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扁形动物门(吸虫涡虫)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扁形动物

第六章 扁形动物

种类型: 幼节 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
内部构造尚未发育完全。

成节 成熟节片:近方形,内有生
殖器官、神经和排泄管。
孕节 妊娠节片:长大于宽,其它
器官消失,只存充满卵的子宫。
猪绦虫(Taenia solium)
成熟节片
孕卵节片
成熟节片
子宫
孕卵节片

重要种类
1.

猪带绦虫:长2-7米;700-1 000节片 生活史:卵——六钩蚴——囊尾蚴——成 虫 寄主:
囊尾蚴
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泡,头节 凹陷在泡内,可见小钩和吸盘,是感染期 含囊尾蚴的猪肉叫“米猪肉”“米粉 肉”“豆肉”
致病性 消化道疾病 癫痫,阵发性昏迷 局部肌肉酸痛麻木 视力障碍,失明
2.九江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gowkongensis)



成虫寄生在淡水鱼类的肠中。 此虫首次在广东九江发现,头节具有2个深吸槽故名。 中间寄主:剑水蚤 病鱼恶性贫血,体表黑色素增加,严重感染时,由于肠 内充满虫体,特别是前肠第一盘曲胀大成胃囊状,致使 鱼常浮在水面,张着口,因此此病又称干口病。
中间寄主:钉螺

日本血吸虫成虫寄生部 位: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



日本血吸虫的危害 1.肝脾肿大,肝腹水 2.成人丧失劳动力 3.妇女不孕 4.儿童侏儒症 5.重症病人死亡 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 1.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 2.消灭钉螺 3.做好粪便;水源管理 4.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
3 . 布 氏 姜 片 虫 (Fasciolopsis buski): 终寄主:人 寄生部位:小肠粘膜 笫一中间寄主:扁卷螺 笫二中间寄主:茭白、 荸荠 生活史: 毛蚴→ ( 扁卷螺)→胞蚴 →雷蚴→尾蚴 ( 水中)→囊 蚴 ( 茭白、荸荠等)→经口 感染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从辐射对称到两侧对称是动物在体制上的进化. 两侧对称的 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 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头部:神经和感觉器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 背面:具有保护作用 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
总结:两侧对称在进化上 的意义是什么??
5

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 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 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 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 有效 适应性更广 是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6
2、首次出现内、中、外三个胚层
中胚层出现的意义:
从扁形动物开始,在内外胚层之间出现了 中胚层(mesoderm)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 的发展进化有重要的意义。
7
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 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 的进一步复杂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1)由中胚层分化出了结缔组织(填充组 织),用来储存水分和营养,增强了动物 的新陈代谢能力。 (2)中胚层分化出了体壁肌肉层,增强了 运动能力。 (3)中胚层还分化出来专门的生殖系统。 增强了动物的繁殖能力。

31
7、可再生
再生:指生物体的一部分被截除或被破坏后 重新恢复长成的一种生理现象。 再生有两种类型: ●生理性再生:指生物体在正常生命活动过程 中所发生的再生。 ●补偿性再生:指因损伤而引起的再生。 涡虫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当饥饿时,内 部器官(如生殖系统)被吸收消耗,惟独神经 系统不受影响,一旦有食物后,器官又可以重 生。 无性生殖常以横二裂方式进行,还可嫁接。
24
根据肠道构造的复杂与否,过去习 惯于把涡虫纲分为无肠目、单肠目、三 肠目、多肠目四个目,似乎多肠目是最 进化的种类。但是近年来更多的人主张 以生殖系统为主并结合消化道的结构进 行分类,按照这种分类方式三肠目应是 最进化的类群,因为,三肠目的生殖系 统最复杂。

第六章 扁形动物

第六章 扁形动物

其中有大量腺细胞和吞噬细胞,中间的空 腔为肠腔。
已知涡虫的取食行为是由食物放出的物质诱发的。 取食时虫体先后分泌黏液,黏缠固定捕获物,借 助咽腺分泌蛋白水解酶将咽管插入捕获物体内, 吮其内组织液体,或将食物进行部分消化,然后 吸入肠内,由肠腺细胞分泌内肽酶先行细胞外消
化,消化后的碎片由吞噬细胞吞噬,并在小囊泡 中由内肽酶低PH下开始细胞内消化。
(输出管)、输精管、 储精囊 • 附属腺:前列腺 • 外生殖器:阴茎、生 殖腔
雌性生殖系统: • 生殖腺:卵巢(一对) • 生殖导管:输卵管 • 附属腺:卵黄腺 • 外生殖器: 阴道(雌
性生殖腔)、受精囊
无性生殖多从咽后方横缢为两段,各自长
成一个体。 有性生殖时交配后精子储存于受精囊内, 体内受精。几个受精卵和卵黄细胞包在一 个卵囊(或称卵袋)中,从生殖孔排出, 以一短柄固着于石块或其他物体上。螺旋 卵裂。
1.单殖亚纲 生活史简单,体
外寄生,不更换 寄主。 三代虫、指环虫
2.盾腹亚纲 体内或体外寄生,
多无寄主的专一性, 吸盘结构特殊 盾腹虫
三、复殖亚纲 体内寄生,更换寄主,具口吸盘和腹吸盘 肝片吸虫 布氏姜片虫
日本血吸虫
第四节 绦虫纲
一、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寄生在人小肠中,中间寄主为猪。
3.消化系统 不完全消化
系统,有口 无肛门。 口 咽 肠
咽部由咽腔、
咽鞘和肌肉 质咽构成, 称折叠咽。 咽可从口中 翻出捕食。
肠分3支主干,
一支向前,2 支向后,分别 位于咽囊的两 侧。每支主干 又反复分出小 支,其末端封 闭为盲管。不 能消化的食物 由口排出。
肠壁由一层内胚层分化的柱状上皮形成,

