2.收集基础资料:收集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关的各类基础资料,包括社会、经济、人口、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
3.初步调查和研究:对城市进行初步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城市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识别出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4.确定规划范围和期限:根据城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情况,确定规划的范围和期限,通常包括市区和郊区。
二、方案编制阶段1.制定规划方案:根据前期准备阶段的结果,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方案,包括城市的功能分区、用地布局、交通规划、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等。
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对城市的空间结构、用地适宜性、交通流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3.制定专项规划:针对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问题,制定专项规划,包括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能源利用等,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与各专项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4.方案优化和完善:根据空间分析和专项规划的结果,对初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形成城市总体规划的初步成果。
三、审批和实施阶段1.组织评审和修改:将初步成果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2.公示和征求意见: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3.审批和公布:将修改后的规划方案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经批准后公布实施。
4.监督和评估: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落实和实施效果的达成。
四、技术路线和方法1.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从全局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2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一、引言城市综合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综合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统筹城市的各项发展,提高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
本文档旨在规范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办法,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编制范围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规划等方面。
三、编制原则1.综合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实现协同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充分考虑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
3.社会公平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注重公平原则,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4.公众参与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广泛征求公众意见,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
四、编制程序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程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研阶段:对城市综合系统的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各个系统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2.目标确定阶段:制定城市综合系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确规划的导向和重点。
3.分析评估阶段:对城市综合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
4.规划设计阶段:制定城市综合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布局、设施建设、管理机制等方面。
5.方案评审阶段: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专家评审和公众评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6.最终确定阶段:在评审和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最终的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形成正式文件。
五、编制要求1.综合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保证各个系统的协调和一致性。
2.可行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在技术和经济上具备可行性,避免盲目扩大投资。
3.适应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灵活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变化。
4.可操作性要求:城市综合系统规划要求具备可操作性,为实施提供操作指南和实施措施。
六、编制内容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包括以下内容:1.需求分析:对城市综合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需求的基础和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课件——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 -
(九)市区建设总体规划的深度
·用地分类划分以大、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道路规划要给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坐标和标高。
(十)市区建设总体规划的成果
(1)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两部分.规划文 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 资料汇编。 (2) 规划文本采用条文形式写成,文本格式和文字要 规范、准确、肯定。 (3) 规划图纸是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文 本具有同等的效力。规划图纸所表现的内容与要求要 与规划文本相一致;比例尺一般为1/2000——1/5000, 具体应包括如下主要图纸:
(八)市区建设总体规划的内容
(1)确定市(域)区性质和人口及用地发展规模。 (2)确定市(域)区建设和发展用地的空间布局、用地组织 以及市(域)区中心。 (3)确定过境公路、铁路(含站场)、港口码头、机场、运 输管道的位置及布局,处理好对外交通设施与市(域)区的 关系。 (4)确定市(域)区道路系统的走向、断面、主要交叉口形 式,确定市(域)区广场、停车场的位置、容量。 (5)综合协调并确定城市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燃气、 供热、环卫等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6)确定园林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
①城市职能; ②城市性质。
(3)城市规模
①市(域)区人口规模; ②市(域)区用地规模。
(4)市(域)区建设布局
①市(域)区用地选择和布局结构; ②布局要点; ③专项人均用地指标。
(5)对外交通
①港口; ②铁路; ③机场; ④公路; ⑤管道运输。
(6)道路交通
①交通分析与预测; ②道路系统框架; ③道路功能划分; ④城市道路与对外交通的衔接; ⑤广场及停车场。
(18)供热工程
①热源与供热形式; ②采暖热指标与供热负荷; ③管网。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解析
和建设时序,确定城市近期发展方向、规 模和空间布局,配置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 公共设施建设,提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防灾等措施, 制定适应市场机制的近期规划的实施政策。
➢ (2)主要内容
➢ (A)近期建设规划的期限一般为五年,原 则上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年限一 致。其中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期限到2005年。
➢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
➢ (十三)确定电信、供水、排水、供电、燃气、 供热、环卫发展目标及重大设施总体布局。
➢ (十四)确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提出污 染控制与治理措施。
3、城市总体规划成果
➢ 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纲要文本、说明、 相应的图纸和研究报告。
➢ 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 图纸及附件(说明、研究报告和基础资料 等)。在规划文本中应当明确表述规划的 强制性内容。
4、城市分区规划编制内容
➢ 编制分区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布 局、片区特征、河流道路等自然和人工界限,结合城市行 政区划,划定分区的范围界限。
➢ (七)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
中心城区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 (一)分析确定城市性质、职能和发展目标。
