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探索
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与节能技术
![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与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5bdb5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f.png)
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与节能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混动汽车在市场上的销量越来越多。
混动汽车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新型动力系统,其发动机热管理与节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混动汽车发动机热管理的关键问题,并介绍几种常见的节能技术。
一、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问题发动机热管理是指对发动机工作温度进行有效控制和调节的技术手段。
在混动汽车中,由于同时存在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发动机热量的分配和利用就显得尤为复杂。
首先,混动汽车的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热量分配需要平衡。
燃油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电动机则可以通过回收制动能量等方式将一部分热量转化为电能,从而减轻发动机的负荷。
如何合理分配两种动力来源的热量,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发动机热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次,混动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需要精确控制。
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将发动机产生的过多热量散发出去,以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冷方式,而混动汽车由于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复杂性,需要更加精细的温控技术,确保两者的工作温度都在合适的范围内,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最后,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回收技术需要进一步提升。
燃油发动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废热,而传统汽车往往将这部分废热直接散发到大气中。
混动汽车可以通过热回收技术将这些废热重新利用起来,用于加热驾驶舱、启动辅助设备等,从而降低额外能源的消耗,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率。
二、混动汽车的发动机热管理与节能技术1. 循环冷却系统循环冷却系统是一种能够在发动机工作周期中根据需要改变冷却介质流动路径的技术。
这种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情况和温度需求,智能地调整冷却液的循环路径,确保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温度在合适范围内。
2. 废热利用技术废热利用技术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废热重新利用起来,以提高整车的能源利用率。
目前常见的废热利用方式包括利用废热加热驾驶舱、座椅和制动液等,以及用废热提供辅助动力,如启动辅助发电机。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0b1e0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7.png)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交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汽车的高耗能和高排放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的能效和排放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节能和环保水平。
因此,节能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目前,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喷技术传统的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是喷油器雾化油气进入气缸中燃烧,会产生较多的烟尘和其他有害物质。
而直喷技术可以将燃油以高压的形式喷入气缸中,更好地控制燃油的量和喷射时间,从而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2. 燃烧控制技术燃烧控制技术是以EFI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气变量阀门控制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为核心,通过计算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更加精准的燃油供应和点火时间控制,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燃烧和能耗的降低。
3.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是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改善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温度和密度,增加燃油的燃烧效率,从而降低能耗和排放。
4. 停止启动技术停止启动技术是通过自动停机和启动技术,实现汽车在红灯等短暂停车时间内不消耗燃料,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当前,上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领域,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和发达国家。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对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分析,到2025年,策略性技术的应用将能达到节省约4.5亿吨石油和减少700万吨碳排放的目标。
在国内,尽管上述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车型上得到了应用,但是总体还存在着应用水平低、推广难度大、需要更新专业技术等问题。
因此,汽车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合作,共同推动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展。
三、未来展望随着全球节能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将持续发展。
未来,节能技术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技术水平也将不断提升,从而实现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汽车交通。
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7b437e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8.png)
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研究与应用
汽车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汽车燃油消耗,减少
CO2和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参考内容:
1. 轻量化技术:使用轻量化材料,如铝、镁、碳纤维等,以降低汽车的整体重量,从而降低汽车的油耗和排放量。
2. 燃油喷射技术:采用电子喷油系统,通过精确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使燃油充分燃烧,从而提高燃油效率。
3. 启停技术:利用电子系统控制引擎启动和关闭,当汽车停车或者缓慢行驶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以减少无用燃油消耗。
4.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通过自动控制车速、加速、制动等行驶方式,以提高汽车燃油效率。
5. 新能源汽车技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等新能源汽车,通过采用蓄电池、超级电容、电动机等技术,从根本上减少了油耗和排放。
总之,汽车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降低用户的运营成本,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96c754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e.png)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然而,汽车的使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汽车节能技术汽车节能技术是指通过改进发动机、车身结构、轮胎和传动系统等方面,减少汽车的能源消耗,降低汽车的排放量,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 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是汽车最主要的能源消耗部件。
