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合集下载

最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

最新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大纲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大纲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交流
60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及其基本流派;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中外体育简史;东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仅供学习交流。

体育学入学考试科目《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修改)

体育学入学考试科目《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修改)

研究生入学考试《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科目考试内容由《学校体育学》和《运动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两部分各占150分,卷面总分300分。

两部分考试大纲如下: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部分考试大纲一、满分及考试时间1、满分150分2、考试时间:与《运动生理学》部分合计180分钟二、试题题型结构三、主要参考书潘少伟于可红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四、考查内容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考核内容:一、古代社会的体育二、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三、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古代社会的体育,掌握现代学校体育的形成及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

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考核内容:一、学校体育与学生身体发展二、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三、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四、学校体育与学生动作发展考核要求:了解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发展,以及学校体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理解学校体育与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动作发展。

第三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考核内容:学校体育的结构及目的和目标考核要求:理解学校体育的结构,掌握学校体育的目的和目标。

第四章学校体育的制度与组织管理考核内容:一、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二、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考核要求:了解我国现行学校体育制度与法规,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组织与管理。

第五章体育课程编制与实施考核内容:一、体育课程的特点二、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四、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考核要求:了解体育课程的含义及体育课程的特点和学科基础,理解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及实施。

第六章体育教学的特点、目标与内容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二、体育教学目标 1.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及特征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3.体育教学的层次4.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三、体育教学内容考核要求:了解体育教学的本质与特征和内容,理解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与设计。

第七章体育教学方法与组织考核内容:一、体育教学方法二、体育教学组织管理考核要求:掌握常见的体育教学方法及体育教学组织管理。

研究生入学考试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研究生入学考试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 621 科目名称:体育学基础综合提示:1、本科目适用专业: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2、请将所有答案写于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的不给分;3、请填写准考证号后6位: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学注明:报考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考生均须做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主智主义学说是学者提出来的。

【】A 巴甫洛夫B凯洛夫C 斯金纳D赫塞林顿2.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最关注的理念之一应是。

【】A 体育知识的学习效果B课堂教学组织管理C“以学生为中心”D体能的发展3.健康教育内容应属于运动教育的范畴吗?【】A 属于B不属于C既包含又有区别D都不对4.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之一是。

【】A 经常变化不定B一旦确定,各个时期就具有稳定性C 都不对D具有一定的历史阶段性5.学科本位体育课程主要关注的是。

【】A 掌握一项运动技能B掌握各种专项运动技能C以学生的兴趣为主D以学生的进步幅度来评价学习成绩6.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是院校培训,岗前培训与。

【】A 联合培训B校本培训C外出培训D就近培训7.遗传是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

【】A决定性因素B重要因素C主要因素D无关因素8.实施课程应遵循的原则是可靠有效、互动性、可行性、灵活性与。

【】A业余性B计划性C突出重点D统一性9.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与合作、。

【】A健康意识B疾病状况C健康态度D健康行为10.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与广泛性。

【】A 深入性B 提高性C 计划性D 基础性二、简答题(共4小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学生的身体发展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满足学生体育需求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3.体育课程编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学生的体育学习特征有哪些?三、问答题(共2小题。

中国地质大学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参考书目
841综合英语
《The Study of Language》,George Yule《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
842地球物理计算方法
《数值分析简明教程(第二版)》王能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计算方法》许翠薇,高等教育出版社
843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清,清华大学出版社
824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
825综合工程地质学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张倬元等,地质出版社,2005;《专门工程地质》张咸恭、李智毅等,地质出版社。
826水处理工程与环境化学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环境化学》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20普通化学
《普通化学》(第五版)浙江大学普通化学教研室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
621基础地学
《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蔡运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22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各占1/3)
800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伍光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8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三选一)
《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7;《结晶学与矿物学》潘兆橹,地质出版社;《岩石学》乐昌硕,地质出版社
802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韩吟文,地质出版社
803地史学
《地史学教程》刘本培,地质出版社
804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05第四纪地质学
《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31油层物理学
《油层物理》秦积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
832经济学

2015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5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如果有关内容与国家最终文件不符,以国家最终文件为准。

)沈阳体育学院创立于1954年,建院以来为国家培养了3万多名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传播学6个专业,同时拥有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迄今已培养了三十五届硕士学位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训练、科学研究、行政管理、社会体育指导、新闻记者等工作。

2015年我院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2015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为准。

我院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规模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利。

学制为3年,学费8000元/年。

依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有关政策实行研究生奖助学金办法,凡录取为非定向就业培养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享受6000元/年的国家助学金,同时还更有机会获得最高达12000元/年学业奖学金及20000元/年国家奖学金。

我院本科专业跨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和理学四个学科门类。

我院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等体育院校之一, 1979年开始培养体育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目前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吉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

我院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综合类全国体育行业特有职业资格国家级培训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的高水平的教学训练科研基地14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5个,特聘院士工作站1个。