动物生物学扁形动物门

动物生物学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三角真涡虫 涡虫纲,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 吸虫纲,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 绦虫纲,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第一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身体开始成为两侧对称(bilateral symmetry)——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动物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部分,这种对称形式称为两侧对称(或左右对称)的体制:
体壁
01
02
涡虫-体壁结构
3、消化系统
为不完全消化系统(inplete digestive system)分为口、咽、肠三部分
排泄系统:原肾管系统,由排泄管和焰细胞组成。
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眼点(eyespot):1对,体前端背侧。 感知光线明暗,但不能成像。
代表动物——三角涡虫(Dugesia)
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石块下,以小蠕虫昆虫等为食
外部形态
04
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耳突
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眼点
06
皮肤肌肉囊 表皮单层柱状细胞,含有杆状体,可排出体外,遇水溶解为粘液,以附着、滑行、捕食、御敌。 实质组织充满在体壁内的器官系统之间,充满富含营养物质的液体,也被称为间质。
猪带绦虫-头节
生活史:终末寄主:人小肠内;中间寄主:猪。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病:成虫寿命最长达25年以上,每天新增10余节片,同时脱落10余片,每片含卵3—8万粒。 危害:引起人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失眠、乏力、头痛;猪囊尾蚴如寄生在人脑部,引起循环、呼吸紊乱,呕吐、昏迷等;寄生在眼部影响视力至失明。
皮肌囊的概念及结构
中胚层的分化,形成肌肉层。在进化上具有重要意义?两侧对称的出现对动物演化的意义?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2)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2)

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人,门静脉,肠系膜静脉。 雌雄异体,雄粗短,雌细 长,雄有抱雌沟。中间宿主是钉螺。尾幼与人体接触,经 皮肤侵入人体。
• 在体内的移行途径: • 尾蚴 皮肤 童虫 静脉系或淋巴系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毛细血 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肠系膜动脉 毛细血管 肝门 静脉
图32
2、盾腹亚纲(Aspidogastres):与上相似,体上 附着器呈分格状,故称盾腹。如盾腹吸虫 (Aspidogaster)。
3、复殖亚纲(Digenea):
体内寄生,吸盘1-2个,体后无复杂的固着器,成虫无 眼点,幼虫有退化的眼点。排泄孔一个,在体后端。生 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一般有两个以上宿主。依 寄生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肠吸虫,肝吸虫,血吸虫。 (1)华枝睾吸虫:如前述。 (2)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又名羊肝蛭, 1379年发现于羊肝中,1960年人体发现,但少见。流行 世界性的,中南美洲、欧洲、非洲常见,牛羊常被寄生, 可造成羊的大批死亡。
图35
头节:圆球形,直径约为一毫米, 头节前端中央为顶突,顶突上有 25-50个小钩,大小相间,内外 两圈排列,顶突下有四个圆形的 吸盘,这些都是适应寄生生活附 着器官。 颈节:头节之后,颈部纤细不分 节,与头节间无明显的界限,能 持续不断的以横分裂方法产生节 片,是绦虫的生长区。 节片:节片近颈部的窄小,愈近 后端的愈宽大,未成熟节片长小 于宽,成熟节片宽略相等,孕节 长方形。
(七)危害与分布
1、猪带绦虫病:就是人吃了“米猪肉”(猪绦虫幼虫) 患病。症状: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失眠、乏力、头痛, 儿童影响发育。 2、猪囊虫病:猪带绦虫的卵被猪吃了,猪就会感染猪囊 虫,猪带绦虫的卵被人吃了,人就患猪囊虫病,其症状: A、 脑部,癫痫,阵发性昏迷,呕吐,循环与呼吸紊乱;B、肌肉, 皮下组织:出现局部肌肉酸痛或麻木;C、眼部,视力障碍, 甚至失明。 此病为世界性分布,发病率不高。 本病流行与饮食习惯、猪的饲养方法有密切关系,吃生猪肉, 切生、熟食用同一菜板,野外放养,猪圈建在厕所旁边。

