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城市建设史简述

合集下载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究

主要产业园区分布

策略4:建设“高效、绿色、低碳、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推进区 域交通一体化

统筹规划轨道交通网,实现公交一体化 整合货运枢纽,构筑区域物流集散平台 提升拓展港口功能
区域物流基地 无水港 沈阳铁路外环
通海铁路通道
装备制造业与都 市物流中心
沿海港区
东部铁路通道
铁路网规划图

优势突出 交通枢纽与互联网、工业优势、文化优势 一定优势 金融商务、区域物流 较大差距 区域开放与区域经济合作、科技创新、国际交流
国家战略决定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当前我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重点在于对 接日韩的产业转移,推动俄蒙地区的资源合作开发与商品交易,合作的基础依然 是工业经济及其相关的金融、商贸、物流、科技等方面内容。而沈阳的文化在东 北亚地区的认同度最高,也有利于促进跨国的合作交流。 因此,沈阳应在世界领先的装备制造造业、国际性大通道建设、临空经济、国际 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方面率先发力,尽快成为国家谋划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棋子。
城市
沈阳 大连 长春
工业基础
综合实力强 专业工业 专业工业
国际化职能
文化基础、商贸 基础 国际贸易、休闲 旅游 制造业的国际影 响力
门户与枢纽规划
国际铁路、东北亚航空枢纽 国际海港门户和空港枢纽
哈尔滨
专业工业
跨国商贸物流基 础
远期的对俄、北美航空枢纽地位突出
乌兰巴托 沈阳 北京 首尔 成都-重庆
哈尔滨
策略5:整合自然、 文化与休闲旅游资 源建设区域绿道网, 推进文化旅游一体 化

滨水休 闲项目


统筹沈阳都市区 的各类资源,建 设国家级文化与 旅游产业区,构 筑都市绿网 以水系和主要风 景旅游区为载体, 建设四大区域绿 道 建设四个区域性 旅游集散中心

中日对峙背景下的自主城市建设——近代沈阳商埠地研究

中日对峙背景下的自主城市建设——近代沈阳商埠地研究

本为主。预备界位于副界 西侧、 紧邻 满
铁 附属 地 在 13 年 “ ~八 ” 事 91 九 变 后被 满 铁 附属 地兼 并 .融 入 了附
属 地 的空 间体 系 。 23 土地 自主经营 .
要 经 营 方 针, 商埠 地 依 靠 商 业投 资 和 经营 而繁 荣 。
年 官 商 合办 的 奉 天 纺 纱 厂 在 北 正界 选
理( 第六条 )。 由此可见,商埠地 的
土 地 经 营属 于 中国 地 方政 府 .税 务 和
德、 日等国领事馆集 中在 北部.是沈
阳近 代 的 领 馆 区。 以张 ( 霖 ) 家 作 氏 族 公司 为代 表 的 三畲 公 司” 在正 界 内 租 地 有 4块 之 多, 合 计 面 积 达 1h 3m


三畲公司是 张作霖 家族企业 .主要经 营粮栈 、油坊 等.资本百余万元 除 此之外还有其他奉系军阀的产业 。
12 9 0年 代 张 作 霖 下 令 在 北 正 界 和 副 界 分 别 建 设 北 市 场 和 南 市 场 ,其 目的在 于 吸 引 商 业 资本 ,控 制 商 埠 地 土 地 流 失 .与 附 属 地 形 成 竞 争 。北 市
租金也 由地方政 府确定并收取 ,商埠
土 地 出 租 方 式分 为 年 租 和 永租 ( 租 永 以4 O年为 限 ) .地 块 按 好 坏 划 分 等 级 , 每 年 的租 地 金 额 也 由地 方政 府 进 行 调 整 .租 地 的面 积 以 及 土 地 的 转 租 等 也 有相 应 的 规定 。 埠 地 内土 地 按 位 置 和 条 件 划 分 为
24 商埠 地 发展 策略 .
料及管理保存、各项器械使 用与保管 。 商埠地 的道路 系统 由南北 向的经路和