因此,改进发动机技术是实现汽车节能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发动机技术有以下几种:(1)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是一种将燃油直接喷入汽缸内部进行燃烧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喷油器喷油方式,缸内直喷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从而提高燃油利用率,减少排放量。
(2)缸内混合式技术缸内混合式技术是一种将空气和燃油混合后再注入汽缸进行燃烧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汽油发动机,缸内混合式技术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和排放量。
(3)电动化技术电动化技术是指将电动机和电池等电力设备应用于汽车中。
相比传统的内燃机发动机,电动汽车可以实现零排放,从而大大降低环境污染。
2. 车身结构技术车身结构技术是指通过改进汽车的外形设计和材料选择等方面,减少汽车的空气阻力和重量,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1)轻量化材料轻量化材料是指具有较高强度、较低密度的材料。
应用轻量化材料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降低空气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空气动力学设计空气动力学设计是指通过改进汽车外形设计、减小空气阻力系数等方面,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3. 轮胎技术轮胎是汽车最主要的摩擦部件之一。
因此,改进轮胎技术也是实现汽车节能的关键。
目前,常见的轮胎技术有以下几种:(1)低滚动阻力轮胎低滚动阻力轮胎是指具有较低滚动阻力系数的轮胎。
应用低滚动阻力轮胎可以降低摩擦阻力,从而实现节能减排。
(2)宽胎设计宽胎设计是指采用较宽的轮胎。
相比较窄的轮胎,宽胎可以提高汽车的稳定性和操控性,从而降低燃油消耗量。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583b5d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a.png)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就外出出行方式来看,现在人民出行基本都是乘坐小轿车,家家户户都已经实现了有房住、有车开的生活,但是,科技快速发展的同时带给我们一些其他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些年来,随着相关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世界上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日渐严重,就比如现在酸雨和全球逐渐变暖,带来了一些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现在各个国家都对于环境污染格外重视,面对能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就汽车排放尾气各方面的污染来说,全面实施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本文就大致分析现状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忍受了科技所带来的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尾气排放越来越多,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严重受到汽车尾气的影响,尾气中含有的一些化学成分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威胁他们的人身健康,国家和政府也看到了汽车带给人们的污染问题,加大环境保护这方面的重视,对于其发动机采取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运用快速发展的科技改变汽车发动机的类型,进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降低对环境和人们的污染,深入贯彻保护环境理念。
1 汽车发电机节能减排技术现在状况这些年来,我国和世界各地都深受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扰,现在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可以从这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较为详细的天气预报可以看出,根据我国中国气象局所发布的数据来看,近一段时间我国部分地区深受雾霾的影响,雾霾天气总体是呈现一个逐步上升的趋势,不难发现,汽车使用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逐渐增多等造成了这种环境污染日渐严重的情况,因此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说,必须要及时处理好汽车尾气的问题,解决由于汽车尾气而引起的环境污染,不能够影响后期汽车的继续使用,在能源,环保和安全等三者之间建立一个较为良好的关系,让科技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因此当下加大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普及,深入研究并且应用节能减排对于现在保护环境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24f5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1.png)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新技术分析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是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控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采用了各种新技术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节能环保性。
本文将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新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主要依靠预先设定的参数来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而智能化控制系统则能够根据汽车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驾驶习惯来实时调整发动机工作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通过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汽车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改善了汽车的驾驶感受和燃油经济性。
二、全面电气化系统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传统汽油发动机逐渐被电动驱动系统所取代。
而在传统汽油汽车中,也开始出现了全面电气化的趋势。
传统的液压和机械传动系统正逐渐被电动驱动系统所替代,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逐步向全面电气化方向发展。
采用全面电气化系统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发动机的各项参数,实现更高效的能量转化和传输,从而提升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三、多元化燃料适配性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传统的汽油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汽车市场的需求。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也在向多元化燃料适配性方向发展,能够适配多种不同类型的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乙醇、甲醇等。
通过提升燃料适配性,汽车发动机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同的燃料供给,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的依赖,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四、排放控制和智能监测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汽车排放控制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课题。
