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兼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遵循

合集下载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

毛泽东指出,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 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 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矛盾的普遍性
指矛盾存在 于一切事物的发 展过程中,事事 有矛盾;每一事 物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自始至终 的矛盾运动,时 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 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 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 用。
地 震
海啸
战争
48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
二是非爆发式飞跃
物种的演变、猿 到人的转化、人们世界 观、人生观的改变等都 是非爆发式飞跃。
49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事物的质变采取什么样的飞跃形式, 取决于事物的性质及其所处的条件。
事物的质变“依事物 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 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 转化为他事物。” 毛泽东
35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 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 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 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36
事物的量
量是事物本质所固有的,量同 事物不可分离。事物总是具有一定 量的事物,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
数和形的概 念不是从其它任何 地方,而是从现实 世界中得来的。
37
事物的量
注意:量和事物不 是直接同一的。
2、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矛盾推动了事物的发展。一般来说,内 部矛盾称为事物发展的内因。外部矛盾称 为事物发展的外因。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 系主要表现在: 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 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唯物辩证法(联系5、发展3、矛盾6 + 创新2)(共16条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观(5条原理)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四、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五、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_论十大关系_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

_论十大关系_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贡献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东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很多弊端和不适于中国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 情之处。他在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运
论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毛泽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强调对外国经验要进行科学
东的《论十大关系》从酝酿、准备到成型,充分体现 地鉴别,批判地继承,他指出:一些缺点和错误,他
(三)党和非党的关系 建国之后,在抗日反蒋斗争中形成的以民族资 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主的许多民主党派,还继续 存在。关于以何种态度对待他们,毛泽东提出了与 前苏联不同的“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即有意识地 留下他们,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团结有爱国 心的民主人士,改善与他们的关系,尽可能把他们 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即使对是持反 对意见的民主人士,也要给予他们表达反对意见的 机会,骂得有理,我们接受,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对 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比较有利。毛泽东还指出, 各党之间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这一原则的提出 不但减少了其他党派对共产党的敌对,反而使他们 更信服于共产党的领导。长期以来,我们对各民主 党派的态度始终如此,用事实肯定了毛泽东所采取 的态度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就是这一科学原则的最好体现。 (四)正确处理民族问题 毛泽东认为,我们必须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 关系,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 的社会主义祖国。要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 义,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来共同努力于建设伟大的 社会主义祖国。目前,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其“坚 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少数民族风俗 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原则都是毛泽东民族关系 思想的体现。 (五)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当代中国研究所前所长李力安在《沿着建设由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导 论 前 进 — ——纪 念 < 论 十 大 关 系>讲话发表 40 周年》一文中指出,虽然《论十大关 系》还没有明确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 题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主题”的著名论断,但已经 孕育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

2014【实质新增考点最强解读】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2014【实质新增考点最强解读】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

【实质新增考点最强解读】唯物辩证法与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辩证法的规律运动的,这种客观的辩证法反映到人们的思维中,就是主观思维的辩证法运动。

列宁把这称之为彻底而全面的辩证法的发展观。

胡锦涛用辩证法理论研究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揭示了它们的特殊发展规律,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问题。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处处闪现着辩证法的光芒,体现着辩证法的思想,是一个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与马原理结合点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它深刻体现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发展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科学发展强调人的发展的主体,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动力,体现了依靠人民谋发展、促发展和发展为人民的辩证统一。

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发展中以人为中心,把人摆在第一位,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以人为本,马原理中特别需要注意和复习的知识点:“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人”,“人的本质属性”“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唯物辩证法结合点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协调进步,体现了辩证法的矛盾论。

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理论,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

两点是有重点中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善于抓重点和主流。

“两点论”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的整体,解决好重点和全面的辩证法问题,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

唯物辩证法11个原理

唯物辩证法11个原理

1、对立统一原理原理: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全面地看问题;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相互转化原理原理:矛盾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3、普遍性原理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4、特殊性原理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原理: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方法论:学会正确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6、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

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抓中心、抓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学会“弹钢琴”。