运动人体科学的冬季项目技术诊断与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是总局首批三个A级重点实验室之一。

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精品课程13门。

依托教学、科研、训练平台,取得丰厚科研成果,发挥科技引导作用,为争金夺银贡献力量。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doc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Ⅰ考查目标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运动生理学:150分。

学校体育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运动生理学:判断题(20分),名词解释(4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50分)。

学校体育学:名词解释(3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60分)。

Ⅲ考查范围一、运动生理学考查目标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肌肉活动、能量代谢、肌肉与肌肉控制、血液、呼吸、循环、内分泌、身体素质、运动中人体功能变化、肥胖与体重控制等,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解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主要内容(一)肌肉活动1. 肌肉收缩原理2. 肌肉收缩形式和力学特征3.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二)能量代谢1. A TP与ATP稳态2. 能量系统的特点3.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4. 基础代谢5.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三)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1.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 躯体感觉、视觉功能与听觉功能3. 平衡觉功能4. 脊髓、脑干对姿势的调节1. 人体主要激素的生理功能(四)内分泌调节1. 内分泌的作用2. 主要内分泌激素的作用(五)血液与运动1. 血液的理化特性2. 血液的功能、血浆的功能3. 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六)呼吸与运动1. 肺通气功能的评定2. 肺通气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3. 肺换气与组织换气原理4.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氧解离曲线5. 呼吸运动的调节(七)血液循环与运动1. 心脏生理(心脏生理特性,心泵功能评价)2. 血管生理(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3. 心血管中枢及心血管反射4. 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八)身体素质1. 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2. 力量训练的原则3. 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4. 无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5. 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6. 氧亏与运动后过量氧耗、无氧阈7. 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8. 有氧耐力的训练(九)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1. 赛前状态2. 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3. 运动性疲劳4. 恢复过程(十)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1. 体重与身体成分2. 肥胖与体重控制二、学校体育学考查目标了解学校体育的地位、功能、目标;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基本规律、目标与原则;掌握体育教学内容、方法、体育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组织、体育课的备课与说课、体育教学评价等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与特点、实施与管理、学校体育相关法规等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沈师2010年考研参考书目

沈师2010年考研参考书目

2010年初试参考书目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参考书目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201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202俄语全国统考科目203日语全国统考科目241二外日语无指定参考教材242二外俄语无指定参考教材243二外法语无指定参考教材244二外德语无指定参考教材245二外英语无指定参考教材301数学一全国统考科目302数学二全国统考科目303数学三全国统考科目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331体育综合参见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导意见332教育综合参见专业学位教指委指导意见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3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联考科目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全国联考科目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全国联考科目61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杨耕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12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或2009年修订版61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陈先达、杨耕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14民商法学1、《民法》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2、《商法》范健,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615社会学理论1、《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外国社会学史》(修订版)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16教育学《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617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1、《体育社会学》卢元镇,高等教育出版社;2、《体育概论》体育理论教材小组,人民体育出版社;3、《学校体育学》周登嵩,人民体育出版社;4、《运动生理学》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人民体育出版社618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619语言学理论《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伍铁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0综合英语近三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试题(参考)621综合日语《高级日语》(1-4册)吴侃、村木新次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622综合俄语1、《大学俄语》(东方)5-8册,北京外国语大学、莫斯科普希金俄语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2、《俄罗斯文学简史》郑体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623中外音乐史1、《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孙继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624中外美术史1、《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2《外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625高等代数《高等代数》(第三版),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高等教育出版社626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627高等数学《高等数学》(第五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教育出版社628分析化学《分析化学》(上册),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29普通动物学《普通动物学》刘凌云、郑光美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30生理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二版),王玢、左明雪,高等教育出版社631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632C语言程序设计(含网络基础知识)1、《C程序设计》(第二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网络》冯博琴,高等教育出版社633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第二版),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634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张国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635保险学《社会医疗保险学》卢祖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版)636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学》郑功成,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637土地管理学《土地管理学总论》陆红生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811哲学《哲学通论》(修订版),孙正聿,复旦大学出版社812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或《毛泽东思想概论》庄福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13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田克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14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曼昆著、梁小民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815法律综合1、《法理学》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2、《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学》汤维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816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风笑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17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管理原理》孙绵涛,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818美学《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819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1、《现代汉语》(增订4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1995年第3版)820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21中国现当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朱栋霖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洪子诚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822英美文学1、《美国文学简史》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2、《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23语言学《语言学教程》胡壮麟,北京大学出版社824翻译理论与实践1、《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崔永禄,南开大学出版社825日汉翻译1、《新编日汉翻译教程》庞春兰,北京大学出版社;2、《汉译日精编教程》山本哲也,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3、《日汉汉日翻译实践》陈岩,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826俄语理论1、《现代俄语理论教程》(上、下册),王超尘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2、《现代俄语理论教程》肖连河,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27和声与作品分析1、《和声学教程》(前苏)斯波索宾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2、《音乐作品分析教程》钱仁康、钱亦平,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28理论与创作1、《设计与创作》吴小华、赵晨音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艺术表现丛书·创作与构图》张丽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829数学分析《数学分析》(第三版),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0线性规划《运筹学教程》胡运权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831普通物理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2无机化学《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3生态学《基础生态学》孙儒泳等,高等教育出版社834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瞿中和、王喜忠、丁明孝,高等教育出版社835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6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第五版),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37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38古动物学《古生物学基础》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地质出版社839管理学一《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陈传明,高等教育出版社840管理学二《管理学》周三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41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第二版)--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杨文士、焦叔斌、张雁、李晓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842管理学《管理学》周三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43青少年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张向葵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44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刘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4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潘新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846数学教学论《数学教师学》李忠海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847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闫金铎、郭玉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48化学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第三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49中学生物学教学论《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刘恩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850英语教学论1、《英语教学论》胡春洞、王才仁主编,隋铭才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Brown H.D 2001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Beijing: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851小学班级管理与实践《学校班级管理与实践》郭黎岩,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52咨询心理学《咨询心理学》乐国安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5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导论》宗占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三版。