新一代的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将更加注重排放控制和智能监测,通过精细化的控制和监测系统,实现对汽车排放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这种智能化的排放控制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保证排放达标,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控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9917e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8.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是为了应对传统燃油车的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是其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降低尾气排放,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控制展开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技术和发展趋势。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原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包括发动机、电机、电池和控制系统等部件。
在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时,节能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节能的原理主要包括提高动力系统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和优化能量管理等方面。
首先,提高动力系统效率是实现节能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能量转换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节能性能。
通过优化动力系统结构、提高部件的工作效率和减少能量转换的损失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动力系统的整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其次,减少能源损耗是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能源损耗主要来自于机械传动、电气传输和热能散失等方面。
通过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工艺、优化传动方式和减少系统内部阻力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另外,优化能量管理也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节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对动力系统内部各部件进行有效管理和协调,合理分配能量和优化能源利用路径,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力系统的节能性能,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二、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技术为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目标,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这些技术包括动力系统的节能设计、能源管理系统、动力总成控制策略和辅助节能设备等方面。
首先,动力系统的节能设计是实现汽车节能的基础。
在设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时,需要从整体上考虑系统的节能性能,包括优化动力系统结构、设计高效率的电机和电池系统、减少能源损耗和提高系统集成度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动力系统的节能目标。
其次,能源管理系统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节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车辆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研究
![车辆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902772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b.png)
车辆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节能的重视,车辆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逐渐成为汽车工业的热门研究领域。
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的研究,旨在降低油耗和排放,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一、发动机燃烧原理了解发动机燃烧原理对于研究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非常重要。
发动机的燃烧是通过燃油和空气的混合来完成的,混合后的燃料被点燃,从而产生气体热能,并推动车辆前进。
在燃烧过程中,燃料和空气的比例以及点火时机等因素会直接影响燃烧效率和排放。
二、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1. 直喷技术直喷技术是一种在汽车燃油系统中较新的技术,其将燃油直接喷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从而降低油耗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与传统的多点喷射系统相比,直喷技术具有更高的喷射压力和更精准的油气控制,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2.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是一种通过在发动机进气系统中增加压力,从而提高发动机输出功率和燃油经济性的技术。
涡轮增压器通过将排气气流转换成压缩空气,将其送入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同时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3. 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燃烧优化技术,其是在缸内喷射燃油,并结合滚动进气的原理来实现出色的燃烧效果。
与传统的多点喷射技术相比,缸内直喷技术可以减少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次数,从而降低了油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提高了动力性能和车辆的驾驶舒适度。
4. 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是将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整合到车辆发动机控制系统中,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燃烧过程,从而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根据行驶环境、驾驶习惯和车辆状态等参数来优化发动机控制参数,从而实现更加优化的燃烧效果。
三、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前景随着环保和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燃烧优化技术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成熟,发动机燃烧优化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舒适、节能和环保的选择。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361257680203d8cf2f24aa.png)
车辆工程技术53车辆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需求量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此情况下,也加剧了发动机生产企业的市场竞争。
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实施,国家对汽车发动机的要求不仅仅局限在其动力和性能等方面,也对其节能减排能力提出一定要求,而这也为我国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广大发动机生产企业更要提升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在不断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1 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的危害 燃油汽车的主要动力就是石油,如果这些石油能够得到充分的燃烧,就不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尾气排放的危害性也能够降低。
如果这些石油没有得到充分的燃烧,就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等。
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可能会刺激到人体器官,让人们产生头疼,晕眩的感觉,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癌症。
此外,这些气体飘散到大气中也会产生大气污染影响到生态平衡。
生活中比较常见的PM2.5和酸雨等等,都是与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密切相关的。
2 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2.1 可变气缸技术(VCM) 可变气缸技术又被人们称作可变排量技术。