沈阳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浅析

沈阳城市建设文化传承浅析
维普资讯
长 江大学学 报( 自科版) 20 年 3 第3 第 1 农学卷 06 月 卷 期
J unl f a g eU i ri ( a c dt Ma. 0 6 Vo. o 1ArSi ora o n t nv s yN t i i Y z e t S E ) r2 0 . 13N . gicV
记载以来第一次出现“ 沈阳” 这个名字 公元 1 6 年 , 38 明朝为了便于控制和管辖东北地区的女真和蒙古等 少数民族, 建立 了军事组织性质的“ 卫所”称之为“ 阳中卫城” 这时的城呈方形 , , 沈 , 四面辟门 , 有十字形 的 街道, 是较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模式 。清天命 十年( 公元 1 2 年) 清太祖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 阳迁到沈 65 ,
I I 中国传 统文 化在 沈阳城 市建 设 中的体 现 .
沈 阳地 区 的人类 活动 可以追溯 到 720年 前 新 乐文 化 时代 , 天 位 于 沈 阳北 部 的 新乐 遗 址就 记 载 着 0 今
这 段古 老 的历史 。但 直至 两千年 前 , 阳还 只是一 个普 通 的村落 。公 元 前 3世 纪 , 国进 兵辽 东 , ] 沈 燕 中原
[ 收稿 日期] 0 5—1 —1 20 0 8 【 者简介] 作 熊 媛 ( 9 1 )女 , 1 8 一 , 湖北 荆 州 市 人 , 京 林 业 大 学 园 林 学 院 在 读 硕士 生 北
维普资讯
长江大学 学报 ( 自科版)
20 年 3 06 月
沈 阳城 市 建 设 文化 传 承 浅 析
熊 媛 ( 京 业大 林学 北 0 3 北 林 学园 院,京而 0 ) 8
[ 擅要] 文化是城 市存在 的根基和发展 的动 力, 然而在全 球化 的今 天, 大城 市 的新 区开发 和 旧区改建 已经使

建国60周年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调研

建国60周年沈阳市基础设施建设变化调研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建设一个优美、文明、创新,有循环性和创造力并可持续发展的新东北,以提升东北地区的综合实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010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为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特别是沈阳经济区规划出台以来沈阳城市人居状况的改善与发展,我于2010年7、8月间走访沈阳市各个角落,访问普通市民,最直接地了解他们的切身感受。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沈阳居民生活环境基本情况沈阳是东北第一大城市,全国第四大城市,拥有780万人口(其中城市人口540万)。

沈阳市一座历史悠久的重工业城市,有众多大型国有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许多“第一”——新中国第一台车削普通机床、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台50万伏超高压变压器、第一台125万吨挤压机等等一系列辉煌成就。

辽宁省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而沈阳市,则是长子的脊梁。

改革开放后,面对新的体制与机制,外资民营以及市场经济的压力,沈阳的国有企业难以适应与转向,纷纷陷入经营不善、濒临破产的困境。

厂房衰败、污染严重,大量的黑烟和废水污染了沈城的天空和河水。

沈阳曾一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

经过三四年的治理(搬迁工厂、优化生产、浑河治臭、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这座重污染城市,却奇迹般地摘掉了“黑帽子”,还在2004年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

如今的沈阳,已经实现全年大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和碧水、蓝天、绿树的宜居环境。

沈阳市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许多老旧、弃管小区的存在。

沈阳市内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建设的小区多数是工厂集体建设的家属宿舍,住户们上班是工友,下班是邻居。

随着这些企业的关停与破产,小区失去了应有的维修与环境保障。

文化名城的脚步——沈阳城市建设发展史

文化名城的脚步——沈阳城市建设发展史

文化名城的脚步——沈阳城市建设发展史文化名城的脚步——沈阳城市建设发展史【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的历史沿革,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阶段。