体育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体育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考试大纲学院代码:003学院名称:体育学院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612 体育学基础综合(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考书目: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4月第2版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考试大纲:体育学基础综合(612)(一)《运动训练学》考试大纲第一章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1.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2.运动训练学及其理论体系3.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第二章运动训练的科学管理1.运动训练的管理体系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3.高等院校及职业俱乐部优秀运动员的管理4.竞技体育后备队伍的训练管理第三章运动员选材1. 运动员选材的概述2. 运动选材的生物学基础3. 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实施第四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 运动训练原则和运动训练规律释义;2. 运动训练原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 各训练原则释义、学科基础及训练学要点第五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1.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区别和联系;2. 现代运动训练方法的发展趋势;3. 模式训练法和程序训练法的基本结构;4. 分解、完整、重复、持续、间歇等训练法的分类及其应用;5. 运动训练手段的基本结构、基本分类;第六章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1. 体能训练的基本内容、意义及要求;2. 力量素质的类型及其常用训练方法;3. 儿童少年力量训练注意事项;4. 速度素质分类及其训练方法;5. 速度素质训练注意问题;6. 耐力素质分类及常用训练方法;第七章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1. 运动技术构成要素及基本特征;2. 运动技术的决定因素;3. 运动技术评价的标准和指标;4. 运动技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5. 何谓技术风格,技术风格的影响因素;6. 运动技术创新缺损时的相关训练对策;第八章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1. 竞技战术构成及分类;2. 体能和技能对竞技战术的影响;3. 战术训练的常用方法;4. 战术方案的基本内容;5. 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6. 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第九章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1. 心理能力与其它竞技能力的相关关系;2. 心理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3. 运动智能的重要作用;4. 心理训练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第十章多年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1. 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结构;2. 按训练阶段划分的训练计划种类;3. 运动训练计划的基本内容;4. 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5. 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的阶段划分;6. 基础训练阶段的主要任务、基本内容和负荷特征;8. 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的异同点;9. 何谓“高原现象”,导致“高原现象”的原因有哪些;10. 如何保持集体项目运动队的竞技能力;11. 竞技保持阶段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特点;第十一章运动员年度训练过程的计划与组织1. 年度训练计划的类型;2. 何谓竞技状态,竞技状态与大周期阶段划分的关系;3. 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年度训练周期类型的选择;4. 训练大周期日程确定的工作步骤;5. 准备期、比赛期和恢复期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内容选择和负荷安排;6. 微缩大周期在现代竞赛制度下的重要作用;7. 比赛类型的划分及其任务;8. 如何科学安排年度训练过程中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9. 如何科学安排不同训练水平和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赛前中短期集训;10. 年度训练计划表的主要内容;第十二章训练周课过程的计划与组织1. 训练周类型划分及其训练任务;2. 各类型训练周计划的主要内容、负荷变化及手段方法;3. 训练课的类型;4. 训练课的基本结构;第十三章参赛的准备、进行与总结1. 如何在训练内容上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工作;2. 运动员参赛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3. 教练员赛场指挥的基本原则;4. 运动员参赛行为表现的种类;影响运动员参赛行为的因素;5. 参赛总结的作用、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第十四章项群训练理论1. 了解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2. 了解竞技运动项目的主要分类体系;(二)《运动生理学》考试大纲绪论一、运动生理学概述二、生命活动基本特征三、机体内环境与稳态四、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五、反馈与前馈第一章肌肉活动第一节细胞生物电现象一、刺激、反应与兴奋第三节肌肉收缩的形式与力学特征一、肌肉收缩的形式二、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第四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一、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征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第二章能量代谢第一节人体能量的供给一、ATP与ATP稳态二、ATP的生成过程三、不同途径合成ATP的总量及效率第二节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一、能量代谢测定原理与方法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三、基础代谢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第三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一、感觉概述二、躯体和内脏的感觉功能三、眼的视觉功能四、耳的听觉功能五、内耳的平衡觉功能第四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二、中枢对姿势的调节三、中枢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第四章内分泌调节第一节内分泌与激素一、内分泌和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其特征二、激素的细胞作用机制三、内分泌功能轴第二节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一、下丘脑和垂体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三、肾上腺四、胰岛五、性腺第三节运动与内分泌功能一、重要内分泌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第五章运动与免疫第一节免疫学基础一、免疫系统二、免疫应答第二节运动与免疫一、免疫功能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第六章血液与运动第一节血液的组成与特性第二节血液的功能一、血浆的功能二、血细胞的功能第三节运动对血液成分的影响第七章呼吸与运动第一节肺通气一、肺通气的动力学二、肺通气功能的评定三、肺通气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第二节肺换气和组织换气一、气体交换的原理二、气体交换的过程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第三节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氧的运输第四节呼吸运动的调节三、运动时呼吸运动的调节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第一节心脏生理一、心肌的生理特性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第二节血管生理二、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三、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第三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二、体液调节第四节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一、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变化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第九章消化、吸收与排泄第二节排泄三、肾在保持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四、运动对肾功能的影响第十章身体素质第一节力量素质一、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二、力量素质的测定与训练第二节速度素质一、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二、速度素质的测定与训练第三节无氧耐力素质一、无氧耐力素质的学基础二、无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第四节有氧耐力素质一、最大摄氧量与无氧阈二、有氧耐力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三、有氧耐力素质的测定与训练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变化第一节赛前状态与准备活动一、赛前状态二、准备活动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二、稳定状态第三节运动性疲劳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二、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生理机制三、运动性疲劳的检测指标第四节恢复过程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二、促进恢复过程的措施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第一节运动技能的生理学基础一、运动技能的分类二、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机制第二节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第三节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第十三章年龄、性别与运动第一节儿童少年与运动一、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二、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三、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第二节女性与运动一、女性的生理特点二、女性运动的特殊问题第三节老年人与体育锻炼一、老年人与体育锻炼二、运动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影响三、老年人健身运动的原则第十四章肥胖、体重控制与运动处方第一节身体成分概述一、体重与身体成分二、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的意义三、理想体重与身体成分第二节肥胖与体重控制一、肥胖的危害及其形成机制二、体重控制与运动减肥的生理学机制第三节运动处方一、概述二、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三、运动处方实例第十五章环境与运动第一节冷热环境与运动第二节水环境与运动第三节高原环境与运动一、高原环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二、人体对高原环境的反应和适应复试科目名称: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参考书目及考试大纲:参考书目:潘绍伟主编. 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潘绍伟主编. 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黄汉升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黄汉升主编.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考试大纲:《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1.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体育的教育化2.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与学校体育的课程化和科学化3.西方体育和体育思想的早期传播,4.自然体育学说的传入及其影响5.终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新发展6.新世纪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第二章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1.不同学段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机能发育和体能发展的主要特点。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初试科目考试大纲-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名称: 621体育学基础综合适用专业: 040300体育学(一级学科,包括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运动人体科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第一部分体育概论150分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15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第一部分体育概论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论述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略)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第一部分:体育概论第一章体育概念明确体育概念的本质,以及对体育的分类。