7 第六章-扁形动物

7 第六章-扁形动物

(3)摄食和消化 口、咽、咽鞘、肠(分3支主干,一支向前,2支向后,每支 主干又反复分出小支,小支末端封闭为盲管,无肛门) 肠壁:由一层内胚层来源的柱状上皮形成,其中空腔即为肠腔
(4)呼吸与循环
体表扩散作用进行气体交换,借助实质组织中的液体运送和 扩散新陈代谢的产物
(5)排泄与渗透调节: 为原肾管型 通过焰细胞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
2、来源:辐射对称→两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3、生物学意义: ①两侧对称为高级的对称形式,两侧对称动物身体有了明显
的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体制的分化与相应的机能的分
化有密切关系,如背司保护,腹司运动;
②向前的一端首先接触新的外界条件,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
觉器官逐渐向前端集中,使动物体运动方向固定(向前),使动 物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迅速、更准确,适应性更广泛;
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扁形动物由外胚层形成的单
层表皮和由中胚层形成的多层肌肉相互连接组成体壁,体
壁包裹全身,故又称皮肤肌肉囊
四、开始出现了器官、系统
(一)消化系统:
1、组 成:口――咽――肠(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2、特 点: ①为不完全消化系统;
②无任何消化腺; ③肠壁为单层细胞构成;
④具有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⑤是动物由水生进化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实质组织:
1、来源:中胚层,位于肠壁和体壁之内 2、结构:合胞体(网状) ①形成细胞 ②细胞间质(透明、含丰富蛋白质)
3、作用: ①贮存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 ②保护作用 ③运输营养物质和排泄物 ④具有分裂、分化或再生新器官的作用
三、体壁:具有皮肤肌肉囊(皮肌囊)
人和猪是姜片虫的终未寄主
3、日本血吸虫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四章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进化上的一次飞跃。
1
2
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大多数种类在浅海石块、海藻下隐居 生活,潮间带较为丰富。例如蛭态涡虫(Bdelloura)、平角 涡虫(Planocera)等。淡水种类多在溪流、湖泊等清洁的流 水石块下生活,例如真涡虫(Dugesia)、多目涡虫 (Polycelis)等。极少数种类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或 潮湿遮阴的地面,例如笄蛭涡虫(Bipalium)。
10
4、具有不完全消化系统(im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口、咽、肠,无肛门。
11
5、原肾管型排泄系统: 原肾管(protonephridium):原始的排泄管, 一端为盲管,另一端开口(排泄孔)的排 泄管。 原肾管是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 有排泄孔通体外。扁形动物的原肾管是由 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每一小分支的最 末端由焰细胞组成盲管。 主要功能:排除体内多于水分,兼有一定 的排泄作用。
6
中胚层的形成,引起了一系列组织、 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和机能 的进一步复杂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1)由中胚层分化出了结缔组织(填充组 织),用来储存水分和营养,增强了动物 的新陈代谢能力。
(2)中胚层分化出了体壁肌肉层,增强了 运动能力。
(3)中胚层还分化出来专门的生殖系统。 增强了动物的繁殖能力。
简单

杆状体



吸盘


有吸盘 小钩
节片


有Leabharlann 代表动物三角涡虫肝片涡虫
猪(牛)带 绦虫
18
第二节 涡虫纲 Turbellaria

05.扁形动物

05.扁形动物

吸收。一旦获得食物,被消
化的组织还可复原。
二、吸虫纲 (Trematoda):
• 约3000多种,全部寄生生活。内寄生多(脊 椎动物体内);外寄生少(鱼类、两栖类体 表)。
• 由于长期适应寄生生活,在形态和生理上发
生了一系列变化。
吸虫的主要变化:
1、体表的纤毛、杆状体消失。
2、感觉器官退化(无眼)。
7、生殖与再生:
• 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孔位
于口的后方。体内有精巢和输精
管,也有卵巢和输卵管。
• 有性生殖:
– 两虫腹面贴合, 交换精子,将 对方的精子暂 时贮存在受精 囊内,当卵巢 排卵时,从囊 内放出与卵结 合。
• 无性生殖:
– 多见。常从咽部断裂,发育
成两个个体。
– 若将涡虫切成数段,每一段 都能形成新的个体。 – 长期饥饿时,体内的组织器 官(除神经)可作为营养被
• 囊蚴进入人的十二指肠
内,囊壁被消化掉,幼
虫脱出,最终进入人的 胆管,一个月后变成成 虫。人是华枝睾吸虫的 终寄主。
• 防治:不生吃或半生吃
淡水鱼虾。
(三)吸虫纲分类:可分3个亚纲:
1、单殖亚纲 (Monogenea):
– 外寄生(鱼、两爬类的体 表),不更换寄主。
– 无口吸盘,体后有带钩的 附着器。
三、出现了原始的排泄器官:
• 即原肾管 (protonephridium),由身 体两侧的外胚层内陷形成。
四、神经系统:
• 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 —— 梯式神经系 统。神经细胞不完全集中在“脑”中,也分散 在神经索中,所以说是原始的。
五、生殖系统:
• 出现了生殖导管,即输卵管(oviduct)和输 精管(vas deferens)。