7、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

方法论:认识事物既要全面,又要抓住本质和主流。

8、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原理: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破解信访难题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破解信访难题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破解信访难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既是把科学发展观用于实践、指导工作的过程,让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过程,也是对我们的思想进行科学理论武装,培养科学思维习惯,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提高按科学规律工作能力的过程。

近年来,我市群众信访虽然出现了“四个下降”的良好局面,但群众信访一度时期出现动辄越级上访甚至进京上访倾向,个别群众甚至缠访、闹访、非正常上访。

由于信访问题,往往是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实际问题与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参与者的合理诉求与不合法的手段相互交织,处置难度加大。

在当前,破解信访难题,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中之重。

结合我个人的学习调研,感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破解信访难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正确处理破解信访难题与服务发展的关系,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落实在增强破解信访难题的政治责任上我们学习、领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信访工作中,不断破解信访难题,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就是用实际行动维护稳定,服务发展、服务大局。

一是难题不破,发展就要受阻。

信访工作不是中心,但它影响中心。

信访矛盾堆积,发展就会受影响。

只有稳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方面,要看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信访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任务繁重而艰巨。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中央修订了《信访条例》,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干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办、国办转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关于中央和国家机关定期组织干部下访的意见》、《关于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化的意见》,中央纪委和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信访局颁布了关于对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实行信访工作责任追究的《解释》和《规定》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信访工作法规制度体系,极大地椎动了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不断强化了责任主体的责任,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1)两个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和发展(2)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3)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4)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反相成)(1)同一性: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取得什么成就,但存在什么问题;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示: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A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心病心来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材施教。

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针对。

③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冠李戴、良莠不分,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材料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材料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材料标准实用文案文档唯物辩证法知识点总结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总之。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2、〖方法论〗:(1)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发展观(4条原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①两者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这一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标志性词语:四、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标志性词语:五、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把握事物的性质,抓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标志性词语:六、“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重点论”指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抓住重点和主流;“两点论”指要恰当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九课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九课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 人。
典型案例分析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 个统一体之中。 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一定 条件下); 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 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 劳逸结合。 6、物极必反; 7、否极泰来; 8、乐极生悲; 9、因祸得福; 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1、吃一堑,长一智; 12、失败是成功之母: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典型案例分析
• • • • 1、见微知著; 2、一叶知秋,一燕知春; 3、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4.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 的普遍性。 • 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 • 6、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在复杂事物的许多对矛盾中 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 对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 起决定作用 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对某一事物的 性质起决定作用 着重把握矛盾的 主要方面,抓主流。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

辩证唯物论三大原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原理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下面分别进行详细介绍: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①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而不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二、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简而言之,即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运用唯物辩证法看统筹兼顾

运用唯物辩证法看统筹兼顾


对外开放
国内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 量关系表式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是物质的稳定性的数的界限 把握关节点 寻求最佳适度

例:

1979年深圳成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在 政府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之下取得了很好的发 展。之后一批批的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的出 现都促进了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 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大家也都 知道的西部大开发是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 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 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 平、巩固国防。”2000年1月,国务院成立 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我们并没有说把 精力一味的放在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沿海 发达地区,而在2000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策 略。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 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 性的统一; 要求我们对待事物要采取科学分 析的态度。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新 兴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 都会遇到各种阻难。在统筹兼顾 中统筹是建立在充分发挥各方面 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的统筹; 兼顾是一种整合和优化。协调好 各种利益关系所必需的。 促进新兴事物的发展

以上通过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对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的的分析,我们可以 发现统筹兼顾是科学的也是正确的,符合唯 物辩证法。坚持统筹兼顾,对于在共同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党内 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 素都调动起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 的全部工作,我们的一切方针、政策、计划、 措施,都必须立足于统筹安排,把各方面的 积极性都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 使之发挥最有效的作用,以推动改革开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原理

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原理

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原理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向世界推出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在西方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

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是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哲学理论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决定的。

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强调历史上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这一矛盾斗争也被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与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现代哲学的优秀成果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适合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体系,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汲取其人文内涵,重视人的本质,形成“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突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反映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的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推崇实践观念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知行合一,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创造真正的知识财富和产业财富。

实践是对知识的检验和升华,实践是推动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把握先机,才能不断地适应时代的需求并实现持续发展。