第二章体育功能何为功能,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什么,何为延生功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依据,目的与目标的区别,达成的途径。

第四章体育过程何为体育过程,它的类型与控制。

第五章体育手段体育手段的概念,何为身体运动、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项目。

第六章体育科学体育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体育科学体系。

第七章体育文化体育文化的含义,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奥林匹克文化,如何继承与创新。

第八章体育体制体育体制的概念,特点与作用,外国体育体制,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趋势。

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从人发展、社会发展与全球化发展的角度,看各自的发展趋势。

主要参考书:《体育概论》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第二版)。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第一章肌肉活动1.细胞生物电现象2.肌肉的收缩原理3.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第二章能量代谢1.人体能量的供给2.人体能量代谢的测定3.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第三章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1.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2.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第四章内分泌调节1.内分泌与激素2.主要内分泌腺的功能第五章免疫与运动1.免疫学基础2.运动与免疫第六章血液与运动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2.血液的功能第七章呼吸与运动1.肺通气2.肺换气和组织换气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4.呼吸运动的调节第八章血液循环与运动1.心脏生理2.血管生理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4.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影响第九章消化、吸收与排泄1.消化与吸收2.排泄第十章身体素质1.力量素质2.速度素质3.无氧耐力素质4.有氧耐力素质第十一章运动与身体机能状态1.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2.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3.运动性疲劳4.恢复过程第十二章运动技能的形成1.运动技能的生理学基础2.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3.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第十三章年龄、性别与运动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都体育学院《621体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首都体育学院《621体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