6 扁形动物门

6 扁形动物门

雄虫:粗短,乳白色,具口 吸盘和腹吸盘,腹吸盘之后 具抱雌沟
血 吸 虫 成 虫
雌虫较雄虫细长, 暗黑色口吸盘与 腹吸盘等大。
抱雌沟
寄生部位: 肝门静脉或者 肠系膜静脉 侵入虫态: 尾蚴 终末寄主: 人、牛 中间寄主: 钉螺 离开虫态: 虫卵
1随人的粪便入 水中在13-28℃ 的清水中孵出 毛蚴
4尾蚴经皮肤 侵入寄主,脱 去尾部成童虫
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两侧对称体扁平,消化不全三胚层; 梯式神经原肾管,吸虫绦虫营寄生。
扁形动物分类
(15000种,分3个纲)
I 涡虫纲 (三角涡虫) II 吸虫纲 (华支睾吸虫、血吸虫) III 绦虫纲 (猪带绦虫)
*那些特征是对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
*如何应对有害生物?
II 涡虫纲
涡虫纲的主要特征
绦虫纲的主要特征
1.全部营体内寄生生活,体由许多片构成,有 附着器官 。 2.感觉器官完全退化,消化系统完全消失。 3.体表的皮层有微毛。 4.雌雄同体,生殖系统发达,繁殖能力极强。 5.无自由生活的幼虫阶段,多数只有一个中间 寄主。
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区别为:
生活习性 消化道 杆状体 神经及感官 吸盘 节片 代表动物
2004
● 局部传播严重 ● 新疫区增加 ● 逐步向城市蔓延
如何应对??
张利娟等,2016. 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柑橘大实蝇 Tetradacus minax Enderlein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即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出发,
I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两侧对称、中 胚层出现) II 吸虫纲、绦虫纲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与 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III主要的吸虫和绦虫的生活史、危害和 预防。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入水后孵化成毛蚴 毛蚴:钻入为中间寄主钉螺进行无性繁殖,产生
母胞蚴和子胞蚴,子 胞蚴成就后释放出尾蚴 尾蚴:接触到人和牲畜皮肤时,利用吸盘及头腺
分泌物钻入体内,脱 尾部变成童虫,侵 入 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移行,到达 肠系膜静脉后继续发育。
三.重要的寄生虫--日本血吸虫--生活史 感染场所:
都睡了吗
一.主要特征
(六)呼吸
无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种类一般由 表皮进行气体交换,寄生种类则进行厌 氧呼吸。
(七)生殖和发育 A、生殖: 本门动物不仅有生殖器官,而且有复杂的
生殖导管,以及附属腺体。生殖细胞由 中胚层细胞发育而来。
一.主要特征
绝大多数雌雄 同体,有交 配行为(水 生到陆生的 重要条件)
腹面上皮细胞 外表面长有 纤毛。 ●基膜:为非细胞结构,有弹 性,位于表皮下面。
二.代表动物--- 涡虫--体壁
● 肌肉层:分为三层:
环肌:紧靠在基膜下
斜肌:位于中间,肌层薄
纵肌:位于内层,肌层厚
这种由单层上皮细胞和多层 肌肉相互连接而组成的体壁称 为皮肤肌肉囊,具有保护和运 动功能。
二.代表动物--- 涡虫 3. 消化系统
六.寄生生活适应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寄生生活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 适应结果:身体的结构部分退化,部分加强
取食方便而直接 对外界刺激的感应减弱 抵御寄主体内酶的侵蚀 固着在寄主体内的寄生部位
寄主转换过程中的大量死亡
消化和运动器官退化 神经和感觉器官退化 表皮特化成皮膜 产生固着器官吸盘、钩、爪等 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管生殖腔,生殖孔。 ▲ 雄性生殖器官:
精巢,输精小管,输 精管,储精囊,阴茎球 特点:
卵囊内的胚胎发育所 需的营养由卵黄细胞供 给。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二)生活史
成虫—卵—毛蚴、Βιβλιοθήκη 蚴及雷蚴(在沼螺体内)—尾 蚴(水中)—囊蚴(鲤科鱼及虾)—感染新寄主
中间寄主(宿主):具有更换寄主现象的寄生虫,其
性未成熟的寄生虫幼虫寄生的寄主,幼虫在中间寄主体内通过无 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幼体。
终末寄主(宿主) :具有更换寄主现象的寄生虫,
其成虫寄生的寄主。寄生虫在终末寄主体内通过有性生殖,产生 大量的受精卵,排出体外
特点:梯式(或梯型)神经系统,开始出现原始的 神经中枢。由“脑”向后分出若干纵神经索,在纵神 经索之间有横神经相连,形状如梯。凡是自由生活的 种类,感觉器官发达(如蜗虫的眼点和耳突);寄生 生活的种类感官退化乃至完全消失。
(七)生殖系统特别发达
特点:出现了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以及附属腺 体。
(八)生活方式复杂:扁形动物营自由 生活或寄生生活
三、吸虫纲的分类
(一)单殖亚纲(外寄生吸虫) 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 1. 三代虫 2. 指环虫
(二)盾腹亚纲(大部分内寄生) 生活史中有1个或2个寄主。 盾腹吸虫
(三)复殖亚纲 1. 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华支睾吸虫的特征比较
比较项目 体长(mm) 形态 肠 卵巢 受精囊 终末寄主 寄生部位 中间寄主
二、涡虫纲的主要特征(适应自由生活)
1. 表皮细胞有杆状体,腹面表皮有纤毛。 2. 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较发达。 3. 消化管较发达。 4. 绝大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 5.发育:有直接发育的,也有间接的,间 接
发育所经历的幼虫时期——牟勒氏幼虫。
三、涡虫纲的分类
1. 无肠目:无消化管,仅为 一团来源于内胚层的营养细胞。 如旋涡虫。
1、消化管有口无肛门 2、消化管壁仅由内胚层细胞组成(无肌肉层),摄食

动物学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6.1 教案

动物学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6.1 教案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第六章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教学目标或要求:掌握扁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理解三胚层的形成在进化上的意义;掌握涡虫纲、吸虫纲、绦虫纲的主要特征并能说出各纲代表种类的学名。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第一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这类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和中胚层。