因为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并不是始终需要发动机大功率输出的。
例如堵车的时候。
如果是大排量多气缸的组合,在堵车的情况下,就会产生能源的浪费。
如果是可变的气缸技术,就能够随时的调节发动机的负荷,通过一切的方式停止一部分的气缸。
当前汽车厂家使用较多的方法有两种,第一是停止发动机的供油,第二是停止供气。
当前VCM、MDS、ACT等这些可变气缸技术较为常见。
文章将针对VCM进行具体的分析。
VCM技术是在一定的情况下VTEC系统为了停止气缸工作会把一些指定的排气门、汽缸关闭。
这个过程使用了电子控制技术,选用了一体式的滑阀。
一旦接受到了系统的指令,滑阀就会把油压引导向特定的汽缸摇臂。
之后在油压的推动下同步活塞,就能够连接摇臂或是断开摇臂。
这样就能够随时的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
一旦关闭气门,动力传动系统相关的控制模块就会切断燃油供给,这样气缸也会停止工作。
发动机的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
![发动机的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5170c8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de.png)
发动机的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发动机的节能和能量回收成为了工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发动机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
1. 节能措施1.1 提高燃烧效率提高燃烧效率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关键。
这可以通过优化发动机工作参数、改进燃烧室形状、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和改善燃油雾化质量等方法实现。
1.2 减少摩擦损失减少发动机内部摩擦是降低燃油消耗的有效手段。
这可以通过使用减摩材料、优化零件设计、提高加工精度和定期润滑等方法实现。
1.3 优化气缸布局优化气缸布局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紧凑性,减少发动机的体积和重量。
这可以采用涡轮增压、米勒循环等先进技术。
1.4 废热回收废热回收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放的热能,降低能源消耗。
这可以通过废气热交换器、涡轮增压器等设备实现。
2. 能量回收技术2.1 制动能量回收制动能量回收是一种在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的能量回收技术。
通过对制动时产生的能量进行回收,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
这可以通过电动空气压缩机、液压能量回收系统等设备实现。
2.2 热能回收热能回收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放的热能,降低能源消耗。
这可以通过废气热交换器、燃烧室热交换器等设备实现。
2.3 动能回收动能回收技术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通过对车辆在减速或制动时产生的动能进行回收,可以有效降低燃油消耗。
这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系统、电动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实现。
2.4 电能回收电能回收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动汽车。
通过对电动汽车制动时产生的电能进行回收,可以有效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这可以通过超级电容器、电池等设备实现。
本文对发动机的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希望通过这些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降低燃油消耗、减少尾气排放和缓解能源危机做出贡献。
这是内容。
后续内容将详细探讨每种节能措施和能量回收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效果。
3. 节能措施的深入探讨3.1 高压缩比提高压缩比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重要手段。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节能环保技术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节能环保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ccef9b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1.png)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节能环保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汽车行业也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
对于汽车机械制造而言,通过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可以实现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并提高汽车性能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节能环保技术,包括发动机技术、底盘技术以及轻量化技术等。
一、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对于汽车的节能环保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汽车机械制造正在逐步推进高效节能的发动机技术,以减少能耗和提高燃烧效率。
其中,下列几种技术备受关注:1.1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发动机节能技术。
通过增加进气量,涡轮增压可以将废气能量转化为功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效率。
相比传统发动机,在相同功率输出的情况下,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
1.2 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可以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中的燃烧室,增加燃烧效率,并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物的产生。
与传统的多点喷射相比,缸内直喷技术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燃料的喷射,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油浪费。
1.3 停启动技术停启动技术可以在红绿灯等短时间停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燃料消耗和排放。
当需要启动时,发动机会立即响应。
这种技术在城市拥堵环境下尤为有效,可以显著提高燃油利用率。
二、底盘技术除了发动机技术的改进,汽车底盘技术也是汽车节能环保的重要领域。
底盘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汽车的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减少能耗和排放。
以下是一些应用广泛的底盘技术:2.1 轮胎技术轮胎是汽车与地面间唯一的接触面,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能效。
通过减少滚动阻力和增加抓地力,可以降低能耗并提高操控性能。
高性能低滚阻轮胎和减震轮胎等新型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 制动能量回收技术制动能量回收技术是一种利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动能来发电,减少能量浪费的技术。
通过回收制动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可以降低发动机对能量的需求,提高燃油利用率。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c26d79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8.png)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能源使用效率的要求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热门话题。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动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节能与环保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类型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
纯电动车采用电池储存能量,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行驶。
混合动力车则是同时搭载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通过两种动力形式的协同工作实现节能减排。
燃料电池车则利用氢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驱动车辆。