从距今6000—3000年前的新乐文化到现如今的城市。

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是辽东半岛与松辽平原来往的要冲,是东北三省与中原内地的交通枢纽,是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沈阳的历史沿革;沈阳城市建设;【提纲】一.总述二.沈阳的历史沿革1.早期民族变迁与城市功能的确立2.满族文化初步的形成与都城建设3.东西方文化交融发展4.小结三.如今的沈阳城仍在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1.沈阳经济区城镇布局2.城市空间布局3.沈阳空间发展重点【正文】一.总述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是辽东半岛与松辽平原来往的要冲,是东北三省与中原内地的交通枢纽,是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也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

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

沈阳除东部丘陵地带外,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比较温和,适于人类繁衍生息。

二.沈阳的历史沿革1.早期民族变迁与城市功能的确立沈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973年在城区北陵公园西侧发现的新乐文化遗址证明,早在72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

迄今所知,他们是沈阳最早的开拓者。

沈阳远古居民的活动范围多在辽河和浑河两岸。

从这个地区已发现的80多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来看,他们所处年代较新乐文化遗址稍晚,距今约6000——3000年前。

战国末,即公元前3世纪,燕国开拓辽东,设辽东郡。

从此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迅速传入,促进了辽东地区的发展。

公元前128年,西汉在今沈阳设候城,为辽东郡所属18县之一,是中部都尉治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116年,金兵大败辽军占领沈州。

2.满族文化初步的形成与都城建设1123年,金太宗吴乞买在攻占辽西后,又将山海关内外迁、润、来、隰四州居民迁来沈州。

13世纪初,蒙古兴起,蒙军与金兵反复争战于辽东,沈州城毁于兵燹。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

沈阳名称沿革与古城建置1. 引言1.1 沈阳名称的来源沈阳这个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当时沈阳被称为“盛京”,意为繁盛的都城。

据史书记载,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朝后将此地定为京师,取名“盛京”。

随着历史的变迁,元朝时期,沈阳被改称为“辽阳”,东北行省的治所也设在此地。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沈阳改名为“沈阳”并设为东北行省的都城,此后沈阳便沿用至今。

沈阳这一名称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解释。

一种说法是因为明太祖洪武年间,有一位郭姓将军在沈阳设帐练兵,他非常喜欢书法,每逢暇时便把自己创作的字画挂在帐幕上以便练习,后人便称其为“书阳郭侯”,后来沈阳就改名为沈阳。

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当地有一座山,山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秫秸,秸秆在风中摇曳,当地人称之为“沈沈”或“旋旋”,太祖朱元璋听说后很高兴,便将沈阳改名为“沈阳”。

沈阳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都城,其名称的来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了解。

1.2 沈阳古城的重要性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北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底蕴。

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沈阳古城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军事据点之一,曾经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通过对古城的研究,可以了解明清时期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军事布局以及社会风貌,对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之一,其规划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高超水平。

探究沈阳古城的建置过程和规划布局,有助于了解古代中国城市规划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沈阳古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传统价值观念。

保护和传承沈阳古城,能够传承古代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技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发展。

沈阳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保护,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市文化的繁荣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浅析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浅析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浅析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作者:姜文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文章提出了沈阳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4个阶段,亦即由“方城—板块拼接—圈层结构—多中心结构”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沈阳;空间结构;演变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沈阳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是东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古代、近代、现代不同时期也表现出不同特点,从最初的传统内城外郭的方城--双中心结构的形成--板块拼接—圈层结构—多中心的探索与形成。

这种城市空间结构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必将提高沈阳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土地资源最大优化配置,为沈阳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十字大街”到“内城外廓”加“井”字形的方城早在7200年之前,沈阳地区就出现了人类活动。

秦汉时期,开始在浑河以北建设城邑,经历辽、金、元、明等时期的不断完善和拓展,逐渐形成了以“十字大街”方城为雏形的沈阳城市空间结构。

盛京时期,沈阳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形成了“内城外郭”加“井”字形路网的传统城市空间形态。

1898 年的沈阳,作为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的中心,继续延续老城的发展,形成象征皇权,以步行五里为范围的城市。

2 双中心结构到板块拼接为了加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和统治,沙俄修建中东铁路,并于1903年将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日本,后日本将其该段铁路更名为满洲铁路。