首都体育学院《621体育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2021年首都体育学院《621体育学专业基础》考研全套目录•全国名校体育基础综合考研真题汇编说明:本科目考研真题不对外公布(暂时难以获得),通过分析参考教材知识点,精选了有类似考点的其他院校相关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邓树勋《运动生理学》(第3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王道俊《教育学》(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考研题库•2021年运动训练学考研题库说明:本部分为本科目考试内容的相关题库,并提供了详解。

•试看部分内容复习笔记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存在,它是为培养人而人为建构的社会活动系统。

教育学对教育活动现象与问题的研究和对教育本质的揭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注重揭示教育的规律教育规律,是指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过程的规律性。

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在研究教育的现象与问题、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去揭示教育的各种可验证性的客观性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阐明教育工作的原理、原则、方法与组织形式等的有效性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

2.注重探讨教育的价值教育也是人们的一种有价值追求的活动系统。

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掌握规律可以在可能的范围内能动地做出多样化的价值选择,在实然、必然的基础上能够自由地追求应然,谋划实践。

主体能动的价值选择是建立在自觉遵循规律的基础上的,而价值选择又会影响与引领主体的践行。

故教育学研究在改革、创新教育的活动中往往注重求得多种可能与统一抉择、实然与应然、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的辩证统一。

3.重视探讨教育的艺术培养人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充满天赋、灵性、潜能、能动、好奇与生气的活动,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切忌简单机械、强迫命令,而应是倡导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启发探究、心灵碰撞、沟通协调、机智灵活、自由创造的活动。

XX9年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

XX9年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考试科目大纲

2019年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
题考试科目大纲
《体育学》
一、考试说明
《体育学综合基础》是体育部为招收体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

考试对象为报考我校体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侧重考查考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试卷分值:300(简答题50%;论述题50%)
(四)考试内容:
1. 教育学
2. 体育社会学
3. 体育概论
三、参考书目
1. 《教育学》(第七版),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6月;
2. 《体育社会学》(第三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
3.《体育概论》(第二版),杨文轩、陈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5月。

午夜独处,在清新的茶香中细细品味生活的淡淡的苦涩和不绝的回甘。

优美文字摘抄。

品人生之匆匆,岁月之迷眸。

珍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会迸发自己最美丽的姿态,凝聚朝露,聚集阳光。

让自己努力生长!我会更懂得品味春雨的清新和缠绵。

夏阳的炽烈和奔放,秋风的萧瑟和醇厚,冬雪的冰凉和晶莹。

在不同的季节品味不同的心情!清茶的意韵带给我绵绵的温馨和取之不竭的力量,我要让自己在人生的春夏秋冬中演绎自己的精彩!漫漫品味深刻蕴涵的人生!。

西藏民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藏民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藏民族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三年制)
下表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该人数不含拟招收推免硕士生人数。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拟考试招生计划数可能因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数变动。

注:
671法学基础:含法理学、宪法学
851法学综合:含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
专业学位硕士(三年制)
下表中所列招生人数仅供参考,该人数不含拟招收推免硕士生人数。

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拟考试招生计划数可能因实际录取推免硕士生数变动。

注:
308护理综合:含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体育学专业基础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学科内容:
1. 运动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探讨人体在运动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运动技术和力学原理。

2. 体育教育学:研究体育教学和体育训练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方面。

3. 体育心理学:研究运动员和运动队在竞技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规律,包括自信心、焦虑、动机等方面。

4. 运动训练学:研究运动训练的规划、组织和控制,包括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论和技术。

5. 体育管理学:研究体育组织、管理和运营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体育经济学、体育法规、运动场馆管理等方面。

6. 社会体育学:研究社会体育的发展、组织和管理,包括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等方面。

7. 体育史学:研究体育发展的历史和演变,包括古代体育、现代体育等方面。

8. 运动信息学:研究运动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包括运动测量技术、运动数据分析等方面。

以上是体育学专业基础的一些主要领域,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科内容可能因学校和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体育学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将围绕该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展开讨论。

一、课程内容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体育学基础知识:介绍体育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包括体育学的学科范畴、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2. 运动生理学:介绍人体运动的生理机制,包括运动的能量代谢、心血管系统的变化、肌肉的运动机制等。

通过学习运动生理学,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对人体的影响。

3. 运动心理学:介绍人的心理在运动中的作用,包括运动动机、注意力控制、情绪调节等。

通过学习运动心理学,可以了解运动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来提高运动表现。

4. 运动解剖学:介绍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

通过学习运动解剖学,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在运动中的各个部位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 运动训练学: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训练计划的制定、训练负荷的控制、训练效果的评估等。

通过学习运动训练学,可以了解如何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提高运动表现和身体素质。

二、课程意义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作为体育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将所学的体育学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践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该课程需要学生分析和解决与体育学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该课程注重团队合作,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方法学习626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课程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 多角度学习:通过阅读相关教材、文献和参加课程讲座,从不同角度了解体育学基础知识。

