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实施细则
1依据标准:
GB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部分试验基材的规定
GB/T13477.3-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3部分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
的方法
GB/T13477.5-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
GB/T13477.6-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6部分流动性的测定
GB/T13477.8-2003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2.型别
按组分分:单组份和双组份,分别用1和2表示。
按基材分类:金属M,玻璃G,其他Q
产品标示:适用于金属、玻璃的双组份硅酮结构胶标记为:2MG GB16776-2003
3.技术性能
产品物理力学性能
4 试验条件
4.1标准试验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5试验项目
5.1外观
5.1.1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起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宜分散的析出物。5.1.2双组份产品两组份的颜色应有明显区别。
5.2下垂度试验温度:(50±2)℃
5.2.1试验器具:
下垂度模具流平性模具鼓风干燥箱(50±2)℃钢板尺(0.5mm)聚乙烯条(厚度≤0.5mm,长度≤1mm)
5.2.2试件制备:
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之。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制备试件时应注意:
a)避免形成气泡;
b)在模具表面上将密封材料压实;
c)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
d)放松模具的聚乙烯条。
5.2.3试验步骤:
试验步骤A: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中,模具的延伸端向下,放置24h。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试验步骤B: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中,使试样的外露面与水平面垂直,放置24h。然后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
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只能重复一次。
5.3挤出性
5.3.1试验器具:
聚乙烯挤胶筒(177ml)挤出器(试验体积250ml或400ml)空气压缩机(200±2.5)Kpa 恒温箱(5±2)℃秒表0.1s 天平0.1g 玻璃量筒1000ml
5.3.2 试验步骤:
采用聚乙烯挤胶筒,装填容量为177ml,不安装挤胶嘴,挤胶气压为0.340Mpa,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的时间,精确到0.1s。试验次数为一次。
5.3.2.1单组份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将活塞和活塞环装在一起,放入挤出筒中,活塞换的一侧朝向挤出孔。将试样填入挤出筒中,勿混入空气,将填满的试样表面修平,然后将前盖、滑板、孔板及后盖装在挤出筒上。
使滑板处于关闭状态,将组装好的挤出器与空压机相连接。使挤出器置于(200±2.5)Kpa的空气压力之下,在整个过程中保持压力稳定。
测试之前先挤出(2~3)cm长得试样,使试样充满挤出器的挤出孔。
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一次挤完挤出器的试样,同时用秒表记录所需的时间。根据挤出筒的体积和所用的挤出时间计算试样的挤出率(ml/min),精确至1ml/min。
5.3.2.2多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按要求混合均匀后立即填入挤出筒。
A法将蒸馏水倒入带刻度的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出筒中往盛有水的量筒挤入大约20ml试样,记下所用时间,同时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增量,记作试样第一次挤出的体积(ml)。第一次挤出应在各组分开始混合后15min时进行。
上述操作至少重复三次。及每隔适当时间挤出大约50ml试样。记录每次挤出时间和挤出试样的体积,计算各次的挤出率(ml/min)。描绘除混合各次挤出时间间隔与挤出率的关系曲线,读取产品标准规定或各方商定的挤出率所对应的时间,即为适用期。
B法以(200±2.5)Kpa的压缩空气从挤出筒中挤出试样至天平上,挤出50g~100g,记录挤出时间。称取挤出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1g。然后每隔适当时间重复一次,第一次挤出应在各组分开始混合后15min时进行。
上述操作至少重复三次。计算各次的挤出量(g/min),根据试样的密度计算各次的挤出率(ml/min)。
5.4适用期
双组份样品按要求混合后装入挤胶筒内,密封尾塞,从两组份混合时开始计时,20min 时按测定挤出性A法进行,应不大于10s,试验次数为一次。
5.5表干时间
5.5.1试验器具
黄铜板19mm×38mm×6.4mm 模框(钢或铜内部25mm×95mm;外形50mm×120mm;厚度5mm)玻璃板(80mm×130mm×5mm) 聚乙烯膜(2张25mm×130mm 0.1mm厚) 刮刀无水乙醇
5.5.2试样制备:
用丙酮等清洗模框和玻璃板。将模框剧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多组分试样在填充签应按要求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停驶制备两个试件。
5.5.3试验步骤
按GB/T13477.5-2003中A法: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止一定时间,然后在试样表面纵向1/2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从试样表面在15s内匀速揭下。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注:表干时间的数据修约:
表干时间少于30min时,精确至5min。
表干时间在30min至1h之间时,精确至10min。
表干时间在1h至3h之间时,精确至30min。
表干时间超过3h时,精确至1h。
5.6硬度
在PE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到期;揭去PE膜制的试样,采用A型硬度计试验。
5.6.1试样
试样厚度至少6mm。若小于6mm,可用不多于3层,每层后度部小于2mm的光滑、平行试样进行叠加。但这样所测得的结果和在整块试样上所测得的硬度不能相比较。
试样必须有足够的面积,使压针和试样接触位置距离边缘至少12mm,式样的表面和压足接触的部分必须平整。
5.6.2步骤
5.6.2.1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