1927年随着沈哈、沈大、沈吉、京沈铁路的建设和沈阳站满铁附属地和部分商埠开发,给沈阳城市空间结构组团跳跃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用地在铁路导向下跳出旧城,形成了以传统旧城中心与沈阳站中心并存的双中心城空间格局。

这时期的主要规划是1931年编制的《奉天都邑计划》(1938-1953 年),是由伪满洲国政府、日本方面和关东军三方共同编制,旨在解决城市无限扩展建设,这是沈阳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总体规划。

确定规划区面积40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150万,采用网状放射路网,明确功能分区,提出用环状绿带隔离建成区。

沈阳城市规划简介

沈阳城市规划简介
沈阳城市规划简介
09级建筑学 夏淼
城市简介
沈阳,辽宁省省会, 沈阳,辽宁省省会, 省会 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 中国 个副省级城市 之一,中国七大区域 之一,中国七大区域 中心城市之一 之一, 中心城市之一,中国 特大城市, 特大城市,东北地区 最大的国际大都市, 最大的国际大都市, 东北地区政治 金融, 政治, 东北地区政治,金融, 文化,交通,信息和 文化,交通,信息和 旅游中心 中心。 旅游中心。同时也是 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 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 基地之一 之一, 基地之一,被誉为共 和国长子,素有“ 和国长子,素有“东 方鲁尔”的美誉。 方鲁尔”的美誉。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向东扩展到抚顺市界
在新规划中,沈阳中心城区规划结构为“一主、五副、 在新规划中,沈阳中心城区规划结构为“一主、五副、一个风景 一主是指主城,规划范围644平方公里,规划主城通过南拓 平方公里, 区”。一主是指主城,规划范围 平方公里 扩大发展空间,延续金廊服务功能跨越浑河向南拓展, 金廊服务功能跨越浑河向南拓展 扩大发展空间,延续金廊服务功能跨越浑河向南拓展,在浑南新 城区构筑城市新都心,形成浑河南北两岸均衡发展的态势。 城区构筑城市新都心,形成浑河南北两岸均衡发展的态势。 “五副”是指在主城外围建设的功能完善的五个副城,分别是 五副”是指在主城外围建设的功能完善的五个副城, 蒲河新城、铁西新城、沈抚新城、航空新城和永安新城。 蒲河新城、铁西新城、沈抚新城、航空新城和永安新城。 一个风景区是指东部的棋盘山风景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保护、 一个风景区是指东部的棋盘山风景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保护、 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风景旅游功能区。 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风景旅游功能区。 规划预计, 规划预计,到2020年,沈阳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将达到 年 715平方公里,而目前沈阳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是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而目前沈阳的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是500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在记者看到的规划草图中,未来20年的沈阳中心城区向东将一直 在记者看到的规划草图中,未来 年的沈阳中心城区向东将一直 扩展到抚顺市界。 扩展到抚顺市界。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以沈阳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以沈阳为例

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以沈阳为例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沈阳城的建设始于1625年,自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

本文将以沈阳为例,详细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

一、沈阳城的建设与发展沈阳城的建设始于1625年,当时的皇帝是明朝后期的明思宗朱权。

由于明朝当时经济、政治继承困难和对辽东地区的特殊战略需求,沈阳成为了国家防御的前哨。

1623年朝廷在这里开始了筑城工程,耗费巨资建成了长城、外城、内城、皇城、宫城、禁城等城池,同时修建了一系列的官署、寺庙、府第等设施。

沈阳城的建设历时15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之一。

沈阳城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经历了明清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多次改变和补充。

从沈阳城最初的城池布局可以看出,沈阳城遵循“八卦”城池布局。

城池以长城为整体,由东南、西南、南、西北、东北、北、东、西等八个方向的城门和城墙组成。

这种城市空间布局直接反映了古代中国重视“天人合一”,将宇宙的方位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中。

沈阳城的建设也受到当时的军事策略的影响。

其城池系统紧密结合驻防的军事需求,城墙高大厚实,城门笃固有力。

明清两代,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沈阳城也迎来了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建筑样式更趋多样化,如明代的遗址、清代的古建筑、近现代的军事设施等。