2015年延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2015年延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

据延边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延边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及考试科目已经公布,详情如下:参考书目613民族学通论<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05社会学概论<社会学概论>,彭华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06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理论与政策概论>,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彭英明,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808朝鲜族史<朝鲜族简史>,朴昌昱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朝鲜族移民史>,孙春日,中华书局,2009年版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朴泰洙、金哲华,科学出版社,2011年<学校教育心理学>,金河岩,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科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42汉语言文学综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古代汉语>,郭锡良,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617文学综合<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文献学>,杜泽逊,中华书局,2008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811中西文论<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西方文论教程>,朱立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814文献学与古代文学<文献学>,杜泽逊,中华书局,2008年版<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815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816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现代文学史>,郭志刚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21中朝日关系史<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赵毅、赵铁峰、陈旭麓、魏宏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010年版、2002年版<朝鲜简史>,朴真奭、姜孟山,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日本史>,吴廷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622东亚史<朝鲜简史>,朴真奭、姜孟山,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日本史>,吴廷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802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613民族学通论<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07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836管理学<管理学>,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三版611法学基础综合<法理学第四版>,张文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法制史第二版>,曾宪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宪法第三版>,周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803法学专业综合<民法>第四版,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学>第五版,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经济法>第四版,杨紫烜,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614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810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613民族学通论<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宋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809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艺术概论>,李树榕、葛丽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632艺术概论<艺术概论第二版>,郑锦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838中外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839音乐基础综合<和声学教程(上下)>,以斯波索宾,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音乐分析教程>,彭志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840音乐基础综合<音乐基础知识问答>,于人豪,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635音乐基础综合<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619语言文学综合<文学概论>,金虎雄,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语言学概论>,金哲俊,延边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817比较文学与中外文学史<比较文学>,金宽雄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朴正阳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文学(1朝鲜古代文学,2西方文学19世纪之前)>,1许辉勋、蔡美花,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2金宽雄、尹允镇,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43英语二外<新概念英语(1、2、3册)>,亚历山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244日语二外<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新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0语言文学基础理论<语言学基础教程>,戴庆厦,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版<语言学概论>,岑运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820语言综合<朝鲜语语法>,金哲俊、金光洙,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标准国语语法>,南基心、高永根,(韩国)塔出版社,2004年版821朝鲜文学综合<朝鲜文学史(古代中世部分)>,许辉勋、蔡美花,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朝鲜文学史(近现代部分)>,金柄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822专业韩国语<标准国语语法论>,南基心、高永根,(韩国)塔出版社,2009年版<韩国语实用语法>,崔曦秀、俞春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高级韩国语1、2>,马今善、沈贤淑等,黑龙江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824俄语语法理论<新时代俄语通论(上、下)>,张家骅,商务印书馆,2006年<现代俄语语法>,周祖礼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216翻译硕士朝鲜语<高级韩国语(上、下)>,崔羲秀,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高级韩国语(1、2)>,沈贤淑等,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362朝鲜语翻译基础<汉朝朝汉翻译基础>,金永寿、全华民,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中朝翻译基础>,金日,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朝汉翻译理论与技巧>,韩东吾,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汉语基础写作教程>,朱霞,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翻译硕士百科知识汇总>,金日、安国锋,延边大学朝文专业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朴泰洙、金哲华,科学出版社,2011年<学校教育心理学>,金河岩,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科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46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上外,2006年版<LearningtoTeach学会教学>,Rich-ardI.Arends阿兰兹,McGraw-HillHigherEducation.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42日语二外<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新标准日本语(中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0语言文学基础理论<语言学基础教程>,戴庆厦,商务印书馆,2006年9月版<语言学概论>,岑运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1月版818英语语言文学综合<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戴炜栋,上外,2006年版<语言学教程>,胡状麟,北大,2006年版<美国/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吴伟仁,外研社,2010年版241英语二外<新概念英语(1、2、3册)>,亚历山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819日语语言文学<日本語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玉村文郎编,世界思想社,1992年版<新日本文学史>,秋山虔,文英堂,2000年版<日本文化史第二版>,家永三郎编,岩波新书,1996年版618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语言学概论>,高名凯、石安石,中华书局,2003年版812语言综合<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国语语法讲义(韩国语)>,李翊燮、蔡琬,(韩国)学研社,2006年版<标准国语语法论(韩国语)>,南基心、高永根,(韩国)塔出版社813语言综合<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中华书局,1999年版<古代汉语(修订本)>,郭锡良,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615教育学综合<教育学原理>,朴泰洙、金哲华,科学出版社,2011年<学校教育心理学>,金河岩,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科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朴泰洙、金哲华,科学出版社,2011年<学校教育心理学>,金河岩,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科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41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高洪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47小学教育理论<小学教育学>,黄济、劳凯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蒋蓉、李金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616体育学基础综合<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休闲体育概论>,李相如、凌平、卢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346体育综合<体育概论>,杨文轩、杨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休闲体育概论>,李相如、凌平、卢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原理>,朴泰洙、金哲华,科学出版社,2011年<学校教育心理学>,金河岩,科学出版社,2008年<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金哲华、俞爱宗,科学出版社,2011年<中国教育史第三版>,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外国教育史>,周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43代数与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数学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数学分析讲义>,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44普通物理<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845化学综合<无机化学(上、下)(第二版)>,宋天佑、徐家宁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有机化学(上、下)(第三版)>,王积涛,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23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五版<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三版825高等代数<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高等代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624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第二版>,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826普通物理<力学>,张汉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热学>,李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电磁学(第二版)>,梁灿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原子物理学>,褚圣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625化学综合(一)<有机化学>,王积涛,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基础有机化学习题解答与解题示例>,邢其毅、徐瑞秋、裴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分析化学-上(第三版)>,华中师范学院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仪器分析教程>,北京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27化学综合(二)<无机化学(上,下)>,北京师大、华中师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物理化学(上、下)>,傅献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结构化学>,李炳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626自然地理学<现代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王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828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王恩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831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原理(七版)>,孙恒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机械设计(八版)>,濮良贵、纪名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832数据结构与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3版)>,张尧学、史美林、张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33工程力学<结构力学(第三版)>,包世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材料力学>,武建华,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848数据结构与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849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版)>,裘雪红、李伯成、刘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850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江晓安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数字电子技术(第9版)>,(美)弗洛伊德著、余璆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627生物综合<生物化学>,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生理学>,朱大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王培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版829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查锡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830生理学<生理学>,朱大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630预防医学综合<环境卫生学第六版>,杨克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六版>,孙贵范,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卫生统计学第六版>,方积乾,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流行病学第七版>,詹思延,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631药学综合<有机化学第六版>,倪沛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生物化学第六版>,吴梧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628数学(农)<线性代数>,梁保松、苏金梅,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杜终复,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29化学(农)<普通化学>,康立娟、朴凤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普通化学学习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有机化学>,赵建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3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徐克章,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基础生物化学>,赵武玲,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835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家畜生理学>,陈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动物生物化学>,邹思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851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罗世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852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植物营养学(上册)(第二版)>,陆景陵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植物营养学(下册)(第二版)>,胡霭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853动物科学综合<饲料与饲养学>,单安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家畜育种学>,张沅,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854经济管理基础<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杨秋林,中国农业出版社,三版或四版<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何忠伟,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版855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微生物学>,陆承平,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兽医免疫学>,崔治中,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633中外美术史<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2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10月634设计概论<设计概论>,丁朝红、宋眉,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年2月<中外设计简史>,荆雷、宋玉立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2月336艺术基础<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12月<外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10月610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郭齐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01西方哲学史<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西方哲学新编>,姜云,延边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12国际政治学<国际政治学概论>,陈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804外交学<外交学>,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631药学综合<有机化学第六版>,倪沛洲,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分析化学第六版>,李发美,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版<生物化学第六版>,吴梧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349药学综合<药物分析>,赵春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药事管理学>,刘红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药剂学>,崔福德,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版308护理综合<基础护理学第5版>,李小寒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护理学导论第3版>,李小妹,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内科护理学第5版>,尤黎明等,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外科护理学>,李乐之,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国语语法讲义(韩国语)>,李翊燮、蔡琬,(韩国)学研社,2006年版<标准国语语法论(韩国语)>,南基心、高永根,(韩国)塔出版社。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体育学领域的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该专业基础的一些基本内容、学习方法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介绍。