一、两侧对称(bilateralsymmetry)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的体型,即通过动物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对称面(或说切面)将动物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因此两侧对称也称为左右对称。

从动物演化上看,这种体型主要是由于动物从水中漂浮生活进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结果。

已发展的这种体型对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1)可明显的分出前后、左右、背腹。

(2)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越来越向体前端集中,逐渐出现了头部。

(3)动物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使动物的感应更为准确、迅速而有效,使其适应的范围更广泛。

两侧对称不仅适于游泳,又适于爬行。

从水中爬行才有可能进化到陆地上爬行。

(4)两侧对称是动物由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

二、中胚层(mesoderm)在外胚层和内层胚之间出现了中胚层。

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体结构与机能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意义。

(1)中胚层的形成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引起了一系列组织、器官、系统的分化,为动物体结构的进一步复杂完备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使扁形动物达到了器官系统水平。

(2)中胚层的形成,促进了新陈代谢的加强。

由中胚层形成复杂的肌肉层,增强了运动机能,再加上两侧对称的体型,使动物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摄取更多的食物。

消化管壁上也有了肌肉,使消化管蠕动的能力也加强了。

这些无疑促进了新陈代谢机能的加强。

(3)由于代谢机能的加强,所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增多了,因此促进了排泄系统的形成。

扁形动物开始有了原始的排泄系统——原肾管系。

(4)由于动物运动机能的提高,经常接触变化多端的外界环境,促进了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发展。

第6章-扁形动物门

第6章-扁形动物门

1.4 消化系统
不完全消化系统--自由生活类:有口无肛门; 寄生类:消化系统趋于退化(如吸虫) 或完全消失(如绦虫); 肠是由内胚层形成的盲管。
1.5 排泄系统---原肾管
原肾管(体内封闭,体外开口) 由身体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的, 具许多分支的排泄管构成,有排 泄孔通体外。分支末端由焰 C(帽C和管C)组成盲管。 功能:调节渗透压、也排出多余 的水分和一些代谢废物。
(4)呼吸和循环 无特殊的呼吸、循环器官 (体表;实质组织液体) (5)排泄系统----原肾管型 焰细胞收集液体废物,经 排泄管由体背面的排泄孔 排出。
(6)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一对脑神经节,两条粗大 的腹神经索,许多横神经相连 感觉器官:
眼点:一对,不能成像,只能辨 明暗。特点: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司味 觉;嗅觉;触觉
涡虫纲Turbellaria 生活方式 体表 体壁 大多数自由生活 纤毛 典型皮肤肌肉囊 吸虫纲Trematoda 均寄生 无纤毛 具吸盘 合胞体结构 绦虫纲Cestoida 高度适应寄生生活 无纤毛,头节具吸盘、小钩 合胞体结构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发达,具眼、耳突等
脑 神经索、梯形神经系统
趋于退化
不发达 梯形神经系统 趋于简单化 有口、咽、食管、肠 厌氧呼吸 具焰细胞的原肾管
中国血吸虫病的过去和现在
50年代 病人数(万) 1,100 流行县 381 钉螺面积(亿M2) 148 感染牛数(万) 60 2003年 105 108 34 5
4. 绦虫纲
(对寄生的高度适应)
4.1 绦虫纲的主要特征
① 全内寄生; ② 成虫扁平带状,体分头节、颈部、节片3部分; ③ 附着器官(吸盘、小钩等)集中于头节; ④ 体表纤毛消失,亦无棘,感官完全退化,消 化系统全部消失; ⑤ 皮层具微毛,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吸收寄主 的营养物质; ⑥ 生殖器官高度发达,每一成熟节片都有一套 雌、雄生殖器,繁殖力强大; ⑦ 多有一个中间寄主。

动物学 6-1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动物学 6-1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焰细胞
原肾
帽细胞 管细胞
排泄管 排泄孔
特点:焰细胞吸收实质内多余的水分和溶于水中的代谢 废物,并靠纤毛束的摆动,将以水流汇集到排泄管,经 体背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只有排泄孔一个对外开口。
(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典型的梯形神经系统 一对脑神经节向后伸出两条粗大 的腹神经索,中间有许多横神经 相连。 感觉器官: 眼点:一对,因没有视网膜,不能成 像,只能感光。 特点: 避强光,趋弱光 耳突:一对,富有感觉细胞,耳突 具化学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和水 流感受器功能.能感受味觉和嗅觉 在体表还分布许多触觉细胞。 脑神经节附近有平衡囊
三、涡虫纲的分目
根据消化管的形态,有无,将涡虫分为四目,已知 1.500种涡虫。 1、无肠目(Acoela):体小,长1-2毫米,无消化管 靠内胚层多核细胞行细胞内消化,无排泄系,无 原肾管,直接发育,海产,如旋涡虫(Convoluta)。 2、单肠目(Rhabdocoelide)(大口虫目 Macrostomida):体小长0.5-15毫米,有口,咽, 肠呈管状或囊状,不分支,口位于前端。多生活 海水或淡水中,少数生活于湿土中或寄生,如直 口涡虫(Stenostomum),微口涡虫(Microstomum)。
根据肠干的有无,简单或复杂,可以将涡虫分为四个目,即无肠 目,单肠目,三肠目,多肠目。
(三)、循环和呼吸
无专门的循环和呼吸 系统 • 循环功能: 由肠道和实质组织 来执行 • 呼吸功能: 由于扁平的体形与 身体体积相比具有 较大的表面积, 依 靠表皮的渗透和扩 散进行皮肤呼吸。
(四)、排泄系统
身体两侧 各有一条弯曲而分支的原肾系统(来 源于外胚层)。
八、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
◆营自由生活的种类(如涡虫纲)分