二、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历史文化名城空间布局模式是指一座城市在长时间底层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及其发展演变方式。

沈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空间布局模式体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文化、时代特点。

1. 大马路住宅区沈阳城的城市空间布局模式中,大马路住宅区是一个非常独立和具有特色的空间。

它由一条长约1600米、宽约20米、铺着青石板的宽广街道组成,建设时期在清朝康熙年间。

在这条大马路上,许多富家大户、名人雅士的府第围绕而建,形成了成排的砖木结构、青灰瓦面的高大大院落,这里成为了清代沈阳城最具特色的住宅区之一。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范本模板】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范本模板】

近代沈阳城市建设的历史变迁【内容提要】沈阳的城建史十分悠久,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城郭,但是,古代沈阳城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基本上属于防御性质的城,到了近代,随着政治\经济\外贸\移民等多重社会因素的变迁,沈阳城才呈现出了现代化的城市格局,沈阳城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侵略,晚晴政府的新政,新军阀的独裁统治以及伪满政府的专政,缺乏统一有效的政府管理导致沈阳城市的建设随着统治者的意志而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城区形成了迥异的风格,致使城市规划建设缺乏有效衔接,城区发展极不均衡,但不可否认的是,沈阳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背景因素的协同作用下才走向了城市的近代化。

【关键词】近代沈阳城市建设沈阳市今辽宁省省会,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它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东部,境内多为平原,间有丘陵和山地地貌,沈阳的自然资源丰富,辽河\浑河\秀水河流经境内,充沛的水资源孕育了沈阳厚重的城市文明,使其成为东北城市中历史悠久的一座古城。

春秋战国时期,沈阳属燕国的军事重地,设有哨卡,屯有大量兵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36郡,沈阳隶属辽东郡,至西汉时期,沈阳已初步建成城廓,因驻扎有大批军队及随军家属而被成为“侯城”,成为辽东郡所属的十八县之一,到了唐代,沈阳改为“沈州”,92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将东丹国南迁辽东,修筑土城,发展生产,沈州成为辽太祖,太宗的私城,相对独立于东京,具有较高的政治和军事地位,元代改沈州为沈阳。

1388年,明沈阳中卫城指挥闵忠奏请朝廷改建沈阳城,获准,沈阳开始了有确切史料记载的城防建设,沈阳城由土城转化为防御极强\规模宏大的砖石质城,成为防御性质的军事重镇,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迁都于此,沈阳遂成为后金政权的政治\军事中心,努尔哈赤在沈阳城大兴土木,加固城墙,拓宽城池,同时修建了汗王宫,旗王宫,十王殿等大型建筑。

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建立了清王朝,在沈阳城进行了十余载的改建,扩建工程,主要体现在城市加高加固,四门改为八门,规划设计城内交通主干道,以“井”字形大街贯穿东西南北,同时“创天坛\太庙\建宫殿\置内阁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衙署,建文庙,修学宫\设阅武场,而京阙之夫模大备,于是更名盛京",井字型街道将内方城划为9个城区,皇宫即建在正居中的街区内,其余8个城区和8门分别由八旗镇守,保护中心皇室的安全,军政合一的统治方略在城市规划中得到了良好的诠释,盛京城由此在整体上完成了基本的规划设计,形成了“内方城,外圆廓,圆廓外四方四塔寺,方城内部井字型街,方城圆廓内八条射线连八门”的城市格局,沈阳市后金政权建立以来第一个建筑规模最大,建筑样式最精美都城设置最完善的都城。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变,城市的空间布局发生变化,产生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

反之,城市布局又反映出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是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本文纵观沈阳城市建设历史,探索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空间结构沈阳市1.1古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1.1.1古代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古代沈阳城市大致经历了诞生期、发育期、成熟期和蜕变期,从原始居民点衍生,经历军事哨所(燕斥候所)、军事要塞(汉代侯城)、军事私城(辽沈州),发展到交通枢纽(金沈州)、东北重镇(元沈阳路、明中卫城),至一国之都(清盛京),清政权迁都北京后作为“龙兴之地”蜕变为清陪都。