一、基本内容1. 体育学概论:包括体育的本质、功能、目的、任务、发展历程等方面的知识。

2. 体育原理:包括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营养学等方面的知识,是体育学基础的核心。

3. 运动训练学:包括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是体育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4. 体育教学论:包括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知识,是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5. 体育科研方法:包括体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是进行体育科研的基础。

6. 其他相关课程:如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运动保健学等,都是体育学专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习方法1. 重视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互动交流。

2. 课外阅读:除了课堂学习,还要阅读相关书籍、期刊杂志等,以扩展知识面,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3. 实践操作: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如体育比赛、健身指导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 总结反思:定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三、未来职业方向1. 体育教师:这是体育学专业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可以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

2. 健身教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身教练这个职业也越来越受欢迎,体育学专业毕业生也可以考虑从事这个职业。

3. 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人员:可以从事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如体育场馆管理、体育赛事推广等。

4.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人员:可以从事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工作,如体育器材销售、体育赞助等。

5. 运动康复与健康指导:可以从事运动康复、健康指导等工作,如运动损伤康复、健康管理、营养指导等。

总之,621体育学专业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

621体育学专业基础体育学专业基础是指学生在学习体育学专业之前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体育学专业基础,可以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体育学专业基础涉及到的知识包括体育科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学生需要了解人体运动的生理原理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和解释体育活动的本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体育学专业基础还包括体育史、体育哲学、体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了解体育的历史发展、体育的意义和目标,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对于从事体育教育和训练工作的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必需的。