动物学课件:扁形动物门

动物学课件:扁形动物门

2.皮肌囊derm-muscular sac
杆状体rhabdite:表皮细胞具有杆状体,是 由实质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的成杆细胞分 泌而成,当虫体遇到刺激时,杆状体被排出 体外,弥散为有毒性的粘液mucus,供捕食 或御敌
2020/7/4
13
2020/7/4
14
gastrodermis
2020/7/4
1.两侧对称在进化上的意义Evolutionary status of bilateral symmetry 2.中胚层的形成和意义Mesoderm formation and status 3.皮肌囊derm-muscular sac 4.无呼吸器官和骨胳no respiratory organ or skeleton 5.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不完全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incomplete digestive system, no anus. 6.排泄系统excretory system 7.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Nervous system and sense organ 8.生殖reproductive system
第六章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概述Summary 第二节 涡虫纲Turbellaria 第三节 吸虫纲Trematoda 第四节 绦虫纲Cestoda 第五节 扁形动物的系统发展Phylogeny
2020/7/4
1
第一节扁形动物门概述Summary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main characteristics
由表皮(单层)和肌肉层(环肌,斜肌,纵肌)组成, 背腹肌连接身体的背腹面
4.无呼吸器官和骨骼
no respiratory organ or skeleton

扁形动物课件

扁形动物课件

猪绦虫(Taenia solium)
7 扁形动物门
形态结构: 体长2-4M,由700-1000个节片组成 身体分三部分: 头节:生有吸盘和小钩, 以附着在肠粘膜上。 颈部:纤细不分节片, 能不断分裂产生节片,是绦虫的生长区 节片:身体的其余部分由许多节片组成。 依椐生殖器官成熟情况分三种类型: 未成熟节片:宽大于长,内部构造尚未发育完 全。 成熟节片:近方形,内有生殖器官、神经和 排泄管。 妊娠节片:长大于宽,其它器官消失,只存充 满卵的子宫。
各种涡虫
各 种 涡 虫
扁形动物
一、涡虫(Turbellaria) 自由生活,体表、腹 面有纤毛,肠道发达。 蜗虫(Euplanaria), 生活于淡水溪流的石块下。 1.形态 体长10-15mm,身体 扁平柔软,头部有一对耳 突。背面灰褐色,腹面灰 白色,密生绒毛。 2体形:身体呈两侧对称也 称左右对称。这样的体形 能够使运动更加准确有效, 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

7 扁形动物门
扁形动物各纲鉴别特征
涡虫纲 吸虫纲 体表 有纤毛 有皮膜 肠道 发达 简单 吸盘或口钩 无 有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 寄生生活 (生活史中 有自由生活 阶段) 寄生生活 (生活史中 无自由生活 阶段)
绦虫纲
有微毛