总结古代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城市形制经历“口”字形土城——“田”字形方城——“九宫格”棋盘式——内方城、外圆郭,双重城邑体系;城市交通网络经历了“十”字形街——“井”字形街——蛛网形道路网。

1.1.2古代沈阳的社会空间结构在此阶段,沈阳的社会空间与居住空间出现了一定的等级分化。

皇宫居于内城正中,下设的六部两院等官府衙署布局于皇宫前的街坊,沿街而建。

皇宫后面为繁华的街市。

王公贵族居住于内城的东西及北侧,环绕皇宫,呈现簇拥拱卫之势。

宫殿群左右间隔一段距离建太庙和社稷坛,但后被拆除。

城市建设基本体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建城理念。

内城与外城之间所住则多为从事农耕的平民百姓。

但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统治时期,沈阳的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并没有出现隔离。

主要原因是此时对外矛盾远大于内部矛盾,统治者的关注点与主要力量集中于对外防御,城市建设侧面反映了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甚至呈现出城市空间与宫殿空间叠合的独特建设形制:努尔哈赤建东路殿宇群时甚至未设围墙(现有红墙为后期加建),且“宫殿分离”,所住王宫建于城中北门附近,登殿朝政需穿越城市。

此时皇宫与城市可谓完全交融。

沈阳城市文化

沈阳城市文化

结束啦 谢谢 !
文化名人
京剧界素有“南麒北马关外唐”的说法,而曾与周信芳、马连 良先生齐名的“关外唐”,就是沈阳京剧院的著名京剧大师唐韵笙; 评剧界更有“韩、花、筱”三大流派称鼎全国。如今韩少云、花淑兰 两位艺术家已经先后离我们而去,但她们的艺术已经传承下来。说起 沈阳文化名人,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个名单。从世界闻名的钢琴家郎朗, 到笑醉全国人民的赵本山,大雅大俗,静动生韵,有的站在高雅艺术 的顶尖位置,有的高举东北地域文化的大旗。我市在着力打造文化名 人的同时,还请进更多代表一流文化的知名乐团来沈阳演出。“十五” 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了让沈阳市民能够欣赏和感受高雅艺术的魅力, 每年都举办高水准的新年音乐会。沈阳杂技演艺集团相继引进高雅艺 术。2003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施特劳斯王朝乐团莅沈演出, 让沈阳人度过了一个激情之夜;2004年的沈阳新年音乐会,俄罗斯托 木斯克国立爱乐乐团来沈演出;2005年的新年音乐会,来自钢琴诗人 肖邦故乡的波兰爱乐管弦乐团为沈阳奉献了精彩的演出。2004年8月, 沈阳杂技演艺集团成功引进的美国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演出 八场,观众一万多人,让沈阳人尽情享受了顶级的艺术大餐。
当代建筑
张氏帅府是清末民初时期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其 坐落于沈阳市的沈河区,又被称为大帅府及少帅府,总面 积约为1.6万平方米,四周由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所围, 分为东、西两院,都有着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在花园的 北面,有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层罗马式的青砖 洋楼,这里曾作为他的公署。一楼作为接待中外要员的会 客场所,用于商定军机大事;二、三楼是其办公以及居住 之用。在一楼正中的会客厅,陈列着两只老虎标本,因而 称为老虎厅,这里便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处决杨宇霆和常荫 槐事件之所。这里的建筑既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 又突显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习惯。作为帅府内宅的 第三院落,现在被设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 的展厅。

沈阳东北之都的历史与现代力

沈阳东北之都的历史与现代力

沈阳东北之都的历史与现代力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辽宁省省会。

作为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沈阳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城市。