➢ (二)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 (三)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并制定空 间管制措施。
➢ (四)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的原则和措施;确定需要发展、 限制发展和不再保留的村庄,提出村镇建设控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
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
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
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
特别是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 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
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
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规划在未来五年内将面临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保持全市经济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我们需要制定一份科学、务实、切实可行的“十四五”规划。
本总体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促进全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协调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二、总体原则与政策导向1.坚持科学发展、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人民的需求和利益为中心,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有效结合;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4.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坚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推动对外开放;6.坚持法治建设、依法规划和发展;7.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三、工作重点和任务1.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1)加强产业规划,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2)促进科技创新与转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3)加快城市功能区域优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2.城市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1)加强城市规模和几何形态规划,提高城市发展效率;(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3)加强城市绿化和景观规划,增加市民生活品质。
3.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2)加强医疗卫生规划,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水平;(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4.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1)加强环境规划和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2)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促进绿色发展;(3)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功能。
5.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1)推动交通规划和交通一体化发展,优化交通网络;(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服务能力;(3)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四、组织机构与工作安排1.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的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2.建立专门的编制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市的规划编制工作;3.划分任务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职责;4.制定详细的工作安排,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有关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考虑人民群众需要,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第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大、中城市根据需要,可以依法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九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十条承担城市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组织第十一条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
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规划报告的编制和城市化发展评估
城市规划报告的编制和城市化发展评估引言:城市规划报告是对城市化发展的评估和设计提供依据的重要文件,决定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格局。
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城市规划报告的编制和城市化发展进行探讨。
一、城市规划报告的编制流程城市规划报告的编制流程一般包括问题调研、专业分析、方案设计和报告撰写四个阶段。
问题调研阶段需要对城市现状、问题和需求进行全面分析;专业分析阶段则涉及人口、交通、环境等多个专业领域的专家评估;方案设计阶段是根据专业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城市规划方案;报告撰写阶段是将调研、分析和方案设计的结果整合成一份可行性报告。
二、城市规划报告的内容要点城市规划报告应包括城市概况、城市设计原则、城市发展目标、规划与设计方案等内容。
城市概况部分主要介绍城市的历史、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基本情况;城市设计原则部分强调城市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等;城市发展目标部分则规定了城市转型升级的目标;规划设计方案则是对城市用地、交通、绿化等方面的规划和设计提供详细方案。
三、城市化发展评估的方法城市化发展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指标评价法、SWOT分析法、生命周期评估法等。
其中,指标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制定一系列指标,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维度对城市化发展进行评估;SWOT分析法则强调城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中寻找发展方向;生命周期评估法则将城市化发展看作一个生命周期过程,从资源利用、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城市规划报告的重要性城市规划报告对城市化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它能为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规划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空间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城市规划报告能为城市形象提升和城市品质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塑造城市特色和魅力。
再者,城市规划报告还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吸引投资,提升城市竞争力。
五、城市规划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尽管城市规划报告具有重要意义,但其编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
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办法1. 引言城市综合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综合发展进行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
本文档旨在制定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办法,以确保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2.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编制时,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2.1 综合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综合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确保规划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2.2 可行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符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考虑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