7 扁形动物门
四、寄生生活适应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寄生:指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 从而摄取被寄居的生物体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 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制是相统一的,而这种统 一又必然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根椐这一原理,寄 生性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动物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一 系列相应的变化。 寄生生活的环境条件:简单而稳定 适应结果:身体的结构部分退化,部分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虫寄生于人、猫、狗等的肝胆管内。
2 体壁: 体壁: 皮层: 皮层: 合胞体层 基膜: 抗消化酶, 基膜: 抗消化酶,有弹性 肌肉层: 肌肉层:环、纵。 作用: 作用:1)保护,抵抗寄主消化酶。 保护,抵抗寄主消化酶。 2)直接吸取营养(渗透性)。 直接吸取营养(渗透性)。
华 枝 睾 吸 虫 形 态
基膜: 基膜:非细胞构造 肌肉层:环肌、纵肌、 肌肉层:环肌、纵肌、背腹肌 皮肌囊和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实质,合胞体, 2)皮肌囊和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来源于中胚层的实质,合胞体, 连成网状,网间充满液体与变形细胞。 连成网状,网间充满液体与变形细胞。 功能:贮存养分、运输代谢产物、再生等。 功能:贮存养分、运输代谢产物、再生等。
神经系统: 6 神经系统: 梯形,咽旁神经节: 条纵神经、横神经。感官退化。 梯形,咽旁神经节:6条纵神经、横神经。感官退化。
生殖系统: 7 生殖系统: 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 雄:精巢一对,2输精小管, 精巢一对, 输精小管, 输精管,储精囊→雄生 输精管,储精囊→ 殖孔(腹吸盘前) 殖孔(腹吸盘前) 雌:卵巢一个,输卵管与受 卵巢一个, 精囊,劳氏管、 精囊,劳氏管、卵黄总 管相通,成卵腔, 管相通,成卵腔,梅氏 腺(一部分成卵壳,一 一部分成卵壳, 部分润滑)。 部分润滑)。 虫卵小,黄褐色,有卵盖,有肩峰,底端园有豆点状小刺, 虫卵小,黄褐色,有卵盖,有肩峰,底端园有豆点状小刺, 似灯泡,含毛蚴。 似灯泡,含毛蚴。
再生能力强: 再生能力强:(1)必须大于一万个细胞,再生有极性。 必须大于一万个细胞,再生有极性。 (2)吸收:卵、卵黄,内部器官。 吸收: 卵黄,内部器官。 神经系统不受影响
第三节 吸虫纲
代表动物——华枝睾吸虫 一 代表动物 华枝睾吸虫 (一)形态结构 外形:体扁平、透明具树枝状睾丸,前略窄,后略宽。 1 外形:体扁平、透明具 ,前略窄,后略宽。 长10-25mm,宽3-5mm。 10-25mm, mm mm。
5)厌氧呼吸 6)感官退化 7)生殖系统发达: 雌雄同体,可同体受精也可 生殖系统发达: 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幼体生殖, 异体受精,幼体生殖,高生殖率 8)内寄生:生活史复杂,通常有二个或三个寄主 内寄生:生活史复杂, 外寄生:生活史简单, 外寄生:生活史简单,只一个寄主 生活史复杂有更换寄主现象( 华肝蛭) 4 生活史复杂有更换寄主现象(如:华肝蛭) 受精卵→毛蚴(入第一中间寄主: 受精卵→毛蚴(入第一中间寄主:螺)→胞蚴→雷蚴→尾 胞蚴→雷蚴→ 蚴离开螺→第二中间寄主→囊蚴→终末寄主所食→ 蚴离开螺→第二中间寄主→囊蚴→终末寄主所食→成虫
三 吸虫纲分类
(一)单殖亚纲 为外寄生,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 为外寄生,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主要寄生 鱼类、两栖、爬行等的体表和排泄器官内。常缺口吸盘、体 鱼类、 两栖、 爬行等的体表和排泄器官内。 常缺口吸盘、 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上有锚和小钩,眼点有或无, 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上有锚和小钩,眼点有或无,排泄孔 一对,开口于体前端。 一对,开口于体前端。 三代虫: 1 三代虫: 扁平纵长, 扁平纵长,体后端的固 着器16 16个小钩 着器 16 个小钩 两个大 为卵胎生, 锚。为卵胎生,胚胎内 有胚胎。 有胚胎。 危害:鱼苗、春花鱼、 危害:鱼苗、春花鱼、 死亡。 死亡。 指环虫:前端四个瓣 2 指环虫:前端四个瓣 状头器, 个眼点, 状头器,4个眼点, 体后有圆形固着盘, 体后有圆形固着盘,中 央有两个大锚, 央有两个大锚,边缘有 14个小钩 个小钩, 14个小钩,钩于寄主鳃 上使呼吸困难浮头, 上使呼吸困难浮头,严 重时可死亡。 重时可死亡。
7)生殖:无性:缢裂(不均等横分裂)成两个(咽后) 生殖:无性:缢裂(不均等横分裂)成两个(咽后) 有性: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有性:雌雄同体、异体受精。 雄:精巢,输精小管,储精囊,阴茎(基部:单 精巢,输精小管,储精囊,阴茎(基部: 细胞腺体,前列腺) 开口于生殖腔。 细胞腺体,前列腺),开口于生殖腔。 雌: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黄管, 卵巢,输卵管,卵黄腺,卵黄管, 阴道,通入生殖腔。受精囊(交配囊) 阴道,通入生殖腔。受精囊(交配囊)。
6)神经和感官
(图 )
梯形神经:脑一对,腹神经索一对, 梯形神经:脑一对,腹神经索一对, 横神经。 横神经。 感官:一对眼点: 色素细胞、感光细胞) 感官:一对眼点:(色素细胞、感光细胞) 只辨明暗。 只辨明暗。 一对耳突:味觉,嗅觉. 一对耳突:味觉,嗅觉. 触觉细胞: 触觉细胞:表皮内 对食物正向反应,对光线负趋性. 对食物正向反应,对光线负趋性.