体育学专业基础还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法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与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组织的管理密切相关,学生需要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方法,以便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管理。

体育学专业基础还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技术。

无论是作为一名体育教育工作者还是一名体育运动员,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技术。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训练,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并且能够将其应用于相关的体育活动中。

在学习体育学专业基础过程中,条理要清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理论学习来提供基础知识和理论依据,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体育学专业基础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学生需要将所学的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只有掌握了整体的体育学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学习体育学专业基础还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学习体育学专业基础需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和积累。

体育学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学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知识。

2023年湖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命题 621 体育综合真题考研试题回忆版

2023年湖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命题 621 体育综合真题考研试题回忆版

2023年湖北大学621 体育综合试题
业务课名称:621 体育综合
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其他纸上无效。

2.答题时必须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做答,用其他答题不给分,不得使用涂改液。

一、简答题(12X15,180)
1.简述肌肉收缩长度与张力关系?
2简述有氧氧化系统特点?
3简述什么是牵张反射?功能和作用?
4.简述二氧化碳的变化和呼吸运动气体交换过程?
5.简述躯干核心力量的意义?
6.体育的目的?
7.体育的教育功能?
8.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论述社会学角度?
9.竞技运动阶段划分和各阶段内容?
10.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11.有效训练强度原则的科学依据?
12周期安排的科学基础?
二、论述题
1.分析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舒张全过程?
2.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心脏有哪些适应性变化?
3.简述体育文化三个层次,并分析给运动员发奖牌的体育文化属于什么?
4.体育生活化,分析人对体育的需要?
5.结合专项运动项目分析耐力素质影响因素?
6.运动成绩的决定因素?(材料:东京奥运会,我国体操运动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621体育学基础综合
适用专业: 0403体育学(一级学科,包括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2运动人体科学、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答题纸一般由考点提供。

(三)试卷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150分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1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案例分析: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略)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部分:体育概论
第一章体育现象与体育概念
了解体育发展的沿革,明确体育概念的本质,了解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体育手段
了解体育手段的分类与体系,理解身体练习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掌握身体练习的评价方法。

第三章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研究
了解体育学科与专业,明确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第四章体育的功能
理解体育的文化教育功能,了解体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

第五章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和体制
理解我国体育的目的与任务,明确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要求,了解我国的体育体制。

第六章社会体育
了解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了解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理解国际社会体育的发展特征。

第七章学校体育
理解学校体育的目标,了解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第八章竞技体育
明确竞技体育的本质与构成,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属性,理解学校竞技体育的特性。

第九章体育产业
理解体育产业的结构和体育产品的类型,了解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

第十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理解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了解它的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理解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意义。

主要参考书:
《体育概论》赵立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版。

第二部分: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运动的能量代谢
1.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3.肌肉活动时能量供应的代谢特征
4.能量统一体理论
第二章肌肉活动
1.肌肉的特性
2.肌肉的收缩原理
3.肌肉的收缩形式与力学特征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第三章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1.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2.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第四章运动和内分泌
1.内分泌、内分泌腺与激素概述
2.主要内分泌腺的内分泌功能
第五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2.血液的功能
第六章呼吸
1.肺通气
2.气体的交换
3.呼吸运动的调节
第七章血液循环
1.心脏生理
2.血管生理
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4.运动时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第八章运动与免疫
1.身体运动对免疫机能的影响
第九章酸硷平衡
1.酸碱物质
2.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十章肌肉力量
1.肌肉力量及其影响因素
2.肌肉力量训练
第十一章有氧工作能力
1.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2.有氧耐力的训练
3.有氧耐力的检测及其评定
第十二章速度和无氧耐力
1.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训练
2.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及评价
第十三章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1.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
2.进入工作状态和稳定状态
3.运动性疲劳
4.恢复过程
第十四章肥胖与体重控制
1.肥胖与体成分
2.运动减肥
第十五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1.体适能
2.运动处方
第十六章年龄、性别与运动
1.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以及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主要参考书:
王瑞元主编,《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年版。

四、样卷
体育概论
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
1、体育(狭义)
2、身体练习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小题,共60分)
1、简述体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运动负荷、身体负荷与健康负荷之间有何不同?
三、分析题(每题15分,共2小题,共30分)
1、在我国运动训练体制改革中,出现“教体一体化”现象,请问它是否会成为一种发
展趋势,为什么?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小题,共40分)
1、试论北京举办2008奥运会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运动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动作电位
2.体适能
二、判断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对的打“√”,错的打“×”)
1.运动结束后,由于肌肉活动停止,机体的吸氧量可立即恢复到安静水平。

2.随着前负荷的增加,肌肉的初长度也增大,而肌肉的收缩力量逐渐减小。

三、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机制。

2.简述激素的分类和作用的一般特征。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谈谈运动后血压变化的特点及成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