2.3 可持续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规划编制中,应考虑到城市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2.4 民主性原则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应充分听取相关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注重民主参与,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3. 规划编制的程序3.1 规划编制的主体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主体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其应负责组织并协调规划编制工作。
3.2 规划编制的步骤城市综合系统规划的编制分为以下步骤:3.2.1 可行性研究在规划编制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城市现状分析、问题诊断、发展目标确定等。
3.2.2 规划设计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包括城市综合发展瓶颈分析、空间布局设计、功能区划等。
3.2.3 评估分析对规划设计进行评估分析,包括社会经济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等,以确定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3.2.4 合法性审查对规划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规划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2.5 意见征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合理的调整和改进。
3.2.6 最终编制根据上述步骤的结果,进行最终规划的编制,并形成正式的规划文件。
4. 规划编制的内容要求4.1 基本情况描述规划文件需要对城市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城市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4.2 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文件需要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包括经济发展目标、城市空间布局战略、资源利用战略等。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一、规划体系的比较1、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2、英国的城市规划体系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s)——针对在功能和布局上密切相关的更大的地域单元,通常是次区域所制订的用于指导某种变化决策的战略政策规划。
地方规划(Local Plans)——在结构政策政策规划总体思想指导下局部区域的较详细的战术性政策规划,主要以小区域规划为主,包括郊外发展区、小城镇或大城市区的中心开发区。
二、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内容(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内容包括: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二)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三)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四)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五)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七)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八)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九)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同时可以对城市远景发展的空间布局提出设想。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提出市域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
其中位于人口、经济、建设高度聚集的城镇密集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当根据需要,提出与相邻行政区域在空间发展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进行协调的建议。
(二)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目标和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
(三)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1. 前言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内容进行科学规划,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及编制程序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2. 城市规划工作内容2.1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对城市未来长期发展的科学规划,包括城市的总体发展方向、空间范围、功能布局等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社会需求等因素,并形成一套可行的发展策略和规划方案。
2.2 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主要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内容。
通过对城市不同区域的规划,可以有效实现城市功能的分工和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的整体效益和生活品质。
2.3 绿化规划绿化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化植被规划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4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是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遗产和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进行的规划工作。
通过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2.5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关键内容,主要包括水利、供电、供热、供气、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
通过科学的基础设施规划,可以保障城市各项基础设施的有效布局和协调发展,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3. 城市规划编制程序3.1 调研分析阶段在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城市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人口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全面了解城市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3.2 规划编制阶段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入到规划方案设计阶段。
在此阶段,城市规划师会制定针对性的城市规划方案,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绿化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等内容,并形成可行的规划方案。
最新《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制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实施》,下面是详细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统一城市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以及未设镇的县城。
第三条本细则是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配套的具体,编制城市规划除遵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四条城市规划设计成果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象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
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和技术负责人签字。
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文本一致。
(三)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和基础资料汇编,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五条编制总体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以下各项:(一)市(县)域基础资料1、市(县)域的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0~1/200000;2、自然条件:包括气象、水文、地貌、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3、资源条件;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状况;5、主要城镇的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的分布和开发利用条件;8、三废污染状况;9、土地开发利用情况;10、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财政状况;11、有关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发展战略、区域规划等方面的情况。
(二)城市基础资料1、近期绘制的城市地形图,图纸比例为1/5000~1/25000。