二、节能技术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中的应用1. 动力电池技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电池技术的发展。
当前,锂离子电池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技术,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
同时,固态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也在不断研发中,有望进一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能。
2. 高效电机技术:电动机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效率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
目前,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机类型。
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技术。
3. 能量回收技术:新能源汽车通过能量回收技术将制动能量、滑行能量等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到电池中,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这不仅可以延长续航里程,还可以减少对制动片和刹车系统的磨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智能控制技术有助于实现动力系统的最优化调度与管理。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能量管理系统和智能充电系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充放电调度,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5. 轻量化技术:减少车辆质量是新能源汽车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能耗,提高续航里程。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节能与环保技术的优势1. 减少尾气排放: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尾气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汽车节能技术研究
![汽车节能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df35b0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5.png)
汽车节能技术研究在当今社会,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交通拥堵、环保意识增强等问题逐渐浮现,汽车节能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汽车发动机、轮胎、车身、电气系统四个方面介绍汽车节能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节能技术研究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汽车发动机由于使用燃油热能的效率低下,使得燃料不充分燃烧和能量浪费现象较为常见,加之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发动机大部分时间处于中低负荷状态,更容易出现燃油浪费现象。
为改善传统发动机的不足之处,研究人员尝试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缸内直喷、缸内混合等方式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和热效率,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此外,由于涡轮增压技术能够提供更大的进气量、更高的燃油热值和更好的油气比,对于燃油的利用效率也更高,所以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将其应用到汽车发动机中。
除此之外,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也呈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
二、轮胎节能技术轮胎是汽车行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油耗和安全性。
为此,研究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轮胎的环保性和节能性。
例如,采用更为环保的橡胶材料,并且将其与纳米复合材料结合,使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更具有抗磨耗能力和降噪效果;此外,研究人员还借助水滴形状设计,优化轮胎的气动性能,减少轮胎滚动时产生的阻力,从而达到节油降耗的目的。
三、车身节能技术车身是汽车的外壳,因此其材料以及外形设计都直接影响汽车的节能性能。
在车身材料方面,采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制造车身,能够降低车身的质量,从而使汽车在行驶中需消耗的能量更少,达到节油降耗的效果。
在外形设计方面,科学合理地设计汽车的前后部分和下部风扇等处,能够有效减少风阻,提高汽车的气动性能,进而实现节油降耗的目标。
四、电气系统节能技术电气系统是现代汽车中必不可少的系统之一,其功能主要包括驾驶员信息娱乐、车内照明、车身保护和辅助行驶等多种功能。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浅析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2bfe78a417866fb84a8e11.png)
的功 率 。
3 燃油掺 水节 油技术 发 动机 采 用 掺 水 形 成 的乳 化 燃 油 ,
点火 提前角点燃 可燃 混合气 ,从而 改变发 动机 的燃 烧过 程 ,实 现发动机 动力性 、经 济性 和排放性 的提高 。
可 以减 少排 气 中的 氮 氧 化合 物 等 有 毒成 9 柴 油机燃 油喷射 系统 的电子 控制技 分 、降低 烟度减 少污染 ,还能有 效降低 油 术
耗 ,节约 能源 。 4 发 动机可 变气缸排 量技术 在柴油机 电控燃 油喷射 系统 中 ,E C U 主要 根据发 动机转 速和 负荷 信号来 确定 基
拐 弯小 、多段通 道连接 要对 中 ;进气 管应 发 动 机 在 中低 负 荷 情 况 下 ,使 部 分 本供 油量 和供油正 时 ,再 根据其他 传感 器 该有足够 的流通 截面 积 、表 面光洁 ,避免 气缸 停止 工作 ,增 加工 作气缸 的负荷 率 , 信号 进行修 正 。 急转弯 和流通 截面 的突然变化 ;空气 滤清 使 其工 作点落人 低燃 油消耗率 和低排 放工 1 0电子节气 门技术 器的阻 力应 随结构 和使用 时间的延 长而不 作 区域 内 ,从而 改善 车辆 的经 济性 和排放 汽 车 电子 节气 门技术 ( E T C) 淘汰了 同。 ( 2 ) 减 少 对新 鲜 充 气量 的 加热 。凡 性能 ;当发动机 需要大 功率 时 ,则让 全部 传 统加速 踏板采 用拉索 或杠杆机 构 ,与发 动机节气 门之 间进行直 接 的机 械连接 ,通 是能 降低活 塞 、气 门等热 区零件 的温度 和 气缸工 作 ,体 现发 动机 的动 力性 。
过 增加相 应 的传 感器 和电控单 元 ,实 现精 确 控制节 气 门的开度 。该技术 可 以实 现发 动机转 矩和空 燃 比的精确控 制 ,有 助于提 高汽 车行驶 的动力性 、平稳 性 、经 济性 以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1)——发动机系统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展(1)——发动机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9fe57de195f312b3169a5ee.png)
三 述 综 尔
摘要 :综述了电动力汽车 ( V 、混合动力汽车 ( E E ) H V)和燃料 电池汽车 ( C F V)节能减排技术研究进
展 ,主要从 以下三方面论述 : 动机系统、能量管理 系统 、传感器系统 ,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 向。 发 本文主要介 绍了发 动机系统,包括 :E V、H V和 F V的关键技术 、电机设计和驱动技术 、控制技术 。 E C 关键 词 :电动力汽车 ( V ;混合电动力汽车 ( E ;燃料 电池汽车 ( C ;能量管理 ;电力半导体 E ) H V) F V)
f
式 中,
一最 大转矩 ( 即失步牵 出转矩 ) ;
广 启动转矩 ;
一
运 转期间的能量 ,还将能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功率提 供给驱动系统。将 电池或
超大 电容器与燃料 电池联合应用可 改进汽车 的启 动特 性。 电
广 相 电流 ;
.
电源 电压 ;
一
电源 频 率 ; 一 相数;
池适 于 E V、H V 和 F V 应 用 ,包 括 铝 酸 电池 、镍 金 属 混 合 E C
二 、E 、H V和 F V的 关 键 技 术 V E C
1 、电动机驱动技术 对 电动机驱动技术 的典型 要求 :高转矩密度和功 率密度 ;启动转矩高 、爬高 时低速运 行、高速 运行时功