四、强调统筹兼顾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认为,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统筹兼顾的发展思路,既要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又要注重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要注重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求快求大,统筹各方面资源,把握好关键节点。

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不同开发水平和不同阶段的发展,以增进人民的福祉和国家的治理效力。

五、提倡和谐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唯物辩证法追求和谐发展,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建设,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开发与科学技术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与统一,打造幸福美好的现代化社会。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后思考题答案

【绪论】1.结合所学的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和适用性。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思想渊源和主观条件。

经济社会根源: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实践基础:劳资之间的矛盾引发了无产阶级的反抗。

工人起义的失败从反面说明,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就迫切需要形成科学理论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吸收的人类的优秀成果。

主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但善于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而且他们首先是革命家,他们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他们毕生的使命都是和争取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密切联系,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这些各方面的条件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成为必然。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第一,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理论指南,是一面指引全人类前进的光辉旗帜。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研究三大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石。

第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

第四,马克思主义是青年大学生提高政治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

2.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观点评价: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理论武器,当然要为无产阶级服务,因此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然而,判断理论或者思想是否具有科学性,归根到底,从真理角度看,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价值角度看,要看它是否有利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

探讨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探讨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探讨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摘要:水利工程建设的有效管理是工程效益的重要保障。

水利工程工作往往涉及的范围较广,通常有经济、自然等很多领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通常有安全管理和调度运行两方面,同时包括与之相对应的组织机构的管理和建设。

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的模式较为落后,往往无法最大程度发挥施工效益,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严重脱节。

在目前水利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需要坚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印证理论,不断开发先进的改进措施和方法,通过对体制进行革新、加大工程安全管理力度和改良调度工作等手段,实现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以改革和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印证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措施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是最大程度发挥施工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整个水利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由于施工体制和管理活动等各个方面的弊端与不足,导致水利工程出现严重的老化等安全问题,人为的对水利工程的破坏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施工效益的最大程度发挥,对水利工程和周边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各层级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不断地对水利管理职能进行强化并对科学有效的水利管理新措施进行不遗余力的研发,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水利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新的生机。

我党在第十八次全国党代会上对水利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深刻理解我党十八大的会议精神,并且切实地在水利管理工作中进行全面贯彻和落实,必然成为在未来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为了真正在水利管理中融入科学发展观,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各个方面来对日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进行理解,一步一步对长期以来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顽疾进行根治。

1.全面加大对体制的改革力度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任务是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内容即对物质生产力的发展,理论上科学发展观是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点不动摇的。

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唯物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它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自然界的现象与规律,进而实现对自然界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无限发展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它主张“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理。

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各自保持自身的矛盾、冲突和斗争,并通过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实现发展。

例如,自然界中的夜与昼、寒冷与炎热、湿度与干燥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自然界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 自然界中的事物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从微观到宏观都呈现出矛盾和对立统一的特征。

例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和水分的条件,过度或缺乏都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异常。

2. 自然界的发展变化遵循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统一的斗争实现的。

自然界中的各种物质也是在矛盾和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例如,生物的演化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适应环境的竞争而实现的。

3. 唯物辩证法为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界提供了科学方法。

在对待自然界的研究时,我们需要根据事物的具体特点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只有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和利用自然界的力量。

三、唯物辩证法对自然界管理和利用的指导1.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

唯物辩证法强调理性对待自然界,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来进行管理和利用。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生态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和土地利用方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不能片面追求一方面的利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需要。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依法管理,科学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兼顾是对唯物辩证法的遵循
世界万物处在普遍联系之中,联系是客观的。

遵循事物之间的客观关系也就是遵循客观规律。

一个事物存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那两者之间一定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

整体决定部分
部分不能决定整体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影响的。

整体的性能状况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因此
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因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中,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

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

其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

而统筹兼顾就是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兼顾各方。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区域发展,就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提高人的素质和人力资源能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机统一。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自身的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立足于扩大内需,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协调。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就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做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力与责任相一致,既维护中央的统一领导,又更好地发挥地方积极性。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就要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既切实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要深刻认识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内政和外交的紧密联系,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用好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综上所述统筹兼顾的发展方法就是对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关系方法论的遵循,而统筹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因此将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法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