第一节 扁形动物门主要特征 (一)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意义:使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 两侧对称意义:使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是动物由水生 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中胚层 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2)促进组织、 促进组织 意义: 意义:1)减轻了内外胚层的负担; 2)促进组织、器官的分 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 形成了实质组织, 化,达到了器官系统的水平;3)形成了实质组织,有 贮水、养料功能,使动物抗旱和耐饥; 贮水、养料功能,使动物抗旱和耐饥;4)分化出肌肉 组织,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机能; 组织,增强了动物的运动机能;5)是动物由水生到陆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三)皮肤肌肉囊 皮肌囊:中胚层产生的肌肉( 斜肌) 皮肌囊:中胚层产生的肌肉(环、纵、斜肌)与外胚层形成的 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保护机能, 表皮相互紧贴而组成的体壁,保护机能,如:扁形动 环节动物。 物、环节动物。
(二)生活史
图 623
人食未熟的鱼被感染 肝
终寄主
卵随人粪入水中
成虫 华 鲤科鱼 (第二中间寄主 第二中间寄主) 第二中间寄主 (人肝胆管中 卵 人肝胆管中) 人肝胆管中 枝 后囊蚴 毛蚴 睾 (鱼肌肉中 鱼肌肉中) 鱼肌肉中 吸 胞蚴 虫 尾蚴 雷蚴 的 生 活 尾蚴逸出螺体 毛蚴在螺体 史
卵被沼螺吞 食在螺体内 孵出毛蚴
异体受精形成卵囊,直接发生(海产多肠类为间接发生) 异体受精形成卵囊,直接发生(海产多肠类为间接发生)
螺旋卵裂 牟勒氏幼虫期:卵圆形,体表具纤毛, 牟勒氏幼虫期:卵圆形,体表具纤毛,有8个纤毛叶游泳用, 个纤毛叶游泳用, 有脑、眼点、 有脑、眼点、口。营漂浮生活,经变态发育为多肠目涡虫. 营漂浮生活,经变态发育为多肠目涡虫.
3)消化系统:包括口、咽、肠三部分 消化系统:包括口、
口:在腹面,咽可以从口中伸出(球状、管状) 在腹面,咽可以从口中伸出(球状、管状)肠、多肠。
无肠目
单肠目
三肠目
多肠目
无专门的呼吸、 4)无专门的呼吸、循环器官 呼吸: 呼吸:体表 循环: 循环:网状实质组织中的液体 5)排泄系统: 排泄系统: 原肾:焰细胞收集到毛细胞 收集管)两侧大排 收集到毛细胞( 原肾:焰细胞收集到毛细胞(收集管)两侧大排 泄管,体背侧十几对排泄孔排出。 排泄孔排出 泄管,体背侧十几对排泄孔排出。
3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口(口吸盘),咽(富肌肉质),食道,二肠支,无肛门。 口吸盘) 富肌肉质) 食道,二肠支,无肛门。 食物: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胆管内分泌物。 食物: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胆管内分泌物。 贮藏:糖原、脂肪。 贮藏:糖原、脂肪。
呼吸系统: 4 呼吸系统:无 排泄系统: 5 排泄系统:分支原肾 左右排泄管汇合成S型排泄囊, 左右排泄管汇合成S型排泄囊,排泄孔体后端
(二)生活史:图 生活史: 复杂,有更换寄主现象。两个体外生活期(转移寄主) 复杂,有更换寄主现象。两个体外生活期(转移寄主) 卵,毛蚴,尾蚴。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毛蚴,尾蚴。囊蚴为感染期,经口感染。 多个寄主: 多个寄主: 中间寄主: 中间寄主: 第一寄主:沼螺(纹、中华、长角),肠,肠淋巴。 第一寄主:沼螺( 中华、长角) 肠淋巴。 第二寄主:淡水鱼、虾肌肉中。 第二寄主:淡水鱼、虾肌肉中。 终末寄主: 终末寄主:人、狗、猫肝胆管中。 猫肝胆管中。 生殖:无性: 生殖:无性:幼体生殖 有性: 有性:配子生殖
(六)神经系统及感官 梯形神经: 梯形神经:脑及若干纵行神经索及各神经索之间的横神经 比网状神经显著进步. 比网状神经显著进步. (七)生殖和发育(牟勒式幼虫) 生殖和发育(牟勒式幼虫) 大多雌雄同体。 1 大多雌雄同体。 2 中胚层产生固定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中胚层产生固定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固定的生殖腺及生殖导管。 出现交配和体内受精, 3 出现交配和体内受精,这是由水生到陆生的主要条件之一 (八)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 潮土、肉食性。 1 自由生活:海、淡、潮土、肉食性。 寄生生活:寄生动物体表或体内,摄取动物的营养。 2 寄生生活:寄生动物体表或体内,摄取动物的营养。
(二)复殖亚纲:图 复殖亚纲: 内寄生,生活史复杂,包括有性与无性生殖的世代交替。 内寄生,生活史复杂,包括有性与无性生殖的世代交替。 并需二个以上寄主,一般幼虫的寄主是软体动物。 并需二个以上寄主,一般幼虫的寄主是软体动物。
1 肝片吸虫(羊肝蛭) 肝片吸虫(羊肝蛭) 虫体大,长 20-40mm , 宽 5-13mm, 体 mm, 13mm mm, 虫体大 , 20-40mm 表有细棘, 前端头锥。 腹吸盘略大于 表有细棘 , 前端头锥 。 口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前面。 口吸盘,生殖孔在腹吸盘前面。 消化: 口 、 咽 、 食道、 盲肠、 肠外侧 消化 : 食道 、 盲肠 、 分出很多的侧枝。 分出很多的侧枝。 生殖:精巢两个树枝状前后排列,卵 生殖:精巢两个树枝状前后排列, 巢一个鹿角状,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 巢一个鹿角状,劳氏管细小无受精囊, 卵椭圆形,淡黄褐色,充满卵黄细胞。 卵椭圆形,淡黄褐色,充满卵黄细胞。
沼螺 内发育繁殖 (第一中间寄主 第一中间寄主) 第一中间寄主
二 吸虫纲主要特征:
1 营外、内寄生 营外、 有机结构在系统发展上与涡虫最近: 2 有机结构在系统发展上与涡虫最近: 1)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 两侧对称、三胚层、 2)体形:扁平叶状 体形: 3)原肾管排泄 3 对寄生生活适应: 对寄生生活适应: 1)产生外皮层 2)无纤毛、杆状体 无纤毛、 3)吸盘 4)消化系统退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