率 密度 高 ; 速 度 范 围 宽 , 电机 峰 值 转 矩 与 逆 变 器 额 定 伏 安 之 间 的最 佳 折 衷 是 不 变 功率 运行 时 的 速 度 约 是 基 本 速度 ( 即最 低 速 度 ) 的 3 4 倍 ; 在 宽 速 度 和 转 矩 ( 括 低 转 矩运 转 ) 范 围 内 ,效 率 都 很 高 ; 中等 过 载 容 量 , ~ 包 典 型 值 为额 定 转 矩 的 2 倍 ; 高 可 靠 性 和 耐 用 性 ,必 须 能 适应 汽 车 运行 环 境 。此 外 ,还 要 求 电机 噪 声 低 、转 矩 脉 动 小 ,在 汽 车轻 载 低 速 运 行 时 ,效 率 最 高 、 噪声 最 小 。 2 电 力 电子 单 元 设 计 、 以 HE 为 例 ,其 典 型 电力 电子 电路 包 括 整 流 器 、 逆 变 器 和 D / C 转 换 器 ,其 线 路 设 计 中 的 问题 包 括 : V CD 电气 设计 , 包 括 主 开 关 电 路和 控 制 电路 的设 计 、 开关 元件 的 选 择 、 开 关 频 率 最 佳 化 和 损 耗 计 算 ; 控 制 算 法 设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715fd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c.png)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随着全球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成为了汽车工业的热门话题。
汽车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燃油消耗和环保性能。
汽车行业一直在不断研发和应用各种发动机节能技术,以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提高汽车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常见和先进的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一、缸内直喷技术缸内直喷技术是一种将燃料直接喷射到气缸内的技术,而传统的多点喷射是将燃料喷射到进气道上方,然后随着进气一起进入气缸。
缸内直喷技术可以减少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损失,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燃烧效率。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燃油供给和更高的压缩比,从而在保证动力表现的同时降低了油耗和排放。
二、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是通过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来驱动涡轮增压器,增加进气量和压缩比,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减少了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并在相同动力输出的条件下减少了发动机的排量和油耗。
涡轮增压技术还可以提高高原地区的发动机性能,降低了海拔对发动机动力输出的不利影响,节能效果显著。
三、智能启停技术智能启停技术是一种通过自动控制发动机的启停,来降低汽车在堵车或者红绿灯等待时的燃油消耗的技术。
当汽车停下来时,发动机会自动熄火,当车辆需要行驶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汽车的怠速燃油消耗,特别是在城市交通繁忙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汽车的耗油量。
四、轻量化设计技术轻量化设计技术是通过采用轻量高强度材料和优化结构设计来降低汽车整车重量,从而减少动力输出的功率损失和降低滚动阻力,减少油耗。
轻量化设计还能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和制动性能,提高汽车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五、缸内选择性关闭技术缸内选择性关闭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汽缸的工作状态来降低发动机的排量和油耗。
当发动机负载较小时,可以通过关闭部分气缸来降低发动机的排量,达到节能的目的。
这种技术可以在汽车低速行驶时有效降低油耗,但在需要提高动力输出时又能够迅速启用全部气缸,确保足够的动力输出。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25e4fc8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7.png)
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的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一、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技术传统燃油汽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提高燃油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
1、发动机技术的改进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燃油消耗。
目前,涡轮增压、直喷技术和可变气门正时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功率输出。
未来,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热管理技术以及低摩擦技术等将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
2、变速器技术的优化变速器的性能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也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自动变速器的挡位越来越多,换挡逻辑更加智能,能够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保持最佳工作状态。
此外,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变速器(DCT)等新型变速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提高燃油经济性提供了更多选择。
3、轻量化技术减轻汽车的重量可以降低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采用高强度钢、铝合金、碳纤维等轻质材料替代传统的钢材,可以在不影响汽车安全性和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车身重量。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
1、电动汽车(1)电池技术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其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和寿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和普及程度。
目前,锂离子电池是主流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但仍存在能量密度有限、充电时间长等问题。
未来,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有望取得突破,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2)充电基础设施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
目前,充电桩的数量和分布还不能满足需求,充电速度也有待提高。
未来,随着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和充电桩网络的不断完善,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将大大提高。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5f7910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5.png)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是指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能源,降低燃料消耗,减少尾气排放,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也变得愈发重要。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汽车发明之初。
最初的汽车发动机采用内燃机燃烧石油或者汽油,的确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和改进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技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使得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使得汽车在燃烧同样量的燃料的情况下能够行驶更远的距离。
采用了新的材料和工艺,使得汽车发动机的重量得到了减轻,从而降低了车辆的整体油耗。
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发动机设计方面,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材料,使得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随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汽车发动机的节能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这些新技术使得汽车发动机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进而减少了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尾气排放,是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二、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的主要方向1. 燃油直喷技术燃油直喷技术是目前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该技术可以使得燃料在燃烧室内直接喷射,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燃料的浪费。