2、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1)气象资料;(2)水文资料;(3)地质和地震资料,包括地质质量的总体验证和重要地质灾害的评估;(4)城市历史资料:包括城市的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市区扩展、历次城市规划的成果资料等;3、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料(1)经济发展资料:包括历年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及产值构成等;(2)城市人口资料:包括现状非农业人口、流动人口及其中暂住人口数量,人口的年龄构成、劳动构成、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情况等;(3)城市土地利用资料:城市规划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城市用地的综合评价;(4)工矿企业的现状及发展资料;(5)对外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资料;(6)各类商场、市场现状和发展资料;(7)各类仓库、货场现状和发展资料;(8)高等院校及中等专业学校现状和发展资料;(9)科研、信息机构现状和发展资料;(10)行政、社会团体、经济、金融等机构现状和发展资料;(11)体育、文化、卫生设施现状和发展资料;4、城市建筑及公用设施资料(1)住宅建筑面积、建筑质量、居住水平、居住环境质量;(2)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质量和分布状况;(3)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管网资料,公共交通以及客货运量、流向等资料;(4)园林、绿地、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历史地段等方面的资料;(5)人防设施、各类防灾设施及其他地下构筑物等的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的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用地规模;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的初步方案;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6、提出制订和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的意见;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重要工矿和风景名胜区等。
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区以及主要的基础设施。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和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重要的对外交通设施等。
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4、规划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规划图纸。
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目标和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的依据;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3、市(县)域的城镇发展。
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的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的技术政策;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和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5、城市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1)确定人均用地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的划分,市、区级中心及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3)重要地段的高度控制,文物古迹、历史地段、风景名胜的保护,城市风貌和特色;(4)旧区改建原则,用地结构调整和环境综合整治;(5)郊区主要乡镇企业、村镇居民点以及农地和副食基地的布局,禁止建设的绿色空间控制范围;6、城市环境质量建议指标,改善或保护环境的措施7、各项专业规划(1)对外交通规划包括铁路、线、场用地范围,江、海、河港口码头、货场及疏港交通用地范围,航空港用地范围及交通联结,市际公路、快速公路与城市通的联系,长途客运枢纽站的用地范围,城市交通与市际交通的衔接;(2)城市交通规划包括城市客运与货运通知公交线咱、场站分布,自行车交通,地铁、轻轨线路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安排,客运换乘枢纽,货运网络和货源点布局,货运站场和枢纽用地范围;(3)城市道路规划包括各项交通预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主次干道系统的布局,重要桥梁、立体交叉、快速干道、主要广场、停车场位置,自行车、行人专用道路系统;(4)给水工程规划包括用水量标准和生产、生活、市政用水总量估算,水资源供需平衡,水源地选择,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净水方案,水厂制水能力,输水管网及配水干客布置,加压站位置和数量,水源地防护措施;(5)排水工程规划包括排水体制,划分排水区域,估算雨水、污水总量,制定不同地区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渠系统规划布局,确定主要泵站及位置,污水处理石布局、规模、处理等级以及综合利用的措施;(6)供电工程规划包括用电量指标,总用电负荷,最大用电负荷和分区负荷密度,供电电源选择,变电站位置、变电等级、容量,输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辐射方式,高压走廊用地范围、防护要求;(7)电信工程规划包括各项通讯设施的标准和发展规模,邮政设施标准、服务范围、发展目标,主要局所网点布置,通讯线路布置、用地范围、辐射方式,通讯设施布局和用地范围以及收发讯区和微波通道的保护范围;(8)供热工程规划包括估算供热负荷、确定供热方式,划分供热区域,范围,布置热电石,热力网系统、敷设方式,联片集中供热规划;(9)燃气工程规划包括估算燃气消耗水平,选择气源,确定气源结构,确定燃气供应规模,确定输配系统供气方式、管网压力等级以及管网系统,确定调压站、灌瓶站、贮存站等工程设施布置;(10)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规划包括公共绿地指标,市、区级公共绿地布置,防护绿地、生产绿地位置范围,主要林荫道布置,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国家级园林城市要编制专门的城市绿化系统规划,见第七章)(11)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置原则和标准,生活废弃物总量,垃圾收集方式、堆放及处理,消纳场所的规模及布局,公共厕所布局原则、数量;(12)环境保护规划包括环境质量的规划目标和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污染的防护、治理措施;(13)防洪规划包括城市需设防地区范围,设防等级、防洪标准,防洪区段安全泄洪量,设防方案,防洪堤坝走向,排洪设施位置和规模,防洪设施与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方式,排涝防渍的措施;(1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人防规划包括城市战略地位概述,地下宛若间开发利用和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和重点,城市总体防护布局,人防工程规划布局,交通、基础设施的防宛若、防灾规划,贮备设施布局;(1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包括历史文化价值概述,保护原则和重点,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
第七章: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方法
(五)确定城市干道的红线位置、断面、
控制点座标和标高,确定支路的走向、宽 度,确定主要交叉口、广场、公交站场、 交通枢纽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和规模,确定 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控制范围,确定主要 停车场规模与布局。 分区规划的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件, 以及包括相应说明的附件。
5、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D)提出近期内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调整和优化用地结构,确定城市建设用地的发展 方向、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a、提出近期城市重点发展区域及开发时序,确定 主城区和各组团的发展规模; b、确定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和利用存量土地的数量,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情况,相应的用地空间分 布的范围和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c、提出近期内城市和各功能分区用地结构调整重 点,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升级 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各类城市建设用地; d、综合部署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各类项目用地, 重点安排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经济适 用房、危旧房改造等公益性用地。
(九)确定交通发展战略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总体 布局,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确定主要对外交通设 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十)确定绿地系统的发展目标及总体布局,划 定各种功能绿地的保护范围(绿线),划定河湖 水面的保护范围(蓝线),确定岸线使用原则。 (十一)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 的内容和要求,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 护范围(紫线),确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 研究确定特色风貌保护重点区域及保护措施。 (十二)研究住房需求,确定住房政策、建设标 准和居住用地布局;重点确定经济适用房、普通 商品住房等满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的居住用 地布局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