本文将介绍沈阳的历史和现代化进程。

一、历史沈阳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辽东地区就有了人类的活动。

公元前300年左右,齐国在辽东地区设置了膺卢县,这是沈阳的第一个行政区。

随后,这里相继设立了代郡、辽西郡等各种行政区划。

到了后来,辽东地区逐渐成为了各个朝代的重要领地。

在唐朝时期,这里是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不断侵扰的地区。

此后,辽宁地区被建立了辽夏、金等政权,直到明朝建立后,辽宁成为了明朝的一个东北边疆省份。

在清朝时期,辽东地区被划分为辽东、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管辖的地区,直到中华民国成立后,这里才正式划分为辽宁省。

二、现代化进程近年来,沈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下面将分别介绍。

政治方面:沈阳市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辽宁省的省会。

沈阳市人民政府是市政府的执行机关,负责制定和实施市政府的各项政策。

在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和政协的带领下,沈阳市政府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

经济方面:沈阳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

在2000年之前,沈阳经济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沈阳市开始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

目前,沈阳市已经形成了以汽车、机械、工程机械、钢铁、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并且正在加快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文化方面:沈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辽宁省文化中心。

在文化保护和传承方面,沈阳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和修缮。

同时,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沈阳市也积极扶持和推进,吸引了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入驻。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沈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快速进展。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沈阳市已经建成了7条地铁线路,并且正在建设拥有11条地铁线的综合交通枢纽。

沈阳城市建设简史[1]

沈阳城市建设简史[1]

摘要沈阳的建城史有2300多年,早在72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

沈阳在清以前的封建朝代就是一座重要的城市,是我国一座少有的完整的历史古城。

沈阳近代的城市建设,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城市部分区域精心规划,而各区域间独立发展,自成系统,各自为政,导致沈阳的城市布局分散零碎,没有统一性。

沈阳现代的城市建设,在建国后的三个不同时期的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关键词沈阳城市建设史城市总体规划现象分析沈阳市城市建设史概述及现象分析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东北连接华北的枢纽。

沈阳同样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沈水(今浑河)之北而得名。

沈阳地区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对新乐遗址考证,早在72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从公元前300年左右设立侯城起,沈阳的建城史已有2300余年。

一、清以前城市建设史沈阳的旧城位于今天沈阳市的东部,在唐代时已有城镇雏形,在唐代称为沈州。

金代这里是女真、渤海、契丹和汉族人民杂居的小城市。

元代称为沈阳路,归辽阳管辖,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在史料上。

明改称沈阳中卫。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改建了城池,城内街道成井字形,中央为皇城,即今日看到的旧城区。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一直为陪都,历来受清政府的重视。

小结沈阳在封建时代就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元代之后沈阳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明代它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边关重镇。

明末清初建都于此,满清进京后一直为陪都。

城内有规模宏大,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沈阳故宫,康熙年间又增筑了外城。

沈阳历来在军事防御、政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因而在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是我国一座少有的完整的历史古城。

二、近代城市建设史沈阳近代的发展,始于沙俄修建中清铁路南满支线,在现有南站地区建设铁路租借地,沈阳老站舍及附近几座主要建筑物,车站广场的三条放射形干道,都是沙俄时代的产物。

沈阳城市起源与发展简述

沈阳城市起源与发展简述

一、沈阳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沈阳已有2300年的建城史。

沈阳的新乐遗址是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较早的一处古人类生活的聚落遗址,距今已有7200年的历史。

沈阳历经夏、商、周,借助良好的自然条件,原始农业得到发展,较稳定的粮食产量、农业生产促进了大批农村聚落产生。

战国时,燕在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度激烈转变的当口,在东北由弱到强。

经过疆土的扩展,后在东北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沈阳就隶属辽东郡。

1958年-1965年,沈阳郑家洼出土的文物证明:早在两汉以前、战国以后,这里就已有城郭和人烟了。

两汉时期沈阳已有了最早的名称——侯城,属辽东郡。

侯城管辖着辽东郡中部的大量村镇并且是有一千多名常驻士兵的军城。

侯城的军事地位高于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侯城在东汉遭到了破坏,侯城的和平安定和建设发展遭到空前的毁灭。

在魏时,司马氏强迫数十万人迁居中原,汉以来得到充分发展的辽沈经济区被破坏,侯城从此湮灭。

虽在晋时今沈阳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经过被高句丽的占领仍然没恢复昔日的繁荣,甚至是社会倒退。