与传统的喷油式发动机相比,采用了燃油直喷技术的发动机不仅能够提高动力性能,还能够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排放。
2.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使得发动机在一定转速下获得更高的进气量,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和燃烧效率。
由于涡轮增压技术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因此可以有效地降低燃料消耗和减少尾气排放。
涡轮增压技术还可以提高汽车的爬坡能力和过弯性能,使得汽车的驾驶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汽车发动机论文3000字
![汽车发动机论文3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60c4e1d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3.png)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浅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发动机的节能原理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节约发动机燃油消耗的措施,对中国汽车节能提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节能;原理;措施;发展一、发动机节能的原理1 提高充气效率(1)减小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
①减小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可通过增大进气门的直径,选择合适的排气门直径;增加气门的数目,采用小气门;改善进气门处流体动力学性能,减小气门处流动损失;采用S(活塞形成)/D(缸径)值较小的发动机等措施可以减小进气门处的流动损失。
②减小整个进气管道的流动阻力。
进气道应该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表面光滑、拐弯小、多段通道连接要对中;进气管应该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表面光洁,避免急转弯和流通截面的突然变化;空气滤清器的阻力应随结构和使用时间的延长而不同。
(2)减少对新鲜充气量的加热。
凡是能降低活塞、气门等热区零件的温度和减小接触面积的措施都是有利于减小对新鲜充气量的加热。
(3)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
减少排气系统中排气门座、排气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的阻力,对降低排气压力、减小排气损失均有利。
(4)合理选择配气相位。
配气相位是否合理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①充气效率高,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主要由进气门迟闭角决定。
②必要的燃烧室扫气,以保证降低高温零件的热负荷,使发动机运行可靠,主要由进气门迟闭角决定。
③合理的排气温度,主要由排气提前角决定。
④较小的换气损失、以保证发动机的经济性,主要由进排气门重叠角决定。
2 减小机械损失可从几个方面着手(1)降低活塞、活塞环、连杆等往复运动机件的摩擦和质量。
(2)降低滑动部件的滑动速度。
(3)减少润滑油的搅拌阻力。
(4)改良润滑油,使其低粘度化。
(5)合理选择摩擦零件的材料。
二、发动机节能的措施1 发动机稀燃技术也叫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指采用发动机的实际空燃比远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良好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行的燃烧技术。
实现的技术途径:(1)实现稀燃混合气。
浅谈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
![浅谈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11a99a3227916888586d77b.png)
浅谈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作者:沈德英隋国亮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42期摘 ;要:环境保护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全球变暖问题使得各个国家都加大了节能环保力度,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要想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也需要加强环保型汽车的开发与研究,通过使用发动机节能技术来降低汽车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是当前汽车行业贯彻环保、节能理念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引言当前,防止全球变暖有赖于减少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无疑是世界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发动机的低碳技术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汽车发动机的节能减排技术作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汽车发动机排放危害汽车发动机排放危害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社会汽车拥有量的持续增加,人们对于汽车发动机排放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何选择合理技术降低汽车发动机排放量成为主要目标。
在汽车设计和研发中,应该对汽车发动机节能环保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并寻求清洁能源来替代传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诸如,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和电池车等新兴汽车逐渐涌现,开始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但是,当前控制技术还不够成熟,汽车发动机排放降低程度还不足,对于人类身体健康仍然存在一定威胁。
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和完善,提升发动机性能的同时,降低尾气排放量。
燃油汽车主要是以通过燃油的燃烧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支持,但是燃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有害气体,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有害程度。
但是,燃油燃料不充分,进入到发动机气缸后与空气接触,会产生混合燃烧反应,将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含氮化合物等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产生严重的污染,出现酸雨问题,威胁到人类身体健康。
2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的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内容:近年来我国的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探索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拥有的车辆越来越多,这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研究应用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节能技术
全球变暖问题使得各个国家都加大了节能环保力度,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压力日益加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要想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也需要加强环保型汽车的开发与研究,通过使用发动机节能技术来降低汽车的能量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是当前汽车行业贯彻环保、节能理念的重要举措。
1汽车发动机的危害
随着全球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消耗的石油资源与日俱增。
为此,各国不断升级限制汽车油耗水平的法规。
环境危机与能源危机在前些年就引起了国家重视,我国已经在汽车发动机排放量方面做了相应的努力,力求实现汽车的节能减排。
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当前研发使用的汽车发动机,其排放控制技术仍旧处于发展阶段,应用还不够成熟,并不能大幅度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仍旧较大,不利于人类的健康生存。
虽然近几年我国开始使用新型电动汽车,但是就整体汽车使用情况来看,使用燃油汽车的人数仍旧较多,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汽车发动机的进一步研究与改造,通过开发节能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2发动机运行的原理
发动机于汽车而言就是动力工厂,离开发动机,汽车将无法启动。
发动机工作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将液态或者气态的化学物质进行燃烧并转化成热能,再进一步转化成机械能,从而给予汽车足够的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时只有保证曲轴转动了两圈,并且发动机的活塞往复了四次,才可以称其为一个工作循环,这种发动机是当前我国市场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四冲程发动机。
3发动机节能的方法
3.1汽车发动机采用稀燃技术发动机在运行时会进行空燃,此时对应一个理论空燃值,而稀燃技术就是通过增加空燃值,使其高于理论空燃值来实现节能的目的。
稀薄燃烧不仅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完全,而且也减少了换气损失,使用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排放量。
稀薄燃烧可以提高发动机燃料经济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稀混合气中的汽油分子有更多的机会与空气中氧分子接触,燃烧完全。
采用稀混合气,由于气缸内压力低、温度低,不易发生爆燃,则可以提高热效率。
实现汽油发动机稀燃技术的关键技术归纳起来
主要是高压缩比、分层燃烧、高能点火三方面。
稀燃技术已经成为汽油机发动机实现45%以上热效率关键技术路线。
3.2汽车发动机采用增压技术增压技术是提高发动机节能效果的重要技术之一,它包括两种增压方法,一种是涡轮增压,另一种是机械增压,常用的是涡轮增压。
该方法主要是利用涡轮增压器来将空气进行压缩,以此来增加进气量。
具体的运行原理是:发动机转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利用这些废气的惯性来使涡轮转动,与此同时带动同轴的叶轮进行空气的压送,以完成增压,并将空气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的转速不断提高时,送入气缸的空气量就会随之增多,在大密度的空气压力下,燃料燃烧将更加彻底,这就会产生更大的动力,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与普通发动机相比,通过在发动机上增加涡轮增压器可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高至少20%,并且与大排量的发动机相比,其消耗的能源更少,但获得的动力却相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汽车发动机的经济性。
3.3汽车发动机采用燃油掺水节油技术汽车发动机采用燃油掺水节油技术,指的就是在汽车燃油中增加一定量的水,在保证燃料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燃油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并且可以减少烟雾的排放量,降低其对空气的污染,实现节能减排。
水喷射技术有多种布置方式,进气系统喷水的系统复杂度低,技术风险小,但水喷射系统的结冰和锈蚀问题尚无彻底有效解决措施,加之控制系统复杂,成本增加,目前只是在技术研究阶段,未能普及应用。
3.4汽车发动机采用可变进气歧管技术ECU(ElectronicControlUnit)就是电子控制单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将其称作“车载电脑”。
汽车发动机在运行时其转速和负荷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该技术就是通过利用发动机这一特点实现节能减排的,具体原理是:汽车转速与负荷变化时会引起气道长度的改变,转速增大,或者负荷降低时,气道长度会随之增长,进气流动的整体量就会相应变多,从而引起气流增速,在一定程度上使充气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如果燃烧的环境相同,就会使得输出功率变大,转矩也会有所增加。
汽车发动机采用可变进气歧管技术主要包括两种:其一为可变进气共振技术;其二为可变进气歧管长度[1]。
该技术常应用于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
3.5汽车发动机采用可变压缩比技术可变压缩比技术可直接满足发动机高动力输出和低油耗的目标,其在高负荷区域,采用低压缩比,抑制爆震现象发生,提升发动机外特性;在低负荷区域,采用高压缩比,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低油耗。
提高压缩比是提高热效率的根本途径,提高压缩比在外特性区域会导致爆震和过高的缸内压力,所以常规的定压缩比发动机为保证全工况不发生爆震,压缩比限制的较低,热效率无法显著提升。
而在部分负荷工作条件下,缸内燃烧温度和压力比较低,与爆震的发生和允许的最大缸压之间还有一些距离,此时,提高压缩比是可行的,热效率可进一步改善。
3.6汽车发动机采用汽油压燃技术汽油压燃属于先进燃烧技术,融合汽/柴油发动机技术,发挥各自特点,常用工况实现压燃,热效率提升,可明显扩大经济油耗
运行区间。
与传统点燃式汽油机类似,汽油压燃发动机在燃烧开始前完成燃料与空气的预混过程,接下来预混合气被压缩,在压缩行程接近尾声时,产生类似于传统压燃式发动机的自燃着火及随后的燃烧现象。
通过在着火前的火花辅助引燃,可解决汽油压燃难以稳定控制的问题。
通过压燃,可在极稀(lambda>2.0)的混合气氛围下实现稳定燃烧,部分负荷下,消除传统汽油机节气门部分开启造成的泵气损失,而且稀释混合气可有效降低燃烧温度,提升工质比热比,降低冷却损失,并大幅降低NOx原始排放。
常用工况实现压燃,热效率提升,可明显扩大经济油耗运行区间。
3.7汽车发动机采用停缸技术在发动机还仅仅采用化油器机械供油的时代,这项技术还较难实现,但随着电喷技术的普及,断缸相对来说就容易的多。
工程师们首先将发动机气缸分为常工作和间歇工作两部分,低负荷时使简写工作的一组气缸停止运行,而加大常工作气缸的负荷率,使之保持在中、大负荷经济油耗区运转,达到机油的目的。
发动机停缸后,燃烧室总表面积的减少可降低燃烧过程的传热损失,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循环热效率,这也是停缸节油的一个原因。
目前该技术在V6、V8大排量发动机应用较多。
3.8加强新型能源使用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想减少汽油使用量,就需要我国加大新型能源技术的开发力度,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其是汽油消耗的主要产业,因此,更应当积极研发新能源技术,提高汽车节能效果。
可以开发使用烃类液体燃料,因为此类燃料不仅含有的杂质非常少,而且由于此类物质中含硫成分非常
少,所以燃烧后产生的有害物质也很少,主要是水和二氧化碳,将其应用到汽车行业中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污染。
由此可见,烃类液体燃料替代石油具备较强的应用优势,在解决汽车尾气排放的同时,还能够解决能源需求问题。
4发动机节能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4.1发动机动力系统电气化发展过去,汽车发动机独自承担驱动任务,需要工作在较宽区间以满足复杂工况,提升其热效率则需增加各种可控技术以扩大最佳工作区域,这同时也带来了成本的大幅增加。
发动机完全可以借助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的进步,转向动力系统电气化的发展方向,从而获得更大的潜力。
未来,发动机将与电池电机有效组合承担驱动任务。
尽管整车对动力总成的需求并未改变,但由于动力系统中耦合了电池电机单元,可通过电池充放电来适应不同工况。
发动机则始终工作在较窄的高热效率区域,甚至最终可以只追求有效热效率的单点最高值。
而动力输出的可变调节则由电池与电机的有效组合来完成。
这样发动机将大幅简化,成本将显著降低,从而补偿引入电池电机所带来的成本增加。
传统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全面电气化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法规约束的不断增强和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的持续进步,这一进程将不断加快。
由此,各企业将逐渐放弃单独以纯发动机驱动车辆的技术路线,而是转向根据混合动力、插电式以及增程式等各种机电耦合动力系统的需求来进行内燃机的优化。
4.2智能网联化方向发展当前汽车正向低碳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方向不断升级,而智能网联技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整车层面。
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而言,借助智能网联技术,可以面向节能、环保、低碳目标,实现更有效的优化控制。
显然,这不仅有利于纯电动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搭载发动机和电池电机单元的复杂机电耦合系统对此同样有紧迫需求。
未来动力系统将通过网联实时获取车辆自身信息以及与车辆相关的交通环境信息,并基于对车辆内外部状态的感知和预测,实施高度智能化的精准控制,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能耗和排放。
5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类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节能减排理念的提出,汽车行业要想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实现自身的健康、长久发展,就必须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尤其是发动机,更应当加大研究,提高发动机的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损耗,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