隋唐时,辽东得到收复,唐王朝只是注重政治领有和军事占领,汉侯城时的封建社会形态仍然无法重现。

沈阳的正式建城是在辽代沈州的建立,沈州当时属于东京道辽阳府管辖,是一个中等城镇,以汉人为主。

金时沈阳自身发展得到了进步和提高。

金沈州城内设坊,周围乡村设社,坊和社是第一次出现在今沈阳地区历史上的基层政权组织。

明昌四年金沈州有户36892,金末时达到18万多人,是东北地区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城市。

沈州城经过金末又遭到了破坏,变成一片废墟。

蒙古占领辽东后沈州复建,用来安置高丽降民,1296年改为沈阳路。

一百年间经济虽然有恢复和发展,但天灾战火频仍,始终没有恢复到辽金时期的水平。

1388年明朝对沈州城进行重建,新建的沈州城极为宽阔、壮观,周围为九里三十步,城高为二丈五尺,并改名为沈阳中卫。

关于沈阳城市的

关于沈阳城市的

关于沈阳城市的沈阳古称“盛京”,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沈阳曾是清朝的都城,因此留下了许多宫殿和寺庙。

其中最著名的是沈阳故宫,它是中国仅次于北京故宫的宫殿建筑群,被誉为“清朝建筑艺术的活化石”,是沈阳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此外,还有东陵和沈北新区的北陵等历史古迹,为沈阳增添了不少历史文化魅力。

除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外,沈阳也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

盛京森林公园、沈水湾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景点,为沈阳增添了浓厚的绿色色彩。

这些自然景点,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同时,沈阳还有许多著名的园林景点,如沈阳北陵公园、海滨花园等,各具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作为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沈阳拥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

它拥有着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发达的工业体系,是东北地区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沈阳经济实力雄厚,产业结构多元化,拥有着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多个支柱产业,为城市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沈阳还拥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在文化领域,沈阳也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

它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沈阳,有着许多著名的文化场所,如沈阳观赏园、沈阳科学宫、沈阳艺术博物院等,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场所。

此外,沈阳还有着活跃的文学艺术界和音乐舞蹈界,培养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人才,为城市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沈阳还是一座充满活力和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它拥有着现代化的城市设施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沈阳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城市,拥有着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沈阳还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资源,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沈阳简介介绍

沈阳简介介绍
沈阳简介介绍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历史背景文化特色旅游景点经济概况社会民生未来展望
01
CHAPTER
历史背景
沈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就出现了新乐文化。
古代文明
高句丽王朝
清朝发源地
高句丽王朝在沈阳地区建立过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沈阳是清朝的发源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旅游景点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是辽宁省省会,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有着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美食。
04
CHAPTER
经济概况
产业结构
沈阳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其中制造业占据较大比重,同时正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型。
03
02
01
19世纪末,沈阳成为了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开始了近代工业化进程。
工业革命
1904年至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沈阳成为了战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日俄战争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沈阳,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
沈阳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城市,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
加大城市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能源等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先进制造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优势领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地区的建设发展历程及其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第一部分沈阳地区的城市建设历史过程 (2)
一、古代至明末时期沈阳地区的发展 (2)
1.1 古代时期 (2)
1.2 周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2)
1.3唐代至明末时期 (2)
二、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的沈阳地区 (3)
三、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沈阳地区发展概况 (3)
3.1 鸦片战争后至清朝灭亡期间 (3)
3.2 辛亥革命后至九一八事变期间 (4)
3.3 九一八事变之后至新中国成立时 (4)
四、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沈阳地区的发展 (5)
第二部分沈阳地区城市建设发展各阶段背后的原因简析 (5)
一、古代至明末时期 (5)
二、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 (6)
三、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时期 (6)
四、新中国成立后至今 (6)
参考文献 (6)
北部为羁縻卫所,
年创建的南关天主教堂,其建筑于1900年义和年),沙俄修建南满铁路,同时,在今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